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国学素养提升:【庄子】庄子生死——庄子的生死观 部编版
庄子的生死观
浅论庄子的生死观【摘要】生与死,是人类探索生命的一个永恒的命题。
何谓生,何谓死,千百年来人类不断研究的这个课题,不少先圣哲人耗尽了一生,只为解开生命和死亡的奥秘。
但在庄子眼中,这些却是微不足道的,他将一般人看来相当严重的生死变迁看的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本文将探索庄子的生死观,及其顺应自然的养生观。
【关键词】生与死;庄子;生死观;养生观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
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
然而什么是生,人为什么要生,要怎样生;什么是死,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什么样子,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谜团。
在庄子眼中,生与死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
在《庄子·知北游》中,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这里他将人的构成归于气。
气聚则人生,气散则人死。
一个简单的比喻为生与死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在庄子眼中,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庄子·至乐篇》中记载了庄子回答惠施关于生死的见解:“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由此可以知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
所以妻子死后,他击鼓而歌,并不哀恸,老聃去世,他“三号而出”,不过是顺应自然罢了。
既然对生死看得如此自然,庄子对自己的葬礼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庄子·列御寇》中“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在此也体现了庄子与孔子截然不同的死葬观。
孔子讲厚葬,认为这是出于孝,孝敬死者是为了孝敬生者,孝敬生者是为了效忠君主,而庄子讲不葬,是因为他看破了生死。
在庄子看来,生未必乐,死未必苦。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在讨论庄子的生死观时,得先理解他的核心思想。
庄子认为生死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对立。
比如他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门。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生和死其实是相互依存的。
他提倡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像水流一样,无拘无束。
首先,庄子对于生命的看法很独特。
他不把生命看得太重,认为生命只是一种存在。
他用“蝴蝶梦”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梦中他是蝴蝶,醒来后却不确定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份和现实都是相对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世俗的标准束缚,但其实可以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
很多时候,放下执念,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再来说说死亡。
庄子觉得,死亡并不可怕。
他提到“无生无死”的境界,表达了对生死循环的理解。
其实,死亡就像一个轮回,仿佛一场季节的变换。
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景。
正如他所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他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短暂并不意味着无意义。
其次,庄子强调生活中的自由。
自由对他来说,是超越生死的关键。
他常常用“逍遥游”来形容这种状态。
在逍遥的境界里,心灵是无拘无束的,哪怕面对生死也不会有恐惧。
就像在大海中遨游,任凭潮起潮落。
人生的烦恼,往往源于对生死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执念。
在庄子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
就像“北海之鲲,化为鹏”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转变。
我们应该接受变化,拥抱每个阶段的自己。
生活中,哪怕遇到挫折,也能在痛苦中找到成长的契机。
最后,庄子的思想对现代人也有启示。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常常陷入焦虑中。
庄子的智慧提醒我们,别忘了停下来,观察生活的美好。
享受当下,别被未来的未知所困扰。
他提倡的“道法自然”,其实就是要我们顺应生活的变化,接受一切。
正如他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有的变化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庄子的生死观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他的思想鼓励我们去探索内心,接受自然的法则。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我们能找到生活的最终智慧,活得更加自在。
庄子的生死观
读《庄子》,我们往往对其超然的生死观感触颇深。
如果说他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有关理论是有失偏颇的话,那么他的关于生死的观点无疑却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较正确的。
在《庄子》中,很多篇幅都涉及到生死观问题。
综合来看,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持如下观点:首先,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文中,作者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和白天黑夜一样,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观点早已经被科学证明了是完全正确的。
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产物,和一块石头,一棵草,以及太阳和宇宙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庄子就能够以锐利的眼光看穿生死的本质,的确是难能可贵。
其次,庄子认为活着是一种痛苦,死了是一种快乐。
作者杜撰了一个《髑髅之乐》的故事,假托自己和髑髅对话,然后髑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很明显这是庄子的观点,只不过是假借髑髅之口说出来罢了。
同样,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作者也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还是把生看成是一种痛苦,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
再次,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自然现象,生为苦,死为乐,那么对待死亡就无须乎悲痛,应该高兴才对。
在《安时处顺,视死如归》一文中,庄子假借秦失吊老聃“三号而出”,其弟子认为如此不合乎礼节的故事,让秦失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
意思是说,该来的时候,老聃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聃顺乎自然而死。
对待生死能持安于常分、顺其自然的态度,哀乐之情就不能侵入人的内心。
同样,在《方外之人的丧事》一文中,作者虚构了孔子让子贡帮忙料理子桑户丧事的故事,子贡到时,见子桑户的好友孟子反和子琴张正在编曲弹琴以歌。
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
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庄子的著作中,他对人生和生死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并分析其思想的深度和长度。
庄子的人生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我实现。
他认为人应该像大自然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被社会的功利观念所束缚。
庄子的这种人生观与现代社会中追求物质利益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一定的深度。
庄子的生死观也是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宇宙的自然规律。
在庄子看来,生死是一种变化,就像四季更迭一样,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过程。
他认为人应该对生死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要过分恐惧或追求生死。
庄子主张人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
他提出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云出岫,自然无心”的观点,强调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过分追求或逃避生死。
庄子的这种生死观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和追求有着重要的启示,具有一定的深度。
庄子的人生观和生死观的深度和长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的思想超越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种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和功名利禄的观念形成了重要的反思。
其次,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超越了个人的恐惧和追求,强调人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
这种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和追求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
最后,庄子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他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有着广泛的意义。
综上所述,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读后感论文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读后感论⽂从《庄⼦》看庄⼦的⽣死观从《庄⼦》看庄⼦的⽣死观摘要:《庄⼦》⼜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是战国早期庄⼦及其后学所著,也是庄⼦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庄周梦蝶和⿎盆⽽歌等故事⾥,我们能看出庄⼦的⽣死观,⽽由⽣死观⼜可深⼊理解庄⼦的哲学思想。
本⽂将从庄⼦和《庄⼦》的概述介绍⼊⼿,逐步剖析庄⼦的思想精髓,进⽽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关键词:庄⼦⽣死观哲学思想⼀、庄⼦与他的《庄⼦》庄⼦,姓庄,名周,字⼦休(亦说⼦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学家。
创⽴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物之⼀。
庄⼦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过分析批判。
同时庄⼦为⼈⽣性洒脱随性。
有⼀则⼩故事: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庄⼦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重利;卿相,尊位也。
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的⽜吗?喂养它好⼏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
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
你赶快给我⾛开,不要侮辱我。
我宁愿象乌龟⼀样在泥塘⾃寻快乐,也不受⼀国君的约束,我⼀辈⼦不做官,让我永远⾃由快乐。
”可见庄⼦并不像孔⼦、孟⼦⼀样希望⾃⼰的学说主张可以为政治所⽤。
庄⼦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研究道学。
他⼤⼤继承和发展了⽼聃的思想,与⽼⼦并称“道家之祖”。
他把“贵⽣”、“为我”引向“达⽣”、“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
《庄⼦》约成书于先秦时期。
《汉书·艺⽂志》著录五⼗⼆篇,今本三⼗三篇。
其中内篇七,外篇⼗五,杂篇⼗⼀。
全书以“寓⾔”、“重⾔”、“卮⾔”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学说⽽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倡⾔逍遥⾃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
⾏⽂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是以自然的、变化的心态静观生与死。
他悟透了生死的本质,将人的生死看成是一个生命的自然和必然的过程,是一种境界进入另一种境界,由有形而化为无形的原始状态,故应持以“恬静寂寞,虚无无为”的平常心,自然随性,“生不足喜,死不足悲”。
生与死,不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百思千虑的现实。
曾听说有人请教季羡林先生:“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季老回答:“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是主义消失吧。
”
儒家的生死观,却又别于庄子,《论语·先进》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子路问孔子死是什么,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说:“活着做人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能说明了死的道理呢?”孔子强调的是“入世”思想,要好好做人,活好当下。
而人之死应该悲伤,应该哀悼,应该守孝。
但“死”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又是靠“生”的意义来体现和诠释的,故也有了儒家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一说。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存道学苑腾讯道学李大华2015-04-27 07:39我要分享41文/李大华在《庄子外篇·知北游》里,谈论到了庄子的生死观念,在他看来,生与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自然变化一样,生命本来只是是气的聚散:“生是死的徒儿,死是生的开始。
有谁知道它们的界限在哪里?生命的产生,只是气的集聚,死亡则是气的消散,如果我们把生死看成是彼此为徒儿,我还会为生死而烦恼吗!”死亡,不过是另一种新的开始(资料图图源网络)生死之所以相互为徒儿,在于彼此处于相互变换位置,你现在看到了出生,那是气集聚起来,呈现在世人面前;你再看到了死亡,那是气消散了,从世人的视野中消失了。
死亡只是回复到它未出现在世人之前的那种状态而已,所以是归根复命。
既然如此,那么谁能说死亡不是生命的开始呢!如同落叶归根,生生不息。
庄子借老子的话接着说:“人生天地之间,如同一匹白色的骏马跳过一道沟壑,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
突然间生命来到了世间,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世间,转化而生,转化而死。
生命死了,同类的生物莫不哀伤,人类则莫不悲恸。
岂不知,死不过是解开了天然的生的束缚、活的累赘。
生命的来去,纷纷然然,婉婉约约,魂魄来来去去,身体都跟随了它。
生命的运化最终都回归了本原!从无形变化为有形,有形又变化为无形,这是人所共知的现象,却不是至人所追求的见地。
”以世俗的眼光看,人生漫长难熬,人生苦乐参半,生命的过程充满着欢快、愉悦、痛苦、灾难等等;如以超然的眼光看,漫漫历史长河,人生何其短促,像一匹白马跨过沟壑,又如一道闪光转瞬即逝。
生命本来如此,何苦欢喜生厌恶死,在某种意义上,死就是解脱!只是我们自然地随了它的来去就行了。
生命的来去,说到底就是个转化而已,臭腐可以转化为神奇,神奇也可转化为臭腐。
庄子原文参考:《知北游》生也死之吐,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破、立、持:《庄子》生死观的“三段论”
破、立、持:《庄子》生死观的“三段论”王锟;邵林凡【摘要】与以往研究不同,文章把《庄子》一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分析,认为《庄子》书中的生死观内涵着“破、立、持”三段论:“破”的阶段以“物化”对世俗的生死观进行摧毁,“立”的阶段以不灭之“我”的肯定来建立积极的生存观,而“持”的阶段以“人故无情”的阐明使“我”在“物化”的过程中保持对生死不作是非、好恶的念头.“破、立、持”三段论既区别又融贯,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死观.【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41)002【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庄子》;生死观;物化;我;无情【作者】王锟;邵林凡【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3.5如何看待生死,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的共同话题。
对生死的哲思是《庄子》一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该书最深邃、最迷人的地方。
对《庄子》生死观的讨论,学界观点不一。
本文与学界的不同之处有两方面:就内容而言,学界探讨多集中在“物化”[1]61(即本文所谓“破”的方面)的研究,而对后两个方面,即不灭的“我”[1]381(即本文所谓“立”的方面)和“人故无情”[1]121(即本文所谓“持”的方面)鲜有涉及。
就文本而言,本文并不严格区分为内、外、杂篇,而是将《庄子》一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融汇诠解。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庄子》的生死观存在着较为独立的几个方面,只是力求在逻辑上对其进行贯通,考察其是否存在较为融贯的系统。
“物化”是《庄子》生死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涂光社先生说:“‘物化’的要义是,宇宙万物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中,万物以至各种生命个体虽然各具形质,但都是互相转化的某个阶段的一个暂时的存在形态。
” “对于人来说,‘化’常指由生而死化为他物的变异过程。
”[2]事实上,“物化”概念在《庄子》中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化为他物的意思,即上文涂光社所指的“物化”;其次是万物化育的意思,同于《老子》37章里的“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中的“物化”;最后是随波逐流而被外物干扰的意思,如《天地》篇中所说,“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
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管窥内容摘要:纵观庄子的生死观,其总体特征是力图透过生死的现象之异而揭示其本质之同,力图超越一般人乐生恶死的生死情怀。
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并通过对死亡价值的挖掘而使人生死通达、生死释然,从而帮助人们度过生死大关。
关键词: 物化命定生死为徒悬解生和死是人生所必经过的阶段,也是一般人所重视的问题。
“生死之事自从有人类之日,这问题即行存在。
人类均皆为此一问题所困扰。
唯生死之事,颇为公允,无论贫贱富贵,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能脱离此一自然律者。
亦无不是赤裸裸而来,双手空空而去。
”①人人都乐生恶死,但谁也无法逃离此一自然规律。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讨论到生死问题;任何一种宗教,也都会为生死试作答案,庄子亦不能不为此问题作一交待。
尤其“在庄学内,生死如不能予以合理处理,则人人乐生恶死,急急于养形体之生,则我障难破,物我难泯,复如何同于大一?”②具体说来,庄子的生死观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一、生死物化庄子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仅仅视做一种物质之变。
在他看来,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这就像活人的形体有健全者、也有残疾者一样,生死之变与形体之变一样,在本质上都只是物质形态之变。
《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大宗师》说:“(道)特犯人之形而犹善之。
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能遁而皆存。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
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这是说,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不同表现形态,人是其表现形态之一。
“道”特别铸造了人的形体,人们便喜欢它。
而人的形体千变万化,没有穷尽,这种快乐怎么能计算出来呢?圣人明白只是“道”的物化这一道理,所以只是固守着“道”。
短命也好,长寿也好,生也好,死也好,人们都必须随顺自然之化,又何况那与万物关系密切、为生死之所依的“道”呢?由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无论造化者将其铸造成什么模样,也无论造化者是让其生,还是让其死,他们都能坦然面对与接受。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摘要] 本文就《庄子》内篇文字探讨庄子对生与死的看法,力求摈弃外来思想影响,从内在心理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庄周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其自然的接受,而不应该好生恶死。
[关键词] 庄子内篇生死观自然庄周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比他的生命要长远,后世千年一直都众说纷纭,庄周的生命已经结束,可是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时空中存在。
我们只能从《庄子》一书中窥得他的思想,仁者见仁,有人说庄子认为生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于丹心得》),但是从《庄子》全书来看毕竟有他人的思想夹杂其中,所以本文的作者仅就内篇文字来解读庄子的生死观念,力求最真实的解读庄子的思想。
一、自然的存在——生庄子用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用了两件事情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他心中的“生”: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和“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天生形体与常人不一样的右师坦然面对自己形体的异常,“天也,非人也。
”人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形式,我们只能接受生命的存在。
上天给予右师与众不同的外形,可是上天同样给予右师生存的权利,既然“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人能做到就只有安然接受。
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庄子很实际的提出了一种比较的观点:虽然辛劳,但是比起在牢笼里的生活,野鸡是绝对不会愿意到牢笼里生活的。
也就是说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要顺其自然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人的生不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庄子的思想里,“天”是决定“生”的,而“天”到底是什么呢?庄子的一生里都在思索,但是他也不能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以自己“人”的思维去表达。
首先就是天命不能改变,而只能去承受。
无论“生”得多么艰难,人们都只能承受。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作者:genchuzi《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但庄子说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对于自己的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妻子之死,他就“箕踞鼓盆而歌了”(庄子·至乐篇)。
究其何以臻此境地,《至乐篇》记庄子回答惠施关于生死见解时说:“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借此可以知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
我们借此而说庄子是达生主义者。
他是无生无死与天地为一体的,他是上与天地主宰同游,下与看破生死不分始终的人为友的,他是视死生为一化的。
所以妻子死而歌,已死不哀。
循着这一基点追循庄子的生死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曰:等生死,齐荣辱;二曰:物我同一;三曰:安天乐命;四曰:道遥自由。
现分述之。
首先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物理的过程。
因此不乐生,不苦死,不以得而荣,不以失而辱。
他在《在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就无事实之事,徒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之乐不能过也。
”可见庄子是于生无所恋,于死有所怀。
对于这段话的解释,魏晋时的郭象认为:“旧注云,庄子乐死恶生”,联系庄子所出的时代,可知庄子之意非此。
庄子生于战国,人人皆处于险恶的战争世界,水开火热,生即是苦,即是痛。
可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彼,而不知其所归。
可不哀耶?人谓之不死,奚益?”(齐物论)。
他认为晨死,内生之可乐也。
既然生活至苦,人生少乐,那死也就没什么可以恐怖的了。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对生死看得很淡然、很自然、很豁达、很乐观,认为生与死只是生命形态的变化。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庄子的生死观。
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庄子是这样说的: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不知道害怕死。
出生来到人世他不欣喜,死去离开人世他不拒绝。
他只觉得逍遥自在地去了,逍遥自在地来了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探究哪里是他死后的归宿。
他欣然接受一切,忘记生死,复归自然。
他还认为生死是命运的安排,有如昼夜交替,是永恒的、正常的自然现象。
再看看《庄子-至乐》中的一则故事
庄子妻死,惠施前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坐守棺旁,鼓盆而歌,就是拍打着瓦盆唱着歌。
惠施看不过去,说:你不哭也就够了,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你说的这样。
妻子死了,我开始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啊!紧接着他说到妻子这个生命个体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最初是无生、无形、无气;后来阴阳二气交合,变成魂气;再后来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天生又变成了死。
他说:她的生死与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多么相似啊。
现在她就要从我家的小屋去到天地巨室,坦然安卧,而我嗷嗷哭着送她,自感太不懂得生命的道理了,所以停止了悲伤,拍打着瓦盆唱起了歌。
我们看看,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是何等的超然和达观!。
庄子的生死观范文
庄子的生死观范文关于生死的话题,历来深受文人雅士以及儒者圣人的争论探讨。
“生”与“死”这对看似生命的两极,寄存在这缥缈无定的凡尘世间,决定着个体生命存在的可能,所有人都必须正视与敬畏它的存在。
大多数人往往认为,这世间唯有生方为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死亡多数虚无可怕,让人避之不及。
生是如此美妙的,所以死自然是令人害怕的;生是有具体时间刻度限制定,因而死又是时时迫近的。
从人类认识到生命有限性的那一刻起,生与死便是永恒的争议探索,遥望生之尽头必然的衰老、死亡,无力化解的忧伤恐惧、无常无寄的悲剧意识便深深植根于人的灵府。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发生,是血与火热烈猛撞的时代,“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死亡是当时人们不得不面临的残酷事实。
在这纷扰的年代里,如何求得自保,如何认清生死的存在也成了庄子无可避免的问题。
庄子在生的世界里体察追究死亡的存在,通过透彻的清醒意识参悟死亡的奥秘与真谛,提出一番自我非凡的独到认识,塑造自我理想的人生境界,揭示生死的本真内涵。
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范畴,庄子的道便是在继承老子思想下的另一发展。
《大宗师》关于“道”有着这样的解释:“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庄子认为,道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产生的依据。
“夫道,负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行于万物者,道也。
”(《天地》)“道”大体上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世界的本原,一是指最高的认识,前者是道的实体含义,后者是道的认识论意义。
”所以,从本体论的角度看,道,接近于自然客观规律;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又是认识的最高境界,是体道,是人的感官所不能把握的。
道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从本体论角度讲,道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依据;从认识论角度讲,道重在一种心灵体验,也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游”的境界,也就是体道的境界。
庄子的生死观与终极意义的探索
庄子的生死观与终极意义的探索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对生死观和终极意义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庄子的生死观和终极意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人生的启示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庄子的生死观庄子的生死观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无法避免的。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写道:“生也者,天之所与也;死也者,天之所离也。
”他认为生是天赋给人的,死是天取走人的。
庄子的生死观强调了生死的自然性和必然性,人们无法改变生死的现实。
因此,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生命的延续,而是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死。
庄子还提出了“大梦”理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梦境,一切都是虚幻的。
他说:“逢其时而踌躇,遇其事而愠懑,是以不足与人争天年。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对生死的恐惧和追求,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一切。
庄子的生死观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宽容性,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庄子的终极意义探索庄子对终极意义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上。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
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写道:“寄意寓形,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被外界的名利所束缚。
庄子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分干预和操控。
他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事而无不事。
”他认为人们应该放下功利心和欲望,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庄子的终极意义探索强调了人的内心追求和自由,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庄子的启示庄子的生死观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庄子的生死观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享受和名利的追逐。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所束缚,忽视了内心的追求和心灵的宁静。
庄子的生死观提醒我们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死,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
庄子《至乐》之生死观主题解读 PPT
▪
▪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
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
苦也。故曰:"至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
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
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
▪ 富贵寿善也” 不是真正的尊,因为不利于养生、活身。
▪
▪ “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不是真正的乐,提出自己观点与世俗的对立。
▪ ▪ 提出自己观点:“吾以无为诚乐矣”。为什么呢?
▪
▪
无为就是不妄为,就是顺其自然。有了无为的价值观,当天天“身
原文及解读第一部分:至乐即无
乐
▪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
▪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
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
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
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貴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謂貴大患
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有了这一观点,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及老子之后有一位对道家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集大成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出生战乱时期,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过着清贫却怡然自在的生活。
庄子的思想理论体系涵盖丰富,而其思想主要是通过《庄子》一书传与后人的,作为体现庄子思想的著作,其中自然少不了其中包括对世界认知、精神原则、义理思辨、人格理想、生死关怀,甚至养生智慧、审美志趣等多方面的探讨。
而其中庄子的生死智慧,留给了后人诸多启迪。
庄子对于生死的基本观念与道家自然清静无为的意志相一致,认为人之生死,正如日夜交替、四季变更,属于自然现象,应顺其自然,天命不违,生死不畏,人不应该对其太过干预,也无需太过恐惧。
但在不同的篇章之中,庄子对于生和死的看法却又看似有些出入,它有时候提倡顺生惜命,讲如何入水不溺,入火不焦之本,但有时则主张齐同生死,甚至对死大加礼赞。
对于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首先,我想谈一下我对语言的看法。
人与人之间为了更好地交流,从而发明了语言,并在对事物的指认上达成共识,以寻求更有效率的交流,除此之外,人的动作行为语言只不过是我们表达自身感悟和见解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并不是至善至美的,所以会出现理发师悖论等一系列言语自相矛盾的事例。
我们去了解古代圣人的思想境界,只能通过他的著作或有关他的故事,而无法亲临其境去通过他的神态、行为去感受他的个人魅力。
所以我认为像庄子对于生死观的这种言论上的看似矛盾的地方,其实也是并不矛盾的。
我认为,庄子对于生死的这几种不同的阐述是在不同的境况之下所说的,但其最终目的都只是一个,那就是阐述“道”,启发人们的智慧,就像孔子的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教导,但目的都是启发他们,提高他们的心灵层次。
把这些圣人所展示的思想的点连接起来,就可以找出连贯的思想曲线。
“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
”(《庄子》秋水)人真的可以不受水火侵害,感觉不到寒暑,不受禽兽贼害吗?传说孔子刚出生后,夫妇俩一看虽然是男孩,可长相却奇丑,面有七露,鼻露孔,嘴露齿,双眼露眸,双耳露轮。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文言文】道家:《老子》、《庄子》 全国通用
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
道家的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先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
用“道家”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由汉初开始的。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提出“道”是宇宙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无为”被道家认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崇尚自然”。
老子庄子一、老子其人二、《老子》简介老子简介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文言文】道家:《老子》、《庄子》老子的思想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 “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
老子哲学的精髓·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
关于立身处世老子强调的是“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
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无为”的意思是不妄为,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
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庄子生死——庄子的生死观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
《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琴、瑟是古代的弦乐器。
古典诗文中常以琴喻男,以瑟喻女。
如《诗经·周南·关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比喻男女相爱;再如“琴瑟相调”喻夫妻感情融洽。
传说远古时代,泰帝(伏羲)把五十弦改为二十五弦。
到中古时代,已经没有五十根弦的瑟了。
到晚唐时代,五十弦已成为泛称美妙音乐的典故。
如李贺诗:“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
锦瑟无端五十弦
锦瑟的弦,起发音作用,柱可以移动,起调音作用。
“一弦一柱”如同说一音一节、一字一句的意思。
表示“瑟有声,人有情”的依依绵情。
“华年”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
“思华年”三字已经说明了诗中追忆的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全诗是以“一弦一柱思华年”统领全篇。
诗的中间四句是李商隐思念的内容,他是用“庄周梦蝶”、“望帝托鹃”、“绿珠流泪”和“紫玉生烟”的四个故事来表达的。
望帝是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
传说他禅位于人,自己隐居山中,后来国君昏庸、国家衰亡,他悲痛异常,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暮春而鸣,泣血哀啼“不如归去”,哀痛春去国亡,啼声悲凄。
望帝因化为杜鹃后照样思念故国,哀鸣不已,这就使杜鹃鸟成为思念故国之情的拜托者,被赋予国破家亡后飘流在外、无家可归的游子对故国的刻骨铭心的耿耿之情的意蕴。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
成闪亮的珍珠。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
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庄子将死——《庄子·列御寇》
名人评庄子:
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徐渭:庄周重生死,旷达古无比。
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guǒ,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jī,万物为赍jī送。
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椁: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连璧:价值连城的璧玉
珠玑:珍珠赍送:送葬品
乌鸢:乌鸦和老鹰
蝼蚁:蝼蛄和蚂蚁
偏:偏心
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用很多的东西作为陪葬。
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玑,万物都可以成为我的陪葬。
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完备吗?哪里用得着再加上这些东西!”弟子说:“我们担忧乌鸦和老鹰啄食先生的遗体。
”庄子说:“弃尸地面将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深埋地下将会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怎么如此偏心!”
庄子语录: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酒·让王》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酒·盗跖》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酒·田酒方》
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酒·渔夫》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
课外拓展
鼠肝虫臂
有一天,子犁去探望病重的好朋友子来,看到一家子人围在子来窗前,哭得很伤心,就对他们说:“大家何必为自然的变化而悲伤呢?”其他人听了,低着头,默默地离开了房间。
子犁说:“知道伟大的造物者会把你变成什么吗?是老鼠的肝脏,还是虫蚁的臂膀呢?”子来想了想,说:“整个天地就如同一个大熔炉,造物者就好像技术高超的冶炼工匠,用什么方法来驱遣我不可以呢?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用生存来使我劳累,用衰老让我闲适,用死亡来使我安息。
所以既可以把我的存在看作是好事,也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啊。
”
鼠肝虫臂:现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鼓盆而歌
惠子听说庄子的妻子死了,便去庄家哀悼。
可是当他到达庄家的时候,只见庄子岔开两腿坐在地上,用根木棍一边有节奏地敲着瓦盆,一边唱歌。
惠子生气地说:“庄子!尊夫人不幸去世,你不难过也罢了,竟然还要唱歌!你不觉得这样做太过分吗!”
庄子回答:“当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也难过得流泪。
只是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和形体的。
最原始的东西经过变化而产生形体与生命。
如今又变化为死,即没有生命。
这种变化,就像四季那样运行不止。
现在她归于来处,而我却还要悲戚,这岂非太不通达?所以我止住了哭泣。
”
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的悲哀。
形影神·神释陶渊明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复:再;数:气数,即命运。
这两句是说,寿长、寿短同是一死,贤人、愚人也并无两种定数。
日:每天忘:指忘记对死亡的担扰。
将非:岂非。
促龄:促使人寿短。
具:器,指酒。
当:会,该。
为汝誉:称赞你。
甚念:过多地考虑。
委运:随顺自然。
纵浪:放浪,即自由自在
大化:指自然的变化。
无:同“毋”,不要
古诗鉴赏:
形影神·神释陶渊明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首诗认为长生永存的幻想是靠不住的,人生终将一死;但饮酒使人短寿,立善也无人为之称誉,过分担忧生死之事反而会损伤自己的生命;因此莫如顺应自然,以达观的态度等闲视之,不必为之多虑。
惠施对庄子说:“有一棵大树,它的树干长满了树瘤,树枝弯弯曲曲的,不是好材料,连木匠都不看它一眼。
你说的那些道理,虽然高妙,但就像这棵大树,一点用处也没有!”
庄子笑了笑,说:“你没看见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为了捕捉出游的小动物,有时匍匐在地,有时上下跳跃,却往往踩中机关,死于网罗之中。
再看那牦牛,庞大的身躯就像天边的云,大是够大了,但它连老鼠也捉不到。
”
惠施有点不明白:“你扯那么远干什么?”
庄子说:“万物各有用途。
你何不把这棵大树重在虚寂的乡土和广漠的旷野之上?它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不会受到外物的侵害。
这样,你就可以在树旁自由徘徊,也可以在树下随意躺卧。
怎么能说它没有用呢?”
听了庄子一番高论,惠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
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
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
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