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发酵工艺原理综述
透明质酸发酵工艺原理综述引言透明质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关注度逐渐提高,透明质酸在医学、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透明质酸的生产中,发酵工艺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透明质酸发酵工艺的原理进行综述。
透明质酸发酵工艺的基本原理透明质酸发酵工艺是指利用微生物发酵代谢途径生产透明质酸。
发酵是一种基于微生物代谢活动的生物转化过程,其中微生物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有用产物。
透明质酸发酵工艺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如下:1.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株:发酵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菌株是决定透明质酸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常用的菌株包括发酵霉菌、乳酸杆菌和葡萄球菌等。
2.提供合适的培养基:微生物菌株需要适当的培养基来生长和合成透明质酸。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等。
3.发酵条件的调控:透明质酸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发酵条件的影响。
调整发酵温度、pH值、搅拌速度和氧气供应等参数,可以达到最佳的发酵效果。
4.生物反应工程的应用:生物反应工程技术可以优化透明质酸发酵工艺,提高产量和纯度。
调控物质的输送、床层颗粒大小和固体浸泡比等参数可以改善反应过程。
透明质酸发酵工艺的主要步骤透明质酸发酵工艺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复苏和预培养:从冷冻保存的透明质酸菌株中取出适量的菌种,进行复苏和预培养。
这个步骤有助于提高菌株的活力和适应性。
2.母液发酵:将预培养的菌种移植到透明质酸发酵的母液中,通过合适的培养条件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菌株利用底物合成透明质酸。
3.分离和纯化:发酵母液中的透明质酸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以得到高纯度的透明质酸产品。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沉淀、离心、浓缩和脱盐等。
4.后处理:对纯化的透明质酸产品进行后处理,包括干燥、打粉和包装等步骤。
这些步骤可以提高透明质酸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便利性。
透明质酸发酵工艺的优缺点透明质酸发酵工艺具有如下优点:1.生物可再生资源:透明质酸发酵工艺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合成透明质酸,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郭学平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又名玻璃酸,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的各种组织细胞间质中,如皮肤、脐带、关节滑液、软骨、眼玻璃体、鸡冠、鸡胚、卵细胞、血管壁等,其中以人脐带、公鸡冠、关节滑液和眼玻璃体含量较高。
透明质酸价格昂贵,在日本有“白金”之称,目前的生产方法有发酵法和提取法两种。
1 透明质酸的发展1934年美国Meyer等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该物质。
20世纪70年代,Balazs等从鸡冠和人脐带提取HA,并配制成眼科手术用黏弹性辅助剂—NIF-HA,开创了HA医学应用的先河。
由于HA优良的保湿和润滑性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用于高档护肤化妆品,其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受原料限制,从人脐带和鸡冠提取的HA产量低、成本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寻找HA的新来源,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了发酵法生产HA。
工业化发酵生产HA是日本资生堂最早开始研究的,他们借鉴前人对某些链球菌产生HA这一重要发现,利用现代发酵技术和设备,以提高HA产率为目的,对发酵生产HA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
80年代中期,日本已有发酵生产的HA上市,价格大大低于从动物原料提取的产品。
提取法和发酵法生产HA的比较见表1。
表1 提取法和发酵法生产HA的比较项目提取法发酵法存在状态在原料中与蛋白质和其它多糖形成复合体,分离精制复杂在发酵液中游离存在,分离精制容易分子量与保湿性小于1.0×106,保湿性差大于1.5×106,保湿性强品质与产量取决于动物原料的品质与数量品质稳定,产量大价格(化妆品用) 2.2万元/kg 1.6万元/kg应用价格昂贵,化妆品中的添加量受到制约能增加化妆品中的添加量发酵法生产HA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国和美国也有少量报道。
国内从1980年开始研究从鸡冠和人脐带提取纯化HA,在1990年前后化妆品用HA和医药用HA先后研制成功并生产。
透明质酸的合成
透明质酸的合成透明质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结构特殊,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因此备受青睐。
透明质酸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合成。
微生物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反应合成透明质酸的方法。
透明质酸的生物合成通常由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菌株完成。
这种菌株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发酵时可产生大量的透明质酸,产率高、成本低、产品纯度高,因此是目前最主要的透明质酸生产方法之一。
透明质酸的发酵生产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菌种培养,第二阶段是透明质酸的发酵。
在菌种培养阶段,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加入适量的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生长因子,使菌株迅速增殖,生长到一定密度后,将菌种转移到透明质酸的发酵罐中。
透明质酸的发酵过程要控制好温度、pH值、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给等因素,使菌株在最适的生长条件下进行发酵。
透明质酸的发酵主要是靠菌株的代谢产生,菌体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分裂增殖,同时菌体外分泌出透明质酸,通过透明质酸的积累,最终形成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的发酵反应通常在30-40℃下进行,反应时间长达数天至数周。
透明质酸发酵结束后,要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纯化和干燥处理。
提取采用离心、过滤、沉淀等方法进行,将发酵产物中的透明质酸分离出来。
纯化则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和透析等方法进行,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纯度。
最后,干燥处理通常采用喷雾干燥法、真空干燥法等,将透明质酸制成粉状或颗粒状,便于储存和使用。
总之,透明质酸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和严格的生产工艺。
随着透明质酸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透明质酸的生产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透明质酸生产工艺
透明质酸生产工艺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高分子聚糖,也是一种天然保湿因子。
透明质酸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
下面将对透明质酸的生产工艺进行简要介绍。
透明质酸的生产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微生物发酵法和从鸡冠骨中提取法。
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
此法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种,常用的包括链球菌属、肺炎球菌属、乳酸菌属等。
接种菌种后,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碳源、氮源和一些辅助物质,促进菌种的生长和透明质酸的合成。
发酵周期通常为3-7天,菌体生长后通过离心分离,获得含有透明质酸的菌体。
得到含有透明质酸的菌体后,需要将菌体溶解或微生物发酵粉未经溶解经部分酶解液化后进行提取。
提取透明质酸时,常用的方法包括水解提取法和碱液提取法。
水解提取法是先将菌体经过水解反应,使透明质酸脱落出来,然后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式分离出透明质酸。
碱液提取法则是将菌体溶解于碱液中,然后经过沉淀、洗涤和离心等步骤获得透明质酸。
从鸡冠骨中提取透明质酸是另一种获得透明质酸的方法。
鸡冠骨中富含透明质酸,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可以将透明质酸从鸡冠骨中提取出来。
主要步骤包括去脂处理、酸解、碱化、沉淀和精制等过程。
无论是微生物发酵法还是从鸡冠骨中提取法,获得的透明质酸都需要经过后续的精制和纯化处理。
这些处理包括沉淀、过滤、离心、洗涤、浓缩和干燥等步骤,以获得高纯度的透明质酸产品。
总结起来,透明质酸的生产工艺包括微生物发酵法和从鸡冠骨中提取法。
微生物发酵法通过选择适合的菌种进行发酵,然后进行提取和纯化,得到透明质酸。
从鸡冠骨中提取法则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处理步骤将透明质酸从鸡冠骨中提取出来,然后经过精制和纯化处理,得到高纯度的透明质酸产品。
以上是透明质酸生产的主要工艺简介。
玻尿酸 发酵工艺
玻尿酸(透明质酸)的发酵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菌种选择与培养:玻尿酸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微生物发酵,常用的菌种包括但不限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ecies)。
首先需要对选定的菌种进行活化和扩大培养,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生长状态和产酸能力。
2. 发酵原料准备:主要的发酵原料是含有碳源、氮源和其他必要营养成分的培养基。
最常用的碳源是葡萄糖,因为它可以被微生物有效利用并转化为玻尿酸。
3. 发酵过程控制:将活化的菌种接种到发酵罐中,并加入配制好的培养基。
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如温度、pH值、溶氧水平和搅拌速度等)进行发酵。
通常发酵时间会持续48小时左右。
4. 产物提取与初步纯化:发酵结束后,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式将菌体和固体杂质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然后采用醇沉淀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出玻尿酸。
5. 进一步纯化与精制:提取得到的玻尿酸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纯化步骤以提高其纯度和质量。
这可能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超滤、凝胶色谱分离等技术,目的是去除残留的蛋白质、核酸、糖类和其他杂质。
6. 质量检测与标准化:最后,对纯化后的玻尿酸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测定其分子量分布、纯度、水分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7. 干燥与包装:纯化后的玻尿酸通常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如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干燥后的玻尿酸粉末按照规格进行包装,即可作为最终产品销售。
具体的发酵工艺参数和纯化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生产厂家和生产工艺而有所差异,但上述流程是玻尿酸发酵生产的基本框架。
透明质酸钠的生产工艺
透明质酸钠的生产工艺
透明质酸钠是一种化妆品和医药行业常用的保湿剂和成品,下面是透明质酸钠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透明质酸钠的主要原料是生物发酵法得到的透明质酸。
首先,提取含有透明质酸的菌菇等生物产物,然后经过酸解、脱蛋白、过滤等步骤得到透明质酸钠的原料。
2. 发酵:将透明质酸原料与发酵菌种一同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和产量,还需要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
3. 结晶:发酵结束后,透明质酸钠溶液会经过提纯、浓缩和结晶等步骤。
首先,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将透明质酸钠溶液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
然后,用精炼的溶剂进行浓缩,使透明质酸钠的浓度提高。
最后,在适当的条件下,透明质酸钠溶液进行结晶,得到纯度较高的透明质酸钠晶体。
4. 过滤和干燥:结晶得到的透明质酸钠晶体需要经过过滤和干燥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溶剂和水分。
先将透明质酸钠晶体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杂质。
然后,将透明质酸钠晶体进行干燥,使其水分含量降低到合适的标准。
5. 粉碎和包装:干燥后的透明质酸钠晶体需要进行粉碎处理,使成品的颗粒度适当。
然后,将透明质酸钠粉末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以上是透明质酸钠的一般生产工艺,不同的生产厂家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和优化。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安全和符合质量标准。
透明质酸的发酵生产工艺
透明质酸的发酵生产工艺专业:生物制药姓名:邓海艳课程名称:发酵工程摘要:透明质酸广泛分布于各种动物组织中,由于动物组织原料有限,且透明质酸的含量低,同时提取成本高,因而价格十分昂贵。
而微生物发酵法,所需的原料易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由于透明质酸存在于菌体英膜上,易于与菌体分离,因而减少了提取成本。
本篇文章就是以一株兽疫链球菌作为生产菌株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温度、pH值、搅拌转速,发酵时间以及培养方式等发酵条件对透明质酸产量和分子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透明质酸;产量;影响因素;发酵条件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又名玻璃酸,是一种高分子量的酸性黏多糖,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的各种组织细胞间质中。
HA分子中的羧基和极性基团可与水形成氢键而结合大量的水,可以吸收与保持自身体重千倍以上的水分,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保湿剂,还具有润滑,促进关节愈合等作用[1]。
不同分子质量的HA有不同的用途,低分子质量的HA通常用作食品原料,中等分子质量的HA主要应用于化妆品,而高分子量的HA在医学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透明质酸的微生物发酵法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便开始进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HA的研究。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HA较动物组织提取法有许多的优点,比如生产成本低廉,规模不受原料限制,因为发酵液HA以游离状态存在所以易于HA的分离纯化。
能够产生HA的链球菌有A群和C群两类,其中A群主要有化脓链球菌, 一般不用作生产菌种,因为其致病性较高;C群有兽疫链球菌、马疫链球菌、类马链球菌等均属于非人体致病菌,所以可以用作HA的生产菌种罗瑞明等从患肺炎的羊肺液中分离出兽疫链球菌菌株,通过培养基优化得到的HA产量为1.88 g/L。
冯建成等以Streptococcus equiSHO为出发菌株,通过物理和化学诱变选育到1株遗传稳定、无溶血性且透明质酸酶缺陷型菌株SH0201,通过摇瓶发酵试验得到相对分子量2.06xl06 Da的HA。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
HA发酵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细胞膜的 通透性,减少氧及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传递阻力; 使产生的荚膜HA易分泌至胞外,降低HA在细胞表面 的积累,从而有利于HA的合成。
在菌体的指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分别添加溶菌酶和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可能的工艺流程
菌种 诱变处理 培养液 发酵罐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 明质酸
课程:发酵工艺学
透明质酸简介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又名玻璃酸, 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的各种 组织细胞间质中,如皮肤(真皮层)、脐带、关 节滑液、软骨等。 透明质酸是一种由D-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D-葡萄 糖醛酸为结构单元的高分子粘多糖,商品透明质 酸一般为其钠盐形式。
化妆品
美容保健食品
HA 是国际公认的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NMF),是目前高档 护肤品、发用制品用量最大品种。
在日本,HA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用作具有美容作用的保 健食品,服用后可增加人体内HA 的合成,提高皮肤中HA 的 含量,使皮肤保水量增加,光滑细嫩而富有弹性。
目前生产HA的方法
目前的生产方法有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两种。
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与传统的动物组织提取法相 比 , 具有:生产规模不受动物原料限制; 发酵液中透明质酸以游离状态存在,易于分离纯化; 成本低, 易于形成规模化工业生产;④ 无动物 来源的致病病毒污染的危险等优点。 发酵法是目前工业生产透明质酸的主流,但其发 酵工艺还在继续完善中。
pH值:6.8~7.5 发酵终点:24 h
发酵方式
一步发酵法 由于链球菌的生长和透明质酸的生产受传代次数 影响比较大。 所以采用直接上发酵罐(5 m3)不用种子罐,即一 步发酵生产透明质酸,这样减少了传代次数有利 于菌种生长和生成透明质酸的产量。而且采用一 步发酵,不仅减轻了分析和发酵的劳动强度,而且 节省了种子罐的生产环节,减轻了染菌机率。
透明质酸通用发酵工艺
细菌发酵法生产工艺
工艺过程[3~5]
取斜面菌种,接种于装有灭菌培养液锥形瓶中,37℃培养12h~16h,接种于种子罐中。
培养液中氮源为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膏等,碳源为葡萄糖。
37℃搅拌培养
12h~16h,接种于发酵罐中。
接种比例1:10。
发酵液配方基本与种子液相同,只是
葡萄糖含量较高,一般为3%~6%。
维持通气量0.3vvm~1.0vvm,搅拌转速120r/min,37℃发酵40h~46h。
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不断下降,需调pH6.5~7.0。
发
酵后期,葡萄糖浓度下降至0.5%以下,pH值下降很慢或不再下降时,即为发酵终点。
发酵结束,用三氯乙酸调pH4.0~4.5,板框过滤除菌体,滤液调pH6.0~6.5,加3倍
体积95%乙醇,沉淀出HA。
沉淀用发酵体积的0.1mol/L氯化钠水溶液溶解,在搅拌下,加入过量的1%CPC与滤液中的HA发生络合沉淀,静置使沉淀下沉。
虹吸出母液,加入0.1mol/L氯化钠液洗涤沉淀两次。
沉淀在发酵体积的0.4mol/L氯化钠液中搅拌解离过夜。
过滤,滤液加乙醇沉淀,乙醇脱水,真空干燥得HA。
产5000吨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可研报告完整
年产5000吨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可研报告(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5000 公斤/年生物法透明质酸----东营市源聚生物制品5000 公斤/年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1 年9 月一、总论1.项目概述该项目属于生物化工领域,旨在将保湿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强的生物功能材料透明质酸实现产业化。
该技术利用蔗糖和蛋白胨为原料,采用代谢调控的发酵新工艺和膜分离等高新技术生产透明质酸,发酵水平达到4.5—6.0g/L,产率提高20%以上,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及必要性近年来,天然生物制品的添加使用是化妆品生产的重大进展之一。
透明质酸(HA)优异的保湿性受到国际化妆品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日本、欧美等国家高档化妆品的必备保湿剂,被誉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又称为“仿生化妆品”。
由于保湿性强、生物相容性好,透明质酸还是一种重要的医药用原料,用于眼球晶移植手术、眼角膜修复、关节炎治疗等,同时透明质酸还是一种抗癌药物,可有效刺激免疫系统,防止癌细胞扩散的作用。
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促进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有较高的创新水平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尽快实现产业化,来满足国内急需和国际市场。
同时优良的高科技项目转化为生产力,也是顺应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1深刻的社会意义。
因此应加快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产业化进程,使产品系列化和规模化,有利于下游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本项目利用蔗糖和无机盐为原料,采用先进的代谢调控技术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该项目的实施,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将为我国生物产业开创新的应用领域。
二.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1.项目的技术创新论述(1)本项目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内容:以蔗糖和无机盐为原料,采用生物发酵法,利用代谢调控、膜过滤等高新分离技术将透明质酸和蛋白质成份进行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发酵液中分离提纯透明质酸
发酵液中分离提纯透明质酸作者:张凯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07期摘要: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液中往往都含有蛋白质、核酸等杂质,因此需要分离纯化。
只有高纯度的透明质酸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工业效用,但是分离纯化的方法却多种多样。
目前主要方法有过滤法、凝胶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等,而不同的方法又将导致操作、成本、和纯度的不同。
因此本文将从多方面多角度综合分析各种透明质酸分离纯化方法。
关键词:透明质酸多糖发酵分离提纯过滤凝胶层析离子交换中图分类号:Q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透明质酸( Hyaluronic acid,简称HA)又名玻璃酸,是一种由D-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D-葡萄糖醛酸为结构单元的酸性高分子粘多糖。
HA具有许多天然多糖共有的性质:呈白色,为无定形固体,无臭无味,有强吸湿性,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它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生物大分子保湿剂,用于眼科显微手术、关节炎治疗、高档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1]。
1分离提纯透明质酸发酵法生产的HA 具有分离精制容易,保湿性强,品质稳定,产量大等优点,目前已得到广泛使用,并已成为研究 HA生产的主要方向。
由于微生物发酵液中提取的透明质酸粗品都含有菌体,杂蛋白、核酸等杂质,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
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工业上常用的发酵液中透明质酸的分离提纯的方法:1.1过滤法过滤法分离纯化发酵液中的HA是一种简单有效并可以规模化生产HA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菌体和杂蛋白,对分子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邓禹等[2]采用25g/L三氯乙酸灭活菌体并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以发酵液质量1.2% 的混合硅藻土为过滤助剂,过滤温度为 60℃,pH 为7.0的透明质酸发酵液预处理工艺,完全去除了透明质酸发酵液中的菌体和蛋白质等杂质。
采用这一工艺得到的成品透明质酸中葡萄糖醛酸含量达46.39%,蛋白质含量仅为0.047%,分子量为190万,提取收率为 91.3%。
透明质酸钠 提取法和发酵法
透明质酸钠提取法和发酵法透明质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妆品原料,具有保湿、滋润、抗皱等功效。
它可以通过透明质酸钠的提取法和发酵法两种方法来获得。
透明质酸钠的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生产方法。
首先,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到含有透明质酸的液体。
然后,通过酶解、过滤、浓缩和洁净等一系列工艺步骤,将透明质酸分离出来。
最后,经过干燥和纯化处理,得到透明质酸钠的最终产品。
透明质酸钠的提取法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方法可以从动物组织中高效地提取到透明质酸,不浪费资源。
其次,提取法获得的透明质酸质量稳定,纯度高,适用于工业规模生产。
此外,提取法不需要依赖微生物发酵,操作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提取过程中对动物组织的需求较高、操作步骤繁琐等。
透明质酸钠的发酵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生产方法。
该方法利用微生物(如酵母菌或细菌)发酵产生透明质酸。
首先,将适当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添加到培养基中,培养菌株。
然后,调节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促进菌株生长和透明质酸的产生。
最后,通过离心、过滤和纯化等工艺步骤,得到透明质酸钠的最终产品。
透明质酸钠的发酵法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方法可以利用微生物自然合成透明质酸,避免了对动物组织的依赖,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其次,发酵法生产的透明质酸质量稳定,纯度高,适用于工业规模生产。
此外,发酵法可以通过调节培养条件来控制透明质酸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然而,发酵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微生物培养的要求较高、操作技术较为复杂等。
透明质酸钠可以通过提取法和发酵法两种方法来获得。
提取法适用于从动物组织中提取透明质酸,工艺相对简单,适用于工业规模生产;而发酵法则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透明质酸,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和较高的灵活性。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透明质酸钠都是一种重要的化妆品原料,为化妆品的保湿、滋润和抗皱等功效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工艺研究
文章编号 :1004 - 5260 (2002) 01 - 0033 - 04
© 1995-2007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34
宁
夏
农
学
院
学
报
咔唑法试剂 : (1) 0. 025M 的四硼酸钠浓硫酸 :4. 77g Na2B4O7 ・ 10H2O + 500mlH2 SO4 ( CR)
1. 1. 2. 2 种子培养基
MgSO40. 5g 水 1000ml pH7. 0~7. 5 琼脂 20g
葡萄糖 20g 胰蛋白胨 8g 酵母膏 2g 牛肉膏 4g
1. 1. 2. 3 发酵液成分
Na2 HPO40. 5g MgSO40. 5g 水 1000ml
葡萄糖 ; 蔗糖 ; 酵母膏 ; 蛋白胨 ; 碳酸钙 ; 磷酸二 氢钾 ; 硫酸镁 。 1. 1. 3 仪器与设备 显微镜 可控硅控温水浴锅 恒温振荡仪 超净工作台 数显电热培养箱 电热手提压力蒸汽消毒器 721 分光光度计 , 电热鼓风干燥箱 1. 1. 4 药品与试剂 可调移液器 生物显微镜 高速冷冻离心机 MP200B 电子天平 IPT - 5 架盘天平
最后 ,在每个摇瓶 ( 50ml ) 中加入 0. 05 克硫酸镁 调节 pH 在 7. 0 - 7. 5 的范围内 ,每个实验重复 1 次 , 接种量为 2 % ,置于 37. 0 ℃,170rpm 的摇床上培养 24 小时 ,测试其结果 。 1. 2. 3 测试方法 1. 2. 3. 1 HA 含量的检测方法 ( 咔唑法) 咔唑法检测透明质酸含量的原理是因为透明质 酸水解后 ,产生 1/ 2mol 的糖醛酸 ,其与浓硫酸反应 , 生成络合物 ,此络合物与咔唑形成玫瑰红颜色 ,根据 其颜色的深度可以判断透明质酸含量的多少 。 咔唑步骤 : (1) 取 5ml 浓硫酸溶液 ( 4 ℃ 预冷) ,然后加入 1ml 试样 ( 在冰浴中) ,摇匀 。 (2) 加热试管 ( 在沸水浴中 ) 10min , 然后冷却至 室温 。 (3 ) 加入 0. 2ml 咔唑溶液 , 摇匀 , 在沸水浴中加 热 15min ,再冷至室温 。 ( 4) 在 530nm 处测定其 OD 值 。 如果出现玫瑰红 , 则证明含有 HA , 再把测得的 值对照标准曲线 ,就得到透明质酸含量的多少 1. 2. 3. 2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 DNS 法 步骤 : 取待 测 样 品 和 蒸 馏 水 ( 对 照 ) 各 1ml , 分 别 加 DNS 试剂 3ml ,沸水浴煮沸 15 分钟显色 ,冷却后用蒸 馏水稀释至 25ml , 用 721 分光光度计在 550nm 测其
透明质酸的制备与应用
透明质酸的制备与应用透明质酸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高分子,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生物标记性等优点。
在医学、美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透明质酸的制备到其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1. 透明质酸的制备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法。
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最主流的透明质酸制备方法,主要使用的微生物是链球菌、乳酸菌等。
它们通过代谢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转化为透明质酸。
化学法则是利用琥珀酰衍生物和 N-乙酰氨基葡萄糖等化合物通过酯键连接形成透明质酸。
这种化学法制备的透明质酸相对较少应用,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或者是商业生产初期的透明质酸固体原料。
2. 透明质酸的应用2.1 医药领域透明质酸最早应用于医疗领域,主要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软骨病变等疾病。
透明质酸可以减轻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同时还可促进软骨修复。
目前,透明质酸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治疗软骨病变的方法。
2.2 美容领域透明质酸在美容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主要是通过注射透明质酸来改善皮肤的质感和形态。
皮肤年龄越大,透明质酸含量就会越低,导致皮肤出现干燥、松弛等问题。
通过注射透明质酸,可以达到丰脂、美白、去皱等效果。
2.3 生物医学工程透明质酸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近年来,随着三维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透明质酸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支架材料。
透明质酸支架可以与生物体在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方面良好匹配,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3. 透明质酸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透明质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
未来,透明质酸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多样化,应用范围也会有所扩展。
比如,在医疗领域,透明质酸可通过基因技术等手段纳入生物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在美容领域,透明质酸注射技术也将会进一步的开发与完善;在生物工程领域,透明质酸的材料结构和性质优化、应用材料的多样化等方面都将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透明质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透明质酸的制备
透明质酸的生产工艺透明质酸(HA)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二大类,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的提取法和细菌发酵法。
透明质酸在动物组织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几乎所有的动物组织中均含有透明质酸,只是含量不同。
已从下列组织中分离出了透明质酸:结缔组织、脐带、皮肤、人血清、鸡冠、关节滑液、脑、软骨、眼玻璃体、人尿、鸡胚、兔卵细胞、动脉和静脉等,但考虑到原料透明质酸含量的高低、数量的多少和易于取得的程度等成本因素,能够用于生产的原料主要为鸡冠、人脐带和动物眼球。
细菌发酵法是利用某些种属的链球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向胞外分泌以透明质酸为主要成分的荚膜。
细菌发酵法与动物组织提法相比,具有生产规模不受动物原料限制,发酵液中透明质酸以游离状态存在,易于分离纯化,成本低,易于形成规模化工业生产,无动物来源的致病病毒污染的危险等优点。
透明质酸无种属差异,不同动物组织提取的及不同菌种发酵生产的透明质酸,在化学本质和分子结构上是一致的,只是相对分子质量(Mr)有差别。
一、以雄鸡冠(roostercomb)为原料的生产工艺(一)、工艺路线:(二)、工艺流程1.提取冻鸡冠解冻后,用绞肉机绞碎,加适量水用胶体磨磨成糊状,按每1kg鸡冠加水8L,加氯化钠80g,搅拌加热至90℃,保温10min,冷却至50℃,用1mol/L氢氧化钠液调pH8.5~9.0,加入适量胰酶,45~50℃保温酶解5~7h,酶解过程中维持pH8.5~9.0。
2.过滤将酶解提取液用滤布加硅藻土加压过滤,得澄清滤液。
3.乙醇沉淀和粗品干燥取滤液,调pH6.0~6.5,将滤液加到3倍体积的95%乙醇中,反复倾倒3次,待纤维状沉淀充分上浮后,取出沉淀,用适量乙醇脱水3~5次,放入有五氧化二磷的真空干燥器内干燥,得透明质酸中间品。
4.氯仿处理将透明质酸中间品溶于0.1mol/L氯化钠溶液中,溶解浓度为0.3%,溶解过程中加少量氯仿防腐。
溶解后,调pH4.5~5.0,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搅拌处理2次,静置分出水相。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
传统的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通常基于动物组织或细胞培养,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成本高、操作复杂以及存在感染风险等。
在过去几年中,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替代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是利用亚洲林木病毒(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这种革兰阳性细菌。
这种菌株在透明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目前工业生产透明质酸的主要菌株之一首先,选取适宜的亚洲林木病毒菌株,并进行培养基优化。
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对菌株的生长和透明质酸的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培养基中这些成分的浓度,可以提高透明质酸的产量。
随后,将选定的亚洲林木病毒菌株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并进行发酵过程。
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和培养时间等。
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为30-37摄氏度,pH值为6.0-7.0,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
这些条件下,亚洲林木病毒菌株可以将碳源和氮源转化为透明质酸。
发酵完成后,通过离心和过滤等步骤将发酵液中的细胞和杂质去除。
接下来,通过酸碱调节和醇沉淀等操作,将透明质酸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
最后,通过进一步的精炼和干燥,得到纯度较高的透明质酸产品。
除了亚洲林木病毒,其他一些细菌和真菌也可以用于透明质酸的生产,比如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微球藻(Chlorella)等。
这些微生物的生长和透明质酸的产量也受到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微生物菌株和优化的发酵条件。
总之,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动物组织或细胞培养法,它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风险小等优点。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
截至2010年2月,中国国内大部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企业采用的工艺发酵周期长,一般在36-40左 右,产物分子量低,产品透光率差(一般在90%左右),蛋白质含量高,其成品葡萄糖醛酸含量一般为35-38%, 部分厂家透明质酸产品形态为纤维状,此种透明质酸溶解困难,一般要2天左右,且收率低于75%,为了满足中 国国内不断扩大的需求市场,透明质酸的生产工艺亟待改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过滤使用的硅藻土 的型号为821号和616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821号和616号硅藻土的 重量比例为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95 %(v/v)。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 酸的方法
专利
01 专利背景
03 技术领域 05 实施方式
目录
02 发明内容 04 权利要求 06 荣誉表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大分子的粘多糖,是一种由-D-N -乙酰氨基葡萄糖和β-D-葡萄糖醛酸为结构单元,β-1,4-糖苷键连接成的一种链状高分子粘多糖。
其分子量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又称糖醛酸,透明质酸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为目前所公认的最佳保湿成分,在化妆品工业、医学研究、临床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透明质酸的提炼的方法有三种:组织提取,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
组织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的成本高,产量低,受原料资源限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具有不受原料资源限制、成本低、产量高、有较高的相对分子量、分离纯化工艺简便、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成为透明质酸生产的发展方向,因此开发先进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HA的技术十分必要。
目前HA产业前景广阔,发酵法己成为HA生产的主流工艺,而发酵法生产HA的工艺仍需进一步完善。
微生物产HA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1937年,Kendall发现链球菌可以产生HA,后来发现主要是一些A群和C群链球菌,它们具有合成与代谢以HA为主要成分的荚膜的能力。
随后很多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结果证明某些种属链球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同化吸收葡萄糖或其他碳源,以代谢物形式产生HA。
随后经过不断地选育菌种和优化工艺,借助现代深层发酵技术与设备,HA的微生物发酵法被建立和应用起来。
目前多选用链球菌、乳酸球菌类等(因此以下均以链球菌举例说明)。
日本用发酵法生产了HA制剂.并对该产品做了大量的药效、毒理、药代动力学等非临床实验和临床实验。
结果表明,发酵法生产的HA无局部及全身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主要包括两部分:发酵部分和下游提取工艺部分。
发酵法生产HA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菌种、培养基和分离提纯工艺的选择。
一.发酵部分:经过阅读与分析文献,我个人将发酵部分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菌种的筛选2.菌种的诱变3.培养基配方的优化4.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首先以链球菌制备HA的过程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基本流程:链球菌复苏培养后,用诱变剂诱变,挑出不溶血、不含HA酶的高产率菌株。
进行稳定传代后增菌培养,所得的菌种即可作为生产菌株。
放入发酵培养液后,在通风搅拌的情况下发酵40小时,对粘稠的发酵醪进行提纯分离等处理后得到分子量高、粘度大的HA。
下面我将针对这几个模块分别做详细的叙述与分析。
1.菌种的筛选:优良的微生物菌种是发酵工业的基础,得到这类产物的两个成功要素在于产生菌的选择和筛选方案的确定。
以目的代谢物透明质酸为目标筛选出能产生它的菌种是前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筛选方案是事关筛选工作成败的关键。
菌种初筛方法必须快捷、简便、有效,才能一次或多次从现有菌群中把多数无用的微生物淘汰掉,把少量有用的微生物筛选分离出来。
经研究发现在牛鼻粘膜上分离到的HA产生菌种即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比较适合用来发酵。
1.1筛选步骤:牛鼻粘膜--稀释分离涂平板--初筛菌株--复筛摇瓶发酵--发酵液离心--上清液乙醇沉淀--定性分析--获得目的菌株--斜面培养1.2 菌种筛选操作方法:1.2.1 初筛:将牛鼻黏膜用0.1%蛋白胨溶液分成梯度涂于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h。
观察各菌落在血平板上的溶血性和形态,用接种针挑起看其黏度。
荚膜染色并镜检。
1.2.2 荚膜染色抹片自然干燥,甲醇固定,以久贮的多色性美蓝液做简单染色。
荚膜呈淡红色,菌体呈蓝色。
菌落选择的依据:产生HA的菌落透明度很高,隆起,呈水滴状色泽近似蛋清。
1.2.3 复筛发酵摇瓶中接人初筛疑似菌株,每株五瓶,在200 r/min、37℃下培养24h。
取复筛发酵液100ml,离心4000 r/min,20min。
上清液用三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
沉淀物用红外吸收光谱作定性分析。
1.2.4 红外吸收光谱法取HA 2mg,KBr压片,用IR一400红外分光光度计在4000—5000m-1范围内扫描。
发酵液提取物的红外吸收图谱在3400 cm-1附近有强的OH伸缩振动的特征吸收,表明有多羟基结构;在2900 cm-1附近有CH2的伸缩振动,1620cm-1及1560cm-1附近有CO、CN的伸缩振动,表明存在着乙酰氨基结构;在1400cm-1和1320cm-1附近有COC 的伸缩振动和OH的弯曲振动偶合产生的两个吸收峰,表明存在着糖醛酸上解离羧基结构和多糖羟基结构。
上述结果提示筛选菌株的产物呈较典型的HA红外吸收图谱。
1.2.5测定通过测定各种物质的含量来判断筛选结果是否正确。
(1)HA中葡萄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参照硫酸-咔唑法进行测定。
(2)菌体量的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将培养液稀释后,在660nm处测其OD值。
(3)HA含量测定:采用Bitter-Muir氏法。
以葡萄糖醛酸标准品为对照,测得样品溶液中葡萄糖醛酸的含量。
由于葡萄糖醛酸的含量占整个产量的48.38%,因此测得葡萄糖醛酸的含量除以48.38%,再乘以稀释倍数就可以得到HA 的产量。
(4)葡萄糖含量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
(5)蛋白质含量:参照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以牛血清白蛋白(BSA)标准品做对照。
(6)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采用粘度法。
使用0.5-0.6mm的乌式粘度计,参比液为0.2mol/L氯化钠,测定温度30℃,三点外推出特性粘数[µ],根据公式[µ]=3.6x10-4Mr的0.78次方,计算出产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
2.菌种的诱变:以链球菌为例,野生型的链球菌多会产生溶血素(Streptolysin),溶血素混入成品HA,会使HA的品质降低。
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2g/L,得到的HA分子量也很低,所以规模生产必须获得非溶血性的菌株。
因此必须经过诱变等手段获得HA 产量高、优良性状稳定的菌株。
诱变菌种的常规方法是以紫外线和γ射线为诱变剂的物理诱变方法和化学试剂如亚硝基胍、硫酸二乙酯等。
但化学诱变剂污染环境、操作不安全,有待改进。
诱变工作中,应该尽量利用菌落可以鉴别的特性进行初筛,把初筛选得菌株用摇瓶方法测定,可提高工作效率。
2.1 菌种诱变步骤菌种--平面培养--同步培养--制备菌液--诱变处理--中间培养--稀释涂平板--突变株分离--保藏及扩大试验2.2 菌种诱变操作方法2.2.1平面培养将筛选的菌种挑取一环接种到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14—16h。
2.2.2同步培养从平面培养基上菌落上挑取2-3环接种到盛有20ml培养基的250ml锥形瓶中,37℃振荡培养14—16h。
2.2.3制备菌液将菌液进行离心3500r/min,离心10min后弃上清。
供紫外线诱变处理的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重新悬浮于5ml生理盐水中,摇匀后倒人盛有45mi灭菌生理盐水并带玻璃珠的100ml锥形瓶中,振荡10min,调整细胞浓度至10/ml。
供NTG诱变处理的菌体用0.1mol/L,pH= 6.0磷酸盐缓冲液来代替生理盐水,其它同供紫外线诱变处理菌体的菌液制备。
2.2.4诱变处理2.2.4.1紫外线诱变处理:紫外线诱变的主要作用是使同链DNA的相邻嘧啶间形成共价结合的胸腺嘧啶二聚体,二聚体的出现会减弱双链间氢键的作用,并引起双链结构的扭曲变形,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对,从而有可能引起菌株的突变或死亡。
(l)预热紫外线:紫外灯功率15W,照射距离30 cm,照射前打开紫外灯预热20 min,使紫外线强度稳定。
(2)加菌液:两套标明1min和2min的无菌培养皿,分别加入3ml菌液和磁力搅拌棒。
(3)照射:将上述两套培养皿磁力搅拌器上,打开皿盖搅拌照射1min和2min。
盖上皿盖关闭紫外灯。
2.2.4.2NTG诱变处理:(1)NTG溶液的制备:用分析天平称取1mg NTG于无菌离心管中,然后加入0.1 mol /L,pH6.o磷酸缓冲液1ml,于暗处振荡溶解。
(2)诱变处理:取4ml菌液加人上述离心管中,充分摇匀,立即置于37℃水浴振荡处30min(NTG处理终浓度100;g/m1)后,离心收集菌体,将含NTG的上清液倒人浓NaOH溶液弃去,用无菌水洗涤菌体3次,以大量稀释法终止NTG的诱变作用,最后向离心管中加5ml无菌生理水。
2.2.5中间培养中间培养对获得稳定的突变株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让诱变处理后的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几小时,使细胞经过数代繁殖,隐性的变异就会显现出来,才可得到纯的变异细胞。
若不经液体培养基的中间培养,直接在平皿上分离,就会出现变异和不变异的细胞同时存在于一个菌落的可能,形成混杂菌落,导致造成筛选结果的不稳定和将来菌株的退化。
同时,通过中间培养还可使变异的细胞数量增多,便于检出。
将1ml诱变育种处理洗涤过的菌液,加20m1种子培养基的250ml锥形瓶中,37℃振荡培养2 h。
2.2.6稀释涂平板取经中间培养的菌悬液用10倍稀释法在无菌水中稀释法在无菌生理盐水中稀释。
紫外线处理的菌液取三个稀释度各0.1ml涂布于平板培养基上。
NTG处理的菌液取三个稀释度各0.1ml涂布于平板培养基上。
俱37℃,培养24 h。
2.2.7突变株分离在血琼脂平板上挑取不具溶血性的或溶血性较弱的菌株进行摇瓶发酵,或再经多次诱变和发酵直至利用紫外比色选到较高产量的菌株。
2.2.8紫外吸收光谱法将HA配成500g/ml的水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190---300nm范围内扫描。
从发酵液中提取的粗品HA的紫外光谱在196nm处有特征吸收,同sigma标样的相同。
并且随着HA含量的增加吸光度值也变大。
表明利用其最大波长处紫外光谱分析可以作为衡量发酵液中HA含量多少的依据。
这样做节省了劳动和时间,而不必对HA进行干燥和称量。
省略了中间环节,减少了误差。
sigma标样在2 57nm和280nm 处紫外吸收分别为0.150和0.105;若发酵液中提取的精品HA在257nm和280nm 处紫外吸收大于这两个值,则表明发酵液中提取的精品HA较sigma标样存在核酸和蛋白质等杂质。
同时我查到资料发现北京化工大学开发了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新工艺。
透明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采用紫外线诱变、Y射线、快中子诱变技术对已有的出发菌株进行了选育,开发了用磁场辅助Y射线、快中子诱变技术,得到了透明质酸高产菌,透明质酸稳定产量4.0g/L-6.5g/L。
用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质量稳定,而且其原料为淀粉等糖类,原料易得,大大地降低了HA的生产成本,为HA的普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该成果通过了化工部组织的国家级成果鉴定,结论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透明质酸发酵水平达4—6.5g/l,据文献查询,目前国际透明质酸发酵水平最高为6.5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