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常见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精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机体、抗菌药物及细菌的相互作用关系
机体
抗菌药物
抗菌作用
耐药性
5
细菌
2、抗菌谱: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指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 作用 广谱:不仅对细菌有作用,而且对衣原体 、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 抑制作用。
6
3、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 细菌的能力。
抑菌药: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 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杀菌药:既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又 能杀灭细菌的药物。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
2
根据革兰染色可分为G+,G球菌大多为G+, G-少,(2种,脑膜炎双球菌、淋球 菌)
杆菌多为G-,G+少,(4种,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 白喉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3
一、基本概念
1、抗菌药物:能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用于防
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所产生的具有抑制或 杀灭其他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 人工合成抗菌药
磺胺甲噁唑(SMZ) 2次/d
长效( t1/2>24 h ):磺胺多辛(SDM) 1次/3-7d
42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难吸收)
柳氮磺吡啶(SASP)
3、外用磺胺 磺胺米隆(SML)
磺胺醋酰(SA)
磺胺嘧啶银(SD-Ag)
43
抗菌谱——较广(多数G+、G-菌)
敏感: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SD)、 淋球菌、 鼠疫杆菌(链霉素首选)
细菌死亡
16
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某些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具有高度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
成,产生抑菌或杀菌作用。 氨基苷类 蛋白质合成全程抑制药
四环素类 氯霉素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30S 亚基抑制药
50S 亚基抑制药
17
4. 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
① 抑制叶酸的合成
谷氨酸
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合成酶
磺胺
9
5、抗菌后效应 指抗生素发挥作用后,血药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 菌浓度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11
二、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细菌结构
12
抗菌药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增加胞浆膜的通透性 抗叶酸代谢 核酸 抑制核酸合成
影响胞浆内生命 物质 的合成
蛋白质
13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7
评价指标
最低抑菌浓度(MIC) 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 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
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最低药物浓度
8
4、化疗指数
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 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CI = LD50 / ED50。 意义: 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化疗指数越大,表 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用药越安全
61
青霉素类抗生素
【分类】
天然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G
阿莫西林
62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
1、化学结构相似
化学结构中均具有β-内酰胺环
6 APA
O R1 C
H N
H C6 B C O
H C5
4
S
1
CH3
2
R1
O R2
C O
NH
7
6 N 5
1 S 2 3 4 COOR2
C
3
A
CH3 C O
33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较常见,厌食、恶心、呕吐、 腹内 不适(发生率3~5%)
2、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症状:焦虑、失眠、耳鸣、偶
致幻觉和癫痫发作(0.5%), 可逆。可能是药物
阻断了GABA的A受体所致
34
3、过敏反应 药疹、红斑、光敏性皮炎(尤为皮 肤蓄积者,如洛美沙星、司帕沙星)
4、其他 可能引起骨关节病(动物实验),儿童 大剂量应用可致关节痛、关节水肿。孕 妇、哺乳期避免用。
伤寒——SMZ+TMP
5、外用(1)创面感染(化脓、绿脓)、烧伤
SML,SD-Ag(后者强、刺激性小、
兼有收敛作用)
(2) 眼部感染 SA
49
不良反应
1、肾损害:在酸性尿中易形成结晶,刺激肾, 致结晶尿、血尿、管型尿,以SD 多见
(1)多饮水:大于1.5l/d 尿量、 药浓
(2)碱化尿液(NaHCO3);预防结晶尿 (3)老年、肾功能不全慎用
23
5、抗菌后效应?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wenku.baidu.com24
人工合成抗菌药
山东协和学院 医学院 董伟
25
人工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26
喹诺酮类药物
第一代 萘啶酸(1962,已弃用) 第二代 吡哌酸(1974)
第三代(含“F”)
1990年前上市 诺氟沙星(1979) 培氟沙星 环丙沙星 依诺沙星 氧氟沙星
59
思考:
1、该病人为何出现上述症状? 2、目前该病人该如何处理? 3、皮试(-)后,为何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4、怎样预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60
-内酰胺类抗生素
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 ,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是: 青霉素类:基本结构为 6-氨基青霉烷酸 头孢菌素类:基本结构为 7-氨基头孢烷酸。
影响RNA合成 (利福霉素类)
抑制30s亚基 四环素类 氨基糖苷类
19
练习题
1、化疗指数可用下列哪个比例关系来衡量? A.ED95/LD5 B.ED5/LD95 C.ED50/LD50 D.LD95/ED5 E.LD5/ED95
20
2、抑制细菌的转肽酶,阻止粘肽交叉联接的药物是: A.四环素 B.环丝氨酸 C.万古霉素 D.青霉素 E.杆菌肽
次敏:G-杆菌:大肠、痢疾、变形、肺炎 、
布鲁、流感、伤寒(SMZ)、
绿脓(SML、 SD-Ag)
沙眼衣原体
疟原虫(SDM)
无效: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
44
作用原理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
45
抑制叶酸的合成 谷氨酸 二氢蝶啶 对氨基苯甲酸 ( PABA ) 二氢叶酸合成酶 ( -)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 -) 甲氧苄啶 四氢叶酸
2、过敏反应:皮疹(固定型药疹)、药热等 注意用药史
50
3、造血系统:粒细胞,血小板,再障, 缺G-6-PD可致溶血性贫血 4、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饭后服减轻 5、神经系统:头晕、乏力
51
甲氧苄啶
特点:1、抗菌谱:与磺胺相似,较广 2、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与磺胺 合用协同增效:复方新诺明 (SMZ+TMP)
27
1990年后上市
左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 洛美沙星
托氟沙星 司氟沙星 那氟沙星
阿拉沙星 巴洛沙星 帕珠沙星
西他沙星 吉米沙星
第四代 曲伐沙星(肝毒,停生产) 莫西沙星 克林 沙星
28
抗菌作用(第三代)
1、抑菌谱广
G-菌:大肠、痢疾、伤寒、变形、产气杆、
淋球——强;绿脓(环丙、氧氟)
G+菌:金葡、链球——敏感
痢、溃疡病
呋喃西林内服毒性大,仅外用。烧伤湿敷创面,中
耳炎、鼻炎
55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替硝唑、尼莫唑
应用:1、厌氧菌感染 2、滴虫病(灭滴灵) 3、阿米巴病 4、对HP感染的溃疡及四环素导致的假 膜性肠炎有特效。
56
1、氟喹诺酮类的共同特性及应用注 意事项。 2、为何SMZ和TMP联合应用? 3、磺胺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35
常用药物特点
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
第一个含“F”喹诺酮类 F为35~45%,血浓度较低 主用于肠道、尿路感染,亦可用于呼吸道
皮肤软组织、眼科感染,疗效一般
36
环丙沙星
F为60%~80%,仅比诺氟高,比其他喹诺酮低。
抗菌作用:对G-杆菌最强:如大肠、痢疾、流感、
绿脓等,对 产酶淋球、耐药金葡有
列腺炎,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显效
2、肠道感染 细菌性肠炎、菌痢、伤寒、副伤寒
3、呼吸道感染 (耐药肺炎球菌、支原体)肺部及支
气管感染
32
4 、TB:氧氟、环丙、左氧、司氟(帕)(二线药)
5 、绿脓:氧氟、左氧氟、环丙 6 、其他 骨髓炎、关节感染 五官科感染、伤口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氧氟、环丙、培氟)
52
3、应用:与磺胺合用,不单用
(1)呼吸道(2)流脑(3)泌尿道 (4)伤寒
53
4、不良反应:
(1)大剂量、长疗程:可致叶酸缺乏症可
逆性血细胞减少,巨幼红细胞贫血
(2)动物实验可致畸(鼠)、孕妇禁用
54
硝基呋喃类
(抗菌谱广、作用强、不易耐药、毒性大)
呋喃妥因尿药浓度高,用于尿路感染
呋喃唑酮(痢特灵)难吸收(仅5%),肠炎、菌
67
亚历山大弗莱明
68
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 G(Penicillin G)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常用钠盐及钾盐 【性质】水溶液不稳定 (1)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破坏,避免合用 (2)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 故用前配制
21
3、通过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发挥抗菌作用的抗菌药可 除外: A 多黏菌素E B 两性霉素B C 万古霉素 D 多黏菌素B E 制霉菌素
22
4、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不包括 A、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B、抑制细胞膜功能 C、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 D、影响核酸代谢 E、抑制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N
C H
O
63
酰胺酶 作用点
青霉素酶作用点
2. 有交叉过敏反应
完全交叉过敏
天然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
64
3. 抗菌机理相同
青霉素对人毒 性大不大? 对繁殖期、静 止期细菌哪一 种更有效 对G+?G-?作 用强
65
66
4 .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相同
(一)产生水解酶 (二)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三)靶位结构改变 (四)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五)自溶酶缺少
细菌细胞壁的聚糖骨架均相同,主要由肽聚糖构成
14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胞壁粘肽 交叉连结→细胞壁缺损→水分内渗→细 菌膨胀变形→细菌破裂、溶解。
15
2.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具有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和呼吸等功能
影响通透性的主要有多粘霉素类和多烯类抗真菌药
细菌内的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等外漏,造成
57
-内酰胺类抗生素
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董伟
58
患者,男,19岁,因左肩下方红肿疼痛4天就 诊。体检见左肩三角肌处有一疖肿,局部发红, 触痛明显。诊断为左肩下疖肿。
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给予青霉素160万单位肌 注,每日两次。在护士给患者做青霉素皮试结果 阴性后,肌注青霉素160万单位。之后不到30秒 钟,病人出现头昏、“心里难受”,随即病人处 于昏迷状态,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脉搏消失, 血压测不到。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叶酸
( -)
(-) 四氢叶酸
甲氧苄啶
对氨基苯甲酸 ( PABA )
② 抑制DNA、RNA的合成 如: 喹诺酮类 —(-)DNA回旋酶 利福平—(-) DNA依赖的RNA多聚酶
18
抑制细胞壁合成 β -内酰胺类
抑制DNA合成 喹诺酮类
干扰叶 酸代谢 TMP 磺胺类
影响胞浆 膜的通透 性 多粘菌素 类 两性霉素B 制霉菌素 抑制50s亚基 氯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效,伤寒及TB杆菌有效
应用: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胃 肠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 染,第二线治疗伤寒及抗TB药
37
氧氟沙星(氟嗪酸)
F比诺氟沙星高1倍,
分布广:肺、痰液、骨、耳鼻喉、前列腺均可 达有效浓度 尿液浓度高(与左氧氟沙星并列首位)
抗菌作用:比诺氟沙星强(一般菌)
分枝:(环丙、氧氟、左氧氟、司帕)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敏感
29
2、机制:
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对G-菌)和 拓
扑异构酶Ⅳ(对G+菌),干扰细菌DNA复 制,杀灭细菌。
30
www.themegallery.com 31
Company Logo
临床应用
敏感菌感染:几乎所有感染性疾病
1、泌尿道感染 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
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 耳鼻喉、眼科感染等 治疗伤寒及抗TB杆菌第二线药
38
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
1、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
2、抗菌谱同氧氟,作用强,为氧氟 沙星(旋体)的2倍 3、不良反应少
39
磺 胺 类 药 物
40
优点:1、抗菌谱较广
2、某些感染有显效:流脑(SD)
伤寒(SMZ+TMP)
3、使用方便(口服制剂),稳定性强
缺点:1、不良反应较多:肾损害,过敏 2、抗菌活性不高,易耐药且存在交叉 耐药性
41
分 类
1、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易吸收) 短效(t1/2 10 h):磺胺异噁唑(SIZ) 4次/d
磺胺二甲嘧啶(SM2) 4次/d
中效(10-24 h):磺胺嘧啶(SD) 2次/d
46
解释(根据作用原理)
1、抗菌谱广? 2、毒性低? 3、首剂加倍? 多数细菌有PABA途径 人体靠外源叶酸,不能自己合成 亲和力低5000-15000倍
47
临床应用
1、流脑 首选SD
2、呼吸道感染 选用中、短效 如SD,SMZ+TMP 3、尿路感染 SIZ,SMZ+TMP
48
4、肠道感染
溃疡性结肠炎——SASP 肠炎、菌痢——SMZ+TMP
机体、抗菌药物及细菌的相互作用关系
机体
抗菌药物
抗菌作用
耐药性
5
细菌
2、抗菌谱: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指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 作用 广谱:不仅对细菌有作用,而且对衣原体 、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 抑制作用。
6
3、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 细菌的能力。
抑菌药: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 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杀菌药:既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又 能杀灭细菌的药物。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
2
根据革兰染色可分为G+,G球菌大多为G+, G-少,(2种,脑膜炎双球菌、淋球 菌)
杆菌多为G-,G+少,(4种,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 白喉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3
一、基本概念
1、抗菌药物:能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用于防
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所产生的具有抑制或 杀灭其他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 人工合成抗菌药
磺胺甲噁唑(SMZ) 2次/d
长效( t1/2>24 h ):磺胺多辛(SDM) 1次/3-7d
42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难吸收)
柳氮磺吡啶(SASP)
3、外用磺胺 磺胺米隆(SML)
磺胺醋酰(SA)
磺胺嘧啶银(SD-Ag)
43
抗菌谱——较广(多数G+、G-菌)
敏感: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SD)、 淋球菌、 鼠疫杆菌(链霉素首选)
细菌死亡
16
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某些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具有高度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
成,产生抑菌或杀菌作用。 氨基苷类 蛋白质合成全程抑制药
四环素类 氯霉素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30S 亚基抑制药
50S 亚基抑制药
17
4. 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
① 抑制叶酸的合成
谷氨酸
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合成酶
磺胺
9
5、抗菌后效应 指抗生素发挥作用后,血药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 菌浓度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11
二、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细菌结构
12
抗菌药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增加胞浆膜的通透性 抗叶酸代谢 核酸 抑制核酸合成
影响胞浆内生命 物质 的合成
蛋白质
13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7
评价指标
最低抑菌浓度(MIC) 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 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
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最低药物浓度
8
4、化疗指数
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 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CI = LD50 / ED50。 意义: 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化疗指数越大,表 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用药越安全
61
青霉素类抗生素
【分类】
天然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G
阿莫西林
62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
1、化学结构相似
化学结构中均具有β-内酰胺环
6 APA
O R1 C
H N
H C6 B C O
H C5
4
S
1
CH3
2
R1
O R2
C O
NH
7
6 N 5
1 S 2 3 4 COOR2
C
3
A
CH3 C O
33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较常见,厌食、恶心、呕吐、 腹内 不适(发生率3~5%)
2、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症状:焦虑、失眠、耳鸣、偶
致幻觉和癫痫发作(0.5%), 可逆。可能是药物
阻断了GABA的A受体所致
34
3、过敏反应 药疹、红斑、光敏性皮炎(尤为皮 肤蓄积者,如洛美沙星、司帕沙星)
4、其他 可能引起骨关节病(动物实验),儿童 大剂量应用可致关节痛、关节水肿。孕 妇、哺乳期避免用。
伤寒——SMZ+TMP
5、外用(1)创面感染(化脓、绿脓)、烧伤
SML,SD-Ag(后者强、刺激性小、
兼有收敛作用)
(2) 眼部感染 SA
49
不良反应
1、肾损害:在酸性尿中易形成结晶,刺激肾, 致结晶尿、血尿、管型尿,以SD 多见
(1)多饮水:大于1.5l/d 尿量、 药浓
(2)碱化尿液(NaHCO3);预防结晶尿 (3)老年、肾功能不全慎用
23
5、抗菌后效应?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wenku.baidu.com24
人工合成抗菌药
山东协和学院 医学院 董伟
25
人工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26
喹诺酮类药物
第一代 萘啶酸(1962,已弃用) 第二代 吡哌酸(1974)
第三代(含“F”)
1990年前上市 诺氟沙星(1979) 培氟沙星 环丙沙星 依诺沙星 氧氟沙星
59
思考:
1、该病人为何出现上述症状? 2、目前该病人该如何处理? 3、皮试(-)后,为何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4、怎样预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60
-内酰胺类抗生素
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 ,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是: 青霉素类:基本结构为 6-氨基青霉烷酸 头孢菌素类:基本结构为 7-氨基头孢烷酸。
影响RNA合成 (利福霉素类)
抑制30s亚基 四环素类 氨基糖苷类
19
练习题
1、化疗指数可用下列哪个比例关系来衡量? A.ED95/LD5 B.ED5/LD95 C.ED50/LD50 D.LD95/ED5 E.LD5/ED95
20
2、抑制细菌的转肽酶,阻止粘肽交叉联接的药物是: A.四环素 B.环丝氨酸 C.万古霉素 D.青霉素 E.杆菌肽
次敏:G-杆菌:大肠、痢疾、变形、肺炎 、
布鲁、流感、伤寒(SMZ)、
绿脓(SML、 SD-Ag)
沙眼衣原体
疟原虫(SDM)
无效: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
44
作用原理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
45
抑制叶酸的合成 谷氨酸 二氢蝶啶 对氨基苯甲酸 ( PABA ) 二氢叶酸合成酶 ( -)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 -) 甲氧苄啶 四氢叶酸
2、过敏反应:皮疹(固定型药疹)、药热等 注意用药史
50
3、造血系统:粒细胞,血小板,再障, 缺G-6-PD可致溶血性贫血 4、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饭后服减轻 5、神经系统:头晕、乏力
51
甲氧苄啶
特点:1、抗菌谱:与磺胺相似,较广 2、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与磺胺 合用协同增效:复方新诺明 (SMZ+TMP)
27
1990年后上市
左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 洛美沙星
托氟沙星 司氟沙星 那氟沙星
阿拉沙星 巴洛沙星 帕珠沙星
西他沙星 吉米沙星
第四代 曲伐沙星(肝毒,停生产) 莫西沙星 克林 沙星
28
抗菌作用(第三代)
1、抑菌谱广
G-菌:大肠、痢疾、伤寒、变形、产气杆、
淋球——强;绿脓(环丙、氧氟)
G+菌:金葡、链球——敏感
痢、溃疡病
呋喃西林内服毒性大,仅外用。烧伤湿敷创面,中
耳炎、鼻炎
55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替硝唑、尼莫唑
应用:1、厌氧菌感染 2、滴虫病(灭滴灵) 3、阿米巴病 4、对HP感染的溃疡及四环素导致的假 膜性肠炎有特效。
56
1、氟喹诺酮类的共同特性及应用注 意事项。 2、为何SMZ和TMP联合应用? 3、磺胺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35
常用药物特点
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
第一个含“F”喹诺酮类 F为35~45%,血浓度较低 主用于肠道、尿路感染,亦可用于呼吸道
皮肤软组织、眼科感染,疗效一般
36
环丙沙星
F为60%~80%,仅比诺氟高,比其他喹诺酮低。
抗菌作用:对G-杆菌最强:如大肠、痢疾、流感、
绿脓等,对 产酶淋球、耐药金葡有
列腺炎,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显效
2、肠道感染 细菌性肠炎、菌痢、伤寒、副伤寒
3、呼吸道感染 (耐药肺炎球菌、支原体)肺部及支
气管感染
32
4 、TB:氧氟、环丙、左氧、司氟(帕)(二线药)
5 、绿脓:氧氟、左氧氟、环丙 6 、其他 骨髓炎、关节感染 五官科感染、伤口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氧氟、环丙、培氟)
52
3、应用:与磺胺合用,不单用
(1)呼吸道(2)流脑(3)泌尿道 (4)伤寒
53
4、不良反应:
(1)大剂量、长疗程:可致叶酸缺乏症可
逆性血细胞减少,巨幼红细胞贫血
(2)动物实验可致畸(鼠)、孕妇禁用
54
硝基呋喃类
(抗菌谱广、作用强、不易耐药、毒性大)
呋喃妥因尿药浓度高,用于尿路感染
呋喃唑酮(痢特灵)难吸收(仅5%),肠炎、菌
67
亚历山大弗莱明
68
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 G(Penicillin G)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常用钠盐及钾盐 【性质】水溶液不稳定 (1)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破坏,避免合用 (2)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 故用前配制
21
3、通过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发挥抗菌作用的抗菌药可 除外: A 多黏菌素E B 两性霉素B C 万古霉素 D 多黏菌素B E 制霉菌素
22
4、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不包括 A、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B、抑制细胞膜功能 C、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 D、影响核酸代谢 E、抑制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N
C H
O
63
酰胺酶 作用点
青霉素酶作用点
2. 有交叉过敏反应
完全交叉过敏
天然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
64
3. 抗菌机理相同
青霉素对人毒 性大不大? 对繁殖期、静 止期细菌哪一 种更有效 对G+?G-?作 用强
65
66
4 .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相同
(一)产生水解酶 (二)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三)靶位结构改变 (四)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五)自溶酶缺少
细菌细胞壁的聚糖骨架均相同,主要由肽聚糖构成
14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胞壁粘肽 交叉连结→细胞壁缺损→水分内渗→细 菌膨胀变形→细菌破裂、溶解。
15
2.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具有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和呼吸等功能
影响通透性的主要有多粘霉素类和多烯类抗真菌药
细菌内的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等外漏,造成
57
-内酰胺类抗生素
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董伟
58
患者,男,19岁,因左肩下方红肿疼痛4天就 诊。体检见左肩三角肌处有一疖肿,局部发红, 触痛明显。诊断为左肩下疖肿。
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给予青霉素160万单位肌 注,每日两次。在护士给患者做青霉素皮试结果 阴性后,肌注青霉素160万单位。之后不到30秒 钟,病人出现头昏、“心里难受”,随即病人处 于昏迷状态,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脉搏消失, 血压测不到。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叶酸
( -)
(-) 四氢叶酸
甲氧苄啶
对氨基苯甲酸 ( PABA )
② 抑制DNA、RNA的合成 如: 喹诺酮类 —(-)DNA回旋酶 利福平—(-) DNA依赖的RNA多聚酶
18
抑制细胞壁合成 β -内酰胺类
抑制DNA合成 喹诺酮类
干扰叶 酸代谢 TMP 磺胺类
影响胞浆 膜的通透 性 多粘菌素 类 两性霉素B 制霉菌素 抑制50s亚基 氯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效,伤寒及TB杆菌有效
应用: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胃 肠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 染,第二线治疗伤寒及抗TB药
37
氧氟沙星(氟嗪酸)
F比诺氟沙星高1倍,
分布广:肺、痰液、骨、耳鼻喉、前列腺均可 达有效浓度 尿液浓度高(与左氧氟沙星并列首位)
抗菌作用:比诺氟沙星强(一般菌)
分枝:(环丙、氧氟、左氧氟、司帕)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敏感
29
2、机制:
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对G-菌)和 拓
扑异构酶Ⅳ(对G+菌),干扰细菌DNA复 制,杀灭细菌。
30
www.themegallery.com 31
Company Logo
临床应用
敏感菌感染:几乎所有感染性疾病
1、泌尿道感染 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
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 耳鼻喉、眼科感染等 治疗伤寒及抗TB杆菌第二线药
38
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
1、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
2、抗菌谱同氧氟,作用强,为氧氟 沙星(旋体)的2倍 3、不良反应少
39
磺 胺 类 药 物
40
优点:1、抗菌谱较广
2、某些感染有显效:流脑(SD)
伤寒(SMZ+TMP)
3、使用方便(口服制剂),稳定性强
缺点:1、不良反应较多:肾损害,过敏 2、抗菌活性不高,易耐药且存在交叉 耐药性
41
分 类
1、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易吸收) 短效(t1/2 10 h):磺胺异噁唑(SIZ) 4次/d
磺胺二甲嘧啶(SM2) 4次/d
中效(10-24 h):磺胺嘧啶(SD) 2次/d
46
解释(根据作用原理)
1、抗菌谱广? 2、毒性低? 3、首剂加倍? 多数细菌有PABA途径 人体靠外源叶酸,不能自己合成 亲和力低5000-15000倍
47
临床应用
1、流脑 首选SD
2、呼吸道感染 选用中、短效 如SD,SMZ+TMP 3、尿路感染 SIZ,SMZ+TMP
48
4、肠道感染
溃疡性结肠炎——SASP 肠炎、菌痢——SMZ+T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