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事务社工个案处理实例范例
社工儿童个案服务的案例分享
社工儿童个案服务的案例分享社工儿童个案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针对儿童个体的问题,通过提供专业的儿童保护和支持服务,帮助儿童克服困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下面列举了10个案例分享,以展示社工儿童个案服务的具体实践和效果。
1. 张小明的家庭暴力问题张小明是一名8岁的男孩,他的父母经常发生激烈争吵并互相斗殴。
社工通过与张小明的接触和观察,发现他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
社工与张小明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心理辅导和家庭访问,帮助他了解和应对暴力行为,并协助家长接受家庭暴力干预计划,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支持。
2. 王小芳的学习困难王小芳是一名9岁的女孩,她在学校中遇到了学习困难。
社工通过与王小芳的交流和评估,发现她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存在困难,并且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社工为她提供了个别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她克服学习困难,提高自信心,并与学校老师和家长合作,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3. 张小红的社交障碍张小红是一名12岁的女孩,她在学校中遇到了严重的社交障碍问题,经常被同学排斥和欺负。
社工通过与张小红的沟通和观察,发现她缺乏自信和人际交往技能。
社工为她提供个别辅导和社交技能培训,帮助她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与学校开展反欺凌教育活动,促进全校学生的友善互助。
4. 李小华的家庭贫困问题李小华是一名10岁的男孩,他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社工通过与李小华的家庭访谈和评估,发现他面临着生活困境和营养不良的问题。
社工与李小华的家人合作,提供经济援助和家庭支持,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李小华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机会。
5. 赵小刚的情绪问题赵小刚是一名7岁的男孩,他经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和暴力行为。
社工通过与赵小刚的沟通和观察,发现他遭受了家庭暴力和情感忽视。
社工为赵小刚提供个别辅导和情绪管理技巧培训,帮助他理解和表达情绪,并与家庭成员合作,提供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
6. 李小明的亲子冲突问题李小明是一名11岁的男孩,他与父母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和冲突。
社会工作者服务青少年案例范文
社会工作者服务青少年案例范文本文将介绍社会工作者如何服务青少年的案例,包括发现问题、介入服务、制定计划和评估效果等环节。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社会工作者服务青少年案例范文》,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工作者服务青少年案例范文》篇1社会工作者在服务青少年时,需要关注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以下是一个关于社会工作者服务青少年的案例范文。
一、发现问题社会工作者在小区开展活动时,发现一名 15 岁的青少年小明,经常独自一人在角落里玩游戏,不与其他人交流。
经了解,小明的父母离婚后,他由爷爷奶奶抚养,缺乏母爱和家庭温暖,导致他性格孤僻,情绪低落。
二、介入服务社会工作者决定介入服务,帮助小明解决情绪问题。
他们与小明建立了联系,并逐渐建立了信任关系。
社会工作者还与小明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了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以便更好地帮助小明。
三、制定计划社会工作者制定了一个服务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心理支持: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小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解决情绪问题。
2. 组织活动:社会工作者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明与其他青少年一起玩游戏、交流,促进他的社交能力。
3. 家庭访问:社会工作者定期访问小明的家庭,与他的家人交流,了解小明的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4. 介绍资源:社会工作者向小明介绍一些社区资源,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志愿者团队等,帮助他扩大社交圈子。
四、评估效果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计划实施过程中,定期对小明的情况进行评估。
他们发现,通过提供心理支持、组织活动、家庭访问和介绍资源等措施,小明的情绪得到了改善,他开始变得开朗、活泼,并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
《社会工作者服务青少年案例范文》篇2社会工作者服务青少年的案例范文如下:案主是一名 17 岁的高中生,名叫小明。
他是一个独生子,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但父母工作繁忙,很少能抽出时间陪伴他。
小明在学习上表现出色,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他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关于青少年文化权益方面的社工案例
关于青少年文化权益方面的社工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咱们这个城市的老旧社区里,有这么一群青少年。
这个社区比较缺乏文化资源,没有像样的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啥的。
这里的青少年课余生活很单调,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在外面瞎晃悠。
而且社区里对青少年文化活动的关注度也不高,孩子们在文化权益方面就像被遗忘在角落一样。
我呢,作为一名社工,刚到这个社区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我觉得这些孩子就像一颗颗渴望知识和文化滋养的小种子,只是缺少合适的土壤和阳光雨露。
二、介入过程。
1. 需求调研。
我首先开始跟这些青少年“混”在一起。
我可没有摆着一副大人的架子去问他们问题,而是像个大朋友一样。
我跟他们在社区的小广场聊天,还一起玩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其实对很多文化方面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像绘画、音乐、读书之类的。
有个叫小辉的男孩跟我说:“姐姐,我特别想有个地方能让我安安静静地看漫画书,我可喜欢看漫画了,但是家里人总说这是不务正业。
”还有个小女孩小美说她一直想学跳舞,可是社区里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2. 资源整合。
知道了孩子们的需求后,我就开始四处找资源。
我先跑到社区居委会,跟那些叔叔阿姨们“软磨硬泡”,跟他们讲青少年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我就说:“叔叔阿姨啊,这些孩子就像小树苗,要是没有文化的浇灌,以后可长不成参天大树啊。
咱们社区要是能给他们提供点文化活动的机会,那以后孩子们长大了,肯定会特别感激咱们社区的。
”经过我的努力,居委会同意把社区里一间闲置的小屋子改造成一个简易的青少年文化活动室。
然后我又去找了一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
我联系上了一个本地的艺术培训机构,跟他们的负责人说:“您看,咱们这有一群特别热爱艺术的孩子,但是没条件学习。
您这儿有这么好的资源,要是能给孩子们分享一点,那可就是做了大好事啦。
”这个负责人被我打动了,答应定期派老师来活动室给孩子们上免费的绘画和音乐课程。
我还找了一些大学生志愿者,他们都很乐意来给孩子们分享读书心得和组织一些趣味文化活动。
社工个案案例
社工个案案例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个案是社会工作者常常面对的工作内容之一。
通过对个案的深入了解和干预,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社工个案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实际操作。
小明是一名15岁的初中生,他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自闭和抑郁情绪,成绩一落千丈,经常缺课,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也变得困难。
在与小明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因为琐事争吵,他父母对他的期望也很高,让他感到压力巨大。
在家庭中,小明感到孤独和无助,无法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
针对小明的个案,我首先与他进行了深入的心理沟通,了解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惑。
我给予他足够的尊重和关怀,让他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在此基础上,我帮助他建立了自我调节情绪的技能,通过情绪管理训练和心理辅导,帮助他缓解了抑郁情绪,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同时,我还与小明的家人进行了沟通和干预。
我帮助他父母了解到他们的争吵对小明的影响有多大,教育他们如何更好地支持和关爱孩子。
通过家庭访谈和家庭治疗,小明的家庭关系得到了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
在学校方面,我与小明的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进行了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了针对小明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学校为小明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老师们也更加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帮助。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小明的学业和生活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对小明个案的干预和帮助,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个案的深入了解和综合干预,我们可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更多有需要的个体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让他们重拾信心,重新融入社会。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社工个案案例,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社会工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学校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介入
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学校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介入一、服务案例背景介绍:案主张三(化名),女,14岁,就读某初中。
案主比较瘦弱,给人一种纤弱无力感。
案主情绪不稳定,害怕与人交往,在生活中没有好朋友,时常无故哭泣,失眠已经是常态,妄想去伤害给自己带来烦恼的人。
案主父母虽然还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但是其父亲已离家两年,不再和案主家庭有所联系。
案主母亲患职业性耳聋,思维略显迟钝。
案主的生活起居由其母亲和奶奶共同照顾,其母亲每天工作要到晚上十点,案主奶奶思想传统保守,对案主一味谴责甚至是谩骂。
案主曾有过自我伤害经历,导致身体受伤,在家休养一年。
案主爷爷常常用语言攻击案主,如你怎么还不去死,活着丢人之类的话打击案主。
二、分析预估:(一)服务问题:1.案主家庭成员错误认知。
案主一年前晚上,在自家二楼发生高坠后,案主的监护人以及家人对此事采取保密隐瞒的措施,只是对案主的外伤进行了治疗,并没有采取心理上介入。
案家认为该事件丢人,特别是其爷爷,更是直接对其言语攻击,案家不能正视案主心理健康问题,导致案主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从而形成了较大的潜在危机。
2.案主发展性需要受到限制。
开学后,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案主长期失眠、焦虑,自我效能感低,而且不能很好融入新环境,学习和朋辈关系交往都受到了阻碍,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了案主的发展。
3.案主自伤意念较强。
案主自述自己觉得自己特别没用,活着太累,妈妈偷看自己手机,不尊重自己,爷爷喝完酒总是骂自己,奶奶也总是唠叨……案主在社工面前反复吐露想结束生命。
(二)案主的需求:1.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进行紧急心理疏导,降低案主自我伤害的风险。
4.改变案主监护人的错误认知,正视案主心理存在的问题。
5.需要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来改善其严重心理困境,重新获得正向积极的人生观念。
三、计划目标:(一)理论基础: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因生活情境的突变而引发的危机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危机,指事件发生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危机事件的出现,开始运用习惯的问题解决机制解决面临的生活困难。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案例一:心理健康辅导在一所中学中,有一名学生张明因长期沉迷游戏而导致学业下滑、与同学疏远。
社工小刘了解到张明的情况后,主动与其家长接触,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小刘与张明进行了多次面谈,并开展了心理测评,了解其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合作,小刘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游戏限制措施,并结合家庭环境,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张明逐渐摆脱游戏成瘾,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与同学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案例二:青少年保护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复杂,家庭成员有吸毒问题,经常产生暴力冲突。
小明在学校中表现出攻击性和自闭行为,导致同学间的疏远。
社工小李注意到小明的问题后,首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家庭问题。
同时,小李在学校中开展了青年保护教育,倡导同学关注身边的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暴力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改变。
案例三:老年人关怀小华是一名社区的社工,他负责关怀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体。
在访问中,他了解到一位叫老李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交圈子狭窄,情绪低落。
小华积极与老李交流,鼓励他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老人建立联系。
同时,小华联系社区医院为老李提供定期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
通过积极的关怀和帮助,老李的生活逐渐有所改善,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四:家庭暴力干预小丽是一名遭受家暴的妇女,她经历了多次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社工小陈接到小丽的求助后,与她进行了隐私保护的沟通,为她提供了安全住所并帮助她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小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小丽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援助后,小丽逐渐走出家暴的阴影,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
案例五:单亲家庭支持小王是一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工作忙碌,缺乏关注和陪伴。
社工小赵了解到小王的情况后,制定了个性化的支持计划。
小赵邀请其他亲戚或邻居来照顾小王,增加他的家庭支持网络。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一:防止青少年犯罪
某市的一所中学所在地区犯罪率较高,青少年成为犯罪的主要人群之一。
社会工作者意识到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
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活动。
首先,他们组织了一次专题讲座,邀请了警察和犯罪心理学专家来讲解与青少年犯罪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这次讲座使学生们对犯罪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醒了他们如何避免参与非法活动。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组织了一些课外活动,例如青少年社区服务项目。
他们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工作,例如帮助老人购物、为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青少年们学会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减少了他们参与犯罪的机会。
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了一些有潜在犯罪倾向的学生,例如那些经常逃学、与家人关系紧张或经历家庭暴力的学生。
他们与学校辅导员和家长合作,为这些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这可能包括心理疏导、亲子沟通培训以及帮助孩子们参与健康的课外活动等。
通过这些努力,社会工作者能够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除了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支持,社会工作者还
通过提升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未来观和价值观,从而减少犯罪的诱因。
困境青少年社工个案案例
困境青少年社工个案案例一、个案背景小阳(化名),男,15岁,是一个处于困境中的青少年。
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妈妈为了维持生计每天都要打两份工,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小阳在学校里的表现也不尽人意,成绩差不说,还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
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但他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二、接案过程我第一次见到小阳的时候,他穿着一身松松垮垮的衣服,头发乱得像个鸟窝,眼睛里透着一种叛逆和迷茫。
我笑着跟他打招呼:“嗨,小阳,我是来陪你一起玩、一起聊天的[社工名字]。
”他看了我一眼,哼了一声,说:“有什么好聊的。
”不过我可没被他这态度吓倒,我就像个顽强的小蚂蚁一样,决定要慢慢走进他的世界。
三、问题评估1. 家庭方面缺乏家庭温暖和有效的监管。
妈妈的忙碌让小阳感觉自己被忽视,他内心渴望被关注和爱。
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这也可能导致小阳在物质方面有些自卑,影响他的心理状态。
2. 学校方面学习成绩差使他在学校缺乏成就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不懂得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总是用冲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
四、服务计划1. 建立信任关系每周至少和小阳见面三次,一起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像打篮球、玩游戏(当然是健康的游戏啦)。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对他说教,就单纯地陪他玩,让他慢慢放下防备。
2. 家庭辅导与小阳妈妈沟通,让她了解小阳的心理需求。
建议她每周抽出固定的时间来陪伴小阳,哪怕只是一起吃顿饭,看个小电影。
同时,我也会帮助妈妈申请一些社区的经济援助,减轻她的生活压力。
3. 学业辅导和情绪管理找志愿者老师来给小阳辅导功课,从他最薄弱的科目开始。
在辅导过程中,注重鼓励他的每一个小进步,让他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
教小阳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比如当他生气的时候,让他深呼吸十次,或者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待一会儿,而不是立刻和同学起冲突。
五、服务过程1. 刚开始和小阳建立信任关系的时候,可真是像一场艰苦的战役。
他总是对我爱答不理的。
有一次我们打篮球,他故意把球砸向我,还挑衅地看着我。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一、个案背景小明,男,15岁,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他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平时工作很忙,对小明的关心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上。
小明在学校里表现得比较叛逆。
他上课经常走神,还时不时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作业也总是敷衍了事。
在最近一次的模拟考试中,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处于下游水平。
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但效果不佳。
而且,他还经常和学校里一些同样成绩不太好、比较调皮的同学混在一起,有时候会参与一些小恶作剧,比如在同学的凳子上涂胶水之类的。
二、接案过程我第一次见到小明的时候,他穿着一身松松垮垮的校服,头发乱乱的,眼神里透着一种满不在乎的神情。
我笑着跟他打招呼:“小明,我是来跟你做朋友的社工姐姐/哥哥哦。
”他看了我一眼,哼了一声,说:“又来一个管我的,有什么好聊的。
”我并没有因为他的态度而生气,反而打趣地说:“我可不像那些只知道唠叨的人。
我就想听听你这个小大人的想法,说不定你能给我不少新鲜的点子呢。
”他有点好奇地看了我一眼,这时候我知道,我已经成功引起了他的一点兴趣。
三、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父母忙于工作,缺乏与小明深入的情感交流和正面的引导。
小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只能通过一些叛逆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家庭对学习成绩过度关注,让小明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只是一个学习的机器,一旦成绩不好,就好像自己没有任何价值了。
2. 学校因素在学校里,因为成绩不好,小明可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异样眼光,这让他产生了自卑心理。
为了掩盖这种自卑,他就故意表现得很叛逆,通过做恶作剧等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结交的那些调皮的同学,相互之间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小团体氛围,进一步影响了他的行为和价值观。
3. 个人因素小明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又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
他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只能用叛逆来对抗周围的世界。
四、服务计划1. 建立信任关系(第1 2周)每周至少与小明见面两次,地点可以选择在学校的操场或者附近的公园等比较轻松的环境。
青少年事务社工个案处理实例范例
青少年事务社工个案处理实例范例一、基本情况张某,男,1980年10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
家庭背景。
小张的父亲目前下岗在家,母亲也没有工作。
一家三口依靠每月房屋租金1000多元维持生活。
父母对小张非常疼爱,但小张因为自己相貌原因怨恨父母,对父母态度冷淡。
另一方面,父母知道在物质上满足儿子,却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心理。
生活经历。
小张初中毕业后没有考取学校,所以就呆在家里。
其间父母也曾让他去读过夜高中,但因学习基础太差,读了一段时间,实在跟不上学习进度,就退学了。
当他年满十八岁以后,他就出去寻找工作,但找了十几家工作单位,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受他。
小张认为是外貌影响了就业。
一来他身高只有1.6米多,二来他的脸长得有点古怪,眼距很宽,脸型跟弱智者很相似。
几次三番遭受挫折,他也灰心了,他开始怨恨父母为何生下这么难看的他。
目前,他没有什么朋友可以沟通,整天在家上网打游戏。
二、服务过程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上,小张在就业过程中的屡屡受挫使他非常灰心。
他将失败原因归咎为外貌,产生了严重自卑感,通过打游戏逃避现实,而这又使他越来越胖,外形更加差,使他更感自卑。
社会交往上,小张基本没有朋友可以交往,与父母的语言交流也很少,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就业技能,小张的学历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的确很难找到工作。
家庭关系上,小张因为外貌问题对父母有怨恨情绪,家庭关系较紧张。
父母因为内疚对孩子百依百顺,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孩子能振作精神。
问题分析。
小张目前最突出问题是就业,外貌的影响加上学识、技能有限使小张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受挫,加重了他的自卑情绪。
小张采用了“外归因”方式将失败原因归咎于外貌,而忽视了个人能力的不足,使他缺乏应对问题的正确方式,而只能采取逃避现实和怨恨父母的形式掩盖自己的自卑情绪。
社工认为,小张的诸多问题(如,自卑情绪、家庭关系紧张、社会交往缺乏等)都是由于就业问题引发的,只有协助舒缓这个问题,其他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青少年禁毒社会工作服务案例
青少年禁毒社会工作服务案例一、案例背景。
小辉(化名),男,15岁,原本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初中生。
但自从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后,他的生活逐渐走向了黑暗的深渊。
小辉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工作繁忙,对他的关注在他进入青春期后有所减少。
小辉开始频繁出入一些娱乐场所,在那些所谓“朋友”的诱导下,尝试了毒品。
这一尝试,让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迅速恶化。
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班级的中上游水平直接掉到了倒数,还经常旷课。
学校的老师发现他的异常后,多次与家长沟通,小辉父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绝望和无助之下,他们找到了社区的禁毒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二、服务过程。
1. 建立信任关系。
禁毒社工第一次见到小辉时,小辉满脸的警惕和抵触。
社工并没有急于开始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像朋友一样,和他聊起了他曾经喜欢的篮球明星。
小辉一开始还爱答不理的,但慢慢地,他发现这个社工好像和那些只会批评他的大人不太一样。
社工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说:“我听说你以前打球可帅了,就像球场上的超级英雄,现在怎么把这股子帅气都丢啦?”这让小辉忍不住笑了一下,这一笑就像打破了坚冰,为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开了个头。
2. 深入了解吸毒原因。
在和小辉熟悉一些后,社工开始小心翼翼地探寻他吸毒的原因。
小辉开始有点犹豫,但在社工保证不批评他,只是想帮助他的情况下,他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那些朋友告诉他,吸毒可以让人忘记烦恼,感觉很“酷”。
而且在那种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好像什么压力都没有了。
社工听后,很理解地说:“烦恼这东西确实讨厌,不过用毒品来赶跑烦恼就像是用炸弹赶老鼠,不但老鼠没赶跑,还把自己的房子给炸了。
你看现在,身体变差了,学习也不行了,多不划算呀。
”小辉听了社工的比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3. 制定个性化戒毒计划。
根据小辉的情况,社工制定了一个三管齐下的计划。
首先是身体康复方面,社工联系了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为小辉安排了定期的身体检查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
其次是心理辅导,社工自己就是心理咨询方面的行家,他每周都会和小辉进行两次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小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情景剧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情景剧
以下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情景剧示例:
以下是一个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情景剧的示例:
角色:小明(中学生)小红(中学生)社工(社会工作者)
情景一:学校欺凌问题
(场景:学校教室)
小明:(脸上有明显的不快)小红,我在校门口被一群同学欺负了,他们经常嘲笑我,推我。
小红:这太可恶了!我们不能让他们继续这样对待你。
我们应该寻求帮助。
(社工走进教室)
社工:听到你们的对话了,我是学校的社工。
能告诉我具体发生了什么吗?
小明:他们总是在上学和放学时聚集在校门口,用恶言辱骂我,并且以肢体动作来攻击我。
小红:是的,他们好像特别针对小明,整天找碴。
社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你们做得对,及时寻求帮助很重要。
我会与学校领导沟通并采取相应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我会提供一些应对欺凌的建议给你们。
(情景一结束)
情景二:家庭问题
(场景:小明家)
小明:(情绪低落)最近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他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社工:我听说你们家有些困难,能告诉我具体发生了什么吗?
小明:他们之间的争吵越来越频繁,而且声音很大。
有时候我晚上都睡不好觉。
社工:这对你来说一定很难受。
家庭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挑战,但我们可以一起找到解决办法。
我会帮助你与爸爸妈妈沟通,并找到适当的支持和资源。
(情景二结束)。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第一篇: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一、个案背景:娟娟,女,21岁,一米6.大二就读。
非常喜欢明星,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爷爷奶奶健在,家境良好。
目前强强跟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
家里有房有车,目前主要住在爸爸妈妈单位分的房里,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二案主的挑战:1)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
2)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加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
3)他表现出来给别人很淡定,大智若愚的样子,对事情不关心。
4)有独特的一面做人处理关系得当,但人际交往面不大。
5)由于家庭的影响,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在谈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总是不说话。
三影响因素1)家庭层面a)家境良好,没有生活压力。
b)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c)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a)娟娟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娟娟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a)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四能力/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1.心态平和。
2.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娟娟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妈妈聊天。
4.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二)案主家庭系统的弹性1.对于娟娟来讲,一个处于青年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她会失落。
娟娟认为毕业后父母会给自己工作,不用担心前途。
2.对于家长来讲,会把一些自己办不到或者很难办的事情寄希望社工或者心理医生帮他做到,比如让娟娟扬起理想的风帆,爱上学习,3.对于爷爷奶奶来讲,他们会面对压力和问题向付先生施压,他们会把责任推出去,以求心理平衡。
二、反思社会工作实务在中国社会文化处境中的实践1.西方理论与本土实践结合的反思。
无人照顾的青少年社工服务案例
无人照顾的青少年社工服务案例一、案例背景小阳(化名),男,15岁,父母在他12岁时因意外去世,之后他一直跟着年迈且身体不好的奶奶生活。
奶奶在他14岁那年也去世了,小阳从此成了无人照顾的青少年。
小阳性格变得非常内向和孤僻,在学校里几乎不与同学交流,成绩也一落千丈。
他居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周围邻居虽然偶尔会关照一下,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二、问题评估# (一)生活方面1. 基本生活技能缺乏小阳不会做饭,平时就靠吃泡面或者邻居送的一些简单食物度日。
他也不懂得如何整理家务,家里乱得像个“猪窝”。
有一次我去他家,发现他的衣服堆在角落里都快发臭了,因为他不知道怎么使用洗衣机。
2. 经济来源不稳定小阳仅靠政府的一点救济金生活,这点钱只够勉强维持温饱。
他想要一些学习用品或者新衣服都成了奢望。
# (二)心理方面1. 孤独与自卑由于家庭的变故,小阳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不一样,总是低着头走路。
在学校里,他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同学们主动找他说话,他也只是简单回应几句。
他觉得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这种想法让他非常自卑。
2. 情绪管理困难小阳很容易生气和沮丧。
有一次,在学校里因为同桌不小心碰掉了他的铅笔盒,他就大发雷霆,把同桌都吓哭了。
其实他事后也很后悔,但是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 (三)社交方面1. 社交能力退化以前小阳还是个比较活泼的孩子,但是现在他几乎没有朋友。
他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在社交场合中显得非常局促不安。
三、服务计划# (一)短期计划(1 3个月)1. 生活技能培训我和社区里的志愿者阿姨一起,每周去小阳家两次,教他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技能。
我们从最简单的煮面条开始教他,慢慢地他学会了炒简单的菜,像炒鸡蛋、炒青菜之类的。
对于洗衣服,我们告诉他不同颜色的衣服要分开洗,还教他如何使用洗衣机的各种功能。
2. 建立信任关系我每周至少抽出三天时间,在放学后和小阳聊天。
刚开始的时候,小阳不太愿意说话,我就跟他分享我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慢慢地他开始打开心扉,会跟我讲他在学校里遇到的一些小烦恼。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一、小组背景广州市某老城区一街道有贫困家庭200多户,贫困家庭青少年有70多人。
这些青少年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和“低保”标签的影响,心理压力比较大,性格偏内向,与人交往不主动,不大敢表达自己。
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防止困难群体家庭出现社会遗传,某机构决定暑期为本街道青少年尤其是贫困家庭青少年举办“快乐成长、少年先锋”为主题的成长小组活动。
二、需求评估社会工作者通过个人访谈方式对本街道20位青少年特别是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评估,期望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从中发现本街道青少年特别穷困家庭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便于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活动、活动主题和内容及节目。
三、小组活动设计、宣传、介入社会工作者根据青少年的需求撰写小组活动计划书,设计小组活动节目。
然后到街道社区进行宣传,招募参加小组活动的青少年。
之后社工根据小组活动计划书开展小组活动。
“快乐成长、少年先锋”小组活动计划书(一)小组名称:快乐成长,少年先锋。
(二)理念 / 理论1、理念:对贫困家庭青少年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增强他们与人交往和协作的意识、能力,发挥他们的潜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成长。
2、理论团体动力学:每个团体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力,小组组员借助于团体的影响和其他组员的影响达成自己的改变。
经验学习法:又称体验学习,通过组员自愿参与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在活动的快乐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感悟,获得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及经验用于生活及工作、学习。
这是目前国际较流行的学习方法。
优势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协助他们发现和发掘。
(三)小组目的和目标1、小组目的协助社区青少年调整和改变自己性格中比较负面的方面,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同辈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2、小组目标(1)让组员变得更自信、自主,更加开放自己,学会真诚表达,学会快乐地生活;(2)使组员乐于交朋友,善于交朋友,增加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4)地点:五次活动其中四次活动都安排在机构活活动室进行,第五次活动安排在公园。
社会工作青少年个案工作服务计划书
社会工作青少年个案工作服务计划书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社会工作青少年个案工作服务计划书篇11、活动目标:⑴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引发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⑵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⑶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2、活动准备:⑴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⑵材料:人手一张婴儿时候的照片及表现自己主要优点的录像或图片。
⑶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主要的能力发展情况。
⑷让男孩子带来自己家里的益智类游戏玩具。
3、活动过程:一。
通过展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对比幼儿现在的自己,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①让每个幼儿逐个拿出自己带来的照片,简单说下是自己几岁的照片,然后让其自己将照片贴在展示区.②老师自己拿出照片,同小朋友一样简单介绍,贴在展示区。
③让幼儿到展示区观看小朋友们的照片,自由讨论。
④老师组织小朋友坐好,由老师先谈一谈:“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从外部的变化。
如:身高、体重等。
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
如:念儿歌、画画等方面)。
⑤有幼儿谈谈自己的变化,同老师。
⑥其他幼儿进行补充,发现小朋友身上的变化。
⑦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顺倒数数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二.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
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
1.请男孩子拿出自己带来的益智类玩具,进行分组比赛,同时女孩子进行折纸比赛。
2.展览幼儿的绘画作品。
3.进行简单的数学算术,诗歌朗诵,说一句英语短句(幼儿自由发挥自己的长处,每个幼儿都有展示机会)。
6现场集体表演做操。
7老师补充自己对幼儿的了解,发现的优点,尽量顾及能力弱的幼儿,鼓励他么继续努力,取长补短。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有的…有的…有的,并且能够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老师及时进行了补充和鼓励,加强幼儿的能力。
青少年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以多动症儿童辛某为例
感谢观看
三、个案调查
小z是一名初中生,近期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表现为经常逃课、上课不 专心、学习成绩下降等。通过对小z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他的厌学问题主要源 于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和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方面,小z的父母经常吵 架,对他的学习漠不关心;学校方面,小z的老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他对 学习失去信心。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对小z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正确认 识学习;为小z的父母提供家庭干预,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环境;为小z的老师提供 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改进教育方法。
四、社会工作介入
针对小z的厌学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1、心理疏导:我们为小z提供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 他认识到自己对学习的负面认知,并引导他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我们还 为小z提供了一系列学习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 趣。
2、家庭治疗:与雯雯的家长进行沟通,引导他们了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鼓励他们为雯雯提供支持和关爱。
3、学校支持:与雯雯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雯雯的情况,并 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经过三个月的社会工作介入,雯雯的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心理状态逐渐稳 定,情绪低落和失眠症状得到了缓解。同时,雯雯的社交能力和学习成绩也有所 提高。然而,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服务时间和资源的 限制,以及专业人员的不足等。
二、文献综述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国内外学者从心理学、教育学、 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青少年厌学的原因主要包括 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家庭环境不良、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诱惑增多等。 解决青少年厌学问题的途径包括心理辅导、教育改革、家庭干预、社会支援等, 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青少年个案工作案例
青少年个案工作案例青少年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个案,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以达到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目的。
下面,我将结合一个具体案例,介绍青少年个案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
小明,17岁,是一名高中生。
他的家庭环境并不和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关爱。
小明从小就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情感。
近期,小明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问题行为,成绩下滑,情绪低落,与同学关系紧张。
首先,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问题根源。
通过倾听和引导,社会工作者发现小明的问题主要源于家庭环境和情感缺失,缺乏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保持耐心和同理心,让小明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其次,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状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社会工作者发现小明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问题,他们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意识,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缺乏关注。
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引导父母重视家庭教育,培养亲子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学校老师和辅导员进行合作,共同关注小明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学校的支持和关怀,小明能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和关爱,增强自信心,逐渐走出情绪低谷,重拾学习的动力。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引导小明参加一些适合他的兴趣班和社交活动,帮助他建立新的社交圈子,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增强社交能力和自我认同感。
最后,在整个个案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及时进行跟进和评估,确保工作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小明的案例中,通过家访、心理辅导、学校支持和社交活动的参与,小明逐渐走出了困境,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情绪也得到了调整。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个案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同理心和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
社工儿童个案案例
社工儿童个案案例一、个案背景。
小明,男,8岁,是社区里一个让人头疼的小家伙。
他在学校里总是坐不住,小动作特别多,还经常打扰其他同学。
老师反映他上课不认真听讲,成绩也不太理想。
在家里呢,小明和父母的关系也有点紧张。
父母都是上班族,工作忙,平时陪伴他的时间比较少,一看到他调皮捣蛋就忍不住训斥他,这让小明变得更加叛逆,有时候还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二、接案过程。
我在社区开展儿童成长小组活动的时候注意到了小明。
当时他在活动中跑来跑去,完全不听指挥。
我试着和他聊天,他一开始还很抵触,眼睛瞪得大大的,像只小刺猬一样。
不过我可没被他吓倒,我笑着对他说:“小帅哥,你这么有活力,肯定有很多有趣的想法,能和我说说吗?”也许是我的态度比较友善,他慢慢放下了防备,开始和我搭话。
就这样,我和小明建立了初步的联系,并且决定为他开展一个个案服务。
三、问题分析。
1. 注意力不集中。
小明这个年纪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候,但他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学校里的环境比较单一,可能无法满足他的探索欲,所以他才会通过做小动作、打扰别人来寻找乐趣。
家庭环境也有影响,父母的陪伴少,他没有得到足够的引导,不知道如何正确地集中注意力。
2. 亲子关系紧张。
父母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和小明深入沟通,只看到他调皮的表象就加以训斥。
这让小明觉得父母不理解他,心里很委屈,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父母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知道如何在工作和陪伴孩子之间找到平衡。
四、服务计划。
1. 短期目标(1 2个月)提高小明在学校的注意力。
我打算和小明一起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在课堂上如果能坚持10分钟认真听讲,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可以是一颗小星星贴纸之类的)。
改善小明和父母之间的沟通。
我会组织一次家庭会议,让小明和父母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教给父母一些倾听的技巧。
2. 中期目标(3 6个月)提升小明的学习成绩。
根据他的学习情况,给他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查漏补缺。
社工儿童青少年个案(2)
社工儿童青少年个案(2)单亲艾滋家庭拯救行动一、悲情小家阿霞,云南人,2002年18岁时开始到本地工作生活,2005年与人非婚生下女儿小彩。
由于男方不管不理,好强的阿霞自己开士多店,勉强维持两母女的生活。
小彩现就读于小学三年级。
两弱小母女相依为命。
二、突遭变故去年年底,原本就弱不禁风的单亲小家庭遭遇了重大变故。
妈妈阿霞被检测出艾滋病,并相继出现多个并发症:淋巴结结核、支气管炎等。
入院治疗将原本就空荡荡的家庭搞得负债累累。
经朋友介绍,阿霞向社工中心求助。
三、问题重重经过社工与阿霞的多次沟通以后,社工总结出阿霞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健康方面。
原本就又小又黑的阿霞,患病后的样子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面容憔悴,一点精气神都没有;脖子硬化,像个“傻子”;走路飘忽,自称踩棉花一样····阿霞表示自己很担心病情,担心自己随时都会离世,更担心女儿小彩也会感染上那该死的病毒。
2、经济方面。
为了治病,家里已负债累累,士多店也早已转让出去。
加上阿霞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
不说还钱,两母女的生活都成问题了。
相比自己,阿霞更担心正处于发育期的女儿营养不好导致发育不良。
3、小彩的抚养问题。
女儿小彩的抚养问题才是阿霞最大的顾虑。
自己很想照顾女儿长大,但很怕自己随时会离世;想给回其生父,但生父早荣升他人爷爷,而且也无力供养;想放回老家给父母带,父母已年老,而且村里风俗非婚生不光彩,父母不愿意;想送去福利院或给他人收养,又不符合条件。
而且很关键的是,后面三种情况,女儿都不愿意。
四、施以援手社工将其情况及时告知村委,并与村委商定服务对策:1、在经济上给以支持。
经济问题是摆在阿霞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一方面帮助阿霞申请红十字会救助。
其中有个小插曲:阿霞的暂住证登记地和具体地址不相符合。
社工联系流管办,给以特事特办。
最终成功申请红十字会救助两千元。
另一方面,社工与村委积极鼓励阿霞与小彩生父沟通,让其负担阿霞的部分医疗费用和小彩的生活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事务社工个案处理实例范例
一、基本情况
张某,男,1980年10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
家庭背景。
小张的父亲目前下岗在家,母亲也没有工作。
一家三口依靠每月房屋租金1000多元维持生活。
父母对小张非常疼爱,但小张因为自己相貌原因怨恨父母,对父母态度冷淡。
另一方面,父母知道在物质上满足儿子,却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心理。
生活经历。
小张初中毕业后没有考取学校,所以就呆在家里。
其间父母也曾让他去读过夜高中,但因学习基础太差,读了一段时间,实在跟不上学习进度,就退学了。
当他年满十八岁以后,他就出去寻找工作,但找了十几家工作单位,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受他。
小张认为是外貌影响了就业。
一来他身高只有1.6米多,二来他的脸长得有点古怪,眼距很宽,脸型跟弱智者很相似。
几次三番遭受挫折,他也灰心了,他开始怨恨父母为何生下这么难看的他。
目前,他没有什么朋友可以沟通,整天在家上网打游戏。
二、服务过程
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上,小张在就业过程中的屡屡受挫使他非常灰心。
他将失败原因归咎为外貌,产生了严重自卑感,通过打游戏逃避现实,而这又使他越来越胖,外形更加差,使他更
感自卑。
社会交往上,小张基本没有朋友可以交往,与父母的语言交流也很少,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就业技能,小张的学历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的确很难找到工作。
家庭关系上,小张因为外貌问题对父母有怨恨情绪,家庭关系较紧张。
父母因为内疚对孩子百依百顺,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孩子能振作精神。
问题分析。
小张目前最突出问题是就业,外貌的影响加上学识、技能有限使小张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受挫,加重了他的自卑情绪。
小张采用了“外归因”方式将失败原因归咎于外貌,而忽视了个人能力的不足,使他缺乏应对问题的正确方式,而只能采取逃避现实和怨恨父母的形式掩盖自己的自卑情绪。
社工认为,小张的诸多问题(如,自卑情绪、家庭关系紧张、社会交往缺乏等)都是由于就业问题引发的,只有协助舒缓这个问题,其他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确定服务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即问题的存在包括个人生活中内在的心理因素及外在的环境因素。
该模式关心的是案主明确承认、可以清楚地加以界定并且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案主可以获得人生某一方面的改变。
通过专业服务的过程,可以挖掘或增强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能够面对今后发生的问题。
该模式强调兼容并蓄,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其他模式的方法和技术。
服务计划。
主要目标:协助案主学习一技之长,增强他的求职竞争力。
次要目标:鼓励案主进行社会交往,改善案主的家庭关系,提高案主的自信度。
工作计划:(一)与案主初步接触,建立良好工作关系。
(二)讨论并分析案主的就业问题,找出问题原因。
(三)与案主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订出总目标和小目标,确定一个具体的、短期的工作任务。
(四)在这个过程中对案主进行鼓励和奖励,当案主遇到困难时与案主一起分析解决。
(五)若任务顺利完成,案主的自信度得到提高,对父母的怨恨减轻,可尝试引导案主重新思考对父母的态度,推动家庭关系的改善。
(六)回顾整个案过程,对案主进行鼓励,制定未来的计划。
服务过程。
(一)由于小张整日不与外界社会接触,对外人有抵触情绪。
所以,一开始社工与小张建立良好的关系很困难。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会谈中,小张表现得相当紧张和拘谨,回答问题时很“木”,亦很少与社工目光直接接触。
在第一次会谈时,小张的父母一直在旁插话,小张表现出厌烦情绪。
第二次会谈时,社工特意支开了他的父母,与小张进行单独会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会谈气氛活跃了一些,社工引导小张谈以前的成功经历,尽量避免直接谈缺点和问题。
经过三次的会谈,社工与小张初步建立了信任关系,小张表示,乐意就自己在就业和家庭、社会交往以及生活上的问题与社工进行交流。
(二)社工与小张对其就业困难问题进行了讨论。
社工运用当面质问技巧协助小张对自己的就业问题进
行了全面思考,使小张认识到:自己只有初中学历,如今单位招聘保安都要求有学历;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如今社会上技术工作供不应求,就是因为他们有一技之长,使小张产生改变的动力。
(三)社工鼓励他参加免费职能培训,以掌握一技之长。
小张表示愿意进行考虑。
过了几天,小张主动来找社工,表示他愿意报名参加职能培训,小张对电脑比较感兴趣,为了系统掌握电脑知识,他选择了首先参加电脑初级班培训。
(四)社工了解到小张在班上电脑学得很好,成为老师的好帮手,有的同学戏称他为“小张老师”。
社工对此及时给予了他表扬,并鼓励他多与同学交往。
一段时间下来,小张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其自我形象也得到提高,他开始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
父母反映他也不再睡懒觉了,每天早上到小区里进行身体锻炼,人也变得开朗和精神了。
(五)当小张整个人的形象和精神面貌都有改观后,社工开始要求他正视与父母的关系,并就此与小张进行了深谈。
在会谈中,社工聆听了小张对他与父母关系的描述,了解他的看法和感受。
小张表示,从内心来说,觉得父母对他是关心的,付出了无私的爱。
社工劝说他多体谅父母,主动关心父母,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社工协助小张制定了一个改善与家人关系的计划。
计划包括:每次出门时主动向父母告别;主动关心父母,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对父母的关心表示感谢;主动与父母开展交流,把自
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并能听取父母的意见。
(六)在小张实施这个计划的同时,社工与小张的父母进行了接触,了解其想法,同时向他们介绍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方法。
小张的父母认识到过去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表示要与小张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的想法。
父母对小张最近发生的转变非常欣喜,非常愿意配合社工与小张一起共同努力改善家庭关系。
(七)一段时间后,社工对小张及小张的父母做了回访。
小张已能与同学进行正常的交往,有时还与同学相约,一起出去游玩。
小张的家庭关系已有明显改善,小张有什么想法都会征求父母的意见,而父母也会注意关系小张的心理和人际交往,而不像过去那样仅仅从物质上满足孩子。
三、服务成效
服务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这个个案,社工发现,案主的很多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能找出核心问题并加以解决,那么其他问题就好办了。
要找出核心问题不难,但要解决却不易。
在本案例中,社工通过鼓励案主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了案主的自信心。
小张通过职能培训,既掌握了一技之长,又提高了自信。
而自信心的提高使小张的社会交往大大增加,与父母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