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八十一难”考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八十一难”考述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奇书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游记》同《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章回小说类似,它们的成书过程大致都经历了史书、话本、平话、戏曲等阶段,经过长期的流传,最终由一位文学家著成的集大成之作。作为《西游记》主要内容的“八十一难”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本文力求从西游取经故事的源头考察这一发展演进的基本过程,着眼于与“八十一难”故事有密切关系的相关文献资料,把“八十一难”故事置于历史、文化、文学等综合文化生态环境下进行研究,解析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心理等张力作用下,“八十一难”故事发展及其演进的规律,发掘《西游记》的综合文化内涵。为此,本文主要依照历史发展顺序梳理了“八十一难”的演变过程,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八十一难”故事的宗教性、文化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特征。主要内容包括:一、“八十一难”产生于唐代的史实记载。
这一时期的取经故事以史实记载为主,涉及到《大唐西域记》和《三藏法师传》两本书籍。对“难”的描写以自然之“难”和人为之“难”为主,其中《大唐西域记》是“八十一难”故事的发端。二、“八十一难”在宋元话本中的记载。
这一时期的取经之“难”逐渐增加神化的成分。取经的主要人物由玄奘法师变成玄奘法师和猴行者两个人,而且猴行者成为主力。三、“八十一难”在宋及以后戏剧中的记载。
这个时期参与“八十一难”的取经队伍已经基本成型,自然环境之“难”的描写减少,神魔斗法之“难”的描写逐渐增多,艺术特色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八十一难”在平话、元明宝卷中的记载。平话、宝卷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
但在人物和内容方面极其丰富,已经逐渐接近百回本《西游记》。
五、“八十一难”故事演进规律及成因。佛教、道教、儒学传统等各因素嵌刻在“八十一难”故事流变的各个阶段,各因子之间相互博弈、制衡并共融于“八十一难”故事中;中华民族的“尚奇”文化心理,推动“八十一难”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等魔幻性色彩的演进,在宗教和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等共同作用下,“八十一难”故事兼具有宗教性、文化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多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