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美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途径和继承人。

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三、教学过程1、分析课本材料导入新课小军是否能继承遗产小结: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必须是公民死亡后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2、过渡:晓军的父亲去世以后,晓军的母亲、爷爷、奶奶、姑姑为分遗产争得不可开交……请看人生AB剧:当有人提出晓军也应该得到一份遗产时,大家都说,晓军还小,不应该分得财产,晓军也认为有道理。

爷爷、奶奶认为遗产应该由五人平分,但母亲不同意,认为晓军的姑姑不能继承。

(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阐明自己的观点)讨论:①在本案中,你认为哪些人有继承权?分别是依据什么关系确立的?②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出依据。

③假如你是一位很有正义感的律师,你得知此事以后,你该如何去帮助晓军?你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小结:继承人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确立的,只有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

角色扮演,感受真实,并且能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继承人的资格问题。

讨论探究叙述:在晓军继承权案件中,法院判决由晓军的爷爷、奶奶、母亲和晓军共同继承晓军父亲的合法遗产,本着平均分配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鉴于晓军尚未成年,其继承权由晓军的母亲代理,晓军的.爷爷、奶奶年纪较大,经协商同意可以适当照顾,多分一些遗产。

设问:①从这个法院判决中,你能看出遗产是怎样分配的吗?②为什么晓军的爷爷、奶奶应该多分一些遗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③在实际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案例吗?说说你的见闻和看法。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万密斋中学李德志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让他们能够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并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的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依法维护遗产继承权的能力;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遗产继承的几个概念、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有争议的继承权,培养学生优良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是非判断。

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教学准备:导学案编制,多媒体制作。

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即“自学辅导拓展提高”、案例分析法、问题导读法课前准备:划分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教学过程一、讨论案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当逝者长眠之后,他们的合法财产到底应该留给谁呢?这份遗产到底应该属于谁(出示幻灯片)(张亮和王莹有着相同的经历,二人都是自幼父母双亡,都是与弟弟相依为命,在相互照料中相互产生感情,共同组建一个四人的小家庭,为改变困难现状,小夫妻决定五年内不生孩子,同时决定贷款买一辆货车跑运输。

夫妻二人早出晚归,从不休息,很快就改变家庭状况,还清贷款,建起房子,有了一些存款,生活也越来越好,天有不测风云,一次夫妻二人共同出车中不幸发生车祸,张亮当场死亡,王莹重伤,半年后不治死亡,留下一栋房子,一辆货车,三万六千元的存款。

王弟和张弟为遗产发生矛盾,以至于诉至人民法院。

)----在学生议论之中-----导入本课:财产留给谁。

二、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根据《导学案》,认真学习教材,并自主独立完成导学案自学部分,积累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遇到障碍时,做好记号留待全班交流时解决。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财产留给谁》。

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三部分。

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财产留给谁》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节的授课内容。

财产继承权是一种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为了使活着的公民能够按着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财产,也为了使后人能够有序的继承财产,国家制定了财产继承法律制度。

青少年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知之甚少。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其懂得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课程依据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的“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使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方式、遗赠。

(2)能力目标学会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受到侵害要依法维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让学生培养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的品德。

4、教学重难点(1)“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遗产继承法律制度,学会依法继承遗产。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此部分的主旨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继承问题,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同时又要发扬传统美德。

只有提高继承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减少争议,化解矛盾。

二、说教法学法鉴于本课的法律性较强,名词术语较多,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应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由于本节的案例较多,知识点也多,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实现信息与技术的整合。

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容量大、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小品角色扮演法:以课本晓军一家的遗产继承案例的情节变化为主线,通过精心设计和改造,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得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乐于学习。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财产留给谁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的知识,财产留给谁是初二《思想品德》的一个知识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归纳出遗产的三个条件,进而分辨出哪些属于遗产;列举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阐明法定继承顺序和未成年人的继承权;识别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权的实现方式;运用法律实现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以遗产继承案为线索,通过情景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能够联系遗产方面的法律条文,灵活运用到案例中进行对具体情境的客观分析。

3.情态与价值通过对两个案例的交流讨论,在面对社会复杂多样的价值观的同时,形成正确的遗产继承观,认同在遗产继承中既要尊重权利、尊重法律,同时又要坚持互谅互让、和睦团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意识到在面对先辈的遗产时不能只看到物质上的财富,还要继承前辈无形的精神财富,形成通过自身努力创造财富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教学难点:遗产继承要互谅互让、和睦团结。

三、教学策略小组交流探究、情境分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1:喜从天降提问:是什么事让胡一统这么高兴?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围绕遗产话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板书:财产留给谁过渡:能够继承遗产对于有些人来讲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对有些人来讲却是烦恼的根源。

(遗产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喜,但对有些人来讲却是忧。

)出示材料1:遗产风波过渡:侯耀文留下了多少遗产?出示材料2:侯耀文的财产提问:①哪些是侯耀文的个人合法财产?②这些财产可以称为遗产吗?遗产的条件: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二)继承的方式出示材料3:遗产怎么分?提问:你觉得侯耀文的遗产应该分给谁?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结合课本77页第一段,了解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即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财产留给谁》教案

《财产留给谁》教案

教案:《财产留给谁》一、教学目标1.了解财产继承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理解财产留给谁的权力和义务;3.掌握财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4.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财产继承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财产继承的基本原则和方式;2.财产留给谁的权利和法律规定;3.财产继承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三、教学内容1. 财产继承的基本概念财产继承是指在个人死亡后,将其遗留下的财产权利和债务,按照法律规定转移给特定的继承人的行为。

财产继承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主要涉及个人财产、家庭关系、法律权益等多个方面。

2. 财产继承的基本原则•法定继承原则:按照法律规定,依次确定继承人。

•平等继承原则:继承人平等享有继承权。

•公平继承原则:继承根据亲属关系和财产状况进行合理分配。

•文化继承原则:传承文化传统和遗产的继承权。

3. 财产留给谁的权利和法律规定•能够接受继承的人:包括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等。

•财产继承的优先顺序:依据法定继承人的关系程度,如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

•遗嘱的作用和要求:遗嘱可以调整继承顺序和比例,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要求。

•遗产分割和继承权的行使:遗产分割需要依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人可以主动行使继承权,也可以放弃继承。

4. 财产继承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财产继承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并参考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学生对财产继承规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实践操作:编写遗嘱和继承计划要求学生以自己为案例,编写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嘱和继承计划,包括财产分配比例、继承人顺序、遗嘱修改等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财产继承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法律规定,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则。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财产继承的实际问题和处理方法。

3.实践操作法:通过让学生编写遗嘱和继承计划,培养学生处理财产继承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回答问题: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检查学生对财产继承概念和原则的掌握程度。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优秀6篇)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优秀6篇)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优秀6篇)财产留给谁篇一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研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

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途径和继承人。

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规律,当死着离开人世后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些财产,如何让死去的人在其生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自己的财产,让后来的人能有序的继承,我们就应掌握一些遗产继承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一内容,财产留给谁。

二、质疑交流叙述中学生小军的事例并提出三个问题(见课本76页)。

学生分组讨论,展开课前准备的法律知识,质疑交流,在互助合作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引出遗产必备的三个条件。

三、角色扮演不久小军的父亲去世了,可小军的爷爷、奶奶、姑姑、妈妈却为遗产真的不可开交,下面请看短剧《遗产纠纷》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1)在本案中,你认为那些人有继承权?(2)他们是分别依据什么关系确立的?四、法庭纪实由于家里总是争执不下,最后小军在征得母亲同意后,在律师的帮助下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法院最后判决由小军的爷爷、奶奶、妈妈和小军继承遗产,小军的姑姑虽是继承人,但不继承遗产。

小军的继承权由其母代为行使。

问题:(1)法院为什么判决由小军的爷爷奶奶、母亲和小军继承遗产?而小军的姑姑不继承呢?(2)小军的继承权为什么由其母代理?(3)小军的姑姑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出继承顺序。

五、讨论研究请说说小军家的财产具体如何分配?是平均分配吗?还是应适当照顾一些年迈和年幼的呢?通过回答问题引出遗产分配原则。

教学设计1:财产留给谁

教学设计1:财产留给谁

财产留给谁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继承问题,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二.能力目标依法维护遗产继承权的能力;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遗产的涵义及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继承权的协商与维护。

教学重点和难点: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重点;处理有争议的继承权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话题切入:夫妻两人先后死亡后关于他们财产被继承案例导入,来学习第七课第二框。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1、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活动一:明确基本概念被继承人:遗留财产的死者。

继承人: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

继承权: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遗产: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的财产。

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活动二:情境分析(材料见教材)材料:中学生晓军,全家共七口人,属于其父所有的个人财产有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其家产还有五间私房、彩电、冰箱、电脑等。

因晓军父亲病情恶化,晓军的母亲、爷爷、奶奶、姑姑、姑姑的女儿晓丽,都在谈论财产继承问题,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晓军父亲的财产和所有的家产。

学生看书自主学习并小组合作讨论:(1)晓军的父亲病危,尚未死亡,他是被继承人吗?其财产是遗产吗?能不能继承?(2)假如晓军父亲死亡,其财产都是遗产吗?是不是所有的财产都能继承?应由谁继承?(3)晓军父亲死亡后,他的哪些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继承?从讨论中总结出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什么是遗产,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2、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活动三:父亲病逝话遗产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继承遗产,可是在谁能继承,继承多少这些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财产留给谁教案

财产留给谁教案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的第二节《财产留给谁》,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帮助学生树立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法律意识。

书本承接上节课关于“财产属于谁”即财产所有权问题的探讨,围绕人死亡后财产分配也就是财产继承权将本课的内容用三条线串联起来,分别是: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有机地将继承权的主体、方式、分类等方面融入案例教学法自成为一个体系,既层次分明,又有机统一,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

,2、学情分析:遗产继承对于尚未成年的初中生来说,与实际生活有点远,因此接受和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采用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法如思想品德课最常用也是最管用的方法,即案例教学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能说出遗产的含义和遗产成立的条件,掌握继承、继承权、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继承顺序的概念。

②学生能列出遗产继承的两种方式,理解两种方式的区别和联系,并能辨别遗嘱与遗赠的区别。

③学生能学会用有情有义、互谅互让的态度对待关于继承权争议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书本上一个案例的分析,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感受遗产继承的过程、方式和方法。

②教师通过搜集社会上广为人知的关于遗产继承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遗产继承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尊重法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②在遗产继承中,学生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美德。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优良的传统美德和基本的道德是非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1、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五、板书设计财产留给谁继承人———————继承权遗产继承实现争议被继承人六、教学过程(1课时:45分钟)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平时看报纸的时候会经常发现有很多跟“豪门”有关的花边新闻,比如昨天哪个公子哥又在哪里斥巨资买豪华游艇,今天哪个名媛淑女和某个大牌交好等等,那么社会上为什么会那么关注这些事情呢?当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有钱。

《财产留给谁》教案.doc

《财产留给谁》教案.doc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的“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课标中能力要求:“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徳判断和选择。

”2. 本课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所处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地位:《财产留给谁》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题,是在学习了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产留给谁”,也为第三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作用:本框所学的财产继承权是一种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为了使活着的公民能够按着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财产,也为了使后人能够有序的继承财产,国家制定了财产继承法律制度。

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内容。

让学生从情景中学习有关财产继承方面的基本知识,知道未成年人享有财产继承权,作为继承人继承遗产是除依据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徳,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徳水平。

二、学情分析继承权是生活中常见的一项权利,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通过学前调查发现,学生对继承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多数学生知道死者可以立下遗嘱,按照遗嘱继承; 没留下遗嘱的话,可以按法定遗产继承,也有一些学生受重男轻女封建道德思想的影响,认为“遗产传男不传女”、“赡养父母是儿子的事与女儿无关”等。

总体上对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具体问题知之不多,所以对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

尤其是遗产与财产的区分,继承与遗赠等问题学生认识起来比较困难,矛盾纠纷多源于此,因此要对这方面知识进行普及。

三、教学H标1.知识目标:遗产的涵义及其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决继承问题,继承权受到侵害要依法予以维护。

2.能力目标:通过以遗产继承故事为线索,教师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能够联系遗产方面的法律条文,灵活运用到案例中进行对具体情境的客观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法维护继承权的能力。

思想品德:7.2《财产留给谁》教案(人教版八上)

思想品德:7.2《财产留给谁》教案(人教版八上)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二框《财产留给谁》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遗产的涵义及其必备条件;掌握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理解遗产继承的两种方式,遗赠;继承权的协商与维护。

2、能力目标:提高依法维护遗产继承权的能力;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精神和互相关爱、宽容、尊重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教学难点:处理有争议的继承权四、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讲解、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五、学习方法围绕案例,展开教学,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欢迎大家来到《大家说法》栏目现场,开始本次节目之前,先请大家回答一个小问题,2 007年3月两会通过了两部法律,其中一部与公民的个人财产关系密切,大家能说出这部法律的名字吗?公民在世时个人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那么,公民死亡后,会产生什么问题,他的财产将留给谁,财产继承又将如何进行呢?这就是本期节目关注的话题:财产留给谁。

[讲授新课](案例回放)清官难断家务事(王教授一家的遭遇)王教授与老伴结婚40余年,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王教授爱好广泛,尤其爱好文学,曾写过两本书,其中《生日》和《我的经历》两本书在他去世时还未出版。

王教授上有老母,下有二子二女,虽然大儿子王一是领养的,但一直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两老由大儿子照料;亲生儿子王二因贪污被判3年有期徒刑;大女儿王三因病过世,大女婿张某继续尽到扶养的义务;小女儿王四虽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但对二老的生活起居不闻不问。

王教授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已是肺癌晚期,且病情迅速恶化,不久便卧床不起。

这时,王教授的母亲、妻子、儿女都在谈论财产继承问题,声称自己都有继承权。

(学生讨论) 王教授尚未辞世,其财产能继承吗?(小试牛刀) 我来给它们下定义:继承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权(案例续放)2003年王教授去世后,留下房产五间、存折2万元、彩电、冰箱,还有一辆摩托车(低价购得的赃车)。

初中《财产留给谁》政治教案

初中《财产留给谁》政治教案

初中《财产留给谁》政治教案初中《财产留给谁》政治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财产留给谁》政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财产留给谁》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题,是在学习了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产留给谁”,也为第三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教育。

使学生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3、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美德;锻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2、能力目标: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能够保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3、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认识什么是被继承人、遗产、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什么是继承人、继承权、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和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

遗赠区别于遗嘱。

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视频导入著名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于xxxx年6月23日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后去世,因生前未留遗嘱,其身后的遗产引发纠纷。

我们一起走近侯耀文遗产纠纷案。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第一篇: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设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二 3.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1.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受法律保护,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的经济权利的自觉性。

2.能力:增强学生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培养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3.知识:理解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明确财产继承权及怎样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继承权。

教学重点、难点: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财产权和遗产继承的相关案例,查阅相关法律知识。

学生准备:调查各自家庭近年来新增了哪些财产;了解自己周围的遗产继承事例。

教学过程:课前小游戏:“造反运动”,如果指令者说向右,大家的头要向左转;如果指令者说向前,大家的头要向后转。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活动:词语解释“拾金不昧”并评价这样的行为设计意图:选取与财产有关的话题,激情引趣,初步认识财产,导入课题。

二、共同探究体验感悟【老李的故事一:财产所有权】情景表演:老李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出租车司机老李,今天我送一位乘客去火车站。

他下车后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我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人民币,这时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我想我就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于是我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捐给患病的学生,帮助这位学生治病。

【巧学善思】(1)本例中,这5000元应该归谁所有?(2)王某对这5000元应该享有什么权利?(3)老李对这5000元行使了哪种权利?老李有权这样做吗?(4)老李的行为是拾金不昧吗?(5)老李该不该把钱还给王某呢?为什么?(学生组内交流、探讨,并展示。

教学设计3:财产留给谁

教学设计3:财产留给谁

财产留给谁一、教材解读《财产留给谁》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所学的财产继承权是一种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同时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机会。

让学生从情景中学习有关财产继承方面的基本知识,知道未成年人享有财产继承权,作为继承人继承遗产是除依据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遗产继承的几个概念、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让他们能够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并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2、难点:培养学生优良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是非判断,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树立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律意识,体会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传统美德。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出示新闻案例:湖州的袁女士给老娘舅打了好几个电话,她说家中的老母亲前不久刚刚过世,六兄妹还沉浸在伤痛之中,却没想到一直跟母亲住在一起的小弟却动了心思,抢先霸占了母亲的遗产。

教师:我们常常能从生活中或者新闻报道中看到这样的遗产纠纷案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一类的问题呢?首先就要看一下谁拥有财产继承权。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一部法律是专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大家知道是哪一部法律吗?继承法(课件出示继承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部法律,探讨一下“财产留给谁”这个问题。

请大家把书本翻到76页。

(板书标题、条目一)(设计意图:通过老娘舅这一类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环节二:情境体验情境一:清官难断家务事(课件出示晓军一家的故事背景)中学生晓军一家四口人,爸爸、妈妈、奶奶、姐姐晓丽和他自己,姐姐晓丽是领养的,他还有一个已经出嫁的姑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现身说法这一环节的体验,培养自己相互尊重、互相关爱、相互谦让的精神。

(2)通过感悟比尔盖茨的决定树立奉献社会的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案例《刘大勇家的遗产风波》的分析,提升自身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小组探究了解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的含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原则;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等知识。

【教学重点】: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教学难点】: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学方法】:小组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家庭会议”音频;将学生分成小组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展示:比尔·盖茨【设问】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学生:回答过渡:比尔·盖茨利用自身优势抓住了机遇,继而通过不懈努力成为IT领域的佼佼者。

成功不仅给他带来了名望、地位,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令人羡慕的财富。

我们来看一则材料:材料一:美国《福布斯》杂志3月份公布了2014年全球亿万富豪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阔别四年后,以760亿美元的净资产重新登顶世界首富宝座。

过渡:那可能有人就想了,要是当比尔·盖茨的孩子得多幸福啊!他有那么多钱,以后一定有大笔的遗产可以继承。

是这样的吗?材料二:盖茨夫妇先前多次提到,除了给自己的3个孩子每人留下了1000万美元和价值1亿美元的家族住宅外,其余98%的财产,将全部留于以他和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

但最近一次,他们说:“我们决定不给孩子留财产。

”过渡:盖茨这种处理财产的方式可以吗?他的孩子真的什么都得不到吗?这就涉及遗产继承的问题。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财产留给谁》。

设计意图:借助时事新闻,运用情境创设法,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处理财产的方式为依托导入新课,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为结尾学以致用环节埋下伏笔。

二、依托案例学习新知环节一:以案说法(一)病痛降临过渡:很多同学可能觉得继承问题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在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事发生,比如我们的同龄人婷婷家里就发生这样的事。

家庭情况:刘大勇(婷婷的爸爸)与王美凤结婚30余年,夫妻恩爱有加。

刘大勇在农贸市场承租了一个小摊位,蔬菜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闲余时间,他喜欢收集邮票。

刘大勇上有老妈妈,下有两儿一女。

大儿子刘力是领养的孩子,婚后搬出去单住;二儿子刘军虽不幸因车祸早逝,但妻子很孝顺,与公婆同住,侍奉着他们;小女儿刘婷现在是名初中生;刘大勇还有个弟弟刘二勇,平时也经常走动。

过渡:看起来幸福美满的一家,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刘大勇在一次体检中被发现已是癌症晚期,且病情迅速恶化,不久便卧床不起。

【设问】刘大勇尚未过世,财产能继承吗?学生:回答【设问】望文生义:如何理解“被继承人”?那继承财产的人叫?被继承的财产称为?学生:回答,归纳总结被继承人、继承人、遗产等概念【设问】以刘大勇的财产为例(私房5间,存款20万,小货车一台,租赁摊位一个,邮票若干),如果他去世,哪些可以成为遗产呢?学生:依据财产所有权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设问】如果以上财产包括非法所得,比如靠赌博、偷盗等手段获得的财物,那么这一部分财物是遗产吗?学生:回答,明确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设计意图:借助同龄人刘婷家的案例,了解遗产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遗产等基本法律名词。

(二)家庭会议过渡:“天不遂人愿”,虽然刘大勇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但还是在半年后不幸病逝。

现在继承问题真的摆在了全家人的面前。

为了财产继承问题,他们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录音材料】小组探究任务一:1.谁可以继承遗产,为什么?学生:小组探究,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出法定继承人范围及确定依据过渡:作为法定继承人,他们的继承权都能实现吗?(如果刘婷和叔叔刘二勇在同一顺序继承,合乎情理吗?)教师引导:归纳总结继承顺序2.你觉得应该如何分配遗产,为什么?学生:回顾、联系旧知: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

教师引导:从整个遗产分配的过程看,完全是按照继承法的规定进行分配的,这种继承方式就是法定继承(指既有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现阶段我们国家多数继承采用这种方式。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继承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听对话,进行小组探究,对家庭会议的对话内容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使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拉近法律与生活的距离。

(三)遗嘱显现过渡:正当他们准备按照法定程序开始分割遗产的时候,妈妈王美凤从刘大勇的遗物中发现一张遗嘱。

遗嘱内容:在我病重之际,得到妻子和二儿媳的细心照料,我死后除了给老母亲和妻子各5万元养老外,捐给村里小学5万,用以发展村里的教育,其他的财产平分给二儿媳和小女儿刘婷。

另外,我想把收集到的邮票赠给我的好友王峰。

小组探究任务二:1.遗产应该如何按什么来分?学生:小组探究,尝试回答问题教师引导:这种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叫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2.立遗嘱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自己的财产吗?教师引导:如,将我的财产全部留给妻子王美凤和小女儿刘婷。

(79页案例)学生:通过分析教材79页案例得知此种做法违法,从而总结有效遗嘱的条件3.在刘大勇的遗嘱中,捐给村里小学5万元,把邮票赠给好友,可以吗?是不是遗嘱继承?学生:小组讨论,根据遗嘱继承概念进行判断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出遗赠设计意图:风波再起,通过图片图文并茂的呈现“遗嘱”,引导学生争辩、讨论,合作探究,进一步明确遗嘱继承方式,突出本课重点。

环节二:现身说法【设问】就这样,这场剑拔弩张的遗产争夺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回过头来想一想,他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学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教师引导:他们或许得到了遗产,但却也失去了最珍贵的感情。

亲情在这场争夺中成了牺牲品。

心寒之余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爱人生有爱人生: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

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的,生活会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

”他怕哥哥不肯接受,便在夜里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一半偷偷送到了哥哥的仓库里。

而大儿子也想:“我已成家立业,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生活不会成问题。

可弟弟却是孤身一人,我应当为他以后的日子多做打算。

”他怕弟弟不肯接受,也趁着黑夜将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了一半偷偷送到弟弟的仓库里。

第二天早上,她们走到各自的仓库时都吓了一跳──苹果和玉米丝毫未减,两兄弟都以为自己做了一个梦。

晚上,两兄弟再次搬苹果和玉米到对方仓库的时候,竟然相遇了。

兄弟俩紧紧地抱在一起痛哭起来,从此他们决定不分家,共同经营父母留下的土地。

【设问】对比两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学生:根据对比谈感受教师引导: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不一样的结局。

这个故事里充满了浓浓的爱。

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带来的结果,突破难点,同时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学以致用总结升华【设问】盖茨这种处理财产方式可以吗?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设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引导:一方面,鼓励孩子自力更生;另一方面,回报社会,让遗产发挥更大的作用。

设计意图: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感悟比尔·盖茨的决定。

一方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另一方面,与导入部分形成首尾呼应,使课程更完整,框架更清晰。

教师总结: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生前的任何财产都不能带走,不管这些财产留给谁,都希望得到财产的人善用这笔财富,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面对遗产继承问题,我们应该让义务与权利同在,让美德与法律同行!【教学反思】本节课结合使用小组探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创境激情,设疑激趣,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升华。

首先,借助时事新闻,运用情境创设法,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处理财产的方式为依托导入新课,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为结尾学以致用环节埋下伏笔。

接着,借助同龄人刘婷家的案例,分情节(病痛降临、家庭会议、遗嘱显现)对遗产继承问题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梳理,突出重点。

并在此基础上分享《有爱人生》一文,通过体验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带来的结果(刘大勇和有爱人生两个案例),突破难点。

最后,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感悟比尔·盖茨的决定。

一方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另一方面与导入部分形成首尾呼应,使课程更完整,框架更清晰。

整节课设计环环相扣,较为流畅。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知识量大,应进行适当调整。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或者丰富课程内容,将课时加大,通过设计有梯度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更充分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