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生死观及其悲剧心态
浅谈庄子生死观及其悲剧意识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谈庄子生死观及其悲剧意识张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庄子可谓先秦诸子中第一矛盾之人,庄子哲学也始终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心与身,灵与肉,无限与有限,超俗与随俗,不可言说与已经言说。
清人胡文英曾言:“人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
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
”[1]在庄子那些冷漠颓废、不动声色、看破一切的洒脱之中,其实饱含热烈、积极、绝望的深情。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悲剧意识;至乐无乐作者简介:张宇(1994-),女,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92-02世人言庄子言语恣肆,超脱淡泊,能看懂内篇便能得无穷快活。
《逍遥游》想象诡谲,境界宏大,确实给人无穷的浪漫自由之感。
无依无待,无挂无碍的至人之境,人人心向往之,却无人能至。
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之苦也!”老庄道家,特别是庄子眼皮底下的尘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法挽回的悲剧。
在古希腊悲剧中, 希腊人同样也认识到了这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性,但是希腊人对悲剧性的认识,表现为对一种超自然力,一种不可抗拒的邪恶命运的关注,这种关于邪恶命运的悲剧意识浸透了整个希腊神话。
换句话说,这种邪恶的超自然力就是希腊人的“道”,在希腊神话中此道最为邪恶,因其无知无识,所以毫无道理。
让英雄沦落,让好人折磨,让美好毁灭……此道不因人改变,不因人的评判标准行动,人无法用自己的逻辑去理解。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2]如此大悲大痛的时代,庄子既体会到人世的悲剧,却未将降临在人身上的苦难命运归罪于天道,而是内发性的发掘苦难的根源。
希腊人眼中的“邪恶”是“道”的本性,而庄子认为“道”,至善、至真、至美。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作者:王厚明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22年第04期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为人洒脱不羁,处世淡泊旷达,主张从容面对人生悲欢离合,不为万物和自身的变化而悲喜。
特别是在生死观上,庄子认为人之生死都是一种“天行”,生命是自然运动变化的结果,“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对功名保持“恬淡寂寞、虚无无为”的平常心,才是应有的人生态度。
庄子的妻子不幸去世,他不仅面无愁容,还敲着盆唱起了歌,让前去吊唁的好友惠施很是不解。
他责怪庄子说:“你的妻子与你长相厮守,为你生儿育女,老而身死,你不悲伤痛哭也就罢了,却还敲着盆唱歌,这有点太过分了吧?”庄子淡然一笑:“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伤,但我不能一味地受感情支配。
人原本没有生命、没有形体、没有气息,只是在天地变化之间才形成了有气、有形、有生命的人,死是生命变化的结果,这与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变化一样。
现在我的妻子已经安息于天地之间,我却要哭哭啼啼的,那不是不通生命变化之常理吗?所以没有什么可伤心的。
”庄子坦然看待生死,推崇生如鲲鹏之逍遥,死若秋叶之静美,对生命看得通透,对死亡也看得豁达。
生死两忘,人生当歌,不失为一种境界。
在庄子临终的时候,弟子们都想着如何厚葬自己的老师。
庄子尽管气若游丝,却依然笑着说:“我死了以后就放在荒郊野外,无须埋葬,天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双璧,星辰就是我的珠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還有什么比这个更好呢?”弟子们对庄子说:“夫子呀,这样怎么行呢,乌鸦、老鹰会把您吃掉的!”庄子笑道:“在地上会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会被蝼蚁吃掉,从乌鸦、老鹰那儿抢过来给蝼蚁吃,为什么要这么偏心呢?”不去看重死后的礼仪,显示了庄子朴素务实的人生态度。
在他看来,老天用形体来示人存在,用生活来驱人奔忙,用衰老来使人闲逸,用死亡来让人休息。
因此,他认为当“不知说生,不知恶死”(“说”通“悦”),不会为活着而感到快乐,不会为死去而感到伤心。
国学:《庄子》的生死观
国学:《庄⼦》的⽣死观有关先秦诸⼦的著作除《庄⼦》以外鲜有直接谈⽣死⼤关的。
作为后世正统的儒家⼀脉由孔⼦的⼀句“未知⽣,焉知死?”堵住了后世儒学谈论⽣死的道路。
《庄⼦》作为先秦诸⼦中最特⽴独⾏的⼀个,不仅在⼤谈如何养⽣延命,⽽且《齐物论》和《⼤宗师》等篇章中更是对⽣死进⾏了直接的辩论与描述。
⼀、《庄⼦》的⽣死观1.《庄⼦》以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谓“⽼聃死”就是证明。
⽼聃死,秦失吊之,三号⽽出。
弟⼦⽈:“⾮夫⼦之友邪?”⽈:“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然。
始也吾以为其⼈也,⽽今⾮也。
向吾⼊⽽吊焉,有⽼者哭之,如哭其⼦;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之,不蕲哭⽽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时也;适去,夫⼦顺也。
安时⽽处顺,哀乐不能⼊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养⽣主》)历史上有关⽼聃的记载,说他是西去出了函⾕关,⽽“莫知其所终”(《史记·⽼庄申韩列传》)。
此处偏⾔及其死,后世的道⼠神化⽼⼦之流不得不做还未《庄⼦》此段作⼀番说解:“此独云死者,欲明死⽣之理泯⼀,凡圣之道均齐,此盖庄⽣寓⾔⽿。
⽽⽼君为⼤道之祖,为天地万物之宗,岂有⽣死哉?故托此⾔圣⼈亦有死⽣,以明死⽣之理也”(《庄⼦疏》)。
圣⼈亦有终期,则《庄⼦》认为⽣命必有尽头是可以想见的了。
这样,养形养寿以求长⽣久视便是渺不可及的企望。
《庄⼦》既知⽣命不能永久,因⽽不以养形为根本究竟,那么,⾯对死亡,可以⾔说的便只是⼈的态度了。
死亡是⼈⽣的必然,对其⽤情过度,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天之所受,本⽆物也,犹以有情相感,则是忘其始者之所受,⽽遁逃其天理,背弃其情实”(林希逸《庄⼦⼝义》) 。
⼈的⽣死是⼀个⾃然⽽然发⽣的过程,“‘时’者值其时,‘顺’者顺其常”(锺泰《庄⼦发微》),“安时处顺”就是知道⽣命有其来临之时,也应顺其天理,坦然⾯对它的离去:“既知其来去之适然,则来亦不⾜为乐,去亦不⾜为哀”,“知其⾃然⽽然者,于死⽣⽆所动其⼼,⽽后可以养⽣也”(林希逸《庄⼦⼝义》)。
庄子生死观探析
庄子 生死 观探析
苏 海 燕
( 安徽 大学哲 学 系
摘 要
安徽 ・ 合肥
2 3 0 6 0 1 )
人生哲学是对人 生重要 问题 的思考和探索, 而生死 问题乃是其核 心。 在先秦诸子 的观消解 了死亡的悲剧意识 , 化死亡的忧惧感为精神 的至乐感。这给我们启示, 使我们去思 考、 去探 索如何更加理智地 顺应 自然, 尊重规律 ; 如何更好地珍惜生命 , 豁达面对人生。
关键 词 庄子 道 生死 观 超 脱 随 顺
中图分类号 : B 2 2 3 . 5
l 道通为一 , 生 死 自然
文献标识码 : A
的确 是 一 种 别 具特 色 的 生死 观 。
“ 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 。庄子 以“ 道” 为基础, 将万物 庄子是从生命本身 的意义上肯定死亡的价值 ,认为死亡 与 我 融 为一 体 , 认 为死 生 如 日夜 交 替 , 完 全 出 自 自然 。 《 齐 物 可 以解 除人 生 的 负 累和 重 压 , 可 以使 人 获得 自由, 可 以使 人优 论》 : “ 物固有所 然, 物 固有所可; 无物不然 , 无物不可 。故为是 哉 游 哉 地 在 另 一种 状 态 下 存 在 。 生命 体在 生存 状 态 下 得 不 到 举莛与楹、 厉与西施 、 恢愧懦怪 , 道通 为一 。 ” 这就是说, 万物都 的东西 , 在死亡状态中都可 以得到, 这就是死亡的意义和价值 。 有 自己的 固有 性状 ; 但 从“ 道” 看, 万 物 的 内在 实 质 都是 相 同的 , 3生 死 困境 的超 脱 3 . 1 生 死 通 达 都是“ 道” 的显现。 由此可 以推出: 生死并无本质 不同, 都是“ 自 然” 之“ 道” 的循环运化环节 。庄子认为, “ 道” 是永恒 的, 又是 《 庄子》 中有 《 达生》 篇: “ 达生之情者, 不务生之所无以为。 ” 普 遍 的 。它 是 世 界 运 转 的 根 源 , 它通过 “ 气” 的离 合 运 动 而 创 意即不强迫生命本身为其所不能为的事 , 不违背生命的本性 。 造 生命 。人与万物 同是 “ 气” 运动变化的产物。从表面上看 , “ 达生” 不仅 仅 是 指 通达 人 生 之 理 , 也包 括 通 达 生 死 之 理 , 对 生 天下万物各有区别 , 大小不一 , 形态万千 , 但从 “ 道” 的角度来 死 能 持 一 种 超 然 的 态度 ,将 其 置 之度 外 ,追 求 一 种 安 于 自然
庄子的生死观
论庄子的生死观要谈庄子的生死观,首先夭谈一下庄子的主要思想。
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道‛。
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人从生到死,经历了一遍,便归于尘土,回归到自然,无论你生前是贫穷还是富有,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么人来到这世上有什么用?只有‚道‛是永恒存在的。
因此,庄子的生死观中处处体现出‚道‛意味。
生与死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探讨哲学所不能避开的话题,庄子也不例外。
古今中外,名人不少,但真的能看开生死的人却并不多。
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
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受临终之苦的折磨时,呼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
」「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向看护他的医生这样问。
「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
我病如能痊愈,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
」叔本华临死前曾吐露这样的心声。
尽管叔本华生前做过如此多的研究却仍然害怕死亡,对此庄子的态度却又显如此的洒脱。
《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反正是要死的,干嘛还要浪费东西,怎么都是腐烂,被谁吃又有什么分别?有人说庄子太无情,确实,连他本人都这么说,如庄子《德充符》中他与惠子的对话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
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但他是否真的无情呢?《庄子〃至乐》中庄子的妻子死了,开始庄子也‚独何能无慨‛,但后来庄子看开了生死,‚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在讨论庄子的生死观时,得先理解他的核心思想。
庄子认为生死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对立。
比如他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门。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生和死其实是相互依存的。
他提倡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像水流一样,无拘无束。
首先,庄子对于生命的看法很独特。
他不把生命看得太重,认为生命只是一种存在。
他用“蝴蝶梦”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梦中他是蝴蝶,醒来后却不确定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份和现实都是相对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世俗的标准束缚,但其实可以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
很多时候,放下执念,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再来说说死亡。
庄子觉得,死亡并不可怕。
他提到“无生无死”的境界,表达了对生死循环的理解。
其实,死亡就像一个轮回,仿佛一场季节的变换。
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景。
正如他所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他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短暂并不意味着无意义。
其次,庄子强调生活中的自由。
自由对他来说,是超越生死的关键。
他常常用“逍遥游”来形容这种状态。
在逍遥的境界里,心灵是无拘无束的,哪怕面对生死也不会有恐惧。
就像在大海中遨游,任凭潮起潮落。
人生的烦恼,往往源于对生死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执念。
在庄子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
就像“北海之鲲,化为鹏”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转变。
我们应该接受变化,拥抱每个阶段的自己。
生活中,哪怕遇到挫折,也能在痛苦中找到成长的契机。
最后,庄子的思想对现代人也有启示。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常常陷入焦虑中。
庄子的智慧提醒我们,别忘了停下来,观察生活的美好。
享受当下,别被未来的未知所困扰。
他提倡的“道法自然”,其实就是要我们顺应生活的变化,接受一切。
正如他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有的变化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庄子的生死观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他的思想鼓励我们去探索内心,接受自然的法则。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我们能找到生活的最终智慧,活得更加自在。
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
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庄子的著作中,他对人生和生死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并分析其思想的深度和长度。
庄子的人生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我实现。
他认为人应该像大自然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被社会的功利观念所束缚。
庄子的这种人生观与现代社会中追求物质利益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一定的深度。
庄子的生死观也是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宇宙的自然规律。
在庄子看来,生死是一种变化,就像四季更迭一样,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过程。
他认为人应该对生死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要过分恐惧或追求生死。
庄子主张人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
他提出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云出岫,自然无心”的观点,强调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过分追求或逃避生死。
庄子的这种生死观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和追求有着重要的启示,具有一定的深度。
庄子的人生观和生死观的深度和长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的思想超越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种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和功名利禄的观念形成了重要的反思。
其次,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超越了个人的恐惧和追求,强调人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
这种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和追求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
最后,庄子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他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有着广泛的意义。
综上所述,庄子的人生观与生死观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浅谈庄子的生死观
浅谈庄子的生死观【内容摘要】:“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 (《庄子·知北游·知北游玄水》)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生不足喜,死不足忧,视死若归。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
人人都有各自的舞台各自的角色,也有说不清道不尽的故事。
而何谓人生,人又为何而活?这也许是每个人心中的疑问,有些人可能已找到了答案,但有更多人在为此而迷惘和彷徨。
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不同的人,必然有不同的选择。
有的人选择积极去谋取社会上的金钱与地位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并借此来显示自身的高贵;有的人选择放弃自身所拥有的外物而去追寻那理想中的淡泊生活。
前一种人会“重生”,因为他们对生有无限的渴求,并对死感到惧怕;后一种人对生无所求,对死亦无所畏,他们平静地看待生与死,平静地对待生活中的喜与悲。
而何谓生,何谓死?这一直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断研究的课题,耗尽了不少先圣哲人的一生,只为解开生命,死亡的奥秘。
但在庄子眼中,这些却是微不足道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才老身死,不哭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今又变之而死。
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 (《庄子至乐鼓盆而歌》)正当惠子不解庄子的无情之时,庄子解开了惠子的疑惑。
他说,他之所以不悲泣是因为他认为一个人还没有来到这个人世的时候,是没有生命的,甚至连形体也不存在,连构成他生命的那种气也不存在。
只有当气发生变化,并诞生形体时,形体才产生了生命,而既然本来是“无生”,当然仍旧要归于“无生”,那么生死不过是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如果生就快乐,死就悲哀,这是“不通乎命”的。
必备庄子作文素材
概括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质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那么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二、哲学观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
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三、10个话题1、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挖苦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
2、境界有大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无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3、感悟与超越: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
可见名利二字是世人难以舍弃的追求。
但是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薄为大,因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
4、认识你自己: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作者:陈毅力来源:《西部学刊》2019年第10期中国古人十分重视生死问题,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不能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因此只能将生死问题神秘化。
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待生死问题却持豁达乐观的态度,在《庄子》一书中,他提倡生死一齐、生死自然与贵生重生的观点,倡导人们保养好自己的精神与形体,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
一、对庄子生死观基本内容的评析对庄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思想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在其看似旷达的生死观背后隐藏着一些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也就是个人无法“逍遥”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屈从于现实的生存世界。
正因如此,庄子企图以豁达乐观的生死观来消解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死亡的过度恐惧。
就人的生死流转过程而言,庄子认为,决定生死存亡的必然法则是完全外在于人的存在,人们难以把握与理解生死的必然法则。
人人都想只有生而没有死,只有存而没有亡,这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那么,如何才能参透这种必然法则呢?他在《达生》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1]在庄子看来,人的形体是转瞬即灭的,而精神却可以超然于世外,想要真正保全生命就应该抛开世事的烦扰,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养好自身的生命。
然而,这种抛开世事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去保养自己的生命呢?庄子又通过痀偻者承蜩的故事来说明只有通达生命实情,不要存在主观上的成见,了解到保养精神的重要性,做到形神兼养,把保养自己的精神放在重要的地位,才能勘破生死的奥秘,将生死问题自然化。
庄子通过这样的论述,将生死问题巧妙地提高到了“养神”的思想境界,并在后面的论述中将生死问题一齐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死亡所带来的压力。
读后感论文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读后感论⽂从《庄⼦》看庄⼦的⽣死观从《庄⼦》看庄⼦的⽣死观摘要:《庄⼦》⼜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是战国早期庄⼦及其后学所著,也是庄⼦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庄周梦蝶和⿎盆⽽歌等故事⾥,我们能看出庄⼦的⽣死观,⽽由⽣死观⼜可深⼊理解庄⼦的哲学思想。
本⽂将从庄⼦和《庄⼦》的概述介绍⼊⼿,逐步剖析庄⼦的思想精髓,进⽽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关键词:庄⼦⽣死观哲学思想⼀、庄⼦与他的《庄⼦》庄⼦,姓庄,名周,字⼦休(亦说⼦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学家。
创⽴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物之⼀。
庄⼦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过分析批判。
同时庄⼦为⼈⽣性洒脱随性。
有⼀则⼩故事: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庄⼦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重利;卿相,尊位也。
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的⽜吗?喂养它好⼏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
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
你赶快给我⾛开,不要侮辱我。
我宁愿象乌龟⼀样在泥塘⾃寻快乐,也不受⼀国君的约束,我⼀辈⼦不做官,让我永远⾃由快乐。
”可见庄⼦并不像孔⼦、孟⼦⼀样希望⾃⼰的学说主张可以为政治所⽤。
庄⼦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研究道学。
他⼤⼤继承和发展了⽼聃的思想,与⽼⼦并称“道家之祖”。
他把“贵⽣”、“为我”引向“达⽣”、“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
《庄⼦》约成书于先秦时期。
《汉书·艺⽂志》著录五⼗⼆篇,今本三⼗三篇。
其中内篇七,外篇⼗五,杂篇⼗⼀。
全书以“寓⾔”、“重⾔”、“卮⾔”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学说⽽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倡⾔逍遥⾃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
⾏⽂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是以自然的、变化的心态静观生与死。
他悟透了生死的本质,将人的生死看成是一个生命的自然和必然的过程,是一种境界进入另一种境界,由有形而化为无形的原始状态,故应持以“恬静寂寞,虚无无为”的平常心,自然随性,“生不足喜,死不足悲”。
生与死,不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百思千虑的现实。
曾听说有人请教季羡林先生:“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季老回答:“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是主义消失吧。
”
儒家的生死观,却又别于庄子,《论语·先进》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子路问孔子死是什么,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说:“活着做人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能说明了死的道理呢?”孔子强调的是“入世”思想,要好好做人,活好当下。
而人之死应该悲伤,应该哀悼,应该守孝。
但“死”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又是靠“生”的意义来体现和诠释的,故也有了儒家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一说。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摘要] 本文就《庄子》内篇文字探讨庄子对生与死的看法,力求摈弃外来思想影响,从内在心理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庄周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其自然的接受,而不应该好生恶死。
[关键词] 庄子内篇生死观自然庄周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比他的生命要长远,后世千年一直都众说纷纭,庄周的生命已经结束,可是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时空中存在。
我们只能从《庄子》一书中窥得他的思想,仁者见仁,有人说庄子认为生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于丹心得》),但是从《庄子》全书来看毕竟有他人的思想夹杂其中,所以本文的作者仅就内篇文字来解读庄子的生死观念,力求最真实的解读庄子的思想。
一、自然的存在——生庄子用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用了两件事情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他心中的“生”: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和“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天生形体与常人不一样的右师坦然面对自己形体的异常,“天也,非人也。
”人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形式,我们只能接受生命的存在。
上天给予右师与众不同的外形,可是上天同样给予右师生存的权利,既然“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人能做到就只有安然接受。
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庄子很实际的提出了一种比较的观点:虽然辛劳,但是比起在牢笼里的生活,野鸡是绝对不会愿意到牢笼里生活的。
也就是说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要顺其自然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人的生不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庄子的思想里,“天”是决定“生”的,而“天”到底是什么呢?庄子的一生里都在思索,但是他也不能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以自己“人”的思维去表达。
首先就是天命不能改变,而只能去承受。
无论“生”得多么艰难,人们都只能承受。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
庄子的生死梦幻:生不若死人生如梦
庄子的生死梦幻:生不若死人生如梦生不若死、视死如归或者是庄子在生死观上将人生如梦的观念推向极致的又一高论。
梦,不仅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话题,同样是一个富于文学意味的话题。
在庄子书中,梦境不是寻常的,它连接着宇宙鸿蒙的初始,连接着忘却身外的得失祸福,也同样连接着庄子至美至乐的至人终极追求。
梦境离无穷之门已不遥远,在那里,庄子与天地万物并生,当庄子的形骸或许早化入幽石穷尘的时候,一只蝴蝶正栩栩然而起。
于是,庄子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籧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在梦中,蝴蝶感到惬意快慰(适志),那是蝴蝶的心灵感觉,在庄子的寓言里,一切虫、豸、蠛、蠓、蜩、鸠、鹪鹩,都有着活泼泼的生命和生命的感受,它们自然而生,自然而死,来去都是过程。
庄子说梦,他是何等地羡慕那在繁花碧草间翩然起舞的蝴蝶!一旦他梦中醒来,他在诧异惊叹之余,不愿失去这一梦境,他提出了一个旷古未见的天才的问题,这问题何等睿智,又何等痴谆:是庄周梦中的蝴蝶,还是蝴蝶梦中的庄周?梦,从此在中国的诗人、哲人那里成了永不憩止的话题,而天才的人们都和梦结下不解之缘,李白梦游天姥,徜徉于千岩万壑,闻清猿啼叫,听天鸡长鸣,看虎瑟鸾车,迎仙人来降,何其快哉,梦中有之,世上所无。
然则霍然梦醒:“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这一场梦,使李白彻悟了人生:“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庄子和李白看来,重要的是将梦境化为现实,将现实化作梦境,那么必然对人生作如此的解释——人生如梦。
然而庄子似乎在其他的章节中,进一步地阐明他的观念——人生不如梦,而觉时的清醒则是愚者的自诩。
《庄子》书中用长梧子对瞿鹊子的一段讲话来阐明做梦比清醒为乐的观念:;我哪里知道生之欢愉的错误乃是一种迷惑,我哪里知道畏生怖死的错误就像少年沦落人间而不知真正的归宿?”“予恶乎知说(悦)生之非惑邪?予恶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庄子·齐物论》)认识人生是一场梦境,而且不必清醒地判断是非、祸福、升沉、荣辱,那么这梦境便是庄子的蝴蝶之梦、李白的天姥之梦。
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正文: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庄子》心得之《谈笑论生死》于丹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对于生死,庄子有很多很多相似的故事,比如说他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那么庄子说,古之真人不悦生也不畏死,没有觉得说生命在拥有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喜,他也不觉得死亡来临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怕,他说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庄子里面讲了很多这样的故事,他说呢,有这样几个人,大家活着的时候是好朋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结伴在一起,后来,这里面子桑户就先死了,孔子听说了,就派自己的学生子贡去帮忙处理丧事,子贡去的时候看见子琴张和孟子反这哥俩,一个在那儿织草帘子要收拾这个灵柩,另外一个在那儿敲着琴,俩人都对着子桑户的尸体唱歌呢,说挺好啊!你现在已经回到本真了,你看我们还是人,子贡就非常不理解,回去跟他老师说,你看这两个人他们对着好友的尸体这样唱歌,他们到底什么心思啊?孔子当时就说,他们这些人已经没有生和死的边界了,他们完成的是心神跟天地的共同遨游,有没有这个身体形骸对他们来讲是不重要的,所以一个朋友走了,两个朋友就像是送一个人远行那样是一种坦坦然然的相送,其实在这里面他讲了一个道理,就是在这个生命之中,每一个人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以庄子的这种豁达去穿越生死大限,也许在今天是比庄子那个时候更重要的命题,因为庄子那个时候物质太贫瘠了,人的选择太少了,所以活下去会变成一个单纯的愿望,而今天人可能拥有太多的富足,但是在抉择的迷惑中反而会不堪重负,也就是说抉择过多,人生之累相对也多,所以在当下,不仅是抉择生与死,外在的这么一种选择,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灵中让多少有价值的生命能够真正活下去。
浅析庄 子的生死观一一以《大宗师》为中心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一一以《大宗师》为中心生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哲学思考的重要范畴。
庄子,这位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其著作《大宗师》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智慧,对生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展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生死观。
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的变化过程,就如同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
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在庄子看来,生死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而是天命的安排,是大自然运行的法则。
我们不应为生死而悲哀或喜悦,而应坦然接受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
庄子还指出,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和忧虑,往往源于对生命的过度执着和对死亡的无知。
我们总是将生命视为宝贵的财富,拼命追求长寿和永生,却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意思是说,大自然赋予我们形体,让我们在生命中劳碌,在衰老时得到安逸,在死亡时得到安息。
因此,善于对待生命的人,也应该善于对待死亡。
庄子认为,只有当我们放下对生命的执着,不再将生死视为对立面,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超越生死的恐惧。
在《大宗师》中,庄子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生动地阐述了他的生死观。
其中,“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子舆生病,身体变得扭曲丑陋,但他却能坦然面对,说:“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子来病危,妻子儿女围着他哭泣,而他却能平静地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生死时,表现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豁达和从容,正是庄子所倡导的生死态度。
庄子的生死观并非是对生命的漠视或消极对待,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摆脱外在的束缚,而是超越内心的执着和恐惧。
当我们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不再被生死所困扰,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种“逍遥游”的境界,正是庄子理想中的人生境界,也是他对生死问题的终极解答。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对生死看得很淡然、很自然、很豁达、很乐观,认为生与死只是生命形态的变化。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庄子的生死观。
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庄子是这样说的: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不知道害怕死。
出生来到人世他不欣喜,死去离开人世他不拒绝。
他只觉得逍遥自在地去了,逍遥自在地来了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探究哪里是他死后的归宿。
他欣然接受一切,忘记生死,复归自然。
他还认为生死是命运的安排,有如昼夜交替,是永恒的、正常的自然现象。
再看看《庄子-至乐》中的一则故事
庄子妻死,惠施前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坐守棺旁,鼓盆而歌,就是拍打着瓦盆唱着歌。
惠施看不过去,说:你不哭也就够了,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你说的这样。
妻子死了,我开始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啊!紧接着他说到妻子这个生命个体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最初是无生、无形、无气;后来阴阳二气交合,变成魂气;再后来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天生又变成了死。
他说:她的生死与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多么相似啊。
现在她就要从我家的小屋去到天地巨室,坦然安卧,而我嗷嗷哭着送她,自感太不懂得生命的道理了,所以停止了悲伤,拍打着瓦盆唱起了歌。
我们看看,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是何等的超然和达观!。
庄子的生死观与终极意义的探索
庄子的生死观与终极意义的探索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对生死观和终极意义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庄子的生死观和终极意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人生的启示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庄子的生死观庄子的生死观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无法避免的。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写道:“生也者,天之所与也;死也者,天之所离也。
”他认为生是天赋给人的,死是天取走人的。
庄子的生死观强调了生死的自然性和必然性,人们无法改变生死的现实。
因此,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生命的延续,而是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死。
庄子还提出了“大梦”理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梦境,一切都是虚幻的。
他说:“逢其时而踌躇,遇其事而愠懑,是以不足与人争天年。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对生死的恐惧和追求,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一切。
庄子的生死观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宽容性,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庄子的终极意义探索庄子对终极意义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上。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
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写道:“寄意寓形,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被外界的名利所束缚。
庄子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分干预和操控。
他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事而无不事。
”他认为人们应该放下功利心和欲望,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庄子的终极意义探索强调了人的内心追求和自由,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庄子的启示庄子的生死观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庄子的生死观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享受和名利的追逐。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所束缚,忽视了内心的追求和心灵的宁静。
庄子的生死观提醒我们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死,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
庄子的生与死观与生命哲学
庄子的生与死观与生命哲学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庄子的著作中,他对生与死的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哲学。
本文将从庄子的生与死观以及庄子的生命哲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庄子的生与死观庄子的生与死观可以说是一种超越了传统观念的独特观点。
他认为生与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而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
在庄子看来,生与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就像四季更替一样,没有终点和起点。
他用“蝴蝶梦”和“胡蝶之梦”来形容生与死的关系,强调了生死的虚幻性和相对性。
庄子认为,人们通常对于生与死的看法是片面的,过于执着于生命的存在和延续。
他用“鱼之乐”来形容人们对于生命的追求,指出人们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和享受,忽略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放下对于生命的执着,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二、庄子的生命哲学庄子的生命哲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人的自由自在。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而不是被外界的束缚和规范所限制。
他用“逍遥游”来形容人们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
庄子的生命哲学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相融合,顺应自然的规律和节奏。
他用“大椿之木”和“大泽之鱼”来形容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应该像大树一样深深扎根于大地,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大海中游弋。
庄子的生命哲学还强调了人的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心灵的升华。
他用“至人之道”来形容人们追求道德的境界,指出人应该超越功名利禄和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清净。
三、庄子的生与死观与生命哲学的现实意义庄子的生与死观与生命哲学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首先,庄子的生与死观提醒人们要超越生死的界限,放下对于生命的执着,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被功名利禄和物质欲望所束缚,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探索与争鸣
在这里,庄子借助单豹和张毅的故事来说明,在贵生 美化来减轻甚至于消除死亡所带来的恐惧与不安,也就
重生以力求保养自己生命的同时,应该注重于形神兼养, 是现在常说的“节哀顺变”。为了进一步消除这种恐惧
在保养生命的过程中忽视形体或者忽视精神,都无法在 与不安,庄子又讲了老子薪尽火传的故事,他在《养生主》
度恐惧。
度上是相通的,虽然从表面上看,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
就人的生死流转过程而言,庄子认为,决定生死存亡 的结果,但从生命的本质上来说,生与死只不过是个体生
的必然法则是完全外在于人的存在,人们难以把握与理 命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可以
解生死的必然法则。人人都想只有生而没有死,只有存 相互转化的。庄子这种生死一齐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
二、对庄子生死自然观点的考量
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
庄子提倡贵生重生,却并没有陷入贪生怕死的境地, 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7]
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从庄子对于死
在这里,庄子借用秦失之口,一方面批评吊唁老子的
亡问题的思考上来看,他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死亡” 人并未超脱生死的境界,不懂得生死自然的道理,另一方
然而,这种抛开世事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 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
那么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去保养自己的生命呢?庄子又 以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 通过痀偻者承蜩的故事来说明只有通达生命实情,不要 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3]
013
2019 年 5 月下半月刊(总第 91 期)
化。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待生死问题却持豁达乐观的 的奥秘,将生死问题自然化。庄子通过这样的论述,将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庄子的生死观及其悲剧心态郭丽娟(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 要:庄子的生死观认为,道为万物之源,世间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生死更是如此,气聚为生,气散为死。
生死是很自然的事,将生与死等量齐观。
这种对生死的大彻大悟的背后其实是体现出了庄子的一种悲剧心态。
庄子既不满于现实,却又无力改变,最后只能逃回内心深处,企图把自己泯灭在逍遥自由的空间里,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也可以说是庄子对生活采取了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
因此庄子的生死观在对于生和死做出了自我的哲学判断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庄子对于自己所期求而不得,退守精神家园的一种悲剧心态。
关键词:庄子; 生死观; 悲剧心态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3)07-0054-03On the Conception of C huang -tzu and the Tragedy MentalityG UO Li juan(De p a rtment of Art and Journalism,South west University o f Nationa lities,ChengDu,Sichuan 610041)Abstract :The conception of Chuang-tzu abou t death implies that Tao is the source of universe which is al ways constantly changing.Especially,li fe and death is always changing,too,Qi decides the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Chuang-tzu holds that li fe and death is a very natural thing and calls for security at harmony .He is against the violation of the laws of nature and stresses the value of li fe.At last,you would achieve the complete liberation of the spi r i tual.However,this open-minded altitude about living and dying just reflects a tragic state of Chuang-tzu s mind that people could not change the process of death and life.So he thinks people have to submit.In fact,the sense of hopelessness comes from this upsetting world and is difficult to change.He has to recoil from the reali ty and regain his own world and dim the sense of self-existence.This actually shows a tragic state of mind.Key words :Chuang-tzu;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 traged y mentali ty收稿日期:2013-05-29作者简介:郭丽娟(1986-)女,山西岚县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
庄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他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主张集中体现在了!庄子∀一书中,而且他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主张都是以他所体悟的 道 作为基础的,而一个人首先就是有生命意识的本体,对自己的生命存在做一个清晰的认知才可以进一步 推己及人 。
所以笔者认为一个人如何定位自己的存在性,会对他怎么看待世界、看待自己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造成直接影响。
而 生与死 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首要事情,所以对!庄子∀中所体现出的生死观予以客观揭示,从而为我们能全面的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主张的做法就有了它的必要性。
纵观!庄子∀一书,庄子在体认 道 的过程中是不断地对生与死进行思考的,他一生清贫,却又拒绝了高官厚禄,甘心居于陋巷,保持着自己高尚的品行,洒脱的笑对人生风雨的洗涤。
他为何能如此呢?这其实是源于他的在其 大道思想 的影响下而形成的豁达的生死观。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在庄子这种极力推崇逍遥自在、生死互通的生死观背后所持有的心态是否真的如他所讲是快乐自由的。
而论者经过仔细研究,却认为这种对生死的豁达其实是体现出了庄子的一种悲剧心态,即既然死生不以我之态度为转移,何不逆来顺受,这其实展现的是一种对于现实不满但却又难以改变的无力感,因此他只好将自己归于天地宇宙中,泯灭了自我的存在感,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悲剧心态的展示。
所以本论文在揭示!庄子∀中的生死观的同时也会探究庄子隐藏于其中的悲剧心态,以期对!庄子∀中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主张做出全面的认识。
一、庄子的生死观庄子在面对极端悲惨的现实世界,心情是沉痛的。
他把这种沉痛感融入到字里行间。
在!至乐∀中他感叹:人之生也,与忧俱生。
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忧,他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而奋战。
为了突破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固有束缚,庄子追求超脱,这不仅是超脱血肉之躯,更要突破自我实体。
然而,无论是追求何种形式的自由,首先就得对生与死这两个大问题做出自己的哲学思考,也就是得持有自我的生死观。
因此下文拟将从庄子对于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中,总结出庄子的生死观。
(一)庄子对于生的思考庄子对于生的思考主要是借助 道 来实现对生命自由第32卷第7期怀化学院学报 Vol 32 No 72013年7月JOURNAL OF HU AIHUA UN IVERSITYJul .2013进行不懈的追求。
道 是!庄子∀一书中最基本概念,属于追求生命自由的范畴。
!庄子#大宗师∀中对于 道 的表述是这样的: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惟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
[1](P 60)这段话基本上是对 道 做的一个基本意义的阐释。
庄子认为, 道 是无形的,是永恒的,在时空上是不灭的,是天地万物的根本。
庄子的道是要 体会 的,而且庄子更加着重要 得道 。
然而 道 是无形的,属于 可传而不可受 的范畴。
!庄子∀中认为绝对性、永恒性、超越性、普遍性、自然无为性是 道 的特别属性。
[2]通观!庄子∀一书,它里面提到的 道 的存在是无条件的, 是万物之所系 , 一化之所待 (!大宗师∀),[1](P59)这是 道 的绝对性; 道 是无所不在的,是 自古以固存 的、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 ,这是 道 的永恒性; 道 又是 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的,这是它的超越性; 道 遍及了六合四方,这是它的普遍性; 道 讲求安时顺命,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1](P17)这便体现了它的自然无为性。
庄子反复的阐述 道 ,实是在为了其追求的精神境界∃∃∃生命的绝对自由,来做理论范畴上的铺垫。
从 道 自然无为 的本性出发,庄子讲求要顺 道 而生,安命无为,庄子认为现实生活的尔虞我诈,是世俗之人的悲哀,他们 终日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
[1](P12)当时人们的生命是不自由的,这是世人最大的悲哀。
庄子主张安命无为,追求生命的自由,才能突破这种人生困境,最后达到生命自由的境界。
主张一切顺应自然、天命,抛弃欲望,那么心境就会自然澄明,从而摆脱外物的干扰和役使后取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
能做到如此的人就是真正体悟了 道 的人。
在这些人看来死生、富贵贫贱、功名利禄都是如常的,没有区别的。
也就是!达生∀中讲到的 命之行 是 不知吾所以然而然 ,[1](P163)采取任何行动都不以达到目的为结果,其实就是要安命无为。
!庄子∀中还讲到: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1](P38)也是阐释了只要安命无为就可以达到无怨无悔,无心无情,安然顺命的至高境界,而这种境界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也是有德有道之人才能达到的。
世俗之人,追求声色犬马之虞,口腹之欲,却不知道正是受到这些外物之累才会扰乱人的真性,使人误入迷途在物欲的驱使下浑浑噩噩终身。
为了扭转这种困境,庄子才去追求完全的生命自由,并期望最终获得一个 真我 ∃∃∃真正的得道之人,只有得道之人才会外生死,遗万物,进而逍遥于天地,获得生命的绝对自由。
所以!庄子∀内篇、外篇、杂篇都不断用文字证明庄子的生存观最后要达到的是 逍遥 ,而这种逍遥是指要超越形体、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从而来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可以说庄子对于人之生是要求超出形体之外的,最终要获得的是心灵的自由,从而来达到真我的无牵无挂,超脱于尘世之外之境界。
(二)庄子对于死亡的思考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以 道 作为基点的哲学是庄子思想的理论基础,其对于死亡的探讨也是以这一前提为出发的,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因此庄子对于死亡的基本解释是: 死生,命也 、死乃 气 之 聚散 ,应 安时处顺 。
[3]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之所以死生是命,是因为 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为顺也。
[1](P59)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只是一种载体,所谓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 ,这是庄子从道法自然的本性出发认为作为道之载体的人的生与死也就是极为自然的事情,最后以自然主义的方式还原了生与死的本质,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 庄子甚至还宣称,死亡不仅是休息更是一种解脱、安乐。
庄子!至乐∀篇中通过骷髅之口声称: 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死后,没有了人世的烦恼,比那些南面称王的人都要快乐得多。
[4]因此庄子对以下两种面对死亡的态度是持有反对意见的:其一:好生恶死。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无疑是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儒家是十分热爱生活和崇尚生命的。
并且强调的是活着的人与物,并不去追求来世的幸福,这是一种现实的世界观。
这就会使得大多数民众忌讳谈论死亡,有的人甚至于过分执着于肉体的永生,变的异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企图借助仙丹来延长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