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制的设置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制的设置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制的设置
(1)背景:明太祖废除丞相,直辖六部,亲理的政务繁多。

(2)形成过程:
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

②明成祖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制产生。

③后来地位提升:大学士取得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位居六部之上。

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3)性质和局限: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第1 页共1 页。

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

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

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文明古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下,明朝政治制度尤为重要。

明朝时期,特殊的内阁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制度不仅在历史上有所发展,而且在今天的世界中仍然存在着,它在中国影响着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

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封建帝国政治体系的改革;其二是建立政治机构的科学性制度化管理。

在明朝时期,新的政治体系被建立起来,统一的政治机构被设立,它的内部组织也被固定起来。

首先,明朝内阁制度被改造成封建帝国政治体系的改革。

明朝内阁制度的设立意在确立封建帝国的政治统治体制,以中央朝廷的统治为形式,以州县级政府为实体,以三公九卿为领导,以六部吏治官制为分工,形成政治体制以及地方行政管理体系。

其次,明朝内阁制度建立了以科学性制度化管理为基础的政治机构,以保证政府机构的顺利运行。

明朝内阁制度建立了官制、分工、行政组织、编制、考核和监督等政治机构,构成了政府行政机构的制度化管理体系。

这种管理制度在明朝实行着,除了给政府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之外,也为当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明朝内阁制度还起到了统一政府机构的作用,以及完善政府管理的作用。

当时,政府机构统一地定位作为国家重要机构,其职能受到国家机构的重视。

政府机构在日常行政管理中负责收集信息、研究决策和实施等工作,从而保证了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明朝内阁制度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封建政治秩序,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这种制度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的世界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它引领着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结起来,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有:封建帝国政治体系的改革、以科学性制度化管理为基础的政治机构的建立、实施统一的政府机构的作用,以及改进政府管理的作用。

这种特殊的政府机构使当时的中国政治得以稳定,对今天的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述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简述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简述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经济最发达的朝代,其中明朝政府机构的组织制度尤其重要,其主要围绕内阁这个机构展开,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明朝统治者首先建立了朝廷内阁制度,这是一种以宰相为首,负责掌管朝政大政,并将朝廷各部门有效地统一组织起来的制度。

它由宰相、太子家仆、太师、介官、士林博士等机构组成,它们分别负责朝廷的各种职能,并且互相协作,从而为朝廷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此外,明朝内阁也不断演变,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特设专门机构及官职,以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

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实行皇室中央集权,特设“大内九府”和“四大三小”机构,这些机构分别负责监督社会管理、审核官员犯罪、经济政策和外交事务等,为政府机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此外,《明制》的出现也影响了明朝内阁的演变。

《明制》的出现,使明朝政府的管理体制、行政制度、审核机制得以完善。

它们构成了一整套规范的政府机构体系,为明朝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明朝政府不断改革其内阁制度,以提高其管理能力。

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曾试行“中内政”制度,将朝廷内阁制度从内政机构中抽取出来,成立了特设的“中内”机构,其下设“大理寺”等机构,负责审理案件,加强政府管理,提高了朝廷的信仰。

总之,明朝内阁制度在明朝帝国的发展和统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反映了明朝几百年来的政府架构和管理方式的发展演变,而且
也阐明了明朝政府利用内阁机构实现统治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改革、调整,使得明朝内阁制度有利于高效、有序地管理朝廷,使政府机构得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为明朝帝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明朝内阁制度

明朝内阁制度

明朝内阁制度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内阁的出现: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十作为侍从顾问,但他们很少能参与决策政事。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人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届机构。

内阁的性质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

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

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内阁的设立:1、原因: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

②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③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明成祖时期确立内阁制度)2、过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明宣宗,授予内阁票拟权;明成历年间,“部权尽归内阁”。

3、实质: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5、职能: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升降、职权大小存在不确定性(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用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表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表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表第一部分:内阁初期(此时内阁首辅并未直接指定,而是根据排序推论)1、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

1402(即建文四年,年号由已篡位的朱棣废除,下同)2、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

1402-14073、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

1407-14184、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1418-1424第二部分:内阁制度完善时期5、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

1424-14446、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

1444-14467、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月卒。

1446-14498、陈循正统十四年八月进,天顺元年正月罢。

1449-1457高榖天顺元年正月代,二月致仕。

14579、徐有贞天顺元年二月进,六月罢。

145710、许彬天顺元年六月进,七月罢。

145711、李贤天顺元年七月进,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457-146612、陈文成化二年三月进,五月降。

146613、李贤成化二年五月复,十二月卒。

146614、陈文成化二年十二月进,四年四月卒。

1466-146815、彭时成化四年四月进,十一年三月卒。

1468-147516、商辂成化十一年三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

1475-147717、万安成化十三年六月进,二十三年十月罢。

1477-1487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弘治五年八月致仕。

1487-149219、徐溥弘治五年八月进,十一年七月致仕。

1492-149820、刘健弘治十一年七月进,正德元年十月致仕。

1498-150621、李东阳正德元年十月进,七年十二月致仕。

1506-151222、杨廷和正德七年十二月进,十年三月丁忧。

1512-151523、梁储正德十年三月进,十二年十一月降。

1515-151724、杨廷和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复,嘉靖三年二月致仕。

1517-152425、蒋冕嘉靖三年二月进,五月致仕。

152426、毛纪嘉靖三年五月进,七月致仕。

明代内阁制

明代内阁制

明仁宣两朝的内阁政治内容提要:明朝在朱元璋时废除了宰相制度,但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运行缺少不了梳理政务协调百官的宰相式的辅佐职任,朱元璋和朱棣又相继探索尝试文臣近侍的辅佐制度,最终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封建内阁制度。

内阁在仁宣两朝地位急剧上升,权威和作用不断加强,正式实现了制度化。

仁宣两朝依靠“三杨”等一批稳健老练的阁臣辅佐,成功实现政治政策从严猛治世到宽疏治世的转变,使得朝政巩固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明朝从此走向强盛。

本文重在探讨内阁制度在仁宣两朝制度化的演变和内阁政治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功,以期加深对明朝包括内阁制度在内的整个政治制度的理解。

关键词:内阁仁宣朝制度化职能作为明代内阁制度是明代政治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研究者从多方位、多视角对明代内阁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其中,主要代表性的学术专著有:王其榘的《明代内阁制度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王天有的《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关广发、颜文广《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杜婉言、方志远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谭天星的《明代内阁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张显清、林金树的《明代政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代表性论文有:《明代内阁的政治功能及其转化》(《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梁希哲《明代内阁与明代的官僚政治》(《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杜婉言《论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陈超《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刘晋华《明代内阁制度与党争》(《社科纵横》2003年6月)。

本文主要关注仁宣两朝内阁制度的演变,内阁所负担的职能及内阁诸臣在仁宣朝的作为,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明朝内阁制

明朝内阁制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因为胡惟庸事件而废去有千多年历史的宰相制度,由皇帝亲自处理全国政策。

不过,由于国事繁重,凭皇帝一人之力,根本不可以完全妥善处理,故此有大学士的出现,帮助皇帝理政。

后来更发展内阁组织,为皇帝的私人秘书,独立于已有的行政架构以外。

内阁制度随着后来的皇帝的重用而不断发展,然而同时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现将内阁的发展概况及其影响分述如下:首先是明内阁的发展。

在太祖时期(1382年后),皇帝侍从,以备顾问,秩不过五品。

到成祖时(1403-1424年),「内阁」之名正式确立,与皇帝议国家大事,章疏常直达御前,渐受重用。

至宣宗(1426-1435年),为内阁制的第一阶段。

宣宗时以三孤、尚书等官兼任大学士,地位日隆,内阁大学士掌「条旨」(票拟),俨然汉唐宰辅。

英宗(1436-1449年)时,为内阁制的第二阶段。

英宗开「首辅」专权之始,阁权已超过六部。

后来,世宗至神宗初期,为内阁的鼎盛期。

威权已超六部,无宰相之名,却有「相权之实」,不过此时阁臣互相争夺首辅之位,间接形成党争,造成政治的不稳定。

最后,到神宗后期(约1570年后),内阁权力渐衰。

皇帝一面仍以内阁首辅票拟,但同时一面假手宦官居间传递奏章,令宦官渐专权。

自此以后,内阁权力渐被宦官所夺,就算内阁的首辅,也要和宦官合作,才可以较为顺利地处理政策。

如神宗时的张居正便勾结宦官冯保。

之后,皇帝多信用宦官,内阁根本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明代的内阁乃前朝所未有的组织,它只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并非正式的行政机构,与一般的中央政府组织有别。

正因这样,故明代的内阁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是变动性。

明代内阁组织虽有四殿二阁,但并不同时设置,缺此少彼成为常事,须视皇帝好恶而定,而大学土员额亦多寡不等。

至于内阁权力亦随皇帝宠信的程度而转变,若皇帝或信阁臣,或信宦官,或信奸臣,则内阁权力,便会因而增大或缩小。

其次,是附属性。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君主独裁时代,内阁权力常因皇帝委任与否而有轻重之别,且内阁职权出自皇帝授予,不得独立行使,向各部及地方政下达命令时,必须透过皇帝谕旨,可见内阁实属皇帝的附属机构。

明朝内阁首辅一览表

明朝内阁首辅一览表

明朝内阁首辅一览表明朝内阁首辅有黄淮、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杨溥等。

内阁首辅,即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

内阁首辅并无明文规定,而是政治实践的产物。

嘉靖、隆庆与万历初年,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之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拟权,次辅不敢与之抗衡。

明朝内阁首辅一览表黄淮(1367年~1449年)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政治家、任内阁首辅2个月。

历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号春雨,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大臣,文学家。

任内阁首辅5年、右春坊大学士。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胡广(1370年~1418年)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县人。

大臣、文学家,南宋名臣胡铨的十二世孙。

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

任内阁首辅11年。

杨荣(1372年~1440年)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政治家、文学家,三杨之一南杨,历仕五朝,任内阁首辅6年。

死后从祀历代帝王庙。

杨士奇(1365年~1444年)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

初年重臣、学者。

三杨之一西杨。

历经五朝,任首辅21年。

杨溥(1372年~1446年)字弘济,号澹庵。

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人。

政治家、诗人,三杨之一东杨,官至少保兼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任内阁首辅2年。

曹鼐(1402年~1449年)字万钟,号恒山。

北直隶宁晋(今河北宁晋)人。

明朝名臣。

北宋开国名将曹彬之后。

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

任内阁首辅2年。

陈循(1385年~1464年)字德遵,号芳洲,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泰和县人)人。

官至少保兼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任内阁首辅8年。

高谷(1391年~1460年)亦称高榖,字世用,今江苏东台人,辅佑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五帝六代。

官至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

徐有贞(1407年~1472年8)字元玉,晚号天全翁,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受封武功伯。

明朝权力体系

明朝权力体系

明朝权力体系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权力体系主要包括君主、内阁和六部等机构。

在明朝的权力结构中,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决策权。

皇帝由皇位继承制确定,通常由家族内的嫡长子继承。

内阁是明朝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和制定政策。

内阁成员由皇帝亲自选任,通常包括首辅、次辅和学士等职位。

内阁的主要职责是参与政策制定、审议重要文件和处理重要事件。

六部是明朝的政府行政机构,分别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六部负责管理不同领域的政务,如升迁、礼仪文化、财政收支、军事征调、司法审判和工程建设等。

各部由正、副两员官组成,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和决策。

除了内阁和六部,明朝还设立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机构,如东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负责监察和维护社会稳定。

此外,还有地方行政机构如府、州、县等,负责地方行政管理。

明朝权力体系相对集权,皇帝拥有很大的权力和控制能力。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权力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平衡机制,如内阁成员的建议和六部的审核等程序,以确保决策的公正和合理性。

明朝的内阁制

明朝的内阁制

明宣宗:内阁 大学士(票拟 权)—发展
明成祖:文渊 阁大学士(参 与机务)—正 式确立
明神宗:内 阁首辅(侵 夺六部职 权)—全盛
•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 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 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 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 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 宰相!” ----《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
宰相
பைடு நூலகம்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职责 任免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为主
要经皇帝及大臣 直接由皇帝意愿 商议 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
对皇权影响
内阁的性质: 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进 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明朝的内阁制
•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 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 处死。 • ------明太祖《皇明祖训· 祖训首章》
•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 一字不可改易。 • ------明太祖《皇明祖训· 序》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太祖:殿阁 大学士(侍从 顾问)—奠定 基础
内阁制影响
• 积极:履行部分宰相责任 强化君主专制 消极 :首辅有其权无其名的流弊 宦官专权

明代丞相制度新论内阁非相说质疑及其他

明代丞相制度新论内阁非相说质疑及其他

明代丞相制度新论内阁非相说质疑及其他I. 内容简述本文主要探讨明代丞相制度及其与内阁的关系,明代丞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明代政治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关于明代丞相制度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关于内阁是否具备丞相地位的问题。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质疑和探讨,以期为明代丞相制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首先本文将对明代丞相制度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明代丞相制度起源于朱元璋时期,经过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等皇帝的改革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明代丞相主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领导六部等中央政府部门,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

同时明代丞相还承担着选拔和推荐官员的责任,对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本文将对内阁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内阁成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是明朝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辅助机构。

内阁成员由皇帝亲自选拔,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然而尽管内阁在政治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地位并未达到丞相的程度。

因此本文将质疑内阁是否具备丞相地位,并探讨其与丞相制度的关系。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明代丞相制度及其与内阁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明代政治史的研究,本文试图揭示明代丞相制度的特点和演变规律,以及内阁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本文还将结合现代政治学的理论,对明代丞相制度进行评价和反思,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介绍明代丞相制度的背景和重要性明代丞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景和重要性不容忽视。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位时间长达276年的朝代。

明朝的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元朝的制度,但也有所创新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丞相制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元朝时期,宰相一职由蒙古人担任,主要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然而随着蒙古族的统治地位逐渐稳固,宰相制度逐渐被废除。

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恢复丞相制度。

明朝内阁制的评价

明朝内阁制的评价

明朝内阁制的评价
明朝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内阁制的实行,使得政治决策更加集中化和科学化,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然而,内阁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内阁制的实行使得政治决策更加集中化和科学化。

内阁制的核心是内阁,内阁是由皇帝任命的大臣组成的,负责国家的决策和管理。

内阁制的实行,使得政治决策更加集中化和科学化,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内阁制的实行,使得政治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内阁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内阁制的实行,使得政治决策更加集中化和科学化,但也容易导致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

内阁制的实行,使得政治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但也容易导致政治决策的滞后和不灵活。

内阁制的实行,需要有一定的政治文化和制度基础,否则容易导致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

明朝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内阁制的实行,使得政治决策更加集中化和科学化,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然而,内阁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朝历史】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确立的内阁趋同

【明朝历史】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确立的内阁趋同

【明朝历史】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确立的内阁趋同?首先来看明朝的内阁:明朝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

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

吴元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

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

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令。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

洪武十五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

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

建文年间,改大学士为学士,悉数罢免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

此后改谨身殿为正心殿,设正心殿学士。

明成祖靖难夺位后,召解缙、胡广、杨荣等人直入文渊阁,参与机务,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然而,当时进入内阁的成员均来自翰林院编修、检讨与试读等官职,并不兼任六部职位,也不得专制九卿。

而九卿等官员上奏,亦不得向内阁通知。

洪熙年间,明仁宗因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于是从明仁宗起,内阁逐渐受到重视。

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均以尚书为尊。

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后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更大[14]。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均列六部之上。

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张居正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

而皇帝万历首辅张居正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明朝87位内阁首辅列表图:首任内阁首辅为黄淮,末任首辅为李建泰

明朝87位内阁首辅列表图:首任内阁首辅为黄淮,末任首辅为李建泰

明朝初期内阁首辅列表图1402—1468年(从建文四年至成化四年),共 66年时间,历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与宪宗6帝,产生了 15位内阁首辅(其中 高榖 为代理内阁首辅)。

1.黄淮,1402年任内阁首辅,建文4年(洪武35年)8月入阁,本年11月降职。

2.解缙,1402—1407年任内阁首辅,建文4年11月入阁,永乐5年罢任。

3.胡广,1407—1418年任内阁首辅,永乐5年2月入阁,永乐16年5月卒于任上。

4.杨荣,1418—1424年任内阁首辅,永乐16年5月入阁,永乐22年8月降职。

5.杨士奇,1424—1444年任内阁首辅,永乐22年8月入阁,正统9年3月卒于任上。

6.杨溥,1444—1446年任内阁首辅,正统9年3月入阁,正统11年7月卒于任上。

7.曹鼐,1446—1449年任内阁首辅,正统11年7月入阁,正统14年8月卒于任上。

8.陈循,1449—1457年任内阁首辅,正统14年8月入阁,天顺元年正月罢任。

9. 高穀(代理内阁首辅),1457年任内阁首辅,天顺元年正月代任内阁首辅,本年2月致仕。

10.徐有贞,1457年任内阁首辅,天顺元年2月入阁,本年6月罢任。

11.许彬,1457年任内阁首辅,天顺元年6月入阁,本年7月罢任。

12.李贤,1457—1466年任内阁首辅,天顺元年7月入阁,成化2年3月丁忧去职。

13.陈文,1466年任内阁首辅,成化2年3月入阁,本年5月降职。

14.李贤,1466年任内阁首辅,成化2年5月复职,本年12月卒于任上。

15.陈文,1466—1468年任内阁首辅,成化2年12月入阁,成化4年4月卒于任上。

明朝中前期内阁首辅列表图1468—1529年(从成化四年至嘉靖八年),共 61年时间,历宪宗、孝宗、武宗与世宗4帝,共产生了 15位 内阁首辅。

16.彭时,1468—1475年任内阁首辅,成化4年4月入阁,成化11年3月卒于任上。

17.商辂,1475—1477年任内阁首辅,成化11年3月入阁,成化13年6月卒于任上。

明朝内阁制的评价

明朝内阁制的评价

明朝内阁制的评价
明朝内阁制是明朝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的发展。

在明朝内阁制的实践过程中,它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与
缺陷。

首先,明朝内阁制的优点在于充分体现了大臣参政议政的意识,有利于政治制度的发展。

明朝内阁由“东阁大学士”和“西阁大学士”领导,辅之以六部尚书和一些辅佐官员,通过阁臣们的协商和讨论,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有效地提高了政治决策的质量和效
率。

其次,明朝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遏制权力下放的趋势。

在朝廷内部,明朝皇帝拥
有最高的权力和最终的决策权,而且内阁大学士的选拔和罢免由皇帝自己决定,所以内阁
大学士与皇帝关系密切。

通过内阁制度,皇帝可以更好地掌握政治大权,加强对朝臣的掌控。

然而,明朝内阁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一方面,内阁大学士的选拔往往以贵族血
统和个人背景优劣为主要参考,政治能力和治理经验则不被优先考虑。

这种选拔方式导致
了内阁中人才的匮乏,内阁制度的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明朝内阁制也存在污染附败的问题。

由于内阁大学士对皇帝的极度依赖,很容易被朝臣利用,进行权钱交易。

这些污染现
象影响了内阁制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使得内阁的讨论和结果有时候不利于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明朝内阁运行流程

明朝内阁运行流程

明朝内阁运行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明朝内阁那点事儿,可有趣着呢!明朝的内阁啊,就像是一个超大型公司里的智囊团。

内阁成员呢,那都是些学问大、脑子灵光的人。

这事儿啊,得从皇帝说起。

皇帝老儿一个人管着那么大的国家,事儿太多了,忙不过来啊。

就像你一个人要做全家的饭、打扫全家的卫生、还得管全家的收支,累得够呛吧?皇帝也是一样。

于是呢,就有了内阁这个机构。

最开始的时候,内阁成员是由皇帝亲自挑选的。

这些人啊,大多是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的。

科举就像是一场超级大考,能在科举里取得好成绩的,那可都是学霸中的学霸。

皇帝就把这些学霸召集起来,说:“嘿,你们来给我出出主意,帮我管管这个国家。

”那内阁成员每天都干啥呢?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给皇帝提供各种建议。

比如说,有个地方发洪水了,地方官员把消息传到京城。

这时候,内阁成员就得赶紧商量。

其中一个可能会说:“陛下,我觉得咱们得赶紧派些能干的官员去救灾,还得拨银子去修堤坝呢。

”另一个可能会补充:“对呀,还得看看周围有没有多余的粮食能调过去,不然灾民要挨饿的。

”内阁里有个首辅,就好比是这个智囊团的团长。

首辅的权力可不小呢。

其他内阁成员有啥想法,得先跟首辅说说。

这就有点像在一个班级里,班长先知道同学们的想法,然后再去跟老师汇报。

首辅要把大家的意见整理整理,然后再去告诉皇帝。

那他们怎么把意见告诉皇帝呢?这就有讲究了。

他们会写一些文书,叫做票拟。

票拟就像是一份详细的策划书。

上面写着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有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关于北方边境的战事,臣等以为应增派五万兵力,粮草从附近的几个州府调集,兵器要加紧打造。

”这票拟写得可详细了。

然后呢,皇帝就会拿到这份票拟。

皇帝看了之后,要是觉得行,就会用朱笔批示,这就叫批红。

要是皇帝觉得不行呢?他可能就会把票拟打回去,让内阁成员重新商量。

这就像你给老板交了一份方案,老板觉得不好,让你重新做一样,有点头疼吧?内阁成员之间的互动也很有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中产生,然后首相再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首相是内阁的统领者,内阁和首相都对议会负责。议会如果不信任内阁,内阁就要集体辞职。或内阁提请国王解散议会(这个很少见)。
英国内阁的工作流程:内阁提案——议会审批——首相签署——元首颁布
将两者对比,我们发现,在明朝内阁中皇帝可以罢黜或提升阁员,事实上充当了“议会”和“元首”两个角色。而“议会”的公平性代表着社会的民主程度。明朝皇帝虽然会忌惮内阁,但远未到达“统而不治”的地步。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的内阁制虽然起到了牵制皇权的作用,但其仍然是独裁政治的一种形式。
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大明正统朝末年的反复,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战,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大明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他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以前,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皇帝的掌控之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首先,当时的大明万历皇帝还是个孩子,张居正身为皇帝的老师,很容易影响皇帝的决策。

再者,万历帝的“批红”是在司礼监冯保指导下完成,而冯保跟张居正关系密切。
内阁首相张居正把自己的意见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幼年皇帝的批红自然毫无问题。
就这样,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 “批红”,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一手操控,达到空前一致。他的新政也就毫无障碍地顺利推进。
如果明朝没有灭亡的话,内阁或许可以发展。但那不是我们历史的研究范畴了。
客观评价明朝内阁:有进步意义,但还和民主相距甚远。
明朝皇帝废除宰相制,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内阁帮助皇帝处理繁忙的政务,享有票拟权(就是可以帮助皇帝起草文书,批答奏章,但是必须皇帝批红才生效).内阁首辅更是权压众臣,在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六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决策机构,他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它的出现使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第二,权力不同,前者只有提供意见,后来有票拟的权力,但没有决定权,即没有行政权,行政权掌握在君主手里,明朝内阁制只是君主的顾问机构.
后者是直接的权力机构,掌握实际的行政权.
第三是作用不一样,可参照第二的解释,前者只是顾问机构,后者与首相共进退,一同掌握行政权,处理国家大事.
明朝的内阁制
发布时间: 2007-6-4 16:43是对政策提出处理意见并且没有其他的权利,到明朝后期成为另一种丞相制度的代称,并且有时权利可以凌驾于皇帝之上。是权利一步步变大
大明永乐帝实际上是明朝最后一个成功的专制皇帝,在永乐朝以后,专制者必误国,分权者必振兴。中晚明的历史可以看出,内阁中人才济济,只要给予内阁权力,皇帝再怎么萧洒都无所谓(如隆庆帝和英国女王);而内阁权力被虚化,被剥夺(如大明崇祯十七年换52任内阁),那就是再勤政也是要误国! 大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清朝则与明朝不同,大臣们只是奉命办事,皇帝则往往是把权力全部抓在自已手中,因此专制成为大多数清朝皇帝的特点。
我们发现明朝内廷、外廷的机构完全对称。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才能确保皇帝的决策地位。但是,这也造成了内外两大政治势力的争权夺利。
明朝的内阁就设在文渊阁。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让这个紫禁城里最不起眼的房子成为声名显赫的所在。在文渊阁办公的内阁成为实际上的政务决策者。 表面上,例行的政务流程似乎并没有改变,但决策权却出现了转移。张居正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再说说明朝内阁的工作流程:皇帝授意——内阁票拟——皇帝(或太监代笔)批红——付诸实施
英国内阁制
准确的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应该叫“责任内阁制”或“代议制”。体现的是西方常见的“分权”原则,虽然没有美国的总统制那么明显的三权分立,但事实上至少已经达到了两权分力的程度,即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开。“代议制”起源于18世纪初,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君主立宪的重要特点是,国家元首和行政首长不是一个人,国王或女王代表国家元首,统而不治,仅作为国家的象征。首相手中握有实权,进行行政管理。
本文欢迎拍砖,谢绝喷粪。
我们选择英国来和明朝对照,这个国家是君主立宪政体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明朝的内阁制
明太祖由“胡惟庸案”废除丞相,丞相作为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复存在。但由于工作量过于庞大,后又设立殿阁大学士,此乃内阁雏形。最初,殿阁大学士并无实权,只是作为皇帝的智囊团,为皇帝出谋划策。但随后的发展却出乎了朱元璋的意料。1402年,永乐帝正式设立内阁,其后,阁臣势力逐渐膨胀,到了万历初期,更是登峰造极地压制了皇帝。虽然内阁首辅在法律上始终没有得到丞相的地位,但如果这样就认为“内阁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加强了皇权”否定“内阁”的进步意义是不正确的。内阁可以驳回皇帝旨意,事实上牵制了皇权,这是毋庸置疑的。
英国的内阁是一个享有行政权的国家一级机构,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名,内阁的首领就是首相.首相有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如果议会对内阁提出不信任,内阁内阁就要垮台,但是内阁首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内阁与议会就会相互牵制,这样就相对民主些
首先,性质不同,前者是封建制度产物,后者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物.
后来,大明宣宗朝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按大明祖制,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大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后人猜测:明宣宗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现了。
文字 〖 大 中 小 〗 )
内阁制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 公元1402年,大明成祖永乐皇帝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成立内阁制,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大明永乐帝虽有洪武帝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制就应运而生。
通过明朝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内阁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后来,它被英国人学习,形成了后来的内阁制和首相制。在中国明朝成化朝时期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就是首相的雏形。
性质:原来属于皇帝的智囊团兼秘书,后期属于丞相的替代品(明朝自朱元璋起不设丞相该职位)
特点:总揆中央六部并且直接向皇帝负责,对下面上的奏折有票拟权(对事件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并有对皇帝旨意的封驳权(即可以对皇帝下达的命令予以反对,并且可以不予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