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组织培养
生姜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
生姜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生姜是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价格高等优点,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病,感染了病毒病的生姜,品质差,叶子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80%。
对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成为生姜创高产,获得高效益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生产难题,我校遗传育种教研室经过四年努力,应用生物技术中分生组织热处理脱病毒技术,成功地获得了生姜优良品种的无病毒苗,经电镜反复鉴定,脱病毒彻底。
为了进一步验证去病毒苗的增产效果,进行了多点试种鉴定和生产应用,各试种点反应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可比同品种未脱病毒苗增产50―100%,每亩可净增效益3000元。
脱病毒苗在生产上生长快,长势旺,茎叶粗壮。
抗病耐高温,抗寒及其它逆境能力强。
生姜外观好,色泽鲜黄,均匀整齐,市场销路好,可专供出口。
生姜质量好,辣味浓。
产量高。
试种示范的效益十分显著,特此推荐各省农业,多种经营部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立生姜脱毒苗的三级良种繁殖体系,实现生姜生产脱毒化,从而大幅度提高生姜产量和质量。
生姜脱毒苗在生产基地大面积推广后,在不增加任何农本情况下,更换脱毒苗即可达到明显增产效果,每亩生姜产量可增产50%至一倍。
每亩可增产1500kg,净增收3000元.脱毒苗生产出来的生姜可达到特级或一级标准,又提高了生姜的价格。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这一高新技术项目技术先进、应用性好、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可以尽快推广应用.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为了加速脱毒苗的扩大和繁殖,建立了最优化生姜试管苗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一年中可繁殖出大量生姜试管苗,可以充分保证了大面积示范推广所需的优质种苗。
具体转让费用面议。
对无技术转让条件、能力的单位、专业户,可以预约繁殖生姜优良品种的无病毒苗,供示范引种,扩大繁殖推广。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营养丰富是药、食、加工等多用途经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
生产上生姜只能靠少数品种长期无性繁殖,易感染多种病毒,使姜体内积累多种病毒,从而导致生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种性退化,—般减30% ~ 50%,严重制约了生姜的生产发展。
国内外目前尚无高抗病毒的生姜品种和高效杀病毒药剂,因此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生姜苗,成为防治病毒,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优质姜种为材料,通过热处理法催芽、表面消毒、茎尖分生组织剥取、无菌苗诱导培养、增殖诱导培养、生根诱导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及培养基配方优化,并在每个不同的培养阶段进行检测,建立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的工艺流程,有效去除引起生姜种性退化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两种主要病毒。
该项研究为脱毒姜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保障,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1 生姜的脱毒处理精选块大、肉厚、皮色黄亮和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在自来水下洗掉泥巴,再用少量洗衣粉浸泡10min,用毛笔轻轻刷洗种姜表面,用自来水冲洗2h,沥干水分。
在38℃恒温培养箱进行热处理4周,使病毒饨化失活,同时可诱导出不定芽,待长出2 ~ 5cm左右的芽后再进行茎尖脱毒。
将长出新芽切下,用流水冲洗干净,置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处理30秒,再用0.1%升汞消毒数分钟,无菌水冲洗6 ~ 8次后,在40倍体式显微镜下剥取0.2 ~ 0.3毫米茎尖分生组织,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
待成苗后应用血清学鉴定, 获得脱毒苗。
2 脱毒苗的培养以MS为基础培养基,以MS+6-BA1.5mg/L+NAA0.1mg/L为茎尖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2mg/L为生姜最适继代培养基;以MS+NAA0.5mg/L+IBA0.5mg/L为生根培养基。
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糖浓度为3%,脂为0.7%,pH值为5.8。
生姜脱毒组培苗栽培技术
生姜脱毒组培苗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生姜脱毒组培苗栽培技术,包括组培苗移栽制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生姜脱毒组培苗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姜;脱毒苗;栽培技术生姜是药食两用的经济作物,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近年来在各地发展很快。
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反复重茬,极易感染姜枯萎病、姜眼斑病、姜根腐病、姜腐烂病等病害,致使生姜品质变劣,叶片皱缩,生长缓慢,减产30%~50%。
侵染生姜的主要病毒病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
当前国内外对植物病毒的防治仍没有特效药。
利用生物技术中分生组织热处理脱病毒技术对生姜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生姜优良品种的无病毒苗,经过对比试种,增产效果显著。
现将生姜脱毒组培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组培苗移栽制种将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的生姜组培瓶苗(3~4片叶,4~5条根)移入炼苗棚炼苗3d后将瓶盖打开,2d后从瓶内取出幼苗,洗干净根部培养基,放入1 200倍多菌灵溶液中做浸根处理,然后将小苗移栽到苗床中。
脱毒生姜组培苗为原原种苗,应先在苗床中育成原种苗,长成小种姜(又叫微型种姜),然后才能移栽到大田中繁殖姜种,为下一年繁殖和生产提供姜种。
2栽培管理2.1选地与整地生姜根系不发达,在土壤中分布浅,吸水吸肥能力差,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因此姜田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和呈微酸性反应的肥沃壤土。
近2~3年内发生过姜瘟病的地块不可种姜。
脱毒生姜生长期长,单株生长量大,对肥料吸收量多。
因此,应加大基肥的施用量。
撒施充分腐熟的鸡粪45~60 m3/hm2,深翻后,开沟起垄,在沟底施入 1 500kg/hm2饼肥、1 5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尿素、375kg/hm2硫酸钾。
为防止地下害虫,可一并施入30~45kg/hm2辛硫磷颗粒剂。
2.2适期早植生姜的产量与生长期关系极为密切,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
生姜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现代 园艺
生姜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史 自芳
f 】 山西省太 谷县胡 村镇 政府 , 山西 太谷
任 杰2
太谷 0 3 0 8 0 ] )
0 3 0 8 0 0 , 2山西农业 大学生 命科 学学 院 , 山西
摘 要: 本试验 以生姜无菌苗为材料 , 目的是 筛选 出以茎尖为外植体适合 于分化 的最适激素配比。试验 结果表 明:
理 的插 条 。
1 0 0 m g / L新根 平 均 长度 与 2 0 0 m g / L和 5 0 0 m g / L 有 差 异但 也 未 达 到显 著水 平 。 不 同扦插 基 质对插 条 新根 平均 长度 的 影响见 表 1 ,从 差 异 显著 性 检验 可 知 ,河沙 中插 条 的新 根 平均 长 度与 黄 泥 、 珍 珠岩 、 混合 基质 之 间 的差异 达到 了显 著水 平 。
姜 在实 际 生产 中为 1 年生 栽 培 , 由于生 姜 不开 花 或 很少 开花 , 不 能利 用 有 性 繁 殖进 行 育 种 , 只 能靠 少 数 品种 长 期无
1 . 2 1 培养基的配制。以 M S为基本培养基 , 附加不同浓 度激素作为芽分化培养基和诱导根培养基。 1 ~ 8 号培养基激
性繁殖 , 导致姜体 内积累多种病毒 , 从而使姜品质下降。 在有
些 地 方姜 瘟 病 盛 行 , 严 重 制约 了生 姜 的生 产 和 发 展 , 一 般减
产 3 0 % ~5 0 。
本 试验研 究 不 同激 素 配 比对 生姜 茎尖 分化形 成丛 生芽 与 根 的影 响情况 , 为利 用组织 培养服 务于 实践提供 理论依 据 。
论, 对其在其它季节扦插或采用硬枝扦插或其它激素处理等
生姜组织培养
(四) 固定资产折旧
作为生产100万珠的组培苗车间, 需要投入一定规模的基础设备, 并且它们寿命是有限的,对此也 要将这固定资产(不包括基础建 设)折旧。对不同的设备需不同 的折旧处理。
(五)低值易耗易损品和维修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一些低值易耗易损品和维修、 玻璃器皿等年损耗。另外部分仪器需要维修和购买零 件。
(2)材料消毒
• 多数实验采用0.1%—0.2%HgCl2或0.5 %—10%NaClO消毒10—15min。据报导, 用0.5%NaCLO消毒10min,污染率仍高达 50%,改用0.1—0.2%HgCl2后,情况有 改善。先用70%乙醇将外植体洗一下, 再用1%—10%NaClO消毒10—20min,污 染率急剧下降,仅为4%。目前大部分 实验室采纳了这种两步消消毒法。
三、生姜组织培养的必要性
• 生姜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价格高等优点, 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容易感 染多种病毒病,感染了病毒病的生姜,品质差, 叶子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80%。对病 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成为生姜创高产, 获得高效益的主要障碍.
• 由于生产上长期以来都是沿用的传统生姜品种, 目前的生姜品种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是、的市 场形势。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培育抗病、 优质、高产的生姜新品种,使生姜种质得到根 本的改良和突破。
2、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 茎尖分生组织是最常用的外植体。种姜
在MS(+0.8%琼脂)上发芽,长至10mm— 15mm时,切取带2个叶原基(0.1mm—0.2mm) 的分生组织,培养4周后芽的数量将增加16 倍,并且再生苗在表型和生产力上无明显 变异;利用茎尖培养得到小块茎,在室温 下放置沙床2个月后,80%小块茎能生根发 芽。据lodcn报道,生姜茎尖培养快繁体系, 一年能产生750万株以上的植株。
生姜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 条 /cm / 条 /cm / 条 /cm / 条 /cm
混合基质 7.9 5.8 8.7 4.8 11.3 4.2 7.1 4.4
黄泥 7.2 4.9 7.6 4.2 10.2 3.9 6.3 4.1
珍珠岩 4.3 4.6 4.7 4.7 5.4 3.1 4.1 3.5
河沙 5.0 7.2 5.1 5.6 5.6 5.1 4.7 6.5
.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者简介院史自芳渊 1985- 冤 袁女渊 汉冤 袁山西太谷人袁助理农艺师袁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方面的研究遥
2.3 对扦插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在不同浓度的 ABT1 生根粉处理下袁 生根粉处理过的插
条的新根数量明显比对照多袁 且浓度越高新根数量越多袁采 用 100 mg/L尧200 mg/L 和 500 mg/L 处理过的插条新根数分别 为 6.1尧6.525 和 8.125袁而对照为 5.55袁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 水平遥 然而插条的新根平均长度却随浓度增加而变短袁 100mg/L 新根平均长度与 200mg/L 和 500mg/L 有差异但也未 达到显著水平遥
渊 3冤 从以上试验结果看袁 采用混合扦插基质袁 通过 100mg/LABT1 号生根粉处理对日香桂的扦插效果最好遥 因本 试验仅限于对日香桂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夏季扦插得出结 论袁对其在其它季节扦插或采用硬枝扦插或其它激素处理等 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遥
参考文献 1 李火根袁李博袁周玉珍等.北美红杉扦插生根的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
3 小结
渊 1冤 从不同扦插基质对日香桂扦插效果的影响看袁采用 混合基质渊 泥炭院珍珠岩院蛭石 =3院2院5冤 要优于黄泥袁明显优于 珍珠岩和河沙袁在插条的生根速度尧成活率和新根数量等方
生姜组培苗的培育及其生产应用 - 中国农学通报
1 个茎尖。2003 年 3 月 21 日接种后,放入培养室。培 养室温度为 25℃±2℃,光照时间 12h/d,光照强度 2000lx ̄3000lx,相对湿度 75%左右。培养 6 周后统计 长芽瓶数、长根瓶数及长愈伤组织瓶数[3(] 表 1)。 1.2 组培苗的继代繁殖
表 1 6 种生姜初代培养基及其培养结果
及其生产应用进行了研究。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初代培养基的筛选 1.1.1 培 养 基 的 配 制 用 MS (Murashige and Skoog, 1962) 作为基本培养基,增加 NAA (α- 萘乙酸)和 6-BA(6- 苄 基 氨 基 嘌 呤)或 2,4-D(2,4- 二 氯 苯 氧 乙 酸) 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加蔗糖 30g/L (3%)、琼脂 7g/L(0.7%),配制成 6 种不同处理的培养 基(表 1),pH 值调节到 5.8。每种处理的培养基分装 30 瓶,每瓶 30ml,置于 121℃温度、1.1kg/cm2 压力的 条件下消毒 15 分钟。 1.1.2 茎尖培养 选择健壮、无病的新丰生姜为组织 培养材料。对种姜先进行热处理后催芽,然后将带芽 种姜洗干净,用手术刀切取种姜上的幼芽,在无菌室
表 2 生姜组培苗在 4 个试验因素的不同水平中的平均移栽成活率
:
1:1
:
1:2
:
1:3
%
姜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_邓年方
责任编辑 庆瑢 责任校对 夏蓉
姜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邓年方 , 潘百明 (贺州学院生化系 , 广西贺州 542800)
摘要 对姜的组织培养研究进行综述 , 讨论进行姜组培研究的目的 、外植体的选择及其消毒方法 、培养基及激素等因素对姜组织培养的 影响、移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 并指出姜组培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姜;组织培养;外植体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60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09)26-12406-02
姜的组培研究中 ,外植体消毒是影响试验成败的关键环 节 。目前国内多数试验对外植体消毒采用的方法是先将姜 块用 50%多菌灵 500倍液浸泡 20 ~ 30 min消毒 ,然后在一定 温度下催芽 , 切取外植体先用 70%或 75%乙醇将外植体浸 泡 8 ~ 60 s,再用 0.1% ~ 0.2% HgCl或 1% ~ 10%NaClO消 毒 8 ~ 20 min,无菌水冲洗 4 ~ 5次 。 陈娟等报道 , 将姜芽用 75%乙醇溶液 30 s+0.1% HgCl10 min+1 000 mg/L硫酸卡 那霉 素 浸 泡 24 h, 污 染 率 下 降 到 18.75%, 出 芽 率 为 84.38%[ 17] 。戴水莲等按照 6种不同的方案对外植体进行消 毒 ,结果表明 ,先在超净工作台外消毒 , 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 用 75%乙醇溶液 30 s+10% NaClO15 min+0.1% HgCl10 min
植物体内主效抗逆功能的超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
性下降 ,最终导致生姜品种种性退化 , 生长缓慢 , 生活力下 降 ,抗逆性降低 ,品质差 , 易诱发姜瘟病和姜癞皮病等多种病 害 ,田间发病率可高达 70% ~ 80%, 一般可导致减产 30% ~ 50%, 给姜农带来很大损失 。当前国内外对植物病毒病的防 治主要是选用抗 (耐 )品种 、进行种姜药剂消毒以及土壤消毒 等方式控制姜瘟病[ 5]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而利用组织培养
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_刘振伟
中国蔬菜 2010(10):9-15CHINA VEGETABLES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刘振伟 李庆芝 史秀娟(山东省莱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莱芜 271100)摘 要:对姜的器官(营养芽、花芽、花药)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姜组织培养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姜;组织培养;研究现状;综述中图分类号:S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346(2010)10-0009-07 Research Progress on Tissue Culture of Ginger(Zingiber officinale Rosc.)LIU Zhen-wei, LI Qing-zhi, SHI Xiu-juan(Laiw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iwu 271100, Shandong,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earch progress made in ginger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tissue culture, including culture of its organ, cell, protoplast and the plant regeneration.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key issues existing in ginger tissue culture.Key words:Ginger; Tissue culture; Research progress; Review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为姜科姜属植物,是香料家族和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之一。
生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20(6): 28-35Copyright ⓒ 2019,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HAAS. All rights reserved1. IntroductionGinger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is also known as yellow ginger, zingiber etc . It belongs to Zingiber aceae and Zingiber genus. It is a perennial monocotyledonous plant and asexual reproduction crop. It is cultivated annually in production [1-3], and its edible organ is the fleshy rhizome formed underground [4-5]. Ginger is rich in nutrition [6], has a special pungent taste, and can remove fishiness smell. It is an important condiment [4, 7]. It has a warm nature and pungent taste, and has the effects of expelling cold, warming stomach, sweating and reducing phlegm [8-10]. Therefore, it has the value of both medicine and food. The origin of ginger is the tropical area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At present, most provinces in China have cultivated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Research & Development Plan (2018YFD0201204)E-mail:******************.cn生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彭 康1,胡新喜1,2,秦玉芝1,2,何长征1,2*,李炎林1,3,4*(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 湖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3. 湖南省中亚热带优质花木繁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4.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 要 以通道侗族自治县当地栽培种生姜的幼芽为外植体,研究了生姜的组培快繁技术,并对获得的生姜组培苗进行了CMV (黄瓜花叶病毒)和TMV (烟草花叶病毒)检测。
生姜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
目前,生姜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发展 得比较成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并成为了生姜繁殖的主 要手段之一。
02
生姜脱病毒技术
生姜脱病毒技术的定义
定义
生姜脱病毒技术是一种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去除生姜植株体内病毒的技术。该技 术通过在无菌环境下培养生姜植株,并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热处理、化学 处理等方法,以降低或去除生姜植株体内的病毒含量。
病毒检测与鉴定
在脱病毒处理过程中及处 理后,对生姜组织进行病 毒检测和鉴定,确保其无 病毒状态。
增殖与生根培养
增殖培养
通过将脱病毒后的生姜组织进行增殖 培养,增加其数量。
生根培养
在适宜的条件下,诱导生姜组织生根 ,为其移栽做好准备。
04
生姜组织培养脱病毒 技术的应用
在生姜生产上的应用
提高生姜产量
化学处理
使用某些化学物质处理生姜植株 ,以抑制或杀灭病毒。
生姜脱病毒技术的优势
01
02
03
04
提高产量
无病毒的生姜植株生长更健康 、产量更高。
提高品质
无病毒的生姜植株生长更稳定 ,品质更优。
增强抗病能力
无病毒的生姜植株对某些病害 的抗性增强,减少了农药使用
和环境污染。
延长保存时间
无病毒的生姜植株生命力更强 ,保存时间更长。
促进农业现代化
生姜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 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生姜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始阶段
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利 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生姜离
体培养。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植物组 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姜组织 培养技术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于生产实践中。
生姜的组培快繁概论
科类农学生姜的组培快繁郭yq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摘要以姜块发出的新鲜茎尖为外植体,研究适宜的消毒技术,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激素和蔗糖,筛选组培各阶段最适的培养基。
结果表明,升汞处理12min消毒效果较好。
培养基中加入1.0mg/L的硝酸银能较为有效的抑制外植体污染;不同的6-BA浓度对生姜的增殖影响不明显,4%和6%蔗糖浓度最适姜芽增殖,姜苗极易生根,所设处理均可生根,1/4Ms培养基为最佳。
关键词:生姜组织培养生根Tissue Culture Propagation of GingerGuo yingqi(Collage of Landscape and Horticultural, YNAU, Kunming 650201)ABSTRACTIn order to screening the optimum culture medium for tissue culture of each stage ,used the fresh stem tip from ginger as the explant, researched the suitable disinfection technology and compare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hormone and sugar.Sift out the best medium component of different period,includ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ormones and Different content of sucros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 is good for burgeoning,themost appropriate time of Disinfection with mercuric chloride was 12min.The best results of restraining explant pollution was added 1.0 mg/L of silver nitrate to culture medium.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6-BA is not distinct on proliferation of ginger.6% of saccharose was optimum for propagation.The growth roots of ginger was very easy,so the culture medium that was designed are able to root,1/4Ms is the best.key words:Ginger;Tissue culture;Rooting生姜的组培快繁1 引言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简称姜,又称黄姜,为薯芋类蔬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
生姜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生姜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作者:史自芳任杰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8期史自芳1 任杰2(1 山西省太谷县胡村镇政府,山西太谷 030800,2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摘要:本试验以生姜无菌苗为材料,目的是筛选出以茎尖为外植体适合于分化的最适激素配比。
试验结果表明:诱导生姜茎尖分化芽的最适培养基为以MS为基本培养基,其激素配比为BA 3.0mg/L +NAA 0.1 mg/L,芽的分化率可达100%;诱导生姜茎尖分化根的最适培养基为以MS 为基本培养基,其激素配比为NAA 0.5mg/L +IBA 0.5 mg/L,生根粗壮并且须根多。
关键词:生姜;组培;激素配比生姜,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原产东印度和我国热带多雨的森林地带,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其植株分根、根茎、茎、叶4个部分。
为喜温性,耐阴,不耐强光,适宜在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气性好、排灌方便的土壤条件生长的植物。
姜在实际生产中为1年生栽培,由于生姜不开花或很少开花,不能利用有性繁殖进行育种,只能靠少数品种长期无性繁殖,导致姜体内积累多种病毒,从而使姜品质下降。
在有些地方姜瘟病盛行,严重制约了生姜的生产和发展,一般减产30%~50%[3-5]。
本试验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生姜茎尖分化形成丛生芽与根的影响情况,为利用组织培养服务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是无菌苗生姜,取自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培养室。
1.2 试验方法1.2.1 培养基的配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激素作为芽分化培养基和诱导根培养基。
1~8号培养基激素配比依次为:BA 1.0 mg/L +NAA0.1 mg/L、BA2.0 mg/L+NAA0.1mg/L、BA3.0mg/l.+NAA0.1mg/L、KT2.0mg/L+NAA0.1mg/L、NAA 0.5mg/L、NAA1.0mg/L、NAA0.5mg/L+IBA0.5mg/L、IBA1.0mg/lL。
生姜的组织培养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生姜的组织培养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汪锡文,裴宝平,邱许凤申请号:CN201810676617.3申请日:20180627
公开号:CN108812315A
公开日:
2018111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姜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1)将生姜芽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热处理脱菌,接着置于抗生素溶液中进行二次灭菌,然后置于初代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得到分化幼苗;2)将分化幼苗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以得到组织培养苗;3)将组织培养苗炼苗;其中,步骤1)‑2)的培养条件均至少符合以下条件:无菌且透气;初代培养基为含有吲哚乙酸IAA、6‑苄基腺嘌呤6‑BA和叶酸的MS培养基;增殖培养基为含有玉米素ZT、链霉素、2,4‑D和西瓜汁的MS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含有多效唑、吲哚丁酸IBA和土豆泥的1/2MS培养基。
该生姜的组织培养方法具有优异的成活率以及繁殖率。
申请人:芜湖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41300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南翔路118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姜组织培养
姜组织培养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具芳香和辛辣气味。
姜不但是一种常用的蔬菜及调味品,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有发表、出汗、消痰、止呕、散风、祛寒、止泄、疏肝、导滞、解毒等功效1。
近年研究表明,姜还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作用2。
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易感染多种病毒,致使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影响姜的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本试验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对姜实行脱病毒和复壮,探索了工厂化生产优质姜种源、种苗的可能性。
1材料姜(ZingiberoffcindelRoscoe)的茎尖、幼芽。
2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
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培养基:①MS+NAA0.03mg/L+IAA0.03mg/L+KT0.2mg/L。
芽苗增殖培养基:②MS+NAA0.03mg/L+IAA0.03mg/L+KT0.2mg/L+6-BA0.05mg/L+2,4-D0.025mg/L;③MS+NAA0.03mg/L+IAA0.03mg/L+KT0.2mg/L+6-BA0.2mg/L;④MS+NAA0.03mg/L+IAA0.03mg/L+KT0.5mg/L。
生根培养液:⑤为自来水或干净河水(均不用灭菌处理)。
上述培养基均加入0.8%~0.9%琼脂、3%蔗糖,pH值为5.8~6.0。
培养温度23±2℃,光照时间14~15h/d,光强30μmol/m2·s。
生根培养也能够室内自然温度、自然光照下培养。
3生长与分化情况3.1无菌材料的获得2008年3月上旬从农户发酵厩肥堆中取出经高温发酵热处理(可杀灭部分姜病毒)催芽的姜块,掰取生有健壮芽的姜块,自来水充分冲洗干净,去泥砂,小心剥去芽外层叶鞘,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将姜块表面、芽周围用75%酒精棉球擦拭2遍,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灭菌30min,0.1%HgCl2浸泡灭菌10min,无菌水洗涤5~6次,无菌吸水纸吸干芽块表面水分,再次剥去外层芽鞘,切取0.5~1.0cm长的茎尖或幼芽,作为外植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生姜的组织培养
(一)培养基准备及条件
选择MS培养基,增加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 6-苄基嘌呤(6-BA)或2,4-二氯苯氧乙酸(2, 4-D)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加速糖30 g/L、琼 脂7 g/L.PH值调到6.0左右。置于温度121℃、 压力1.1kg/cm2的条件下消毒155min后备用。 接种后首先暗培养4d,然后在3000—4000lx光 照强度下培养,每天光照12h,温度25—28℃,湿 度维持在75%—80%。
随着组织培养脱菌快繁技术应用于生姜的生产,不仅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对生姜的良种选育也有较大的作 用。近年来,在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上都有 较大的改进,繁殖效率明显提高,就生姜脱菌快繁技术作 以下综述。
• (1)、外植体选择
• 1、初生芽:对姜初生芽(由种姜长出的芽)离体培养2至3 个月,每个初生芽平均出5.6个芽,如在含有1mg/L6-苄基氨 基嘌呤的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则可产生许多不定芽;将带 根试管苗移至含泥炭土:岩土:蛭石=2:1:1的塑料盒内温 室培养,上覆塑料膜,揭膜练苗,待生根、健壮后移至苗 床,田间成活率仍低。采用新建立的初生芽快繁脱菌体系, 培养4周后,平均每个芽可分化7.7个芽,将试管苗栽于含 沙:土:农家肥=1:1:1的塑料盒中,上覆聚乙烯膜保持 高湿,5—6d后揭膜,移入大盒(20cm2)前练苗5d,成活率 提高到95%以上,由此可见,试管苗初植的营养土成分对
诱导技术
• 在蔬菜中,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技术已经非常 成熟,大蒜、百合等蔬菜在组织培养器皿中可 以直接由组培苗诱导形成鳞茎、球茎,因此, 同样以根茎进行无性繁殖的生姜,也可能基于 组织培养及相关的诱导技术,建立起成熟的微 型姜诱导体系以加快优质种姜繁殖,缩短生长 周期,形成工厂化生产。
• 此外,生姜的组织培养技术结合细胞融合技术 创制丰富生姜的种质资源,结合基因工程的方 法和技术,提高生姜抗病虫害、抗逆性和改善 品质等,将是今后生姜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的研 究重点方向之一。
二、市场概括
中国是生姜的发源地及主要出产国之一,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全国各 地有许多名优地方品种,像山东莱芜大 姜、广东疏轮大肉姜、山东片姜、湖北 来凤姜、浙江小林黄姜等等。生姜已经 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种植业的主要收入来 源之一,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也占据一 席之地。生姜具有药食兼用的功效,随 着研究理论和加工技术的发展,生姜不 断在医药、保健、化工等方面得到发展。
三、生姜组织培养的必要性
• 生姜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价格高等优点, 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容易感 染多种病毒病,感染了病毒病的生姜,品质差, 叶子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80%。对病 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成为生姜创高产, 获得高效益的主要障碍.
• 由于生产上长期以来都是沿用的传统生姜品种, 目前的生姜品种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是、的市 场形势。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培育抗病、 优质、高产的生姜新品种,使生姜种质得到根 本的改良和突破。
(2)材料消毒
• 多数实验采用0.1%—0.2%HgCl2或0.5 %—10%NaClO消毒10—15min。据报导, 用0.5%NaCLO消毒10min,污染率仍高达 50%,改用0.1—0.2%HgCl2后,情况有 改善。先用70%乙醇将外植体洗一下, 再用1%—10%NaClO消毒10—20min,污 染率急剧下降,仅为4%。目前大部分 实验室采纳了这种两步消消毒法。
生姜组织培养
设计者:李申 学号:2011313179 班级:植保一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姜简介
• 生姜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姜科姜属的 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许多地区种植业的 主要来源。
• 生姜是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 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 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 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 油精、淀粉、粘液等。
(四) 固定资产折旧
作为生产100万珠的组培苗车间, 需要投入一定规模的基础设备, 并且它们寿命是有限的,对此也 要将这固定资产(不包括基础建 设)折旧。对不同的设备需不同 的折旧处理。
(五)低值易耗易损品和维修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一些低值易耗易损品和维修、 玻璃器皿等年损耗。另外部分仪器需要维修和购买零 件。
(六)、大棚管理
• 1、苗床准备:苗床长10m,宽1.2—1.3m、土地肥沃、 夏季凉爽、土壤不积水。将珍珠岩与腐殖土按比 例3:1的比例混配成寄栽基质,经过过筛和严格的 土壤消毒灭菌后填铺苗床,保持床面平整、疏松。
• 2、寄栽:组培苗在出现6—7片叶,叶长5—8cm时, 从瓶内取出苗并洗净培养基,用一定浓度的生 根剂侵根20—30min后晾干,按5cm乘10cm规 格寄栽 于苗床,浇透水。棚内温度在20—28℃,相对湿 度80%,棚顶覆盖遮阳网。寄栽宜早不宜迟,通 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 进行。寄栽要求轻拿轻载,严禁过紧过深和吊角 苗,稳栽即可。
• 传统的植物脱菌一般在35—38℃条件下 持续对种苗处理5—6周,使病菌钝化失 活,但效果不理想。高山林等根据热 处理脱菌原理,改进了热处理方法, 即在50℃下处理5min,然后在无菌条件 下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脱菌效果良 好。
(3)、病菌的检测方法
• 检测病菌的方法有以下3种:一是将获得的 脱菌苗和原始姜母同时转入TQH培养基中, 培养8—10d后观察菌落生长状况,结果发现 姜母72.5%长出黄腐病菌落,而脱菌苗无一 感菌;二是形态学观察,即大田条件下, 在生长季节观察发病情况;三是将脱菌苗 和姜母收获的姜分别置于沙床上,贮藏6个 月后计算姜腐率,姜母收获姜有54.5%腐烂, 而脱菌苗收获姜无一腐烂。
(五)、生根和驯化
• 把生好根的小苗经光照锻炼7-10天,从试管内取 出,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入事先准备好的营养 土内,使其逐渐长大发出5-6片新叶的过程称为 驯化。驯化用的营养土要求土质以疏松的沙土掺 入少量有机质。移栽后要浇透水,支小拱棚覆盖 塑料薄膜保湿。驯化温度以15-20℃,前两周空气 相对湿度80-100%,第三周开始短时间放风,放 风强度逐渐加大,至移栽后第四周可去掉覆盖物。 根据情况每天或隔天喷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而 不积水为宜。驯化一般需2-3个月即可移出。经 病毒鉴定,确认无毒后放入网纱大棚内繁殖。
(二)、材料取材、处理和接种
选取健壮的、无病害、虫害的生姜为组织
培养材料,将姜块用50%多菌灵500倍夜侵 泡20—30min消毒后,放在36—38℃的光照培 养箱内培养。当芽长长到1—2cm时,在无菌 室内剥去幼叶,取3—5mm姜芽,用70%的酒 精灭菌1min,再用1%—10%NaClO或0.1%— 0.2%HgCl灭菌10—15min,无菌水冲洗5次左 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解剖镜进行茎尖剥 离,剥取0.3—0.5mm的茎尖进行接种。
(六)整个生产成本分析
(八)、生姜组织培养的问题及前景
• 生姜通过组织培养,可以起到脱毒、快繁、种质资源保存、品 种改良的作用,大幅度的提高了生姜产量和品质、扩大了生姜 的种植规模。生姜的组织培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但是仍未能实现工厂化生产,存在生长成本高,初代接种污染 率高,试管苗玻璃化,分化能力自衰,移栽程序繁琐和成活率 低等问题。目前为止,生姜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重点,在 于确定组织培养中控制分化、继代生长、生根、根壮茎诱导的 培养基成分,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以及培养条件的最佳优 化选择。然而生姜品种的多样化,要求在具体培养室选择不同 的培养基和不同的培养条件,以完善生姜组织培养技术,从根 本上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此外,生姜试管苗运输损耗率高,且 移栽成活率不如试管姜高,所以,提高试管姜诱导率将是生姜 组织培养在将来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
(七)、成本核算
• (一) 室内直接成本核算
• 1、培养基配制与消毒:根据培养基配方对 各种商品和添加物用量的费用计算。
• 2、洗瓶:洗瓶采用计件方式,每个瓶多少
钱,有多少瓶。来进行计算。
• 3、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培养基的
配制与灭 菌由专人负责,每次人 工费、
电费、水费,每次可以灭菌多少瓶。
(二)接种成本
2、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 茎尖分生组织是最常用的外植体。种姜
在MS(+0.8%琼脂)上发芽,长至10mm— 15mm时,切取带2个叶原基(0.1mm—0.2mm) 的分生组织,培养4周后芽的数量将增加16 倍,并且再生苗在表型和生产力上无明显 变异;利用茎尖培养得到小块茎,在室温 下放置沙床2个月后,80%小块茎能生根发 芽。据lodcn报道,生姜茎尖培养快繁体系, 一年能产生750万株以上的植株。
(三)、培养
• 1、室内培养:将接种后的生姜放在培养室中进 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培养室要求干净清 洁,室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每天要对室内 进行消毒,以防污染。培养温度20-28℃, 最适温度25℃,相对湿度70%,光照强度 1000-2000勒克斯,每日光照10小时左右。
2、继代培养:每培养25-30天,培养瓶内的 小植株就会分出3-5个小植株,把这些小植株 分出放于继代培养基内培养;过20-30天后又 会长出小植株,如此反复进行继代培养,增 加繁殖系数。
接种(几台超菌工作台)采用定额方式,每个零 工月工资(上班时间按每个月21天计算)规定任 务一天几瓶。
• 用电成本超菌工作台功率,灭菌器功率;一台一 天转庙多少,工作时间一天几小时,电费多少钱 一度。另外接种室内空调功率。
• (三) 培养成本
根据生产经验,一年生产100万(集中出售期5 个月)需要多大的继代培养室、多大的生根培养 室。培养室的耗电量
(四)、脱菌快繁
• 1、生姜繁殖方式及其所带病毒 生姜以地下根状茎无性繁殖为主,其繁殖系数较
低,并且易通过带病种姜传播病害,尤其是姜青枯 腐烂病,又称姜瘟,在世界各生姜产区均有发生, 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其 致病菌为青枯假单胞杆菌,也可侵染番茄、辣椒、 茄子等茄科植物;此外,还有猝倒病,又称根腐 病,致病菌为Pythium aphanidermaturn(种子腐烂菌)。 目前尚无理想的杀菌药剂和抗病品种,只能以农 业防治措施如选用抗(耐)病品种、进行种姜药剂 消毒以及土壤消毒等为主。但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