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讲国学之孟子共81页

合集下载

八年级第一学期国学《孟子》原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国学《孟子》原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国学《孟子》原文第一篇:八年级第一学期国学《孟子》原文八年级第二篇: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一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所以才会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理念,以彰显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有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

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孟子对于平民百姓的热爱之心。

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

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承担意识的重托。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君主若把百姓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

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

《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

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则。

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全部,因为他的思想,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透彻的,他的精神和气魄,犹如拨开云雾的万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1723年了,但我们局限于世的视野和眼识,亦能感受到他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幼儿国学课堂《孟子》原文讲解

幼儿国学课堂《孟子》原文讲解

幼儿国学课堂《孟子》原文讲解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揣着本泛黄的《孟子》,踏进了那间充满童趣的幼儿国学课堂。

一进门,就瞅见一群小脑袋瓜子,跟嫩豆芽似的,齐刷刷地转向我,眼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

我心里头那个乐啊,就像是被春天的暖阳照得舒舒服服的。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不讲啥大道理,就来聊聊《孟子》里头的一个小故事,叫‘鱼我所欲也’。

”我边说边从包里掏出那本宝贝书,小心翼翼地翻开,生怕弄皱了那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纸张。

“你们知道吗?孟子老爷爷啊,他特别会讲道理,就像咱们村里那个爱讲古的老爷爷一样,只不过他讲的是大大的道理,咱们得用心听哦。

”我故意拉长了声调,想让气氛更活跃些。

“老师,孟子老爷爷是不是有很多糖吃,所以才那么聪明?”一个小胖子,圆嘟嘟的脸蛋上挂着两团红晕,眨巴着大眼睛问我。

这话一出,逗得全班小朋友咯咯直笑,连我自己也忍不住嘴角上扬。

“哈哈,孟子老爷爷可不吃糖,他吃的是书里的‘智慧糖’。

来,咱们继续。

孟子说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我一边念,一边比划着,好像真有那么一盘鱼和一只熊掌摆在我面前似的。

“老师,我想要鱼,也想要熊掌怎么办?”另一个小家伙,瘦瘦的,眼睛亮得像星星,一脸认真地发问。

“嘿,你这小家伙,贪心不足蛇吞象啊!孟子老爷爷的意思是,有时候咱们想要的东西很多,但不可能都得到,得学会选择最重要的那个。

就像你妈妈做了红烧肉和青菜,你只能选一样先吃,明白了吗?”我笑着解释道,心里头暗赞这小家伙脑筋转得快。

讲着讲着,我发现这些小家伙们听得入了迷,有的托着下巴思考,有的眼睛瞪得圆圆的,还有的干脆站起来,模仿起孟子老爷爷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念起书来。

看着他们那股认真劲儿,我心里头那个美啊,比吃了蜜还甜。

“好了,咱们再来个互动环节吧。

谁能告诉我,如果你有两个玩具,一个是你最喜欢的小汽车,一个是新朋友送你的布娃娃,你只能选一个带出去玩,你会选哪个?为什么?”我话音刚落,小手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国学经典孟子》课件

《国学经典孟子》课件

深入剖析孟子的思想内涵, 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价值
通过案例分析,让读者更好 地掌握孟子的理论
互动环节设计
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增强课堂互动性 小组讨论环节: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扮演孟子等角色,深入理解经典内容 知识竞赛环节:通过竞赛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建议
孟子思想
孟子著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作品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立身处世之道、伦理 道德思想及教育思想等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 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
课件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国 学经典孟子》的基 本内容和思想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孟子的思想内涵和 价值观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思维能力,提 高文化素养
激发学生对中华传 统文化的兴趣和热 爱,增强文化自信
适用人群
大学生
小学高年级学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学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学爱好者
课件特点
内容丰富:涵盖了《国学经典孟子》的主要内容,包括孟子的思想、政治主张、教育理 念等。
学习目标设定
掌握《国学经典孟子》的基本内容和思想精髓 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及其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 了解孟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学习方法建议
精读原文,理解文意 结合注释,深入理解 反复阅读,加深印象 总结归纳,巩固所学
学习时间安排
每天至少学习30分钟 每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时间 合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学习进度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ppt课件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ppt课件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 guàn )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 rǔ ) 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 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yí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何为大丈夫
在驳斥完景春后 孟子提出自己心中大丈夫应有的几条标准
第一条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广居”、“正位”、“大道” 宋代学者朱熹对此的解释是
这三个词分别指的是“仁”、“礼”“义” 也就是大丈夫的第一个标准就是 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这也是大丈夫应具备的自身修养
文章所论述的“大丈夫”的三个标准,顺 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仁”“礼”“义”是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 本原则,是基础,是核心,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 接下来“得志”“不得志”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 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 是三种极端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 步的补充,因此置于最后。
富贵不能淫
《孟子》三章
学习目标
• 1.复习孟子及《孟子》的相关文学常识。 • 2.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僻字的读音和写
法。 • 3.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全文。 • 4.说一说本文中“大丈夫”该具备哪些品
行。
孟子及《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 孟子的思想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 讲求“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及其弟子把孟子的经历和思想
向来是轻视的态度 所以他马上发起了驳斥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国学经典」《孟子两章》

「国学经典」《孟子两章》

「国学经典」《孟子两章》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jí)的再传弟子。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元明时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主张“仁政”、“王道”、“性善论”、“民贵君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由孟轲及他的弟子所著,记录了孟子的思想与言行,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孟子两章》是《孟子》中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两篇文章。

1古文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4)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6)必:一定。

(7)然而:这样却。

(8)是:这。

(9)城:城墙。

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及译文(梁惠王章句上)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及译文(梁惠王章句上)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及译文(梁惠王章句上)《孟子》系语录体著作,十四卷,战国时代孟子与其弟子万章等编著,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以孔门传人自任,后世尊称为“亚圣”。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而成“王道”,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个人人格完善的作用,其学说与孔子学说一起,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一书,《史记》本传中称有七篇,东汉学者赵岐作《孟子章句》,将每一篇分为上下,成七篇十四卷,各篇名均采撷每篇首若干字词组成,并无实际意义。

至宋代,《孟子》入“十三经”。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封地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多。

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

国学经典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楷书作品欣赏

国学经典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楷书作品欣赏
国学经典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楷书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作品》 钢笔字帖精选
丁祥红楷书欣赏:
类似文章更多国学经典之孟子原文译释完三十部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朱熹家训录欧体楷书作品欣赏国学经典三字经书法字帖楷书作品一次读完30部国学经典40条国学经典名句四共享国学品读经典孟子伯夷的精神力量楷书国学经典弟子规国学经典摘钢笔行楷书学而不思则罔句诵国学经典千字文品楷书书法作品看看吧我的图书馆楷书书法国学经典千字文

国学经典系列讲座6《孟子》导读共43页

国学经典系列讲座6《孟子》导读共43页
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国学经典导论02-08 孟子思想:民贵君轻

国学经典导论02-08 孟子思想:民贵君轻

02-08 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国学经典导论第二章孟子与《孟子》的第八节孟子的民贵君轻说。

翻开《孟子》一书,扑面而来的是强烈、鲜明的民主意识,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孟子》全书。

孟子思想中最可贵的价值就是他振聋发聩的民主呐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先秦诸子中绝无仅有,它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最响亮的民主呼声。

孟子是我国古代最富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他认为国家的存亡与人民的关系重大,人民是组成国家的重要因素,他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他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经验,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意思是说,在人民、国家和君主三者的关系中,人民是第一位的,国家其次,君主最后。

如果君主危害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君主可以更换。

《尚书·五子之歌》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对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和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得到天下,首先要得到人民的拥护;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关键要争取民心。

统治者要保持其统治地位,就应该以爱护人民为先,保障人民的权利。

只有爱民、保民,才不会丢掉统治地位。

如果君主无道,只图自己享受,不顾人民死活,就无异于“率兽而食人”,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后来又被儒家学派的另一大师荀子发挥说:“天之立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荀子又把君与民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从“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出发,孟子猛烈抨击残暴的统治者鱼肉百姓所造成的贫富悬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的言论迸发出一种愤怒的犀利!明朱元璋对孟子本来颇有好感,但当他读到“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一章时,便勃然大怒,认为这些话“非人臣所宜言”。

孟子全文及注释

孟子全文及注释

孟子全文及注释《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全书共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以下是《孟子》开篇《梁惠王上》的部分。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注释:•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 - 前319),惠是他的谥号。

公元前370 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叟:老人。

•亦:这里是“只” 的意思。

•士庶人:士和庶人。

庶人即老百姓。

•交征:互相争夺。

征,取。

•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苟:如果。

•餍(yàn):满足。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谈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士人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在万中取千,在千中取百,不能算不多了。

如果把义放在后头而把利放在前头,那他们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

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第23课《孟子》三章(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23课《孟子》三章(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古人有云“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我们也常用“大丈夫”来褒扬男子,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子就可以称 “大丈夫”呢?
作品简介
《孟子》是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 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等思想 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之一。
《孟子》体例属先秦散文当中的对话体。 对话体散文《孟子》是语录体散文(《论语》) 向专题性论文(《庄子》)过渡的一种文学形 式。它通过对话展开辩论说理,相当于今天的 议论文。
以/天 下 之 所 顺,攻/亲 戚 之 所 畔。
故/君 子 有 不 战,战 /必 胜 矣。
聆听式朗读
诵读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 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 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 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 者/寡[guǎ]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往之女家 ( rǔ )
富贵不能淫( yín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3《孟子》三章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富贵不能淫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目标
1 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字词,把握文章的观点

2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孟子》的说理特点

3 增强文化自信,积累《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并学会恰当运用

《孟子》全文

《孟子》全文

《孟子》全文《孟子》全文《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多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麋鹿攸伏,麋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轫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

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兵曳甲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国学课程教案《孟子》

国学课程教案《孟子》

一、《孟子》简介与孟子思想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孟子》的基本情况,理解孟子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2. 教学重点:掌握《孟子》的背景、特点及孟子思想的核心。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领悟孟子思想的精髓。

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参考书及多媒体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孟子》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2)讲解:《孟子》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与《论语》的异同。

(3)重点讲解孟子思想的核心,如性善论、仁政、义利之辨等。

(4)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思想。

(5)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孟子思想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6)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孟子思想的重要性。

二、《孟子》中的性善论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性善论的基本概念,掌握孟子性善论的主要观点。

2. 教学重点:性善论的含义、孟子性善论的特点。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性善论的现实意义。

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参考书及多媒体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详细讲解性善论的定义、孟子性善论的主要观点。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性善论。

(5)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性善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孟子》中的仁政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仁政的基本概念,掌握孟子仁政的主要观点。

2. 教学重点:仁政的含义、孟子仁政的特点。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仁政的现实意义。

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参考书及多媒体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详细讲解仁政的定义、孟子仁政的主要观点。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仁政。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仁政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仁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国学《孟子》(心血之作)

六年级国学《孟子》(心血之作)

《孟子》 爱心人人有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 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 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 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
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孟子》 爱人人爱之
•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

——《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能改过译文
• 古代的君子贤士,有了过错就去改 正;现在的君子贤人,有了过错就放任 不管.古代的君子,就像日食和月食一 样,人民都能够看到他们(及其所作所 为);等到他们改正了自己的过错,人 民都仰慕他们.现在的君子,岂止是白 白的放任不管,并且还为这些过错寻找 开脱的理由。
译文
•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 是原来的样子了。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 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 饮。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 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 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孟子》 非义宜速已
•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 今兹zi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
后已,何如?”
•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rǎng(偷)
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
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 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
已矣,何待来年。”

——《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
戴盈之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 市场的征税,今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们先减 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 人皆有善心

国学: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

国学: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

国学: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国学: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原文】孟子日:“人之易其言也,(1)无责耳矣。

国学讲座之四——孟子的人格追求

国学讲座之四——孟子的人格追求

国学讲座之四——孟子的人格追求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孟子的人格追求。

孟子在历史上被人称为“亚圣”,其代表作《孟子》是先秦儒家最为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它与《论语》并称为《论》《孟》,奉为儒家经典,孟子给我们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其中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仁政学说,以及他所提倡追求充满正能量的人格尊严的学说深刻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而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他那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讲究浩然之气的人格追求。

.《孟子》真正的魅力在于他所倡导的强势的充满正能量的人格。

而我认为孟子眼中的强势人格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自强不息: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做人做事就像扬帆出海,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一个气球能够升腾是因为它里面充满了氢气,一个人能够升腾是因为他具有自强不息的强势人格。

这种强势人格不一定表现在外部,而是内化为数十年自强不息的坚持。

因此,具有这种强势人格就会有一副傲骨,而不是傲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宁死不降,在那个充满悲愤的朝代写下了闪亮的一页。

第二层次:坚守本心:在孟子看来,低调做人,返璞归真,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强势人格。

社会从来都以它的强势引领着人们,只有用超常的性情和意志去抗拒世俗社会的复杂和丑陋的诱惑,坚守善良的本性,才能保持人的善性。

而这就需要“仁”和“智”,二者之结合,才能达其极境即“圣”。

孟子:“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

这种智慧,就是做人的智慧。

所以,强势人格决不是盛气凌人,相反,强势人格需要的是低调做人。

有一些人,做一些事情偶有所得,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压力,他的行为让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论让你感到渺小,他的财富让你感到愤怒;一句话,他的自我使别人无处藏身。

这不是强势人格,这是以强凌弱。

强势人格在坚持自强不息之时,同时也要坚守善良的本性。

国学讲座之五——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国学讲座之五——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国学讲座之五——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孟子思想博大精深。

在中国历史上,以孟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学经常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但不论挑战多大,最终也总能以包容并蓄的态度吸收新成分,融化各种性质不同的因素而仍保持了儒家对社会负责的基本信念。

孟子的思想自产生至今已经2300多年了,虽然孟子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时至今日,他的很多思想仍然对我们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我们现代人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的很多社会问题、道德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现在,要问同学们的理想,很多同学会说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将来过上好生活。

追问一下好生活的含义,很多人会说:住大房子,开好车,穿名牌衣服等等。

当今社会,很多人也几乎把对物欲的追求作为自己的全部追求。

希望渴望拥有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条件无可厚非,但这似乎不应该是好生活的全部。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意思是说:“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一般人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

至于那一点儿到底是什么,他在这里没有说。

不过,我们在《滕文公上》里曾听他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

可见,在孟子看来,人和禽兽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教养。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没有道德、精神方面的东西。

人的动物本能方面,亦即其自然属性是动物性的,但其精神文化方面,亦即其社会属性是非动物性的,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后一方面。

有的人认为“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那就是标榜“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自然是“近于禽兽”了。

当然,孟子也并不是要完全否定“饱食、暖衣、逸居”,要求人们不食人间烟火,苦行禁欲。

而是认为应该像舜帝那样,“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从一般事物的道理和人类的常情出发行仁义之道。

那么,孟子认为人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呢?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