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明朝内阁制(上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
侍 从 顾 问
票 拟 权
X(时期)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O
明太祖
二、内阁的出现 3、内阁的地位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 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 旨意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议一议
阅读课本第17页的[学思之窗],思考: 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二、内阁的出现 2、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清代皇帝 的批红
明 内 阁 政 治 地 位 演 变 图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部权尽归内阁” 参与 机密 事务 决策
宰相
性质 职权 一级行政机构 行政、决策
内阁
内侍机构 侍从、咨询
任职方式 要经皇帝及大臣 直接由皇帝决定 (权力来源)商议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强化君主专制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康 熙
南书房 三足 鼎立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
集权皇帝
a.目的
b.最初名称 设置时间、地点 人选
封建社会后期
1、造成皇帝个人专断,不利于社会民主自由发展; 2、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败之风盛行; 3、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军机处
c.职能
跪受笔录, 乘旨办事。
人员简单
君主专制 制度发展 到顶峰
d.特点:简、速、密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防止分裂和外来侵略,巩固国家统一; 经济上:有利于组织大型工程建设,促进封建经济 的发展。 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繁荣。 民族上:有利于促进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形成。 消极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593人教PPT课件
内阁
议政王
三足鼎立,相互制 提高行政效率,
约,集权皇帝
加强君主专制
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权力来源 职责
宰相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
议
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 物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设殿阁大 学士以备 顾问,帮 助处理繁 多的政务, 但一切大 事仍由明 太祖亲自 主持
1、明成祖 时设内阁; 2、明宣宗 时阁臣有了 票拟权; 3、明英宗 时票拟制度 化; 4、明神宗 时首辅权压 众臣。
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时间ຫໍສະໝຸດ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时
南书房
雍正时 设军机处
措施 内阁、六部
皇权受到威胁 影响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
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废行省、 裁撤中 设三司, 书省和 权力集中 丞相、 到中央, 权分六 相权扩大, 部,直 威胁皇权 接对皇
帝负责
公务繁 忙,力 不从心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 制度是否一样?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加
强了君主的绝对权力,进一步巩固皇权至 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资产阶级政治民主监
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与影响
1、积极作用
(1)政治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经济上,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 (3)行政上,提高行政机构办事效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1: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 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 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结束。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民主 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 年宪法里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第4课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 展的影响。
本课探究
Ben ke tan jiu
探究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宰相制度被废除的原因。 2.废除宰相制度的影响。 探究二 内阁制度的形成 • 内阁首辅与宰相的区别。
探究三 军机处的设立 1.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 2.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 什么影响?
— 17 —
二、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时代 周代
秦朝
汉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地方管理制度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 向崩溃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 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 16 —
知识结构
4.强化措施 (1)分化事权,使机构间互相牵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 (3)加强和完善监察制度。 (4)加强思想控制。 5.演变脉络 形成于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巩固于汉(中外朝制、“推恩令”、刺史制 ),完善于隋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加强于宋元(二府三司制、行省制),明清强化 并走向顶峰(内阁、厂卫、军机处)。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760人教PPT课件
二、明君主专制加强措施
(一)地方: 废行省,三司分权
(二)中央:
◎废除宰相制度 ◎创立内阁
(一)地方: 废行省,三司分权
中央
布政司 按察司 都指挥司
(行政) (监察) (军政)
三司
地方权力集 中到中央
(二)中央:
◎废除宰相制度
1、原因:(1)根本: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2)直接: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朝廷设上、次二相,总理百僚 ……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 马。自秦以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命之,往往病 及国君……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 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 得以专权自恣。……
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受太祖宠信,居相 位多年,结党营私,陷害异己,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奏 章于己有碍则藏匿不呈。十三年,以“谋逆”罪被杀。其 后太祖大兴胡党之狱,罗织罪名,连坐族诛者达三万余人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 同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权力 来源
宰相制 度赋予
地位 法 定 不 同 职 权 参与决策
对皇权 制约皇权
作用
皇帝信任
内侍 侍从顾问,无决策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012江苏单科)明成祖时,“特简(选拔) 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 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 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 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 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 xx
(二)中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题目立意:明朝内阁始终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
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部门。本题旨在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读,考查
对内阁地位的认识。
解题指导:题干材料表明,当时的内阁首辅已达到“几于震主”的地
步,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这表明内阁权势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是,内阁仍是内侍机构,其本质没有改变。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2.明初废丞相后,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即使他“星存
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政事处理完毕。鉴与这种情况,明成祖时
设立( )
A.尚书令
B.枢密使 C.内阁
D.军机处
解析: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国家重大事务都落到了自己身上,非常劳
累,为此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发展为内阁,故选C项。
答案:C
3.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决策失误 D.强化地方管理
解析: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故选A项。
答案:A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4.康熙帝时,清政府在地方上设立了江南、江西、福建、广东等18 个省,每省设巡抚一人。又在两江(江南、江西)、川陕、湖广等设 置总督,分管一省或数省的军政。这种做法旨在( ) 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 C.防止武将割据 D.精简地方机构 解析:康熙帝使总督与巡抚相互牵制,分散了地方的权力,从而进一 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 答案:B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繁剧的政务和 大量的奏札”出现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和明成祖的举措有何本 质的共同点。其举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1课件:第4课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 体制的基本模式
•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 基础
•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 进步
•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1.背景:
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2.经历: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
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 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 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 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1.背景:
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2.经历: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3.评价:不是法定的决策机构,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
约作用。
练习:(2012江苏)明成祖时,“特简(选拔) 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
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康熙 南 书 房 皇权得到扩大
皇太极 议政王大会议 内阁 皇权受到限制
真题演练
• 1.(2012年全国)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 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 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 映出当时
•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 基础
•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 进步
•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1.背景:
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2.经历: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
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 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 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 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1.背景:
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2.经历: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3.评价:不是法定的决策机构,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
约作用。
练习:(2012江苏)明成祖时,“特简(选拔) 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
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康熙 南 书 房 皇权得到扩大
皇太极 议政王大会议 内阁 皇权受到限制
真题演练
• 1.(2012年全国)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 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 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 映出当时
高中历史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图一 唐朝中央机构
图二 明朝中央机构
图三 清朝军机处内景
本题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唐、 思路点拨 本题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唐、明、清 三代的中央机构状况, 三代的中央机构状况,从图一到图二最大的变化是 废除了宰相, 废除了宰相,图三的信息则需要结合教材知识把 握,然后从三代的发展看演变的趋势。 然后从三代的发展看演变的趋势。 基本特征:皇权高度集中。主要原因: 答案 基本特征:皇权高度集中。主要原因:明朝 丞相制度被废除。特点: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丞相制度被废除。特点: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趋势: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趋势: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 探究】 图一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 本特征是什么?与图一相比, 本特征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政治制 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三中军机处的设 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 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 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 2.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 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 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 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A )
问题思考 1.内阁制的设立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1.内阁制的设立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内阁制的设立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提示 反映了明朝专制统治加强, 反映了明朝专制统治加强,政治制度的逐 步成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步成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2.明清时期的内阁制与前代的丞相制有什么区别? 2.明清时期的内阁制与前代的丞相制有什么区别? 明清时期的内阁制与前代的丞相制有什么区别 提示 (1)丞相制下,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 丞相制下,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 其地位是“百官之首” 其地位是“百官之首”。 (2)内阁制下,阁臣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内阁制下,阁臣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 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 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与以往的丞相相 比,权力相差甚远,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权力相差甚远,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PPT(共19张)
──《清史稿》卷267《张英传》
3.雍正帝 军机处唯我独尊 ⑴形成及特点 ⑵职能 ⑶影响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 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 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 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 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 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 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 大臣之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他有何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⑴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君主专制 制度实在是罪魁祸首之一。
⑵为了防止专制的出现,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
本课测评 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 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 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 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 了顶峰?
—— 《明太祖实录》卷133
不过,为防止他们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将其品秩仅定 为正五品,而且所有的国家大事仍由自己独断专行,殿阁 大学士少能参决。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为后来的内阁制度 奠定了基础。
⑵历程:奠基→确立→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奠定了基础。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 立。明宣宗还授予阁臣票拟之权,可对内外臣工的各种奏 章拟出处理意见,供皇帝批答时采用。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 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 钤(qián盖章)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 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 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 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3.雍正帝 军机处唯我独尊 ⑴形成及特点 ⑵职能 ⑶影响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 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 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 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 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 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 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 大臣之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他有何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⑴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君主专制 制度实在是罪魁祸首之一。
⑵为了防止专制的出现,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
本课测评 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 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 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 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 了顶峰?
—— 《明太祖实录》卷133
不过,为防止他们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将其品秩仅定 为正五品,而且所有的国家大事仍由自己独断专行,殿阁 大学士少能参决。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为后来的内阁制度 奠定了基础。
⑵历程:奠基→确立→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奠定了基础。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 立。明宣宗还授予阁臣票拟之权,可对内外臣工的各种奏 章拟出处理意见,供皇帝批答时采用。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 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 钤(qián盖章)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 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 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 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明朝内阁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 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 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 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反映明太祖对中央行 政部门作了怎样的改革
一、废丞相、权分六部
明朝宦官
内阁首辅 张居正
阅读史料: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 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 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 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探究: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地位 不 同 权力 来源 职权 对皇权 的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宰相制度赋予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皇帝个人信任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PL
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事 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 影响 教学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朝 设立军机处。 教学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 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 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内阁制度的形成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
材料一: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 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 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 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 处理411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 仍无法处理好。
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 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 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 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反映明太祖对中央行 政部门作了怎样的改革
一、废丞相、权分六部
明朝宦官
内阁首辅 张居正
阅读史料: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 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 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 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探究: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地位 不 同 权力 来源 职权 对皇权 的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宰相制度赋予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皇帝个人信任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PL
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事 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 影响 教学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朝 设立军机处。 教学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 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 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内阁制度的形成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
材料一: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 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 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 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 处理411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 仍无法处理好。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620人教PPT课件
1、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 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
2、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 明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3、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 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参与讨论 军国大事
地位上升, 衙署(文渊阁), 参与机密事务
明宣宗 内阁发展 有了票拟权 地位更加重要
材料分析
当万历在公元1572年以九岁登极之日,张居正因皇太后之信托,成 为皇帝的保护人。他和宫内的首席宦官有了默契,于是行使职权时具有 相当的威望,有如宰相,只是没有宰相之名目。他将自己的亲信布置在 内外机要之处,也将自己权势推广至朝臣之监察弹劾部门和文书教育部 门,同时亲身管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张居正不辞劳悴,经常以个人之 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所以各种方针与政策事前 已有了默契,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 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而张居正既有人事权,便常利用 各人的升迁为饵来笼络部属,张居正以这种方法独揽国事达十年之久, 迄至1582年他刚五十七岁却意外地溘然长逝。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 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特务机构 文字狱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三、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原因和影响
2、影响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 双重性:
在明清以前,适应小农经济的发展,积极作用 占主导;
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不再适应新的生 产力的发展,更多的表现为消极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424人教PPT课件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二、内阁的出现 三、军机处的设立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初沿袭元制
• 中央设中书省,由丞相统辖。 • 地方最高级行政区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产生了 什么影响?
1、提高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2、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 展达到顶峰。
讨论探究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 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 ➢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 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朱元璋:昔秦皇…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
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 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 命之,往往病及于君国者。
——《皇明祖训》
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史料回放】 今我朝罢丞相,……以
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 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 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皇帝 中书省(宰相)
皇帝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元代体制
明朝体制
“中书之政,权分六部”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二、内阁的出现 三、军机处的设立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初沿袭元制
• 中央设中书省,由丞相统辖。 • 地方最高级行政区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产生了 什么影响?
1、提高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2、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 展达到顶峰。
讨论探究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 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 ➢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 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朱元璋:昔秦皇…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
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 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 命之,往往病及于君国者。
——《皇明祖训》
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史料回放】 今我朝罢丞相,……以
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 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 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皇帝 中书省(宰相)
皇帝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元代体制
明朝体制
“中书之政,权分六部”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474人教PPT课件
利——加强君权,防止权臣“专内权阁”
• 影响
应运而生
弊——过分集中皇权:(宦官专权,加重皇帝的
负担。
成果展示 一、明:废宰相,设内阁
第三组:明朝内阁是怎样形成的?
背景:
过程:
废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忙, 力不从心
奠基—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确立—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 发展—地位提高,票拟权 全盛—权倾朝野
张居正
(1525-1582),字叔 大,号太岳,明江陵人; 明穆宗时入内阁,神宗 时为内阁首辅。他在任 期间,厉行改革,是著 名的政治家。
明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内
阁
政
治
地 位 演 变
票
参与
拟
侍
机密
权
从 顾
事务 决策
图
问
“部权尽归内阁” X(时期)
O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议一议
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 利弊?
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 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
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 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明清),阻碍了资本主义生 产 关系萌芽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贯通古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地方 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有告之者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 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 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 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
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
一,津津பைடு நூலகம்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
第4课 明朝内阁制(上课)
议政王大臣
议政王大
设军机处
会议
臣会议
跪受笔录承
内阁、六部
内阁、六部
旨遵办
皇权受限
南书房 集权于帝
君主专制顶 峰
康
熙
设立南书房
帝
三足 鼎立
议政王 大臣会
议
内阁
扩大皇权
(3)意义:(p18页)
(1)提高了行政效率;
(2)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 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3)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思考:
——钱穆《国史大纲》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有人说,明代的首辅即变 相的宰相,你认为呢?
宰相与内阁的对比
宰相
内阁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的 皇帝个人的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大臣 商议
对皇权的 制约皇权 影响
直接由皇帝意 愿决定
君主专制强化 的产物
相同 职责都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明太祖采取了一个补 救的措施,那你认为明太祖会采取什么样的措 施呢?
内阁制的创立
时期 明太祖时期 明成祖时期
明宣宗以后
名称 设立殿阁大 学士
设立内阁
职权
仅备皇帝顾 问兼协理章 奏
参与军国大 事的商讨
可以“票拟” 对奏疏的处 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 加重要
特点
品秩较低, 不参与决策
地位逐渐上升, 有专门的衙署 和属官 首辅权压群臣, 六部几乎变成 内阁的下属机 构了
三、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消极作用: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 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605人教PPT课件
2、内阁的发展历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
权)
——全盛
3.宰相与内阁
阅读史料和课本第18页第一段大字: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
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 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 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似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位 法定,制度赋权 皇帝个人信任
不 职权 同
参与决策
仅备顾问,无决策权
对皇权 作用
一定程度 制约皇权
基本不能 制约皇权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基本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明太祖与奏章 “内阁”
应运而生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 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 达1 660件,共3 291件事,即朱元璋平 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相当 于同学们每天要写50篇作文,每篇字数 要求在5000字以上,既要完成数量,又 要保证质量),以致“星存而出,日入 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 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张掖市实验中学 课名:明朝的内阁 学 科:历 史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一 授课教师:张文海
明朝的内阁
学习目标:
1.了解内阁出现的背景和发展 历程 2.比较内阁与宰相制度 3.探究内阁制度性质特点
1.内阁出现的背景
1380年,明太祖 朱元璋诛杀胡惟 庸,裁撤中书省 和丞相,还下令 以后不准再立丞 相,至此,宰相 制度宣告废除。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 内阁 、 六部 之上,军
国机要由 议政王大臣会议
定夺。
2、康熙帝,设南书房——加强皇权
3 、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影响)
(1)职能: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2)特点: 简(机构简单,不像内阁成员庞杂)
速(办事效高)
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
议定政军皇王国太大 大臣 事极会 的议 中是 央清议朝策初机期关康满。熙洲亲贵大臣商议雍、正决
议政王大臣
议政王大
设军机处
会议
臣会议
跪受笔录承
内阁、六部
内阁、六部
旨遵办
皇权受限
南书房 集权于帝
君主专制顶 峰
康
熙
设立南书房
帝
三足 鼎立
议政王 大臣会
议
内阁
扩大皇权
(3)意义:(p18页)
(1)提高了行政效率;
(2)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 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3)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票拟:明宣宗时,开始将部分奏章交到内阁, 由阁臣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 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
批红:将内阁拟出的意见呈给皇帝审定,再 由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称为“批 红”。
清代皇帝 的批红
材料: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
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 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 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明太祖采取了一个补 救的措施,那你认为明太祖会采取什么样的措 施呢?
内阁制的创立
时期 明太祖时期 明成祖时期
明宣宗以后
名称 设立殿阁大 学士
设立内阁
职权
仅备皇帝顾 问兼协理章 奏
参与军国大 事的商讨
可以“票拟” 对奏疏的处 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 加重要
特点
品秩较低, 不参与决策
地位逐渐上升, 有专门的衙署 和属官 首辅权压群臣, 六部几乎变成 内阁的下属机 构了
地方:省、路、府(州)县
集
宋朝(加强)
中央:二府三司分相权 地方:路、州县并分权
中
中央:三省六部
中央集权
隋唐(完善) 地方:隋唐:郡州县
中央:内、外朝制 两汉(巩固) 地方:郡、国制
集 中
皇帝制度 秦朝(形成) 三公九卿
郡县制
地方分权
3)设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元朝
管 理 全 国
位
丞相
高 权
行 政
重
废除丞相
明朝
吏部
户部
礼部
皇帝
兵部
刑部
工部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9月14日至21日,内外 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 事,即朱元璋平均每 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 而休”仍无法处理好, 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 不可无人”。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明朝内阁的特点:(p17页)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 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 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 皇帝旨意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三、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重——皇权受到很大威胁
一、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地方:废除地方行中书省,设三司。 布政司:分管地方行政
三司 都指挥司:分管地方军事 隶属中央有关部分 按察司 :分管地方监察
2)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分权六部。 原因: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集中(胡惟庸案) 影响: ①加强了皇权,使政局得到了稳定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三、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消极作用: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 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
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明清(顶峰) 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
地方:省设三司
皇帝
元(新发展) 中央:一省二院
思考:
——钱穆《国史大纲》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有人说,明代的首辅即变 相的宰相,你认为呢?
宰相与内阁的对比
宰相
内阁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的 皇帝个人的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大臣 商议
对皇权的 制约皇权 影响
直接由皇帝意 愿决定
君主专制强化 的产物
相同 职责都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