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围城》中的比喻修辞
围城的比喻艺术
(五) 比喻和其他修辞方式并用
产生妙语连珠、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同时扩大了比喻艺术的表现 力。
比喻与夸张并用:“李先生头一晃,所说的话仿佛有手一把从他嘴边 夺去向半空中扔了。”
比喻与比拟并用:“辛楣也累得很,只怕鸿渐鼾声打搅,正在担心,没 提防睡眠闷棍似的突然一下子打他入黑暗底,滤清了梦,纯碎、完整 的睡眠。”
用到的比喻不失为一本优秀的比喻实例丛书。 以下仅就比较典型的几类择例说明。
(一)明喻:
简单地用喻体来比喻本体。
“顾而谦的兴致像水里浮的软木倾盆大雨都打它不下。” 写苏小姐因为鸿渐没跟自己亲近,临出门特送他到走廊里,“心理好
比冷天出门,临走还要向火炉前烤烤手。”这个比喻同时也是用具 体喻抽象的例子,十分形象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苏小姐当时的心情。
(二)隐喻:
把喻体和本体说成是相同的东西。如:“大学是张休息的摇篮。” (李梅亭)“适才不过是立春的爬虫,现在竟是端午左右的爬虫了”,
用具体喻具体,把貌离神似的事物联系起来,把李梅亭那神似爬虫、 蠢蠢欲动的丑态准确而生动地刻划出来了。
(三)借喻:
不说出本体,也不用喻词,而直接借喻体来代替本体。 如:写欧亚大旅社的女胖店主,“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肠,灵敏得很”,
直接用五根香肠来代替她的五只手指,使人立即想像得出这五根手 指的油渍红腻。 还有在描写三闾大学时,把它比作摇篮:“摇篮也挑选得很好,在平成 县乡下一个本地财主的花园里,面溪背山”等等。 用香肠喻手指,摇篮喻大学,都很形象贴切通俗而又鲜明。
《围城》的比喻修辞手法赏析
《围城》的比喻修辞手法赏析课堂教学就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文字的美、意境之美,引导我们去发现这些美,然后用一定的方法去表达它。
《围城》中很多优美而精辟的句子,其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围城》中最突出的比喻修辞手法就是比喻和拟人。
下面就以例举分析几种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和拟人:为了让人更加直观地理解,在具体的事物上来打比方,就是比喻;用人的特点、动作或情感来描述某个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就是拟人。
这两种修辞手法在《围城》中运用非常普遍,几乎所有段落都能够找到。
运用比喻的好处在于使文章生动形象、新颖活泼、含蓄深刻。
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度,否则反而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也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特征,否则会适得其反。
同时还要注意将比喻和拟人相结合。
如“您这位亭亭玉立的大家小姐,天真无邪,纯洁可爱,真令人心醉神迷。
”将比喻和拟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指出了赵辛楣是一个诚实善良的君子,又写出了赵辛楣女友的可爱之处。
《围城》一书不仅写出了一个城市的世态炎凉,更写出了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的丑恶嘴脸。
因此需要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感觉到一个城市的人际关系、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环境的险恶与阴暗。
2.比喻和借代:借代,就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在《围城》一书中,常用的借代有三种,第一种是人称代词代本体,即以人或物的特征、性状或行动,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如孙柔嘉笑道:“你这样斯斯文文的老先生,倒像个造反派,自己没生意做,便去抢别人的饭碗。
”杨绛对丈夫照例答应着,心里却想,他那工作都快做到棺材里去了,自己在被窝里说梦话还差不多。
第二种是具体代抽象,即以具体事物来代替抽象事物。
在《围城》中,这类比喻手法随处可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些比喻句逐渐增多,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找到,十分贴切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三种是用部分代全体。
即用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来代替整体。
《围城》中的比喻解读精品文档6页
《围城》中的比喻解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一部杰出的讽刺作品。
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语言的成功。
它的语言机智俏皮、尖锐深刻、幽默诙谐,让人常常拍案叫绝,特别是其中比喻辞格的运用,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因此诗评家李元洛说:“钱钟书是位运用比喻的高手,在小说《围城》和他的学术著作中,那精彩的层出不穷的比喻,累累然如贯珠,粲粲然若繁花。
”1 《围城》比喻的特点在《围城》中,我们看到的比喻层出不穷,美不胜收。
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其中比喻的特点以及产生的艺术效果。
1.1比喻的特点《围城》中的比喻有好几百处,运用十分贴切恰当。
纵观,可以发现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1.1比喻的形式多种多样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都有。
还有一些变通形式,如反喻、曲喻和博喻。
反喻:用否定的语气构成的比喻,从所要说的事物的相反方面设喻,从反面说明本体“不像什么”。
方鸿渐领鲍小姐去一家西菜馆,这莱馆的菜可真是别有风味: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不酸。
用一连串不相宜的事物写方、鲍二人一整天什么都别扭的倒霉相。
曲喻:正面设喻和反面设喻相结合的格式,比一般的比喻又暗含一层意思,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比较婉曲、隐蔽。
有人叫她“熟肉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熟肉铺子”很俗,“局部真理”甚雅。
把雅俗合璧的比喻用在这样一位标新立异而又有点俗不可耐的鲍小姐身上,真是刻骨的贴切。
博喻:是以一连串各不相同的喻体来描绘同一事物或该事物的个方面、一种状态。
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围城中的比喻辞格浅析
He took the wash- basin outside the study door and sluiced himself a couple of times.
②一间门房,开了两个门,中间隔着一层木板。 It was a room in the gate- house, which had a door on either side and was divided by a partition in the middle. ③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 She picked up the wine- cup, drained it nearly dry, then shut her eyes, expelled her breath sharply. 这个句型跟句型 6 所不同的是说到某种活动的次数或质量而 不 是 时 间 。 上 面 几 个 例 子 中 的“ 了 ”可 以 用 含 有 数 量 词 的 介 词 短 语 或量词短语表达. 二 、结 语 通过上文对《骆驼祥子 》中“了 ”字 较 为 系 统 全 面 的 描 述 与 研 究 , 得 出 如 下 一 些 认 识 :“ 了 ”除 了 动 词 (liao)用 法 外 , 还 经 常 有 作 虚 化 的助词等用法.
Xiangzi flushed and swallowed several times before replying.
[3]刘 月 华 .实 用 现 代 汉 语 语 法 .外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出 版 社 ,1983.
1.7 表示某种活动在过去完成的数量。
[4]吕 叔 湘 .现 代 汉 语 八 百 词 .商 务 印 书 馆 ,1979.
!!!!!!!!!!!!!!!!!!!!!!!!!!!!!!!!!!!!!!!!!!!!!
《围城》中的比喻语言艺术
《围城》中的比喻语言艺术(一)比喻体现幽默诙谐的语言效果构造出典型的严肃背景,形象生动的比喻形式贯穿在整篇小说当中,此幽默诙谐的情节不是人们所谈及的油嘴滑舌,而是对当前形势下相关知识分子的幽默讽刺,以及相关心灵审视和道德批判。
有众人眼中的绅士,淑女,有学者,甚至是教授。
作者用自己幽默诙谐的文笔慢慢地揭露出他们在文明外衣下的愚蠢,虚伪和丑陋。
《围城》里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缠绵悱恻,超凡脱俗。
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一种忧伤,世俗、可笑和滑稽。
钱钟书先生用幽默精巧的比喻对他们的恋爱和生活观作了生动的描写。
比如出身名门,骄傲自负的苏文执。
对爱情比较清高,一直等待着一个配得上自己的人才肯付出自己的爱情。
于是作者写出了“宛如女士通常情况下将做好的新衣服封在衣柜当中,舍不得穿,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发现已经过时了”由此可以看出苏小姐不过将爱情当作名与利的交换物。
爱情需要志同道合,没有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世界价值观很磨合在一起。
所以“在他们之间没有心灵上的契合,就像两条平行的直线,即使使他们之间的距离再小,也不可能合二为一”作者能把比喻运用的如此自然也是基于本身的文学功底,视野广阔。
他的幽默通过这千姿百态的比喻来体现,他的比喻自然贴切,让人回味无穷。
文中曾经写道高松年立刻就跳了起来,并伴随着非常惊奇的表情,但是相比之下,要比方鸿渐显得稍微自然一些,在此之前他没有参与过话剧表演,在某种意义上是话剧的不幸,但是却是众多演员的万幸。
在此过程中对它的政客手腕进行了相应的讽刺,整体的话风还是相对幽默诙谐的,《围城》小说当中的语言,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可以进行旁刺让对手措不及防。
作者在对方鸿渐如何通过10美金来获得相应文凭的同时,还对两个骗子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大事,“这也可能是中国外交以来取得唯一成功的一件事。
”可以概括成为一句话,出人意料的恰当。
不仅对主人公的招摇撞骗做出了有效的讽刺,与此同时,还有效反映出了国家层面上的腐败无能,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却被作者有效的融合为一体,本来是很严肃的话题却被作者说的如此幽默,机智之极。
论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
论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创作于1944年---1946年。
小说描写了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
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显明的个性,众多人物被作家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形象感染着读者。
《围城》中作者对每个出场的人物进行形象描写时,都对其进行一番讽刺的、刻意的运用,此类描写手法含蓄,令其形神毕露。
这主要就在于钱仲书先生在小说中使用了独特巧妙而睿智的比喻。
可以说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运用的比喻丰富多彩,出神入化。
与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相比,钱钟书的文学创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然而,他的作品又有更强烈的现代色彩。
他那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古不今、亦古亦今,超越古今中西的文学艺术,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个创举。
纵观《围城》全书,精彩的比喻层出不穷,钱先生以其广博的见识和渊博的知识,取材古今中外,四面八方,眼前事物随手拈来即妙语成珠,而且都是独出心裁,别具特色的。
据统计,《围城》全书25万字,其中使用比喻有600多个,既多且活。
而且钱先生对比喻有一套专门的理论,他在《谈〈拉奥孔〉》中说过:“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
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不分,无须相比。
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
”好的比喻贵在创新。
有创造性的比喻,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比喻是天才的标识”。
比喻作为一种运用最广的修辞方式,在文学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中更是对比喻推祟备至:“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词藻的特色。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围城》中,作者将学者语言与文学语言联袂,创造了大量的比喻,我们阅读它如饮甘霖,芳香盈口,甘甜润心。
浅析《围城》中的比喻艺术
浅析《围城》中的比喻艺术摘要:《围城》是一部语言艺术的精品,它以一个个形式多样,新颖离奇,幽默风趣,意义深远的比喻构建了一个争奇斗艳的比喻王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修辞过程中的思维形式。
文章试着从比喻喻体的广泛性,比喻形式多样以及比喻的文学作用三个方面来浅要分析《围城》中的比喻句。
关键词:《围城》;艺术;意义;比喻;喻体钱钟书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师,《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文学宝库的经典。
而《围城》中最重要也最突出的语言特色便是比喻艺术的运用。
据相关记载,全书25万字,共使用比喻约600多个,堪称比喻的宝典,其数量之多,效果之奇是其他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一、喻体取材极为广泛(一)取喻于日常生活作者真诚的热爱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生和社会的载体,因此作者对日常生活有着更深刻和独特的体验。
如在描写苏小姐时“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P22日常生活中,油落到纸上会很自然的弥漫开来,这一比喻很形象的写出了苏小姐脸红的过程。
在收到方鸿渐订婚的家信时“方豚翁看完信,叫的像母鸡下了蛋一分钟内全家知道这消息。
”P290母鸡下蛋时总会伴随着叫声,这一比喻准确生动的展现了父亲得知儿子订婚后的喜悦心情。
(二)取喻于西方文化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文化,很多喻体作者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如“方鸿渐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
这一张文凭,仿佛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作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烦人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P9亚当夏娃的传说是西方文化的根源,把神圣的文凭比作亚当夏娃遮羞的树叶,可见当时知识分子的虚伪。
在描写方鸿渐没有收到聘书时“鸿渐知道孙小姐收到聘约,忙仔细打听其他同事,才发现下学年聘约已普遍发出,连韩学愈的洋太太都在敬聘之列,只有自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没有尾巴的狐狸。
”P261这里的狐狸也是取材于《伊索寓言》作者用失去尾巴的狐狸遭到同伴嘲笑来比喻方鸿渐被解聘时的尴尬处境,十分贴切。
浅析《围城》的比喻艺术
浅析《围城》的比喻艺术摘要:《围城》中的比喻有600多处,《围城》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写尽人生的哲学书。
我们可以在《围城》中找到我们身边所有的人物形象,钱先生无情的,真实的剖析着人性,凭借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小说当中包含了多种比喻手法,如,博喻,曲喻,明喻,暗喻,引喻等等。
小说中比喻的形式也是不落窠臼,新颖别致,使得深奥的地理通俗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陌生的事物熟悉化,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比喻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仅仅可以深化主题,让读者更深刻的体会小说的中心思想,比喻可以描摹环境,起到良好的渲染气氛的效果,比喻还可以很好的刻画人物,使得人物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化,读者可以轻松的在身边找到相同的人物形象,帮助读者感知人物。
关键词:《围城》;围城比喻;钱钟书0 引言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小说中的比喻艺术更是值得称道,小说当中运用了600多种比喻,比喻的形式多样,风趣幽默,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深化主题,描摹环境,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人物形象。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经过多次再版,翻译成20多种文字,堪称中国文学的瑰宝。
《围城》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写尽人生的哲学书。
我们可以在《围城》中找到我们身边所有的人物形象,钱先生无情的,真实的剖析着人性,凭借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引起你我的强烈共鸣。
比喻可以对事物的一些特征进行渲染,使具象化,引发读者的联想或者想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喻还可以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具体化,帮助人们理解深奥的道理,运用比喻可以使陌生变得熟悉,深奥变得浅显,抽象变得具体。
《围城》中运用了很多种修辞手法,如曲喻,象征,讽刺,博喻等,尤其是比喻的运用,使人拍手称奇。
围城当中的比喻运用随处可见,共有六百余处,其中明喻又最多,共543个,暗喻68个,借喻52个。
可见钱先生的匠心独运。
《围城》中的比喻不仅仅是形式丰富多样,而且风趣幽默,通过传神的比喻,将比喻意义鲜活话,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通过巧妙的比喻,对于人物的塑造和人物的心理描写更加深刻,深化了主题。
《围城》比喻艺术手法分析
《围城》比喻艺术手法分析《围城》比喻艺术手法分析《围城》是钱钟书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曾经掀起千层巨浪。
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整理的《围城》比喻艺术手法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围城》一书中的比喻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凝聚智慧,自从20世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这些像珍珠一般的比喻为《围城》增添了更为绚丽的色彩。
文章从《围城》比喻的新奇性、讽刺幽默性、知识性及博喻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围城》中的巧比妙喻,共同感受其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钱钟书;比喻;艺术;《围城》《围城》是钱钟书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一经问世,便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掀起了千层巨浪。
据统计,在《围城》这部23万余字的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700多处。
[1]诗评家李元洛说:“钱钟书是一位运用比喻的高手,在小说《围城》和他的学术著作中,那精彩的层出不穷的比喻累累然如贯珠子,然若繁花。
”[2]由此可见,钱钟书对比喻恰到好处的运用是《围城》这部小说成功的一大因素。
据此,本论文试从《围城》比喻的新奇性、讽刺幽默性、知识性及博喻这几个方面来论述《围城》的比喻艺术。
一、《围城》比喻的新奇性比喻的生命在于相似点,一般的比喻,本体和喻体往往处在相近的环境中,两者的相似点十分明显,在阅读时,读者极易产生一种认同感,这种类型的比喻便是采用了“化陌生为熟悉”①的手法,然而钱钟书却不按常理出牌,他采用的是“化熟悉为陌生”的比喻路径,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围城》中很明显地感觉出来。
钱钟书所写的比喻句,在让比喻中的本体与喻体相吻合的同时,又将本体与喻体的距离拉开,起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在思维上产生一种跳跃性的感觉,给人带来一种新奇之美。
钱钟书在《七缀集读<拉奥孔>》中对比喻的真髓进行了这样的阐述:“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
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
《围城》比喻修辞手法研究
《围城》比喻修辞手法研究比喻是一种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
因其具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新颖奇特的特点。
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钱钟书先生对她更是情有独钟。
《围城》中的比喻融聚智慧、饱含哲理、活泼生动、幽默风趣。
作者把内心深处的深刻感受、人生体验和对时世的态度不露痕迹地用比喻外化成文学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钟书式的比喻”。
《围城》这部作品历来都脍炙人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里面的比喻生动形象、巧夺天工,极大地满足了读者们的审美愉悦。
一、《围城》比喻类型《围城》全书25万字,共使用比喻600多个,其比喻形式,不拘一格,恰如刘勰《文心雕龙·章句》中所言:“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
《围城》的比喻,除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还有一些变通形式。
(一)明喻。
(本体、喻体、喻词同时出现,本体、喻体是相似的关系,这种比喻称为明喻。
)(1)苏小姐双颊涂的胭脂下面突然晕红红,像纸上泼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的迷人。
(2)鸿渐只希望能在心理的黑暗默契隐蔽着,仿佛害病的眼睛避光,破碎的皮肉怕风。
(3)亏得作官的人栽跟斗,宛如猫从高处掉下来。
(4)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支柱就要挂网。
这几例分别用“像”“仿佛”“宛如”“正如”等喻词来连接本体和喻体,是典型的明喻。
在《围城》中,这是一种最多的比喻格式,有500多处,简直是顺手拈来,显示了作者惊人的想象力。
(二)暗喻。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是相关的关系,这种比喻叫做暗喻。
)(5)李梅亭多喝了几杯酒,人全活过来了,适才不过是立春里的爬虫,现在竟是端午左右的爬虫了。
(6)四人拖下鞋子来,上面的泥就抵得贫官刮的地皮。
(7)早晨出去还是个人,这时候怎么变成刺猬了。
在《围城》中,暗喻的数量比明喻要少得多。
以上几例,本体和喻体都出现,通过中间词“是”、“抵得”、“变成”等联系,突出两者之间相似的地方。
(三)借喻。
(用喻体代本体,本体喻词不出现,这种手法称为借喻,也叫借代。
《围城》的比喻修辞艺术
《围城》的比喻修辞艺术《围城》是一座语言艺术的宝库。
文中大量运用比喻修辞艺术,无论在比喻的类型、方式,还是比喻点的选择和比喻功能的运用上都非同一般。
由此,我们可以听到钱钟书先生“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心声,也可领悟出他自由的审美风度、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标签:《围城》比喻特色《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本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国内就再版了三次。
不仅如此,人们还将其译为英、法、德、日、捷、俄六种文字,并称其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之所以“引人入胜”,获得如此高的声誉,在于成功运用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广泛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周锦先生认为:“它的可读性高,是由于成功的讽刺笔法,细致的事物描写,深入的人物刻画,能够引人入胜的就是这些……”比喻是一种历史悠久,运用普遍的修辞方式,钱先生也曾说:“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
它能使抽象化为形象,深奥化为浅显,复杂化为简明,平淡化为神奇,它给语言增添鲜明优美的语言艺术特色,对增添作品的感染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围城》中富有哲理的比喻层出不穷。
这些生动贴切的比喻,将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将作者要表述的道理阐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刻领略到作者的才华与汉语本身的魅力,从中获得人生智慧与启迪。
比喻是《围城》的成功与特色之所在。
本文仅选取《围城》(北京三联书店,2007)中的部分比喻句,来探讨《围城》的语言修辞艺术。
一、比喻的类型《围城》全书共使用比喻六百多个,短的仅几字,长的达数行。
除了常见的明喻、暗喻外,还有借喻、较喻、博喻等特殊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自身的优点。
(一)明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像”“如”“好比”“似地”“一样”等比喻词连接。
《围城》中的大部分比喻都是这一类型。
本体、喻体、比喻词甚至相似点同时出现,有助于读者更迅速、准确地领会到比喻的含义。
如:(1)这时候他的心理,仿佛临考抱佛脚的学生,睡了一晚,发现自以为温熟的功课,还是生的。
《围城》中的比喻修辞
《围城》中的比喻修辞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小说,他用比喻修辞来表现家庭历史上的悲剧,在这里,家庭被比作城墙,把家庭里的人围在里面,因为外界的文化冲击,家庭里的人渐渐的受到影响,受到外界的诱惑,使家庭不断的破裂,最终家庭和平的梦想落空。
《围城》中,钱钟书用比喻修辞来描述家庭历史上的悲剧,他把家庭比作一个城墙,它把家庭里的人围在里面,它是家庭里人们自我保护的一道屏障,但是,家庭也因外界的文化冲击而受到影响,家庭里的人渐渐的受到外界的诱惑,他们被迷惑了,他们不再能够把家庭作为一个安全的居所,家庭里的爱情也渐渐的被诱惑所侵蚀,家庭的和平梦想被毁灭了。
《围城》中的故事更是一个悲剧,它不仅表现了家庭里的爱情的毁灭,也表现了因为外界的冲击而使家庭破裂的画面,它可以让人看到家庭里人们感到无助,无法抗拒外界的诱惑,最终家庭的和平梦想落空了。
《围城》中的比喻修辞,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庭历史上的悲剧,它突出了家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努力保护家庭,家庭是一个和平的港湾,是人们幸福的源泉,只有家庭的和平,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围城比喻修辞的分析
围城比喻修辞的分析
围城是一部由钱钟书所著的小说,通过对围城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的描写,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以此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表达他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围城中的比喻修辞可以从人物形象上进行分析。
小说中的主人公方鸿渐被描绘成一个追求自由和独立的青年,他在社会中徘徊不定,如同被围在一座城墙之内。
这种比喻修辞通过将方鸿渐比作被围困的人,将他的困境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局限相对应,用以表达对社会困境的思考。
围城中的比喻修辞还可以体现在情节的描写上。
小说中,方鸿渐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扰,如同在围城中摸索前行。
这种比喻修辞通过将情节中的困难和挫折比喻成围城,强调了方鸿渐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围城中的比喻修辞还可以从背景的描写上进行分析。
小说中的背景描写中,城市的繁华和喧嚣与人们的内心孤独和迷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比喻修辞通过将城市比喻成围城,将人们在城市中的孤独和困惑隐喻为围城中的人们,以此来表达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状态的思考。
围城通过比喻修辞的运用,将人物形象、情节描写和背景描写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困境相联系,以此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围城》中人物描写的比喻运用分析
《围城》中人物描写的比喻运用分析《围城》是我国讽刺小说史上继《儒林外史》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对《围城》修辞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归纳前人对《围城》的辞格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就单个辞格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另一种是对《围城》语言的总体分析。
从单个修辞格的角度看,《围城》中的比喻运用得生动形象,新颖独特,对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它们的修辞功效主要包括凸显人物肖像特征,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心理,真实再现社会生活画面等方面。
一、凸显人物肖像特征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所使用的比喻绝大多数新颖独特,出人意料却又极其形象,尤其在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上。
1.“张小姐是十八岁的高大女孩子,着色鲜明,穿衣紧俏,身材将来准会跟她的老大爷那洋行的资本一样雄厚。
”这段话通过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张小姐身材特征,凸显了张小姐的肖像,身材较胖,穿衣紧俏,更显出其身材。
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某些相似点来打比方。
这段比喻的本体是张小姐的身材,喻体是洋行的资本,性质完全不同。
我们常见的比喻很多时候只需出现本体、喻体,相似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张小姐的身材”和“洋行的资本”之间的相似性并不凸显,所以这句话中同时出现了二者之间的相似性“雄厚”,在现实语境下这样的比喻更加巧妙且耐人寻味,还有恰到好处的讽刺。
2.“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这句话是对比和比喻的兼用,通过对比凸显出她的眼睛灵活传神,通过比喻将一些女人的大眼睛空洞,只有表象而没有内容的特点鲜明地表现出来,用政治家讲的大话来比喻,妥帖恰当,让人印象深刻。
二、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心理作为抗战初期知识分子众生相,《围城》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是隐性的,分散在人物的外貌、动作、对话等描写中,这里面作者所使用的比喻除了反映人物性格心理外,往往还能给人比较强烈的心理暗示,引发读者的共鸣。
浅谈《围城》的比喻艺术
浅谈《围城》的比喻艺术《围城》是当代著名作家钱锺书的一部代表作,以其独特的比喻艺术给读者带来了很多思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围城》的比喻艺术,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首先,比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围城》中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魅力。
例如,小说一开始就以一个城堡为比喻,将婚姻置于围城之中,既象征了城堡内安全稳定的幸福生活,又暗示了城堡外无法逃离的束缚,这种比喻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触。
同时,在小说中,每个角色都被赋予了比喻的特点,突显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
比如,方鸿渐被比喻为“怕麻烦”,那么他的性格特点和对婚姻的态度也就一目了然。
其次,比喻艺术在《围城》中不仅仅是表达手段,更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通过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行为用比喻的形式表现出来,钱锺书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困境。
例如,小说中描写方鸿渐和唐晓芙之间的婚姻生活,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的局限性。
通过婚姻这一比喻,作者对社会习俗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再次,比喻艺术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通过运用比喻,作者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象的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将城堡内外的生活对比鲜明地表现出来,让读者对方鸿渐和唐晓芙的困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比喻艺术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帮助读者创造出一个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感的读者体验。
最后,比喻艺术在《围城》中还起到了独特的美学作用。
小说中的比喻用词精准、贴切,使作品充满了文学韵味。
钱锺书通过比喻来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情感氛围,增强作品的艺术性。
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对物体的比拟和对人物的隐喻,作者给予作品了独特的审美意义,使读者欣赏作品时既能得到知识和思考,又能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
综上所述,《围城》的比喻艺术在小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对情节的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小说《围城》中比喻的艺术
浅谈小说《围城》中比喻的艺术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创作于1944年---1946年。
小说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留学人士方鸿渐回国后的一系列故事展开描写了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
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显明的个性,众多人物被作家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形象感染着读者。
一位文学史家曾说:“综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围城》恐怕要数第一。
小说从独特的文化视角,深入地剖析了旧社会的文化精神,揭示了那些辗转于中西两种文化氛围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小说表面浓郁的戏剧色彩蕴含着深刻的悲剧意味, 使读者在掩卷大笑之余又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而作品中俯拾皆是的奇思妙喻更是形成这种幽默讽刺风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大作家秦牧认为:“美丽的比喻简直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
小说《围城》中的比喻类型多样,有虚实相涵的比喻,有哲理性的比喻,有夸张性的比喻等等。
这些比喻的喻体特征十分鲜明,或取喻于中外典故,或取喻于女性,或取喻于日常事物,或取喻于……同时,这些妙趣横生的比喻也展示了作者高深莫测的文学造诣。
关键词:《围城》比喻、讽刺、艺术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人亚理士多德曾经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识。
”在《礼记·学记》中,也有“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的说法。
博依,就是广泛地引类取譬之意。
钱鍾书在他的《管锥编》中曾不止一次地引用过这两句话,足证他对引类取譬能力的重视,用他自己的话说:“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
正如诗评家李元洛所说:“钱钟书是一位运用比喻的高手,在小说《围城》和他的学术著作中,那精彩的层出不穷的比喻世界累累然如贯珠,粲粲然若繁花”。
著名文艺理论家郭绍虞先生则说:“钱钟书的小说也最长于设譬,所举的都是眼前事物,但是说来却能嘎嘎生新”。
据有人粗略统计, 《围城》一书的比喻多达七百多条,几乎页页皆喻,段段皆喻,简直到了无所不喻的地步,堪称比喻修辞的百花园。
浅谈《围城》中比喻手法的妙用
浅谈《围城》中比喻手法的妙用内容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下,对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刻意地描绘和无情地透视,使得小说有着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
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的手法,大量的奇妙比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
本文尝试论述《围城》中比喻的一些特点,认为钱钟书先生的比喻不落俗套,独特创新,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形象比喻与逻辑推理熔为一炉,内容古今中外,形式丰富多彩,使比喻更加幽默、丰富而显得异常精彩。
关键词:围城、比喻、奇妙新颖、生动形象、幽默丰富、独特创新《围城》是我国现代著名学着钱钟书先生一九四四年动笔,一九四六年完成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美籍学着夏志清先生认为:“《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营造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将来定与《儒林外史》和《镜花缘》等古典名著同垂不朽”。
①《围城》的含义,作者借书中苏文纨的话说:“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i这是对现实社会中夫妻关系所作的无情讽刺,实际上《围城》这部小说所反映的内容有更为深远的社会内涵。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从法国回国青年知识分子方鸿渐为中心,生动地描写了赵辛媚、李梅亭、苏文纨、褚慎明、高松年、孙柔嘉等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上遇到的种种矛盾和纠葛,及其形象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土壤上滋生出来的知识分子的那种空虚魂灵和病态的精神状态,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社会讽刺意义。
《围城》中,作者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方鸿渐、赵辛媚等一系列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在语言上也是别具特色的,尤其以比喻使用得最多最精彩。
文中的比喻句很多,简直是信手拈来,可称得上是比喻之城。
据有人统计,在这部二十三万余字的长篇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数百条,②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围城》中的比喻形式不拘一格,内容千变万化,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钱钟书先生在文中的比喻不落俗套,独特创新,形式丰富多彩。
浅谈围城中的比喻与讽刺艺术
浅谈《围城》丰富的比喻与讽刺手法摘要:《围城》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形象,并用了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了生动的比喻和讽刺,书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围城中多处比喻与讽刺的例子,与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来探索《围城》所描绘的年代知识分子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围城》知识分子比喻讽刺一、所用的比喻本身特点:不落窠臼,形象巧妙《围城》作为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自重版以来,一直备受读者的喜爱。
惯用比喻,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有人统计,在《围城》这部23万余字的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700多处。
这在中国的长篇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文中的比喻旁征博引、机智俏皮、随手拈来。
他的小说中如夜空繁星般的比喻中,一个最大的特色便是不落前人窠臼,形象而又巧妙,就是说本体与喻体的联系是新鲜的。
“(方鸿渐)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又明亮,汽车夫定在暗笑。
”“(王美玉)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把撒谎比作玻璃,把牙根肉比作侠客、块垒不平的胸襟,让人觉得新鲜别致。
当赵辛楣初遇方鸿渐时:“赵辛楣和鸿渐拉拉手,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的读本。
”这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不能分开,因此才产生了让人吃惊不已的修辞效果,从而把赵辛楣既轻蔑又嫉妒的复杂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又如,“方老先生因为拒绝了本县汉奸的引诱,有家难归,而政府并没给他什么名义,觉得他爱国而国不爱他,大有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宠于翁姑的怨抑。
”一位有名士风度的老先生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与青年孀妇的“守节”等同起来,这种比喻突兀、怪异、有很大的“落差感”,使人啼笑而非,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再如:(陆子潇)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高松年)把表情整理了一下,脸上堆的尊严厚得可以刀刮。
上面的每一个比喻都显得非常生动形象,新颖而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带着点顽皮气质的比喻中,文学大师的那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文学气质也暗暗显露了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围城》的比喻修辞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2013级卿莉丽指导老师:周臻中文摘要:钱钟书的《围城》可谓是一部语言应用的瑰宝,其中比喻应用多达七百多处。
本文以《围城》中的比喻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梳理、分析、总结《围城》中的比喻。
通过对小说中比喻的类型、特色和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充分展现《围城》中比喻运用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围城》比喻修辞Abstract: The book Fortress Besieged of Zhongshu Qian is a precious gift of language using, there's more than seven hundreds of metaphor. So this article is research about metaphor of Fortress Besieged, specificly working on carding, analyze, summerize. Consult through the different kind, feature, and function about metaphor in this book, we can see it perfectly showed how magic the words came out in Fortress Besieged because of the metaphor.Key Words:Fortress Besieged Metaphor Rhetoric文学大师钱钟书毕生学贯中西,创作独具匠心,《围城》是其一生的代表作。
《围城》中各类比喻一应俱全,喻体新颖、喻材广泛且比喻形式多样。
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就被许多文人研究,无论是它的文章结构、思想感情,还是语言技巧都是极具有研究价值的。
本文选取《围城》中比喻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通过剖析《围城》一书中比喻的修辞技巧,学习作者独特的创作手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丰富《围城》语言的研究和汉语比喻的研究。
一、《围城》比喻主要类型《围城》中的比喻形式多样,通过归纳分析与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明喻例一:这绿绸给雨淋得脱色,李先生的脸也回黄转绿,胸口白衬衫上一滩绿渍,仿佛水彩画的残稿。
1例句的本体是“李先生的脸”,喻体是“水彩画的残稿”,喻词是“仿佛”。
下雨的路上,李先生因舍不得穿自己的新雨衣,所以借用了孙小姐遮太阳的伞,没想到雨伞退色,弄得自己满身绿渍。
水彩画与李先生的脸此刻都是五颜六色,但是李先生的脸并没有水彩画那么精致好看,所以作者将李先生的脸比作一幅残画。
巧妙的比喻形象的刻画出李先生此时的狼狈。
例二: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
2例句的本体是“车厢”,喻体是“沙丁鱼罐”,喻词是“仿佛”。
小车厢里面到处都挤满了人,作者将车厢比喻成“沙丁鱼罐”,其实是比喻与夸张结合。
沙丁鱼尚且还能将自己的骨头藏在身体里,然而车内的人却连舒展的空间都没有,好像骨骼都是弯曲蜷缩着的。
这样的描写更能突出人们主观的感受,将鸿渐等坐车人的辛苦与不适放大,使读者产生共鸣。
整部小说中作者多用明喻,比喻词“像”、“好像”、“仿佛”、“宛如”、“譬如”、“似”、“好比”等在文中多次出现,其中“仿佛”出现多达60多次,“好像”出现多达150余次。
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结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将不同的本体与喻体进行作比,体现出作者超强的联想能力与语言表达技巧。
2.暗喻暗喻是明喻的高级形式,但比明喻更灵活,《围城》中多处出现这样的比喻。
例一:电话是偷懒人的拜访,吝啬的人通信,最不够朋友。
3例句的本体是“电话”,喻体是打电话的“偷懒人”,喻词是“是”。
当方鸿渐与唐晓芙一起吃饭时,鸿渐说到自己绝不会给唐小姐打电话。
聪明的唐小姐机智的用这句话回答了鸿渐。
这是一个明显的暗喻,作者借唐晓芙之口用电话来暗指打电话的人,疏于写信又不常拜访朋友。
使用暗喻的特点是能够含蓄的表达唐小姐希望以后能与鸿渐经常见面拜访,而不是只通电话。
例二:早晨出去还是个人,这时候怎么变成了刺猬了!4这是一个暗喻,本体是“人”,喻体是“刺猬”,喻词是“变成”。
方鸿渐与孙柔嘉结婚之后,屡屡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
此时的鸿渐觉得柔嘉像一只刺猬,自己无法靠近,一旦靠近便会受到伤害。
这说明他们夫妻的感情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为文章结尾的全面爆发埋下伏笔。
3.借喻例一:有人叫她“熟食铺子”(charcuterie),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
5例句中的喻体是“熟肉铺子”,实际指代是穿着裸露的鲍小姐。
在当时的中国,民风保守,穿衣打扮都有一定的风俗规矩,一旦越过这个界限就会被看成异类。
像鲍小姐这样衣不蔽体的打扮在当时一定是不符合当时中国人的审美的,所以她会成为整条船上的焦点,被人喻为“熟食铺子”。
这样的比喻无疑是带着深深的讽刺意味的,借“公开陈列的熟食”含蓄的表明了鲍小姐放荡不羁、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例二:我们背后叫他“寒暑表”,因为他的脸色忽升忽降,表示出他跟女学生的远近,真好玩!6例句的喻体“寒暑表”,实际指的主人公方鸿渐。
作者借苏文执之口将方鸿渐遇见女同学时害羞时的神情比喻成“寒暑表”,即形象又富有幽默感。
鸿渐脸上的寒热如同华氏表上的温度时刻变化着,作者通过两者都有忽升忽降时刻变换的共同点进行作比,突出鸿渐脸皮薄、不善与女学生交流的特点。
4.博喻《围城》中博喻的运用相对没有前面几种类型多,但是出现的地方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一: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7例句的本体是“吻”,一个鸿渐在不爱苏小姐的情况给她的吻。
作者却连用四个不同国度的经典来描绘这个吻,以喻体的高雅神圣反衬方鸿渐对方小姐的勉强与不真情。
这样的比喻结合了中西方文化,将雅与俗作对比,体现出作者本身极高的文化修养。
使用博喻堪比排比的气势,给人一种气势恢宏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
例二:有人失恋了,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花子的烂腿,血淋淋地公开展览,博人怜悯,或者事过境迁,像战士的金疮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惊佩。
8例句中的本体是“失恋”这件事情,作者将它比喻成“叫花子的烂腿”、“战士的金疮旧斑”两种不同的喻体。
方鸿渐恰在此时失恋,不同的人在表达失恋的痛苦时有不同的方式。
这里的比喻是形容他人失恋时状态,目的是为了反衬主人公方鸿渐失恋时的一反常态,侧面烘托出鸿渐失恋时想要极力隐藏痛苦的心理。
在《围城》中,作者大概使用了七百多处的比喻,这些比喻不但喻体新颖,喻材广泛且形式多变。
作者并不拘泥于比喻的基本类型,而是根据事物的具体特征,人物的情感变化,采用灵活多样的用法,使文章语言具有十分丰富的创造性。
二、《围城》比喻的特色钱钟书先生非常善用比喻修辞,整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的讽刺性与幽默性。
1.幽默性例一:鸿渐也要去,辛楣嫌他十几天不梳头剃胡子,脸像刺猬,头发像准备母鸡在里面孵蛋,不许他去。
9例句将鸿渐的脸比刺猬,头发比鸡窝,让人一下子就可以想象到方鸿渐那胡子拉碴、头发凌乱的形象。
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将鸿渐的外貌进行了细节刻画,本来十分邋遢的样子,被作者这么比喻顿时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读到这样的文字时,读者会不自觉的发笑,连同对人物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即使是一个“十几天不梳头不剃胡子”的形象也不会让人产生厌烦的感觉。
例二:这不是煮过鸡的汤,只像只鸡在里面洗过一次澡。
10汪太太家里的佣人在做饭时,总是会偷工减料,所以才会有汪太太口中的“鸡汤”像“鸡的洗澡水”。
试问什么样的鸡汤可以淡到像洗澡水,比喻的修辞加上夸张的手法,幽默之感油然而生。
汪太太的话语表面上是在说笑,实则也是在控诉老妈子不端的行为。
但是如此幽默的语气并没有看出她有太多的不满,也没有要深究佣人失职的意图。
另外,方鸿渐和孙柔嘉订婚之时,写信给了他的父亲方遯翁。
订婚是件值得庆祝的大事,父亲看到儿子的信上赞美他夫人的性情柔顺,心里想必也是欢喜的。
方遯翁在短时间内将这个消息告知给家里所有人,作者将他此时的行为比喻成“母鸡下了蛋”一样的大声宣扬,闹得天下皆知。
这个比喻使人物的行为动作画面感十足,将方遯翁的那种高兴又急迫的心情表现的活灵活现,让人忍俊不禁。
《围城》中的比喻,大多具有这样的共同特征,风趣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吸引着读者的兴趣。
作者将人物的情感、事物的状态融入比喻,使原本平淡的事情变得生动。
2.讽刺性讽刺性也是比喻表现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也是《围城》的一大艺术特色。
(1)讽刺人性作者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人性冷淡、虚伪的一面。
例一: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
11两棵树如果离得近了必然要相互交叉,那么蜘蛛在这树上结网也就变得很常见,然而作者却用它们的关系来作比“两个人在一起”的相处之道,讽刺意味油然而生。
方鸿渐与孙柔嘉两人能够结为夫妻,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谣言的推波助澜。
原本鸿渐对孙小姐并没有爱慕之意,也没有想要娶为妻子的念头,但周围的朋友都觉得两人关系暧昧,更是传出谣言说他们已经私下在一起了。
俗话说“三人成虎”,大概就是这样,鸿渐与柔嘉最终还是将“闲话”做实,结为了夫妻,但是最终并不恩爱。
人与人之间相处本该诚信友善,然而作者笔下的人们却总是想着如何去造谣别人,将别人的生活变成自己茶余饭后的调剂品,讽刺了人性的冷淡。
例二:范小姐发现心里有秘密,跟喉咙里有咳嗽一样的痒得难受。
12自从汪太太要为范小姐与赵辛楣介绍之后,范小姐心中便有了自己的秘密,她即想要别人知道她心里有秘密,又不想让别人知道秘密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范小姐缺少一个盘问者,她此时的心理就像“喉咙里有咳嗽一样”,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所以只能用来咳嗽引起别人的注意,等人来问自己的秘密。
在范小姐看来孙小姐与赵辛梅的关系是比较亲密的,而自己与孙小姐的关系又没有达到推心置腹的程度,所以她与赵辛梅相亲的秘密不能直接倾诉,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吐露。
这种明明想要吐露心迹,却拐着弯的引导别人来询问的行为,体现的是一种人性的虚荣。
(2)讽刺社会现象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抗战的特殊时期,文中的许多比喻看似在表达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实则很多时候暗含对社会现象的讽刺。
例一:鱼肝油丸当然比仁丹贵,但已打开的药瓶,好比嫁过的女人,减低了市价。
13例句本体“打开的鱼肝油丸”讽刺的是李梅亭的猥琐吝啬,喻体“嫁过的女人”则讽刺了对女子的旧思想。
作者此处的比喻从表面上来看是在说开封的鱼肝油丸不值钱,实际上是讽刺古时婚姻对女性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