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总结 课后思考题

合集下载

生化分离技术思考题答案解析1-6章

生化分离技术思考题答案解析1-6章

⽣化分离技术思考题答案解析1-6章⽣化分离技术思考题答案解析⽣化分离第⼀章1. 简述⽣化分离技术在⽣物技术中的地位和主要作⽤。

2.⽣化分离技术的主要种类及特点。

种类:细胞破碎(cell disruption) 、沉淀分离(precipitation) 膜过滤(membrane filtration) 层析分离(chromatography)、电泳分离(electrophoresis)、离⼼分离(centrifugation)特点:成分复杂、含量甚微、易变性,破坏、具经验性、均⼀性的相对性3.何谓⽣化分离技术的集成化概念?请举例加以说明。

1) 利⽤已有的和新近开发的⽣化分离技术,将下游过程中的有关单元进⾏有效组合(集成) 2) 或把两种以上的分离技术合成为⼀种更有效的分离技术,达到提⾼产品收率、降低过程能耗和增加⽣产效益的⽬标。

如膜过滤与亲和配基、离⼦交换基团相结合,形成了亲和膜过滤技术、亲和膜⾊谱、离交膜⾊谱;亲和配基和聚合物沉淀作⽤相结合,形成亲和沉淀技术等等。

(P5)4.说明⽣化分离的主要步骤并指出胞内产物和胞外产物的分离纯化流程不同之处。

1选材,来源丰富,含量相对较⾼,杂质尽可能少2.提取:将⽬的物从材料中以溶解状态释放出来,⽅法与存在部位及状态有关。

3.分离纯化:核⼼操作,须据⽬的物的理化性质,⽣物学性质及具体条件定。

4.浓缩、结晶、⼲燥。

5、保存。

整个过程应有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法来衡量效果(收率、纯度)。

胞内产物需要破壁的过程:需要将⽬的物从胞内转移到外界溶液中,需要细胞提取物破碎、匀浆、离⼼,如果是液体的话,获得提取液,如果是想获得固体⽬的物,就对沉淀进⾏洗涤再获得提取物。

⽣化分离第⼆章1、简要说明常⽤细胞破碎的主要⽅法、原理、特点、适⽤范围及细胞破碎今后的发展⽅向。

答:常⽤的细胞破碎⽅法有:组织捣碎、珠磨法、⾼速匀浆法、挤压法、超声破碎法、酶溶法、化学渗透法、⼲燥法等。

1 组织捣碎,其原理是利⽤机械运动产⽣剪切⼒的作⽤破细胞,利⽤⾼速旋转的叶⽚所产⽣的剪切⼒将组织细胞破碎。

分离工程习题与思考题答案

分离工程习题与思考题答案

分离工程习题与思考题答案分离工程习题与思考题答案在教育领域中,习题和思考题是常见的教学工具。

习题主要用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思考题则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将习题和思考题的答案混在一起给学生,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分离工程习题与思考题答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习题和思考题的特点。

习题通常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其答案可以通过简单的记忆和计算得出。

这些问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和技巧。

与之相比,思考题更加开放和灵活,通常没有唯一的答案。

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当习题和思考题的答案混在一起给学生时,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可能会过分依赖答案,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动力。

他们可能会直接查看答案,而不是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

其次,混在一起的答案可能会给学生传递错误的信息。

习题的答案通常是确定性的,而思考题的答案则是开放性的。

如果学生将这些答案混为一谈,可能会导致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分离工程习题与思考题的答案。

具体来说,可以将习题的答案提供给学生,但思考题的答案则不予提供。

这样一来,学生在完成习题时可以参考答案,巩固知识和技能。

而在思考题中,学生需要自己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分离答案的做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分离工程习题与思考题的答案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习题后,对答案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而在思考题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习题和思考题的教学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整理)(1)

《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整理)(1)

《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整理)(1)《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第一章绪论2、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3、简述生化分离过程的一般流程?第二章预处理与固-液分离法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2、何谓絮凝?何谓凝聚?各自作用机理是什么?3、发酵液中去除杂蛋白的原因是什么?方法主要有那些?7、何谓密度梯度离心?其工作原理是什么?第三章细胞破碎法1、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在细胞壁在组成上有何区别?2、细胞破碎主要有那几种方法?3、机械法细胞破碎方法非机械破碎方法相比有何特点?4、何谓化学破碎法?其原理是什么?包括那几种?5、何谓酶法破碎法?有何特点?常用那几种酶类?第四章萃取分离法1、何谓溶媒萃取?其分配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在溶媒萃取过程中pH值是如何影响弱电解质的提取?3、何谓乳化液?乳化液稳定的条件是什么?常用去乳化方法有那些?5、某澄清的发酵液中含260mg/l放线菌D, 现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萃取。

已知平衡常数K=57.0,料液流量450升/时,有机相流量20升/时。

为达到此抗生素收率为98%的要求,需要多少级的萃取过程?(计算题)8、何谓双水相萃取?双水相体系可分为那几类?目前常用的体系有那两种?9、为什么说双水相萃取适用于生物活性大分子物质分离?第五章沉淀分离法1)何谓盐析沉淀?其沉淀机理是什么?有何特点?2) 生产中常用的盐析剂有哪些?其选择依据是什么?3) 何谓分步盐析沉淀?4)何谓等电点沉淀?其机理是什么?pH是如何影响pI的?第六章吸附分离法1、吸附作用机理是什么?2、吸附法有几种?各自有何特点?5、已知80g的活性炭最多能吸附0.78 mol腺苷三磷酸(ATP),这种吸附过程符合兰缪尔等温线。

其中b=2.0×10E3mol/L,请问在1.2L的料液浓度为多少时才能使活性炭吸附能力达90%? (计算题)★第七章离子交换法1、何谓离子交换法(剂)?一般可分为那几种?2、离子交换剂的结构、组成?按活性基团不同可分为那几大类?3、pH值是如何影响离子交换分离的?5、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过程中,离子交换剂是如何选择的?6、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洗涤、再生条件是什么?7、软水、去离子水的制备工艺路线?★第八章膜分离技术2)膜在结构上可分为那几种?膜材料主要用什么?3)简述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膜在膜材料、结构、性能、分离机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异同点5)何谓浓差极化现象?它是如何影响膜分离的?减少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6)膜的清洗及保存方法有那几种?7)膜分离设备按膜组件形式可分为几种?相比较的优缺点?第九章层析技术1)何谓色层分离法?可分为那几大类?4)何谓亲和色层分离法?亲和力的本质是什么?亲和色层中常用的亲和关系有那几种?5)何谓疏水作用层析?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6)凝胶层析的原理是什么?何谓排阻极限?第十章电泳技术2、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什么?影响其操作的因素主要有那些?3、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原理是什么?有何应用?第十一章结晶法2、何谓过饱和度?饱和度形成有那几种方法?4、结晶法与沉淀法相比较有何区别?综合题1、已知某一氨基酸G是一酸性氨基酸,水溶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pI=6.2,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生化分离思考题1

生化分离思考题1

生化分离思考题1第一章1、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答:生物技术的主要目标是生物物质的高效生产,而分离纯化是生物产品工程的重要环节,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技术的下游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物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分离过程成本往往占整个生产过程成本的大部分,决定着整个加工过程的成败。

2、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是什么?答:(1)产品稳定性差。

生物物质的生物活性大多是在生物体内的温和条件下维持并发挥作用的,当遇到高温,pH值的改变以及某些化学药物的存在等周围环境的急剧变化时极不稳定,容易发生活性下降甚至变性失活。

(2)生物产物的原料构成成分复杂。

原料液中常存在与目标分子在结构、构成成分等理化性质上及其相似的分子或异构体,形成用常法难于分离的混合物,有时候需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和多个分离步骤完成一个目标产物的分离任务。

(3)产品质量要求高。

用作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的生物产物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要求分离纯化过程中必须除去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4)原料液中的目标产物你浓度一般很低,因此,往往需要从庞大体积的原料液中分离纯化目标产物,即需要对原料液进行高度浓缩。

3、生物分离过程的一般流程?答:(1)若目标产物存在于细胞外,将细胞与培养液分离,对上清液粗分离、纯化、脱盐、浓缩、结晶干燥处理后得到成品。

(2)若目标产物存在于细胞内,将细胞与培养液分离开来,利用细胞破碎等方法将目标产物释放到液相中,除去细胞碎片后进行一系列粗分离和纯化操作,脱盐、浓缩、结晶干燥处理后得到成品。

(3)若胞内目标产物是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的蛋白质,将细胞与培养液分离开来,利用细胞破碎等方法将目标产物释放到液相中,除去细胞碎片后,利用盐酸胍等变性剂溶解包含体,然后进行蛋白质的体外折叠复性,获得具有活性的目标蛋白质,再经过粗分离、纯化、脱盐、浓缩、结晶干燥处理后得到成品。

4、不同生物物质分离提取常用的单元操作?答:菌体:离心过滤、离心沉降、微滤细胞碎片:离心过滤、离心沉降、泡沫分离细胞:离心沉降、泡沫分离、微滤血球:离心沉降蛋白质:超离心、泡沫分离、超滤、透析、双水相萃取、反胶团萃取、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疏水性色谱、色谱聚焦、凝胶电泳、等电点聚焦、等速电泳、二维电泳、色谱电泳、溶液结晶、盐析沉淀、等电点沉淀、有机溶剂沉淀核酸:超离心、双水相萃取、反胶团萃取、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疏水性色谱、凝胶电泳、色谱电泳、盐析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糖类:超离心、反渗透、色谱电泳、超滤(用于多糖)抗生素:超滤、有机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液膜萃取、离子交换色谱、溶液结晶水:反渗透、电渗析盐:反渗透、透析、电渗析氨基酸:反渗透、电渗析、有机溶剂萃取、液膜萃取、反胶团萃取、离子交换色谱、等电点聚焦、等速电泳、溶液结晶、等电点沉淀有机酸:电渗析、有机溶剂萃取、液膜萃取、离子交换色谱、溶液结晶香料:超临界流体萃取脂质:超临界流体萃取、反相色谱生物碱:超临界流体萃取甾醇类:反相色谱乙醇:渗透汽化维生素:反相色谱第二章发酵液预处理部分1. 发酵液预处理常用哪些方法?发酵液预处理包括发酵液杂质的去除及改善培养液的性能,发酵液杂质常包括蛋白质,无机盐离子等。

高等生物分离工程知识点

高等生物分离工程知识点

高等生物分离工程知识点生化分离过程思考题:1. 生化分离工程是生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描述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和方法的一个术语,指从发酵液或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

2. 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步骤和单元操作:(1) 发酵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选用的单元操作有限,一般选用过滤和离心的方法,有时也伴有沉降操作,错流过滤也较为常用。

对非外泌性产物,还需进行细胞破碎。

(2) 初步纯化(或称产物的提取)通过一个和几个单元操作以除去与目标产物性质有很大差异的杂质,提高了产物的浓度和质量。

单元操作如吸附、萃取和沉淀。

(3) 高度纯化(或称产物的精制)选用的单元操作有限,所用的技术对产物有高度的选择性,典型的单元操作有层析、电泳和沉淀等。

(4) 成品加工产物的最终用途和要求,决定了最终的加工方法,浓缩和结晶常常是操作的关键。

3. 生物分离工艺的总设计原则和细节是什么?总原则:保证目标产物的活性,保证高的回收率,工艺适度,设备适宜,提高效益细节要求:1)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化、集成化,尽量降低成本;2)将完整工艺划分为不同的操作单元;3)采用成熟技术与可靠设备;4)纯化开始前编写、备好书面标准操作程序等技术文件;5)适宜的检测方法。

4. 简述本课程所介绍的公用设施及设备。

1)洁净空气制备系统。

空气调节的目的主要是通风以及通过各种空气处理(如净化、加热或冷却、加湿或除湿等)来维持室内适宜的温度环境。

①洁净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小规模、单分区洁净空气调节系统;中大规模、多分区洁净空气调节系统两类②空气净化和空气过滤器:由于不同的洁净室对洁净级别的要求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种类的空气过滤器,有初效中效高效静电过滤四种方式过滤器。

2)洁净室及洁净空气调节系统的测定①洁净室,包括乱流和层流洁净室②洁净室的物理指标和生物学指标:温度、相对湿度、噪度、照度、静压差、层流风速、换气次数。

生化分离思考题3

生化分离思考题3

第7章1. 名词解释:分离度,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性作用层析,反相层析,聚焦层析,羟基磷灰石作用层析分离度是色谱分离中用来表达两个洗脱位置的相邻溶质相互分离程度的概念,是两个相邻洗脱峰之间的距离与两个峰宽的代数平均值之比。

凝胶层析又称分子筛过滤、排阻层析等,是利用凝胶过滤介质为固定相,根据料液中溶质相对分子量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液相层析法。

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是根据荷电溶质与离子交换剂之间静电相互作用里的差别进行溶质分离的洗脱色谱法。

疏水性作用层析是利用表面偶联弱疏水性基团(疏水性配基)的疏水性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蛋白质类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的洗脱方法。

反相层析是利用表面非极性的反相介质为固定相,极性为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是根据溶质极性(疏水性)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洗脱色谱法。

色谱聚焦层析是基于离子交换的原理,根据两性电解质分子间等电点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洗脱色谱法。

羟基磷灰石(HAP)作用层析是利用HAP的片状晶状颗粒为固定相分离纯化蛋白质,基于Ca2+和PO43-的静电吸附能力的液相层析方法。

2. 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不同,层析法分哪几种类型?(1). 根据流动相相态的不同:气相层析、液相层析、超临界流体层析(2). 根据固定相形状:纸层析、薄板层析、柱层析。

3. 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性作用层析、反相层析、聚焦层析和羟基磷灰石作用层析都采用哪些洗脱剂?采用怎样的洗脱方法?洗脱剂洗脱方法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 1.连续梯度洗脱:洗脱剂的pH或离子强度成梯度连续变化。

2.逐次洗脱法:分次将不同pH与离子强度的溶液加入,使不同成分逐步洗脱疏水性作用层析高浓度盐溶液降低流动相离子强度的线性梯度洗脱法或阶段洗脱法,需适宜的配基修饰密度。

采用降低极性法反相层析极性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或其水溶液聚焦层析多元缓冲溶液首先用高pH溶液平衡,然后用多元缓冲液进行洗脱,多元缓冲液pH呈梯度下降。

生化分离实验思考题

生化分离实验思考题

生化分离实验思考题(仅供参考)1. 为什么可以采用乙醇或自来水提取栀子黄色素?栀子黄色素的乙醇提取和水提取工艺的异同点如何?答:①栀子黄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素的藏花素和藏花酸,还含有环烯谜萜苷类的栀子苷以及黄酮、绿原酸、葬花素和葬花酸是少有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其中葬花素、葬花酸及栀子苷均是水溶性的极性分子,实验证明栀子黄色素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很高,所以可以采取乙醇和水浸泡的办法来提取色素。

②水浸取法浸取的栀子黄色素杂质多,浓缩时粘度大、难过滤、纯度低、色泽差。

水-乙醇浸取温度提高有利于浸取率的提高,但受水-乙醇体系共沸点限制,栀子黄色素热不稳定,因此,温度过高反而降低浸取率和纯度,一般50~60℃为宜。

2. 要提高栀子黄色素的色价或纯度,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请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措施。

答: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率与树脂的表面极性、比表面积、孔径等有关。

可以通过静态吸附与解析实验、动态吸附实验等筛选出吸附容量最大、树脂的再生能力越强、选择性最佳的树脂来精制色素,提高栀子黄色素的色价或纯度。

可采用空隙较小些的树脂,比如凝胶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可提高栀子黄色素的纯度,但经济上不合算,故只供研究用;可通过降低提取转速而增加其提取时间;可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提取前先浸提和浓缩,在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课提高提纯效率;如果要得到色价更高的栀子黄色素,我们可以适当提高洗脱杂质的乙醇浓度,但这样是要以损失产率为代价的,只要洗脱杂质用的乙醇浓度不要太大,产率也不会降得很多。

3. 栀子黄色素为什么要避光保存?答:由于分子中存在多个共轭双键,栀子黄色素对光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但暗处理对色素的影响较小,所以栀子黄色素要避光保存。

4. 栀子黄色素在保藏或使用过程发生褪色或绿变,该如何解决?答:藏花酸、藏花素分子本身含有多个不饱和共轭双键,易受亲电试剂破坏,逐渐变为饱和烃,色素吸收峰向紫外区飘逸,即发生褪色,可以通过添加色素稳定剂(如EDTA二钠),避免与金属离子接触,调整色素所在体系的酸碱度等方向课有效防止褪色。

生物分离工2013年思考题

生物分离工2013年思考题

生化分离工程主要思考题(1)1、生化分离工程:是生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描述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和方法的一个术语,指从发酵液或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

2、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步骤或单元操作是什么?3、生物分离工艺设计的总原则和细节是什么?4、简述本课程所介绍的公用设施及设备5、什么是错流过滤、板框过滤?6、如欲提高固体剪切法(珠磨技术)的破碎效率,应从哪些方面考虑?7、超声波法有哪些作用?破碎细胞的原理是什么?8、离心沉降:利用固液两相的相对密度,在离心机无孔转鼓或管子中进行悬浮液的分离操作;离心过滤:利用离心力并通过过滤介质,在有孔转鼓离心机中分离悬浮液的操作。

9、什么是离心机的分离因数?根据分离因数F r的大小,可将离心机分为哪几类?有何特征?10、什么是膜的截断相对分子质量?11、如何根据孔径大小、分离机制和推动力来对微滤和超滤进行比较?12、什么是膜操作过程的浓差极化,如何消除浓差极化?13、什么是沉淀法?改变溶液的条件,使蛋白质以固体形式从溶液中分出的操作技术称为固相析出分离法。

14、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几种?提高盐析效果的思路是什么?15、根据分离机理不同可将层析技术分为哪几类?16、什么是离子交换层析?如何将交换到介质上的蛋白质洗脱下来?一般的洗脱展开层析方式有哪两种?18、层析装置主要有哪几个部件组成?19、如何理解灌注层析?20、影响蛋白质结晶的因素有哪些?21、《高等生物分离工程》实验内容是什么?主要结果是什么?进一步分离的手段及原理是什么? 你在实验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包括理论准备)?22、本课程介绍的其他基本概念均需要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盐析的原理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水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一般在生理离子强度范围内(0.15-0.2mol/kg) 最大,低于或高于此范围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 解度降低发生沉淀的现象称为盐析。 蛋白质的盐析行为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立体结构而已,不同蛋白 质β值不同,KS值随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或分子不对称性的增强 而增大,盐析沉淀结构不对称的高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所需的盐浓度较 低,对特定蛋白质影响蛋白质盐析的主要因素有无机盐的种类,浓度, 温度和pH值 盐的种类影响KS值,离子半径小而带电荷较多的阴离子盐析效果好 温度和pH值影响β,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中,温度上升,有利于某些蛋白 质失水,因此温度升高,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pH值接近蛋白质等电点有利于提高盐析效果 四、常用的有机溶剂沉淀剂有哪些? 丙酮和乙醇 第四章 一、分配定律(分配系数概念)及其应用条件是什么?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混溶的两相中达到平衡系数时,其在两 相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分配系数,即 上式应用条件:(1)稀溶液;(2)溶质对溶剂之间的互溶度没有影 响;(3)溶质之间不发生缔合或解离 二、弱电解质在溶剂萃取两相中的分配平衡有何特点,pH值如何影响 弱酸、弱碱的萃取 弱电解质在水相中发生不完全解离,仅仅是游离酸或游离碱在两相产生 分配平衡,而酸根或碱基不能进入有机相,所以萃取达到平衡状态时, 一方面弱电解质在水相中达到解离平衡,另一方面,未解离的游离电解 质在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对酸来说,越酸萃取效果越好,对碱来说越 碱效果越好 三、化学萃取及其应用领域 化学萃取是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 子实现水溶性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主要用于一些氨基酸和极性较大的 抗生素的萃取
萃取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需设备
膜分离
一、试述常见的7种膜分离方法的分离原理、推动力、膜的结构、分离 对象和应用领域 膜分 分离 推动 膜的结构 分离对象 应用领域 离法 原理 力 微滤 MF 筛分 压力 推动 力 孔径分布范 不溶性细小颗粒 围为0.05物质的分离 10μm之间 用于溶液除 菌、收集细 胞、水中颗粒 物去除等。如 检验有形微细 杂质、灭菌液 体的生产、反 渗透及超滤的 前处理等 用于蛋白质、 多肽、多糖的 回收和浓缩和 小分子物质的 去处,氨基 酸、抗生素、
1、SCF萃取同时具有液相萃取和精馏的特点,SCF萃取过程是由两种因 素,即被分离物质挥发度之间的差异和它们分子间亲和力的大小不同, 同时发生作用而产生相际分离效果,尤其适用于脂溶性,挥发性物质的 提取 2、SCF萃取的独特优点是它的萃取能力取决于流体的密度,而密度很容 易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加以控制 3、SCF萃取中的溶剂回收很简便,并能大大节省能源,被萃取物可通过 等温减压或等温升压的办法与萃取剂分离,而萃取剂只需重新压缩便可 循环使用 4、SCF萃取工艺可以不在高温下操作,因此特别适合于热稳定性较差的 物质,同时产品中无其他物质残留 双水相萃取 一、在生物分离中常用的双水相体系有哪些? 常用的有高聚物/高聚物体系,如聚乙二醇(PEG)/葡聚糖(Dx)体 系,高聚物/无机盐体系,如PEG/磷酸盐体系(KPi) 二、掌握双水相系统相图,理解双节线、系线、系统的总浓度,上下 相组成,杠杆规则等概念 相图中的曲线称为双结点线,双结点线以下的区域为均相区,以上的区 域为两相区 连接双结点线上的直线为系线,在系线上各点处系统总浓度不同,但均 分组成相同而体积不同的两相 杠杆规则:均分组成相同而体积不同的两相,两相体系近似服从杠杆规 则,即 其中,VT,VB分别为上相和下相体积,BM,MT分别为B点和M点与T点 之间的距离 系线长度是衡量两相间相对差别的尺度,系线越长,两相间的性质差别 越大,反之则越小,当系线长度趋向于零时,两相差别消失,任何溶质 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均为1,该点称为临界点 系统总浓度:初始浓度 上下相组成:双水相平衡后,上相中的浓度与下相中的浓度 三、为什么说双水相萃取适合胞内酶和蛋白质的萃取 双水相萃取法可选择性地使目标碎片分配于双水相系统的下相,而目标 产物分配于上相,同时实现目标产物的部分纯化和细胞碎片的除去,从
超滤 UF
筛分
压力 推动 力
孔径分布范 适用分离分子量 围为1103-106Da的酶、 50nm 蛋白质、多糖等 生物大分子物 质,实现与小分 子物质的分离
有机酸和动物 疫苗等小分子 生物产物的回 收和热源的去 除 纳滤 NF 筛分 压力 推动 力 孔径分布范 从溶液中分离分 围为1-2nm 子量为300-1000 小分子,在截留 小分子的同时可 以透析除盐,集 浓缩与透析一体 孔径范围< 用于从溶液中分 1nm 离出溶剂,由于 分离的溶剂分子 往往很小,不能 忽略渗透压的作 用,故称反渗透 具有一定孔 高分子溶液中的 径大小(5- 小分子物质 10nm), 高分子溶质 不能透过的 亲水膜 分子量3001000的小分子 分离
生物分离工程思考题 第一章 一、凝聚、絮凝的概念 凝聚作用:向胶体悬浮液中加某种电解质,使胶粒双电层电位降低,排 斥作用降低,使胶体体系不稳定,胶体间相互碰撞产生凝聚的现象。特 点是凝聚体的颗粒比较小 絮凝作用:当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链节分别吸附在不同的胶体表面 上,产生架桥联接,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特点是可形成粗大的絮凝 体 二、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过滤速度? 过滤操作一般以压力差为透过推动力,只靠重力很难达到足够大的透过 速度 透过速度: 过滤速度与过滤面积,介质两侧压力差,滤液粘度,介质和滤饼阻力有 关,适当增加过滤面积,提高介质两侧压力差,加入助滤剂均可提高过 滤速度 三、什么是分离因素?据此离心机可以分为哪几类?影响分离速度的 因素还有哪些? 离心设备所能达到的离心力与重力的比值称为分离因素 分离因素: 根据分离因素可将离心机分为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和超高速离心机 三类 分离速度: 与颗粒直径、颗粒密度、液体密度和液体粘度有关 密度差越大,分离速度越大;密度差存在时,固体颗粒尺寸越大,越容 易离心;粘度增大时,不容易离心;颗粒密度与液体密度差异小,固体 颗粒不大,粘度很大时,增加离心力能提高离心速率 细胞破碎思考题 一、试述微生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层组成,细胞壁较厚,约1550nm,肽聚糖含量占40%-90%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在肽聚糖层的外侧还有分别有脂蛋白和脂多糖及 磷脂构成的两层外壁层,肽聚糖层约1.5-2.0nm,外壁层约8-10nm,肽 聚糖含量占5%-10%
四、试简述单机萃取的过程,并推导回收率公式 回收溶剂 料液——萃取器——分离器——回收器——产物 回收率:, 其中 一、何谓超临界流体(SCF)?SCF有哪些特征? 物质均有其固定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在P-T相同上称为临界点,在 临界点以上物质处于既非液体也非气体的超临界状态,称为SCF,SCF特 征如下: (1)、SCF的密度接近液体,因此具有与液体相近的溶解能力 (2)、由于SCF粘度小(比液体小10-100倍),自扩散系数大(比液 体高10-100倍),所以可以迅速渗透到物体的内部溶解目标物质,快速 达到萃取平衡 (3)、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及其敏 感,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条件下,即可通过温度和压力调节流体的性质 这是SCF作为萃取剂优于液体的主要优点,这一特点在提取固体内有用 成分时尤为重要 二、CO2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是多少?采用超临界CO2作为萃取流体 的有点有哪些? CO2的临界温度为31.3℃,临界压力为73.8×105Pa CO2的临界点较低,特别是临界温度接近常温,并且无毒,化学稳定性 高,价格低廉,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剂 三、根据萃取过程中超临界流体与溶质分离方式的不同,超临界流体 萃取可分为哪几种? (1)、等温法 萃取与分离在等温条件下操作,在分离槽减压,使SCF 变成普通气体与被萃取物质分离 (2)、等压法 萃取与分离在等压条件下操作,在分离槽升温,使SCF 变成普通气体与被萃取物质分离 (3)、吸附法 温度压力均不变,吸附被萃取物质,超临界流体循环使 用 四、试列举四条以上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点
而节省利用离心或膜分离除碎片的操作工程,因此,双水相萃取应用于 胞内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非常有利的 四、影响蛋白质在双水相体系中分配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1、成相聚合物及其浓度 若降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则蛋白质易于分配于富含该聚合物的相 中,适用于任何成相聚合物和生物大分子溶液 成相体系总浓度上升,系线远离临界点,系线长度增加,两相性质差别 增大,蛋白越容易分配于其中某一相中 2、无机盐离子的影响 对相间电位的影响:在体系中加入适当盐类,会大大促进带相反电荷的 两种蛋白质的分离 对蛋白质疏水性的影响: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影响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增 量,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分配系数 对双水相系统组成的影响:改变成相物质的组成和体积比,这种相组成 即相性质的改变直接影响蛋白质的分配系数 3、pH的影响 由于pH值影响蛋白质的解离度,调节pH值可改变蛋白质的表面电荷 数,因而改变分配系数。因此。pH值与蛋白质的分配系数存在一定的 关系 4、温度的影响 温度影响双水相系统的相图,因而影响蛋白质的分配系数,但一般来 说,当双水相系统离临界点足够远时,温度的影响很小,1-2℃的温度 改变不影响目标产物的萃取分离 五、试列举1-2种回收目标蛋白和PEG溶液的方法 1、蛋白质在富含PEG的上相中,上相加盐,形成新的双水相体系,适 当条件下,蛋白质被重萃进入盐相,PEG回收,盐相少量PEG超滤或透 析除去 2、膜分离 选择性孔径大小的半透膜,截留蛋白质,同时除去PEG进行 回收 3、使用离子交换和吸附 通过蛋白质与基质的选择性相互作用进行的 六、双水相萃取与有机溶剂萃取有何不同? 双水相萃取 有机溶剂萃取 萃取系统 高聚物/高聚物体系或高 聚物/无机盐体系 有机溶剂相/水相体系
适用对象
适合胞内酶和蛋白质的提 常用于有机酸、氨基酸和抗生 起 素等弱酸或弱碱性电解质的萃 取 双水相的形成→溶质在双 水相中的分配→双水相的 分离,实际操作中讲固体 (或浓缩的)聚合物和盐 直接加入到细胞匀浆液 中,同时进行机械搅拌使 成相物质溶解,形成双水 相,溶质在两相中发生物 质传递达到分配平衡 搅拌混合器、离心机 工业萃取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1、混合 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 合,形成乳浊液,产物自料液 转入萃取剂中 2、分离 将乳浊液分离成萃取 相和萃余相 3、溶剂回收 从萃取相中分离 出有机溶剂并加以回收 混合澄清器、蒸馏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