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力的 合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等物理知识和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但是他们刚刚接触矢量,对矢量的运算没有任何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生活经验可供借鉴,他们习惯于标量的代数运算,即使学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也不涉及到矢量运算,而是通过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变成了简单的加减问题,没有触及矢量运算。同时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往往不习惯。意识到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困难,通过小组探究方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切身体验,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一则,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力的合成对学生来说全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真实而深刻,其效果远非那种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的形式化的探究活动可比。二则,学生对矢量运算是完全陌生的,放慢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规律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矢量的合成法则。
教学效果分析
本节课基本上能够达到目标要求,通过检测来看学生掌握了合力、分力的概念以及知道合力与分力随夹角的变化关系,能够应用矢量运算法则进行求合力的计算,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法则时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情况,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实验方法,而是借鉴教材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得到实验结论。但效果上有些束缚学生的思维,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整体上讲,本节课符合新课程理念,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目标达成度高,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一、教材分析
本节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3章第4节。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力的图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相关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的合成。教材首先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提水桶方式,运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定性分析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然后启发学生结合实验来进一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定量关系——让学生切身体会合力与分力之间的量值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代数运算,而是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普遍的矢量运算法则。“力的合成”这一节,前接三种常见的力,后续力的分解和力学一些重要定律的应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运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来进行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教学,因而培养学生建立等效替代的概念是很重要的。
1.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为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B.合力的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
C.合力F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15 N、F2、=9 N,他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A、9 N
B、25 N
C、6 N
D、21 N
3.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从最小逐渐增大到最大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D、先增大后减小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探究求合力的法则时考虑到时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现有的能
力和水平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时间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引导学生借鉴教材所提供的方案进行探究,教师直接把步骤和注意事项板演强调,然后学生操作,最后顺利得出结论,效果上来讲不如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最后在互称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随两分力夹角的变化关系时本来有个实验演示,时间关系没有演示,说明时间分配不合理,今后在教学中加强课堂的调控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课标分析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教材必须1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本文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进行设计.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重点不在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物理思想的传播, 本节中,等效思想的渗透,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代替以往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学习,成为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经历合力的等效替代过程,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思考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