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子角度看庄子生死观
浅谈《庄子》中的生死观及其生命教育功能
ywjszxk@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在积极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提升经济效益,即使在高校教育中,专业设计也与社会利益直接挂钩,而缺乏对生命的理性对待。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人甚至自己的生命不重视、不珍惜,由此造成很多悲剧。
可见,在当今社会进行生命教育非常重要。
其实,生命教育有着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就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曾系统地对生死问题进行阐述,这一观点在其著作《庄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下面笔者将对《庄子》中的生死观及其主要生命教育功能进行具体分析。
一、《庄子》中的生死观人生中的各种困境是庄子哲学极为重要的立足点。
庄子的思想主要是寻找解决这些困境的策略,在这些困境中,生死困境意义重大,是人类始终关注的重要话题。
1.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庄子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庄子》中有较为显著的贵生、重身的思想,这种思想从老子那里继承而来。
在《庄子》中,“身”出现了90多次,具体表现为“忘身”“苦身”“终身”“汝身”“处身”“伤身”等,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某个人的生命整体,二是指生命在形体方面的主要存在方式。
庄子提出,“天下尽殉”是当时一种非常突出的社会现实,这种“殉”在小人、士、大夫、圣人身上都有所体现。
其中圣人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会选择牺牲自己,大夫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更为兴旺,也会选择牺牲自己,士为了自己的名声选择牺牲,而小人则是为了追求利益选择死亡,他们不管是何原因,最终的结果都是对自己的天性造成伤害。
庄子认为这是一种异化现象,庄子对这种现象的揭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并懂得自然是生命的重要源泉,要坦荡对待生死问题,做到顺物安命。
其次,庄子提出天人并生的重要观点。
一方面,庄子认为,人在天地万物之中是一种比较渺小的存在。
国学:《庄子》的生死观
国学:《庄⼦》的⽣死观有关先秦诸⼦的著作除《庄⼦》以外鲜有直接谈⽣死⼤关的。
作为后世正统的儒家⼀脉由孔⼦的⼀句“未知⽣,焉知死?”堵住了后世儒学谈论⽣死的道路。
《庄⼦》作为先秦诸⼦中最特⽴独⾏的⼀个,不仅在⼤谈如何养⽣延命,⽽且《齐物论》和《⼤宗师》等篇章中更是对⽣死进⾏了直接的辩论与描述。
⼀、《庄⼦》的⽣死观1.《庄⼦》以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谓“⽼聃死”就是证明。
⽼聃死,秦失吊之,三号⽽出。
弟⼦⽈:“⾮夫⼦之友邪?”⽈:“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然。
始也吾以为其⼈也,⽽今⾮也。
向吾⼊⽽吊焉,有⽼者哭之,如哭其⼦;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之,不蕲哭⽽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时也;适去,夫⼦顺也。
安时⽽处顺,哀乐不能⼊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养⽣主》)历史上有关⽼聃的记载,说他是西去出了函⾕关,⽽“莫知其所终”(《史记·⽼庄申韩列传》)。
此处偏⾔及其死,后世的道⼠神化⽼⼦之流不得不做还未《庄⼦》此段作⼀番说解:“此独云死者,欲明死⽣之理泯⼀,凡圣之道均齐,此盖庄⽣寓⾔⽿。
⽽⽼君为⼤道之祖,为天地万物之宗,岂有⽣死哉?故托此⾔圣⼈亦有死⽣,以明死⽣之理也”(《庄⼦疏》)。
圣⼈亦有终期,则《庄⼦》认为⽣命必有尽头是可以想见的了。
这样,养形养寿以求长⽣久视便是渺不可及的企望。
《庄⼦》既知⽣命不能永久,因⽽不以养形为根本究竟,那么,⾯对死亡,可以⾔说的便只是⼈的态度了。
死亡是⼈⽣的必然,对其⽤情过度,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天之所受,本⽆物也,犹以有情相感,则是忘其始者之所受,⽽遁逃其天理,背弃其情实”(林希逸《庄⼦⼝义》) 。
⼈的⽣死是⼀个⾃然⽽然发⽣的过程,“‘时’者值其时,‘顺’者顺其常”(锺泰《庄⼦发微》),“安时处顺”就是知道⽣命有其来临之时,也应顺其天理,坦然⾯对它的离去:“既知其来去之适然,则来亦不⾜为乐,去亦不⾜为哀”,“知其⾃然⽽然者,于死⽣⽆所动其⼼,⽽后可以养⽣也”(林希逸《庄⼦⼝义》)。
略论庄子超越生死的旷达境界
略论庄子超越生死的旷达境界略论庄子超越生死的旷达境界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庄子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令人瞩目,他超越了传统的认知,提出了超越生死的旷达境界。
本文将从庄子的观点和论述入手,进一步探讨庄子对于生死问题的独到见解。
庄子认为,生死只是人生中的一种境遇,对于真正的自我而言,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他强调人生是一个自然的流动过程,生和死只是其中的一个转折点。
他将生死看作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变化,正如同四季更替、夜晚与白昼的交替一样。
生者会去世,死者会出生,这是一种自然的轮回。
庄子指出,“人世之籍,寄乎布石一隅之内”,意味着我们都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存在。
因此,对于生死的恐惧和迷茫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应该超越生死,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庄子还通过寓言的方式,向人们阐述了他对于生死的看法。
他以蝴蝶梦为例,将个体的生死看作是一种虚幻的存在。
蝴蝶在梦境中飞翔,它并不知道自己是蝴蝶,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在梦中。
当它醒来时,才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蝴蝶梦中的人。
在这个寓言中,庄子试图告诉我们,个体的生死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我们的真实自我是超越生死的。
我们应该像蝴蝶一样,不被生死束缚,追求自由和超脱。
庄子的思想也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他认为,生死只是身体的消亡,而个体的灵魂是可以超越生死的存在。
庄子把个体的身体比作衣物,而灵魂则是一个永恒存在的核心。
他在《逍遥游》中写道:“固穷奢辱与,达观洋洋乎!”表达了他对于个体的简单自处和宇宙的无限广度之间关系的思考。
庄子试图通过超脱个体的视角,去看待宇宙中的万物,最终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的旷达境界。
庄子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面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不断出现的焦虑情绪,我们可以借鉴庄子对于生死的超越思考。
生死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存在。
通过超越生死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更好地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试析《庄子》中体现的生命之“道”】庄子的生命观
【试析《庄子》中体现的生命之“道”】庄子的生命观《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是一部关于生命的哲学和美学著作,全书从头到尾都在诠释生命这个主题,“当我们认识了庄子,读懂了《庄子》,我们便会知晓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生命。
”一、字宙的本源――“道”“道”是庄子哲学的本源,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庄子的人生哲学理论体系奠基在“道”这个哲学范畴之上,它贯穿于整部《庄子》之中。
老子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将人生与永恒的宇宙自然联系在一起,认为人的最高生命境界便是达到“道”的境界。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白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大宗师》)庄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它没有形状,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用语言表述,它产生万物,是万物的本源,它超脱了时空限制,是终极的永恒的。
另一方面,当天地万物生成之后,“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
”(《天道》)“道”便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不离万物,不分高下,不分贵贱,“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知北游》)因而,“东郭子问于庄子日:‘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日:‘无所不在。
’”(《知北游》)道是宇宙自然本身。
宇宙的天地万物的运作化育是自然而然的,没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支配,“天下有常数。
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索”(《骈姆》)因而道生成万物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的过程。
二、自然之“道”――与物为一庄子认为人世间灾难不断,根源就在于人不顺于自然之性,争相违抗自然之道。
“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的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人应通过自我内在的修养与完善,与外在的自然万物融为一体。
“天与人不相胜”(《大宗师》),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谁都不应该压倒和伤害对方,“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在讨论庄子的生死观时,得先理解他的核心思想。
庄子认为生死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对立。
比如他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门。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生和死其实是相互依存的。
他提倡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像水流一样,无拘无束。
首先,庄子对于生命的看法很独特。
他不把生命看得太重,认为生命只是一种存在。
他用“蝴蝶梦”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梦中他是蝴蝶,醒来后却不确定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份和现实都是相对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世俗的标准束缚,但其实可以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
很多时候,放下执念,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再来说说死亡。
庄子觉得,死亡并不可怕。
他提到“无生无死”的境界,表达了对生死循环的理解。
其实,死亡就像一个轮回,仿佛一场季节的变换。
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景。
正如他所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他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短暂并不意味着无意义。
其次,庄子强调生活中的自由。
自由对他来说,是超越生死的关键。
他常常用“逍遥游”来形容这种状态。
在逍遥的境界里,心灵是无拘无束的,哪怕面对生死也不会有恐惧。
就像在大海中遨游,任凭潮起潮落。
人生的烦恼,往往源于对生死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执念。
在庄子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
就像“北海之鲲,化为鹏”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转变。
我们应该接受变化,拥抱每个阶段的自己。
生活中,哪怕遇到挫折,也能在痛苦中找到成长的契机。
最后,庄子的思想对现代人也有启示。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常常陷入焦虑中。
庄子的智慧提醒我们,别忘了停下来,观察生活的美好。
享受当下,别被未来的未知所困扰。
他提倡的“道法自然”,其实就是要我们顺应生活的变化,接受一切。
正如他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有的变化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庄子的生死观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他的思想鼓励我们去探索内心,接受自然的法则。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我们能找到生活的最终智慧,活得更加自在。
庄子的生死观
读《庄子》,我们往往对其超然的生死观感触颇深。
如果说他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有关理论是有失偏颇的话,那么他的关于生死的观点无疑却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较正确的。
在《庄子》中,很多篇幅都涉及到生死观问题。
综合来看,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持如下观点:首先,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文中,作者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和白天黑夜一样,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观点早已经被科学证明了是完全正确的。
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产物,和一块石头,一棵草,以及太阳和宇宙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庄子就能够以锐利的眼光看穿生死的本质,的确是难能可贵。
其次,庄子认为活着是一种痛苦,死了是一种快乐。
作者杜撰了一个《髑髅之乐》的故事,假托自己和髑髅对话,然后髑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很明显这是庄子的观点,只不过是假借髑髅之口说出来罢了。
同样,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作者也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还是把生看成是一种痛苦,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
再次,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自然现象,生为苦,死为乐,那么对待死亡就无须乎悲痛,应该高兴才对。
在《安时处顺,视死如归》一文中,庄子假借秦失吊老聃“三号而出”,其弟子认为如此不合乎礼节的故事,让秦失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
意思是说,该来的时候,老聃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聃顺乎自然而死。
对待生死能持安于常分、顺其自然的态度,哀乐之情就不能侵入人的内心。
同样,在《方外之人的丧事》一文中,作者虚构了孔子让子贡帮忙料理子桑户丧事的故事,子贡到时,见子桑户的好友孟子反和子琴张正在编曲弹琴以歌。
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
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庄子的著作中,他对人生和生死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并分析其思想的深度和长度。
庄子的人生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我实现。
他认为人应该像大自然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被社会的功利观念所束缚。
庄子的这种人生观与现代社会中追求物质利益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一定的深度。
庄子的生死观也是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宇宙的自然规律。
在庄子看来,生死是一种变化,就像四季更迭一样,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过程。
他认为人应该对生死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要过分恐惧或追求生死。
庄子主张人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
他提出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云出岫,自然无心”的观点,强调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过分追求或逃避生死。
庄子的这种生死观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和追求有着重要的启示,具有一定的深度。
庄子的人生观和生死观的深度和长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的思想超越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种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和功名利禄的观念形成了重要的反思。
其次,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超越了个人的恐惧和追求,强调人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
这种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和追求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
最后,庄子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他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有着广泛的意义。
综上所述,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作者:陈毅力来源:《西部学刊》2019年第10期中国古人十分重视生死问题,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不能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因此只能将生死问题神秘化。
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待生死问题却持豁达乐观的态度,在《庄子》一书中,他提倡生死一齐、生死自然与贵生重生的观点,倡导人们保养好自己的精神与形体,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
一、对庄子生死观基本内容的评析对庄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思想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在其看似旷达的生死观背后隐藏着一些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也就是个人无法“逍遥”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屈从于现实的生存世界。
正因如此,庄子企图以豁达乐观的生死观来消解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死亡的过度恐惧。
就人的生死流转过程而言,庄子认为,决定生死存亡的必然法则是完全外在于人的存在,人们难以把握与理解生死的必然法则。
人人都想只有生而没有死,只有存而没有亡,这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那么,如何才能参透这种必然法则呢?他在《达生》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1]在庄子看来,人的形体是转瞬即灭的,而精神却可以超然于世外,想要真正保全生命就应该抛开世事的烦扰,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养好自身的生命。
然而,这种抛开世事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去保养自己的生命呢?庄子又通过痀偻者承蜩的故事来说明只有通达生命实情,不要存在主观上的成见,了解到保养精神的重要性,做到形神兼养,把保养自己的精神放在重要的地位,才能勘破生死的奥秘,将生死问题自然化。
庄子通过这样的论述,将生死问题巧妙地提高到了“养神”的思想境界,并在后面的论述中将生死问题一齐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死亡所带来的压力。
读后感论文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读后感论⽂从《庄⼦》看庄⼦的⽣死观从《庄⼦》看庄⼦的⽣死观摘要:《庄⼦》⼜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是战国早期庄⼦及其后学所著,也是庄⼦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庄周梦蝶和⿎盆⽽歌等故事⾥,我们能看出庄⼦的⽣死观,⽽由⽣死观⼜可深⼊理解庄⼦的哲学思想。
本⽂将从庄⼦和《庄⼦》的概述介绍⼊⼿,逐步剖析庄⼦的思想精髓,进⽽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关键词:庄⼦⽣死观哲学思想⼀、庄⼦与他的《庄⼦》庄⼦,姓庄,名周,字⼦休(亦说⼦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学家。
创⽴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物之⼀。
庄⼦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过分析批判。
同时庄⼦为⼈⽣性洒脱随性。
有⼀则⼩故事: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庄⼦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重利;卿相,尊位也。
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的⽜吗?喂养它好⼏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
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
你赶快给我⾛开,不要侮辱我。
我宁愿象乌龟⼀样在泥塘⾃寻快乐,也不受⼀国君的约束,我⼀辈⼦不做官,让我永远⾃由快乐。
”可见庄⼦并不像孔⼦、孟⼦⼀样希望⾃⼰的学说主张可以为政治所⽤。
庄⼦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研究道学。
他⼤⼤继承和发展了⽼聃的思想,与⽼⼦并称“道家之祖”。
他把“贵⽣”、“为我”引向“达⽣”、“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
《庄⼦》约成书于先秦时期。
《汉书·艺⽂志》著录五⼗⼆篇,今本三⼗三篇。
其中内篇七,外篇⼗五,杂篇⼗⼀。
全书以“寓⾔”、“重⾔”、“卮⾔”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学说⽽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倡⾔逍遥⾃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
⾏⽂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庄子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重要人物,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思想在古代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庄子的观点出发,探讨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庄子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在庄子看来,生命是一种自然的流动,人应该顺应这种流动而不是抗拒它。
他通过“无为而治”的理念,提倡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功利和名利,而是要顺其自然地生活。
庄子对生命的看法是非常宽广的,他认为生命不仅仅存在于人类,也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界的事物中。
在他的观点中,生命是一种无穷的流动,没有起点和终点。
他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任何一种生命可以独立存在。
因此,庄子主张人们要尊重一切生命,并与之和谐相处。
庄子对死亡的思考也是非常独特的。
他认为死亡并不是一种可怕的事情,而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在他看来,人的生命就像是一场梦境,当梦境结束时,人们就会回归到自然的状态中。
他用“蝴蝶梦”来形容人生,认为人的一生就像是蝴蝶的一场梦境,当梦境结束时,人们就会重新回到自然的状态中。
庄子还提出了“逍遥游”的概念,他认为人应该超越生死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他主张人们要超越物质的欲望,追求心灵的升华。
在他看来,只有当人们超越了生死的束缚,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庄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功利和名利,忽视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回归到内心,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他的观点也与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相契合,例如正念和心理接纳等。
总之,庄子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他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他认为生命是一种无穷的流动,人们应该顺应这种流动而不是抗拒它。
对于死亡,他认为它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人们应该超越生死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摘要] 本文就《庄子》内篇文字探讨庄子对生与死的看法,力求摈弃外来思想影响,从内在心理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庄周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其自然的接受,而不应该好生恶死。
[关键词] 庄子内篇生死观自然庄周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比他的生命要长远,后世千年一直都众说纷纭,庄周的生命已经结束,可是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时空中存在。
我们只能从《庄子》一书中窥得他的思想,仁者见仁,有人说庄子认为生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于丹心得》),但是从《庄子》全书来看毕竟有他人的思想夹杂其中,所以本文的作者仅就内篇文字来解读庄子的生死观念,力求最真实的解读庄子的思想。
一、自然的存在——生庄子用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用了两件事情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他心中的“生”: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和“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天生形体与常人不一样的右师坦然面对自己形体的异常,“天也,非人也。
”人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形式,我们只能接受生命的存在。
上天给予右师与众不同的外形,可是上天同样给予右师生存的权利,既然“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人能做到就只有安然接受。
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庄子很实际的提出了一种比较的观点:虽然辛劳,但是比起在牢笼里的生活,野鸡是绝对不会愿意到牢笼里生活的。
也就是说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要顺其自然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人的生不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庄子的思想里,“天”是决定“生”的,而“天”到底是什么呢?庄子的一生里都在思索,但是他也不能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以自己“人”的思维去表达。
首先就是天命不能改变,而只能去承受。
无论“生”得多么艰难,人们都只能承受。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
浅析庄 子的生死观一一以《大宗师》为中心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一一以《大宗师》为中心生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哲学思考的重要范畴。
庄子,这位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其著作《大宗师》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智慧,对生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展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生死观。
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的变化过程,就如同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
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在庄子看来,生死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而是天命的安排,是大自然运行的法则。
我们不应为生死而悲哀或喜悦,而应坦然接受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
庄子还指出,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和忧虑,往往源于对生命的过度执着和对死亡的无知。
我们总是将生命视为宝贵的财富,拼命追求长寿和永生,却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意思是说,大自然赋予我们形体,让我们在生命中劳碌,在衰老时得到安逸,在死亡时得到安息。
因此,善于对待生命的人,也应该善于对待死亡。
庄子认为,只有当我们放下对生命的执着,不再将生死视为对立面,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超越生死的恐惧。
在《大宗师》中,庄子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生动地阐述了他的生死观。
其中,“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子舆生病,身体变得扭曲丑陋,但他却能坦然面对,说:“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子来病危,妻子儿女围着他哭泣,而他却能平静地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生死时,表现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豁达和从容,正是庄子所倡导的生死态度。
庄子的生死观并非是对生命的漠视或消极对待,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摆脱外在的束缚,而是超越内心的执着和恐惧。
当我们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不再被生死所困扰,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种“逍遥游”的境界,正是庄子理想中的人生境界,也是他对生死问题的终极解答。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对生死看得很淡然、很自然、很豁达、很乐观,认为生与死只是生命形态的变化。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庄子的生死观。
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庄子是这样说的: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不知道害怕死。
出生来到人世他不欣喜,死去离开人世他不拒绝。
他只觉得逍遥自在地去了,逍遥自在地来了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探究哪里是他死后的归宿。
他欣然接受一切,忘记生死,复归自然。
他还认为生死是命运的安排,有如昼夜交替,是永恒的、正常的自然现象。
再看看《庄子-至乐》中的一则故事
庄子妻死,惠施前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坐守棺旁,鼓盆而歌,就是拍打着瓦盆唱着歌。
惠施看不过去,说:你不哭也就够了,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你说的这样。
妻子死了,我开始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啊!紧接着他说到妻子这个生命个体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最初是无生、无形、无气;后来阴阳二气交合,变成魂气;再后来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天生又变成了死。
他说:她的生死与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多么相似啊。
现在她就要从我家的小屋去到天地巨室,坦然安卧,而我嗷嗷哭着送她,自感太不懂得生命的道理了,所以停止了悲伤,拍打着瓦盆唱起了歌。
我们看看,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是何等的超然和达观!。
庄子对死亡与生命的思考与启示
庄子对死亡与生命的思考与启示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在庄子的著作中,他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生命的本质、死亡的意义以及人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死的问题。
本文将从庄子的观点出发,探讨他对死亡与生命的思考,并总结出一些启示。
庄子认为,生命是一种相对的存在,它与死亡相辅相成。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提出了“大梦”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生命就像是一场大梦,人们在梦中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当人们醒来时,他们会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梦境,与现实世界并无真实性可言。
庄子通过这个比喻,试图告诉人们生命的短暂和虚幻,与梦境一样,生命只是一种过程,而不是永恒存在的事物。
在庄子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解脱。
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写道:“生者,死之彼也;死者,生之彼也。
”他认为生与死是相互依存的,死亡只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接受生命的自然流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死。
庄子的思想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启示。
首先,他的观点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庄子认为生命短暂而虚幻,我们不能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名利和欲望,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我们应该学会享受生活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美好和喜悦,而不是一味追求物质的满足。
其次,庄子的思想也告诉我们要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命运,我们无法改变它的到来,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待它的态度。
庄子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另一种状态,我们应该接受它的存在,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这样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最后,庄子的思想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的修养。
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他认为,只有保持内心的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自由。
面对生死,我们需要培养内心的宁静与坦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通过修养内心,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从而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满足。
庄子的生死观与终极意义的探索
庄子的生死观与终极意义的探索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对生死观和终极意义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庄子的生死观和终极意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人生的启示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庄子的生死观庄子的生死观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无法避免的。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写道:“生也者,天之所与也;死也者,天之所离也。
”他认为生是天赋给人的,死是天取走人的。
庄子的生死观强调了生死的自然性和必然性,人们无法改变生死的现实。
因此,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生命的延续,而是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死。
庄子还提出了“大梦”理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梦境,一切都是虚幻的。
他说:“逢其时而踌躇,遇其事而愠懑,是以不足与人争天年。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对生死的恐惧和追求,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一切。
庄子的生死观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宽容性,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庄子的终极意义探索庄子对终极意义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上。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
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写道:“寄意寓形,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被外界的名利所束缚。
庄子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分干预和操控。
他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事而无不事。
”他认为人们应该放下功利心和欲望,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庄子的终极意义探索强调了人的内心追求和自由,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庄子的启示庄子的生死观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庄子的生死观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享受和名利的追逐。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所束缚,忽视了内心的追求和心灵的宁静。
庄子的生死观提醒我们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死,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
庄子的生与死观与生命哲学
庄子的生与死观与生命哲学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庄子的著作中,他对生与死的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哲学。
本文将从庄子的生与死观以及庄子的生命哲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庄子的生与死观庄子的生与死观可以说是一种超越了传统观念的独特观点。
他认为生与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而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
在庄子看来,生与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就像四季更替一样,没有终点和起点。
他用“蝴蝶梦”和“胡蝶之梦”来形容生与死的关系,强调了生死的虚幻性和相对性。
庄子认为,人们通常对于生与死的看法是片面的,过于执着于生命的存在和延续。
他用“鱼之乐”来形容人们对于生命的追求,指出人们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和享受,忽略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放下对于生命的执着,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二、庄子的生命哲学庄子的生命哲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人的自由自在。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而不是被外界的束缚和规范所限制。
他用“逍遥游”来形容人们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
庄子的生命哲学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相融合,顺应自然的规律和节奏。
他用“大椿之木”和“大泽之鱼”来形容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应该像大树一样深深扎根于大地,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大海中游弋。
庄子的生命哲学还强调了人的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心灵的升华。
他用“至人之道”来形容人们追求道德的境界,指出人应该超越功名利禄和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清净。
三、庄子的生与死观与生命哲学的现实意义庄子的生与死观与生命哲学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首先,庄子的生与死观提醒人们要超越生死的界限,放下对于生命的执着,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被功名利禄和物质欲望所束缚,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庄子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
庄子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具有独特的见解。
通过对《庄子》的研究,我深入探索了庄子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发现他的观点不仅对于古代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有着深远的启示。
首先,庄子对于生命的看法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传统观念中,人们常常将生命看作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追求长寿成为人们的共同目标。
然而,庄子却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不应该被束缚于时间的限制。
他以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与衰亡为例,认为生命的存在是一种自然过程,不应该被人为地延长或缩短。
庄子提倡顺应自然,接受生命的自然流转,不过分追求长寿,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其次,庄子对于死亡的看法也与常人有所不同。
传统观念中,人们常常对死亡感到恐惧,认为死亡是一种灭亡,是人生的终结。
然而,庄子却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归宿,是生命过程中的必然阶段。
他将死亡看作是万物生命的一部分,就像白天与黑夜、四季更替一样自然。
庄子主张对待死亡要淡然处之,不要过于恐惧或追逐,而是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刻,活在当下。
庄子的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不仅对古代人们的生活具有启示,也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追求物质财富与社会地位,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和价值。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重视生命的自然流转,不要过分追求长寿或逃避死亡,而是要珍惜每一刻,活在当下。
只有当我们能够顺应生命的自然流转,接受生与死的循环,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此外,庄子的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还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产生焦虑和压力,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庄子的思想告诉我们,死亡是自然的归宿,我们应该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死亡,不要被恐惧所困扰。
只有当我们能够接受死亡的存在,才能真正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活得更加自在和快乐。
综上所述,通过对《庄子》的研究,我深入探索了庄子对于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探索与争鸣
在这里,庄子借助单豹和张毅的故事来说明,在贵生 美化来减轻甚至于消除死亡所带来的恐惧与不安,也就
重生以力求保养自己生命的同时,应该注重于形神兼养, 是现在常说的“节哀顺变”。为了进一步消除这种恐惧
在保养生命的过程中忽视形体或者忽视精神,都无法在 与不安,庄子又讲了老子薪尽火传的故事,他在《养生主》
度恐惧。
度上是相通的,虽然从表面上看,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
就人的生死流转过程而言,庄子认为,决定生死存亡 的结果,但从生命的本质上来说,生与死只不过是个体生
的必然法则是完全外在于人的存在,人们难以把握与理 命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可以
解生死的必然法则。人人都想只有生而没有死,只有存 相互转化的。庄子这种生死一齐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
二、对庄子生死自然观点的考量
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
庄子提倡贵生重生,却并没有陷入贪生怕死的境地, 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7]
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从庄子对于死
在这里,庄子借用秦失之口,一方面批评吊唁老子的
亡问题的思考上来看,他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死亡” 人并未超脱生死的境界,不懂得生死自然的道理,另一方
然而,这种抛开世事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 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
那么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去保养自己的生命呢?庄子又 以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 通过痀偻者承蜩的故事来说明只有通达生命实情,不要 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3]
013
2019 年 5 月下半月刊(总第 91 期)
化。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待生死问题却持豁达乐观的 的奥秘,将生死问题自然化。庄子通过这样的论述,将生
读《庄子》看透生与死
读《庄子》看透生与死盛克琦庄子阐述生死,是力图透过生死的现象之异而揭示其本质之同,力图超越一般人“悦生恶死”的生死情怀。
生和死是人生所必经过的阶段,也是一般人所重视的问题。
人人都“悦生恶死”,但谁也无法逃离这个自然规律。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讨论到生死问题:任何一种宗教,也都会为生死试作答案。
庄子也深入的阐述了生死问题,简单叙述如下:1、生死是物化庄子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
在《天道》篇中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认为生死皆物化,也就是道化、气化。
庄子指出“通天下一气耳”,生命来之于气,而死不过是复归于气。
生也好,死也好,都是变化的现象。
生死变化的主体表面看是生命体本身,但就其本质来说,却是“道”和“气”在化。
“道”一化而为人之生,再化而为人之死;气聚而为人之生,气散而为人之死。
正所谓“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所以生死之变,实际上是生命根源在变化,是生命质料在变化,是一种物质变化。
2、生死是命定庄子讲:“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又讲:“死生,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生死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生命的死亡与出生也是由命决定的,就像黑夜与白天往复变化是由天决定的一样。
庄子讲:“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其极者,命也夫。
”感叹“吾命其在外者也!”“命”就是“天道”的运行,个人的命要服从于“天道”。
因此庄子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
”“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
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
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道”是不变的,“命”也无法改变,顺命、安命,就是顺于道、安于道,又何必“悦生而恶死”呢?3、生死为循环《至乐篇》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说:“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批评庄子不以妻死而悲,反而鼓盆吟歌,太不讲情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 本文就《庄子》内篇文字探讨庄子对生与死的看法,力求摈弃外来思想影响,从内在心理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庄周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其自然的接受,而不应该好生恶死。
[关键词] 庄子内篇生死观自然
庄周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比他的生命要长远,后世千年一直都众说纷纭,庄周的生命已经结束,可是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时空中存在。
我们只能从《庄子》一书中窥得他的思想,仁者见仁,有人说庄子认为生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于丹心得》),但是从《庄子》全书来看毕竟有他人的思想夹杂其中,所以本文的作者仅就内篇文字来解读庄子的生死观念,力求最真实的解读庄子的思想。
一、自然的存在——生
庄子用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用了两件事情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他心中的“生”: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和“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天生形体与常人不一样的右师坦然面对自己形体的异常,“天也,非人也。
”人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形式,我们只能接受生命的存在。
上天给予右师与众不同的外形,可是上天同样给予右师生存的权利,既然“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人能做到就只有安然接受。
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庄子很实际的提出了一种比较的观点:虽然辛劳,但是比起在牢
笼里的生活,野鸡是绝对不会愿意到牢笼里生活的。
也就是说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要顺其自然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人的生不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庄子的思想里,“天”是决定“生”的,而“天”到底是什么呢?庄子的一生里都在思索,但是他也不能给一个明确的
答案,只能以自己“人”的思维去表达。
首先就是天命不能改变,而只能去承受。
无论“生”得多么艰难,人们都只能承受。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
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在故事叙述中庄子借子桑的口表达了自己对“命”的思考。
贫穷的生存环境是天给予的呢?还是命给予的呢?思索的最后结果是“至此极者,命也”。
庄子并没有提出去改变这样的人生,仅仅只是思考。
无论是寓言里的野鸡,还是故事里的子桑,作为庄子寓言的主体,尽管生存艰难,但是都不会去改变生存的环境和生存的方式。
所以生的内涵就是“活”着,顺应天命的活着。
“活着”是精神追求的物质基础,所以庄子提出要“养生”,养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长寿,而是顺应天命的活着。
看看“坐忘”之人“列子”,在经历了老师壶子的教导后“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
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
纷而封哉,一以是终。
”这就是庄子倡导的“生”的方式——顺其自然的生活着。
二、自然的消失——死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
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
及其至于王所,
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齐物论》)热爱生命的庄子也在努力的去思考“死”的存在意义,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庄子自己并没有没有经历过死亡,他只能猜测并提出:死亡的人会不会后悔活着的时候呢?在这里庄子只是在猜测对生死的态度,并不是对死亡的诠释。
而在内篇最后一篇《应帝王》的最后一篇寓言: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寓言结束了,告诉我们“浑沌死了”,“死亡”在庄子的内心深处就是生命形式的结束,实体的消失,这个本体生命从此不再存在于现实世界。
庄子在这里没有怀疑,只是陈述事实。
死亡是消失,那么庄子认为死亡是怎么产生的呢?浑沌的死亡原因是因为被凿了七窍,违背了它的自然生存。
也就是说:逆天而行就会死。
很明显,庄子不能接受这样的死,逆天而亡的行为成为庄子批判的对象。
有人认为庄子的梦蝶是死亡的另类形式,庄子在《齐物论》最后说的那段“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让很多人都以为庄子是在指代“生死一体”,梦里梦外就是生死的关系。
可是笔者看梦蝶,看到的是庄子内心的“物我两忘”,根本与死无关。
因为庄子强调的梦,是依附于“生”的基本条件产生的,没有生命的存在就没有“梦”的存在。
死亡是生命的消失,如果庄子说的梦蝶是梦“死”的话,那么庄子所说“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中的“庄子”与“蝴蝶”就不可能存在实
体了,因为实体是生命,如果说生死同一,则不会有“物化”一说。
所以,庄子对死亡的看法一直很简单,死亡就是自然肉体的消失,生命的结束。
没有第二个意义。
那么死亡的生命里的精神世界是否也随着死亡一起消失了呢?庄子提出了“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实体消失了,生命消失了,但是精神会与火一样有其他的实体传递着。
而事实也证明了庄子观念的正确,他老人家说的这个道理至今流传着。
因为生命生生不息,思想代代传承,所以生与死不再是决定思想的主要因素,“绝迹易,无行地难”人们传承着前人的精神精华的同时也留下了自己的思想,于是《庄子》有了外篇,于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庄子》去看待庄子。
三、自然的融合——庄子的生死观
“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南怀瑾先生在《《庄子》讲记:大宗师——安时而处顺》中诙谐的解释:“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在一起讲,他们用人体来做比喻,谁能够把虚无当头,把生命当作脊背,把死亡当作屁股,换句话讲,一个人随时在空灵之中,活着无所谓,就那么活着, 死了就把身体丢下来,像拉一堆大便在地方一样。
如果世上有一个人能够懂得,活着同死亡是一体,是道的一个过程一个现象的这个道理,那我们就可以同他做朋友了。
①南怀瑾先生的讲解里谈到了“活着和死亡是道的一个过程、一个现象”,笔者认为“活着和死亡是一样的自然现象”,是同属于“道”里面的现象。
道是
庄子一生追求的精神境界。
但是庄子没有任何一个字说过他是超越生死的,从《大宗师》里,庄子通过颜回与孔子的对话告诉我们“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
”孔子称赞“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
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
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
”那不是孔子称赞孟孙才,是庄子在树立“当世真人”的榜样——孟孙氏,也是庄子追求的境界。
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但是不是精神的结束,对于庄子来说,死亡是个体的必然,有生就有死,能坦然的接受生,就能淡然的接受死。
在关于庄子的传说里,有庄子丧妻后“方箕踞鼓盆歌”,可见庄子不仅仅是文字间的思考,行为上也是这样努力做的,以自然的态度对待生死,但是在传说里的庄子也不是真正的完全的如他的文字那样超脱,因为惠子还看到庄子那悲切的容颜,也就是说庄子在文字里说的能超脱生死,“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的真人境界,庄子并不能真正的淡然自己相伴多年的妻子的死亡,他无法淡然,无法“不知”,于是用“方箕踞鼓盆歌”的行为来提醒自己应该淡然。
笔者从庄子留给我们的文字里看到了庄子内心对死亡的态度,“死亡”在庄子的内心深处就是生命形式的结束,这个本体生命从此不再存在。
尽管庄子追求的精神世界里没有情感上的过度起伏,但是他能真的淡然吗?一句“浑沌死”就能看出死亡在他心里依然是有情感存在的影响。
但是对“道”的追求是庄子的理智所向,他将被死亡
触发的情感淡化,直至消失。
“悦生恶死”是庄子对别人的总结,在《养生主》里通过秦失吊老聃,三哭而出的故事告诉我们庄子认为悲痛死亡是没有顺应天命的表现,人的生与死都是上天决定的,人
只能承受生,当然也要坦然面对死的必然。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如同天会黑一样,人是会死的。
因此不应该好生恶死。
《大宗师》里庄子将自己追求的精神境界形象化成了“古之真人”,“真人”的境界是“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生不用高兴,死不用悲伤。
庄子一生都在努力向着这样的境界行进着,“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这话不是庄子表达自己,而是说给别人听的,似乎是一种安慰,“把我的生看作好事的人,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
”生是自然的,死也是自然的。
如果生是开始,那么死就是结束。
如同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是自然的必然。
当自己面临死亡之时,为周围的人想,希望别人“善”待死亡。
为此庄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们带着庄子的心以与众不同的态度看待生老病死,让世人惊叹的同时,庄周满
足的离开了人世。
他的生命形式结束了,但是他对生命的探究与想法一直引导着人们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 南怀瑾《讲记:大宗师——安时而处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