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说明
《植物组织培养》电子教案
《植物组织培养》电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进行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并应用于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1.2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1.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概念。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2.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介绍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概念和证据。
解释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因和机制。
2.2 植物组织培养的激素调控介绍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解释植物激素平衡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2.3 植物组织培养的营养需求介绍植物组织培养中所需的无机和有机营养成分。
探讨不同营养成分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与方法3.1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介绍外植体的选择标准和处理方法。
强调外植体处理对组织培养成功的重要性。
3.2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介绍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和培养条件。
探讨不同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3.3 胚状体的诱导与分化介绍胚状体的诱导方法和分化条件。
分析不同植物激素对胚状体分化的作用。
第四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4.1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繁殖中的应用实例。
探讨组织培养对植物繁殖的影响和优势。
4.2 遗传改良与基因工程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在遗传改良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解释组织培养对植物遗传特性的影响。
4.3 植物生物技术的展望探讨植物组织培养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
激发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实践5.1 实验材料与设备列出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强调实验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和准备的重要性。
5.2 实验操作流程详细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流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组织培养》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掌握了细胞、组织、器官等基本概念,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植物的组织培养》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技术要点。然而,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尚不够熟练,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际应用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1.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繁殖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无菌技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败;
3.学生要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为将来的生物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解决问题。
2.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引入阶段:通过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际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步骤,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巩固知识;
-实践操作阶段: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无菌技术和操作细节;
1.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激发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兴趣和好奇心。
2.注重实验操作的示范与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组织培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结合所学知识,调查并整理植物组织培养在当地的实际应用案例,以PPT形式展示。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通过对植物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可以实现植物的繁殖、育种和基因改良等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一、培养基的配制1.1 培养基的种类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有MS培养基、B5培养基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培养基的成分和用途,以便选择适合的培养基进行实验。
1.2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学生需要学习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注意培养基的成分和比例,以及消毒和pH调节的步骤。
1.3 培养基的贮存和保存学生需要了解培养基的贮存和保存方法,包括冷藏和冷冻保存的步骤和条件。
同时,还需要学习培养基的有效期和使用注意事项,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效果。
二、组织材料的准备2.1 植物材料的选择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组织材料,如茎段、叶片、种子等。
同时,还需要学习如何选择健康、无病害的植物材料,以确保培养的成功率。
2.2 组织材料的处理学生需要学习组织材料的处理方法,包括消毒、切割和分离等步骤。
注意消毒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操作的无菌条件,以避免外源性污染。
学生需要学习组织材料的接种方法,包括茎段的切口接种、叶片的背面接种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接种后的培养条件,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以促进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三、培养条件的控制3.1 光照条件的控制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组织培养中光照条件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植物材料对光照要求的差异。
同时,还需要学习光照强度、光照周期和光照质量的控制方法。
3.2 温度条件的控制学生需要学习植物组织培养中温度条件的控制方法,包括培养室的温度调节和培养器的温度控制。
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植物材料对温度的适应性和要求。
3.3 湿度条件的控制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组织培养中湿度条件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植物材料对湿度要求的差异。
同时,还需要学习湿度的控制方法,如培养器的密封和加湿等。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它可以通过无菌培养的方式繁殖和培育植物组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效果,本文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技术,培养其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一、植物组织培养原理1.1 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历史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一部分或整个组织器官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和繁殖的技术。
它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植物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的无性繁殖能力,通过提供适宜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使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无菌处理、培养基的配制和培养条件的控制等。
1.3 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组织培养在农业、园艺和林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植物的快速繁殖、基因转化、病毒检测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对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作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操作2.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前,需要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
包括无菌操作台的消毒、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器具的清洗和消毒等。
2.2 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外植体的选择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关键步骤。
通常选择植物的幼嫩组织如茎尖、叶片和胚芽等作为外植体,并进行无菌处理,以避免外源菌的污染。
2.3 培养基的配制和培养条件的控制培养基的配制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进行调整,包括添加植物生长激素、维生素和糖等。
同时,培养条件的控制也很重要,包括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调节。
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观察和记录3.1 观察外植体的存活和生长情况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外植体的存活和生长情况。
通过观察外植体的颜色、形态和生长速度等指标,判断培养条件是否适宜,及时调整培养基的配制和培养条件。
3.2 观察植物组织的分化和发育情况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出完整的植株,因此需要观察植物组织的分化和发育情况。
植物组织培养教案
植物组织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3.能够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
二、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技巧;2.植物组织培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0分钟)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园艺和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5分钟)介绍植物细胞和组织的培养原理,包括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激素调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0分钟)3.1材料准备解释所需要的实验器具、培养基成分和化学试剂等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3.2植物组织的获取与处理讲解植物组织的获取方法,包括茎尖、叶片和种子等不同组织的处理方法。
3.3组织培养基的制备介绍培养基的成分和配方,讲解培养基的调配方法和无菌操作技巧。
3.4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详细演示组织培养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无菌操作、组织切割、接种和培养条件设置等。
4.实验操作(6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具,指导学生进行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
注:实验前需提前准备无菌操作室和培养箱等设备。
五、教学评价体系:1.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2.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对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本教案主要以理论授课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原理,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完成组织培养实验,同时进行实时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巧和解决实验中的常见问题。
七、教学反思: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培育新品种、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通过培养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可以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基因转化和遗传改良等目的。
在植物学的教学中,植物组织培养也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
本文将从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实验评估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的内容。
一、实验目的:1.1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步骤。
1.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二、实验材料:2.1 植物材料:选择适合组织培养的植物种子或组织。
2.2 培养基:准备适宜的培养基,包括植物激素和营养物质。
2.3 器具和试剂:如培养瓶、离心管、显微镜等,以及消毒液、培养基添加剂等。
三、实验步骤:3.1 材料准备:收集植物材料,进行消毒处理。
3.2 培养基制备:按照实验要求准备适宜的培养基。
3.3 培养操作:将植物材料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观察。
四、实验评估:4.1 实验结果观察:观察培养过程中植物材料的生长情况,记录并分析结果。
4.2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
4.3 实验总结与讨论: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实验中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步骤。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的实施,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植物生理过程,可以实现植物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无性繁殖和再生。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的内容。
正文内容:1. 理论基础1.1 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和意义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和发展1.3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4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2. 实验前准备2.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准备2.2 培养基的配制和消毒2.3 植物材料的选择和处理2.4 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3. 培养技术3.1 植物体细胞分离和培养3.2 植物器官培养和再生3.3 植物组织的增殖和分化3.4 植物组织的保存和传代3.5 培养条件的控制和优化4. 实验结果分析4.1 观察和记录培养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4.2 统计和分析培养结果的数据4.3 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5. 实验总结与展望5.1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5.2 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5.3 展望植物组织培养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方向总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在实验前准备阶段,学生需要熟悉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和消毒方法,并了解植物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技巧。
在培养技术环节,学生将学习植物体细胞分离和培养、植物器官培养和再生、植物组织的增殖和分化等技术,掌握培养条件的控制和优化方法。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将匡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应用。
最后,通过实验总结与展望,学生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并展望植物组织培养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的内容涵盖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和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培养技术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通过对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外培养,可以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基因转化、种质资源保存等目的。
在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培养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正文内容:1. 培养基的配制1.1 确定培养基类型:根据所培养植物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类型,如MS培养基、B5培养基等。
1.2 添加适当的激素:根据培养目的,添加适量的生长激素,如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的再生有重要影响。
1.3 调节pH值和添加固体化剂:调节培养基的pH值,通常在5.6-5.8之间,以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添加适量的琼脂糖或琼脂等固体化剂,使培养基凝固。
2. 植物材料的处理2.1 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根据培养目的,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如茎段、叶片、种子等。
2.2 表面消毒处理: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酒精、次氯酸钠等,对植物材料进行表面消毒,以杀灭植物表面的微生物。
2.3 剪切和切割处理:对植物材料进行剪切和切割,以获得适宜的组织和器官。
3. 培养条件的控制3.1 温度的控制:根据所培养植物的要求,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一般在20-25摄氏度之间。
3.2 光照的控制:根据所培养植物的光照需求,控制培养环境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3.3 湿度的控制:保持培养环境的适宜湿度,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培养过程的观察与记录4.1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包括愈伤组织的形成、植株的再生等。
4.2 记录培养过程的数据:记录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培养基的配制、植物材料的处理、培养条件的控制等,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判断。
4.3 分析和总结培养结果: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分析培养结果的优劣,并总结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5. 培养结果的评价与应用5.1 评价培养结果的指标:根据培养目的,确定评价培养结果的指标,如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植株的再生率等。
植物组织培养教案
植物组织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和原理。
2.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应用。
2. 难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 采用实验法培养植物组织,让学生动手操作。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无菌操作台、培养皿、镊子、剪刀、植物激素等。
2. 实验材料:植物组织、消毒液、培养基等。
3. 教学课件和案例资料。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为什么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2. 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离体组织、愈伤组织、胚性细胞团、植株再生。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分组,每组准备一份植物组织样本。
2. 指导学生进行无菌操作,将植物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
3.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植物组织的生长情况。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应用。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作业布置(5分钟)2.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教师)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 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八、课后作业(学生)1. 完成实验报告。
2. 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它可以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繁殖和研究植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的五个大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评价。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实践操作。
正文内容:1. 实验目的:1.1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1.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1.3 培养和繁殖植物组织,观察其生长和发育过程。
1.4 学习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结果,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
2. 实验材料:2.1 植物组织培养基质:包括培养基、植物激素、营养物质等。
2.2 植物材料:选择适合组织培养的植物种子、幼苗或者芽。
2.3 实验器材:培养皿、试管、离心机等。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消毒实验器材、准备培养基质。
3.2 材料处理: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进行消毒和分离。
3.3 培养操作:将植物材料置于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和生长。
3.4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3.5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4. 实验结果及分析:4.1 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系、叶片、茎部等。
4.2 记录植物组织的生长速度和形态特征。
4.3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率和影响因素。
5. 实验评价:5.1 总结子验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5.2 评价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5.3 探讨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总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实验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实验材料和步骤的选择保证了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及分析部份匡助学生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际效果和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最后,通过实验评价,学生可以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思量,为植物组织培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一、引言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通过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植物细胞、组织或者器官,可以实现无性繁殖、快速繁殖、基因转化等目的。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常用培养基配方和操作步骤。
3. 学会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技术,如组织切割、无菌培养、植株转移等。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1 组织培养的定义和分类1.2 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1.3 组织培养的优势和限制2. 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流程2.1 材料准备和消毒2.2 组织切割和无菌操作2.3 培养基配制和培养条件控制2.4 培养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3. 常用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1 植物愈伤组织培养3.2 植物离体培养3.3 植物器官培养3.4 植物胚培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和常用技术。
2. 实验操作:组织培养实验室中,进行组织切割、无菌培养、植株转移等实验操作。
3. 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讲解:讲授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和常用技术,结合图示和实例进行讲解。
3.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进行组织切割、无菌培养、植株转移等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践。
4. 实验结果观察和记录: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数据,培养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
5. 讨论与总结:学生互相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实验技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进行研究。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组织培养的定义和意义- 组织培养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条件要求2.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 材料准备:培养基、植物材料、消毒器具等- 消毒处理:表面消毒和内部消毒- 培养基配制:基本培养基和辅助培养基的配制- 组织分离和培养:取材、分离和培养的操作步骤- 培养条件控制: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的控制3.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技巧- 材料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时间- 培养基配制:准确称量和混合培养基成分- 组织分离和培养:操作要快、轻、准,避免污染- 培养条件控制:保持恒定的温度、光照和湿度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示意图和实例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演示,展示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4. 讨论互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理解。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2. 实验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和遵守实验守则的情况,进行评价和打分。
3. 知识问答: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培养箱、显微镜、培养基配制设备等。
2. 实验材料:植物材料、培养基、消毒剂等。
3. 参考书籍:植物生理学教材、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南等。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一、引言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通过体外培养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可以实现植物的繁殖、育种、基因转化等目的。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提高学生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巧;3. 能够设计并实施植物组织培养实验;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包括植物繁殖、育种、基因转化等方面的应用。
2.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室操作技巧2.1 材料准备学生需要准备所需的培养基、植物材料(如种子、茎段、芽鳞等)以及培养器具(如培养瓶、离心管、显微镜等)。
2.2 消毒操作讲解培养器具的消毒方法和操作步骤,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
2.3 培养基的配制与调节指导学生根据实验需求配制合适的培养基,并讲解培养基成分的选择和调节方法。
2.4 植物材料的处理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和处理植物材料,包括种子的消毒、茎段的切割和芽鳞的分离等操作。
2.5 培养操作指导学生将处理好的植物材料放置在培养基上,并进行适当的培养条件控制,如温度、光照和湿度等。
2.6 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培养过程中的变化,记录生长情况和观察结果。
3.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并实施植物组织培养实验。
可以选择不同的植物材料和培养条件,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演示法:教师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由教师指导和辅助,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
4. 讨论与总结: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体会。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设计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技术要点。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植物组织培养中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的配制和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培养条件的调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技术要点,使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有初步的了解。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花卉、蔬菜等植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讲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每个植物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介绍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①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介绍外植体的概念和选择外植体的原则,如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讲解外植体的消毒处理方法,如用酒精、升汞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②培养基的配制介绍培养基的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植物激素等。
讲解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如调节 pH 值、灭菌等。
③接种讲解接种的操作方法和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如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操作、使用无菌工具等。
④培养介绍培养的条件,如温度、光照、湿度等。
讲解培养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方法,如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记录培养时间等。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引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通过培养和繁殖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可以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基因转化和遗传改良等目的。
本文将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实验材料和设备准备、培养基配方和操作步骤、培养环境的控制和结果分析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设计。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1 细胞分化与再生1.2 植物激素的作用1.3 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二、实验材料和设备准备2.1 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准备2.2 培养器皿和培养基的消毒2.3 培养设备的准备和操作三、培养基配方和操作步骤3.1 培养基的成分和配制方法3.2 培养基的pH值调节3.3 培养基的灭菌和保存四、培养环境的控制4.1 温度和光照条件的控制4.2 湿度和气体环境的调节4.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添加和浓度调节五、结果分析5.1 观察和记录培养过程中的现象5.2 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5.3 结果的讨论和展望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综合性的实验技术,通过对植物细胞和组织的培养,可以实现无性繁殖、基因转化和植物遗传改良等目的。
在教学设计中,应重点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分化与再生、植物激素的作用以及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
同时,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并对培养器皿、培养基和培养设备进行消毒和准备。
在培养基配方和操作步骤方面,应详细介绍培养基的成分和配制方法,以及pH值的调节、灭菌和保存等关键步骤。
此外,对于培养环境的控制,包括温度、光照、湿度和气体环境的调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添加和浓度调节,也应进行详细讲解。
最后,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过程中的现象,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展望,以加深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通过本文所述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实验材料和设备准备、培养基配方和操作步骤、培养环境的控制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一、引言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通过培养植物的组织和细胞来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基因转化等方面的问题。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匡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三、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主要基于植物的无性繁殖能力,通过培养植物的组织和细胞来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基因转化等方面的问题。
常用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包括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器官培养等。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愈伤组织培养方法,通过培养植物的愈伤组织来观察组织的生长情况。
四、实验材料和设备1. 植物材料:选择适合的植物材料,如马铃薯、番茄等;2. 培养基:含有适当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培养基;3. 培养器具:培养瓶、培养皿、移液器、显微镜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根据实验要求,配制适当的培养基,保证培养基的质量;2. 杀菌处理:将培养器具进行高温高压杀菌处理,保证实验环境的无菌;3. 材料处理:将植物材料进行消毒处理,去除表面的细菌和真菌;4. 组织切割:将植物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组织块,避免组织受伤;5. 培养操作:将组织块放置在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培养在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6.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组织的生长情况,记录相关数据;7. 结果分析:根据观察数据,分析组织的生长情况和影响因素。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环境要保持无菌,避免外界细菌和真菌的污染;2. 植物材料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和真菌的污染;3. 组织切割要注意刀具的锋利度和切割的角度,避免组织受伤;4. 培养基的配制要准确,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营养成份的均衡;5. 培养条件要符合植物的生长要求,包括温度、光照、湿度等;6.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设计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2)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教学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及操作要点。
(2)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花卉、蔬菜等植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这些植物是如何快速大量繁殖的呢?”从而引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课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讲解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即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举例说明受精卵能够发育成完整的个体,而植物体内的体细胞也含有与受精卵相同的遗传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以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为例,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包括外植体的选取、消毒、接种、培养、诱导分化、移栽等步骤。
通过图片和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和目的。
3、实验操作演示(15 分钟)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演示,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和操作要点,如消毒的方法、接种的技巧等。
学生认真观察,记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实验(3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小组讨论与交流(10 分钟)各小组交流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技术。
2、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无菌操作技术和培养基的制备。
2、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流程。
2、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和仪器准备无菌苗、培养基原料、无菌操作台、培养瓶、镊子、手术刀等。
2、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流程和实验操作的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花卉、蔬菜等植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植物是如何培育出来的,从而引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一个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
(2)详细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无菌操作、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培养和移栽等环节。
(3)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作用。
3、实验操作演示(15 分钟)教师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外植体的消毒、切割、接种的手法等。
4、学生实验操作(4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教师在旁边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一、引言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通过体外培养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可以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基因转化和遗传改良等目的。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操作步骤;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三、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培养于营养培养基上,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物质,使植物组织或细胞在体外继续生长和分化,从而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基因转化和遗传改良等目的。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消毒实验室器材和培养基;b. 准备所需的植物材料;c. 配制适当的培养基。
2. 材料消毒:a. 将实验室器材(如培养瓶、试管、剪刀等)用70%酒精擦拭消毒;b. 将培养基用高压灭菌器进行高压灭菌。
3. 组织取样:a. 选择适当的植物组织(如茎尖、叶片等);b. 使用无菌剪刀将组织取样,并放入无菌试管中。
4. 培养基制备:a. 配制适当的培养基,包括植物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物质;b. 将培养基倒入消毒的培养瓶中。
5. 组织接种:a. 将取样的植物组织放入培养基中;b. 轻轻摇晃培养瓶,使组织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上。
6. 培养条件设置:a. 将培养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b. 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7. 观察和记录:a.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培养瓶中的组织生长情况;b. 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组织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可以讨论植物组织培养在无性繁殖、基因转化和遗传改良等方面的应用。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2、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来源:学|科|网](二)过程与方法归纳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设计表格比较微生物培养基与MS培养基的配方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史,课下查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资料,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课题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课题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出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及其计数方法。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研究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知识回顾:联系“植物细胞工程”,回答下列问题:1.1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活动1:阅读“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1.3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思考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有什么生理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1.4愈伤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思考2〗填表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1.5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简单表示为:活动2:阅读“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1.6材料: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化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作材料。
〖思考3〗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思考4〗选取生长旺盛嫩枝进行组培的原因是嫩枝生理状态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1.7营养:常用的培养基是MS 培养基,其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是Fe 、Mn 、B 、Zn 、Cu 、Mo 、Cl 、Ni 、I 、Co ,有机物有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
1.8激素: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其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用量的比例等都影响结果。
〖思考5〗填表:激素使用的先后顺序及其用量比例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影响。
1.9环境条件:PH 、温度、光等环境条件。
菊花组培所需PH 为5.8,温度为18-22℃,光照条件为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小时。
2.实验设计活动3:阅读“制备MS 固体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212.1配制各种母液:将各种成分按配方比例配制成的浓缩液。
使用时根据母液的浓缩倍数,计算用量,并加蒸馏水稀释。
2.2配制培养基:应加入的物质有琼脂、蔗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物激素的母液,并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毫升。
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可以不添加植物激素,原因是菊花茎段组织培养比较容易。
2.3灭菌:采取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思考6]MS 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什么?肉汤培养基相比,MS 培养基有哪些特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提供植物细胞所必需的无机盐;蔗糖提供碳源,维持细胞渗透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与结果比值高时促根分化,抑芽形成 比值低时促芽分化,抑根形成比值适中 促进愈伤组织生长使用顺序 实验结果 先生长素,后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分裂但不分化先细胞分裂素, 后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同时使用 分化频率提高甘氨酸、维生素等物质主要是为了满足离体植物细胞在正常代途径受到一定影响后所产生的特殊营养需求。
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MS 培养基则需提供大量无机营养。
活动4:阅读“外植体消毒”,填写下列流程图:[思考7]在此消毒过程中,是不是强度越大越好,为什么?不是。
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既要考虑到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要考虑到植物的耐受力。
3.发酵操作活动5:阅读“接种、培养、移栽和栽培”,填写:3.1前期准备:用70%的酒精消毒工作台,点燃酒精灯。
注意所有接种工作都必须在酒精灯旁进行,器械使用前后都要用火焰灼烧灭菌。
3.2接种操作:接种过程中插入外植体时形态学上端朝上,每个锥形瓶接种7~8个外植体。
〖思考8〗外植体接种与细菌接种相似之处是操作步骤相同,而且都要求无菌操作。
3.3培养过程应该放在无菌箱中进行,并定期进行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3.4移栽前应先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其在培养间生长几日,然后用流水清洗根部培养基。
然后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进行壮苗。
最后进行露天栽培。
[思考9]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被污染,你认为造成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接种中被杂菌污染;锥形瓶密封性差等。
(三)课堂总结、点评旺盛 嫩枝 (流水)冲洗刷洗,冲洗 20分钟左右 (无菌吸水纸) 吸干表面水分 (70%的酒精) 摇动2-3次6-7秒 (无菌水)清洗(无菌吸水纸) 吸干表面水分(氯化汞)溶液 浸泡1~2分钟(无菌水)清洗(四)实例探究例1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A.有丝分裂B.分化C.减数分裂D.全能性答案:C例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B.将成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C.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答案:D☆综合应用例3、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A.消毒灭菌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光照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答案:C(五)巩固练习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是:A.植物细胞的完整性B.植物细胞的多样性 [来源:]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植物细胞杂交2.要大量繁殖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获得的植物,应该采用哪种繁殖方式?A.种子繁殖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D.营养生殖3.下列关于愈伤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B.用叶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培养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应含有有机养料D.人们可以从愈伤组织中提取所需物质[来源:Z&xx&]4.在一个多细胞生物体,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A.细胞失去全能性 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C.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5.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A.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D.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6.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7.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A.形成层细胞B.韧皮部细胞C.木质部细胞D.叶肉细胞8.植物组织培养是指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答案:1~5 C DBCC 6~8 CAC★课余作业1、为什么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把植物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2、植物组织培养与花药培养技术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体会课题背景介绍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说明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修1教材第六章第二节《细胞的分化》中已简单介绍了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部分容。
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在高一年级时已初步学习过,但由于时隔较久,学生对此容印象不深。
所以,教授新知识前,首先要复习一下原有知识体系。
细胞全能性的理解是一难点,需深入浅出,举例加以说明。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也是一难点,讲述实验过程较为抽象,难以理解,设计给予学生直观的照片,展示此过程,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