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韩回忆钱钟书

合集下载

回忆钱钟书先生阅读答案

回忆钱钟书先生阅读答案

回忆钱钟书先⽣阅读答案 钱钟书,中国现代作家、⽂学研究家。

钱钟书的代表作有《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边上》等。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回忆钱钟书先⽣阅读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回忆钱钟书先⽣阅读材料 我最初知道钱钟书的名字⼤约是在1947年。

记得当时⾃⼰去西单商场书肆闲逛,见到开明书店印⾏的⼀本讲⽂论的书,书名叫《谈艺录》。

初读之后留给我的最深印象便是作者学问的渊博,在古⽂与好⼏种外⽂中任意驰骋,左右逢源。

这令我对作者钱钟书很好奇,因为⼀般使⽤⽂⾔写书的⼈多半不长于西⽂,⽽专攻西学的⼈通常不会⽤⽂⾔著书⽴说。

能够兼备这两种能⼒的⼈实在是少⽽⼜少。

1950年,我听清华外语系学⽣说钱先⽣讲课如何精彩,于是转投清华外语系三年级。

虽被录取,但终因舍不得离开北⼤燕⼘荪教授⽽未去清华报到。

未曾听过钱先⽣讲课,也算是⼀件憾事。

1952年,北⼤、清华、燕⼤有⼀部分外语系毕业⽣于暑假后临时调到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作,我被分配到笔译处。

当时许多英语专家如朱光潜、钱钟书、许国璋、萧乾、卞之琳、杨宪益、李赋宁、杨周翰等⼈也来此担任翻译⼯作。

朱光潜和钱钟书分别是英译中、中译英的最后定稿⼈。

记得⼀天下午,当时有些专家正在为⼀个定冠词是否该⽤⽽难以决定,碰巧钱先⽣(此时只有四⼗多岁)精神奕奕⾛了进来,只听他说了⼀句“怎么不能⽤”,全室的⼈顿时鸦雀⽆声,不再议论。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家对钱先⽣学识的信赖。

这是我第⼀次近距离地看到钱先⽣本⼈。

时光⼀晃便到了六⼗年代。

⼤约在1964年,我去东城乾⾯胡同看望卞之琳先⽣,不巧卞先⽣下农村参加四清运动去了。

于是我便打听到钱先⽣的住所,冒昧登门拜访。

在这位仰慕已久的学者⾯前,我请教了很多问题。

我当时正在翻译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著作《⼈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

当我提到该书的书名时,他不加思索即刻⽤英⽂解释说:“What it includes and what it excludes.”⼀下⼦就把Scope和limits两个词的涵义点活了。

晚年钱钟书

晚年钱钟书

不满意袁也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写遥 在谈到是否要写回
电视台播出这样的治丧信息尤让那些关心钱钟书的
忆录时袁钱钟书说一个作家不是一只狗袁一只狗屙了
友人和读者们大为意外遥 大家本认为袁病重期间引起
屎袁撒了尿之后袁走回头时会找自己留下的痕迹闻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的钱钟书先生袁 其身后必定备
闻袁至少他不想那么做曰回忆是最靠不住的袁一个人
多次向有关方面问及钱钟书先生的近况遥 李瑞环尧李
潮遥 远在美国的叶 世界日报曳 隔日即以叶 认为回忆最靠
岚清尧李铁映尧荣毅仁尧王兆国尧胡绳等领导同志袁也
不住袁掖 围城业 作者不留回忆录曳 为题袁撰写社论痛悼
曾多次前去探望并打电话表示慰问遥 冶
这位一生淡泊名利的国学大师遥 该文写道院野 钱钟书
文名满天下袁但他也有谦虚和幽默的一面遥 钱钟书的
钟书先生于昨天上午 7 时 38 分
在北京医院安详地与世长辞袁享
年 88 岁遥钱钟书先生逝世后杨绛
先生随即向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
公布了钱钟书先生关于自己后事
的遗嘱院耶 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
送袁不举行任何仪式袁恳辞花篮花
圈袁不留骨灰遥 爷噎噎冶尽管遗嘱惜
钱钟书与杨绛
墨如金袁 但是国内各报仍然在第 一时间转载了新华社的这个寓意
数年前袁钱钟书就患有肾病遥可他一直并不介意袁 每日仍然埋头于写作和著述遥 早在 1992 年 12 月袁北 京正值滴水成冰的严冬时节袁住在三里河南沙沟的钱 钟书就曾在小便时出现了白血球遥 一位老友想来看 他袁钱钟书却写信劝阻袁在谈及自己的病情时说院野 我 入冬突然宿疾复动袁又以小便多白血球袁服药三周未 减遥 后日将至医院彻底检查袁结果是否严重袁不得而 知遥 冶1993 年 3 月袁钱钟书才迟迟住进了北京医院遥 经

【课外阅读】钱钟书当年是怎样读书的

【课外阅读】钱钟书当年是怎样读书的

【课外阅读】钱钟书当年是怎样读书的20世纪中国有几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巨人,钱钟书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他是一位中外公认的才子,具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精通英、法、意、拉丁、西班牙等多国语言,其著作《管锥编》、《谈艺录》、《七缀集》、《宋诗选注》,纵贯古今,沟通中外,学问渊博在当代中国可谓首屈一指。

钱钟书这样的一代才子是如何成就的?一方面,因为钱钟书有着惊人的天赋;另一方面,这与他极其用功勤奋分不开。

本书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严谨的态度作了介绍。

现摘录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打出来的“八行书”郑朝宗先生在《但开风气不为师》一文中说:“钱(钟书)先生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除本身条件之外,家庭和学校教学对他无疑也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尊人子泉(基博)老先生是著名的学者和文豪。

钱钟书幼承家学,在钱老直接指导下,博读群书,精于写作,古文根底非常雄厚。

进入学校后,他念的中学、大学及国外的高等学府全是第一流的。

”钱基博对钱钟书影响之大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钱基博是一位极其保守的儒家学者,不顾时代潮流,对于20世纪排山倒海的西学东渐新思潮视若无睹。

可是时代变了,在钱钟书出生前五年,清廷已停考乡试、会试。

科举废除,一切士子都要从新式学堂出身。

钱基博仍希望他的子弟也像他一样能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这该怎么办呢?钱基博要钱钟书在学堂放学后跟他念古文。

所以钱钟书从识字开始未脱离过正统的儒家教育。

他开蒙亦早,幼时读过《毛诗》。

据钱钟书在《槐聚诗存》序文里回忆说:“余童时从先伯父与先君读书,经、史、‘古文’而外,有《唐诗三百首》,心焉好之。

”钱钟书伯父去世后,由父亲钱基博直接管教,而他父亲,正如钱穆所说:“子泉提倡古文辞”,是“负盛名”的大师。

据钱钟韩(钱钟书弟弟)回忆说,当他们两人在东林小学读书时,每天下午放学后,钱基博(时在无锡第三师范任教)就要他们去他办公室自修或教读古文,等到在校学生晚餐后,才带钟书和钟韩两兄弟回家。

钱钟书除学校规定的作业外,还得读古文名著。

钱钟书的教育生简介简短100字

钱钟书的教育生简介简短100字

钱钟书的教育生简介简短100字
案例一
钱基博和钱钟书
但伯父对他采取的是放羊式教育,每天下午授课,上午则带着他上茶馆、听说书、品民间小吃,他玩得非常开心,逐渐染上了晚起晚睡、贪吃贪玩的坏习惯。

生父钱基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惩戒儿子,又担心兄长不满,遂提出让锺书进入新式小学读书。

因为钱锺书之前没有学过数学,再加上他天性“不喜欢循规蹈矩”(钱钟韩语),进入小学后数学课跟不上。

钱基博亲自为他恶补数学,可儿子似乎长进不大,情急之下,他拧儿子的皮肉,甚至饱以老拳。

案例二
1929年钱钟书考进清华大学,刚入清华大学不久,钱钟书就因超高的国文、英文水平名震校园,父亲钱基博在信中说:“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

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胜我,我心尤慰!”告诫他“儿之天分学力,我之所知;将来高名厚实,儿所自有!立身务正大。

待人务忠恕”。

还要求儿子“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父亲又在信中对儿子提出希望:“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给儿子的信中,钱基博还写道:
“子弟中,自以汝和钟韩为秀出,然钟韩厚重少文,而为深沉之思,独汝才辩纵横,神采飞扬,而沉潜远不如,勿以才华超绝前贤为喜,而以学养不及古圣贤为愧,”
“纬、英两儿中资,不能为大善,也无力为大恶,独汝才辩可喜,然才辩而或恶化,则尤可危!吾之所谓恶化,也非寻常子弟之过,世所称一般之名流伟人自吾观之,皆恶化也,皆增进危险于中国也!汝头角渐露,需认清路头,故不得不为汝谆谆言之!”。

民国第一毒舌,熊孩子钱钟书

民国第一毒舌,熊孩子钱钟书

民国第一毒舌,熊孩子钱钟书作者:乌潘潘来源:《视野》2017年第07期钱钟书是一座学贯中西、记忆超群的活体图书馆。

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学理论家,一个功能强劲的搜索数据库。

钱钟书因周岁“抓周”时抓住一本书,被长辈取名“钟书”。

人如其名,钱钟书一生钟情于书,嗜书如命。

1929 年,19 岁的钱钟书参加当时的高考,国文成绩特优,外语成绩满分,数学只考了 15 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总分在清华大学录取的 174 名男生中位列第 57 名。

一件著名的逸事是,在清华图书馆,曹禺见吴组缃进来,便偷偷对他说:“你看,钱钟书就坐在那里,还不赶紧叫他给你开几本英文淫书?” 吴组缃听罢,便走到钱钟书桌边,请他给自己开录三本英文黄书。

钱钟书也不推辞,随手拿过一张纸,飞快地写满正反两面。

吴组缃接过一看,数了数,竟记录了 40 几本英文淫书的名字,还包括作者姓名与内容特征,不禁叹服。

老司机飙车了!钱钟书的学术代表作《管锥编》,在 1960 至 1970 年代用古文笔记体写成,约 130 万字,论述了由先秦到唐之前的词章和义理,打通了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垒,光是引用,就引了 4000 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钱钟书还对读字典、辞典有特别的兴趣,而且深得其乐,许多大部头的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他都读过,他还说“字典是旅途的良伴。

随翻随玩,遇到几个生冷的字,还可以多记几个字的用法。

更可喜的是,前人所著字典,常常记载旧时口语,表现旧时之习俗,趣味之深,不足为外人道也。

”钱钟书也是一位孤独的美食家。

他的藏书不多,但凡读书必做笔记,这是他在英国牛津大学时期泡图书馆养成的习惯,也是他过目不忘的原因:他留下了 5 万页中文笔记,摘记了 3000 余种中文书籍;还有 3.5 万页外文笔记,摘记了 4000 余种外文书籍。

多卷本文集仅算作“一本”,没有摘抄的书就更无法考证了。

深切怀念钱钟书先生阅读理解

深切怀念钱钟书先生阅读理解

深切怀念钱钟书先生阅读理解钟书先生活了八十八岁。

他生于一九一○年,大我十四岁。

五十年代在北京和钱先生、季康夫人①有了交往。

有一晚下大雪,我跟从文表叔、钱先生在一个什么馆子吃过饭,再到民族饭店去看一位外地前来开会的朋友。

那位朋友住在双人房,不久同房的人回来了,是位当红的学者。

他穿着水獭皮领子黑呢大衣,原也是沈、钱的熟人,一边寒暄一边拍抖大衣上的雪屑:“就在刚才,周扬②同志请吃饭……哎呀!太破费了,叫了那么多菜,就我们三个人,周扬同志坐中间,我坐周扬同志左边,红线女坐周扬同志右边……真叫人担心啦!周扬同志这几天患感冒了,这么大的雪还要抱病请我吃饭,真叫人担心啦……”探访朋友的时空让这位幸福的学者覆盖了。

钱先生嫣然地征求我们的意见:“我看,我们告辞了罢?”受访的朋友挽留不住,在房门口握了手。

“四人帮”覆亡之后,钱先生和季康夫人从干面胡同宿舍搬到西郊三里河的住处,我有幸搬到那里。

二十多年来,相距二百米的路我只去探访过钱家一两次。

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

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者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

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一番好意也是人之常情,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走去开门,来人说了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先生只露出一些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谢谢!”那人当然不高兴,说钱钟书不近人情。

事实上,钱家夫妇是真在忙着写东西,有他们的工作计划,你是个富贵闲人,你一来,打断了思路,那真是伤天害理到家。

人应该谅解和理会的。

“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忽然大发慈悲通知学部要钱先生去参加国宴。

办公室派人去通知钱先生。

钱先生说:“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钱先生没有出门。

八十年代我差点出了一次丑,是钱先生给我解的围。

碧海掣鲸闲此手——钱钟书故居探联

碧海掣鲸闲此手——钱钟书故居探联

也是著 名作家 。
秩秩 斯干 ,爰
《=围城)更是树立了 一座丰碑 。其夫人杨绛 .绳武 堂门柱 有
血写下了 (管锥编)等数百万字著作 ,小说 射 钱塘 江潮头 ,与
学 、文化 批评等领 域卓 有成 就 ,一生 呕 心沥 学家钱易的字 ,相
社会科 学院 副院 长 。在 文 学 、同故 、比较 文
绳武堂 ~的花岗 岩界 石各 一方 。钱 钟书在 这 居 系钱 钟 书 祖 父 钱 福炯 筹 建 于 一九 三 二 南 北朝 冒 作 者
居门墙的左右墙角,至今还镶嵌着阴刻 一钱 堂 兄弟在 此读书 、听讲 、习字 、作 文 。这座 故 缕的 头绪 。 太 史子 家 祖遗 产 业 钱 绳武 堂 。在 这幢 旧式 民 名 为 一后东塾 钱 钟书 少年 时期 常 和几位 用 以收藏 文献或文
入东林小学上学,十六岁以前很顽皮 ,学习 了 ,别人告诉他会酬谢 一笔钱 ,他淡淡 一 效 仿继承
出版的著作。钱钟书六岁入私塾认字,十岁 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钟书 ,被他婉拒 放 翁名诗
故 居里展 出了 钱钟书 用过的 笔墨 砚 和 年,全国十 八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 《=中国 道
长空 有所 思 。
物气质,而且直言不讳 。被他批评的人中有 多 不作 复 。他从来 不为自 己庆寿 ,一九 九零 尽道
成大才。钱钟书性格很独特,有 一种恃才傲 友 ,也讨厌别人拜访,客来常 以病谢 ,积函 亭
狠狠打了他几顿,此后钱钟书发愤读书,致 东西吗 他潜 心读书研究,不去拜客访 风
不用功 ,大伯 父因 是继 父管教 不严 ,父亲便 笑:一我都姓了 一辈子 ]钱L了 ,还会迷信这 绍兴
导师。 其率真狂傲可见 一斑 。他不走冷门 , 京逝世后 ,杨绛遵照钱钟书遗愿,后事 一切 绍

钱钟书少年故事

钱钟书少年故事

钱钟书少年故事
钱钟书14岁时,和弟弟钱钟韩一起考入了苏州桃坞中学。

因他的兴趣和天赋在文学上,习惯海天阔地联想和自由发挥,对按部就班逻辑推理的数理十分厌恶,也就不大用功,所以成绩平平,没有引起教师们的注意。

然而,在一次每年例行的全校国文、英文作文竞赛中,他居然取得了第七名。

一个初中新生取得这样高的名次,在桃坞中学是史无前例的。

学校校长特别关照,尽管他理科成绩不佳,而由于中、英文成绩好被特殊照顾,保护过关,桃坞中学是座教会学校,英文、地理等科目由外藉教师担任,于是英文引起了钟书的兴趣。

不过,他的用功不表现在课堂学,而是在课堂上悄悄地读他感兴趣的外文小说和外文词典。

尽管他课上不好好听讲、记笔记,但每回考试,他总是全班第一。

到初三时,他的中、英文成绩已居全校之首,发音纯正和外籍教师不相上下。

基于他成绩卓著,老师派他当了班长。

只是这位班长在生活方面有点“痴气”盎然——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迷失方向,穿鞋有时也不分左右。

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班长,他的英文口令喊得洪亮、准确,“向右看齐——,向左转——”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乱转乱看,闹得上班同学哄堂大笑,他自己还莫名其妙。

老师看出他不是“当官”的料,只两个星期,就把他罢免了。

关于钱钟书的作文素材

关于钱钟书的作文素材

关于钱钟书的作文素材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通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者不乏其人,但钱钟书是独特的。

睿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登堂入室;渊博使他站得高,看得透,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

他被学术界誉为“文化昆仑”。

真正走近钱钟书时,也许你又会生出无限感慨!骨子里的狂狷有一种人外表温软,内心却十分强悍,钱钟书就是一例。

儿时的他,已显出禀赋异于常人,表现在“专爱胡说乱道”“好臧否古今人物”。

上小学时,父亲为他改字“默存”,叫他“少说话”。

事实上,直到后半生他才渐渐敛住锋芒。

钱钟书之狂,在清华读书时就开始显露。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放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

从外文系毕业时,校方决定破格录取他留校,他一口拒绝了,并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够资格当钱某人的导师。

”钱钟书对同辈学人也多有臧否。

他对胡适派的文学史考证和陈寅恪式的以诗证史,均深表不满;对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也大加嘲讽,说:“自从提倡幽默文学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1992年,安迪先生到钱钟书府上拜望,请教其对几位文化名人的看法,他的评价几乎全是负面的:对王国维,说一向不喜欢此人的著作;对陈寅恪,说陈不必为柳如是写那么大的书;对张爱玲,很不以为然;对鲁迅,说他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阿Q正传》则应加以修剪才是。

黄永玉在《北向之痛》中回忆,“四人帮”横行时,学部通知钱钟书去参加国宴,说“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

钱钟书一再拒绝:“我很忙,我不去!”通报者只得讨饶:“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钱立马回应:“不!不!不!我身体很好!哈!我很忙!”狂,容易让人想起狂妄;狷,容易让人想起耿直。

钱钟书的狂,绝非通常意义上的目空一切,而是率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正如钱先生自己所言,“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

1.心境淡泊。

钱钟书说过,“即使司马迁、韩愈住我隔壁,也恕不奉访。

”他深居简出,不愿拜访别人,甚至拒赴国宴,目的只有一个,愿意用更多时间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

著名学者钱钟书

著名学者钱钟书

著名学者钱钟书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小学中年级版)》2007年第52期钱钟书一出世,便由他伯父抱去抚养。

伯父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很疼爱钟书。

钟书4岁的时候,伯父开始教他识字,伯父上茶馆,听说书,都把钟书带在身边。

钟书6岁时,伯父把他送入秦氏小学读书,可惜上学不到半年,钟书就生了一场病,只好停学在家。

7岁时,钟书和叔父的儿子钟韩一起到亲戚家的私塾附学。

但长期附学总不像话,于是后来钟书小哥俩便在家由伯父教。

钟书哥俩跟伯父读书,只在下午上课。

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料理杂务,或者和熟人聊天,小钟书总要跟着去。

伯父花一个铜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又花两个铜板,向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

小钟书吃了酥饼就认真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

一回到家,钟书便手舞足蹈地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诸如李元霸一锤就能把对手的枪打得弯弯曲曲等等。

《说唐》《济公传》《三侠五义》之类的书读多了,便引起了他的思索。

他觉得关公虽然英勇,但若进了《说唐》,80斤的青龙刀就不是李元霸800斤金锤的对手;但李元霸若进了《西游记》,又根本不是孙悟空的对手,为什么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呢?钟书11岁那年,伯父因病去世,家境日渐窘迫起来。

他上学时,同学都穿洋袜,他还穿布袜,因此经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雨天没靴子穿,他便穿上伯父的钉鞋,嫌大,里面塞上些纸团。

同学们戏弄他,趁他不注意捉些青蛙放在他的钉鞋里。

他却总是憨厚地笑一笑,毫不介意。

钟书14岁那年,父亲到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于是钟书借了大批的书恣意阅读。

他读书的范围很广,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一本本大部头渐渐被“吃”完了;但极俗的书他也能看得哈哈大笑;连戏曲里的插科打诨,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扮演,自是乐在其中。

他十分喜欢诗歌,但他还喜欢读那些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

读这些书时,他不仅挨着字母顺序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要不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

中国近现代人物选评之钱钟书

中国近现代人物选评之钱钟书

中国近现代人物选评之钱钟书金圣叹曾有感言: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

言及读书人,古今从未少,然真读书人,罕有。

但这一颗永不熄灭的明星却一直照耀着后世,以其文学造诣激励后人启迪大众,也许“民国第一才子”并不能展现他的一生,但却让我们对他多了一份崇高的敬意——古往今来,学者是最值得被尊重的人。

他是我最崇拜的人,日月星辰都不及光芒的万分之一,他是钟情于书的大学者——钱钟书。

怀着一颗尊重且小心翼翼的心浅谈一二,言之有误实属学识浅薄。

一.钱钟书生平简要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与夫人杨绛一见钟情,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和翻译家,育有一女钱瑗,为北师大教授。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就喜好古经典籍。

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

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

他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与吴晗、夏鼐被誉为清华“三才子”。

1933年大学毕业。

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

同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回国。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古典文学组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

主张用比较文学、心理学、单位观念史学、风格学、哲理意义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精通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文,意大利语六国语言。

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

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篇》(五卷)等。

2016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钱钟书素材

2016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钱钟书素材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 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 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 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 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 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 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
夫人杨绛曾在《我们仨》书中回忆, 钱钟书几乎把所有的假期时间用来读书, 以至于“在清华待了4年,连玉泉山、八 大处都没有去过。” 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 写到钱钟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 也鼓励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 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画下佳句, 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 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锡世家, 科学家钱学森、学者钱穆都是出自这一家族 的名人。钱钟书周岁时抓周抓到了一本书, 因而取名“钟书”。 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时爆出一 条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 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
这个人就是钱钟书。他数学极差, 可英文、国文却是特优,英文还是满分。 主管老师欲退不忍,欲取不敢,便报告 了校长罗家伦。罗校长亲阅试卷后立即 定夺:此为奇才,破格录取。
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时爆出一条 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 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这个人就是钱钟书。 他因《围城》为人所知,又因《谈艺录》、 《管锥编》为中国文化增添了经典。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逝世后,著名学 者余英时发出了这样的叹息:“中国古典文 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清华的包容成就了一个“奇才”。
“ 他不喜欢循规蹈矩。”堂弟钱钟 韩曾回忆说,在他的兄弟,同学,朋友 之间,极少见像钱钟书这样聪明的人: “可以说是平生中所遇唯一的一位。” 钱钟书小时候看书极快,一两天就消灭 一本。看完总是批评,书中人物故事看 过一遍就能记住。

聆听,1990年,钱锺书先生一家的聚谈

聆听,1990年,钱锺书先生一家的聚谈

聆听,1990年,钱锺书先生一家的聚谈这是一段被历史的尘埃久已封存的录音,在昨夜,在今夜,我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这不到半小时的录音,已沉溺,已痴迷。

这段录音,是关于钱锺书先生一家的录音。

钱锺书先生,曾被称为中国的“文化昆仑”,他的神秘,他的魅力,曾让中国人似追星一般地追慕。

而我,从少年时痴迷他的《围城》,到青年时硬啃他的《管锥编》,在岁月的流逝中,对之敬仰愈发高远。

我曾慨叹,余生亦晚,未曾亲闻其声,为曾亲见其面。

我痴妄着,如能有幸,成其门生该有多好!我怨怼岁月的无情,想着,如钱锺书先生能活至今日,借助视频之便,定能睹闻其音容。

没想到,在壬寅新春即将到来之际,一段有关钱锺书先生、杨绛先生,和他们的女儿钱瑗老师的原始录音出现在网络上,得闻默存先生一家三口的原音重现,激动之情难以自禁。

感谢栾贵明先生,他追随钱锺书先生三十多年,得便利之机,在1990年11月18日,来到钱钟书先生家里,录下了这段谈话,为世人留下了如此宝贵的资料。

这段不到半小时的录音,主要发声者,是钱锺书先生的女儿钱瑗,而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话语只有寥寥。

对于他们的女儿钱瑗老师,我的印象很是模糊,只记得,钱锺书先生曾在她还是个娃娃时,在她的肚子上画大花脸,稍大一点后,在她的被窝里埋下镜子呀,刷子呀,砚台呀,毛笔呀等各种东西。

没想到,在这段短短的录音里,竟窥知钱瑗老师的学问是如此之广博,见解是如此之独到。

我愈听愈着迷,愈听愈不舍,真是学深之父必有广博之女。

这段录音,就是一次家常闲聊,可所谈之话题,却皆是时事。

最开始的话题,是由《围城》开始的。

1990年,电视剧《围城》即将上映,在这次家庭聚谈中,钱瑗谈到,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中,总是把人物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这样的阅读是不对的。

我也觉得,真实的人,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与坏之分的。

在文学创作中,写作者为了追求人物的真实感和立体感,会尽力挖掘人物的本真,让人物更丰满。

所以,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中,要摒除好恶,透过语言文字,挖掘作者隐含在文字中的真实的人物形象。

同为学界翘楚——钱钟书与钱钟韩

同为学界翘楚——钱钟书与钱钟韩

同为学界翘楚——钱钟书与钱钟韩钱钟书与钱钟韩是堂兄弟,一位是为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著名作家、学部委员(院士);一位是中国热工自动化学科的奠基者、中科院院士。

他们堂兄弟俩,相差一岁,钟书居长。

他们兄弟俩都是在伯父钱基成的教导下完成启蒙教育的。

他们七八岁时就进入私塾读书,根据祖父的要求,钱钟书是从易到难,先读《毛诗》;钱钟韩则是从难到易,先读《尔雅》。

最初哥哥读得容易读些,弟弟则诘屈聱牙,十分难读,为此钱钟韩没有少挨打。

到他们十一二岁时,已经读完了《论语》、《孟子》、《毛诗》、《礼记》、《左传》、《尔雅》等书,并且开始涉猎子史古文及唐诗,能够动笔写文章了。

这段启蒙教育,为他们打下了国学的基础。

后来钱钟书的父亲和他的弟弟商量,应该让孩子们接受新学的教育,于是将钟书和钟韩送到新式学校无锡县立第二高小读书。

他们没有学习过数学,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会加减乘除的算法,数学成了他们进取的拦路虎。

不过,钟韩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靠自学终于掌握了数学知识和算法;而钟书则始终钻不进去,数学成绩一直拖着他的后腿。

他们兄弟间的这种差别,显露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哥哥擅长形象思维,弟弟擅长逻辑思维,这就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定下了基调。

在他们读高中时,数理学科占的比重大,钟韩的数理学科成绩优秀,文科也不逊色,经常在年级里考第一;而钟书却是国文和英文成绩优秀,数理学科则相形见绌。

1929年他们报考清华大学时,录取男生174名,女生18名。

考取第一名的是严衍诚,第二名则是钱锺韩,而钱锺书却考了第57名。

按说在招生名额中,他能够被录取,但他的数学考了15分,按例不得录取。

因为他的英文成绩特优,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亲自审阅了钱钟书的各科考卷,由英文系破格录取了钱钟书。

罗校长的远见卓识一直为后人所称赞。

钱钟韩虽然考清华时成绩优秀,但他同时还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也以优异成就被录取了。

钟韩权衡清华与上海交大两所学校,觉得上海交大是一所工科大学,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就选择了上海交大。

钱之俊:许渊冲回忆钱锺书

钱之俊:许渊冲回忆钱锺书

钱之俊:许渊冲回忆钱锺书许渊冲是钱锺书在西南联大时期的学生。

钱锺书在联大待的时间不长,但是还是给一些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还保持了联系,比如许渊冲。

许渊冲在几本书中或采访中都或多或少提及老师钱锺书,如《追忆逝水年华》、《逝水年华》、《续忆逝水年华》,以及近著《梦与真——许渊冲自述》(下简称《许渊冲自述》)。

1938年9月,钱锺书自法国回国,到西南联大的清华教外语。

钱锺书住在昆明大西门文化巷十一号院内,他独住的房子非常小,曾有“屋小如舟”之喻。

据许渊冲介绍,联大的宿舍租用昆华中学南院和北院,“杨振宁和他父亲杨武之教授一家住北院附近的文化巷十一号,钱锺书教授也住在那里”。

杨绛说,小院很热闹,杨振宁在院中高声朗读英文,钱锺书在屋里也能听到。

《许渊冲自述》中,作者配了一张1938—1939年西南联大教学大楼的照片,并说明:“朱自清、闻一多等在三楼大教室讲大一国文,钱锺书、潘家洵等在一楼讲大一英文。

大楼后为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招待所,许渊冲在此译'三民主义。

”许渊冲对那时的钱锺书印象颇深。

据他回忆,钱锺书是1939年3月31日给他们上第一课的:钱先生教我时才二十八岁。

他戴一副黑边大眼镜,显示了博古通今的深度;手拿着线装书和洋装书,看得出学贯中西的广度。

他常穿一套淡咖啡色的西装,显得风流潇洒;有时换一身藏青色的礼服,却又颇为老成持重。

他讲课时,低头看书比抬头看学生的时候多,双手常常支撑在讲桌上,左腿直立,右腿稍弯,两脚交叉,右脚尖顶着地。

他和叶先生不同,讲课只说英语,不说汉语;只讲书,不提问;虽不表扬,也不批评;脸上时常露出微笑,学生听讲没有压力,不必提心吊胆,唯恐冷不防地挨上程咬金三斧头。

在联大,钱锺书教英文,课上得生动,又不批评、提问学生,故颇受学生欢迎。

他上课谈笑风生,常常用警句、妙语,能“化平凡为神奇,把中西文化化为Duo(二重奏)与Duel(二人斗,决斗)”,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钱钟书诗词266首

钱钟书诗词266首

钱钟书诗词266首钱锺书(钟仰先,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字默存,号槐聚,中国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

钱锺书是现代文坛上独一无二的以讽刺为基调的小说家,其作品多深刻揭示社会和人类阴暗面,将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鞭挞得无所遁形,代表著作有《围城》《谈艺录》等。

《代拟无题七首》纵说疏疏落落,仍看脉脉憧憧。

那得心如荷叶,水珠转念无踪。

《代拟无题七首》风里孤蓬不自由,住应无益况难留。

勿勿得晤先忧别,汲汲为欢转赚愁。

雪被冰床仍永夜,云阶月地忽新秋。

此情徐甲凭传语,成骨成灰恐未休。

《代拟无题七首》辜负垂杨绾转蓬,又看飞絮扑帘栊。

春还不再逢油碧,天远应难寄泪红。

炼石镇魂终欲起,煎胶续梦亦成空。

依然院落溶溶月,怅绝星辰昨夜风。

《代拟无题七首》吴根越角别经时,道远徒吟我所思。

咒笋不灵将变竹,折花虽晚未辞枝。

佳期鹊报谩无准,芳信莺通圣得知。

人事易迁心事在,依然一寸结千思。

《代拟无题七首》远来犯暑破功夫,风调依然意态殊。

好梦零星难得整,深情掩敛忽如无。

休凭后会孤今夕,纵卜他生失故吾。

不分杏梁栖燕稳,偏惊塞雁起城乌。

《代拟无题七首》愁喉欲斮仍无着,春脚忘疲又却回。

流水东西思不已,逝波昼夜老相催。

梦魂长逐漫漫絮,身骨终拚寸寸灰。

底事司勋甘刻意,此心忍死最堪哀。

《代拟无题七首》少年绮习欲都刊,聊作空花撩眼看。

魂即真销能几剩,血难久热故应寒。

独醒徒负甘同梦,长恨还缘觅短欢。

此日茶烟禅榻畔,将心不必乞人安。

《容安室休沐杂咏》曲屏掩映乱书堆,家具无多位置才。

容膝易安随处可,不须三径羡归来。

《容安室休沐杂咏》渐起人声昏晓际,难追梦境有无间。

饶渠日出还生事,领取当前倚枕闲。

《容安室休沐杂咏》盆兰得暖暗抽芽,失喜朝来竞吐花。

灌溉戏将牛乳泼,晨餐分减玉川茶。

《容安室休沐杂咏》翛然凤尾拂阶长,檐卜花开亦道场。

楚楚最怜肠断草,春人憔悴对秋娘。

《容安室休沐杂咏》积李崇桃得气先,折来芍药尚馀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钟韩回忆钱钟书
真正的大牛人总是默默无闻,专心致志做自己分内的事,像咬牙切齿却不作声的大力士竭尽一生推动历史的车轮,偶尔又会像坐在舞台最后一排的观众那样欣赏世人的表演。

真正的大牛人没有故事,但是再千回百转的故事也不能和他们媲美,他们是一群掌握人生终极真理并亲历亲为贯穿始终的人。

钱钟书先生堂弟钱钟韩院士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的大牛人。

他老人家的一生用一句北京糙话来形容就是:真TM点儿正。

笔者有幸于钱钟韩先生去世前一年的2001年1月9号在电话里和前辈交谈。

谈话的中心便是先生的堂兄------钱锺书
在开始之前,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钱钟韩老先生令人汗颜的事迹:钱钟韩(1911—2002)从小和堂兄钟书在学习上较劲。

他与钱钟书同窗读书13年,一起参加1929年的高考,钟韩名列清华大学考试全国第二名,堂兄钟书则列40名开外。

为了显示和钟书走不同道路,钱钟韩后改入上海交大电机系。

据交大校友回忆:到1933年毕业,他八个学期平均总分竟达98分,这就破了一位交大老校友(土木学院教授)的90分纪录,可以说前无古人了。

当年大一英语是由唐庆诒先生教授,他是唐文治先生的公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英语演说比赛得过第一名,其文字精辟流畅,语调抑扬顿挫,早已有口皆碑,为学生所倾倒。

但他有一种癖好,喜欢当场难倒学生并加以讥笑。

他讲课前常按座次要学生起来诵读课文,又要学生在黑板上写中文短句(文体不拘,难易均可),要另外学生当场译成英语,彼此刁难,引人失笑,唐先生亦加说几句俏皮话,译者失措,举座轰堂。

钱钟韩的叔父钱基博是国学大师,久承家教,熟悉古文,自然游刃有余,常受唐先生称许。

但是有一次唐先生叫他诵读课文,他的无锡口音很重,念成无锡腔英语,在座同学都掩口葫芦,可是唐先生正襟危坐并未一露笑齿,从此不再叫他起来诵读,这是因为他的英文作文都是A+,并被唐先生评为有麦考莱文彩。

当年交大规定,各种试验做完后必须在一周内送实验报告,由助教评阅,逾期就不受理。

唯独钱的报告,虽逾期,助教亦不敢催,因为报告宛如用一个科研项目来做,引伸推论,深远广阔。

当时一些助教要很费力方能看懂,只好与钱协商,请不要太费时间推敲,他们等得太久,看得太费力了。

1933年夏,江苏省开考赴英留学,钱去报名应考,一问才知道不是电机工程专业而是机械工程专业。

交大三年级起就分电机和机械二院了,专业课要差十几门。

那年江苏省留英考试,从基础课一直考到专业课,包括中文、英文、数、理、化,报考者多是等了好几年的大学教师。

钱在交大毕业考试后,赶读机械工程所有课本,匆匆应试。

他每考一门,回来就大发牢骚,异常颓丧。

同学们猜测是考试失利,都劝慰他,说你是学电机工程的,临时自学机械工程课,考不好是难怪的,何必介意。

钱答:这次题目太容易了,不像考出国留学。

我一向不怕题目难,现在如此容易,大家都会做,我如何能与有后台的人竞争呢,所以我失望。

大家觉得无以劝慰。

等到发榜,钱钟韩名列榜首,总分80分,第二名某君,总分仅59分。

大牛人的事迹都是相同的,不再一一列举了,用一句外国人形容大牛人的话就是:The Rest Is History。

后来,钱先生入世界著名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

先生不慕虚名,没拿学位就急忙回国,投身水深火热的抗战时期的教学工作。

26岁便受校长竺可桢邀请成为浙江大学工程系教授。

苍天有眼,钱先生后来以学术教授之身官至江苏省政协主席,并连任2届。

书归正传,笔者2001年1月9号把电话直接打到江苏人民医院,当时钱钟韩先生长了肿瘤,留院休养。

他口音很重,思路非常清晰。

他在电话里回答笔者的提问时说钱钟书之所以成为一代宗师,一个原因是家学,另一原因就是天资。

钱钟韩先生坦言在他的兄弟,同学,朋友之间极少见像钱钟书这样聪明的人。

“可以说平生中所遇唯一的一位。

”他说钱钟书小时候看书很快,一两天就消灭一本。

看完书总是批评。

看完后还能讲出详细,书中的人物故事看过一遍就能记住。

他自叹向堂兄钟书学了几年也赶不上他。

他还透露堂兄初一入学英文不及格,但是两年之内就成为全班第一。

启蒙读物便是英文版《圣经》。

堂兄钟书根本不听老师的话,从来不读教科书。

“同学中有一批人崇拜他,周围有一个小圈子。

”钟书“从不锻炼,体格特好,我都白发,他还是黑发。

”钟书“从不画画儿,我的一个物理老师,也是我们家的亲戚,有一天到家里请钱钟书帮他写一篇第二天要在酒宴上答诗酬对的文章,打个稿子,老师请学生写文章,可见他在学校名气之大。

”“他学不好数学因为他不喜欢循规蹈矩,所以第一步就没迈好。

他根本不学数学,考15分还算不错了呢。

”钱钟韩特别向笔者强调一般人不要学钱钟书。

“他天资那么好,怎么学得到?他跑跑脑袋就会了,你不行。

读书还是要慢慢思考。

先弄懂书本意思,再想想它是不是正确。

然后再多找几本书来比较。

你说我说得对不对?”钱钟韩院士说自己太老了,握笔写不了字了,就是能写,对以前的事也说不清楚了。

我们的谈话持续了近半个小时。

钱钟韩先生曾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说家里认为他不够聪明,所以叫他去学工(据2005年2月3号韦钰个人的blog)。

钱老先生自己也曾说过“小时候,钱钟书一直压得我抬不起头”因为小时候他的文化成绩一直都不如钱钟书的好,家里人都说他是个笨蛋。

但是,在我们凡人眼中,钱钟韩院士这么牛,他却说堂兄钱钟书牛,所以结论:钱默存钟书先生真的是
太牛了
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