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塑料制品设计十大技巧

塑料制品设计十大技巧一、指导方针——设计核对表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改善的目标是使产品有优良的表现,而同时获得低的生产成本。
这里,设计任务主要是指原料的选择,适合加工过程的选择,强度计算和模具设计。
只有全盘考虑这些步骤,并有系统化的跟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具商业效益的模具。
设计部门经常只是探用性的解决方案。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塑料的实用性和成本效率不是必然的,设计者必须非常注重开发原料和加工过程的正确解决方案。
塑料性质并非永恒不变的塑料的性质受使用环境、加工过程、模具设计和操作条件的影响(如图1所示)。
塑料性质由实验室环境下的测试得到。
测试图由具有优化参数的高光度模具,在规定压力的标准条件下检测产生的。
然而,实际上,塑料不可能恰好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在使用中也不可能正好在同样的压力下。
因此,在推出任何塑料设计方案的时候,其精确的要求和界定条件必须仔细地分析和罗列出来,设计核对表在这方面可以提供有用的帮助。
样品的生产开发一种产品,从设计阶段到市场准备阶段,有必要准备样品来进行试验和修正。
要确保样品的生产方法广泛适用于量产方案。
部分注塑成型的样品也要由注塑模具来制造。
如果没有模具可以适用,就有必要使用近似的材料或片材,切割加工成为测试样品。
但是,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如下:▪无法考察注塑成型部件的焊接线的影响。
▪与注塑成型部分相比,有时候,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凹槽会降低构件的强度性质。
▪由于结晶度高,挤塑棒材和片材的强度和硬度高于注塑部件。
▪无法考察纤维取向作用的影响。
由挤出材料制成的用于电灯开关的样品,可以承受180000次周期性应力。
而同样情况下,注塑部件在80000次之后就出现了疲劳破坏。
这种差异是由于在注塑过程中晶体结构的不同所造成的。
见图3样品模具目前生产样品的模具,都是通过简单的机械加工或运用低成本材料(如铝或铜为原料)制作而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生产来说非常重要的参数如温度、压力等,不能以这样的模具作代表。
塑料配方

塑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作者积多年的配方设计经验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读者参考。
1、树脂的选择(1)树脂品种的选择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
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A、PC。
(2)树脂牌号的选择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
如耐热改性P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我们要选用本身耐热140℃的PP牌号,具体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
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小粘度梯度。
如PA6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为过渡料,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为过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
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由此将塑料分成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高流动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
低流动性塑料——PC、MPPO、PPS等。
不流动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
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动性不同,所以牌号分为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
不同改性目的要求流动性不同,如高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如磁性塑料、填充目料、无卤阻燃电缆料等。
(4)树脂对助剂的选择性如PPS不能加入含铅和含铜助剂,PC不能用三氧化锑,这些都可导致解聚。
同时,助剂的酸碱性,应与树脂的酸碱性要一致,否则会起两者的反应。
塑料配方设计范文

塑料配方设计范文塑料是一种由聚合物组成的材料,用于制造各种家庭用品、包装材料、汽车零件等。
塑料的特性取决于其配方设计,因此一个优良的塑料配方设计对于塑料制品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个塑料配方设计的关键要素。
1.聚合物种类聚合物是塑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具有不同的特性。
选择合适的聚合物种类对于塑料制品的性能非常重要。
常用的聚合物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2.添加剂添加剂在塑料配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添加剂可以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耐热性、耐候性、抗氧化性等。
常用的添加剂包括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阻燃剂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用适当的添加剂种类和比例。
3.填充剂填充剂在塑料中起到增强材料性能的作用。
常用的填充剂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硅酸盐、氧化铝等。
填充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
在确定填充剂的种类和比例时,需要考虑到填充剂的加工性能和与聚合物的相容性。
4.增塑剂增塑剂是一种用于增加塑料可塑性和柔韧性的添加剂。
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环氧化物类等。
增塑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塑料的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和弯曲性能。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和比例的增塑剂。
5.稳定剂稳定剂在塑料中起到抗氧化和抗紫外线降解的作用。
常用的稳定剂有光稳定剂、热稳定剂等。
稳定剂的选择要考虑塑料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以确保塑料制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6.加工助剂加工助剂是用于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添加剂。
常用的加工助剂有流动剂、湿润剂、分散剂等。
加工助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塑料的熔融流动性、降低熔体粘度和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
7.颜料颜料是用于给塑料制品着色的添加剂。
常用的颜料有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选择合适的颜料种类和比例可以实现塑料制品的良好着色效果,同时还要考虑颜料的相容性和耐久性。
在进行塑料配方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因素,并根据塑料制品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组合和比例选择。
塑料配方设计知识点总结

塑料配方设计知识点总结塑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
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塑料配方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对塑料配方设计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材料选择塑料配方设计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
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可以选择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不同类型的塑料。
同时,还需要考虑塑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热稳定性等特性,以确保塑料在使用过程中具备所需的功能和性能。
二、添加剂的选用塑料配方中常常添加各种添加剂,包括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增强剂等。
增塑剂可以提高塑料的柔软性和可加工性,稳定剂可以提高塑料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填充剂可以改善塑料的力学性能和降低成本,增强剂可以增加塑料的强度和硬度。
在选择添加剂时,需要考虑其相容性、热稳定性和对塑料性能的影响,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
三、配方比例的确定塑料配方中不同成分的比例确定直接影响到塑料产品的性能。
一般来说,主要成分如塑料树脂和添加剂的比例可根据经验选择,但更好的做法是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佳比例。
通过不断调整不同成分的比例,可以获得最佳的塑料配方,以满足特定的性能需求和制造成本。
四、工艺条件的优化塑料配方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材料选择和比例确定,还需要充分考虑工艺条件的优化。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包括塑化、挤出、注射等步骤,需要合理设置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工艺参数,以确保塑料的完全熔化和良好的成型性能。
通过调整工艺条件,可以进一步改善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五、质量控制塑料配方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通过检测和测试,可以验证塑料产品的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物理性能测试、熔体流动性测试、耐化学腐蚀性能测试等。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及时调整配方或工艺参数,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总结:塑料配方设计是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正确选择材料、添加剂,确定配方比例,优化工艺条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塑料制品性能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塑料产品设计注意事项

塑料产品设计注意事项
1.材料选择
塑料产品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
不同的塑料材料
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差异。
设计师
应根据产品的用途、环境条件以及预算等考虑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结构设计
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要求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力
学与热学等问题。
设计师需要保证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等方面
的要求,并合理布局零部件,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功能实现
塑料产品设计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产品的功能。
设计师需要考
虑到产品所需的功能要求,以及如何通过塑料材料的特性来实现这些功能。
例如,如果设计一个可折叠的塑料椅子,设计师可以利用塑料的柔韧性来
实现这一功能。
4.视觉效果
5.制造可行性
塑料产品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还需要考虑到制
造过程的可行性。
设计师应考虑到产品的成型方式、模具设计、注塑工艺
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能够在制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加工效果。
6.环境友好
在塑料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应当考虑到产品的环境友好性。
选
择可回收材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考虑产品的二次利用等方面的因素,
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7.人机工程学
8.安全性
总之,塑料产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到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功能实现、视觉效果、制造可行性、环境友好、人机工程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师才能设计出具有良好品质和用
户体验的塑料产品。
配方设计的10要素

塑料配方设计十大要点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作者积多年的配方设计经验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读者参考。
1、树脂的选择(1)树脂品种的选择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
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A、PC。
(2)树脂牌号的选择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
如耐热改性P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我们要选用本身耐热140℃的PP牌号,具体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
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小粘度梯度。
如PA6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为过渡料,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为过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
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由此将塑料分成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高流动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
低流动性塑料——PC、MPPO、PPS等。
不流动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
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动性不同,所以牌号分为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加工方法与熔体流动指数的关系不同改性目的要求流动性不同,如高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如磁性塑料、填充目料、无卤阻燃电缆料等。
(4)树脂对助剂的选择性如PPS不能加入含铅和含铜助剂,PC不能用三氧化锑,这些都可导致解聚。
改性塑料的配方必须注意的十点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改性塑料的配方必须注意的十点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以下为您列出十个改性配方的设计要点,供您参考。
一、树脂的选择1、树脂品种的选择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
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A、PC。
2、树脂牌号的选择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
如耐热改性P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我们要选用本身耐热120℃的PP牌号。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
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小粘度梯度。
如PA6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为过渡料,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为过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
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由此将塑料分成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高流动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
低流动性塑料——PC、MPPO、PPS等。
不流动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
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动性不同,所以牌号分为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
不同改性目的要求流动性不同,如高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如磁性塑料、填充目料、无卤阻燃电缆料等。
4、树脂对助剂的选择性如PPS不能加入含铅和含铜助剂,PC不能用三氧化锑,这些都可导致解聚。
同时,助剂的酸碱性,应与树脂的酸碱性要一致,否则会起两者的反应。
塑料配方设计知识点汇总

塑料配方设计知识点汇总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塑料配方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配方设计能够确保塑料制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文将对塑料配方设计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应用。
一、塑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塑料配方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塑料制品具有优良的性能和稳定性。
1. 成份选择: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树脂和添加剂,确保塑料制品具有所需的物理、化学性能。
2. 成份含量:合理控制各成份的含量,以保证塑料制品的性能稳定一致。
3. 加工工艺:根据塑料的熔融温度、成型特性等,确定适宜的加工工艺参数。
4. 试验验证:在配方设计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试验验证,以确保所设计的配方满足要求。
二、树脂的选择与配比树脂是塑料制品的主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树脂并确定适宜的配比非常重要。
1. 主要树脂: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主树脂,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2. 环保树脂:考虑到环保要求,选择具有绿色环保特性的树脂,如可降解塑料等。
3. 柔韧性: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应变能力,选择硬度适中的树脂,并通过配比调整柔韧性。
4. 耐热性:根据产品的工作环境温度,选择具有耐热性的树脂,并调整配比提高耐热性。
三、添加剂的选择与控制除了树脂,添加剂也是塑料配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添加剂的选择和控制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1. 增塑剂:根据塑料制品的软硬度要求,选择适宜的增塑剂,并控制添加量。
2. 稳定剂:为了提高塑料制品的耐候性和抗老化能力,添加适量的稳定剂。
3. 着色剂: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着色剂进行染色。
4. 阻燃剂:对于一些特定的产品,如电器外壳等,需要添加适量的阻燃剂提高安全性。
四、填充剂的选择与比例控制填充剂在塑料配方中起到增强材料硬度、减少成本、改善加工性能等作用。
1. 纤维填充剂: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可以提高材料强度和刚性。
2. 颗粒填充剂:如滑石粉、钙碳酸盐等,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韧性。
塑料配方分析

塑料配方分析塑料因其质轻、易加工、美观实用、价格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各行各业及高精尖技术领域。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占总质量的40%~100%。
绝大多数塑料制造的第一步是合成树脂的生产,然后根据需要,将树脂(有时加入一定量的助剂)进一步加工成塑料制品。
有少数品种(如浇注制品)其树脂的合成和塑料的成型是同时进行的。
当今,树脂和助剂的种类繁多,若按其功能、品种、等级、牌号等分类可达数万种,因此塑料配方也是千变万化。
塑料配方设计通常是指根据试验数据等资料恰当地确定可满足产品使用性能、加工性能和成本要求的树脂、助剂的种类及其用量等的一项重要工作。
①制品的使用功能;②加工性能;③加工及使用时的环保问题;④成本等。
总之,配方工作者一般是在考虑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成本三者平衡的前提下进行配方设计的。
设计的重点是如何保持制品的使用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平衡,所以说塑料配方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包含运用成功经验的技巧。
2配方设计原则塑料配方设计有以下注意事项:塑料制品使用性能应包括其本身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时的特殊性能要求。
塑料制品的性能要求一般包括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化学性、透明性、气密性等。
各种制品的使用要求不同,需要的性能亦异。
以HDPE瓶而言,装油需要耐油性;装碳酸饮料需要具有阻隔性;装光敏性药品时要有遮光性。
以PP注射椅子为例,在北方需要低温抗冲击性强;用于矿井下,需要防静电、阻燃性。
以聚四氟乙烯为例,用作活塞环、轴承、轴瓦、滑块、密封环等机械零件时,需要具有低的摩擦系数和自润滑性;用作绝缘材料时,需要其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用作防腐材料时,需要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以聚苯硫醚为例,用作排气处理装置零件、不粘锅、散热器零件和配油器零件时,需要耐热耐油;用作汽车刹车零件、离合器和机械中的齿轮时,需要有较高的刚性和抗蠕变性。
再以改性聚酰亚胺为例,用作交通运输包装时,需要耐水性和阻燃性好;用作航空航天工业的高温管和高温涂层时,需要有耐高温、耐湿热和耐辐射性能。
塑料配方设计知识点

塑料配方设计知识点塑料是一种由合成树脂或者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经过加工而成的多用途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而塑料的性能和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方的设计。
本文将介绍塑料配方设计的一些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塑料配方的设计过程。
1. 塑料分类塑料根据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后可以多次塑性变形,而热固性塑料在加热后会发生永久性固化。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塑料还可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两类。
2. 塑料配方设计的目标塑料配方设计的目标是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在塑料配方中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添加剂,并确定它们的配比,以达到产品所需要的性能和特性,如强度、韧性、耐热性、电绝缘性等。
3. 塑料的主要组成塑料的主要组成包括基体树脂、增强剂、填充剂、稳定剂和添加剂等。
基体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它决定了塑料的基本性能。
增强剂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和硬度,填充剂可以增加塑料的重量和改善流动性,稳定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热性,添加剂可以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降低成本。
4. 塑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塑料配方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基体树脂;其次,要根据产品的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如耐候性、耐腐蚀性等;再次,要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增强剂和填充剂;最后,要进行配方配比和试验以确定最佳的配方。
5. 塑料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塑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熔融温度、热膨胀系数等,而机械性能包括抗张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
在塑料配方设计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调整和控制这些性能参数。
6. 塑料的耐化学性塑料需要在各种化学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在塑料配方设计中,可以添加一些稳定剂和抗老化剂来提高塑料的耐化学性。
7. 塑料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塑料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对于成型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在塑料配方设计中,可以添加一些流动剂和润滑剂来改善塑料的流动性和降低摩擦。
塑胶产品设计十大窍门

塑胶产品设计十大窍门在塑料制品的设计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考虑因素不能忽视。
而原材料厂商可以说是塑料制品设计的重要推动者。
本文从涉及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原料选择、加工过程选择、强度考虑、模具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塑胶产品设计的基本技巧与原则。
设计核对表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改善的目标是使产品有优良的表现,而同时获得低的生产成本。
设计任务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加工方法的选择、强度计算和模具设计。
只有全盘考虑这些因素,并有系统化的跟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具商业效益的模具。
必须强调的是,塑料的实用性和成本效率不是必然的,设计者必须非常注重原料选择和加工过程的正确解决方案。
原材料比较与其他传统原材料相比,设计塑料原材料零件时需特别注意。
塑料的特性可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多端。
通过添加填料、增强材料和改性剂,其性质会产生很大的转化。
有时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塑料会呈现出与金属完全不同的表现。
因此,对浇铸金属经济有效的功能设计,如果仓促地用於塑料,将会很容易失败。
当材料的使用温度越接近它的熔点,温度和时间将更直接影响原材料的形变表现。
塑料的特性不仅仅是纯原材料的性质。
如果原材料在不适用的范围内加工,再好的设计也会失败。
同样的,制品并不能以加工过程来解决设计弱点。
因此只有考虑到所有因素的优化工艺,才能保证塑料零部件的质量。
∙填充行为∙制品的最终尺寸(公差)∙收缩行为,翘曲∙机械性能水平∙表面质量(外观)如果设计者选择了错误的浇口,成型加工时几乎不可能从优化加工参数来矫正由此产生的後果。
基本设计原则:∙不要将浇口置於高压力区域;∙尽量避免或减少熔合线;∙尽量使熔合线远离高压力区域;∙对於增强型塑料,浇口位置决定零件的翘曲性能;∙提供足够的排气口以避免空气存集。
基本装配技术一些被所有设计师认可的简单装配技术如卡扣装配、压机装配和螺纹装配等,以其简便、快速地装配组件可大大地节约生产成本。
卡扣装配的最大优势是不需要增加额外装配部件。
在卡扣设计中,设计者必须确保配件的几何尺寸,避免应力松弛引起装配部件松动。
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配方设计十大要点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积多年的配方设计经验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参考。
1、树脂的选择(1)树脂品种的选择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
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A、PC。
(2)树脂牌号的选择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
如耐热改性P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我们要选用本身耐热140℃的PP牌号,具体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
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小粘度梯度。
如PA6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为过渡料,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为过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
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由此将塑料分成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高流动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
低流动性塑料——PC、MPPO、PPS等。
不流动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
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动性不同,所以牌号分为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加工方法与熔体流动指数的关系加工方法熔体流动指数(g/10min)压制、挤出、压延 0.2~8流延、吹塑 0.3~15涂覆、滚塑 1~8注塑1~60不同改性目的要求流动性不同,如高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如磁性塑料、填充目料、无卤阻燃电缆料等。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12个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12个要点(结构工程师必备知识)1.胶厚(胶位):塑胶产品的胶厚(整体外壳)通常在0.80-3.00左右,太厚容易缩水和产生汽泡,太薄难走满胶,大型的产品胶厚取厚一点,小的产品取薄一点,一般产品取1.0-2.0为多。
而且胶位要尽可能的均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局部地方可适当的厚一点或薄一点,但需渐变不可突变,要以不缩水和能走满胶为原则,一般塑料胶厚小于0.3时就很难走胶,但软胶类和橡胶在0.2-0.3的胶厚时也能走满胶。
2.加强筋(骨位):塑胶产品大部分都有加强筋,因加强筋在不增加产品整体胶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增加其整体强度,对大型和受力的产品尤其有用,同时还能防止产品变形。
加强筋的厚度通常取整体胶厚的0.5-0.7倍,如大于0.7倍则容易缩水。
加强筋的高度较大时则要做0.5-1的斜度(因其出模阻力大),高度较矮时可不做斜度。
3.脱模斜度:塑料产品都要做脱模斜度,但高度较浅的(如一块平板)和有特殊要求的除外(但当侧壁较大而又没出模斜度时需做行位)。
出模斜度通常为1-5度,常取2度左右,具体要根据产品大小、高度、形状而定,以能顺利脱模和不影响使用功能为原则。
产品的前模斜度通常要比后模的斜度大0.5度为宜,以便产品开模事时能留在后模。
通常枕位、插穿、碰穿等地方均需做斜度,其上下断差(即大端尺寸与小端尺寸之差)单边要大于0.1以上。
4.圆角(R角):塑胶产品除特殊要求指定要锐边的地方外,在棱边处通常都要做圆角,以便减小应力集中、利于塑胶的流动和容易脱模。
最小R通常大于0.3,因太小的R模具上很难做到。
5.孔:从利于模具加工方面的角度考虑,孔最好做成形状规则简单的圆孔,尽可能不要做成复杂的异型孔,孔径不宜太小,孔深与孔径比不宜太大,因细而长的模具型心容易断、变形。
孔与产品外边缘的距离最好要大于1.5倍孔径,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最好要大于2倍的孔径,以便产品有必要的强度。
与模具开模方向平行的孔在模具上通常上是用型心(可镶、可延伸留)或碰穿、插穿成型,与模具开模方向不平行的孔通常要做行位或斜顶,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和装配的前提下,产品侧壁的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做成能用碰穿、插穿成型的孔。
塑料配方设计举例

塑料配方设计举例一、引言塑料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塑料的性能取决于其配方设计,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可以调整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以聚丙烯(PP)为例,探讨塑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给出一个具体的配方设计方案。
二、塑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1.基础树脂的选择基础树脂是塑料的主要组分,其性能决定了塑料的基本性质。
在选择基础树脂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耐化学品性等因素。
2.助剂的选择助剂是在塑料中添加的用于改善塑料性能的其他组分,如增塑剂、防老化剂、抗静电剂等。
助剂的选择需要考虑与基础树脂的相容性,以及所需的功能。
3.添加剂的比例不同添加剂在塑料中的添加比例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需要进行多次试验,通过对不同添加剂比例的调整,找到最佳的配方比例。
4.加工工艺参数加工工艺参数是指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设置。
合理选择和控制加工工艺参数,能够有效地影响塑料制品的结构和性能。
三、塑料配方设计的步骤1.确定应用需求根据塑料制品的应用领域和要求,明确所需的性能指标,如抗张强度、耐热性、耐候性等。
2.选择基础树脂根据所需的性能指标,选择适合的基础树脂,如PP、聚乙烯(PE)等。
3.选择助剂根据所需的性能指标和基础树脂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助剂。
以PP为例,可选择增塑剂、防老化剂、抗静电剂等。
4.初步配方设计根据已选择的基础树脂和助剂,初步设计配方,并确定各组分的添加比例。
5.试验和评估制备试验样品,通过物理、化学等实验手段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
6.优化配方根据试验结果,在初步配方的基础上进行配方的优化,进一步调整组分比例,以达到所需的性能指标。
7.确定加工工艺参数根据所选配方和最终确定的性能指标,确定塑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四、具体配方设计方案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给出一个聚丙烯(PP)的塑料配方设计方案。
塑料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塑料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王文广
【期刊名称】《广东塑料》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作者积多年的配方设计经验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读者参考。
【总页数】5页(P38-42)
【作者】王文广
【作者单位】深圳市塑胶行业协会,518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
【相关文献】
1.《塑料配方设计——市政用木塑复合栅栏材料的配方设计》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探讨 [J], 马立波;张枝苗;侯文顺
2.塑料配方设计的一些要点 [J], 王文广;孙立清
3.民间美术在塑料包装设计中的融合与体现分析——评《塑料着色配方设计》 [J], 钟艳; 李立
4.2008年塑料配方设计技术与塑料改性技术学习研讨班在南京召开 [J],
5.塑料助剂专委会将举办2008年塑料配方设计技术与塑料改性技术学习研讨班[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塑料配方设计方案

塑料配方设计方案塑料配方设计是指根据塑料制品的功能要求和加工性能,对原材料的种类、比例和加工工艺进行设计和调整,以获得合适的塑料配方。
下面将从塑料基础原料选择、添加剂的配比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塑料配方设计方案的探讨。
一、塑料基础原料选择1.树脂选择: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树脂。
常见的塑料类型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不同的树脂具有不同的性质,如PE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能,PP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抗冲击性能,PVC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柔韧性。
2.增强剂选择:增强剂能够提高塑料的强度和刚性,常见的增强剂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增强剂种类和添加量,以满足产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
3.填充剂选择:填充剂能够提高塑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常见的填充剂有氧化铝、碳酸钙等。
根据塑料的功能要求和预期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填充剂种类和添加量。
二、添加剂的配比1.稳定剂:塑料易于受光、热、氧气等环境因素影响,稳定剂能够延缓塑料老化。
根据塑料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稳定剂种类和添加量。
2.润滑剂:润滑剂能够减小塑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提高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滑度和流动性。
根据塑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剂种类和添加量。
3.防火剂:防火剂能够提高塑料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根据塑料的使用场所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防火剂种类和添加量。
4.色母粒:色母粒能够为塑料制品提供丰富的颜色选择,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色母粒种类和配比。
三、加工工艺设计1.模具温度:塑料的加工温度对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根据塑料的熔点和塑件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模具温度。
2.注塑压力:注塑压力对塑料的充模填充、保压和冷却等过程有重要影响。
根据塑件的尺寸、结构和塑料的流动性,确定合适的注塑压力。
3.注塑速度:注塑速度对塑料熔体的充模填充和塑件的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
塑料配方设计

表面活性剂为一类能显著改添加剂表面或界面性能的材
料, 其分子内部同时含有长链非极性基 (疏水基) 和短链极性基 (亲水基) 。表面活性 剂的改性是通过表面吸附、 润湿、 乳化等作用实现的。 表面活性剂可鄙分为非离子型、 阴离子型、 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四类。 5 " 高分子处理剂 可分为非相容剂和相容剂两种。 聚乙烯蜡、 羧化聚乙烯蜡、 氧化聚乙烯蜡、 非相容剂主要包括低聚物如无规 66、 线性 67、 线性 86、 聚 ! / 甲基苯乙烯、 91-68 及 :1-68 等。 相容剂有 66 / " / ;#<、 86-; / " / ;#、 89# / " / ;# 及 4=4 / " / ;# 等 > " 其他材料处理 使其官能团发生化 !酸碱液处理 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对无机添加剂表面处理, 学变化, 以达到与树脂混合的目的。
(五) 表面张力相近原则
配方中添加剂与树脂的表面张力越接近, 两者的相容性越好。如 %% 与乙丙橡胶 的表面张力最接近, 两者的共混是典型增韧体系。
(六) 粘度相近原则
配方中添加剂与树脂的粘度越接近, 两者的相容性越好。
・ 3#3 ・
第五篇
塑料配方设计
二、 提高添加剂与树脂相容性的方法
(一) 无机添加剂与树脂相容性的提高方法
・ 700 ・
第五篇
塑料配方设计
)* + ,4*4$ + ’($ + , & $’() ./01 (% + , & $’() !501 ($ & $’() 701 $% + 6% + (-
($%% & $’() !"# (’% & $’() 23! 三碱式硫酸铅 (6 & $’() 二碱式硫酸铅 (4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作者积多年的配方设计经验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读者参考。
1、树脂的选择(1)树脂品种的选择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
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 A、PC。
(2)树脂牌号的选择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
如耐热改性P 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我们要选用本身耐热140℃的PP牌号,具体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
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小粘度梯度。
如PA6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为过渡料,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 E作为过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
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由此将塑料分成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高流动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
低流动性塑料——PC、MPPO、PPS等。
不流动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
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动性不同,所以牌号分为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加工方法与熔体流动指数的关系加工方法熔体流动指数(g/10min)压制、挤出、压延0.2~8流延、吹塑0.3~15涂覆、滚塑1~8注塑1~60不同改性目的要求流动性不同,如高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如磁性塑料、填充目料、无卤阻燃电缆料等。
(4)树脂对助剂的选择性如PPS不能加入含铅和含铜助剂,PC不能用三氧化锑,这些都可导致解聚。
同时,助剂的酸碱性,应与树脂的酸碱性要一致,否则会起两者的反应。
2、助剂的选择(1)按要达到的目的选用助剂按要达到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助剂品种,所加入助剂应能充分发挥其预计功效,并达到规定指标。
规定指标一般为产品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客户提出的性能要求。
助剂的具体选择范围如下:增韧——选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和刚性增韧材料。
增强——选玻璃纤维、碳纤维、晶须和有机纤维。
阻燃——溴类(普通溴系和环保溴系)、磷类、氮类、氮/磷复合类膨胀型阻燃剂、三氧化二锑、水合金属氢氧化物。
抗静电——各类抗静电剂。
导电——碳类(炭黑、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金属纤维和金属粉、金属氧化物。
磁性——铁氧体磁粉、稀土磁粉包括钐钴类(SmCo5或Sm2Co17)、钕铁硼类(NdFeB)、钐铁氮类(S mFeN)、铝镍钴类磁粉三大类。
导热——金属纤维和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碳类材料如炭黑、碳纤维、石墨和碳纳米管;半导体材料如硅、硼。
耐热——玻璃纤维、无机填料、耐热剂如取代马来酰亚胺类和β晶型成核剂。
透明——成核剂,对PP而言α晶型成核剂的山梨醇系列Millad 3988效果最好。
耐磨——石墨、二硫化钼、铜粉等。
绝缘——煅烧高岭土。
阻隔——云母、蒙脱土、石英等。
(2)助剂对树脂具有选择性红磷阻燃剂对PA、PBT、PET有效;氮系阻燃剂对含氧类有效,如PA、PBT、PET等;成核剂对共聚聚丙烯效果好;玻璃纤维耐热改性对结晶性塑料效果好,对非晶型塑料效果差;炭黑填充导电塑料,在结晶性树脂中效果好。
3、助剂的形态同一种成分的助剂,其形态不同,对改性作用的发挥影响很大。
(1)助剂的形状纤维状助剂的增强效果好。
助剂的纤维化程度可用长径比表示,L/D越大、增强效果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加玻璃纤维要从排气孔加入。
熔融状态比粉末状有利于保持长径比,减小断纤几率。
圆球状助剂的增韧效果好、光亮度高。
硫酸钡为典型的圆球状助剂,因此高光泽PP的填充选用硫酸钡,小幅度刚性增韧也可用硫酸钡。
(2)助剂的粒度表2 粒度的两种表达方法目数2080 100 150 200 325 400 625 1250 2500 12500μm 833 175 147 104 744338201051注:目数为每平方英寸筛网上的筛孔数目。
A.助剂粒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粒度越小,对填充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越有益。
例如,不同粒度的20%硅灰石填充对PA6力学性能的影响见表3。
表3 不同粒度的20%硅灰石填充对PA6力学性能的影响性能1250目800目400目325目150目拉伸强度(MPa)127.5127.4126.0124.5124.5冲击强度(kJ/m2)15.515.114.413.5再如,就冲击强度而言, 三氧化二锑的粒径每减少1μm,冲击强度就会增加1倍。
B.助剂粒度对阻燃性能的影响阻燃剂的粒度越小,阻燃效果就越好。
例如水合金属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锑的粒度越小,达到同等阻燃效果的加入量就越少。
例如,在LDPE中加入80份不同粒度的氢氧化铝的阻燃效果见表4。
表4 LDPE中加入80份不同粒度的氢氧化铝的阻燃效果粒度(μm)2551氧指数(%)232833再如,ABS中加入4%粒度为45μm的三氧化二锑与加入1%粒度为0.03μm的三氧化二锑阻燃效果相同。
C.助剂粒度对配色的影响着色剂的粒度越小,着色力越高、遮盖力越强、色泽越均匀。
但着色剂的粒度不是越小越好,存在一个极限值,而且对不同性能的极限值不同。
对着色力而言,偶氮类着色剂的极限粒度为0.1μm,酞箐类着色剂的极限粒度为0.05μm。
对遮盖力而言,着色剂的极限粒度为0.05μm左右。
D.助剂粒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以炭黑为例,其粒度越小,越易形成网状导电通路,达到同样的导电效果加入炭黑的量降低。
但同着色剂一样,粒度也有一个极限值,粒度太小易于聚集而难于分散,效果反倒不好。
(3)助剂的表面处理助剂与树脂的相容性要好,这样才能保证助剂与树脂按预想的结构进行分散,保证设计指标的完成,保证在使用寿命内其效果持久发挥,耐抽提、耐迁移、耐析出。
如大部分配方要求助剂与树脂均匀分散,对阻隔性配方则希望助剂在树脂中层状分布。
除表面活性剂等少数助剂外,与树脂良好的相容性是发挥其功效和提高添加量的关键。
因此,必须设法提高或改善其相容性,如采用相容剂或偶联剂进行表面活化处理等。
所有无机类添加剂的表面经过处理后,改性效果都会提高。
尤其以填料最为明显,其它还有玻璃纤维、无机阻燃剂等。
表面处理以偶联剂和相容剂为主,偶联剂具体如硅烷类、钛酸酯类和铝酸酯类,相容剂为树脂对应的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
4、助剂的合理加入量(1)有的助剂加入量越多越好具体如阻燃剂、增韧剂、磁粉、阻隔等,加入量越多越好。
(2)有的助剂加入量有最佳值如导电助剂,形成到电通路后即可,再加入无效果;再如偶联剂,表面包覆即可,再加无用;又如抗静电剂,在制品表面形成泄电荷层即可。
5、助剂与其它组分关系配方中所选用的助剂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应不劣化或最小限定地影响其他助剂功效的发挥,最好与其他助剂有协同作用。
在一个具体配方中,为达到不同的目的可能加入很多种类的助剂,这些助剂之间的相互关系很复杂。
有的助剂之间有协同作用,而有的助剂之间有对抗作用。
5.1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塑料配方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剂一起加入时的效果高于其单独加入的平均值。
(1)在抗老化的配方中,具体协同作用有:两种羟基邻位取代基位阻不同的酚类抗氧剂并用有协同效果;两种结构和活性不同的胺类抗氧剂并用有协同效果;抗氧化性不同的胺类和酚类抗氧剂复合使用有协同效果;全受阻酚类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有协同作用;半受阻酚类与硫酯类抗氧剂有协同作用,主要用于户内制品中;受阻酚类抗氧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磷类抗氧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紫外光吸收剂。
(2)在阻燃配方中,协同作用的例子也很多,主要有:在卤素/锑系复合阻燃体系中,卤系阻燃剂可于Sb2O3发生反应而生成SbX3,SbX3可以隔离氧气从而达到增大阻燃效果的目的。
在卤素/磷系复合阻燃体系中,两类阻燃剂也可以发生反应而生成PX3、PX2、POX3等高密度气体,这些气体可以起到隔离氧气的作用。
另外,两类阻燃剂还可分别在气相、液相中相互促进,从而提高阻燃效果。
5.2对抗作用对抗作用是指塑料配方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剂一起加入时的效果低于其单独加入的平均值。
(1)在防老化塑料配方中,对抗作用的例子很多,主要有:HALS类光稳定剂不与硫醚类辅抗氧剂并用,原因为硫醚类滋生的酸性成分抑制了HALS的光稳定作用。
芳胺类和受阻酚类抗氧剂一般不与炭黑类紫外光屏蔽剂并用,因为炭黑对胺类或酚类的直接氧化有催化作用抑制抗氧效果的发挥。
常用的抗氧剂与某些含硫化物,特别是多硫化物之间,存在对抗作用。
其原因也是多硫化物有助氧化作用。
如HALS不能与酸性助剂共用,酸性助剂会与碱性的HALS发生盐化反应,导致HALS失效;在酸性助剂存在时,一般只能选用紫外光吸收剂。
(2)在阻燃塑料配方中,也有对抗作用的例子,主要有:卤系阻燃剂与有机硅类阻燃剂并用,会降低阻燃效果;红磷阻燃剂与有机硅类阻燃剂并用,也存在对抗作用。
(3)其它对抗作用的例子有:铅盐类助剂不能与含硫化合物的助剂一起使用,否则引起铅污染。
因此在PVC加工配方中,硬脂酸铅润滑剂和硫醇类有机锡千万不要一起加入;硫醇锡类稳定剂不能用于铜电缆的绝缘层中,否则引起铜污染;又如在含有大量吸油性填料的填充配方中,油性助剂如DOP、润滑剂的加入量要相应增大,以弥补被吸收部分。
6、配方各组分混合要均匀(1)有些组分要分次加入对于填料加入量太大的配方,填料最好分两次加入。
第一次在加料斗,第二次在中间侧加料口。
如P E加入150份氢氧化铝的无卤阻燃配方,就要分两次加入,否则不能造粒。
对于填料的偶联剂处理,一般要分三次喷入方可分散均匀,偶联效果好。
(2)合理排布加料顺序在PVC或填充母料的配方中,各种料的加料顺序很主要。
填充母料配方中,要先加填料,混合后升温后可除去其中的水份,利于后续的偶联处理。
在PVC配方中,外润滑剂要后加,以免影响其它物料的均匀混合。
7、配方对其它性能的负面影响所设计的配方应该不劣化或最小限定地影响树脂的基本物理机械性能,最起码要保留原有的性能,最好能顺便提高原树脂的某些性能。
但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改善某一性能时,可能降低其他性能,可谓顾此失彼。
因此在设计配方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尽可能不影响其它性能。
如高填充配方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影响很大,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大幅度下降,加工流动性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