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突破练习专题五第讲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高考模拟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高考模拟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选择题1.(2020·海南省高三二模)下图表示细胞内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D )A.a过程中必定有[H]的产生和消耗B.通过a过程,能源物质中的能量大多数可能是以乙的形式散失的C.放能反应一般与图中b代表的反应相联系D.图中c代表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解析】a过程进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有[H]的产生和消耗,A正确;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正确;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为图中的b,C正确;图中c代表的反应是ATP的水解过程,可发生在所有细胞中,b代表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D错误。

2.(2020·湖南省长沙高三月考)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不一定发生有氧呼吸,但一定有水产生B.不一定发生无氧呼吸,但一定有能量释放C.不一定有生物膜上进行,但一定有酒精产生D.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但一定有葡萄糖的消耗【解析】有水产生的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A错误;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有CO2产生,且一定有能量释放,B正确;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于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不是在生物膜上进行,也没有酒精产生,C错误;细胞呼吸的底物一般是葡萄糖,但也可以是脂肪或蛋白质,D错误。

3.(2020·上海高三二模)如图是酵母菌呼吸实验装置示意图(BTB溶液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可以用乳酸菌代替酵母菌B.可以用花生油代替石蜡油C.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BTB溶液D.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代替水浴【解析】乳酸菌是完全厌氧型生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此实验中无法用BTB溶液检测,A错误;装置中的石蜡油起到液封的作用,为酵母菌提供一种无氧的环境,花生油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B正确;溶有二氧化碳后,由于会形成碳酸,BTB溶液变黄,可以检测是否有CO2产生,不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BTB溶液,C错误;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会导致受热不均匀,还有可能导致试管破裂,D错误。

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五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五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专题强化练(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选择题1.(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细胞在有丝分裂时,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须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一种名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发现如图所示的异常现象,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直到双定向作用完成才能继续进行分裂。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分裂前期,含有8个DNAB.纺锤丝牵拉染色体的移动需要ATP供能C.据图分析,激活后的MCC对APC具有抑制作用D.低温通过破坏SAC监控机制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该细胞中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形态出现且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染色单体,纺锤丝出现均可显示出细胞处于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因此图中细胞中含有8个DNA,A正确;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正确;如果只有一条染色单体附着在纺锤丝上,则 3M2B 附着在对侧着丝粒上,并激活MCC,后者抑制 APC 的活性,暂停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和有丝分裂的进行,由此确保只有双定向作用完成,染色单体才能顺利分离,所以 MCC对 APC具有抑制作用,C正确;低温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因此低温不是通过破坏SAC监控机制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故选D。

答案:D2.(2022·广东模拟预测)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2n)高等动物细胞,其某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意部分染色体)如图1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1所示细胞可知该动物为雄性,①②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图1对应图2中的V时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目相等C.图2中的Ⅱ时期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D.若图1所示细胞染色体都含32P,则其子细胞分裂至Ⅳ时期时有2条染色体含32P解析:图1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无法推断该动物为雄性个体还是雌性个体,①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A错误;图1对应图2中的Ⅰ时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目相等,且数目均为2n,B错误;图2中的Ⅱ时期,染色体∶核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C正确;图1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其子细胞不再进行分裂,D错误。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突破练5提高农作物产量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突破练5提高农作物产量

5.提高农作物产量微网构建考向探析“民以食为天”,粮食与种子问题自始至终是首当其冲的国计民生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我国种粮产量与安全,“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依靠种子确保粮食产量与安全。

因此,当今高考必会与时俱进,牢牢贯彻种子、粮食产量与安全理念,切入相关原理,探索良种培育与产量提升途径或方法,将是新高考的重要命题。

针对练习1.(2022湖北模拟)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

下列措施与对应原理或目的错误的是( )A.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补水,此时补水的原因之一是让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充分溶解,利于作物根系吸收B.稻田定期排水,可抑制水稻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防止植株烂根死亡C.在作物生长期进行中耕松土,可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利于矿质营养的吸收D.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套种,可满足不同作物对不同光强的需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2.(2022重庆模拟)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以提高产量,通常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栽培措施。

下列措施中达不到目的的最可能是( )A.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时,同时补充光源和提高温度有利于增产B.在作物生长期松土,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无机盐C.与单一种植相比较,将玉米和大豆一起套种,有利于增加经济收益D.给果树修剪多余的枝条,减少叶片相互遮挡,有利于提高果树净光合速率3.(2022辽宁锦州一模)《齐民要术》记载了“热进仓”贮麦法:将经暴晒的小麦种子,趁热进仓贮存,温度控制在46 ℃左右,贮藏7~10天后通风降温,该贮藏方法具有防霉防虫的作用,且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暴晒后自由水减少有利于储存B.种子贮藏时有一定强度的细胞呼吸C.46 ℃高温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D.降低含水量有利于抑制霉菌等有害生物的增殖4.(2022辽宁沈阳模拟)无子西瓜因没有种子且甜度高,受到人们的喜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瓜皮条纹纯合显性的2N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做母本与隐性亲本杂交,得到3N的种子。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直击考纲1.稳态的生理意义(B)。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

4.血糖调节(B)。

5.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6.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

1.判断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而糖原不会出现在其中(2011·江苏,9B和2013·海南,17B)(√)(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2012·海南,12B和2011·江苏,9A)(×)(3)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011·江苏,9D和2010·安徽,5D)(×)(4)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2012·江苏,3A和2013·海南,20CD)(×)(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2010·海南,10B)(√)(6)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2011·四川,3B)(×)(7)寒冷时出现寒颤和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2010·江苏,9AD)(×)(8)如图2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则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三者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2012·上海,23BD)(×)2.判断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1)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013·新课标全国Ⅱ,30(1))(√)(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肝糖原,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以储存能量(2012·山东,24改编)(×)(3)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可识别胰淀粉酶、促甲状腺激素和神经递质等物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糖代谢过程(2013·江苏,30和2012·山东,24改编)(×)(4)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而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2012·海南,14AC)(×)3.判断下列关于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叙述(1)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能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还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2011·海南,7ABC)(√)(2)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后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有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下丘脑兴奋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2008·山东,3改编)(×)(3)人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 第3讲 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  第3讲 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8)收集大量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便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
关系。 ( √ )
(9)可以预测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物 功能。 ( √ )
【易混对对碰】
A: 理论上通过对关键氨基酸的置换与增删是进行蛋白质工程
易 的唯一方法。
(×)

B: 蛋白质工程能将人抗体某些区段替代鼠单克隆抗体的区段,
B: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限制酶切位 1
点。 ( √ )
易 A:PCR 扩增的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同时含有两种引物的DNA片 混 段所占的比值为15/16。( × )
2 B:PCR 扩增的第三轮循环产物中有8段DNA。 ( √ )
易 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 )
答案:(1)EcoR Ⅰ、Pst Ⅰ EcoR Ⅰ、Sma Ⅰ、Pst Ⅰ、EcoR Ⅴ (2)磷酸二酯 键 (3)自我复制 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 用含有该抗生素的培养基培养 宿主细胞,能够存活的即为含有质粒载体的宿主细胞 (4)位于基因首端的一段 特殊DNA序列,是RNA聚合酶识别及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4)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
的菌株。
(√)
(5)由大肠杆菌工程菌获得人的干扰素可能不能直接应用。
(√)
(6)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
的结构。
(×)
分析:蛋白质工程应对基因进行操作,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改造现有
蛋白质。
(7)蛋白质工程的目的是改造或合成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 √ )
(4)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可用于PCR产物的检测。 ( √ )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1.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①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X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②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X围为生物圈。

③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X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能量流动的“四三二〞(1)4个去向:①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④暂时未被利用。

(2)3个关系式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②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3)2个特点①单向流动: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循环流动。

②逐级递减: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热能);还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3.可持续发展(1)概念: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2)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想。

(3)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1.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5.心猿意马、飞蛾扑火、花香引蝶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害虫数量对其天敌数量的变化存在反馈调节( )7.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8.受到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9.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引入某某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10.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答案 1.× 2.√ 3.√ 4.× 5.× 6.√7.×8.×9.√10.×1.农业生态系统除草、除虫的意义: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5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5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突破练5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2020某某某某4月一模)某高等植物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物质变化如下图,①~③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植物为玉米,则③只发生在玉米胚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B.该植物②过程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C.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丙酮酸的量不同D.只给根部细胞提供同位素标记的H218O,在O2和CO2中能同时检测到18O2.(2020某某滨州二模)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水分子脱去的氢可被氧化型辅酶Ⅰ(NAD+)结合而形成还原型辅酶Ⅰ(NADH)。

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

研究发现,人和哺乳动物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变性的eNAMPT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哺乳动物细胞呼吸产生NAD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C.体内的NMN合成量增多可能导致哺乳动物早衰D.促进小鼠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3.(2020某某潍坊二模)Rubisco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酶。

下表是不同温度对两品种水稻中Rubisco活性(μmol·mg-1·min-1)影响的有关数据。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其合成可能受核基因控制B.Rubisco只在植物绿色组织中表达,其催化的反应消耗大量的ATPC.Rubisco在不同品种水稻细胞内活性不同,可能与其分子结构的微小改变有关D.通过表中数据不能确定Rubisco的最适温度4.(2020某某某某二模)研究人员将某植物的绿色果肉薄片与NaHCO3溶液混合置于密闭反应室,提供一定的光照,水浴加热保持恒温,测定反应室中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NaHCO3溶液的作用是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CO2B.15~20 min O2浓度不变,表明光合作用已经停止C.若在15 min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增多D.若在20 min后停止光照,推测20~25 minX围内曲线斜率为负值5.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5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讲练突破专题5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纵横排查 核心考点突破
第10讲 人限时和规动范训物练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热度]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5 年 16 考)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5 年 29 考)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5 年 8 考)
第 10 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5年18考)
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 Cl-同时内流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选 D。A 项,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
的突触小泡中,生物膜的分隔作用可避免其被细胞内的其他酶 系破坏。B 项,神经细胞上的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 属于化学信号,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
第 10 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散,不消耗ATP,故B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
故 C 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将 Na+排出 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 ATP,故 D 项正确。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3.(2015·高考江苏卷)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
第 10 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
的相应受体结合。(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D 酶失活,则兴奋性神 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会持续发挥作用,使突触后神 经元持续兴奋。
第 10 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4.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
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15.某人能阅读文字但不能书写,可能是由于言语区的 W
区受损造成的。(√)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16.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5-2 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5-2 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考点二 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1.显隐性的判断基本方法(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种性状都为显性性状。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的判断: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

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4)依据调查结果判断:若人群中发病率高,且具有代代相传现象,通常是显性遗传病;若人群中发病率较低,且具有隔代遗传现象,通常为隐性遗传病。

2.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方法集锦(1)自交法(对雌雄同花植物最简便)待测个体↓⊗结果分析⎩⎪⎨⎪⎧若子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子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测交法(更适于动物)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结果分析⎩⎪⎨⎪⎧若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待测个体长大开花后,取出花粉粒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结果分析⎩⎪⎨⎪⎧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全为橙红色或蓝黑色,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4)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

3.验证遗传两大定律的四种常用方法4.基因位置的探究思路与方法集锦(1)确定基因位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2)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方法1方法2方法3方法4方法5(3)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方法1方法2(4)探究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方法1(最常用的方法)方法2(5)确定基因位于几号常染色体上方法1利用已知基因定位举例:①已知基因A与a位于2号染色体上②已知基因A与a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B与b位于4号染色体上,另外一对基因C和c 控制红花和白花,为了定位C和c的基因位置,利用纯合红花和白花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并对相关个体相关的基因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离,检测结果如下,依据结果可知c基因在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篇:回归教材【基础回扣】1.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储存________,可以准确地________,传递给下一代等。

2.S型细菌的________能使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噬菌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侵染细菌时只有________注入细菌内。

3.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________。

4.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共同的思路:________。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________标记而不用14C和3H同位素标记的原因:________。

6.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先用含相应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再用得到的________培养________,就能得到含相应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7.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________。

8.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两条长链按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9.8.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两种生物的DNA分子杂交________,说明这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10.DNA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稳定性等特点。

11.DNA分子复制的时期是________。

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________复制。

12.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

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导学案:专题5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2讲 生物的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导学案:专题5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2讲 生物的进化
(2) 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发现细菌的多种性状都出现了新的多种表现型,说明 基因突变具有__不__定__向___、__随__机_____的特点。
(3) 现 代 生 物 进 化 理 论 认 为 , 细 菌 耐 药 性 形 成 的 内 在 实 质 是 __菌__群__中__抗__药__性__基__因__频__率__增__加____。
3. 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 (1) 理想条件: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种群足够大、自由(随机)交配、 无迁入迁出、不发生突变、不发生选择,基因频率不变。 (2) 公式:(p+q)2=p2+2pq+q2=1,其中 p 代表基因 A 的频率,q 代表基因 a 的频率,p2 代表 AA 的基因型频率,2pq 代表 Aa 的基因型频率,q2 代表 aa 的基因型 频率。
考向 3 结合遗传变异和种群等考查生物进化 (2019·安徽安庆期末)甲、乙、丙是具有竞争关系的同一营养级的三种生物
(其竞争能力是甲>乙>丙),被生活在同一环境的另一种群丁捕食,关于丁捕食的食 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 )
A. 丁会更多捕食种群甲 B. 丁会更多捕食种群乙 C. 丁会更多捕食种群丙 D. 丁捕食甲、乙、丙是随机的,无明显规律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一 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A 错误;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会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会经过 生殖隔离,B 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与环境的生存斗争 而实现的,C 错误;一般而言,自然选择导致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上升,控制不 利性状的基因频率降低,所以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 正确。
(2019·芜湖 5 月模拟)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基因突变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当某瓢虫种群数量剧减时,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加 C. 在某农作物选择育种过程中,其种群基因频率可发生定向改变 D.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没有新物种形成就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2021-2022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1部分 重点讲练突破 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

2021-2022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1部分 重点讲练突破 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

2021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重点讲练突破专题五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考点考情]————————————摸清规律预测考情xx xx 全国卷命题点xx xx细胞的有丝分裂(含细胞周期)ⅡT2A、ⅠT29ⅡT2ⅡT1AⅢT29细胞的减数分裂ⅡT1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和受精过程ⅡT32细胞的分化ⅡT2BCⅡT1BCD细胞的衰老与凋亡ⅠT1BⅡT2ⅢT2D细胞的癌变ⅡT1B ⅡT5ⅢT2C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答案填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⑪________⑫________⑬________⑭________⑮________ ⑯________ ⑰________ ⑱________答案:①DNA②分裂期③纺锤体④漂洗⑤染色⑥同源染色体⑦着丝点⑧均等⑨变形⑩基因选择性表达⑪形成不同组织、器官⑫普遍⑬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⑭离体后形成完整个体⑮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⑯无限增殖⑰降低⑱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易错诊断]1.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正误判断(1)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2)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3)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4)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5)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6)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7)人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2.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实验有关的正误判断(1)剪取洋葱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 )(2)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4)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溶液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3.与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有关的正误判断(1)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正在发生自由组合( )(2)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引起的变异只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3)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4.与细胞分化和全能性有关的正误判断(1)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2)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3)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能说明其已经发生分化( )(4)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的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5)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5.与细胞衰老、凋亡与癌变有关的正误判断(1)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2)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3)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4)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5)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6)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7)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8)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9)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积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10)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答案:1.(1)×(2)×(3)×(4)√(5)×(6)√(7)×2.(1)×(2)×(3)√(4)×3.(1)×(2)×(3)√4.(1)√(2)×(3)√(4)×(5)×5.(1)×(2)×(3)×(4)×(5)√(6)√(7)√(8)×(9)×(10)√考点1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真题重做1.(xx·高考全国卷Ⅲ)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
→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
题组二从内环境的场所和意义进行命题
3.(2014·新课标Ⅰ,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考点二 下丘脑参与下的血糖、水盐、体温调节
1.图示展示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
2.下丘脑与“三大调节”之间的关系
(1)与血糖调节的关系:下丘脑与血糖平衡调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能通过有关神经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2)与体温调节的关系:下丘脑与体温平衡调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有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有关神经调节产热和散热;②寒冷时,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如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若营养不良,④中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C.正常情况下①处的CO2浓度低于⑤处
D.饭后4小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处
答案ABC
解析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含量增加,引起组织水肿;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③淋巴和④组织液;血液流经肝细胞后,气体交换的结果是⑤处的含氧量减少,CO2含量增多;饭后4小时血糖浓度偏低,通过肝糖原分解等过程升高血糖,所以当血液流经肝脏时,血糖浓度升高,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解析A项,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项,酶促反应需要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内环境稳定),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C项,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神经细胞内外Na+、K+的浓度有关,因此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项,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A
解析A项,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B项,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C项,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D项,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
[构建网络]
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
利用图示理解内环境及稳态机制
[错混诊断]
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2011·江苏,9B)(√)
2.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2013·海南,20B)(√)
3.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2013·海南,19D)(√)
4.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2011·江苏,9D)(×)
(3)与水盐调节的关系:下丘脑与水盐平衡调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具有渗透压感受器;②能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③合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错混诊断]
1.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2014·海南,11B)(√)
2.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2012·新课标,3D)(×)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突破练习-专题五-第讲
———————————————————————————————— 作者:
———————————————————————————————— 日期:
第2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考纲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B)。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4.血糖调节(B)。5.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6.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
4.下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①A、B、C、D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②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C中③A中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A.②③B.①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称做内环境,其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从图中分析可知:A、B、C、D依次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所以①不正确;神经递质从轴突末梢释放出来后存在于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于C组织液,②正确;淋巴中的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③正确;DNA解旋酶是胞内酶,存在于B细胞内液中,④正确,故选D。
5.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2011·四川,3B)(×)
6.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010·安徽,5D)(√)
题组一 从内环境成分的来源和去向进行命题
1.(2014·新课标Ⅱ,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3.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2011·四川,3C)(×)
4.我国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冰盖之巅”后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下丘脑兴奋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2008·山东,3改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