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

合集下载

2020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霸笔记03 第一章 教育基础

2020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霸笔记03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二节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第三节小学的组织与运行一、学校管理概述1.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2.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核心)、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二、学校的运行机制1.学校管理体制: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2.校长负责制: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学校管理体制①决策指挥权②干部任免权③用人权④奖惩权⑤财经权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课程概述(*广义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斯宾塞《什么知识具有价值》广义: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狭义:指某一门学科二、课程的类型*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三、课程理论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最早出现、影响最广)——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3.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四、课程的目标与结构(一)课程目标1.概念: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2.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1)行为性目标: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2)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随教育过程的展开自然生成的(3)表现性目标: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4)普通性目标: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3.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二)课程结构1.课程结构的特征:客观性、有序性、可转换性、可度量性五、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1.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螺旋式:内容重复出现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逻辑序列,简到繁等横向组织: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为依据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二)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方式1.课程计划组成:课程设置(中心和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作用: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具有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2.课程标准定义: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作用:(1)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3)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3.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主体部分:教科书、讲义)*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与“直线式”两种。

2020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霸笔记05 第二章 学生指导2

2020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霸笔记05 第二章 学生指导2

第二章学生指导第二节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和教育启示,选择题经常考*关键期:是指身体和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提出)新生儿和青春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一)小学神身体发展的特点1.骨骼:养成好习惯,防止驼背2.肌肉:避免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动作3.神经系统4.心脏和呼吸系统(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力、思维(认识发展)2.丰富性、稳定性、深刻性不断增强(情绪情感发展特点)3.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三个阶段①生理自我:3岁左右②社会自我:小学阶段③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三、心理发展的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认知发展的机制图式(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平衡2.认知发展的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生处于这一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3.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生阶段:六七岁至十二岁,勤奋感对自卑感4.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教学时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最近发展区”。

(较高的水平——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三节小学生学习指导一、学习概述概念: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二、学习理论*重点(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区分基本观点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经典实验——饿猫打开迷笼)试误说: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这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次较为完整的理论)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2.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基本规律: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掌握概念* 普雷马克原则(祖母法则):用喜欢的行为(高频)作为不喜欢行为的有效强化物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再现、动机四个子过程)强化的三种形式: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二)认知学习理论1.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的创始者,学习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观(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教学观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学校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应以接受学习为主)接受学习: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主张废除教师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创始人:皮亚杰教学启示:①探究学习;②支架式学习;③情景教学;④合作学习三、学习策略1.分类2.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1)学生:年龄特征、原有的知识背景、学习动机、学习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2)教师:运用学习策略的水平、策略教学经验、教学策略方法四、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五、学习兴趣1.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1)事物本身的特征(2)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3)人们对事物产生的愉快情感体验2.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创设问题情境(4)改进教学方法(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3.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1)直接兴趣到间接兴趣(2)兴趣广度逐渐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3)不稳定到稳定六、学习习惯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主要特点*简答题(1)学习习惯的广泛性(2)学习习惯的实践性(3)学习习惯的阶段性(4)学习习惯的模仿性第四节小学德育*必考章节一、德育的含义广义德育: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狭义德育:学校德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二、小学德育过程(本质上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1.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3.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三、品德的形成与发展1.品德的心理结构选择题2.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3.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四、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重点1.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五、小学德育原则*重要知识点六、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一)途径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2.课外、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二)方法*(小学德育的方法)七、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简答题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2.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3.品德发展具有过渡性4.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小学阶段,是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第五节小学美育一、概述、内容1.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大全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大全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大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涵义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

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整理

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整理

老庄学派的教育思想(了解)
代表作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 道德经 》
老子、庄子
“ 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无为 ”: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
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 无为为体,有为为用。
斯巴达 :尚武教育 ,教育唯一目的是培养武士,带有浓重的军事色彩。 雅典 :崇文教育 ,教育目的是使其子弟具有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综合能力,培养成既有强健体魄,又有一定的
文化知识和政治素养的多方面人才。
教育的基本功能(重点)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 :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功能 :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2. 教育分类: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与自然的教育
3. 教育理论: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4. 教育核心:“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 ” 5. 教育著作: 《爱弥儿》
赫尔巴特及其《普通教育学》(高频考点)
1. 《普通教育学》( 1806 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2. “传统教育”三中心论: 教师中心 、 教材中心 、课堂中心 3. “四阶段教学理论”: 明了 、 联想 、 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 4. 提出 “教育性教学”原则 。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含义: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
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对教育的启示: 教育要注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如儿童身体生长和语言形成的关键期。 1935 年,
奥地利生物学家昆拉多·洛伦兹的“关键期理论”首次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

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

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

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题型题量每题分值总分合计选择题21242辨析题4832150简答题41040材料分析题21836【注意事项】1.如果时间不充裕的话,一定先要把带箭头符号“”的背诵完2.重点中已标明常考题型蓝色字体“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

3.因为国家没有统一教材,所以真正的考试答案是不固定的。

如果你有书的话,书和这份资料里面的答案二选一背诵即可,不必较真死扣字眼,伤身费力得不偿失,意思对了就能拿到分数。

如果没书的话希望大家认真识记本篇资料!4.这份资料建议大家黑白打印成正反面的,不仅便宜些,还可以用记号笔勾画线。

如果咱是土豪也不介意打成彩色的,毕竟更方便一些不用勾勾画画!不过还是建议打印成黑白色省钱一点!5.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一直以来为重难点,偷懒不背是过不了的,也有个别靠运气的。

所以还是奉劝大家踏踏实实好好背,别整天整那些没用的,拿到证书再整那些也不晚!6.再唠叨一句,往年同学问的最多的就是,你这个资料和我书上写的不一样,让我怎么学啊,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因为每个机构的教材都不一样,考试的答案每个机构也都不一样,但是都是对的,你再死扣字眼的话,别人都已经背完了。

我也没办法带你上岸了!老师说的都是大实话,避免走弯路。

所以大家在学习科目二的时候一定不要拿超过两个机构以上的资料,因为资料越多你就越容易记混,伤神费力越记越多,反正你看着办吧,哈哈你的脑容量大并且时间又多,你看十个机构的资料老师都不反对【说的是反话,别真去找十份资料背!】7.说多无益聪明的人已经开始背了。

老师在这先预祝大家考试成功顺利通过,都能拿到小证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3页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4页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5页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第5页第五节教育制度----------------------------------------------------------第6页第六节教育目的----------------------------------------------------------第7页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一节中学课程----------------------------------------------------------第8页第二节课程目标与内容------------------------------------------------第8页第三节课程设计与开发------------------------------------------------第9页第四节课程实施与评价------------------------------------------------第9页第五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9页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第10页第二节教学过程----------------------------------------------------------第10页第三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11页第四节教学原则----------------------------------------------------------第12页第五节教学方法----------------------------------------------------------第12页第六节教学模式----------------------------------------------------------第13页第七节教学组织形式---------------------------------------------------第13页第九节教学评价----------------------------------------------------------第13页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一节认知过程----------------------------------------------------------第14页第二节学习与学习理论------------------------------------------------第16页第三节学习动机----------------------------------------------------------第18页第四节学习迁移----------------------------------------------------------第19页第五节学习策略----------------------------------------------------------第20页第六节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第20页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第一节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概述-----------------------------------第21页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第21页第三节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发展-----------------------------第21页第四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第22页第五节中学生能力的发展---------------------------------------------第23页第六节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第23页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第24页第二节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第24页第三节压力与挫折-------------------------------------------------------第24页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一节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第25页第二节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25页第三节中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第25页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第25页第五节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第26页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一节班级与班集体建设----------------------------------------------第28页第二节课堂管理-----------------------------------------------------------第28页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第29页第四节课外活动-----------------------------------------------------------第29页第五节教师心理-----------------------------------------------------------第29页教育的本质属性:【背·简答题、辨析题会用到】教育本质属性的所表现在:【背·选/简答题·高频】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精品】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

【精品】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题型题量每题分值总分合计选择题21242辨析题4832150简答题41040材料分析题21836【注意事项】1.如果时间不充裕的话,一定先要把带箭头符号“”的背诵完!!!2.重点中已标明常考题型蓝色字体“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

3.因为国家没有统一教材,所以真正的考试答案是不固定的。

如果你有书的话,书和这份资料里面的答案二选一背诵即可,不必较真死扣字眼,伤身费力得不偿失,意思对了就能拿到分数。

如果没书的话希望大家认真识记本篇资料!4.这份资料建议大家黑白打印成正反面的,不仅便宜些,还可以用记号笔勾画线。

如果咱是土豪也不介意打成彩色的,毕竟更方便一些不用勾勾画画!不过还是建议打印成黑白色省钱一点!5.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一直以来为重难点,偷懒不背是过不了的,也有个别靠运气的。

所以还是奉劝大家踏踏实实好好背,别整天整那些没用的,拿到证书再整那些也不晚!6.再唠叨一句,往年同学问的最多的就是,你这个资料和我书上写的不一样,让我怎么学啊,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因为每个机构的教材都不一样,考试的答案每个机构也都不一样,但是都是对的,你再死扣字眼的话,别人都已经背完了。

我也没办法带你上岸了!老师说的都是大实话,避免走弯路。

所以大家在学习科目二的时候一定不要拿超过两个机构以上的资料,因为资料越多你就越容易记混,伤神费力越记越多,反正你看着办吧,哈哈你的脑容量大并且时间又多,你看十个机构的资料老师都不反对【说的是反话,别真去找十份资料背!】7.说多无益聪明的人已经开始背了。

老师在这先预祝大家考试成功顺利通过,都能拿到小证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3页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4页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5页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第5页第五节教育制度----------------------------------------------------------第6页第六节教育目的----------------------------------------------------------第7页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一节中学课程----------------------------------------------------------第8页第二节课程目标与内容------------------------------------------------第8页第三节课程设计与开发------------------------------------------------第9页第四节课程实施与评价------------------------------------------------第9页第五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9页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第10页第二节教学过程----------------------------------------------------------第10页第三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11页第四节教学原则----------------------------------------------------------第12页第五节教学方法----------------------------------------------------------第12页第六节教学模式----------------------------------------------------------第13页第七节教学组织形式---------------------------------------------------第13页第九节教学评价----------------------------------------------------------第13页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一节认知过程----------------------------------------------------------第14页第二节学习与学习理论------------------------------------------------第16页第三节学习动机----------------------------------------------------------第18页第四节学习迁移----------------------------------------------------------第19页第五节学习策略----------------------------------------------------------第20页第六节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第20页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第一节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概述-----------------------------------第21页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第21页第三节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发展-----------------------------第21页第四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第22页第五节中学生能力的发展---------------------------------------------第23页第六节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第23页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第24页第二节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第24页第三节压力与挫折-------------------------------------------------------第24页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一节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第25页第二节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25页第三节中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第25页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第25页第五节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第26页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一节班级与班集体建设----------------------------------------------第28页第二节课堂管理-----------------------------------------------------------第28页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第29页第四节课外活动-----------------------------------------------------------第29页第五节教师心理-----------------------------------------------------------第29页教育的本质属性:【背·简答题、辨析题会用到】教育本质属性的所表现在:【背·选/简答题·高频】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习资料(必背考点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习资料(必背考点
1
【高频考点 3】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 基本要素包括: ◇ 教育者 ◇ 受教育者 ◇ 教育影响 考查题型:选择题 、简答题
【高频考点4】教育的起源
1. 神话起源说 2. 生物起源说 3. 心理起源说 4. 劳动起源说
【高频考点5】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原始-古代-近现代)(其中,古 代教育 是重点)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高频考点8】文献资料的类型
(1)以载体的物质形式可分为印刷品、电子版、实物类等;
(2)以资料的呈现形式可分为文章、著作、报告、光盘录像等; (3)以对文献的加工情况可分为一手资料、二手资料、三手资料; (4)以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划分成工具性文献、理论性文献、事实性文献、经
验性文献。
【高频考点 9】教育科学研究方式 (一)调查研究
考试一定要写) ◇ 材料分析题 2 道*20 分.(考职业理念+实际应用) [重点拿分题] ◇ 教学设计题 1 道*40 分.(熟记下文万能模版,争取拿满分) [重点拿分
题] 一. 选择题
【高频考点 1】教育的概念 概念:
1. 广义: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 想和品德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 教育。 2.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 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 狭义教育的特点: ①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②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 ③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2. 经验研究的过程 ①积累经验,提炼问题。 ②分析经验。 ③撰写经验研究论文。 (四)个案研究 1. 个案研究的含义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

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古代中国: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

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教育起源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材考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考点 4: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3)相对独立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劳动没(米)懦夫”◆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笔记

《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笔记

《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笔记◆考题分析:四个大题: 1、单项选择题(2’*21=42’)2、辨析题(8’*4=32’)3、简答题(10’*4=40’)◆听课笔记: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研究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教育学的对象:社会现象——教育现象、认知现象教育问题——教育内部、教育外部3、教育学的任务:揭示教育规律、科学的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二、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基础,教育科学是学科群,所以教育学不等于教育科学。

三、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方针政策是主观存在的,所以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四、教育学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学是正确的,而教育实践经验是盲目的、有错有对,教育经验只有上升为科学理论并且经受实践的检验才有可能成为教育学,故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五、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2、有助于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工作环境。

第二节:教育学产生和发展一、萌芽时期国内: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翟zhai墨)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管仲、李斯、商鞅国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罗马)❖儒家:(一)孔子: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教育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注:古代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教育目的:君子(德才兼备)4、教育原则:学思结合、启发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二)孟子:1、观点:人之初,性本善2、教育的目的:保持和发扬“善”3、人应该怀有的四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三)荀子:1、观点:人的本性是恶2、教育的目的:抑恶国内:❖墨家:墨子:1、观点:兼爱、非攻2、做法: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为苍,染于蓝则为蓝❖道家:老子、庄子: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法家:教育思想:法治教育国外:1、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术》柏拉图——囚笼原理:《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2、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或《雄辩术原理》,是西方国家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我国的教育文献乐正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比西方的早300多年)二、独立形态时期1、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进入独立形态时期。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知识点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知识点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知识点1、学习策略分为三部分: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学业求助)。

2、常用的复述策略有:利用随意记忆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

3、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提出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要注意:“最近发展区”、“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教学最佳期)”。

4、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5、情操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6、人格特征包括:整体性(整合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功能性。

7、气质的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8、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10、认知风格可以分为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

11、奥尔波特把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个别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11、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口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语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12、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用表格等。

13、前摄抑制是指先前所学内容对后学信息的干扰;倒摄抑制是后面所学的内容对先前所学信息的影响。

14、过度学习以 150%为最佳,效果最好。

15、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提出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

16、“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要学习定律: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律。

17、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基本规律包括: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

1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以观察学习为主,其理论依据是替代强化。

19、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方式是发现学习,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

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注:1.此部分为《知识与能力》的简要笔记,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重点我已筛选出来,在《知识与能力》提纲中,搭配使用。

2.备注“选择题”的知识点为选择题常考知识点。

3.笔记红色字体部分需留意。

4.笔记中我若没有写或简写的部分,在看书的过程中可适当忽略,笔记越多的地方越是重点。

5.带有“补充”二字的知识点是中公书上没有的,建议背下来。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广义的教育: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有专职人员(教师)和专门教育机构(学校)承担。

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主导作用;2.受教育者—教育对象、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桥梁、中介;教育的属性:(选择题、简答题/辩题题)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区别与动物),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社会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

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a)教育具有规定性。

b)教育具有继承性;c)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d)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补充: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1教育的起源:(选择题)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法国)、桑代克(美国)、沛西·能(英国)心理起源论—孟禄劳动起源论—米丁斯基、凯洛夫交往起源论—叶澜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古代产生了学校;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一、教育基础知识1.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2. 教育的功能(2)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可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进文化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它使人类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3.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包括教师、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等。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包括学生、儿童、成人等。

(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传授给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文化知识、科学技术、道德品质等。

(4)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4. 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1)科学性原则:教育内容和方法应符合科学规律,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全面性原则:教育应关注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3)发展性原则:教育应关注个体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材施教,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

(4)实践性原则:教育应注重实践,使受教育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5. 教育的主要类型教育的主要类型包括:(1)学前教育: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旨在为儿童入学打好基础。

(2)初等教育:指对612岁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小学教育。

(3)中等教育:指对1218岁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教育。

(5)成人教育:指对成年人进行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

(6)特殊教育:指对有特殊需求的个体进行的教育,如对残障人士、问题儿童等的教育。

二、教育能力1. 教育能力的基本概念教育能力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技能等。

2. 教育能力的基本要素教育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1)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者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信念。

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

2020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题型题量每题分值总分合计选择题21242辨析题4832150简答题41040材料分析题21836【注意事项】1.如果时间不充裕的话,一定先要把带箭头符号“”的背诵完!!!2.重点中已标明常考题型蓝色字体“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

3.因为国家没有统一教材,所以真正的考试答案是不固定的。

如果你有书的话,书和这份资料里面的答案二选一背诵即可,不必较真死扣字眼,伤身费力得不偿失,意思对了就能拿到分数。

如果没书的话希望大家认真识记本篇资料!4.这份资料建议大家黑白打印成正反面的,不仅便宜些,还可以用记号笔勾画线。

如果咱是土豪也不介意打成彩色的,毕竟更方便一些不用勾勾画画!不过还是建议打印成黑白色省钱一点!5.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一直以来为重难点,偷懒不背是过不了的,也有个别靠运气的。

所以还是奉劝大家踏踏实实好好背,别整天整那些没用的,拿到证书再整那些也不晚!6.再唠叨一句,往年同学问的最多的就是,你这个资料和我书上写的不一样,让我怎么学啊,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因为每个机构的教材都不一样,考试的答案每个机构也都不一样,但是都是对的,你再死扣字眼的话,别人都已经背完了。

我也没办法带你上岸了!老师说的都是大实话,避免走弯路。

所以大家在学习科目二的时候一定不要拿超过两个机构以上的资料,因为资料越多你就越容易记混,伤神费力越记越多,反正你看着办吧,哈哈你的脑容量大并且时间又多,你看十个机构的资料老师都不反对【说的是反话,别真去找十份资料背!】7.说多无益聪明的人已经开始背了。

老师在这先预祝大家考试成功顺利通过,都能拿到小证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3页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4页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5页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第5页第五节教育制度----------------------------------------------------------第6页第六节教育目的----------------------------------------------------------第7页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一节中学课程----------------------------------------------------------第8页第二节课程目标与内容------------------------------------------------第8页第三节课程设计与开发------------------------------------------------第9页第四节课程实施与评价------------------------------------------------第9页第五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9页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第10页第二节教学过程----------------------------------------------------------第10页第三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11页第四节教学原则----------------------------------------------------------第12页第五节教学方法----------------------------------------------------------第12页第六节教学模式----------------------------------------------------------第13页第七节教学组织形式---------------------------------------------------第13页第九节教学评价----------------------------------------------------------第13页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一节认知过程----------------------------------------------------------第14页第二节学习与学习理论------------------------------------------------第16页第三节学习动机----------------------------------------------------------第18页第四节学习迁移----------------------------------------------------------第19页第五节学习策略----------------------------------------------------------第20页第六节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第20页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第一节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概述-----------------------------------第21页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第21页第三节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发展-----------------------------第21页第四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第22页第五节中学生能力的发展---------------------------------------------第23页第六节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第23页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第24页第二节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第24页第三节压力与挫折-------------------------------------------------------第24页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一节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第25页第二节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25页第三节中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第25页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第25页第五节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第26页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一节班级与班集体建设----------------------------------------------第28页第二节课堂管理-----------------------------------------------------------第28页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第29页第四节课外活动-----------------------------------------------------------第29页第五节教师心理-----------------------------------------------------------第29页教育的本质属性:【背·简答题、辨析题会用到】教育本质属性的所表现在:【背·选/简答题·高频】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