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音乐的发展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乐的继承与发展论⽂浅谈中国传统⾳乐的继承与发展论⽂ ⽆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作中,⼤家肯定对论⽂都不陌⽣吧,论⽂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章。

你所见过的论⽂是什么样的呢?下⾯是⼩编整理的浅谈中国传统⾳乐的继承与发展论⽂,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当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贸易往来,也包含了各国之间的⽂化交流。

但是,就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我国⼈民在接受⼀些外来⽂化时表现出了较⾼的热情,但是在对于本国传统⽂化的继承与发展上,有⼀部分⼈会以⼀种⽆所谓的态度来对待甚⾄产⽣厌烦情绪。

就我国传统⽂化中的⾳乐⽂化来说,特别是中国戏曲⽂化,除了⼀些上年纪的⼈喜欢听之外,绝⼤多数的年轻⼈更偏爱⼀些流⾏⾳乐或者⼀些外⽂歌曲。

由此可见,重视对中国传统⾳乐⽂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已经是⼀个⼗分重要的任务。

⼀、中国传统⽂化的继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国传统⾳乐没有树⽴⼀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处在⼀个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发展迅速的时代,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化多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外国⾳乐⽂化开始逐渐渗透到我国的⾳乐⽂化中,甚⾄已经有了取⽽代之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我国的⾳乐⽂化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发展起来了,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些外在因素的冲击以及⼀些内在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乐⽂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这样⼀来,就会使⼈们长时间忽视传统⾳乐⽂化的发展,在思想上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乐继承与发展的错误认识。

(⼆)⼀些现代⾳乐⽂化的冲击 社会的进步是历史不断变迁的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就会有⼀些⽂化的传承与摒弃。

中国传统⾳乐⽂化发展的实质是⼀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展现,所以,要想保证它在发展过程中的长盛不衰,要做的并不是让它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是要让这⼀⽂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长久地被传承和发展下去。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发展历史悠久,并不断形成、创新,影响着华夏大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和现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把过去的精彩搬到现在,而且还能丰富现代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审美。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可追溯到夏商周六朝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多元化的民歌和民谣传统。

六朝时期,北魏、南朝等开创了诗词歌曲和曲艺文学流派,在历史上曾影响深远。

宋代更是音乐文化的极熠时期,出现了著名诗人苏轼、陆游等,形成了“文句”的新颖曲艺,把宋代的音乐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文化传承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期,黄梅戏、河南豫剧等戏曲剧种及其衍生出的民间歌谣摆脱了宫廷音乐的束缚,民族音乐有了新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复兴民族音乐,国家加大了民族音乐的投入,组织了大量民歌和民谣收集工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1、多元化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不仅有传统的民歌、民谣,还有越来越多的新音乐和现代曲艺等,广受广大人民欢迎。

2、影响力广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全中国,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群中都能听到它的影子,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三、对策1、提倡民族文化教育加强民族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一些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2、组织民族音乐活动举办一些民族音乐宣传活动,如民族音乐会、民歌大赛等,不仅能利用活动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而且还能提供一个展示民族文化的平台。

3、综合保护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制定一些保护民族文化的法律法规,对古老歌谣和歌曲进行有效的保护,确保民族文化的长期传承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效应和文化价值。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老的民歌在人们中传唱,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朝,历代皆有文艺创作。

民间音乐以其多样性、活力和生动性,一直丰富着中国文化底蕴。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路径与对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从新石器时代的“鼓笛”,到夏商周的“大鼓击楔”,到春秋战国的“磬鼓”,到汉朝的“柳琴”,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

随着各民族的混杂,民族民间音乐也得以发展成多元化,各地文化交融,汇集成丰碑富庶的民间音乐园地。

清朝时期有着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大力支持,古典民族音乐发展迅速,令各种文化日趋多元化。

二、现状及对策1、受政策支持:受益于政府大力支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较为平稳,民族音乐的畅谈、流传和表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得到了政府各种政策的一定支持。

2、学术研究:此外,学术研究也为发展民间音乐提供了动力。

伴随着社会的新兴,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也普及到世界各地,学术研究也越来越多,比如对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民间艺术越来越全面。

3、媒体利用:此外,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介也应运而生,为发展民族民间音乐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既可以让新的民族民间音乐更加容易到达更多的听众,也可以让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在新的技术环境中再次焕发灵动。

三、未来发展路径1、学术研究:未来,学术研究将是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前提与保障,基于合作伙伴关系、文化艺术研究与交流以及中外学术机构间的科研合作,以研究者为主体,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以实现新旧文化共同交流。

2、开发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技术,使民族民间音乐更新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和发展势头,以避免民族音乐过时。

3、传播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民族音乐,对其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更多的民族文化热情,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民族音乐。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

的发展造就 了基础 。


原始社会时期 民族音乐的发展
在漫长 的原 始社会里 ,人们 主要 是靠集体 的劳动 来生存 , 社会生 产力落后 , 以原始音 乐与劳动生 活有 所 着 紧密 的联 系 ,多以生活 中的元 素作 为音乐 的必要 因 素 。相传 黄帝 时做 的《 弹歌》 就是反 映狩猎生活 的 :断 “ 竹, 续竹 , 飞土 , 逐夫” 吕氏春秋 ・ 。《 古乐》 中记 录的“ 八 阕”则是反 映原 始农 牧生活 的组歌 。当时许多 歌曲的 , 内容 , “ 天常 ” “ 五谷 ” “ 像 敬 、奋 、 总禽兽 之极 ” 都反 映了 广大劳动人 民对农 业 、畜牧业 以及 天地 自然规律 的认 识 。原始 时期 我国音乐的主要形式 是歌 、 、 同时进 舞 乐
山 东审 计 ,0 3 ( ) 2 0 ,2 .
1 各级政府领导要更加重视 和支持乡镇 审计工作 . 乡镇审计应投 入更多人力 、 物力 和财力 , 让审计 机关和
[】 2刘罡. 对农村村级 集体 经济组织 审计模 式的探讨 中国农 业 大学学报 ,0 4 ( ) 2 0 ,3 .

立审计机构独立 了 , 审计人员 的待遇提高 了 , 能有了 才 梧桐树 , 自有凤凰来 。 3审计工作重点转 向乡镇 的经济效益 的审计 。 . 乡镇 审计工作 的重点转 向经济效 益的审计 ,在 乡镇 搞好经 济建设 的同时 , 积极推进 乡镇 审计 。做到全过程 审计 , 全 面审计 , 即事前 、 中和事后 的全过 程审计 监督 , 事 把 好审计 的每一关 。既要让 审计做 到每一点 , 刻 , 每一 又 要让审计 不妨碍乡镇经济 的发展 ,要让 审计深 入到每 个人每件 事 , 经济效益要每 时每 刻都有审计伴 随 , 做到 预 防审计与纠错审计相结合 , 主要以预防审计 为主。审 计不是 目的, 乡村经济发展才是根本 。审计只是乡村经 济发展 的保 驾护航 的措施 , 它 的督促 和指 导 , 只是 只有 通过 制度 , 通过监督 , 过方法 , 能加强 乡村经 济的 通 才 建设与发展 ,才 能在经济法杖 中杜绝违纪违法 事件的

浅谈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现状

浅谈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现状

浅谈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现状1. 引言1.1 中国传统声乐与民族声乐的关系中国传统声乐与民族声乐密不可分,两者在演唱方式、音乐元素、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紧密联系。

传统声乐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戏曲、民歌、器乐、说唱等形式,代表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传统声乐通过传承和演绎,将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特质融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民族声乐则是中国传统声乐的延续和发展,它在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元素,融合了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情感,丰富了中国声乐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传统声乐和民族声乐之间的互相影响和融合,不仅促进了中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也为中国声乐的创新和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当代中国音乐领域,传统声乐与民族声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声乐艺术体系,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重要性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重要性在于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声乐作为中国传统声乐的延续和发展,在当代音乐领域中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通过对民族声乐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国音乐的美好情感和智慧。

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也对丰富当代音乐生态和推动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民族声乐在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展现出新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这种融合与创新不仅能够丰富中国音乐的内涵,还能够拓展音乐的表现领域,提升音乐的艺术性和影响力。

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音乐艺术的发展和探索。

它在丰富音乐形式、拓展音乐风格、推动音乐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音乐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民族声乐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民族声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民歌和民间音乐,这些传统音乐形式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情感。

浅谈中国音乐的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音乐的发展趋势

清朝末 年 , 外来 音乐文 化 , 尤其 是西洋 音乐文化 与 日 本近代 音乐 ( 主要是学 校歌 曲与军歌 ) 渐 传人 , 逐 新
音 乐 由 此 兴 起 … 。 于 是 我 们 可 以 这 么 说 : 音 乐 是 新
指 晚清以来 随着西洋 音乐 的传人而逐 步建立发 展起 来 的 , 同于中 国传 统 音 乐 的新 音乐 , 不 同 , 不 说 主要
立 文学艺术 团体 、 播文 艺等成 为社会 的新风 尚 , 传 另
外新 的音乐 社 团的出现 等这些 形式都有 效促进 了新
音 乐 的传播 和发展 。 ( )0年代 新音 乐的初 步发展 三 2 以赵元 任 、 黎锦辉 、 刘天 华 、 肖友梅 等在 专 业 音 乐创 作方 面的最初 尝试 为代表 实现 了新 音乐发展 的
的出现 , 是 2 这 0世纪 新 音乐 的第 一 大事 , 师范 院 从 校音 乐 系科 的最初 设置 到专 门音乐 院—— 国立音 乐 院的成立标 志着新 音乐 逐渐专 业化和 正规化 。 ( )0— 0年 代 规模 空 前 的 抗 日歌 咏 和音 乐 四 3 4
乐 , 可 以称 中 国的专业音 乐或 中国的现代音 乐 。 也
是指形 式上 的不 同 , 如 记谱 法 、 诸 体裁 等 , 实在 内 其
容上 , 音乐 与 中国 的传统 音 乐有 着 千丝 万 缕 的联 新
系 。本 文 从 三 个 方 面 所 谈 的 中 国音 乐 主 要 是 指 新 音
良好 势头 , 这个 时期最 引人 关 注 的是 专业 音 乐教 育
关 键 词 : 国音 乐 ; 争 ; 展 趋 势 中 纷 发
中 图分 类 号 : 6 J4 文 献 标识 码 : A
中国音乐 是 比较 宽 泛 的概 念 。 自宋 代之 前 , 中 国音乐 主要是 以本土 繁衍 , 异的方式 发展 , 变 而到 了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和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它不仅给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自我更新的活力和张力。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流行音乐作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更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1).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

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

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

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文革”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

(2).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外面的东西开始不断涌进国内。

音乐上人们最先接受的便是港、台的流行歌曲。

伴着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这些歌曲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它们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青一代流行乐创作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

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韩先杰词、谷建芬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等。

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

(3).多方位的尝试和走向繁荣。

“港台风”持续了较长的一个时期后,人们变得冷静了,听久了港台歌星的嗲声嗲气,洋腔洋调,已不满足歌曲中的风花雪月,柔情蜜意,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通俗音乐创作的出路。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国内外政治动荡、社会变革以及文化交流的活跃,为国乐主义思潮的兴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经历了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冲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际,一些音乐家和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音乐,并试图将其融入现代音乐创作,提倡以中国音乐传统为基础,以现代音乐技法为工具,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作品。

国乐主义思潮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成为当时中国音乐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乐主义思潮通过探索和创新,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国乐主义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音乐教育和演出实践,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的兴起为中国音乐的多元发展打开了新的道路,为中国音乐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2. 正文2.1 国乐主义思潮兴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音乐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国乐主义思潮兴起的时期。

国乐主义思潮的兴起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在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领域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许多传统音乐形式遭到了冲击。

为了振兴中国传统音乐,一些音乐家开始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魅力,试图融合传统和现代音乐元素,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音乐作品。

这种思潮逐渐形成并得到了越来越多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支持和认可。

国乐主义思潮的兴起也受到了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怀旧和重新认识的需求。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和探讨,国乐主义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兴起。

国乐主义思潮的兴起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音乐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国乐主义思潮的兴起不仅推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也为中国音乐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活力。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及发展趋势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着,风格各异,曲调绚丽,它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有看自己明显特点和深厚文化底蕴及强烈的心理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音乐,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以及近现代的流行音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特色应用发展趋势引言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上一个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文明,创造了许多良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形成了一个深刻的含义和内容丰富的民间音乐系统。

所以我们要了解中国音乐,不只是唱一些中国歌曲,听传统音乐段落,还必须从民族,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研究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的特色,了解中国音乐的真正意义【2】.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力量、意志和追求。

在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电影音乐中重要构成元素的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的运用上都是在不断地深入挖掘与加强利用的。

而民族器乐又是为电影音乐洒下的最好的肥料,同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每种民族乐器都有自身丰富的表现形式,而我国的民族乐器主要分为弹拨、吹管、打击、拉弦四大类别.在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中,又产生了风格各不相同的器乐类型【3】。

而且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行音乐从各个方面学习、模仿、借鉴着民族音乐的某些因素使自己得到发展,并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当的趋势.而民族音乐紧跟时代步伐,在创新中存活。

“民乐流行化”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模式【4】.1 民族音乐的形成我国民族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中发展起来的。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四域音乐、中原音乐、外国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形成的三大因素【5】.1.四域音乐。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音乐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国乐主义思潮在音乐领域中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音乐艺术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国乐主义思潮影响了当时的音乐作曲、演奏和理论思想,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等方面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

一、社会背景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危机,国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文化逐渐式微,西方文化的侵入加剧了中国文化的衰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具有国家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振兴中国文化,维护国家尊严,这股国家振兴的热潮也渗透到了音乐领域,促进了国乐主义思潮的兴起。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也给国乐主义思潮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了人们生活的步伐,社会风气日益活跃,音乐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

在这个背景下,国乐主义思潮迅速兴起并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二、音乐特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展现出了一些独特的音乐特点。

国乐主义思潮坚持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致力于发扬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并融入现代音乐的元素,使之更好地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国乐主义音乐强调音乐作品的国民性,试图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社会现实相结合,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国乐主义音乐还在演奏方式和乐器运用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比如在传统乐器演奏中添加西方管弦乐器,创造了新的音乐形式,使中国传统音乐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代表作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主义思潮音乐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杰出的成就,产生了一些代表作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这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国乐主义思潮的杰出代表之一。

这首进行曲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现代音乐的特点相结合,旋律悦耳动听,节奏强烈有力,因此深受人民喜爱,成为了中国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战斗歌曲,展现了国乐主义音乐的国民性和群众性。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出了独特的演变路径:融合、复兴、多元化。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最初的歌舞表演和声乐曲调,随着历史的推移,到汉代文化的融合、到明清以来的声乐唱法的发展,再到现代形成的流行音乐,都展示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长久以来的演变历程。

①合进程从古至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融合变革。

古代文人把民间音乐融入文艺表演中,形成了极具华夏文化特色的民间音乐。

汉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混合,民族音乐中吸收了外来文化,古代曲调不断演变出新的曲风和乐曲,能反映出当时时代的风格和地域特色。

②复兴进程清末以后,中国民间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方面,改革开放使一些古典曲调重新流行起来,把当时人们的思想内涵融入其中,使民间音乐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另一方面,以群众为主的公益演出,把经典曲调演绎出美妙的音乐,让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③多元化进程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结合了流行音乐、现代音乐和电子音乐等元素,表现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文化特点,丰富了中国民歌的音乐表现形式,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二、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同时也受到了新的影响。

一方面,一些古老的民族音乐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中,中国民族文化得以在广大民众中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一些原有曲调也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形成了新的民族风格音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的文化氛围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尽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某些曲调的传播较少,缺乏新的创作和发展,使得部分民间音乐的传播比较有限;二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出渠道有限,对民间音乐的流传和唱响也存在一定的障碍;三是部分传统民族曲调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可能丧失原有曲调的特色。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一种沉淀着千百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本土艺术形式,其发展史是令人振奋的。

然而,由于当前现实诸多因素导致其普及率逐渐下降,被广大民众所忽略。

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激励手段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振兴民族音乐的对策,以期让更多民众了解和欣赏这一中国大地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财富。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现状;对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沉淀了千百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本土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文化传统,在中国的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其普及度降低。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激励手段,提出一系列振兴民族民间音乐的对策,以期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和欣赏这一中国大地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财富。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公元前2000多年,神农、黄帝、伯高等历史上的文王都曾用歌讴表达其伟大的智慧,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最早的版本。

公元11世纪,中国首次不断加入外来因素,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蒙古等民族的加入,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体系。

明清时期,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各种各样的乐舞戏曲纷纷涌现,充满活力与艺术魅力,为中国音乐史增添了多彩的色调。

20世纪到了今天,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活跃,以伴随地方特色的乐器演奏、歌舞表演、民间闹腾等形式为多,受到各地民众的喜爱。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尽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入了一个高潮,但是它们的普及度仍然受到影响,没有取得有效的发展。

存在一些因素,像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项目不规范,受到当代文化、媒体等影响,把越来越多的关注转向外国文化,使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普及率变得越来越低。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特点1. 引言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音乐风格以及代表性乐器等方面来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2. 历史背景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的音乐可以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大类。

宫廷音乐是贵族阶层所独有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特点。

而民间音乐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它融入了民间故事和情感,体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情感表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民族音乐逐渐与各地方文化和各民族音乐相结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

3. 音乐风格中国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其中一些代表性的音乐风格包括:3.1 京剧音乐京剧音乐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音乐之一,具有浓厚的宫廷音乐风格。

它融合了戏曲表演、歌唱和音乐伴奏等元素,旋律华丽而独特。

3.2 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中国西南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音乐。

这些音乐以其原生态、质朴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而闻名。

例如,云南的傣族音乐和西藏的藏族音乐等都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3.3 南方民歌南方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悠扬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常常表达人们的生活困扰和情感。

3.4 传统器乐中国民族音乐中有许多传统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等。

这些乐器在演奏上要求技巧高超,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4. 代表性乐器中国民族音乐中有一些代表性的乐器,它们在音乐演奏和表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1 古筝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常用于演奏民间音乐和古代宫廷音乐。

4.2 琵琶琵琶是中国古代的丝弦乐器,常用于演奏京剧音乐和古代宫廷音乐。

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4.3 二胡二胡是中国传统拉弦乐器,广泛用于民间音乐演奏。

它具有悠扬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能够表达出深情和浪漫的感觉。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特点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文化遗产,它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涵盖了丰富的内容、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超凡表现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概述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自西周时期开始形成。

在此期间,民族音乐是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音乐来感谢神明,祈求好运。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民族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那时的音乐作品主要分为舞蹈音乐和器乐两种类型,通过器乐展现出来的典雅高尚的音乐风格,被后人称为“雅乐”。

舞蹈音乐则是通过舞蹈来让观众欣赏音乐。

在汉代,器乐逐渐成为主要形式,它不仅是一种文艺表现,也是一种官方礼仪的象征。

汉代时期,器乐逐渐发展为时、换和、乐、赋等组成部分,分别代表着音乐范畴、管乐、弦乐以及意味深长的音乐原理。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音乐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繁荣时期。

唐代的音乐曲调优美动听,赋予了音乐更为深刻的情感表现效果,其音乐传承至宋代,彼时,音乐、舞蹈、戏剧等一系列事件齐头并进,形成了多样博大、充满艺术精髓的传统文化。

宋代时期,雅乐作为文人之乐,曲式多样,兼具音乐和文学的共同特点,如《高山》、《游曲》等,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庐山谣》。

明清时期,中国民族音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明朝的天启年间,民间音乐成为了主流表达方式,民众自发组织音乐社团,在社团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天净沙秋思》等。

而在清朝,器乐音乐再次成为官方文艺的代表,这一阶段的音乐遵循着“古音追求”的理念,民族音乐随着中国古文化的深入走向崭新的境界。

二、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是多面的,囊括了多种风格、风格和文化特征。

以下将从音乐形式、音阶、曲调、音色、旋律等角度进行简要的经济分析。

(1)音乐形式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最突出的音乐形式其实就是舞蹈与器乐,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对其作出解释。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特点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音乐形式和特色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特点。

一、历史背景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古代,音乐被视为一种祭祀和娱乐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宗教仪式、宫廷乐队和民间娱乐活动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不同的影响。

二、音乐形式中国传统音乐包括了多种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

1. 宫廷音乐: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皇室和贵族阶层所独享的音乐形式。

它以雅致、庄重为特点,常常用于宫廷仪式和宴会。

宫廷音乐的乐器包括琴、瑟、筝等,演奏技巧高超,曲调优美。

2.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广泛流传的形式之一。

它反映了中国各个地区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

民间音乐的乐器种类繁多,如二胡、琵琶、笛子等,曲调欢快、朴实,常常用于庆祝节日和婚庆活动。

3. 戏曲音乐: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戏曲表演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戏曲音乐的乐器包括锣鼓、板胡、京剧唱腔等,曲调悠扬、富有表现力,常常用于讲述故事和表达情感。

三、特色中国传统音乐具有独特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语言: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达情感和意境,强调音乐语言的表现力。

它通过音调、节奏和音色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意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2. 和谐平衡:中国传统音乐注重和谐平衡的美学原则。

它追求音乐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音乐的整体效果和平衡感,给人以舒适和谐的感觉。

3. 古韵悠长: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

它的曲调和旋律常常带有古韵,给人以深沉、悠扬的感觉。

4. 地域特色:中国传统音乐在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特色和风格。

北方音乐注重豪放和雄壮,南方音乐注重细腻和柔美,西南音乐注重奔放和热情,东方音乐注重婉约和含蓄。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特点【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从古至今,中国民族音乐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拥有浓厚的传统特点,如古老的旋律、传统的乐器等。

中国民族音乐也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新的面貌,融入了现代元素和国际影响,展现出多样性和跨界融合的特点。

在创新的历程中,中国民族音乐不仅保留了传统风格,还不断进行创新实践,开拓新的领域和形式。

中国民族音乐的未来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它将继续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发光发亮,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特点、传统、现代、多样性、跨界融合、创新历程、独特魅力、未来发展、世界音乐舞台、定义、重要性1. 引言1.1 中国民族音乐的定义中国民族音乐是指中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

这些音乐作品包括了广泛而丰富的曲调、旋律、节奏与歌词,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和感情。

中国民族音乐通常采用传统的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也包括了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如哈萨克族的马头琴、藏族的手鼓等。

中国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声音色彩和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中国民族音乐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歌、舞曲等民间音乐形式,还包括了古典音乐、戏曲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中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和风格各异,充分展现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性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性体现在其能够传承和传播中国民族文化。

通过歌曲、乐曲等形式,民族音乐传承着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历史故事,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丰富多彩文化的国家,音乐作为其中一项文化产物,在中国拥有着长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发展。

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在不断壮大,中国流行音乐市场逐渐兴起,为艺人和制作人提供了更广泛的创作空间。

本文将浅谈关于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流行音乐现状众所周知,流行音乐是引导文化风潮的标志之一,也是反映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个时期的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娱乐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流行音乐逐渐走进了大众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境内外流行元素混搭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中,境内外流行元素混搭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与西方音乐市场相比,中国音乐市场历经艰难,受到显著的政治、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流行音乐市场中,西方音乐元素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

然而,仅仅跟风西方音乐市场显然是不够的,少年维持潮流的元素可以是针对西方音乐元素的人性需要和社会需求,也可以是对中国音乐元素的继承和发扬。

2.音乐特色逐渐浮现中国流行音乐在倡导西方音乐风格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追寻音乐本土化的特色。

近年来,一些新生代音乐人在音乐风格和形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如更多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注重音乐主题和情感韵味。

这种音乐风格的出现,既能更好地表达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也能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精髓。

3.演唱会文化日益兴盛演唱会,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流行音乐的快速兴起,演唱会文化日益兴盛。

越来越多的艺人走上了演唱会的舞台,并尽最大努力打造一种完美的现场表演体验。

这一趋势的出现,为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趋势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1.经济因素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音乐娱乐活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1.引言中国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的音乐发展历程中,有着独特的特色和风格,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传递情感和增进国际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国音乐进行深入探讨。

2.中国音乐的起源与发展2.1 古代音乐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音乐主要是以舞蹈和声音为基础的。

古代音乐可以分为雅乐和俗乐两类,雅乐是宫廷和贵族的音乐,而俗乐则是民间音乐。

2.2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等。

其中,民间音乐以山歌、童谣、敬神音乐等形式表现,曲艺音乐以评书、相声、快板等形式表现,戏曲音乐则是戏曲表演中的伴奏音乐。

3.中国音乐的类型与特色3.1 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音乐是指古代中国自成体系的音乐形式,包括琴曲、笛子曲等。

这些音乐作品以独特的旋律、和声和节奏表现出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3.2 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是指各个民族在其音乐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特色。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具有独特的旋律、节奏和乐器演奏技巧。

3.3 流行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音乐逐渐与世界音乐相融合。

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猛,中国音乐产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4.中国音乐的影响与发展现状4.1 中国音乐的影响力中国音乐不仅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也开始研究和创作中国音乐,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国际化。

4.2 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音乐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包括音乐制作、音乐教育、音乐平台等方面。

这不仅推动了中国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发展,也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5.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论文、研究成果、音乐作品等。

这些附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音乐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成果。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版权法版权法是保护音乐作品及其演出者权益的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音乐的发展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突飞猛进,中国音乐事业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新的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音乐有了更多需要和要求;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客观趋势,世纪音乐也有了更多地交流和融合。

中国音乐在新的时代将是怎样的姿态?关键词:中国音乐发展思考新音乐传统音乐历史悠久的中国孕育了特有的中国音乐,经历了五千年的中国音乐有过辉煌,也曾没落。

带着百年的探索、挣扎,带着曾有的余辉,带着困惑进入了21世纪。

中国音乐将以怎样的姿态展现新的世纪?中国音乐是“新音乐”和“传统音乐”并存任何新事物的生成及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因素,文学、美术如此,音乐亦然如此。

这些社会因素包括一定的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每个民族特定传统的文化审美、风俗习惯、民族语言、人文精神等。

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本土固有的音乐——“传统音乐”已无法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民族振兴的要求。

经过一系列痛苦的思考、激烈的批判和冷静的分析,一种在“五四”文化运动影响下所形成的“新”的音乐文化思潮,使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西方,引进了以多声音乐和简谱、五线谱记谱法为代表的作曲与理论的技术体系;引进了以交响乐为代表的器乐表演形式与器乐演奏技术体系;引进了以歌剧为代表的声乐表演与技术理论体系;引进了以钢琴和小提琴为代表的西方乐器体系与音乐价值评估体系。

人们把从西方引进的音乐称为“新音乐”。

也正是自那时起,“中国音乐”成了一个两种不同音乐体制的集合概念。

“传统音乐”无法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不能满足民族振兴的要求,但音乐毕竟不是仅仅为社会变革和民族振兴而存在的。

所以,当社会变革和民族振兴运动趋缓的时候,传统音乐又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最适合其生存的本土文化土壤里复兴发展起来,以致20世纪上半叶,以戏曲为代表的声乐表演形式和以丝竹乐为代表的器乐演奏形式曾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直到20世纪的下半叶,传统音乐才逐渐退出了社会主流音乐的位置,而成为“民间音乐”。

“新音乐”是19世纪末为适应社会变革和民族振兴的需要而引进的西方音乐,但新音乐又不等同于西方音乐,新音乐之“新”是相对传统音乐而言的全新的音乐形式,然而如同引进其它艺术、宗教、哲学一样,引入中国的西方音乐也要运用于中国音乐实践,也有一个被改造、被接受、被认同的过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碰撞、融合、排异、认同,新音乐终于成为一种以西方音乐为躯体,以中国音乐传统为灵魂的新的中国音乐艺术形式,并且在20世纪的下半叶成为我国的社会主流音乐。

思维、创新技术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方面。

21世纪的地球将可能只有一个经济体,一个市场,竞争已没有国界,信息与知识将成为首要的,最珍贵的资源,这便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总体趋同中的个性膨胀。

这种总体趋同中个性膨胀的社会存在又将决定21世纪包括音乐在内的世界艺术将会是总体趋同中的个性膨胀的整体姿态。

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流音乐虽然仍将以交响乐为代表的器乐形式与技术和以歌剧为代表的声乐形式与技术作为高雅音乐或严肃音乐的典型,但是以西方摇滚乐为外在组织结构形式,将中国民歌唱法与之相结合的流行音乐将会与高雅音乐或严肃音乐平分秋色地占据社会主流音乐位置。

特别是以计算机网络、电视和卡拉OK为代表的现代音乐传媒会进一步增强,传统的剧场音乐会式的传媒会进一步萎缩。

在这种音乐传媒情势下,无论是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社会对其作品的数量需求不仅不是扩大而是大大缩小了;在这种音乐传媒条件下,社会对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或歌星的容量同样也不是扩大而是大大缩小了。

这是因为新的音乐传媒系统可以在同时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听众欣赏到第一流作曲家的作品和第一流演奏家、歌唱家的表演,从而有可能使众多的二三流作曲家、表演家失去职业位置或生存空间。

由此也可以向音乐文化决策机构提出这样的预报:21世纪中国音乐的创作、表演团体和职业音乐家在数量上将会有较大收缩。

同理,也可以向旨在培养作曲家和音乐表演家的专业音乐院校提出类似的预报,其办学规模与招生数量不仅不能无节制地扩大,而且要适当控制与收缩;而对期盼子女或本人成为作曲家或音乐表演家的众多家长及学生们来说,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投资与专业、职业的选择更要持审慎的态度。

与社会主流音乐情况相反的是21世纪的非社会主流音乐——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个性膨胀”的社会条件下将会有新的重大发展。

首先,21世纪的中国公民将生活在更加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之中,依附于各种民俗活动的中国传统音乐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范围上都将有较大的扩展;民俗活动对音乐的强大需求会使一批职业的或半职业的音乐社团应运而生,这些音乐社团既有宗教团体内部的专职专类社团,也有民间自发组织的以获利谋生为主要目的的兼职兼类社团,还有从社会主流音乐队伍中分流出来的以获利或开拓新的经费来源的专职兼类社团,后者如县级以下的众多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化整为零地参与民俗活动中的器乐演奏,和那些无专项经费拨款的企业、机关、部队、学校的业余乐团、乐队也都会将触角伸向民俗活动,以临时的商业性演奏达到“以团养团”或“以队养队”的目的。

林林总总的民俗活动中的音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决定曲目与表演形式的是音乐活动的雇主而不再是音乐社团。

为顺应雇主的要求,敲军鼓吹铜管的乐队改打中国锣鼓,吹小号、长笛、单簧管的改吹唢呐、管子、笙,这些看似奇怪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其次,21世纪中国人将过着更加富足、闲适的生活,民众个人的审美需求开始向“被审美”需求的方向转化,反映在音乐方面,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音乐审美听众,而是要求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希望自己成为音乐美的体现者而得到社会群体或其他个体的注意和欣赏,从而满足“被别人审美”的心理需求。

“被审美”心理需求的增长,一方面导致可参与的流行音乐的扩张,使流行音乐跃升为社会主流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社会个体为达到自己“被审美”的目的会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周边社会群体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向选择自己的音乐表现形式,由此将导致中国传统音乐实践在另一基础和另一层面上的发展与流变。

同样,20世纪末中国城镇出现的未成年人学习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方乐器热潮的功利性目的:家长为子女另辟高考蹊径或为子女将来进入上流社会准备条件等等。

进入21世纪后,虽然这种功利性短期内仍有强劲的走势,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与普及,其走势将逐步趋缓。

而较少具体功利性目的,只为了实现“被审美”愿望的成年人学习乐器与歌唱则有可能升温,他们可能会更偏于选择中国传统乐器和戏曲唱法与民歌唱法,有可能不再是动辄钢琴、美声。

社会主流音乐发展走向21世纪中国社会主流音乐将出现新音乐与流行音乐共同构建的总体姿态,将会出现与世界主流音乐的走向趋同的发展态势。

就新音乐而言,以西方音乐为躯体,以中国音乐传统为灵魂的总体状态将会相对稳定。

新音乐的器乐部分,20世纪的那种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技术为核心技术规范,以功能和声理论为基础理论规范的技术理论体系将有所动摇;20世纪中后期西方器乐音乐写作出现的讲究序列序进,追求音色对比变化的作曲思维,与中国传统器乐组(作)曲的序列结构思维,以曲牌为基本单位的拼贴组曲思维和打击乐的音色组合思维等等殊途同归于21世纪,为趋同态势中的世界主流音乐添上一笔浓浓的中国色彩。

如果说中国新音乐器乐作品的作曲家们一直在苦苦地探索中国的音乐传统与西方音乐的“躯体”相结合的最佳方式,那么中国新音乐声乐作品的作曲家们则似乎找到了一条中西结合的大道。

这或许因为中国声乐作品创作与表演似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那就是为中国人而写、为中国人而唱的。

所以,21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声乐会比器乐有更大更快更顺利的发展。

在声乐技术理论方面,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在规范声乐技术上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但三种唱法的划分对声乐技术与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消极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

由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除了共鸣和咬字吐字的方法略有不同外,其呼吸、发声等主体技术并无实质的不同。

到底是唱法决定作品,还是作品决定唱法?唱法到底有几种?方法、技巧本身是工具,唱法是由作品决定的。

只要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就是正确的唱法。

新的世纪,三种唱法的划分还会客观存在,但三种唱法的划分界限可能会渐渐模糊。

真正意义的中国民族唱法应为“戏曲唱法”和“民歌唱法”。

以京剧唱法为代表,包括各地方戏唱法和曲艺唱法在内的“戏曲唱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是我国社会主流音乐的歌唱技法,自80年代起,它才开始走向衰落。

但是,随着中国戏曲向音乐化(仅仅为了唱、听某唱段而不以演故事、看故事为目的戏曲表演活动)、世俗化(在普通民众中传唱,练唱某些戏曲唱段的社会雅集性活动)和民间化(民间自发组织的季节性戏曲表演)方向的发展,“戏曲唱法”可能会进一步拓展、推广,有可能再度进入社会主流音乐领域。

我国民歌歌种繁多,歌唱方法也十分多样,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多偏重于民歌、戏曲、曲艺的结构理论和背景理论研究,而较少注意歌唱的技术理论研究,21世纪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成果的积累,中国“民歌唱法”也可望部分地进入社会主流音乐。

流行音乐作为社会主流音乐的一部分在21世纪会进一步拓展其生存空间,以摇滚乐为外型特征的所谓“劲歌”会进一步缩小与世界主流流行音乐的距离,而体现出更多的共性;以哀怨、诉说为典型的所谓“柔歌”将会与传统音乐的民歌发生更紧密的联系,而体现出更加丰富的个性。

“通俗歌曲”在20世纪80年代的迅速兴起,其原因虽然是多样的,但其中有两点不容忽视:第一,通俗歌曲的歌词贴近生活,当被大量地创作、制作以后,处于各种情感状态的人们都可以从这个庞大的作品群中找到适合表达、发泄、寄托自己情感的作品。

第二,大部分通俗歌曲的旋律具有口语化、民歌化的特点,并采用了一些“民歌唱法”,从而满足了不同社会个体的需要。

通俗歌曲的这些特性也使其部分地具有了民歌的某些属性,因此有些学者将其称为“新民歌”或“城市民歌”、“校园民歌”。

由此可见,中国21世纪的流行音乐,一头连着社会主流音乐,一头连着传统(民间)音乐,从而体现出重要的存在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大体上可以对21世纪的中国音乐作这样的表述:中国音乐指的是社会主流音乐的新音乐与非社会主流音乐的传统(民间)音乐的集合概念;中国社会主流音乐将由新音乐和流行音乐共同构建,新音乐在与世界主流音乐趋同的发展总趋势中继续保持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中国流行音乐一方面与世界流行音乐有趋同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又与传统音乐的民歌有紧密的联系,中国流行音乐将向摇滚乐的世界共性和民歌化的民族个性两个方向发展;中国传统音乐随着民俗活动的开展和民众“被审美”心理需求的普遍增长将有较大范围和较深层次的发展,将会有相当一批从事社会主流音乐的专、兼职音乐人员投入到民间音乐活动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