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

合集下载

论《围城》中比喻的艺术效果

论《围城》中比喻的艺术效果

论《围城》中比喻的艺术效果作者:寇章国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10期“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引自杨绛《钱钟书与(围城)》)这是钱钟书在拒绝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如今,这句幽默、机智,而又语气委婉的比喻句,已成为钱先生一句名言而流传甚广。

而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的长篇小说《围城》中类似这样的比喻句更是琳琅满目,精彩纷呈,钱钟书先生在此书中比喻句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据统计全书用喻达325处之多,整个《围城》可以说是一座比喻之城。

那种铺张、细腻、机智、幽默的讽刺风格,那种将中西文化典故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的智慧,皆呈现出他小说语言比喻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现了《围城》一书独特的审美效果。

钱钟书在《管锥编》《宋诗选注》中多次谈到他的比喻理论。

他认为比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法,它应该是一种主要的文学语言表达方式,通过作者独特的眼光寻找,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一种自然、天真(天然之物)的表述方式,一种富有个性的、多维的思维方式。

钱钟书提倡用比喻,他甚至认为比喻的运用是天才的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也认为:“诗人发现事物间存在着相似性,每发现一个相似性,就发现一个新的概念,也就意味着人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转引自何向《修辞手法的运用》)。

这与钱钟书的看法不谋而合。

由此可见《围城》中的多达325处比喻并非滥用,而是作者用心安排的。

每处比喻都有他的精妙之处,无论是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方面,还是在形成作品艺术风格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这些比喻句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作品中闪闪发光。

在《围城》中,钱钟书喻人、喻事、喻物、喻心情,无所不喻,而又无喻不妙。

在艺术表达上,它们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效果。

下面具体分为四点来分析一下《围城》中比喻的艺术效果及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恰当中见新颖“比喻首先宜求恰当”(引自老舍《比喻》)。

围城比喻修辞的分析

围城比喻修辞的分析

围城比喻修辞的分析
围城是一部由钱钟书所著的小说,通过对围城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的描写,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以此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表达他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围城中的比喻修辞可以从人物形象上进行分析。

小说中的主人公方鸿渐被描绘成一个追求自由和独立的青年,他在社会中徘徊不定,如同被围在一座城墙之内。

这种比喻修辞通过将方鸿渐比作被围困的人,将他的困境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局限相对应,用以表达对社会困境的思考。

围城中的比喻修辞还可以体现在情节的描写上。

小说中,方鸿渐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扰,如同在围城中摸索前行。

这种比喻修辞通过将情节中的困难和挫折比喻成围城,强调了方鸿渐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围城中的比喻修辞还可以从背景的描写上进行分析。

小说中的背景描写中,城市的繁华和喧嚣与人们的内心孤独和迷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比喻修辞通过将城市比喻成围城,将人们在城市中的孤独和困惑隐喻为围城中的人们,以此来表达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状态的思考。

围城通过比喻修辞的运用,将人物形象、情节描写和背景描写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困境相联系,以此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钱钟书《围城》中的这7个比喻,是读懂这本书的关键

钱钟书《围城》中的这7个比喻,是读懂这本书的关键

钱钟书《围城》中的这7个比喻,是读懂这本书的关键《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这是一部读来回味无穷的奇书。

据统计,《围城》全书25万字,其中使用比喻有600多个,幽默传神,生动有趣,钱钟书毫不留情地用比喻把当时中国部分知识分子所戴的各种假面具掀开,让人心领神会后不得不惊叹《围城》奇妙的语言。

下面这七个比喻,可以说是全书600个比喻中最精辟的,体现了钱钟书作为一代幽默大师的讽刺功力!1、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在文中,这句话来评价孙太太的这段讽刺。

孙太太话中藏话,实际上有好几层意思。

第一,鲍小姐在外面处处留情,因此孙太太认为按照鸿渐的说法,鲍先生应该是中大奖了。

讽刺了鲍小姐。

第二,虽然对丈夫赌钱也有抱怨,但孙太太总容不得说别的男人比自己丈夫好。

这些话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丈夫争面子。

所以她说了方鸿渐也赌钱。

第三,拿赌钱跟戴绿帽子联系在一起,还诅咒孙先生戴绿帽子,说明方鸿渐是说话很随便的人。

孙太太实在算不上坏人,只是这段话实在是太狠毒,因此钱钟书说这是老实人的恶毒,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这个比喻太绝妙了。

砂砾和鱼刺不是太伤人的东西,却又让人十分不舒服,心生厌恶。

2、她(鲍小姐)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

……有人叫她“熟肉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这可以说是围城中最有名的一个比喻之一,“真理是赤裸裸的”这句俗语在钱钟书笔下又幻化出了新的寓意。

《围城》中的鲍小姐鲍小姐留学西洋,个性自由放荡。

“鲍鱼之肆是臭的,所以那位小姐姓鲍。

”在法国邮船上,鲍小姐黑甜似半融朱古力,秀色可餐,而她的穿着打扮是那么显眼,甚至有几分色情意味。

鲍小姐被塑造为当时女性解放即为“性解放”的代表,一个有着西方文化而又即时行乐、自由放荡、不守妇道的女性形象。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钱钟书认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特点”。

因此,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比喻是信手拈来,而他创作的被视为“现代经典”的长篇小说《围城》,可以说是一座争奇斗艳的“比喻之城”。

书中的比喻生动奇异、变化多端、幽默风趣、含义深邃,它使深奥化为浅显、复杂化为简明、抽象化为具体、平淡化为神奇,使文章语言具有鲜明的艺术色彩,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较高的文学、美学价值。

笔者对这些比喻进行了归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围城》中的比喻特色。

一、比喻的幽默性在《围城》这部作品的众多比喻中,比喻的幽默艺术尤其值得称道。

例如:1.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2.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3.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

例1中,作者用暗喻手法将小男孩的眼睛比作两条斜缝;并将比喻与比拟相结合,以眉毛与眼睛要害相思病来比喻两者之间距离的“遥远”;并将小男孩的外貌比作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形象地说明了孕育了这张脸的小男孩父母的丑陋。

这种丑陋不仅仅表现在外貌上,更表现在人格上,这其中隐约透露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但含而不露。

例2中,主人公方鸿渐一心想讨鲍小姐的欢心,便邀请她吃饭,可事与愿违,送上来的食物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作者把鱼比作已登陆了好几天的陆战队,说明鱼捕捞上岸已好几日,早已不新鲜。

店主为怕肉变质,长时间地浸泡在水里,作者别出心裁地把它比作长期伏在水中的潜水艇士兵。

在逗人发笑的同时,也揭露出该店食物之劣。

例3中将飞机比作绝世佳人,乍看之下似乎本体与喻体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考虑两者之间的联系,好像又合乎情理。

这就是以不类为类的比喻,因而获得了奇异生动、幽默风趣的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此外,像“鸿渐要喉舌两关不留难这口酒,溜税似地直咽下去,只觉胃里的东西给这口酒激得要冒上来,好比已塞的抽水马桶又经人抽一下水的景象”,这样的比喻也是精妙至极,大师功力,可窥一斑。

《围城》中的比喻语言艺术

《围城》中的比喻语言艺术

《围城》中的比喻语言艺术(一)比喻体现幽默诙谐的语言效果构造出典型的严肃背景,形象生动的比喻形式贯穿在整篇小说当中,此幽默诙谐的情节不是人们所谈及的油嘴滑舌,而是对当前形势下相关知识分子的幽默讽刺,以及相关心灵审视和道德批判。

有众人眼中的绅士,淑女,有学者,甚至是教授。

作者用自己幽默诙谐的文笔慢慢地揭露出他们在文明外衣下的愚蠢,虚伪和丑陋。

《围城》里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缠绵悱恻,超凡脱俗。

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一种忧伤,世俗、可笑和滑稽。

钱钟书先生用幽默精巧的比喻对他们的恋爱和生活观作了生动的描写。

比如出身名门,骄傲自负的苏文执。

对爱情比较清高,一直等待着一个配得上自己的人才肯付出自己的爱情。

于是作者写出了“宛如女士通常情况下将做好的新衣服封在衣柜当中,舍不得穿,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发现已经过时了”由此可以看出苏小姐不过将爱情当作名与利的交换物。

爱情需要志同道合,没有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世界价值观很磨合在一起。

所以“在他们之间没有心灵上的契合,就像两条平行的直线,即使使他们之间的距离再小,也不可能合二为一”作者能把比喻运用的如此自然也是基于本身的文学功底,视野广阔。

他的幽默通过这千姿百态的比喻来体现,他的比喻自然贴切,让人回味无穷。

文中曾经写道高松年立刻就跳了起来,并伴随着非常惊奇的表情,但是相比之下,要比方鸿渐显得稍微自然一些,在此之前他没有参与过话剧表演,在某种意义上是话剧的不幸,但是却是众多演员的万幸。

在此过程中对它的政客手腕进行了相应的讽刺,整体的话风还是相对幽默诙谐的,《围城》小说当中的语言,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可以进行旁刺让对手措不及防。

作者在对方鸿渐如何通过10美金来获得相应文凭的同时,还对两个骗子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大事,“这也可能是中国外交以来取得唯一成功的一件事。

”可以概括成为一句话,出人意料的恰当。

不仅对主人公的招摇撞骗做出了有效的讽刺,与此同时,还有效反映出了国家层面上的腐败无能,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却被作者有效的融合为一体,本来是很严肃的话题却被作者说的如此幽默,机智之极。

论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

论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

论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创作于1944年---1946年。

小说描写了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

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显明的个性,众多人物被作家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形象感染着读者。

《围城》中作者对每个出场的人物进行形象描写时,都对其进行一番讽刺的、刻意的运用,此类描写手法含蓄,令其形神毕露。

这主要就在于钱仲书先生在小说中使用了独特巧妙而睿智的比喻。

可以说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运用的比喻丰富多彩,出神入化。

与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相比,钱钟书的文学创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然而,他的作品又有更强烈的现代色彩。

他那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古不今、亦古亦今,超越古今中西的文学艺术,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个创举。

纵观《围城》全书,精彩的比喻层出不穷,钱先生以其广博的见识和渊博的知识,取材古今中外,四面八方,眼前事物随手拈来即妙语成珠,而且都是独出心裁,别具特色的。

据统计,《围城》全书25万字,其中使用比喻有600多个,既多且活。

而且钱先生对比喻有一套专门的理论,他在《谈〈拉奥孔〉》中说过:“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

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不分,无须相比。

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

”好的比喻贵在创新。

有创造性的比喻,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比喻是天才的标识”。

比喻作为一种运用最广的修辞方式,在文学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中更是对比喻推祟备至:“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词藻的特色。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围城》中,作者将学者语言与文学语言联袂,创造了大量的比喻,我们阅读它如饮甘霖,芳香盈口,甘甜润心。

《围城》中比喻的妙用)

《围城》中比喻的妙用)

《围城》中比喻的妙用钱钟书的《围城》,描写了抗战时期从上海到西南后方的一群受过洋化教育的上层知识分子,在感情和名利场中互相倾轧的灰色生活,展示了他们内心的彷徨无助、精神的空虚无聊和爱情的虚伪无奈。

小说展示的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实质隐喻着整个人类的宿命。

而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其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

它机智俏皮、尖锐深刻、幽默诙谐,让人常常拍案叫绝。

其中,比喻又是最显眼的亮点,它新奇而又贴切,绮丽多彩而又变化无穷。

一、深入浅出地喻“围城”“围城”是人生和社会普遍存在的难以逃避的困境,钱老引述了英国和法国的古语作喻。

“结婚手是说说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

”这两句比喻将一个抽象的人生问题、哲学问题说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围城”困境的内涵和本质。

二、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小说刻画了一群畸形的知识分子的种种丑态和嘴脸,而比喻更使它们穷形尽相。

如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那张“肥而结实的脸,像没有发酵的黄面粉馒头”,“刮得光滑的黄脸发亮像擦过油的黄皮鞋”,活现了一张道貌岸然的酒色之徒的嘴脸。

那个自称和外国人来往惯的张先生,“总是喜欢在中国话里夹些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

所以,他说的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装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这些精彩而睿智的比喻,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剖析了种种人物怪象,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三、幽默诙谐地说爱情《围城》里的爱情故事没有轰轰烈烈、惊世骇俗,没有缠绵悱恻、扣人心弦,没有崇高伟大、超凡脱俗,倒是弥漫着无奈、伤感、世俗、滑稽、可笑的味道。

钱老用精妙的比喻对他们的恋爱和爱情观作了生动的描述。

如出身名门、高傲自负的苏文纨,对爱情一向“待价而沽”,于是“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子里,过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落伍了,有些自怅后悔。

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

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

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毕业论文题目: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1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内容摘要]:在围城中,作者经学者语言与文学语言联袂,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人物形象丰富、生动,令人赞叹的精辟比喻,纷至沓来,传达出人物瞬间所萌发的情思与微妙的心理情绪。

可以说“围城”是一个大比喻,小说《围城》又是一个比喻的大世界。

在《围城》中,作者以比喻寓幽默,在联想中见新招,正反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强烈的对比式巧出新裁,还有气势非凡的博喻联珠,层层递进的手法非同一般,曲尽幽微,很好地体现了“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语言艺术的花朵”,本文就是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略作一谈。

[关键词]:围城比喻修辞语言艺术小说的成功与的语言造诣是分不开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中更是对比喻推崇备至:“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语言的特色。

”本文就《围城》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略作一谈。

一、比喻式幽默,含蓄、睿智,联想、生动。

钱钟书有着独特的创作心态:“以游戏的态度,把任务和事态的丑恶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

这种创作心态,与他的人生态度有关,他有超现实的人生,在嬉笑怒骂中应用比喻修辞手法,戏谑地将人物刻画出来,如方鸿渐在苏小姐家里第一次见赵辛媚时,被对方误认为是情敌出现,于是发生了一次口角大战,作家在唇枪舌剑中插话说:“只唐小姐云端里看厮杀似地,悠远淡漠地笑着。

”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唐小姐看作是钱钟书,便可以理解作家在表现自己艺术个性,描绘这些人物形象时的心理活动。

因为“云端里看厮杀”,所以超脱于表现在文中的矛盾,利害之上,在他眼中这些槐安国的臣民是那样渺小,荒唐,可笑。

作家“悠远淡漠地笑着”,我们读者也一起笑着。

将世人态度分成看戏的演戏的。

如果这种划分不无道理,我们不妨将钱钟书的人生态度视为看戏的。

浅谈《围城》的比喻艺术

浅谈《围城》的比喻艺术

浅谈《围城》的比喻艺术《围城》是当代著名作家钱锺书的一部代表作,以其独特的比喻艺术给读者带来了很多思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围城》的比喻艺术,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首先,比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围城》中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魅力。

例如,小说一开始就以一个城堡为比喻,将婚姻置于围城之中,既象征了城堡内安全稳定的幸福生活,又暗示了城堡外无法逃离的束缚,这种比喻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触。

同时,在小说中,每个角色都被赋予了比喻的特点,突显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

比如,方鸿渐被比喻为“怕麻烦”,那么他的性格特点和对婚姻的态度也就一目了然。

其次,比喻艺术在《围城》中不仅仅是表达手段,更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通过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行为用比喻的形式表现出来,钱锺书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困境。

例如,小说中描写方鸿渐和唐晓芙之间的婚姻生活,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的局限性。

通过婚姻这一比喻,作者对社会习俗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再次,比喻艺术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通过运用比喻,作者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象的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将城堡内外的生活对比鲜明地表现出来,让读者对方鸿渐和唐晓芙的困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比喻艺术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帮助读者创造出一个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感的读者体验。

最后,比喻艺术在《围城》中还起到了独特的美学作用。

小说中的比喻用词精准、贴切,使作品充满了文学韵味。

钱锺书通过比喻来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情感氛围,增强作品的艺术性。

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对物体的比拟和对人物的隐喻,作者给予作品了独特的审美意义,使读者欣赏作品时既能得到知识和思考,又能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

综上所述,《围城》的比喻艺术在小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对情节的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小说《围城》中比喻的艺术

浅谈小说《围城》中比喻的艺术

浅谈小说《围城》中比喻的艺术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创作于1944年---1946年。

小说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留学人士方鸿渐回国后的一系列故事展开描写了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

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显明的个性,众多人物被作家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形象感染着读者。

一位文学史家曾说:“综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围城》恐怕要数第一。

小说从独特的文化视角,深入地剖析了旧社会的文化精神,揭示了那些辗转于中西两种文化氛围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小说表面浓郁的戏剧色彩蕴含着深刻的悲剧意味, 使读者在掩卷大笑之余又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而作品中俯拾皆是的奇思妙喻更是形成这种幽默讽刺风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大作家秦牧认为:“美丽的比喻简直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

小说《围城》中的比喻类型多样,有虚实相涵的比喻,有哲理性的比喻,有夸张性的比喻等等。

这些比喻的喻体特征十分鲜明,或取喻于中外典故,或取喻于女性,或取喻于日常事物,或取喻于……同时,这些妙趣横生的比喻也展示了作者高深莫测的文学造诣。

关键词:《围城》比喻、讽刺、艺术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人亚理士多德曾经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识。

”在《礼记·学记》中,也有“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的说法。

博依,就是广泛地引类取譬之意。

钱鍾书在他的《管锥编》中曾不止一次地引用过这两句话,足证他对引类取譬能力的重视,用他自己的话说:“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

正如诗评家李元洛所说:“钱钟书是一位运用比喻的高手,在小说《围城》和他的学术著作中,那精彩的层出不穷的比喻世界累累然如贯珠,粲粲然若繁花”。

著名文艺理论家郭绍虞先生则说:“钱钟书的小说也最长于设譬,所举的都是眼前事物,但是说来却能嘎嘎生新”。

据有人粗略统计, 《围城》一书的比喻多达七百多条,几乎页页皆喻,段段皆喻,简直到了无所不喻的地步,堪称比喻修辞的百花园。

浅析《围城》的比喻艺术

浅析《围城》的比喻艺术

浅析《围城》的比喻艺术摘要:《围城》中的比喻有600多处,《围城》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写尽人生的哲学书。

我们可以在《围城》中找到我们身边所有的人物形象,钱先生无情的,真实的剖析着人性,凭借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小说当中包含了多种比喻手法,如,博喻,曲喻,明喻,暗喻,引喻等等。

小说中比喻的形式也是不落窠臼,新颖别致,使得深奥的地理通俗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陌生的事物熟悉化,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比喻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仅仅可以深化主题,让读者更深刻的体会小说的中心思想,比喻可以描摹环境,起到良好的渲染气氛的效果,比喻还可以很好的刻画人物,使得人物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化,读者可以轻松的在身边找到相同的人物形象,帮助读者感知人物。

关键词:《围城》;围城比喻;钱钟书0 引言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小说中的比喻艺术更是值得称道,小说当中运用了600多种比喻,比喻的形式多样,风趣幽默,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深化主题,描摹环境,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人物形象。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经过多次再版,翻译成20多种文字,堪称中国文学的瑰宝。

《围城》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写尽人生的哲学书。

我们可以在《围城》中找到我们身边所有的人物形象,钱先生无情的,真实的剖析着人性,凭借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引起你我的强烈共鸣。

比喻可以对事物的一些特征进行渲染,使具象化,引发读者的联想或者想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喻还可以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具体化,帮助人们理解深奥的道理,运用比喻可以使陌生变得熟悉,深奥变得浅显,抽象变得具体。

《围城》中运用了很多种修辞手法,如曲喻,象征,讽刺,博喻等,尤其是比喻的运用,使人拍手称奇。

围城当中的比喻运用随处可见,共有六百余处,其中明喻又最多,共543个,暗喻68个,借喻52个。

可见钱先生的匠心独运。

《围城》中的比喻不仅仅是形式丰富多样,而且风趣幽默,通过传神的比喻,将比喻意义鲜活话,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通过巧妙的比喻,对于人物的塑造和人物的心理描写更加深刻,深化了主题。

《围城》比喻艺术手法分析

《围城》比喻艺术手法分析

《围城》比喻艺术手法分析《围城》比喻艺术手法分析《围城》是钱钟书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曾经掀起千层巨浪。

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整理的《围城》比喻艺术手法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围城》一书中的比喻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凝聚智慧,自从20世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这些像珍珠一般的比喻为《围城》增添了更为绚丽的色彩。

文章从《围城》比喻的新奇性、讽刺幽默性、知识性及博喻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围城》中的巧比妙喻,共同感受其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钱钟书;比喻;艺术;《围城》《围城》是钱钟书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一经问世,便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掀起了千层巨浪。

据统计,在《围城》这部23万余字的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700多处。

[1]诗评家李元洛说:“钱钟书是一位运用比喻的高手,在小说《围城》和他的学术著作中,那精彩的层出不穷的比喻累累然如贯珠子,然若繁花。

”[2]由此可见,钱钟书对比喻恰到好处的运用是《围城》这部小说成功的一大因素。

据此,本论文试从《围城》比喻的新奇性、讽刺幽默性、知识性及博喻这几个方面来论述《围城》的比喻艺术。

一、《围城》比喻的新奇性比喻的生命在于相似点,一般的比喻,本体和喻体往往处在相近的环境中,两者的相似点十分明显,在阅读时,读者极易产生一种认同感,这种类型的比喻便是采用了“化陌生为熟悉”①的手法,然而钱钟书却不按常理出牌,他采用的是“化熟悉为陌生”的比喻路径,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围城》中很明显地感觉出来。

钱钟书所写的比喻句,在让比喻中的本体与喻体相吻合的同时,又将本体与喻体的距离拉开,起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在思维上产生一种跳跃性的感觉,给人带来一种新奇之美。

钱钟书在《七缀集读<拉奥孔>》中对比喻的真髓进行了这样的阐述:“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

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

钱钟书《围城》中的精妙比喻

钱钟书《围城》中的精妙比喻

钱钟书《围城》中的精妙比喻1.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2.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3.方鸿渐给鲍小姐一眼看的自尊心像泄尽气的橡皮车胎。

4.苏小姐双颊涂的胭脂下面突然晕红红,像纸上泼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的迷人。

5.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场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6.张太太上海话比丈夫讲得好,可是时时流露乡土音,仿佛罩褂太小,遮不了里面的袍子。

7.隐约还有些事实的影子,但好比热闹地方等人,瞥眼人堆里像是他,走上去找,又不见了。

8.感觉出国这四年光阴,对家乡好像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

9.可是这欢喜是空的,像小孩子放的气球,上去不到几尺,便爆裂归于乌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无名怅惘。

10、他坐立不安的要活动,却颓唐使不出劲来,好比杨花在春风里飘荡,而身轻无力,终飞不远。

11.他冷淡的笑容,像阴寒欲雪天的淡日。

12.这时候他的心理,仿佛临考抱佛脚的学生,睡了一晚,发现自以为温熟的功课,还是生的。

13.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语音。

14.(方鸿渐)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有明亮。

15.那最难措辞的一段话还闷在收里,像喉咙里咳不出来的粘痰,觉得奇痒难搔。

16.这两位奶奶现在的身体像两个吃饱苍蝇的大蜘蛛,都到了显然减少屋子容量的状态……17.父母的同情施错了地方,仿佛身上受伤有创口,而同情者偏向皮肉完好处去敷药包布。

18.本来苍白的脸色现在红得像生牛肉,两眼里新织满红丝,肚子肥凸得就像青蛙在鼓气,法国人在国际上的绰号是“蟆蟆”,真正名副其实,可惊的是添了一团凶横的兽相。

19.我只怕他整个胖身体全化在汗里,像洋蜡烛化成一摊油。

20.鸿渐一眼瞧见李先生的大铁箱,衬了狭小的船首,仿佛大鼻子阔嘴生在小脸上,使人起局部大于整体的惊奇,似乎推翻了几何上的原则。

浅谈《围城》中比喻手法的妙用

浅谈《围城》中比喻手法的妙用

浅谈《围城》中比喻手法的妙用内容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下,对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刻意地描绘和无情地透视,使得小说有着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

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的手法,大量的奇妙比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

本文尝试论述《围城》中比喻的一些特点,认为钱钟书先生的比喻不落俗套,独特创新,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形象比喻与逻辑推理熔为一炉,内容古今中外,形式丰富多彩,使比喻更加幽默、丰富而显得异常精彩。

关键词:围城、比喻、奇妙新颖、生动形象、幽默丰富、独特创新《围城》是我国现代著名学着钱钟书先生一九四四年动笔,一九四六年完成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美籍学着夏志清先生认为:“《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营造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将来定与《儒林外史》和《镜花缘》等古典名著同垂不朽”。

①《围城》的含义,作者借书中苏文纨的话说:“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i这是对现实社会中夫妻关系所作的无情讽刺,实际上《围城》这部小说所反映的内容有更为深远的社会内涵。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从法国回国青年知识分子方鸿渐为中心,生动地描写了赵辛媚、李梅亭、苏文纨、褚慎明、高松年、孙柔嘉等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上遇到的种种矛盾和纠葛,及其形象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土壤上滋生出来的知识分子的那种空虚魂灵和病态的精神状态,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社会讽刺意义。

《围城》中,作者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方鸿渐、赵辛媚等一系列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在语言上也是别具特色的,尤其以比喻使用得最多最精彩。

文中的比喻句很多,简直是信手拈来,可称得上是比喻之城。

据有人统计,在这部二十三万余字的长篇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数百条,②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围城》中的比喻形式不拘一格,内容千变万化,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钱钟书先生在文中的比喻不落俗套,独特创新,形式丰富多彩。

围城第三章比喻

围城第三章比喻

围城第三章比喻
《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独特的比喻手法著称。

以下是《围城》第三章中的一些比喻:
1. “这春气鼓动得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痛痒。


这个比喻将春天到来时人们心中萌动的感觉比作婴儿长牙齿时牙龈的痛痒,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那种既兴奋又躁动的感觉。

2. “这时候他的心理,仿佛临考抱佛脚的学生睡了一晚,发现自以为温熟的功课,还是生的。


这个比喻将方鸿渐此时的心理状态比作临考抱佛脚的学生,发现自己以为已经掌握的知识其实还是陌生的,形象地表现了他在情感上的困惑和迷茫。

3. “高校长肥而结实的脸像没发酵的黄面粉馒头。


这个比喻将高校长的脸比作没有发酵好的黄面粉馒头,既形象地描绘了他的脸型和肤色,又暗示了他的性格可能有些呆板和无趣。

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讽刺意味,既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又深入地刻画了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

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

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摘要】《围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充满了丰富的比喻艺术。

本文将从比喻艺术在小说中的运用、比喻的种类和形式、比喻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比喻与寓言的区别以及比喻与主题的关联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比喻的运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得以更加立体和生动,深化了读者对角色的理解。

比喻艺术也为小说增添了艺术感染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表现力。

比喻与主题的关联则从侧面展现了小说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意蕴。

比喻艺术在《围城》中的运用为作品带来了更为细腻的描绘和更深层次的内涵,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形式,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并与小说整体风格呼应,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关键词:《围城》,比喻艺术,人物形象,寓言,主题,表现形式,艺术感染力,整体风格1. 引言1.1 引言《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

在这部小说中,钱钟书通过精湛的比喻艺术,展现了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比喻艺术在《围城》中的运用,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富有哲理和内涵的画面。

《围城》中的比喻多种多样,包括直接比喻、隐喻、暗喻等形式,这些比喻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形式,也赋予了作品更深层的内涵。

通过比喻,钱钟书成功地塑造了各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让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更加立体。

比喻艺术与寓言的区别在于,比喻更注重对形象和语言的隐喻意义的体现,而寓言则更侧重于道德或社会的寓意。

在《围城》中,比喻既有着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又有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通过比喻艺术,钱钟书将小说中的主题表现得更加深刻、更加具体,使得作品充满了文学的魅力和艺术的张力。

比喻艺术不仅丰富了《围城》的表现形式,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与整体风格呼应,成为这部经典作品的独特之处。

2. 正文2.1 比喻艺术在《围城》中的运用《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小说以独特的比喻艺术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

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

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具有丰富的比喻艺术。

本文将从比喻的运用方式、比喻的功效展示、比喻在《围城》中的深刻体现、比喻对文学表达的重要性以及比喻艺术在小说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比喻的精妙运用,《围城》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比喻艺术不仅为《围城》注入了生动的意象,还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启示。

比喻的巧妙运用使小说更加生动与深刻,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也展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作技巧。

通过分析《围城》中的比喻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围城》, 钱钟书, 比喻艺术, 比喻, 文学表达, 独特魅力, 艺术价值, 启示1. 引言1.1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具有丰富的比喻艺术《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具有丰富的比喻艺术。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巧妙地运用比喻,展现了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联系,来传达深层含义和情感。

在《围城》中,钱钟书大量运用了比喻,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戏剧性和想象力。

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方式非常多样化,既有明喻直接表达作者的主题和观点,也有隐喻通过暗示和象征来反映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作者通过比喻将人物、事件、情感等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得作品更富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喻的功效展示在于通过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情感的方式,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比喻艺术在小说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能够帮助作者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共鸣。

《围城》的比喻艺术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启示。

2. 正文2.1 比喻的运用方式比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也是《围城》中钱钟书先生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比喻的运用方式在《围城》中极为丰富多样,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也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谈《围城》的比喻语言艺术

谈《围城》的比喻语言艺术

浅谈《围城》的比喻语言艺术
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比喻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修辞方式,而且在各种文体中应用都非常的多,由于比喻有活泼生动,构思巧妙等特点,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钱钟书先生对它更是情有独钟。

钱钟书先生所著的《围城》中的比喻更是语言艺术中经典,使人叹为观止。

在实际文学作品当中,比喻的运用手法非常的灵活多变,比喻的喻体可以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等很多方面的知识融合到一起,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非常享受的阅读体验,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更为广阔的文学天地。

本文将从比喻手法的多样性与比喻的文学作用、比喻语言三个方面阐述《围城》的比喻艺术,从更多的角度去把握作品,以便更好的把小说的语言特色和语言艺术理解到位,将小说的艺术魅力最大程度上展现出来。

小说围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我国现代文学小说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也是我国另一位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丈夫。

众所周知钱钟书先生以雄厚的知识储备而闻名,他的小说围城完美的将他的实力体现了出来,让读者看到钱钟书先生在这部小说当中展现出来的语言天赋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他可以把一部主题非常严肃的作品写成轻松幽默的风格,这对作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钱钟书先生经常有一些奇思妙想,可以不按常规思路写作,效果经常出人意料。

很多语言表达的方式都让人惊叹不已,他的作品当中关于修辞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

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这就是钱钟书先生对于比喻的评价,他也把这个思想完整的贯彻落实到他的小说围城当中。

小说当中处处都有奇思妙想。

修辞多变,特色新颖,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1。

浅谈围城中的比喻与讽刺艺术

浅谈围城中的比喻与讽刺艺术

浅谈《围城》丰富的比喻与讽刺手法摘要:《围城》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形象,并用了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了生动的比喻和讽刺,书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围城中多处比喻与讽刺的例子,与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来探索《围城》所描绘的年代知识分子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围城》知识分子比喻讽刺一、所用的比喻本身特点:不落窠臼,形象巧妙《围城》作为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自重版以来,一直备受读者的喜爱。

惯用比喻,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有人统计,在《围城》这部23万余字的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700多处。

这在中国的长篇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文中的比喻旁征博引、机智俏皮、随手拈来。

他的小说中如夜空繁星般的比喻中,一个最大的特色便是不落前人窠臼,形象而又巧妙,就是说本体与喻体的联系是新鲜的。

“(方鸿渐)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又明亮,汽车夫定在暗笑。

”“(王美玉)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把撒谎比作玻璃,把牙根肉比作侠客、块垒不平的胸襟,让人觉得新鲜别致。

当赵辛楣初遇方鸿渐时:“赵辛楣和鸿渐拉拉手,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的读本。

”这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不能分开,因此才产生了让人吃惊不已的修辞效果,从而把赵辛楣既轻蔑又嫉妒的复杂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又如,“方老先生因为拒绝了本县汉奸的引诱,有家难归,而政府并没给他什么名义,觉得他爱国而国不爱他,大有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宠于翁姑的怨抑。

”一位有名士风度的老先生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与青年孀妇的“守节”等同起来,这种比喻突兀、怪异、有很大的“落差感”,使人啼笑而非,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再如:(陆子潇)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高松年)把表情整理了一下,脸上堆的尊严厚得可以刀刮。

上面的每一个比喻都显得非常生动形象,新颖而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带着点顽皮气质的比喻中,文学大师的那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文学气质也暗暗显露了出来。

(完整版)从比喻看《围城》语言艺术的精美

(完整版)从比喻看《围城》语言艺术的精美

从比喻看《围城》语言艺术的精美《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自面世以来,有多少人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深深长叹、为它久久思索。

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

《围城》也是一副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

作者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添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一书而定江山。

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围城》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运用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比喻,以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

小说中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一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喻见鲜明,显得格外跳脱。

几乎每写一人一事,瞬息之间与此相类的万种思想,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而来,充满着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意味。

《围城》的成功离不开其中的诡异新鲜,丰富多彩,妙语连珠的新鲜比喻的创作和运用。

《围城》一书中所用比喻之处,有数百之多。

且堪称妙喻的也可以说是多不胜数,美不胜收。

作者常常涉笔成趣,让那些机智的巧喻脱口而出。

正像钱钟书先生自己所讲的“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围城》的语言特色中最为成功的又当推此比喻艺术。

其比喻妙趣横生,连篇实至,耐人寻味。

《围城》中机智幽默,妙语横生的比喻就常常让读者会心的一笑。

小说写船到香港,方鸿渐和鲍小姐上岸吃西餐,一段生动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酒无一不酸。

”钱钟书还善于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夸饰以不可能为可能,比喻以不同类为同类。

出奇制胜,精巧独特。

他形容外国买办“说话里嵌的英文字”,“不比嘴里嵌的金牙”,比作“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的好,此外全无用处。

”以“肉屑”相喻,不仅新鲜,而且含讽,趣味顿生。

又如把精心打扮出了汗的脸比作“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老头子恋爱像“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救的”,“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片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3.假如苏小姐也不跟他讲话,鸿渐真要觉得自己子虚乌有,像五更鸡啼时的鬼影,或道家“视之不见,抟之不得”的真理。
4.褚哲学家害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药”,险的突破眼眶,迸碎眼镜。
纵观《围城》全书,精彩的比喻层出不穷,钱先生以其广博的见识和渊博的知识,取材古今中外,四面八方,眼前事物随手拈来即妙语成珠,而且都是独出心裁,别具特色的。据统计,《围城》全书25万字,其中使用比喻有600多个,既多且活。而且钱先生对比喻有一套专门的理论,他在《谈〈拉奥孔〉》中说过:“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
4.看见他那个四喜丸子的脸,人就饱了。
上述列举的例子中“新出炉的烧饼”、“半熔的太妃糖”“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四喜丸子”,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见到的事物,若单独使用平淡无奇,运用到比喻句中却显得既通俗易懂又生动贴切。把人比作动物甚至低级动物,也是钱钟书惯用的手法。如:
1.鸿渐忽然回过脸来,狗抖毛似的抖擞身子,像把周围的雨抖出去,开步走了。
例1、2分别取材于《伊索寓言.河中肉影》和《圣经.创世纪》的故事,而例3、4中的“五更鸡啼时的鬼影”和“绝对观念”侧是玄之又玄的东西,却都收到了奇特的表达效果。
(二)、比喻的新颖性
钱钟书的比喻并不是只追求数量而不顾效果,而新颖奇特,雅俗共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
苏小姐因为鸿渐今天没跟自己亲近,特送他到走廊里,心理好比冷天出门,临走还要向火炉前烤烤手。这是所写的是方鸿渐在苏家作客的时候,由于苏小姐的意中人方鸿渐一心放在唐小姐身上,忽略了女主人的感受,令到女主人不快,在他将要离开时,苏小姐的恋恋不舍。一般来说,苏小姐的心里应该是不满、不舍、失望的心理,作者把它比作“冷天”出门,还要在火炉前“烤烤手”,这种比喻可以说是“形神兼备”,也出乎意料。又如: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一回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说把留学这事忘了。像曹元朗那种人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呢。“出洋”本是指到外国留学,“出痧痘”是生病的一种,两者本无关系。作者另辟蹊径,从出过痧痘后再不怕传染联想到出过洋后对博士硕士有抵抗力,果然是新颖别致。再把像曹元朗那种念念不忘是留学生的人比作“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到处炫耀自己“像好文章加了密圈”的脸,这种人崇洋媚外、沽名钓誉、丑态百出。
一、比喻的多样性
钱钟书的比喻因其见识广博,机趣睿智,在取材上具有多样性,绝不重复雷同,有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如:
1.你们新回国的单身留学生,像新出炉的烧饼,有小姐的人家都抢不匀呢。
2.只是黄泥地表示夜来有雨,面粘心硬,像夏天热得半溶的太妃糖,走路容易滑倒。
3.二奶奶三奶奶打扮得淋漓尽致,天气热,出了汗,像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
2..李梅亭多喝了几杯酒,人全活过来,适才不过是立春时的爬虫,现在竟是端午左右的爬虫了。
3.李先生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身,蠕蠕欲动。
取材设喻,钱钟书简直的无所不能,包罗万象。除了常见、常听、常用的事物,他还能据经引典,甚至是一些抽象、虚幻的观念。如:
1.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了影子了。
好的比喻贵在创新。有创造性的比喻,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比喻是天才的标识”。比喻作为一种运用最广的修辞方式,在文学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中更是对比喻推祟备至:“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词藻的特色。”《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围城》中,作者将学者语言与文学语言联袂,创造了大量的比喻,我们阅读它如饮甘霖,芳香盈口,甘甜润心。《围城》中的比喻数量之多,是其他长篇小说无法相比的。小说的题目就蕴含着一个道理深刻、发人深思的比喻,作者把婚姻比作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开头在船上描写一位留学回来的鲍小姐,打扮入时,穿着暴露。作者将其比喻为“真理”,因为真理据说是赤裸裸的,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钱钟书先生深得比喻的奥妙,他准确把握好本体和喻体二者的相同处与不同处之间的“度”,匠心独具地创造出令人拍案的“新”句,鲜活的巧比妙喻充溢全篇。
论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44年---1946年。小说描写了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显明的个性,众多人物被作家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形象感染着读者。《围城》中作者对每个出场的人物进行形象描写时,都对其进行一番讽刺的、刻意的运用,此类描写手法含蓄,令其形神毕露。这主要就在于钱仲书先生在小说中使用了独特巧妙而睿智的比喻。可以说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运用的比喻丰富多彩,出神入化。与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相比,钱钟书的文学创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然而,他的作品又有更强烈的现代色彩。他那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古不今、亦古亦今,超越古今中西的文学艺术,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个创举。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喻的喜剧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