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窦房传导阻滞)

合集下载

(优选)临床心电图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ppt讲解

(优选)临床心电图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ppt讲解

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 滞通常由引起AH间期延长的房室结传导延缓 引起, 一般代表患者病情尚稳定,预后良好;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 滞通常由引起HV传导功能丧失的房室结远端 阻滞引起,一般代表患者病情不稳定, 需要 植入永久心脏起即表明存在房 室分离。
心內电图与体表心电图
心房电位
心内电图心房电位A波对应体表心电图的 P波。
心内电图与体表心电图
房室结电位
心内电图中心房电位A波至希氏束电位H 波之间的传导时间[AH间期]代表房室结传导 时间
房室结传导阻滞可引起AH间期延长. 体表心电图PR间期与房室结传导相关。
心内电图与体表心电图
希氏束电位
体表心电图看不到希氏束除极电位,但P波下传 QRS波群提示希氏束除极。
2、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体表心电图-----P波下传的PR 间期固定不变, 间断出现QRS波群脱落,QRS波群成组出现。
希氏束电图-----AH间期基本不变,间断出现V 脱落。
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所有心房激动都不能下传心室,形成完全性房室 分离:
心房---由窦房结或房性异位起搏点控制; 心室---由位于交界区或心室的逸搏点控制; 心房率大于心室率。
解释
窦性心律 房性早搏,二联律
QRS波群成组出现,但每组中的第二个 QRS波群之前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提 示为房性早搏二联律。
解释
窦性心律 二度I型窦房结传导阻滞??
QRS波群成组出现,P波形态相同,PR间 期无延长,提示二度I型窦房结传导阻滞。
解释
窦性心律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下壁心肌梗死,陈旧性? 左室肥大
交界性逸搏心律

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分析

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分析

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分析窦房传导阻滞(sinus node dysfunction,SND)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窦房结的自律性、兴奋性或传导性有缺陷,从而导致窦房结不完全激动、停搏或缓慢节律。

SND常见于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严重时可引起晕厥、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分析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一、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常受患者年龄、心血管疾病基础、心脏电生理性质以及SND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轻、中度SND可无临床症状,重度SND常表现为心动过缓、心悸、气促、疲劳、头晕、晕厥等症状,常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

1. 心律失常窦房传导阻滞的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复律、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2. 晕厥患者多在室内或运动后发生晕厥或眩晕,持续时间短,一般在几秒钟至几分钟之间。

晕厥的发生与SND程度以及心脏前负荷有关,晕厥发生率随着SND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3. 心功能不全窦房传导阻滞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引起心血管事件。

部分患者可能有心力衰竭、加重的心绞痛等临床表现。

二、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分析心电图检查是诊断SND的主要方法。

窦房传导阻滞表现为窦房结功能降低、不规则性或完全停搏等。

通过观察心电图出现的次数、持续时间、心律失常等可以判断SND的程度与类型。

同时,心电图检查还能帮助判断SND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

1. 窦房结停搏窦房结停搏表现为窦性激动完全停止,心率变慢或突然停止。

在1242例初次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中,约9.7%患者表现为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中的窦房结停搏最为严重,可导致晕厥甚至猝死。

2.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窦房结自律性受损,其激动频率出现波动,导致心率不规则。

SND患者窦性心律不齐比普通人群更加常见,且程度越严重越常见。

3.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表现为窦房结的激动频率过低,表现为心率低于60次/分。

心脏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50页)

心脏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50页)

2.干扰+阻滞性房室分离
(1)室率>房率符合干扰性房室分离,寻找 阻滞的证据。
➢ T波结束后的P波仍不能下传心室。 ➢ T波结束后下传的PR间期延长(图2)。 ➢ 房室分离前、后心电图有一度或二度AVB表
现。
图1 室率>房率,符合干扰性房室分离,但P3 P4远离T波 却不能下传,示并存阻滞
图2 A图示不完全房室分离,室率(77bpm)>房率(
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10mm/mV 25mm/秒

本例心电图:P-R间期恒定,P波单一脱漏。 提示: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2:1型房室传导阻滞
本例心电图为II导联:P-P规则,房率83次/分,R-R均齐,室 率40次/分,所有下传心室的P波其P-R间期均为0.20秒,房室 比值2:1。提示:窦性心律 2:1型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比值2:1
二、传导阻滞的分类
Ⅰ°传导阻滞
程度 不同
Ⅱ°传导阻滞 Ⅲ室传导阻滞往往没有症状;中、 重度窦房或房室传心脏传导阻滞导阻滞,由于 心率变慢,或心律不规则,患者常感心悸、头 昏、头晕、乏力,甚至发生晕厥与抽搐(阿- 斯氏综合征)。单侧束支阻滞本身不产生症状 ,症状有无取决于原发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窦 房阻滞大多为慢性,房室阻滞可呈急性或慢性 ,束支阻滞大多为永久性,少数呈暂时性或间 歇性(由急性炎症或缺血引起)。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 房室分离是三度AVB的基本心电图表现 • 但房室分离≠三度AVB
• 房室分离按产生原因可分: • 干扰性房室分离 • 干扰+阻滞→房室分离 • 三度AVB →房室分离
1.干扰性房室分离
• 是由于心室提早激动,使本能下传的P波因遇 提早激动产生的生理不应期而不能下传。

临床心电图窦房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心电图窦房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时限正常,逸搏心律为交界性,其频率 比典型的交界性心律快,属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下壁导联的ST段抬高并有异常Q波形成,提示急 性下壁心肌梗死。
V3导联有异常Q波形成;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提 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解释
房室传导阻滞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常 见并发症,缘于大多数下壁心肌梗死因右冠 状动脉闭塞所致,而85%的房室结动脉由 右冠状动脉供血。
二度I 型:PP间距逐渐缩短,有P波脱落, PR间期正常,QRS波群成组出现。
二度II型:间歇性 P波脱落,无PP间距渐 短,QRS波群成组出砚。
正常窦性心律
解释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大于200ms。
导比例为3:2
QRS波群成组出现,P波形态相同,PR间 期逐渐延长,有QRS波群脱落,每3个P波下传2 个QRS波群。
希氏束电图---AH间期延长,HV间期正常。
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二度I型(文氏)房室传导阻滞
体表心电图---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 落, QRS波群成组出现; 因PR增量逐渐减少,故RR 间期逐渐缩短。
希氏束电图---AH逐渐延长直至H 波脱落, HV间期 一般正常。
房室传导阻滞
逸搏心律: 源于交接区---交界性逸搏心律:QRS波
群不宽(合并室内传导阻滞除外);40—60次/分; 源于心室---室性逸搏心律:QRS波群宽大
畸形;20---40次/分;
房室传导阻滞
总结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是由AH 间期延长引起。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通常由AH间期逐
渐延长引起。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通常由HV传导间断中断引起。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由HV传导完全中断引起。

心电图(窦房传导阻滞)

心电图(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主要依靠心电图进行诊断,而窦房传导阻滞根据心电图特点可分为一度、二度、高度、叁度窦房传导阻滞。

然而此病中的二度心电图特点是怎样的呢?1、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又称文氏二度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房间期递增型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间期(SP间期)是指窦房结(S)的激动通过窦房交接区传到周围心房肌(P)的时间,亦称窦房传导时间(SP传导时间)。

但是窦房交接区的传导,不能像房室传导阻滞有P—R间期可供参考,而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只有依靠P-P间期的变化来分析.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依据P—P间期的变化特点可分为3型,即典型文氏型、变异型文氏型、不典型文氏型。

①典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又称OkadaⅠ型窦房阻滞。

A。

发生机制: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在下传过程中,传导速度呈进行性减慢,直到完全被阻滞不能传入心房,这是一种传导功能逐渐衰减的表现。

也可能系窦房交接区的相对不应期及&不应期发生病理性延长,尤其是相对不应期发生病理性延长所致。

此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

B。

心电图特点:a。

必须为窦性心律、窦性P波.b.有P-P间期逐渐缩短而后出现长的P—P间期,并且周而复始.c。

长P—P间期小于较好短P—P间期的2倍。

在规则的窦性心律中出现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时,其每一周期的规律性很易识别,但在大多数窦性心律存在不同程度的节律不齐时,就增加了对阻滞周期诊断上的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P—P间隔呈长、短、更短、较好长的规律性变化时,可按以下步骤去分析:a。

测量一个阻滞周期的时限:即连续两个阻滞周期(长P—P间期)后第一个窦性P波的距离.此时限在每个阻滞周期中应相等或成倍数关系。

b。

测量一个阻滞周期中较好短的P—P间隔的距离。

c。

用较好短的P-P间隔的距离去除阻滞周期的时限:即得出此阻滞周期内的窦性周期数(如为小数,则进位为整数)。

d。

从c中得出的窦性周期数中减去一个阻滞周期中已知的P—P间隔数:等于脱落的P-P间隔数。

另类心电图讲义-9---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另类心电图讲义-9---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九)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heart block)简称传导阻滞,是指激动在心脏内传导的延迟与阻断。

心脏传导阻滞多数是由于心肌的不应期病理性延长,少数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的某一部位组织结构的中断或先天畸形。

根据阻滞部位,传导阻滞可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四类。

根据阻滞的程度,传导阻滞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阻滞。

其中一、二传导阻滞称为“不完全性传导阻滞”,三度传导阻滞又称为“完全性传导阻滞”。

但是,据目前研究认为,很多所谓的“完全性传导阻滞”也是没有真正阻滞完全的。

特别是完全性左右束支阻滞,只是左右束支传导速度差别大于40ms以上而已。

1、窦房传导阻滞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是指发生在窦房结与其周围心房肌交界区的传出阻滞。

窦房阻滞多呈暂时性,多见于洋地黄、ß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过量中毒、冠心病、心肌病及窦房结功能衰竭者。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也会诱发。

健康人晚上熟睡后出现短暂的窦房阻滞就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造成的!没有临床意义。

如果白天清醒活动状态与晚上都有窦房阻滞则是病理性的!窦房阻滞根据阻滞程度分为一、二、三度传导阻滞。

但心电图不能诊断一度窦房阻滞,亦难肯定三度窦房阻滞。

因而实际上窦房阻滞的诊断系指II度窦房阻滞而言。

II度窦房阻滞还可分为二度I型、二度II型阻滞与二度III型阻滞。

二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即莫氏I型窦房阻滞(Mobitz I型)。

二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①窦房传导时间逐步延长,P-P间期逐渐缩短,直至窦性激动传出受阻,出现一个长P-P间期。

②长P-P间期小于2倍最短的P-P间期。

③文氏周期第一个P-P间期最长,而结束前的P-P最短。

④上述征象周而复始。

P-P间期逐渐缩短,直至窦性激动传出受阻----是诊断要点!必须具备。

即P-P间期逐渐缩短直至窦性激动传出受阻,出现一个长P-P间期是二度窦房阻滞的诊断要点二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是长P-P间期小于2倍最短的P-P间期二度II型窦房传导阻滞:又称莫氏II型窦房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

• 分类:
窦房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内阻滞 室内阻滞
• 分度: Ⅰ度: Ⅱ度:莫氏 Ⅰ型,莫氏Ⅱ型 Ⅲ度:
编辑ppt
4
心脏传导阻滞-程度
• 一度 传导时间延长,所有冲动仍能传导。 • 二度 冲动部分被阻滞。
Ⅰ型传导时间进行性延长,直至受阻。 Ⅱ型 间歇性出现阻滞。 • 三度 冲动全部被阻滞。
编辑ppt
RBBB
LPFB
L编A辑FBppt
18
室内传导阻滞
• 右束支阻滞 • 左束支阻滞 • 左前分支阻滞 • 左后分支阻滞 • 双分支阻滞与三分支阻滞
编辑ppt
19
室内传导阻滞病因和发病机制
➢ 右束支细而长,易于受损。也见于健康人 。左 束支阻滞常提示心肌弥漫性病变,多见于左心 室负荷过重的心脏病变
➢ 左前分支、左后分支阻滞:以左前分支阻滞多 见,常见于冠心病
7
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表现
• 症状:
– IºAVB:可无症状。 – IIºAVB:心悸与心脏漏搏感。 – IIIºAVB:疲乏,晕厥,抽搐,心绞痛,Adams-
Stokes综合征
• 体征:
– IºAVB:s1减低 – IIºAVB:s1逐渐减低,并有心脏漏搏。 – IIIºAVB:s1经常变化,偶听到大炮音。
编辑ppt
29
左前分支阻滞ECG
ECG: 电轴左偏 - 30º ~ - 90º (< - 45º 较为肯定 ); II、III、aVF rS 型,SIII > SII, I、aVL qR 型,RaVL > RI ; QRS 轻度增宽,但< 0.12 sec 。
编辑ppt
30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 心电轴显著右偏超过+90° • Ⅰ导联呈rS型 • Ⅱ、Ⅲ、avF呈qR型 • QRS<0.12s

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

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2)慢性病因所致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Marriott 等认为慢性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约90%因双侧束支 阻滞引起。 (3)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宽QRS波群的房室传导阻 滞。 (4)一侧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伴PR间期延长:多为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图3)。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注:患者,女,8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高血压。冠状动 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左室后支99%狭窄。心电图显示:PP 间期逐渐缩短,而后出现长PP间歇,最长PP间期小于任何短 PP间期的2倍,在连续的心电图描记中(未列出),上述现 象周而复始,反复出现,且与呼吸周期无关,诊断二度Ⅰ型 窦房传导阻滞。PR间期>0.20 s,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 间期随RP间期呈反变关系,QRS波群窄,提示房室传导阻滞 部位可能在房室结水平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房室结水平阻滞
1. 临床常见情况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90%位于房室结,尤其伴窄QRS 波群、PR间期显著延长及PR间期与RP间期呈反变关系者(图 1)。 (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窄QRS波群。 (3)急性风湿热或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 房室传导阻滞、药物(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导致的或迷 走神经介导的房室传导阻滞。 (4)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合并的房室传导阻滞,房室结水平阻滞者 占75%,希氏束阻滞者占10%,双束支水平阻滞者占15%。 (5)逸搏心率较快(如>50次/min)的房室传导阻滞。 2. 阿托品治疗反应 阻滞部位在房室结水平者,大多对阿托品治疗有反应。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4. 心房阻滞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1)单纯的心房传导阻滞不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心房传导阻 滞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预后相对良好,很少发展为高度房室传 导阻滞。 (2)房内三条结间束相互交织、吻合,不易发生房内传导阻滞。房内 传导阻滞常提示房内传导束广泛病变的存在。一旦证实房室传导阻滞 由心房传导阻滞引起,不论阻滞程度如何,均提示传导系统存在严重 的退行性病变。 (3)右房内传导时间在房室传导总时间中所占比例较低(10%左右), 因而单纯心房阻滞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少见。单纯右房传导阻滞 造成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合 并房室传导阻滞时,近20%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属右房内传导延 迟引起;50%的心内膜垫缺损患者可发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与房内 传导延迟有关,同时可能并存房室交界区传导异常;房间隔缺损时右 房增大导致PR间期延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20%有一度房室传导阻 滞,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70%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与窦房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与窦房传导阻滞

18
(一)二度Ⅰ型AVB
文氏现象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发生QRS脱漏 R-R间期逐渐缩短 长的RR间期短于两个短RR间期之和 QRS波群时间、形态一般正常(除非合并室内传导异
常) 房室传导比例一般>2:1
比如3:2, 4:3等
2020/5/8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
19
*二度Ⅰ型AVB*
2020/5/8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
31
窦房传导阻滞2
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I型:P-P间期逐步缩短,然后突然延长
周而复始,最长P-P小于2倍最短P-P
II型:短P-P间期规则。有长P-P间期
长P-P 间期与短P-P间期有倍数关系
2020/5/8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
32
*窦房传导阻滞*
2020/5/8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
37
A B
C
图9 A图 常规心电图示3:1房室阻滞(逸搏间期<2倍
PP间期),PR固定。B图 3:1房室阻滞PR不固定(与
RP反比).C图 2020/5/8
房室3:河2北传北方导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
38
夜间睡眠状态出现2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白天活动后(130bpm)房室传导正常
部位包括冠状窦区、心房传导组织、房室交 界区、希氏束、束支和普肯耶纤维等。
2020/5/8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
6
2 .兴奋性
这种反应通常表现为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产 生动作电位,并以一定形式向周围扩布,工 作心肌细胞兴奋尚会引起收缩。不同细胞或 同一种细胞在不同状态下,其兴奋性是不同 的。心肌细胞兴奋性最大特点是在一次兴奋 之后有较长的不应期(refractory Period ) , 并随着心动周期时间长短改变,其不应期也 会发生变化。

心电图诊断-心电图心率失常--激动传导异常

心电图诊断-心电图心率失常--激动传导异常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
• 房室传导系统绝对不应期无限延长。 • 房室传导完全中断
P
所有P波后QRS传导中断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交界性逸搏心律
心室率: 40次/分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逸搏心律
心室率: 33次/分
二、室内传导阻滞
房室束分叉以下的传导障碍称为室内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
2. QRS时间≥0.12s(完全性),<0.12s(不完全性)
3. V1导联R峰时间 (VAT) > 0.05s
4. 继发性ST-T波改变: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
T波倒 置;V5、V6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完 全 性 右 束 支 阻 滞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迹间距≥0.04s,注意与左房肥大相鉴别。 完全性的少见,心电图表现:在正常的P波 之后还可见与其无关的异位P’波或心房颤 动波或心房扑动波,自成节律。
一、房室传导阻滞 ( AVB )
房室传导系统不应期呈病理性延长引起 的传导延缓或传导中断称为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 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1、每个P波后均有相关的QRS波群
2、 P-R间期>0.20s • 房室传导系统相对不应期的延长。 • 只有传导延缓、无传导中断。
P-R间期:0.28s
P
P
P
P
P
P
P-R间期0.28s
一 度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P
P
P
P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心电图图解

心电图图解

1、窦性心律;2、Ⅰ°房室传导阻滞
1、窦性心律;2、Ⅰ°房室传导阻滞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同上图
1、窦性心律;2、Ⅱ°Ⅱ房室传导阻滞; 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左心室高电压
1、窦性心律;2、Ⅲ°房室传导阻滞; 3、交界性逸搏性心律;4、QT间期延长
1、窦性心律;2、Ⅲ°房室传导阻滞; 3、室性逸搏性心律
1、窦性心律;2、右心房肥大; 3、顺钟向转位;4、ST-T改变
1、窦性心律;2、肺型P波;3、全导联低电压
1、窦性心动过速;2、左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 3、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4、右心室肥大?
1、窦性心动速;2、右心室肥大; 3、左心房肥大;4、ST-T改变
1、窦性心律;2、左心室肥大;3、缺血型ST-T改变
心包炎心电图: 1、窦性心动过速;2、T波改变; 3、全导联低电压
心包炎心电图: 1、窦性心动过速;2、ST-T改变
心肺复苏成功后心电图
上图第二天复查结果
1、窦性心律;2、T波改变
CO中毒后: 1、窦性心动过速;2、心肌损伤
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1、窦性心律;2、ST段改变:提示低钙血征 3、左心室高电压
1、房颤心律; 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3、部分T波改变
1、房颤慢室率 2、 Ⅲ°AVB 3、过缓的交界性逸搏性心律 4、ST-T改变
1、房颤心律;2、多源性室性早搏二联律;3、ST-T改变
1、房颤心律;2、成对室性早搏; 3、ST-T改变;4、Ⅱ°房室传导阻滞。
1、心房扑动(房室传导比例2∶1) 2、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ST-T改变
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T波改变;5、顺钟向转位
1、窦性心律;2、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3、ST-T改变

Ⅱ°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Ⅱ°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Ⅱ°Ⅱ形窦房传导阻滞 本图为窦性心律,P-P间期0.76秒(心率79次/分), 第1、4、7组PQRS后出现长间歇,其P-P间歇1.52秒,是正常P-P间歇的两倍。 心电图符合窦性心律、Ⅱ°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三十讲 房室传导阻滞(一)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三十讲 房室传导阻滞(一)

中, 使原有 的窦性冲动不能产生正常的 除极反应 。下面所 讲 的房 室传导 阻滞和 束支传 导 阻滞 不包括 上述 干扰现 象 。 房 室传导 阻滞( a t r i 0 v e n t r i c u l a r b l o c k,简称 AVB) 根 据阻滞 程度可分 为不完 全性和 完全性 两种 。不 完全性房 室传导 阻滞又可分以下三种 : I 。 A V B, 指仅有房室传导延缓 , 但窦房结激动均可下传至心室 , 无任何脱落;1 1 。 A V B,指少
0. 1 2~0. 2 0 s之 间 波 动 。
种 ,本讲座 只介 绍这两 种现象 。 心脏 传导 系统是 一种 特殊 分化 的心肌 组织 ,它们 由窦
房 结 、房 室 结 、房 室 束 ( Hi s束 、希 氏 束 ) 、束 支 及 普 金 野 纤
维组成 ( 见图3 0 -1 ) ,负责产生 电激 动、传导 电兴 奋及调 节 并维持 心脏 正常 的节律性 搏动 。 心肌 的不应 期可分 为绝对不 应期 和相对 不应期 ,在绝 对不应 期内,心肌对任何刺激不产生反应 ,在相对 不应期内 可 以有条 件的产生 反应 。心脏 传导 障碍也有 生理性 与病理 性两种表现形式 。生理性 心脏 传导 障碍又称干扰现象。举例 说 明干扰现象:由于心房频率过快 , 房室结的隐匿性传导功 能就会发生作用 , 这样 即可形 成部 分房 室传导被 阻滞 ;又如 房性早搏发生过早 , 房室结处于 绝对 不应期 时,使这次房性
2 O 1 3年 5 月第 2 0 卷第 9 期

执 业助 理 医师 ( 全科 ) 进修 教 育讲 座 ・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三十讲 房室传导阻滞( 一)
薛松 维 心内 科主任医师

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first degree A-V block
心电图特征 P-R间期延长为主要表现:成人PR≥0.21 sec或前后两次检测结果比较,出现与心率相当的 P-R间期延长超过0.04sec。(P-R间期随年龄 心率而存在明显变化)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second degree A-V block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third degree A-V block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交界性逸搏
交界性逸搏
心电图特征 1. P波与QRS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律; 2. 房率常高于室率。 3 . QRS可为正常(交界性逸搏),也可为宽大畸形 ≥0.12s(室性逸搏)
室性逸搏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third degree A-V block
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 。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I型和II型两种类型, I型较II型常见。
I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房室束 的近端,预后较好; II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大多位于房室束 远端或束支部分,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预后差。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second degree A-V block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third degree A-V block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房室交 界区组织而抵达心室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节 律点就会发放冲动,激动心室,出现逸搏心律。 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律,也应 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I型:莫氏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 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 一个P波后漏脱一个QRS波群,其后P -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 ,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 象。

窦房传导阻滞有哪些症状?

窦房传导阻滞有哪些症状?

窦房传导阻滞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窦房传导阻滞症状,尤其是窦房传导阻滞的早期症状,窦房传导阻滞有什么表现?得了窦房传导阻滞会怎样?以及窦房传导阻滞有哪些并发病症,窦房传导阻滞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窦房传导阻滞常见症状:
乏力、心搏漏跳、头晕、传导阻滞、不完全性房内阻滞
*一、症状
一、症状
窦房传导阻滞可暂时出现,也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窦房阻滞患者常无症状,也可有轻度心悸、乏力感以及"漏跳",心脏听诊可发现心律不齐、心动过缓、"漏跳"(长间歇)。

如果反复发作或长时间的阻滞,连续发生心搏漏跳,而且无逸搏出现,则可出现头晕、晕厥、昏迷、阿-斯综合征等。

另外,尚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二、诊断
一度窦房阻滞表现为窦房传导时间的延长,在体表心电图上难以诊断;二度窦房传导阻滞根据病史、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可确诊;三度窦房阻滞表现为窦性P波消失,与窦性停搏鉴别困难。

*以上是对于窦房传导阻滞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窦房传导阻滞并发症,窦房传导阻滞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窦房传导阻滞常见并发症:
低血压
*一、并发病症
如窦房传导阻滞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可出现晕厥、低血压、阿-斯综合征等并发症。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窦房传导阻滞症状,窦房传导阻滞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窦房传导阻滞”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窦房阻滞的诊断标准

窦房阻滞的诊断标准

窦房阻滞的诊断标准如下:
1.窦房阻滞患者常无症状,也可有轻度心悸,乏力感,以及漏跳。

2.心脏听诊,可发现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漏跳。

3.心电图显示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大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因,因心肌缺血导致窦房结周围器官器质性损害。

根据心电图特点可分为一度、二度、高度。

三度。

房室传导阻滞。

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控制消除原发病。

合理使用洋地黄制剂等抗心率市场的药物,保证生活饮食起居有常,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房传导阻滞主要依靠心电图进行诊断,而窦房传导阻滞根据心电图特点可分为一度、二度、高度、叁度窦房传导阻滞。

然而此病中得二度心电图特点就是怎样得呢?
1、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
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又称文氏二度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房间期递增型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间期(SP间期)就是指窦房结(S)得激动通过窦房交接区传到周围心房肌(P)得时间,亦称窦房传导时间(SP传导时间)。

但就是窦房交接区得传导,不能像房室传导阻滞有P-R间期可供参考,而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只有依靠P-P间期得变化来分析。

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依据P-P间期得变化特点可分为3型,即典型文氏型、变异型文氏型、不典型文氏型。

①典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又称OkadaⅠ型窦房阻滞。

A、发生机制:窦房结发出得激动在下传过程中,传导速度呈进行性减慢,直到完全被阻滞不能传入心房,这就是一种传导功能逐渐衰减得表现。

也可能系窦房交接区得相对不应期及&不应期发生病理性延长,尤其就是相对不应期发生病理性延长所致。

此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

B、心电图特点:a、必须为窦性心律、窦性P波。

b、有P-P间期逐渐缩短而后出现长得P-P间期,并且周而复始。

c、长P-P间期小于较好短P-P间期得2倍。

在规则得窦性心律中出现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时,其每一周期得规律性很易识别,但在大多数窦性心律存在不同程度得节律不齐时,就增加了对阻滞周期诊断上得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P-P间隔呈长、短、
更短、较好长得规律性变化时,可按以下步骤去分析:
a、测量一个阻滞周期得时限:即连续两个阻滞周期(长P-P间期)后第一个窦性P波得距离。

此时限在每个阻滞周期中应相等或成倍数关系。

b、测量一个阻滞周期中较好短得P-P间隔得距离。

c、用较好短得P-P间隔得距离去除阻滞周期得时限:即得出此阻滞周期内得窦性周期数(如为小数,则进位为整数)。

d、从c中得出得窦性周期数中减去一个阻滞周期中已知得P-P间隔数:等于脱落得P-P间隔数。

e、用c中求得得窦性周期数去除一个阻滞周期得时限:等于一个窦性周期得间距。

②变异型文氏窦房传导阻滞:又称OkadaⅡ型窦房阻滞。

A、发生机制:文氏周期开始时,窦房传导时间(S-P传导时间)逐渐延长,而窦房传导间期得增量逐渐减少,在窦性激动不能下传前增量反而增加。

其原因就是由于窦性激动在下行性传导过程中,发生了逆行性、隐匿性传导,引起其后得窦性激动得窦房传导意外地延长。

B、心电图特点:a、必须为窦性心律,窦性P波。

b、窦性P-P间期逐渐缩短,其后P-P间期不变或稍长。

较好后出现一个无窦性P波得长间歇。

c、无窦性P波得长间歇:即长P-P间期略短于2个窦性周期。

③不典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又称OkadaⅢ型窦房传导阻滞。

出现不典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时,窦房传导得增量并非逐渐减少,而逐渐增加。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P间期逐渐延长,继而突然明显延长成一个无窦性P波得长间歇,长间歇略短于2个窦性周期。

二度Ⅰ型窦房传导
由于有心房漏搏,所以窦房传导比例不呈1∶1传导。

与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一样,可呈各种比例传导。

例如:3∶2、4∶3、5∶4等,可形成“二联律”“叁联律”等,或呈2∶1、3∶1等,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

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表现为3∶2传导得特点为:连续两个长得P-P 间期之与等于连续3个短得P-P间期之与,即P4P5+P5P6=P1-P2+P2-P3+P3-P4,或P1-P4=P4-P6。

此种规律在同一份心电图中出现得次数越多,诊断得可靠性越大。

当其连续出现时则表现为各种P-P间期短长交替。

反复得3∶2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与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得鉴别点为:前者得P-P间期有逐渐缩短得现象,并有周而复始得特点;而后者得长间隔前P-P间期相等。

2、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①发生机制: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就是由于窦房交接区得相对不应期与&不应期发生病理性延长所致,二度Ⅰ型窦房阻滞以前者为主.而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则主要以后者为主,使单个窦性激动不能传入心房。

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有传导比例规整得(即固定得)与传导比例不规整得两种类型。

②常见传导比例规整得(即固定得)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A、2∶1传导得二度Ⅱ型窦房阻滞:较为少见,心电图上表现为持续得传导比例规整得每一个窦性P波之后心房漏搏一次(即发生一次窦房阻滞),呈2∶1传导。

当心率缓慢(30~40次/min),表现很像窦性心动过缓,如不直接描记窦房结电位,很难将两者区别。

当体力活动或注射阿托品后,窦房传导改善可转为1∶1传导,心率会突然增加1倍,则可确诊为二度Ⅱ型
2∶1传导得窦房阻滞。

B、3∶2或4∶3或5∶4等传导比例保持不变得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即每隔2次或3次或4次窦性搏动发生一次窦房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为2个或3个或4个窦性P波后产生一次漏搏,无P-QRS-T波群,这个长间歇恰为其短得P-P间期得2倍。

窦性心搏之间得P-P间期相等。

C、规整得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得心电图特点:a、窦性P波。

b、规则得P-P间期中突然出现一个长间期,其间无P-QRS-T波群。

c、规则得P-P间期与其后得长间期之间呈固定得比例:如2∶1或3∶2或4∶3或5∶4等。

d、长得P-P间期就是短得P-P间期得整倍数,常见得就是2倍。

③传导比例不规整得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在一系列窦性心律中,突然出现一个无窦性P波得长间歇,长间歇与P-P间期恰为窦性周期得P-P间期得2倍。

其传导比例不固定,可呈2∶1、3∶2或4∶3等。

诊断时应注明其传导比例。

此类型较多见。

3、二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
二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系窦房传导间期不定型Ⅱ度窦房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点示P-P间期长短不一,类似窦性心律不齐。

如与二度Ⅰ型窦房阻滞交替或间歇出现,则更支持二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

相关文章:窦性检查诊断护理预防用药案例治疗原因症状室性
关键词: 二度窦房传导阻滞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