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10.2熔化和凝固教案(教师版)
10.2熔化和凝固教案(教师版)第一篇:10.2熔化和凝固教案(教师版)熔化和凝固一、知识要点1、物态变化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的分类(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①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分析:AB:固态(吸热升温)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CD:液态(吸热升温)DE:液态(放热降温)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FG:固态(放热降温)该图说明:① 该物质是晶体。
② 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
③ 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 萘的熔点为80.50C。
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0C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 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 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3.2熔化和凝固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 J.三、德育目标1.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牛-乙]冰是固体,水雄液体,水蒸气是气体[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牛乙]冰熔化成水屈熔化过和[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 熔化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 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探处]直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徉[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甲]应该不相同•[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牛一「]熔化过刃屮一定耍加热,所以助坝一定要吸收热竝[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C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C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C,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C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 crystal).[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melti ng poi nt)[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 熔点和凝固点(板书)(1)熔点一一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点一一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牛一甲]血体的熔点一股是不冋的知道熔点和凝固点冇什么用?[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 “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C,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C,太低.[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 4.2—4和图4.2— 5.思考[想想议议][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生乙]B时刻为固态,C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生丁]CD[生戊]EF段为液态[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C,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町用酒和温度计「师]I川忆海波的熔化实验过和和温度变化,看看述能找到什么规律[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牛丙]这说叽品体和非胡体在熔化过觀屮要吸热[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3.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品体冇熔点和凝固点,非詁体没冇熔点和凝固点同种品体熔点和凝同点相同.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三、布置作业阅读P79动手动脑学物理1, 2, 3[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1•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空中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2. 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但是要注意,由于冰块吸热,使冰周围的空气变冷,冷空气比热空气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3•晶体.熔点是80 C,持续16 min.四、板书设计1. 熔化和凝固熔化一一凝固一一2. 熔点和凝固点熔点一一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3*。
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
熔化和凝固教案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熔化和凝固教案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及协作精神2学情分析“物态变化”一章研究了物质常见的3种状态间的6个变化。
虽然这节课位于第四章的第二节,但“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六个变化中的第一对变化。
本节教学的关键是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的数据分析,所以完成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是本节课的前提。
这节课中,学生是第一次在一个实验中使用如此复杂的仪器,第一次观察和记录如此多的现象和数据,第一次学习用图像的方法分析数据找规律,所以,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完成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有效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规律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图、并分析图像找到规律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提问: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几种?ppt图片展示“水的不同物态”,再问:物质的3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吗?(ppt课件辅助教学)活动2【讲授】讲授演示实验并实物投影:“冰棍化了”“蜡烛液的凝固”一、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提问:铁能熔化吗?用什么方式可以使铁熔化?ppt图片展示“铁熔化成铁水”,提出问题:再问:铁在熔化过程中状态是怎么变的呢?它的温度变化情况又如何呢?提出问题:“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设计交流对于实验的设计已经让同学们预习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下面请同学到讲台上展示实验报告,并说明如何设计的实验。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6篇)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
二、新课:(一、)熔化和凝固现象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3、试验设计及要求: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40℃开始1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思考: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注意事项:(1)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5、结论: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二)熔化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三)凝固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释现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以及习题篇二一、复习测评: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初二物理熔化与凝固教案5篇
初二物理熔化与凝固教案5篇初二物理熔化与凝固教案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高二年级物理课教学,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析得出,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必修1、2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多。
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
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回顾,重点是与会考知识点的结合。
恰当的处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难度。
以会考要求为准。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选修3—2分为三章内容,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二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三章《交变电流》,第四章《远距离输电》,第五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在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比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及其技术应用,了解它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文化的互动作用。
通过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三章《交变电流》第五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的学习加深对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认识。
本模块中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一部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在会考的要求上完成选修3—2的教学。
在后半个学期的时间内对高一必修内容进行相应的复习。
旨在期未的会考考试中让学生以充足的知识与信心去通过它。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2、仔细研究教学指导意见与会考要求,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的知识点与难度,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3、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4、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5、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6、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初二物理熔化与凝固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纲,以新编中学物理教材为本,在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多下功夫。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校备课组为主体,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物理教学质量。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第一篇: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
3、通过比较海波与蜂蜡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
4、会用图线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5、会查物质熔点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感知固体发生熔化都需要吸热。
2、通过对海波、蜂蜡熔化过程的探究,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处理,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
4、通过探究活动体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感知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通过记录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物质熔化的过程;2、熔化时有没有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
难点探究物质熔化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是一节包含探究内容的课。
探究式学习是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
而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指导,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探究这种学习方式。
《教师用书》提出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完成探究过程。
而我考虑到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且海波的熔化过程中的温度“阶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十分明显,反而会误导学生。
另外实验时间比较长,再花费过多时间进行解释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CAI动画来模拟实验,把重点放在实验的设计上,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的过程,来体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与过程。
[学情分析]对于熔化与凝固,学生在日常生活经常见到,但将其提升为物理规律还是第一次;且本节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探究,是学生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接触。
熔化和凝固_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转化的。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教学用具】酒精灯、烧杯、冰、松香、温度计【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探究、讨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气态变为液态或液态变为气态,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一些关系。
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固态和液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新课教学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1.活动: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请四位同学,两人一组合作,分别对冰和松香进行研究,每过半分钟,一人读温度计,一人描述物质的状态,其它同学把数据填入书上的表格。
实验完成后,让同学把所测得数据在时间温度图上描点,并引导他们用光滑的曲线描绘出来。
引导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出在熔化时两物质的不同点。
结论:冰熔化时,温度不变,需要吸热松香熔化时,温度升高,需要吸热晶体:固体在熔化时,虽然受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同时此时的温度我们称之为熔点。
非晶体: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区别晶体和非晶体主要看固体在熔化时有没有固定的温度,即有没有熔点。
2.引导学生查表:查钨、锡、冰、固态水银的熔点并分别做出一些解释,白炽灯为什么用钨丝;为什么在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3.由于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它的过程与熔化恰恰相反。
根据熔化的曲线图,让学生推导出凝固的曲线图,并分别讨论、争论、操作、作图得出凝固结论。
液体不同点相同点有无凝固点熔融状态的晶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放热有熔融状态的非晶体凝固过程温度下降放热无4.熔化、凝固的应用课外活动: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熔化、凝固会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如何避免?。
(完整版)教案熔化和凝固2
融化和凝结【教课目的】⒈认识融化的含义,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能够转变的。
⒉经过研究固体融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⒊认识融化曲线和凝结曲线的物理意义,经过研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象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长处。
⒋经过对照,认识有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是差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⒌经过研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怀和乐于研究自然现象神秘的感情。
【教材说明】教材将研究冰的融化特色和松香的融化特色的实验放在一同进行,让同学们在实验活动中,自然地将二者进行对照,能够较为方便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降低了引入晶体和非晶体两观点的难度。
教材依旧环绕“水”睁开,冰的融化在生活中常有,其融化特色拥有典型性。
冰的制作固然有一些难度,但只需掌握了第一节所讲的制作方法,则简单获取。
在制冰困难的学校,教材在“注”中指出,仍可对松香的融化进行研究。
关于凝结过程的特色,教材采纳实验推论的方法,也是学生可接受的。
给出晶体和非晶体凝结时的特色,教材在这里没有追究,留有必定的空间让学生持续研究。
教材以图代文,形象地表达了融化、凝结的应用,而融化、凝结对人们带来的不利,教材相同地把空间留给了学生。
【教具】学生实验:三人一组。
每组装备融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冰、松香、水、火柴、坐标纸。
【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不尽长江滔滔来” ,望着这气吞山河、奔跑万里的滔滔大江,你可曾想到过,这万古不断的巨流最先的水源竟是各拉丹冬雪山融化后的点点水滴,这是什么原由造成的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固态变为液态和液态变为固态的状况。
二、新课教课:⒈融化教师发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学生回答:春季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为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教师发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学生回答:冬季到了,气温降落,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锻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型里,冷却后,铁水变为了固态的铸件。
熔化和凝固课程教案二
【熔化和凝固课程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基本过程;2、掌握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3、了解熔化和凝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5、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基本过程;2、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3、熔化和凝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4、相关实验操作。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基本过程;2、了解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3、了解熔化和凝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课法:通过讲解、解答学生疑问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熔化、凝固的基本概念、过程;2、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观察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通过看视频的形式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2)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观察物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所表现的特征;3)引导学生讨论熔化和凝固的联系及应用。
2、讲解:1)熔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2)凝固的基本概念和规律;3)熔化与凝固的联系及应用。
3、学生实验探究:1)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观察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熔化和凝固在应用中的原理。
5、实验操作:1)组织学生实验操作,准确地观察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2)加强实验过程的安全措施,保证学生的安全。
六、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活动讨论,激励学生互相合作,互帮互助;2、信息技术手段法:通过视频、图片、文献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3、实验操作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课堂评价1、实验操作的评价;2、小组讨论的评价;3、口头答题的评价。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案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2.了解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教学难点】1.对熔化、凝固的理解及晶体与非晶体性质的理解.2.晶体、非晶体熔化与凝固图像的区别.【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9-14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定、规律,以及晶体、非晶体的不同点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拓展探究】熔化凝固【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5作业1234.2.请同学们完成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1.本节课通过对冰和石蜡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过程中,有三个易错点要让学生理解:①处于熔点温度的晶体,有哪几种存在的状态;②溶化和熔化、融化的区别;③物质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放热温度也不一定降低.3.对于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具体展开,为学生留下了继续探究的空间,教学中可采用实验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
2.记住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3.掌握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知道它们发生的条件和过程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2.使学生能够通过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温度变化规律。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操作实验。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分析总结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 ℃以下,漠河县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 ℃。
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根据什么来选择?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物态变化[阅读课本]P53“物态变化”[思考]列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事例。
[提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归纳提升]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探究点2熔化和凝固[阅读课本]P53“熔化和凝固”[思考]熔化和凝固是如何定义的?有哪些现象会涉及熔化和凝固?[提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液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节熔化和凝固【设计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重点难点】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2.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温水、大试管、粉末萘、石蜡、温度计、搅拌器、火柴。
【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模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讲述:我们在小学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动画展示: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 教案
第2节熔化和凝固一、教材分析本章的题目是《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很熟悉的物态变化现象,但不同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又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出乎学生意料的且是一个难点,掌握好本节内容是突破本章难点的所在,也是有效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
物质熔化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小学自然的的学习和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知道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等现象,是由于物质状态发生了改变,对物质在固、液两态发生的转化跟温度的变化有关有模糊的认识;但不清楚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
虽然前面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历了探究性学习,但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更缺乏根据实验结果画出曲线,从中得出规律等探究技能。
为了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探究、分析及总结;在课堂外,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注意观察身边事物发生的变化,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去感受科学,应用科学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4)会查熔点表(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6)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2)通过熔化、凝固对人类有利也有弊,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一. 教材分析《熔化和凝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教材中,通过实验和现象的描述,引导学生探究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但是,对于熔化和凝固的微观机制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特点;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3.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利用实验和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熔化和凝固过程;3.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归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冰、水、温度计、容器等;2.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3.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结冰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和实例,呈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如将冰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温度变化。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总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教案
第2节熔化和凝固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
3.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才能。
重点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难点
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象。
老师:光碟、软盘。
学生: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如教材图3.2-1所示)每组两套,其中一套中试管已装有小颗粒状的海波,另一只试管已装有熔凝后的石蜡(温度计的玻璃泡已没入其中),火柴、钟表。
第2节熔化和凝固
固态KN*熔化
凝固
液态 海波熔化与凝固图象: 石蜡熔化与凝固图象:
结论:1.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一样。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生乙]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
[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生乙]冰熔化成水属熔化过程
[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1.熔化和凝固(板书)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生甲]应该不相同.
[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
[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
[生丁]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
[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
[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
[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 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
[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 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
[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
[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
[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
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
[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
[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
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
[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
[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
[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
[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
(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生甲]晶体的熔点一般是不同的 知道熔点和凝固点有什么用?
[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
[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
[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太低.
[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4.2—4和图4.2—5.思考想想议议
[想想议议]
[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
[生乙]B时刻为固态,C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生丁]CD段为液态,温度升高
[生戊]EF段为液态,温度下降
[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
[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
[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可用酒精温度计
[师]回忆海波的熔化实验过程和温度变化,看看还能找到什么规律
[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
[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
[生丙]这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
二、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三、布置作业
阅读P79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空中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2.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但是要注意,由于冰块吸热,使冰周围的空气变冷,冷空气比热空气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
3.晶体.熔点是80 ℃,持续16 min.
四、板书设计
1.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