热力学答案

合集下载

热力学答案

热力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1过程:热力系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时所经历的全部状态的集合。

2循环:热力系统(工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回到初态,这一系列变化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3稳定状态: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称为稳定状态。

4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彼此必然处于热平衡。

5内能:指组成热力系的大量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用u表示。

6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开口系。

7平衡状态: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8可逆过程:系统经历某一过程后,如令过程逆行而能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则此过程为可逆过程。

9卡诺定律: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所有热机中,以可逆热机的效率为最高。

(1)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机,热效率相等,与其工质无关。

(2)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机,其热效率低于可逆机的热效率。

10基本状态参数:描述系统所处状态的一些宏观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热工学中状态参数有六种,即压力、比容、温度、内能、熵、焓,其中压力、比容、和温度是三个可以直接测量而且又常用的状态参数,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11理想气体:凡遵循克拉贝隆状态方程的气体(分子之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容积)称为理想气体。

12稳定温度场:换热系统中空间各点温度场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的场。

*13制冷:用人为的方法将物体或空间冷却,并使之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

*14传热过程:热量从间壁一侧的热流体通过间壁传给另一侧的冷流体,这种热量传递的过程称为传热过程。

二、判断判断命题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1.稳定流动热力系必为平衡热力系(×) 平衡热力系各状态参数值是确定的,且不随时间变化。

稳定不一定平衡,系统可能有内外势差存在。

2.两种相对湿度相同的湿空气,温度高者其吸收水分能力强。

热力学习题与答案(原件)

热力学习题与答案(原件)

材料热力学习题1、阐述焓H 、内能U 、自由能F 以及吉布斯自由能G 之间的关系,并推导麦克斯韦方程之一:T P PST V )()(∂∂-=∂∂。

答: H=U+PV F=U-TS G=H-TS U=Q+W dU=δQ+δWdS=δQ/T, δW=-PdV dU=TdS-PdVdH=dU+PdV+VdP=TdS+VdP dG=VdP-SdTdG 是全微分,因此有:TP P TP ST V ,PT G T P G ,T V P G T P T G P ST G P T P G )()()()()()(2222∂∂-=∂∂∂∂∂=∂∂∂∂∂=∂∂∂∂=∂∂∂∂∂-=∂∂∂∂=∂∂∂因此有又而2、论述: 试绘出由吉布斯自由能—成分曲线建立匀晶相图的过程示意图,并加以说明。

(假设两固相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由吉布斯自由能曲线建立匀晶相图如上所示,在高温T 1时,对于所有成分,液相的自由能都是最低;在温度T 2时,α和L 两相的自由能曲线有公切线,切点成分为x1和x2,由温度T 2线和两个切点成分在相图上可以确定一个液相线点和一个固相线点。

根据不同温度下自由能成分曲线,可以确定多个液相线点和固相线点,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成为了液相线和固相线。

在低温T 3,固相α的自由能总是比液相L 的低,因此意味着此时相图上进入了固相区间。

HPV UGTSTS FPV3、论述:通过吉布斯自由能成分曲线阐述脱溶分解中由母相析出第二相的过程。

第二相析出:从过饱和固溶体α中(x0)析出另一种结构的β相(xβ),母相的浓度变为xα. 即:α→β+ α1α→β+ α1 的相变驱动力ΔGm的计算为ΔGm=Gm(D)-Gm(C),即图b中的CD段。

图b中EF是指在母相中出现较大为xβ的成分起伏时,由母相α析出第二相的驱动力。

4、根据Boltzman方程S=kLnW,计算高熵合金FeCoNiCuCrAl和FeCoNiCuCrAlTi0.1(即FeCoNiCuCrAl各为1mol,Ti为0.1mol)的摩尔组态熵。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

( D)
(A)水在25℃、可逆蒸发为水蒸气:△ S = △ H/T ;
(D)在等温等压下,可逆电池反应: △ S = △ H/T 12 .在 -10 ℃、 101.325kPa 下, 1mol 水凝结成冰的过程 中,下列哪个公式可以适用: (A) ∆U = T∆S; (B) ∆S =(∆H - ∆G)/T (C) ; ∆H = T∆S + V∆p; (D) ∆GT,p = 0。 (B)
三、简答 1. 关于公式ΔGT,p=WR'的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 “体系从 A 态到 2) “等温等压下只有体系对外做非体积功时G才降低”; 答:(1)不对,只有在 T,p 一定的可逆过程中,体系的 ΔGT , p 才等于 WR ' ; 在其它条件下 , 不可逆过程中 ΔGT,p不等于WR'。 (2) 不对,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是状态函数 ,假如 GB
一选择题 1. 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过一个循环过程W为 -100J,则Q为: ∵ΔU=0 ∴Q=-W b a. 0; b. 100J; c. -100J; d.求不出(因不知过程可逆与否) 2.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膨胀过程中 ∵dS=δQr/T b a. U 增加; b. S 不变; c. S 增大; d. T 不变。 3.1mol 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完全气化,该过程增大的量 是: c a.蒸气压; b.气化热; c.熵; d.吉布斯函数。 4.液态水在100℃及101kPa下气化,则该过程 d P126 a. ΔH=0; b. ΔS=0; c. ΔA=0; d. ΔG=0. c 5. 1mol 理想气体经一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则 a. ΔG> ΔA; b. ΔG< ΔA; c. ΔG= ΔA; d.二者无法比较。 ΔA=ΔU-TΔS= -TΔS ΔG=ΔH-TΔS= -TΔS

工程热力学答案

工程热力学答案

第一章1.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 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 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 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 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 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1-3解:bar p p p a b 07.210.197.01=+=+= bar p p p b 32.005.107.212=-=-=bar p p p b C 65.032.097.02=-=-=第二章1.绝热刚性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左边盛有空气,右边为真空,抽掉隔板,空气将充满整个容器。

热力学答案

热力学答案

1、彼此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必存在一个共同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 3 )①态函数 ②内能 ③温度 ④熵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可写为( 4 ) ①W Q U U A B +=- ②W Q U U B A +=- ③W Q U U A B -=- ④W Q U U B A -=-3、在气体的节流过程中,焦汤系数μ=)(1-αT C V P ,若体账系数T 1>α,则气体经节流过程后将( 2 )①温度升高 ②温度下降 ③温度不变 ④压强降低4、空窖辐射的能量密度u 与温度T 的关系是( 4 )①3aT u = ②T aV u 3= ③4aVT u = ④4aT u =5、熵增加原理只适用于(2 )①闭合系统 ②孤立系统 ③均匀系统 ④开放系统6、在等温等容的条件下,系统中发生的不可逆过程,包括趋向平衡的过程,总是朝着( 2 )①G 减少的方向进行 ②F 减少的方向进行③G 增加的方向进行 ④F 增加的方向进行7、从微观的角度看,气体的内能是( 4 )①气体中分子无规运动能量的总和②气体中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③气体中分子内部运动的能量总和④气体中分子无规运动能量总和的统计平均值9、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证明,对任意循环过程L ,均有1①⎰≥L T 0ζθ ②⎰≤L T 0ζθ ③⎰L T 0=ζθ ④⎰∆L S T =ζθ10、理想气体的某过程服从PV r =常数,此过程必定是(4 )①等温过程 ②等压过程 ③绝热过程 ④多方过程11、卡诺循环过程是由( 1 )①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②两个等压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③两个等容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④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12、下列过程中为可逆过程的是( 3 )①准静态过程 ②气体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③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 ④热传导过程13、理想气体在节流过程前后将(4 )①压强不变 ②压强降低 ③温度不变 ④温度降低14、气体在经准静态绝热过程后将(3 )①保持温度不变 ②保持压强不变 ③保持焓不变 ④保持熵不变15、熵判据是基本的平衡判据,它只适用于( 1 )①孤立系统 ②闭合系统 ③绝热系统 ④均匀系统16、描述N 个三维自由粒子的力学运动状态的μ空间是(3 )①6维空间 ②3维空间 ③6N 维空间 ④3N 维空间17、服从玻尔兹曼分布的系统的一个粒子处于能量为εl 的概率是( 4 )①l e Z P l βε-11= ②l e Z P l l βεω-1= ③l e N P l βε-1= ④l e Z P l βεα--11=24、描述N 个自由度为1的一维线性谐振子运动状态的μ空间是( 4 )①1维空间 ②2维空间 ③N 维空间 ④2N 维空间28、由两个粒子构成的费米系统,单粒子状态数为3个,则系统的微观状态数为( 2 )①3个 ②6个 ③9个 ④12个29、由两个玻色子构成的系统,粒子的个体量子态有3个,则玻色系统的微观状态数为( 1 )①3个 ②6个 ③9个 ④12个30、微正则分布的量子表达式可写为( )①Ω=e s ρ ②Ω-=e s ρ ③Ω=s ρ ④Ω=1s ρ 二、判断题1、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即外界在准静态过程中对系统的作用力,可以用描写系统平衡状态的参量表达出来。

热力学所有答案

热力学所有答案

1-2 试确定表压力为0.01MPa 时U 形管压力计中液柱的高度差。

(1)U 形管中装水,其密度为1000kg/m 3;(2)U 形管中装酒精,其密度为789kg/m 3。

解答:m29.178981.91001.02m02.1100081.91001.0166=⨯⨯=∆=⨯⨯=∆=∆∴∆=酒精水)()即(h h gP h h g P gg ρρ1—3 用U 形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力。

在水银柱上加一段水柱(如图1—3)。

已侧的水柱高850mm ,汞柱高520mm 。

当时大气压力为755mmHg. 问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多少MPa?解答:MPa P P P PHg O H 178.080665.98503224.1335207552b =⨯+⨯+=++=)(图1—3 图1—41-4 用斜管压力计测量锅炉烟道中烟气的真空度(如图1-4)。

管子的倾角o 30=α;压力计中使用密度为800kg/m3的煤油;斜管中液柱长度l=200mm 。

当时大气压力mmHgP 745b =。

问烟气的真空度为多少毫米水柱?绝对压力为多少毫米汞柱?解答:mmHgP P P mmHgPa h g P v b o v 1135.7391050062.78.7847452801001972.18.784 8.81784.930sin 2.0800131=⨯⨯-=-==⨯⨯=⨯⨯⨯=∆=--绝)()(ρ1—7 从工程单位制热力性质表中查得,水蒸汽在500℃、100at 时的比体积和比焓分别为kg kcal h kg m v /6.806/03347.03==、。

在国际单位制中,这时水蒸气的压力和比热力学各为多少?解答:kgkJ pV U MPaP /8.304803347.01080665.91868.46.806h 280665.91080665.9100134=⨯⨯-⨯=-==⨯⨯=)()(1—8 摄氏温标取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和沸点分别为C 0o和C 010o ,而华氏温标则相应地取为F o 32和F o 212。

热力学测试题答案

热力学测试题答案

大学物理(II )第12、13章测验试题专业 姓名 学号(波尔兹曼参数:k=1.38×10-23J ·K -1; 摩尔气体常数:R=8.31J ·mol -1)一、单选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 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C )(A)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压强. (C)温度、压强都相同. (D)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压强.分析过程:由于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则温度T 相同; 又因分子数密度n 相同,由p=nkT ,所以p 相同2.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1/21/21/2222::1:2:4ABCv v v =,则其压强之比::A B C p p p 为( C ).(A)1:2:4 (B)1:4:8 (C)1:4:16 (D) 4:2:1分析过程:已知 同种气体分子质量m 相同;n 也相同; 则由p=nkT 和方均根速率mkT v rms3=可求解;3.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0Z ,平均自由程为0,当气体温度升高为4 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Z ,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 B )(A) 0004,4,4v v Z Z λλ=== (B) 0002,2,v v Z Z λλ=== (C) 0002,2,4v v Z Z λλ=== (D) 0004,2,v v Z Z λλ===分析过程:由m kTv π8=知,02v v =;由n v d Z 22π=知,02Z Z =; 由pd kT22πλ=和PV=nkT ,又因为体积V 不变, 上式可变形为:n d V VnkT d kT2222ππλ==,则0λλ=4.已知n 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f v 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则()nf v dv 表示( B )(A) 速率v 附近,dv 区间内的分子数(B) 单位体积内速率在v ~v+dv 区间内的分子数 (C) 速率v 附近dv 区间内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率(D) 单位时间内碰到单位器壁上速率在v ~v+dv 区间内的分子数5.如图所示,bca 为理想气体绝热过程,b1a 和b2a 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中气体做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B )(A) b1a 过程放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做负功; (B) b1a 过程吸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做负功; (C) b1a 过程吸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做负功; (D) b1a 过程放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做正功;分析过程:由⎰=pdv W 知,系统是做负功。

热力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

热力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

热⼒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热⼒学基础练习题1、热⼒学第⼀定律ΔU=Q+W 只适⽤于( D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2、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学第⼀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3、第⼀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法避免(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4、下列叙述中不具状态函数特征的是( D )A.系统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B.系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系统的初终态决定C.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D.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5、下列叙述中,不具可逆过程特征的是( C )A.过程的每⼀步都接近平衡态,故进⾏得⽆限缓慢B.沿原途径反向进⾏时,每⼀⼩步系统与环境均能复原C.过程的初态与终态必定相同D.过程中,若做功则做最⼤功,若耗功则耗最⼩功6、在下列关于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因为ΔH=Q,所以焓是恒压热PB.⽓体的焓只是温度的函数C.⽓体在节流膨胀中,它的焓不改变D.因为ΔH=ΔU+Δ(PV),所以任何过程都有ΔH>0的结论7、下⾯关于标准摩尔⽣成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C.⽣成反应的温度必须是298.15KD.⽣成反应中各物质所达到的压⼒必须是100KPa8、选出下列性质参数中属于容量性质的量 ( C )A.温度TB.浓度cC.体积VD.压⼒p9、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 (B)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 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不断变化10、如图,在绝热盛⽔容器中,浸⼊电阻丝,通电⼀段时间,通电后⽔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B )(A) W =0,Q <0,U <0 (B). W>0,Q <0,U >0(C) W <0,Q <0,U >0 (D). W <0,Q =0,U >011、若将⼈作为⼀个体系,则该体系为 ( C )A.孤⽴体系B.封闭体系C.敞开体系D.⽆法确定12、刚性绝热箱内发⽣⼀化学反应,则反应体系为 ( A )A.孤⽴体系B.敞开体系C.封闭体系D.绝热体系13、下列性质属于强度性质的是 ( D )A.内能和焓B.压⼒与恒压热容C.温度与体积差A.状态⼀定,值⼀定B.在数学上有全微分性质C.其循环积分等于零D.所有状态函数的绝对值都⽆法确定15、关于等压摩尔热容和等容摩尔热容,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Cp,m 与Cv,m不相等,因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系统多作体积功B.Cp,m –Cv,m=R既适⽤于理想⽓体体系,也适⽤于实际⽓体体系C.Cv,m=3/2R适⽤于单原⼦理想⽓体混合物D.在可逆相变中Cp,m 和Cv,m都为⽆限⼤16、对于理想⽓体,⽤等压热容Cp计算ΔH的适⽤范围为 ( C )A.只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等压变温过程B.只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等容变温过程C.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任意过程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17、H=Q p此式适⽤于哪⼀个过程:( B )(A)理想⽓体从101325Pa反抗恒定的10132.5Pa膨胀到10132.5Pa (B)在0℃、101325Pa下,冰融化成⽔(C)电解CuSO4的⽔溶液(D)⽓体从(298K,101325Pa)可逆变化到(373K,10132.5Pa )2=2NH3的反应进度ξ=1mol时,它表⽰系统中 ( A )A.有1molN2和3molH2变成了2molNH3B.反应已进⾏完全,系统中只有⽣成物存在C.有1molN2和3molH2参加了反应D.有2molNH3参加了反应19、对于化学反应进度,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B )A.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完成的程度⽆关B.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式写法有关C.对于指定反应,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物质的选择有关D.反应进度之值与平衡转化率有关20、对于化学反应进度,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B )A.化学反应进度随着反应进⾏⽽变化,其值越⼤,反应完成的程度越⼤B.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式写法⽆关C.对于指定的反应,反应进度之值与物质的选择⽆关D.化学反应进度与物质的量具有相同的量纲21、欲测定有机物的燃烧热Q p ,⼀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实测得热效为Q V。

高中热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热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热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Q - WD. ΔS = Q/T答案:A2.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内能增加B. 系统内能减少C. 系统内能不变D. 无法确定系统内能变化答案:D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 所有自然过程都是可逆的D. 所有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答案:B4. 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熵总是增加的B. 熵总是减少的C. 熵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D. 熵在孤立系统中总是增加的答案:D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A. PV = nRTB. PV = nTC. PV = mRTD. PV = RT答案:A6.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是:A. 温度的极限B. 熵的极限C. 能量的极限D. 压力的极限答案:B7. 卡诺循环效率的数学表达式是:A. 1 - Tc/ThB. 1 - Tc/TaC. 1 - Tc/TbD. 1 - Ta/Th答案:A8. 以下哪种过程是不可逆的:A. 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B. 理想气体的绝热膨胀C. 理想气体的等压膨胀D. 理想气体的等熵膨胀答案:B9. 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A. 摄氏度B. 开尔文C. 华氏度D. 兰氏度答案:B10. 以下哪种物质在标准状态下不是理想气体:A. 氦气B. 氢气C. 氧气D. 水蒸气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______,即能量守恒。

答案:守恒2.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答案:不可能3. 熵变ΔS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Q除以绝对温度T,即ΔS = ______。

热力学课外习题(含答案)

热力学课外习题(含答案)

判断题:√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2.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做了非体积功发生的过程不是自发过程)×3.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如自由膨胀过程)×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S < 0。

×5.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设计一条可逆非绝热可逆过程来计算熵变)×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

(环境可能提供负熵流)×7.平衡态熵最大。

(在隔离体系中是对的)×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

9.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后,由于∆U = 0,所以吸的热全部转化为功,这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吗?(不矛盾,因为在热全部转化为功的同时,引起了气体的状态的变化)×10.当系统向环境传热时(Q < 0),系统的熵一定减少。

(熵变是可以过程的热温熵)√11.一切物质蒸发时,摩尔熵都增大。

(混乱度增大)×12.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条件:等温等压,非体积功等于0)×13.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当有非体积功如电功时可以发生)×14.系统由V 1膨胀到V 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等温条件下如对的)×15.因Q p =ΔH ,Q v =ΔU ,所以Q p 和Q v 都是状态函数。

(热是过程量,不是状态函数)×16.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17.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Δr G m <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的趋势就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热力学选择题C答案

热力学选择题C答案

热力学选择题(参考答案)1.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A) 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B) 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答案:(D)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功可以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C) 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动收缩.(D) 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够变为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变为有规则运动的能量.答案:(C)3. “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答案:(C)4. 甲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热机的效率不可能等于1.”乙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效率等于 100%的热机不可能制造成功.”丙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卡诺循环的效率都等于.”丁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理想气体卡诺热机(可逆的)循环的效率等于”对以上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A) 甲、乙、丙、丁全对. (B) 甲、乙、丙、丁全错.(C) 甲、乙、丁对,丙错. (D) 乙、丁对,甲、丙错.答案:(D)5. 关于热功转换和热量传递过程,有下面一些叙述:(1) 功可以完全变为热量,而热量不能完全变为功;(2) 一切热机的效率都只能够小于1;(3)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4) 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是不可逆的.以上这些叙述()(A) 只有(2)、(4)正确.(B) 只有(2)、(3) 、(4)正确.(C) 只有(1)、(3) 、(4)正确.(D) 全部正确.答案:(A)6.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全部变为有用的功.(B) 在一个可逆过程中,工作物质净吸热等于对外作的功.(C) 摩擦生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 热量不可能从温度低的物体传到温度高的物体.答案:(C)7. 设有以下一些过程:(1) 两种不同气体在等温下互相混合.(2) 理想气体在定体下降温.(3) 液体在等温下汽化.(4) 理想气体在等温下压缩.(5) 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在这些过程中,使系统的熵增加的过程是:()(A) (1)、(2)、(3). (B) (2)、(3)、(4).(C) (3)、(4)、(5). (D) (1)、(3)、(5).答案:(D)8. 如图所示,设某热力学系统经历一个由c→d→e的过程,其中,ab是一条绝热曲线,a、c在该曲线上.由热力学定律可知,该系统在过程中()(A) 不断向外界放出热量.(B) 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C) 有的阶段吸热,有的阶段放热,整个过程中吸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D) 有的阶段吸热,有的阶段放热,整个过程中吸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E) 有的阶段吸热,有的阶段放热,整个过程中吸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 答案:(D)9.“理想气体与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

热力学第二版习题答案(全)

热力学第二版习题答案(全)
PD
PD
F-
XC
h a n g e Vi e
w
F-
XC
h a n g e Vi e
w
er
er
!
O W
N
y
bu
to
m
w
.d o
c u -tr
. ack
c
w
o
.d o
c u -tr a c k
.c
习题: 2-1.为什么要研究流体的 pVT 关系? 答:在化工过程的分析、研究与设计中,流体的压力 p、体积 V 和温度 T 是流体最基本的性 质之一,并且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而许多其它的热力学性质如内能 U、熵 S、Gibbs 自由能 G 等都不方便直接测量, 它们需要利用流体的 p –V –T 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进行 推算;此外,还有一些概念如逸度等也通过 p –V –T 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进行计算。因 此,流体的 p –V –T 关系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2.理想气体的特征是什么? 答:假定分子的大小如同几何点一样,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由这样的分子组成的气体 叫做理想气体。严格地说,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在极低的压力下,真实气体是非常接近理 想气体的,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处理,以便简化问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最简单的状态方程:
pV RT
2-3.偏心因子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它可以直接测量吗? 答:纯物质的偏心因子 是根据物质的蒸气压来定义的。实验发现,纯态流体对比饱和蒸 气压的对数与对比温度的倒数呈近似直线关系,即符合:
1 log p 1 T r
s r

ps 其中, p pc
迭代结果为: V 3.39m 3 kmol 1 (2) 压缩功 W pdV

第01章热力学基本定律习题及答案

第01章热力学基本定律习题及答案

第01章热力学基本定律习题及答案第01章热力学基本定律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热力学基本定律习题及答案§ 1. 1 (P10)1.“任何系统无体积变化的过程就一定不做功。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解:不对。

体系和环境之间以功的形式交换的能量有多种,除体积功之外还有非体积功,如电功、表面功等。

2. “凡是系统的温度下降就一定放热给环境,而温度不变时则系统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这结论正确吗?举例说明。

答:“凡是系统的温度下降就一定放热给环境”不对:体系温度下降可使内能降低而不放热,但能量可以多种方式和环境交换,除传热以外,还可对外做功,例如,绝热容器中理想气体的膨胀过程,温度下降释放的能量,没有传给环境,而是转换为对外做的体积功。

“温度不变时则系统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也不对:等温等压相变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或放热),如PӨ、373.15K下,水变成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的汽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

3. 在一绝热容器中,其中浸有电热丝,通电加热。

将不同对象看作系统,则上述加热过程的Q或W大于、小于还是等于零?(讲解时配以图示)解:(1)以电热丝为系统:Q<0,W>0(2)以水为系统:Q>0,W=0(忽略水的体积变化)(3)以容器内所有物质为系统:Q=0,W>0(4)以容器内物质及一切有影响部分为系统:Q=0,W=0(视为孤立系统)4. 在等压的条件下,将1mol理想气体加热使其温度升高1K,试证明所做功的数值为R。

解:理想气体等压过程:W = p(V2 -V1) = pV2 -PV1= RT2 -RT1= R(T2 -T1) = R5. 1mol 理想气体,初态体积为25dm 3, 温度为373.2K ,试计算分别通过下列四个不同过程,等温膨胀到终态体积100dm 3时,系统对环境作的体积功。

(1)向真空膨胀。

(2)可逆膨胀。

(3)先在外压等于体积50 dm 3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使气体膨胀到50 dm 3,然后再在外压等于体积为100dm 3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使气体膨胀到终态。

热力学习题答案

热力学习题答案

第1章 《热力学》习题解答1-1若一打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7.0C 时轮胎中空气压强为54.010Pa ⨯,则在温度变为37.0C 时,轮胎内空气压强为多少?(设内胎容积不变)[解]:轮胎内的定质量空气做等容变化状态1 Pa P K T 511100.4,280⨯== 状态2:?,28022==P K T 由查理定律得Pa Pa P T T P T T P P 55112212121043.4100.4280310⨯=⨯⨯==⇒= 1-2 氧气瓶的容积为233.210m -⨯,其中氧气的压强为71.310Pa ⨯,氧气厂规定压强降到61.010Pa ⨯时,就应重新充气,以免经常洗瓶. 某小型吹玻璃车间平均每天用去30.40m 在51.0110Pa ⨯压强下的氧气,问一瓶氧气能用多少天?(设使用过程中温度不变)[解]:设氧气瓶的容积为320102.3m V -⨯=,使用过程的温度T 保持不变使用前氧气瓶中,氧气的压强为Pa P 71103.1,⨯= 根据克拉帕龙方程nRT PV =得: 使用前氧气瓶中,氧气的摩尔数为RTV P n 011,=氧气压强降到Pa P 62100.1,⨯=时,氧气瓶中,氧气的摩尔数为RTV P n 022,=所以能用的氧气摩尔数为()21021,P P RTV n n n -=-=∆ 平均每天用去氧气的摩尔数RTV P n 333,=故一瓶氧气能用的天数为()()5.91001.140.010113102.3,562332103=⨯⨯⨯-⨯=-=∆=-P V P P V n n N 1-3在湖面下50.0m 深处(温度为4.0C ),有一个体积为531.010m -⨯的空气泡升到湖面上来. 若湖面的温度为17.0C ,求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取大气压为50 1.01310Pa p =⨯)[解]:空气泡在湖面下50.0m 深处时,3511100.1,277m V K T -⨯==Pa P gh P 5530110013.610013.15010100.1⨯=⨯+⨯⨯⨯=+=ρ气泡到达湖面时,Pa P K T 522100.1,290⨯==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22111T V P T V P =得: 35351122121029.6100.12772900.1013.6m m V T T P P V --⨯=⨯⨯⨯=⋅=1-4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空气开始时在状态为A ,压力为2atm ,体积为l 2, 沿直线AB 变化到状态B 后,压力变为1 atm ,体积变为l 3. 求在此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

工程热力学答案

工程热力学答案

循环净功

5.循环中作功与耗功的绝对值之差等于 循环净功

6、热效率 ηt 定义为 循环净功与消耗热量的比值 。 7.如果工质的某一热力学量的变化量与过程路径无关,而只与过程的初态和终态有关,则
该热力学量必是一个 状态
参数。
8.如果可使工质沿某一过程相同的途径逆行回复到原态,并且
到原态、不留下任何变化 ,则该过程为可逆过程。
质作功为
h2 h1 。
2.工质稳定绝热流经喷管时进、出口的焓为 h1 和 h2,若进、出口的位能差可忽略不计,
则 1 千克工质的动能增量为
h1-h2

3.在一个闭口热力系统中,若工质向外放热 5KJ 且对外作功 5KJ, 则内能变化量为 -
10KJ

4.用焓变化量和技术功表示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为 q= h+ +wt

29.不同热力过程的比热容是不相同的,所以比热容是与 过程
有关的量。
30.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为
dq=CvdT+pdv 。
31.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焓只是 温度
的函数。
第四章
1.T-S 图上可逆定容过程线下方的面积可代表 绝热
过程的容积变化功。
2.T-S图上 可逆定压 过程线下方的面积可代表焓的变化量。
8.314KJ/(Kmol·K) 。
18.已知理想气体在两个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值 T1,T2,P1,P2,则由状态 1 变化至状态 2,
其熵变量 ΔS12=
S12 Cp ln T2 Rln P2

T1
P1
19.若已知某一理想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则其气体常数 Rg= 。

热力学问答题

热力学问答题

第二章习题解答一、问答题:2-1为什么要研究流体的pVT 关系?【参考答案】:流体p-V-T 关系是化工热力学的基石,是化工过程开发和设计、安全操作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

(1)流体的PVT 关系可以直接用于设计。

(2)利用可测的热力学性质(T ,P ,V 等)计算不可测的热力学性质(H ,S ,G ,等)。

只要有了p-V-T 关系加上理想气体的id p C ,可以解决化工热力学的大多数问题。

2-2在p -V 图上指出超临界萃取技术所处的区域,以及该区域的特征;同时指出其它重要的点、线、面以及它们的特征。

【参考答案】:1)超临界流体区的特征是:T >T c 、p >p c 。

2)临界点C 的数学特征:3)饱和液相线是不同压力下产生第一个气泡的那个点的连线;4)饱和汽相线是不同压力下产生第一个液滴点(或露点)那个点的连线。

5)过冷液体区的特征:给定压力下液体的温度低于该压力下的泡点温度。

6)过热蒸气区的特征:给定压力下蒸气的温度高于该压力下的露点温度。

7)汽液共存区:在此区域温度压力保持不变,只有体积在变化。

2-3 要满足什么条件,气体才能液化?【参考答案】:气体只有在低于T c 条件下才能被液化。

2-4 不同气体在相同温度压力下,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是否相同?你认为哪些是决定偏离理想气体程度的最本质因素?【参考答案】:不同。

真实气体偏离理想气体程度不仅与T 、p 有关,而且与每个气体的临界特性有关,即最本质的因素是对比温度、对比压力以及偏心因子r T ,r P 和ω。

2-5 偏心因子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它可以直接测量吗?【参考答案】:偏心因子ω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偏离分子中心之间的作用力的程度。

其物理意义为:一般流体与球形非极性简单流体(氩,氪、氙)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偏心度。

为了提高计算复杂分子压缩因子的准确度。

偏心因子不可以直接测量。

偏心因子ω的定义为:000.1)p lg(7.0T s r r --==ω , ω由测定的对比温度为0.7时的对比饱和压力的数据计算而得,并不能直接测量。

热力学作业答案

热力学作业答案
热力学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 1.单原子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自平衡态A变化 到平衡态B,变化过程不知道,但A、B两点的压 强、体积和温度都已确定,则可求出 A.气体膨胀所做的功 B.气体内能变化 C.气体传递的热量 D.气体分子的质量
2.理想气体的温度越高,则 A.热量越多 B.作功越多 C.内能越大 D.不能确定
a
Tb=4Ta=4T, Tc=2T O 3 9 Eab CV T R( Tb Ta ) RT 2 2 1 3 3 Aab ( PbVb PaVa ) PaVa RT 2 2 2
c
2V V
V
4.一摩尔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作如图所示循环, 已知a点的温度为T,且,试求: (1)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2)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净功 (3)循环效率 P b 解: Q1 Aab Eab 3 9 RT RT 6 RT a c 2 2 1 O A净 (Vc Va ) ( Pb Pc ) V 2 A 1 1 1 PaVa RT Q1 12 2 2
3.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作如图所示循环,bc为 等温过程,在bc中吸热140J,试求: (1)在一次循环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2)在一次循环过程中系统向外界放出的热量 (3)循环效率
解:(1) Qab CV T i ( PbVb PaVa ) 3 2
2 2
M
2.0 1.0
P(105Pa) b
T1 n Q1
n
10.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A. 功可以全转换为热,热不能全转换为功; B. 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 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不可逆过程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过程 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热力学习题答案

热力学习题答案

热⼒学习题答案第9章热⼒学基础⼀. 基本要求1. 理解平衡态、准静态过程的概念。

2. 掌握内能、功和热量的概念。

3. 掌握热⼒学第⼀定律,能熟练地分析、计算理想⽓体在各等值过程中及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和内能的改变量。

4. 掌握循环及卡诺循环的概念,能熟练地计算循环及卡诺循环的效率。

5. 了解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的概念。

6. 解热⼒学第⼆定律的两种表述,了解两种表述的等价性。

7. 理解熵的概念,了解热⼒学第⼆定律的统计意义及⽆序性。

⼆. 内容提要1. 内能功热量内能从热⼒学观点来看,内能是系统的态函数,它由系统的态参量单值决定。

对于理想⽓体,其内能E仅为温度T的函数,即当温度变化ΔT 时,内能的变化功热学中的功与⼒学中的功在概念上没有差别,但热学中的作功过程必有系统边界的移动。

在热学中,功是过程量,在过程初、末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过程不同,系统作的功A 也不相同。

系统膨胀作功的⼀般算式为在p —V 图上,系统对外作的功与过程曲线下⽅的⾯积等值。

热量热量是系统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量度。

热量也是过程量,其⼤⼩不仅与过程、的初、末状态有关,⽽且也与系统所经历的过程有关。

2. 热⼒学第⼀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部分⽤于增加内能,⼀部分⽤于对外作功,即热⼒学第⼀定律的微分式为3. 热⼒学第⼀定律的应⽤——⼏种过程的A 、Q 、ΔE 的计算公式(1)等体过程体积不变的过程,其特征是体积V =常量;其过程⽅程为在等体过程中,系统不对外作功,即0 V A 。

等体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内能的增量相等,即(2) 等压过程压强不变的过程,其特点是压强p =常量;过程⽅程为在等压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功系统吸收的热量 )(12T T C M MQ P molP -=式中R C C V P +=为等压摩尔热容。

(3)等温过程温度不变的过程,其特点是温度T =常量;其过程⽅程为pV =常量在等温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即(4)绝热过程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其特点是dQ=0,其过程⽅程pV γ=常量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减少,即7. 循环过程系统从某⼀状态出发,经过⼀系列状态变化后⼜回到了初始状态的整个变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学•统计物理》复习材料答案一、填空题:1. 热力学中所特有的状态参量为 温度 ,它是实现两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2. 整个系统在物理、化学性质上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 均匀系统 。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为 dU=dQ+dW 。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TdQ dS ≥。

5. 体系由液体和饱和蒸汽组成,此系统包含 二 相。

6.当独立变量为S 、p 时,特性函数是 H 。

7. 一个孤立系统有α相和β相,若系统已达到热平衡和力学平衡,但β相物质迁移到α相,则化学势满足关系β相化学势大于α相化学势( ) 。

8.一个系统在压强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判别此系统是否已达到平衡态,可采用的判据为 G (吉普斯函数) 。

9.判断一个孤立系统是否已达到平衡态,可采用的判据为 S (熵) 。

10.一个系统在体积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判别此系统是否已达到平衡态,可采用的判据为 自由能 。

11.固相、液相之间的转变为_____一_______级相变。

12.气液在临界点的转变为_____二____级相变。

13.体系由三种气体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该系统的独立强度参量数目为 4 。

14. 根据吉布斯相律,3元二相系的自由度为 3 。

15. 一级相变的克拉珀龙方程的表达式为)(αβv v T LdT dp -=。

16. 对于费米系统,给定分布{}l a 对应的微观状态数为 。

17. 对于玻色系统,给定分布{}l a 对应的微观状态数为 。

)!1(!)!1(--+∏l l l l l a a ωωβα)!(!!l l l l L a a -∏ωω18. 对于玻尔兹曼系统,给定分布{}l a 对应的微观状态数为 。

19. 等概率原理的内容是 对于处在平衡状态的孤立系统,系统各个可能的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都是相等的。

20. 两个全同粒子分布在相同能级的三个不同状态a 、b 和c 中,一个粒子处在状态a ,一个粒子处在状态b ,如果它们是费米粒子,则这一分布出现的概率是 1/3 。

21.两个全同粒子分布在相同能级的三个不同状态a 、b 和c 中,一个粒子处在状态a ,一个粒子处在状态b ,如果它们是玻耳兹曼粒子(即经典粒子),则这一分布出现的概率是 1/9 。

22. 两个全同粒子分布在相同能级的三个不同状态a 、b 和c 中,一个粒子处在状态a ,一个粒子处在状态b ,如果它们是玻色子,则这一分布出现的概率是 1/6 。

23. 玻尔兹曼系统的最概然分布的形式是l e a l l βεαω--=。

24. 玻色系统的最概然分布的形式是。

25. 费米系统的最概然分布的形式是 。

25. 当满足1>>αe 或者1<<lla 条件时,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趋向于玻尔兹曼分布。

26. 粒子遵从玻尔兹曼分布,能量表达式为c bx ax p p p mz y x +++++=2222)(21ε,其中a 、b 、c 为常数,则粒子的平均能量为c ab KT +-42227. 利用能量均分定理求空窖内辐射场中具有一定波矢k 和一定偏振的单色平面波的平均能量是 KT 。

28. 平衡状态下光子气体的化学势μ等于 0 。

29. 系综的概念是指由大量结构完全相同、处于给定的相同宏观条件下彼此独立lal l l B M a N ω∏∏=Ω!..1+=+le a ll βεαω1-=+l e a ll βεαω的假想系统的集合,其中每一个系综都与实际讨论的真实系统有相同的哈密顿,但有不同的微观状态,这种系统的集合叫统计系综。

30.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粒子在动量空间的凝聚。

31. 对一个有N个分子组成的某经典气体系统,Γ空间中一个代表点表示系统在某一时刻的微观运动状态。

32. 正则分布是具有确定的N、T、V宏观条件的系统的分布函数。

μ33. 巨正则分布是具有确定的T、V、宏观条件的系统的分布函数。

34. 微正则分布是具有确定的N、E、V宏观条件的系统的分布函数。

二、证明题1.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证明:假设两条绝热线可以相交,如图,可由这两条绝热线与一等温线构成一个循环.V可令一可逆热机以该循环工作,即:由初态a出发经历等温膨胀过程到达b,在此过程中热机从热源吸热且对外界作功,再由b经历绝热膨胀过程到达c, 在此过程中热机对外界作功,最后,由c经历绝热压缩过程返回初态a.在整个循环中,热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成有用功(由三条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之面积)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这就违背了开氏说法.若开氏说法正确,则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 2.试证明在相同的压强降落下,气体在准静态绝热膨胀中的温度降落大于在节流过程中的温度降落。

证明:气体在准静态绝热膨胀过程和节流过程中的温度降落分别由偏导数S P T ⎪⎭⎫⎝⎛∂∂ 和HP T ⎪⎭⎫⎝⎛∂∂ 描述。

0)()(>∂∂-∂∂H S pTp T 令 )],(,[S p H p T T =01)()()()(>⋅=∂∂∂∂=∂∂-∂∂V C p H H T p T p T pS p H S 绝热膨胀制冷效果更好。

3. 有两个相同的物体,热容量为常数,初始温度同为i T 。

今令一制冷机在此两物体之间工作,使其中一个物体的温度降到2T 为止。

假设物体维持在定压下,并且不发生相变。

试根据熵增加原理证明,此过程所需要的最小功为)2(222i i p T T T T C W -+=最小。

证明:经过一工作循环,一物体从初始温度为T 1降为T 2,放出的热量值和熵变分别为:)(21T T C Q P -=放)l n (S 121T TC P =∆另一物体从初始温度为T 1升为T 3(T 3为未知量)吸收的热量值和熵变分别为: )(13T T C Q P -=吸)ln(S 132T TC P =∆热机工作物质恢复原状,熵变为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2(123T T T C Q Q W P -+=-=放吸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有: 021≥∆+∆S S1)ln(21322132≥⇒≥⇒T T T T TT C P2213T TT ≥⇒所以此过程所需的最小功为:)2(12221min T T T T C W P -+= 4. 求证μ-⎪⎭⎫ ⎝⎛∂∂V T n U ,nV T T ,⎪⎭⎫⎝⎛∂∂-=μ证明:自由能TS U F -=是以n V T ,,为自变量的特性函数,求F 对n 的偏导数,有VT V T V T n S T n U n F ,,,⎥⎦⎤⎢⎣⎡∂∂-⎪⎭⎫ ⎝⎛∂∂=⎪⎭⎫⎝⎛∂∂ (1) 但自由能的全微分dn pdV Sdt dF μ---=可得V T n F ,⎪⎭⎫⎝⎛∂∂=μ, V T n S T ,⎥⎦⎤⎢⎣⎡∂∂=-n V T ,⎪⎭⎫⎝⎛∂∂μ (2) 代入(1),即有V T n U ,⎪⎭⎫⎝⎛∂∂-μ=-T nV T ,⎪⎭⎫⎝⎛∂∂μ5. 固体含有A 、B 两种原子.试证明由于原子在晶体格点的随机分布起的混合熵为[]()[]()()[]x x x x Nk x N Nx N k S --+-=-=1ln 1ln !1!!ln其中N 是总原子数,x 是A 原子的百分比,(1一x )是B 原子的百分比.注意x <1.上式给出的熵为正值.证明:A 、B 两种原子在晶体格点的随机分布状态数等于Nx 个A 种原子在N 个格点随即分布的状态数:[]()[]!1!!x N Nx N C NxN-=Ω所以混合熵[]()[]()[]{}!1ln )!ln(!ln !1!!lnln x N Nx N k x N Nx N k k S ---=-=Ω=当N 很大时,利用公式()得,1ln !ln -≈m m m()()()()[]{}()()[]x x x x Nk Nx N x N Nx Nx N N k S --+-=-------≈1ln 1ln 1ln 11ln 1ln证毕6. 试根据公式Va P Lll∂∂-=∑ε证明,对于非相对论粒子 ()222222212z y x n n n L m m P ++⎪⎭⎫ ⎝⎛== πε,( ,2,1,0,,±±=z y x n n n )有V U P 32= 上述结论对于玻尔兹曼分布,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都成立。

证明:处在边长为L 的立方体中,非相对论粒子的能量本征值为()22222,,2212z y x n n nn n n L m m P zy x ++⎪⎭⎫ ⎝⎛== πε ( ,2,1,0,,±±=z y x n n n )-------(1) 为书写简便,我们将上式简记为32-=aVε-----------------------(2)其中V=L 3是系统的体积,常量()22222)2(z y x n n n ma ++= π,并以单一指标l 代表n x ,n y ,n z 三个量子数。

由(2)式可得VaV V l L εε323235-=-=∂∂----------------------(3) 代入压强公式,有VUa VV a P lll L ll3232==∂∂-=∑∑εε----------------------(4) 式中 lll a U ε∑=是系统的内能。

上述证明未涉及分布的具体表达式,因此上述结论对于玻尔兹曼分布,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都成立。

注:(4)式只适用于粒子仅有平移运动的情形。

如果粒子还有其他的自由度,式(4)中的U 仅指平动内能。

7. 气柱的高度为H ,截面为S ,处在重力场中,试证明此气柱的内能为)1(0--+=KTmgHe NmgHNKT U U证明:为明确起见,假设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

在重力场中分子的能量为()mgz p p p mz y x +++=22221ε----------------------(1) 粒子的配分函数为Z Y X mgz p p p m dP dP dxdydzdP e hZ z y x ββ-++-⎰⎰=)(23122211)1(1)2(1)2(1112330233mgH mgzH e mg A m hdz e dxdy m h ββββπβπ---==⎰⎰----------------(2)其中 dxdy A ⎰=是气柱的截面积。

气柱的内能为)1()1(23ln 01--+=--+=∂∂-=mgH KT mgH e NmgHNKT U e NmgH NKT NKT Z NU ββ-----(3) 式中 N K T U 230=8. 气体以恒定的速度沿Z 方向作整体运动。

试证明,在平衡状态下分子动量的最概然分布为Z Y X P P P P mdP dP dP hVeZ Y X 3])([22022-++--βα 证明:气体是非定域系统,由于满足经典极限条件而遵从玻尔兹曼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