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转递登记表、干部档案目录、清出销毁材料登记表、利用干部人事档案登记表、查阅档案审批表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汇报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493692bfad6195f312ba699.png)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汇报篇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汇报XX县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XX县委组织部在干部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及《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制度,强化干部人事档案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干部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为县委选任干部提供了细致、准确的干部信息,特别是在20XX年以来的县、乡换届工作过程中,XX县委组织部以此为契机,把档案审查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程序,对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干部身份)严格按照政策进行认定,并将认定结果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干部档案审查在减少选人用人失察失误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信息的准确性、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和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情况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干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作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主管部门,XX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中组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及省委、市委组织部干部档案工作精神,从实际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人事、教育等管档单位的督查指导,使我县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迈进,为实现目标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组织领导上说,成立了由组织、人事、教育有关人员组成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组,定期研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其次,在县直八大口和乡镇建立档案材料收集网络,由专人负责,层层落实了责任,确保干部档案材料能及时、完整地送交组织部档案室,为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基础建设上说,投入力度大,基础设施齐备,为档案管护奠定了良好基础。
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基本做到了库房、阅览室、办公室“三室”分开,存放、阅览、办公属地明确,铁窗铁柜、窗帘、温湿度表、灭火器、防腐防虫物品等“六防”措施一应到位。
干部人事归档的档案目录
![干部人事归档的档案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32ac135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7.png)
干部人事归档的档案目录干部人事归档的档案目录为了规范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制定了干部人事管理相关规定,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干部人事归档的档案目录,希望能帮到你。
干部人事归档的档案目录第一类干部履历材料1、干部履历表、干部登记表、干部简历表;2、普通中学学生登记表;3、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登记表;4、各类职业学校学生登记表;5、大专院校学生登记表;6、研究生登记表;7、更改姓名的材料。
第二类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1、干部本人各个时期写的自传;2、有自传内容的其他材料。
第三类鉴定、考察、考核材料1、组织鉴定、个人鉴定;2、各类毕业、结业、出国出境、调动、挂职、劳动及其他一些鉴定性质的材料;3、对干部考察了解形成的正式考察材料;4、中学生思想品德鉴定表;5、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考核表。
第四类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1、报考各类院校(技工、中专、大专以上)报名登记表、入学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2、参加各类学校学习的成绩表(单)、记分册;3、党校、电大、函大、夜大、自大、业大等各类学校毕业后的学习成绩卡(单、表);4、1个月以上的各类专业训练班、进修班结业后的学习成绩;5、学历证明书(教育部门和中央、省、市级党校所出具的本人学历证明书)、授予学位证明书;6、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呈报表);7、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呈报表;8、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的目录;9、出国进修生、研究生的有关学习成绩情况登记表;10、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
第五类干部政审材料1、有关个人政治历史审查材料;2、党籍、党龄问题的审查材料;3、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调查证明材料;4、入党、入团及参军的审查材料;5、参加工作时间以及经历方面的调查材料、证明材料、本人申请;6、更改民族、出生日期、工龄、教龄的调查材料、证明材料、审查结论及批复;7、有关政治历史问题的复议审查材料、批复。
第六类党团材料1、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团员登记表、团员材料遗失后的调查报告及证明材料;2、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党员登记表;3、劝、退党材料(本人声明及组织处理意见);4、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材料(含入党志愿书);第七类党内外奖励材料1、正式命名授予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特级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优秀党员、优秀团员等各种荣誉称号的审批表;2、县市级以上正式形成的各种奖励材料;3、科技人员因创造发明而形成的先进事迹及奖励材料;4、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科技人员审批表;5、中学以上的各类学校以学校名义或各级党、团组织正式评定三好学生、模范团干部、优秀党员等单行材料、登记表;6、县团级以上通报表扬的有关材料;7、先进工作者审批表、各种业务奖励材料。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ece9730f111f18583d05a7b.png)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根据《新任中管干部档案整理细则》修订稿进行介绍。
整理的第一个环节是鉴别,也是对准备归档的材料进行审查,甄别材料的真伪,判定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其是否属于归档范围,是否符合归档要求。
鉴别工作的内容包括归档材料是否办理完毕,是否对象明确、齐全完整、文字清楚、内容真实、填写规范、手续完备;对经过鉴别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转出、退回、留存、销毁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除了鉴别以外,一般来讲,整理工作包括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装订五个步骤:第一步,分类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包括以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料。
主要有:1988年、1999年两版履历表,参加工作后填写,填写1999版可以填当前时间,填写要规范,前后一致,培训两个月以上的填写,需在四类中有材料。
还要有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归此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自传材料包括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自传材料的归类,应该以内容和用途为依据,不能单纯按名称归类。
一些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也应该归在第二类。
第二类中新增加了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
包括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干部德能勤绩廉进行调查、评价的材料。
具体有: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青海省95年度开始考核)每年需归档,援青、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工作调动、转业、学校、党校学习纯属鉴定不带成绩的各类鉴定(带成绩的归在第4类中);调任时审计材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后备干部登记表。
第四类: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培训材料。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c406be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7.png)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第六类主要包括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如党员发展材料、组织关系材料、组织生活材料等。
第七类:奖励、惩处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干部受到表彰、奖励和受到处分、警告等的材料。
注意,过去的惩处材料归在第三类,此次修订中调整到了第七类。
第八类:干部个人及其亲属的有关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干部个人及其亲属的各种材料,如婚姻、子女、财产、房产等情况的材料。
第九类: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
注意,根据利用工作实际需要,“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
第十类:其他不属于以上九类的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其他不属于以上九类的材料,如干部个人的自述、个人经历材料等。
第二步,排序将同一类别的材料按时间顺序排列,便于查找。
第三步,编目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编制干部人事档案目录,做到明确、准确。
目录应包括档案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档案存放地点、归档日期等内容。
第四步,技术加工对档案材料进行技术加工,如复印、扫描、数字化等,以保护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五步,装订将档案材料装订成册,标明册号、页码等信息,方便管理和查找。
整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方法步骤包括审核、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
在分类过程中,应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的十大类进行分类。
在编目过程中,应编制明确、准确的干部人事档案目录。
最后,对档案材料进行技术加工和装订,以保护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对于干部档案,其中包括各类材料,需要进行分类整理。
其中第一类是个人基本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户口簿、婚姻证明等。
第二类是个人履历材料,包括自传、简历、学历证书等。
第三类是考核评价材料,包括年度考核、述职报告等。
第四类是职称资格材料,包括职称评审、职业资格证书等。
第五类是奖惩材料,包括表彰奖励、问责处分等。
2024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职责(二篇)
![2024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职责(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332c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3.png)
2024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职责一、负责维护和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以支持国家的档案史料积累。
二、进行干部人事档案资料的收集、审定及管理工作。
三、处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查询、借阅事务,并按规定进行档案转递。
四、记录并更新干部的职务和薪酬变动信息。
五、向相关部门提供干部人事档案的参考资料。
六、确保档案的安全性,执行保密措施,保护档案不受损害。
七、研究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现状,制定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升业务建设与指导水平。
八、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技术。
九、按固定周期将已故人员的干部人事档案转交至档案馆(室)。
十、处理其他相关事务。
2024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职责(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写一、档案库房建设与管理1. 严格遵循《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相关文件精神,构建坚实且满足防火、防潮、防盗、防蛀、防尘、防高温标准的专用档案库房。
针对管理档案数量超过1000卷的情况,必须确保库房、阅档室、办公室三者独立分开,且每1000卷档案所占库房面积不得低于指定平方米,同时配备铁质档案柜(箱)或密集架以满足存储需求。
2. 档案库房需配备完善的空调、加湿、去湿、杀菌、灭火等设施,并指定专人负责库房及档案柜、架的日常管理与定期检查,确保设施运行正常,环境达标。
3. 库房内环境需保持清洁,温度维持在14℃至24℃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禁存放任何易燃易爆或其他可能对档案安全构成威胁的物品。
同时,需持续排查并消除一切潜在的安全隐患。
4. 制定并实施全面的应急预案,确保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救护设备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抢救档案并转移至安全地点。
5. 不断探索和优化档案的保管与保护技术,以科技手段确保干部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二、干部人事档案转递制度1.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在接到干部任免、调动通知后,应及时、准确地将相关人事档案转交给新的主管部门。
2. 转出档案时,需全面清点档案材料,按规范装订,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档案转出后,应及时注销名册。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_最新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格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_最新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3198f9f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61.png)
⼲部⼈事档案⽬录表_最新⼲部⼈事档案⽬录表格 ⼲部⼈事档案的管理,需要⼀个好的⽅法。
对于⽬录表格的制作,要怎样⼦的形式才好呢?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部⼈事档案⽬录表,欢迎阅读! ⼲部⼈事档案⽬录表 ⼲部⼈事档案管理部门⼯作职责 (⼀)按照⼲部管理权限依法管理好⼲部档案,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及时收集、鉴别和整理⼲部档案材料,把好档案材料⼊⼝关,及时清理所缺材料并告知有关部门补充齐全。
(三)按照规定办理⼲部⼈事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
(四)为有关部门提供⼲部⼈事档案材料的情况。
(五)认真做好⼲部⼈事档案的安全、保密、保管和保护⼯作。
(六)及时了解⼲部⼈事档案⼯作的新情况,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业务指导⼯作。
(七)推⼴、应⽤⼲部档案现代管理⽅法和技术,逐步实现⼲部⼈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定期向档案局移交死亡⼲部档案。
(九)办理其他有关事项。
⼲部⼈事档案材料收集制度 (⼀)按照《⼲部⼈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要求,遵循真实、全⾯、及时、规范的原则,重点收集反映⼲部⾃然情况和德、能、勤、绩、廉等⽅⾯的材料,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组织⼯作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部⼈事档案的内容。
(⼆)⼲部⼈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制作⼲部⼈事档案材料,建⽴⼲部⼈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机制,在材料形成之⽇起1个⽉内按要求送交⼲部⼈事档案管理部门并履⾏移交⼿续,任何组织和个⼈不得以任何理由积压归档材料。
(三)⼲部⼈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建⽴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形成⼲部⼈事档案材料的信息,主动向⼲部⼈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部本⼈和其他有关⽅⾯收集⼲部⼈事档案材料。
(四)⼲部⼈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审核归档材料,重点审核归档材料是否办理完毕,是否对象明确、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填写规范、⼿续完备。
成套材料必须头尾完整,缺少的档案材料应当进⾏登记并及时收集补充。
(五)归档材料填写不规范,⼿续不完备,或材料上的姓名、出⽣时间、参加⼯作时间和⼊党时间等与档案记载不⼀致的,材料形成部门应当重新制作,补办⼿续,或者由具有⼲部管理权限的组织(⼈事)部门审改(或出具组织说明)并加盖公章。
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36ce03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5.png)
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1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和利用人事档案,更好地为我校人事工作服务,根据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特制定本制度。
一、保密制度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做好人事档案的保密工作。
2.加强组织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3.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设立专用档案库房(室),配备铁质档案柜,妥善保管人事档案。
4.人事档案库房(室)必须具有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
安全措施应当经常检查,保持库房的清洁和温、湿度,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及时采取措施。
5.人事档案库房(室)和档案柜,应明确专人管理。
管理人员变动时,必须办理好交接手续。
6.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档案库房(室)。
7.严禁用电话、电报索取或提供有关人员的全面材料和涉及个人政治历史问题或其他重要问题的材料,严禁任何人携带人事档案材料进入公共场合和娱乐场合,不得在电话或公共场所中谈论或汲及到有关人事档案材料的内容。
8.对利用人事档案的人员,进行保密宣传,以防边阅档案边议论档案内容。
9.人事档案材料的转递,严格密封,通过机要传递或专人送达,尽量避免本人自带。
10.人事档案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草稿、废纸等,不得乱扔、乱抛,一律按密纸处理或销毁。
11.人事档案一般不外借,但领导或有关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时,要严格办理借阅手续,借阅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天。
12.属归档的材料,及时转入本人档案,须转递的档案,做好移交签字登记手续。
13.严禁任何人私自保管他人档案,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得保管本人和亲属的档案。
14.发现泄密事件,认真处理。
二、归档制度1.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规定》,经常通过有关部门收集工作调配、干部任免、组织发展、职称评聘、考察、考核、培训、奖惩、学历变更、工资套改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个人德、能、勤、绩、廉的文件材料,充实档案内容。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参考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37919757375a417866f8fad.png)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参考————————————————————————————————作者: ————————————————————————————————日期: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参考正本干部人事档案正本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档案正本材料分类如下:第一类履历材料第二类自传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第四类学历、评聘专业技术情况材料第五类政审材料第六类加入党团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第九类任免、工资、待遇审批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材料第十类其他供组织上参考材料第一类履历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记载干部个人经历等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1、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2、党员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3、土改、镇反、三反、肃反、社教运动工作队员登记表4、公安人员、军人、职员、工人、教师、学生、学员、行政工作人员登记表、简历表5、主要内容是干部简历的审查表、调查表、履历变化补充表6、干部个人革命活动简历材料7、申请更改姓名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填写的简历表、登记表、兼有组织鉴定等其他内容的,可按其主要内容、材料性质,确定归入第一类、第三类或其他类。
带有自传性质的归二类;2、部队转业干部档案中,凡《履历书》中履历、自传、鉴定、政历问题审查结论在一起的,需拆开装订,分别归一、二、三、五类等;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登记目录,要及时做好干部工作单位变化(职务任免应登记在《职务变动登记表》上)的登记工作。
第二类自传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自传性质的材料:1、自传、干部自传2、其他带有自传性质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所写的叙述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的自传性质的材料一般应归本类2、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对干部优缺点的评定材料和考核、考察材料:1、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1)自我鉴定、个人鉴定(2)干部、职工、学生、学员鉴定(3)党员鉴定(1970年在整党建党阶段的“党员鉴定表”和非党干部的“干部鉴定表”不存档)、团员鉴定(4)毕业鉴定、结业鉴定(以此认定学历的放第四类)(5)劳动鉴定、工作调动鉴定(6)出国鉴定(7)社教工作人员鉴定表(8)专业人员工作鉴定意见(9)思想工作总结、工作小结、劳动思想小结后面附有自我鉴定、小组意见、支部意见、组织鉴定的,如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二年思想工作总结报告等(10)后备干登记表(职务提拔后放入三类,没有提拔的不存入本人档案)(11)年度考核表、领导干部年终总结报告表(12)学生品德鉴定表(有成绩)以鉴定为主(13)挂职干部鉴定表(14)专家情况鉴定表(15)学生社会实践表(有鉴定意见)(16)离任审计材料(有鉴定意见)2、考核、考察材料(1)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2)干部考核登记表(3)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归档的考察、考核材料,需经组织上审定盖章,草稿不归档;2、从本人档案中摘录的优缺点不归档,班组、科室搞的月考核材料不归档;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干部人事档案十大类”分类-干部人事档案分类
![“干部人事档案十大类”分类-干部人事档案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e64b33e3b3567ec102d8a95.png)
3 教师资格过渡登记表放第四类(4-2)。
4
“文革”中推荐的“工农兵”学员,组织推荐材料放第四类,而在 推荐过程中形成的座谈记录等材料则不归档。
5 考生政审材料与报考登记表(审批表)一起放第四类。
6
2009 年以后当选的两院院士,档案中的依据材料是《中国科学院院 士登记表》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登记表》,以及院士当选通知(4-3)。
政审过程中形成的请示报告、信件、函调、索要证明卡片、外调提纲、
6 调查线索、外调介绍信、与被调查人谈话记录、审查结论和调查报告
的草稿、底稿不归档。
“干部人事档案十大类”分类-干部人事档案分类
第六类 党、团组织 建设工作 中形成的
材料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和转正申请书;整党工作,党员重新 登记工作中民主评议党员的组织意见,党员登记表,党支部不予登记或缓期登 记的决定、上级组织意见;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审批意见及主要依 据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材料;退党、自行脱党材料;恢复组织生活(党 籍)的有关审批材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时;加入或退出民主党派 的有关材料。
材料;罢免材料等材料。
9-3
出国(境)材料:因公出国(境)审批表,在国(境)外表现情况或 鉴定等材料;外国永久居留证、港澳居民身份证等的复印件。
参加会议的代表登记表等材料: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工、青、
9-4 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委员当选通知或
证明材料。
应征入伍登记表(兵役登记表)、退伍登记表(审批表),转业干部
二、分类方法
类型
分类方法
干部履历表(书)和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简历表)等材料。包括以 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 料;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中 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 材料。
《干部档案转接管理通知》
![《干部档案转接管理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ef37dffaf45b307e971977c.png)
《干部档案转接管理通知》各存档、管档单位: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意见》和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拟提拔干部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我县干部档案工作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规范干部档案转接和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建立和完善档案转接管理的相关制度各存档管档单位必须做到十有五上墙。
十有。
有《查(借)阅干部人事档案审批表》、《转递干部人事档案材料通知单》、《现职干部人事档案名册》、《退离干部人事档案名册》、《收集干部人事档案登记册》、《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登记册》、《转出干部人事档案登记册》、《转出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登记册》。
五上墙。
干部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名单上墙、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责上墙、查(借)阅档案原则上墙、查(借)阅干部人事档案注意事项上墙、干部人事档案转递制度上墙。
二、严格遵守档案转递的手续和规定干部人事档案要通过管档部门进行转递,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私自转递;转递档案前,要将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对缺少材料要及时补充,因历史原因无法收集和内容涂改或相后不致的,要由本人逐项说明原因,涂改部分加盖修改人私章;如缺少学历材料,要由核发毕业证的单位或有认证资质的单位出具毕业证明和有该干部姓名的毕业生花名册,审核其毕业证真实后,将复印件存入干部副档。
干部档案审核无误后,要通过干部档案辅助系统打印档案目录,并将档案目录软盘一并转递。
转递干部档案,要规范填写《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转递通知单》,对方接收后,要及时发出回执。
三、严肃干部档案管理的有关纪律1、管档部门有权拒绝接收被涂改、圈划或与干部档案历史记载不符的入档材料。
2、在拟提拔干部和办理干部的招聘、录用、调动、接收手续时,必须先调档审核,凡“三龄一历”等重要信息有涂改、伪造和前后记载不致的,要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政策,实事求是地予以认定,并将认定结论材料装入本人档案。
3、今后凡是拟提拔干部档案中有伪造材料、档案材料中“三龄一历”严重涂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上会研究任免。
文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条例
![文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08c27b7abed5b9f3f80f1c57.png)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自2018年11月20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从严管理干部要求,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干部人事档案是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在党的组织建设、干部人事管理、人才服务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干部个人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思想认识、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材料。
第三条干部人事档案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干部和评鉴人才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干部人才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属于党和国家所有。
第四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坚持科学管理、改革创新,服务广大干部人才,服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五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二)依规依法、全面从严;(三)分级负责、集中管理;(四)真实准确、完整规范;(五)方便利用、安全保密。
第六条本条例适用于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职责第七条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在党中央领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主管,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集中管理。
第八条中央组织部负责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研究、制度建设、协调服务和监督检查。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目录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976df455de80d4d8d15a4f91.png)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目录默认分类 2008-04-22 12:02 阅读239 评论0 字号: 大大中中小小第—类:履历材料1、干部、后备干部(提拔)、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工人。
教师、学生、公安人员、医务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队员、学员等各类人员的履历表、登记表、简历表;2、军人履历书,在重新装订时可按履历、自传、鉴定、政历问题审查结构四个部分分别归入一、二、三、五类。
其第一类履历部分可包括本人履历、家庭情况、爱人情况、社会关系。
军衔等级登记表等项、中间空白页如不影响材料内容的可以取出。
3、主要反映个人经历的各类登记表、调查表、审查表;4、个人参加革命活动简历材料;5、更改姓名材料(包括个人报告、组织批复、旁证材料);6、其他由本人填写反映个人经历情况的各种表格;7、履历表、简历表中兼有组织鉴定、意见等其他内容的,可按其主要内容、材料性质归入第一、三、九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1、干部本人在各个时期所写的自传;2、其他由本人写的叙述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的自传性质的材料。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1、个人鉴定;2、干部、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党员、团员、学生等各类人员的鉴定材料;5、毕业、结业、出国、出境、调动、疗养、劳动鉴定及其他一些鉴定性质的材料;4、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干部表现情况材料;5、民主评议干部的综合材料;6、党员民主评议表;7、干部任职考察综合材料,组织审定的考察材料(考察材料附干部任免表后的归入九类);8、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表,年度考核登记表(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9、高等学校招生政治思想品德考察表;10、干部个人的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材料,离任审计考核材料。
第四类: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包括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考绩、审批材料)1、各类学校的报考书、报考表;2、各类学校选拔学生登记表、审查表;3、毕业生登记表、高等学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登记表;4、学习成绩单、记分册(包括自学考试、业务培训成绩单),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登记表;5、教育部门出具的学历证明材料;6、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出具的学历证明材料;7、干部本人业务自传;8、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9、聘任、套改、晋升、解聘专业技术职务(称)审批表、登记表;10、干部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各种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11、毕业论文的评语及论文获奖通知书;12、各大学毕业生学位评定书、晋升学位审批表;13、反映千部学历才识、专业技术方面情况的其他材料。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a7708fea6bd97f192379e96e.png)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从严管理干部要求,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干部人事档案是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在党的组织建设、干部人事管理、人才服务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干部个人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思想认识、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材料。
第三条干部人事档案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干部和评鉴人才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干部人才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重要执政资,属于党和国家所有。
第四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坚持科学管理、改革创新,服务广大干部人才,服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五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二)依规依法、全面从严;(三)分级负责、集中管理;(四)真实准确、完整规范;(五)方便利用、安全保密。
第六条本条例适用于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职责第七条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在党中央领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主管,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集中管理。
第八条中央组织部负责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研究、制度建设、协调服务和监督检查。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_最新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格(3)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_最新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格(3)](https://img.taocdn.com/s3/m/c3c9daf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e.png)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_最新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格(3)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_最新干部人事档案目录表格干部人事档案转递制度(一)干部人事档案应随着干部管理权限的变化及时转递。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在接到干部任免、调动或管理权限变动通知后,应在30天内将调出的干部档案转给新的干部人事档案主管部门。
(二)转递干部人事档案必须经过严格密封,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严禁将干部人事档案交干部本人自带或公开邮寄。
(三)转出的干部档案,要严格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要求整理装订成卷,材料必须齐全,不得扣留材料或将材料分批转出。
(四)转递干部人事档案必须按规定填写《干部档案材料转递单》,并详细登记转递情况。
凡转出的干部档案,要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入历年的干部档案转出名册,以便查找。
(四)接收干部档案的单位,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立即将回执退回转出单位;对个人自带的档案,档案部门有权拒绝接收。
(五)对转出的干部档案,逾期一个月未见回执退回,要及时发函、发传真、电话催取,以防丢失。
回执退回后,将其贴在转递通知单的存根上。
(六)对已出现的“无头档案”,要认真查找,确实查不到干部下落的,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应移交干部原籍档案馆保存。
(七)干部因病去逝,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有关部门应及时通知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并将干部生平归入干部档案;干部档案管理部门据此调整干部档案名册,五年后将死亡干部档案转入同级档案部门保管。
干部档案检查核对制度(一)在干部档案的接收、转递、借用及日常工作中,必须检查核对档案,干部名册应与档案相符,干部档案目录应与干部档案材料相符。
(二)接收干部档案时,看是否属于本部门管理范围;看单位、姓名、职务是否相符;看档案内容是否与档案转递单开列的材料项目相符;看有无不需归档的材料;看档案材料是否完整齐全,整理装订是否符合要求。
(三)转递干部档案时,一要清点材料,整理装订;二要注销档案名册,注明转出去向;三要办理转递手续。
干部人事档案分几类
![干部人事档案分几类](https://img.taocdn.com/s3/m/5144ceda04a1b0717fd5ddc8.png)
第九类 工资级别待遇等材料1、工资级别登记表、调资审批表;2、定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3、干部任免审批表;4、公务员资格审批表、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5、学生毕业分配表、报到通知书;6、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7、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工青妇等群团代表大会、民主党派代表大会登记表。
(四)整理档案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整理工作中,集中了大量的档案材料,只有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才能保证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要求参加整理档案的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安全保密制度,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1、在整理档案时,严禁吸烟,以确保档案的安全。
以此类推,页页覆盖,形如梯状,因此叫梯形托裱法。
三、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装订及验收1、装订需注意的问题:(1)目录与材料核对无误。
(2)把全卷材料理齐。
材料条件好的要做到四边齐;材料条件差的要保证三边齐、上边基本齐。
(3)在材料在侧用切纸打孔机竖直打好装订孔,孔距规格应和档案夹或档案卷皮相符。
档案卷皮书定档案人姓名,使用新型干部人事档案夹的,姓名、籍贯、档案号要书写规范,书写姓名不得用同音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
对这些大小不一,卷角折皱和破损的档案材料在不损害档案材料的文字内容,保持档案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其外部形式进行技术性处理的工作,就是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技术加工,它是整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档案材料技术加工主要的几个方面: 对一些纸张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的材料进行技术加工的方法有:剪裁或折叠;裱糊;加边与包边;拆除档案材料上的大头针、曲别针、订书钉等金属品,以防止氧化锈蚀材料。
档案管理制度及表格目录
![档案管理制度及表格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50c421c3e009581b6bd9eba8.png)
(三)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 • • • • • • 1、出生日期 2、参加工作时间 3、入党时间和党员身份 4、学历学位 5、工作经历 6、干部身份 • • • • • • 1、档案查(借)阅制度 2、档案材料收集补充制度 3、档案材料鉴别归档制度 4、档案转递制度 5、档案检查核对制度 6、档案保管保密制度 7、送交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制度 8、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二)档案日常管理工作用表
• • • • • • • • • 1、 《人事档案材料收进登记表》 2、 《人事档案材料转出登记表》 3、 《索取所缺人事档案材料登记表》 4、 《人事档案转入登记表》 5、 《档案名册》 6、 《人事档案查阅登记表》 7、 《人事档案目录》 8、 《档案材料报送单》 9、 《销毁材料目录》 10、《档案转移通知单》
最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范文2篇
![最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26889c783e0912a3162a02.png)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一、干部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1、查(借)阅人员必须是2名中共党员,持有《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和《查阅干部档案介绍信》,不得凭借“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和其它联系工作介绍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
2、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规定,确定是否提供和提借什么材料,并对提供查阅的档案进行登记。
3、任何人不得查阅或借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干部人事档案。
4、查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密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5、查阅人员要爱护干部人事档案,严禁在档案材料上圈画、批注、涂改、折叠,不得抽换、拆散档案材料。
6、未经档案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复制干部人事档案材料,不允许把档案内容抄在笔记本上。
摘录的材料要细致核对,经档案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盖公章后,方可使用。
7、干部人事档案一般不借出。
因特殊需要(干部死亡、办理退休允许借一次)须按查(借)阅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批手续办理(必须是正科级单位政工人员),并填写借出登记。
借出的档案要妥善保管,不得交无关人员翻阅,不得转借,不得复制,限期归还。
(最多不超过15天)二、干部人事档案计算机管理制度1、爱护机器设备,熟悉机器性能,按程序规范操作。
2、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建立完整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该系统完成档案查借阅、转递、目录及零散材料的管理和“四统一”管理。
3、以干部人事档案和干部人事工作中形成的正式文件为依据采集信息并及时维护,确保信息内容的准确、完整和新鲜。
4、新进干部档案和零散材料的信息录入在三个月内完成;干部档案索引每半年打印一次;日常管理信息每年汇总一次,并做好有关资料的立卷工作。
5、对新维护的档案管理信息要及时备份,并登记备份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6、不得随意使用外来磁盘,确需要使用时要进行病毒检查,防止机器故障造成信息的损坏或丢失。
7、未经批准不得提供、复制干部信息,无关人员不得查看干部信息,贮有保密信息的载体严禁外传。
软件应由专人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