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十一章___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导论:公共事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第一章   导论:公共事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 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服务性。
20
(三)、公共事业产品性质分析
1.准公共产品及其特点与分类 准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准公共产品理论 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 共产品,是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 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 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 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33
概念术语
公共性
公共问题
公共需求
公共事务
公共服务
公共事业 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公益性公共产品
互益性公共产品
事业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公共组织
行政组织
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 公共权力
准政府组织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企业管理
34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性? 2.公共问题和公共需求各有什么特点?二者有什么关系?
(3从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手段较单 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较丰富
32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
联系:二者关系越来越来密切。 区别:(1)目的不同
(2)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 (3)管理的性质不同 (4)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 (5)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 (6)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 (7)绩效评估不同
第一,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层次性。 第二,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多样性。 第三,现代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管理”丰富性。
27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 本特征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公共性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强制性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非营利性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服务性
28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众为本原则 服务原则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法治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监管和管理的一种行为。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实践进行探讨。

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方面,它是指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行为和能力。

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政府参与和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并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的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也是一种学科,它研究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角色、职责和方法。

它借鉴了经济学、政治学、组织学和法律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致力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十分广泛。

首先,它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调整社会利益的分配。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还包括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监管。

政府通过组织和管理公共服务机构来为公众提供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各种公共服务,并且要加强对公共服务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还包括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政府要对自然资源、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源等进行合理管理和有效利用,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具体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和机制。

这包括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等。

其次,政府还需要加强对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这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等。

此外,政府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的行动,推动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发挥作用。

最后,政府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在政策制定、服务提供和监管过程中保持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第十章 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圣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第十章 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圣

第十一章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11.1 复习笔记一、科技事业管理1.科技事业活动的类别划分(1)现代科技事业活动的基本内容①基础科学研究即科学研究,指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发明或技术研究的先导。

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即研究关注和解决的是人类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问题。

③应用技术研究即主要是应用技术研究,就其特性而言,即通常所说的技术发明活动,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其是在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的需要综合利用知识,将科学研究提供的物化可能变为现实。

④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a.公益性研究。

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难以分割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

b.技术推广。

指涉及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如农业方面的种子改良技术等,这类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性需要。

(2)现代科技活动按目的和功能的类别划分①以满足企业或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a.科学技术成果或产品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b.科学技术成果或产品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甚至是垄断利润。

②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a.研究所要解决的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整个应用技术研究的基础,因而反映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要求。

b.科技活动的结果,或者很难量化而不能商品化,或者具有垄断性,或者由于涉及全社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不应该商品化,因而都不能以市场的方式提供。

2.科技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分析(1)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具有较突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另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则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且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①具有较突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主要是基础研究产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品、公益性和技术推广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简介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对公共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营进行规划、协调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方式。

公共事业是指为满足公众普遍需求而提供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如能源、交通、水务、通信等。

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提供高效、稳定、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挑战,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形式,与商业企业管理有所区别。

公共事业管理需要考虑公益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组织、运营和监督上需要更多的政府参与和公众参与。

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是要以公众利益为导向,提供公正、公平、高质量的服务。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规划、协调、监督和评估。

首先,公共事业管理需要制定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线图。

其次,要协调各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确保公共事业的协调发展。

同时,公共事业管理还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工作,以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公共事业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公共事业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例如,能源、交通和水务等公共事业的良好运营可以提升经济效率,促进产业发展。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可以保障公众的基本需求,提高公民生活质量。

通过提供稳定、可靠的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管理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和谐。

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公共事业是资源消耗较大的领域,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

因此,公共事业管理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公共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支持。

但是,公共事业的投资回报周期长,且盈利性较低,因此吸引私人资本的投资存在困难。

其次,公共事业的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协调各方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 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服务性。
23
(三)、公共事业产品性质分析
1.准公共产品及其特点与分类 准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准公共产品理论 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 共产品,是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 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 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 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当天,该省高招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考生 在27日前后可查询成绩,但是今年考生只能通 过声讯电话查询,短信业务“取消”。因为通过 电信、移动、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标, 江苏电信独家承揽了今年的高考查分业务。据称, 像这样以竞标方式决定高考查分业务,在全国开 创了一个先例。
13
从质的方面看,在本质上,公 共性是公共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公 共问题上,公共性表现为这一问题 超越了私人问题狭隘的个人利益限 定,体现出公众的共有的价值观和 根本利益。
2.共事务的类别与层次 公共事务的类别 公共事务的层次
(三)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概念: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 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 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求的 物品或劳务。 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第一章 导论:公共事业管理的若干 基本问题
学习要点:
公共事业的若干基本概念 公共事业及其属性 公共事业管理及其特征和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
一、公共事业的若干基本概念
公共需求与公共问题 公共事务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8
(一)公共需求与公共问题
1.公共需求 第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与安全秩序的
公共需求,如国防、公安、外交等;
第二,维护经济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的 公共需求,如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 公正司法等;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十一章___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十一章___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
从研究本身的性质来看,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基础科学研究。主要指自然科学中的基本 问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关注和解决的是人类 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 和文化的发展问题。 第三、应用技术研究。在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的 基础上,根据现实的需要综合利用知识,将科学研 究提供的物化可能变为现实。 第四、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主要指涉及公众 利益,难分割的技术研究、运用和推广。
管理体制。
一、现代社会文化事业活动的类别 和基本内容
• 文化事业活动是公众满足自身娱乐和精神需 求的活动。在现代社会,公众对文化事业活 动的要求日益提高,文化事业活动的内容也 日益丰富,样式也日趋繁多。大致分为公益 性文化活动和营利性文化活动两大类别。
• (一)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公 益性文化事业活动
第二节 教育事业管理
一、教育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 1、教育事业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一定 的消费竞争性 非排他性:一定范围内,一个人消费教育产 品并不排斥他人同时消费。但这种非排他性的产 生必须以保证教育效果为条件。 一定的消费竞争性:随着消费者的增加,产 生了教育的总成本与投入,质量的矛盾。 2、教育事业产品具有外部收益性,教育是 一种具有内部收益和外部收益的过程和活动 内部收益;受教育者增加了知识、掌握了技 术,提高了适应社会、获取工作和较高报酬的能 力。 外部收益:通过培养受教育者,解决了社会 发展的需求。
2、教育活动的类别划分
A、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目标的教育活动 即为保证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社会成员必
须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主要表现为义务教育。 B、以满足个人需要和企业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活动 第一、这里的个人需要包括:一是个人和家庭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点)第一章绪论个人需要: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也是人们需要的基础。

必须通过市场等价交换,支付等价方可使用,而且只能为某个人或某个集体所享用,排除了其他社会成员享用的可能。

公共需要: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这些公共物品,无须付出代价,或只需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相称的少量的费用。

主要靠政府提供。

公共事业四大特征:公共性;规模性;非营利性;超前性。

公共需要的特点:1.是社会成员在生产、工作、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需要。

2.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3.是发展变化的。

4.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公共物品两个特性:(1)非竞争性(名):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

(2)非排他性(名):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公共物品的七大特征:(1)生产具有不可分性。

(2)规模效益特别大。

(3)初始投资量巨大,随后所需的经营资本数额较小。

(4)具有自然垄断性。

(5)消费不具有排他性。

(6)对消费者收费不易,或收费本身所支付的交易成本过高。

(7)其消费具有社会文化价值。

【区别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公共事业管理的四大特征:1.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

2.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非营利性。

4.服务性。

行政手段(特性):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直接性。

直接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力,运用命令、指示、政策、规定、条例等,按照行政系统实施管理的方法。

优点: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的或紧迫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发挥管理的职能,使得高层领导的决策、计划作用得以落实;能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公共事业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能确保管理系统保持集中统一,在统一指挥下协同一致地行动。

局限性:管理效果受领导水平的限制;不便于分权管理,易产生滥用职权、个人专断的弊病;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横向沟通,协调发展;受行政层级繁复和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信息传递迟缓,失真严重。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使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总学时: 52 讲课学时: 44 实践课时:8学分: 3考试方式:考试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科学化,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和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增进人民福祉。

因此,要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二、课程有关说明本课程采用朱仁显主编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本书分为11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第二章主要讲授“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

第三章主要讲授“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

第四章主要讲授“教育事业管理”。

第五章主要讲授“科技事业管理”。

第六章主要讲授“卫生事业管理”。

第七章主要讲授“文化事业管理”。

第八章主要讲授“基础设施管理”。

第九章主要讲授“公共住房管理”。

第十章主要讲授“社会保障管理”。

第十一章主要讲授“环境管理”。

1、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室,使用课件教学。

2、考试评分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

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具体包括考勤15分、作业8分以及课堂表现7分。

3、作业:本课程有4次作业任务,分别在第3章、第6章、第9章和第11章后,利用所学知识对于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5学时)第一节公共需要与公共事业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的特征熟悉:公共需要的特征了解:公共事业的含义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和手段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第四节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学生自学)本节应了解: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第二章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沿革本节应掌握: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熟悉:现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了解:近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与特征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本节应掌握:改革的基本内容熟悉:改革的启示了解:改革的基本动因第三章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本节应掌握: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弊端熟悉: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了解: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因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本节应掌握:前期的改革举措熟悉:1998年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了解:改革的历程第三节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本节应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熟悉: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第四章教育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本节应掌握:教育与教育管理熟悉: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教育管理的地位与作用第二节国外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模式和经验本节应掌握:一、集权制高等管理体制及模式二、分权制高教管理体制及模式三、混合制高教管理体制及模式熟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分类第三节我国教育事业管理的改革和完善本节应掌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熟悉:一、对我国高等管理体制的简要评价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完善了解: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沿革第五章科技事业管理(5学时)第一节现代社会中的科技本节应掌握:现代科技的社会化熟悉:现代科技的综合化第二节科技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式本节应掌握:科技管理的方式熟悉:科技管理的内容了解:科技管理的原则第三节国外科技管理的经验本节应掌握:各国科技体制变革的共同趋势熟悉:国外科技管理体制调整和变革的经验了解:美国、日本、韩国的科技管理第四节我国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完善本节应掌握: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熟悉:我国科技管理的完善了解:科技活动向市场化、企业化转制第六章卫生事业管理(5学时)第一节卫生事业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一、卫生事业的基本特征二、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三、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熟悉:卫生事业中的政府干预了解:卫生事业的含义第二节国外的卫生事业管理本节应掌握:卫生行政管理和医疗保障制度熟悉:医学规范管理和卫生经营管理第三节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本节应掌握:医疗保障制度熟悉:一、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几点经验二、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发展概况第四节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改革本节应掌握: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目标熟悉: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策略第七章文化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文化事业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文化事业管理的目标体系熟悉: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文化事业管理的内涵第二节中外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比较本节应掌握:一、政府指令型二、社会调节型三、政府主导型四、多元复合型熟悉:我国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第三节转轨时期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完善本节应掌握: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熟悉:目前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深化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第八章基础设施管理(5学时)第一节基础设施概述本节应掌握:基础设施的特点熟悉:基础设施的社会作用了解:基础设施的含义第二节基础设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本节应掌握: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物质杠杆熟悉:发挥大国优势的重要领域了解:中国现代化的先导第三节基础设施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本节应掌握:基础设施领域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熟悉:基础设施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了解:基础设施是政府实行特殊管理的领域第四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本节应掌握:中国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熟悉:发达国家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第九章公共住房管理(3学时)第一节公共住房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公共住房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原则熟悉:一、公共住房的概念及其特征二、住房问题了解:加强公共住房管理的意义第二节国外的公共住房及管理模式本节应掌握:一、英国二、美国三、日本熟悉:新加坡了解:法国第三节我国公共住房的改革与发展本节应掌握:我国公共住房管理系统熟悉:我国当前公共住房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了解:我国公共住房发展的历史沿革第十章社会保障管理(5学时)第一节社会保障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社会保障管理的内涵熟悉:社会保障体系了解:社会保障管理的一般意义第二节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内涵、趋势与启示本节应掌握: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内涵熟悉: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启示第三节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本节应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现状熟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节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本节应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基本原则熟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第十一章环境管理(4学时)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本节应掌握:环境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熟悉:环境问题的由来第二节国外的环境管理本节应掌握:环境管理体制熟悉:环境管理政策了解:国外的环境立法第三节我国的环境管理本节应掌握:一、环境法规体系二、环境政策三、环境管理制度熟悉:改革与完善了解:环境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四、实践教学要求实践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五、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朱仁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参考书: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徐双敏主编,张远风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及特征一、事业与公共事业二、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及特征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界定一、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二、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联系与区别三、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研究内容一、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介绍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内容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一、公共选择理论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三、多中心治理理论四、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官僚理论第五节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法及意义一、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职能与方法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概述一、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内涵、性质与目标二、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及特征一、事业与公共事业二、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及特征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界定一、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二、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联系与区别三、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研究内容一、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介绍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内容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一、公共选择理论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三、多中心治理理论四、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官僚理论第五节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法及意义一、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职能与方法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概述一、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内涵、性质与目标二、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内容……第四章公共事业绩效管理第五章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力与监控第六章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第七章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与事业单位第八章公共事业中的公共物品管理第九章公共事业部门战略管理第十章公共事业管理的治理模式创新第十一章西方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第十二章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第十三章公共事业部门管理第十四章社区公共事业管理。

云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云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 Public Affairs of Administration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学分:3/34、授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5、使用教材: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国家级规划教材)二、课程简介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

从学科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又是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

如同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学一样,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处于建构发展中。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且是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方法等,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门类进行概述。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并对公共事业管理各个部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建立发展中国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六、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通过对当前我国事业的转型和事业单位改革需要的分析,通过对公共事务、公共产品尤其是准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让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事业及公共事业的理念,并通过对公共权力、公共组织等分析,形成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卫生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PPT课件

第十一章  卫生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PPT课件
– (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管理 – 1.基本目标 – 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城乡居民的健康问 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 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 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对企业职工实行免费医疗,职工家属实行减半收费的一项制
度。
第二节 政府公共卫生管理
•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 (四)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 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 • (1)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 • (2)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制度,
形成新的筹资机制; • (3)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设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 • (4)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
– (3)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自主管理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三、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与评价
3.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
• (1)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必要性 • (2)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 评价的指标体系 ① 支持指标:从政策、资金方面评价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
持和投入力度,从人群覆盖率、业务用房、信息管理设施以 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评价服务机构网络建设,从全科医生数量、 培训率、医务人员结构等方面评价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状况。 ② 服务功能:从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 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个方面评价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实施情况。 ③ 绩效指标:从社区卫生服务效率、效益、社区卫生服务利用、 健康改善指标、反应性、公平性、居民满意度等方面评价社 区卫生服务绩效。

第一节 卫生事业管理概述
• 一、卫生事业的相关概念
– (二)卫生事业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PPT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PPT课件
( 4) 校际合作培养模式
校际之间进行横向合作,资源共享,教师互通,学 生可以跨校选课,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达到文理兼通。这 需要校际合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操作难度较大,但对于 学生培养更有价值,对提升本专业的知名度更有效。
(5)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调整与改 革的情况介绍
2、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简介 ----我院自公管06届首次开设此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 非政府组织的局限性: 筹款不足 志愿活动的有限性 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 志愿者的业余性:义工服务;不能提供
有竞争力的工资。
第二章 公共事业组织
• 思考题: 公民社会理论概述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 作业题: 收集1—2个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及其功能发
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资料
第三章 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
• 西方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变迁的三个阶段(P176) 近代(17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为巩固
(3) 院系合作培养模式
专业基础课由学院教师承担,通过到其他院系选修专 业方向课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和凝练专业特色。例如,通 过与医学院或卫生学院的合作,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管理 方向;通过与教育学院的合作模式,培育教育事业管理的 方向特色;通过与商学院的合作培养,凝练现有的公共事 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等等。这是目前成本最低、操作最为 简便人才培养模式,关键也是在学校总体协调。
• 国内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多种划分方法: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从公益活动领域
及工作内容出发,将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分 为12大类(27小类)。与前者大同小异。
按机构成立程序、业务性质等因素划分: 事业类、企业类、公务类;
从经费来源情况分:
自给自足型(如医院)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件

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和文化 环 境
在构成公共事业管理的国内环境的诸要素中, 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是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 行为方式的基本环境要素。而且,生态环境和文化 环境较之政治环境等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也更为 直接,相应的,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之间辩证的互动关系也体现得更为直接和充分。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 关系
•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
(一)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
• 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共管理包括公共 事业管理。 • 区别: (1)从管理对象来看,有宽窄之分。公共管 理的范围是广义的一般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 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 (2)公共管理与政府职能、宏观调空职能、 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 公共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 主要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关。 (3)从管理手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刚性 手段和柔性手段的并用,但在具体管理环节中 柔性手段占主导地位。但公共管理二者都得到 广泛应用。
(一)研究对象
• 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总体上 阐述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体系和基本的重 要的内容,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规律。 • 具体内容:见所有章节。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 • • • • 实践抽象法 实体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 比较研究法 实验法
(三)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 的意义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 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生态环境,是指公共事业 管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比较而言, 自然环境较稳定,而社会人文环境在不断变化发展。 因此,社会人文环境更直接地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 的性质和方向,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第一章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本章提要】本章介绍了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主要包括公共事业、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公共事业是指主要由社会公共组织提供,为所有社会成员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构成人们共同生产生活条件的社会事务。

而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 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有关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规范,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活动。

•【本章关键词】公共事业公共事业管理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自然环境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环境公共事业管理的文化环境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一、绚丽多彩的公共事业现象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们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那些既不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构,又不属于以营利为目的企业,而被称之为“公共事业”或“非营利组织”机构提供的服务,且这些服务的规模、种类日趋多样化:众多呱呱坠地的婴儿,降生在公共卫生机构,在其人生的第一站就开始享受公共事业机构提供的服务。

公共卫生机构的医疗、救治活动,是城乡居民健康生活的保证。

绝大多数人在公立学校完成了义务教育,开启了智慧之门,义务教育成为许多国家地方财政的首要支出;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学习。

公共气象服务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刮风、下雨、晴朗等天气预报,成为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收视率、收听率最高的节目之一。

在政府举办的科研机构中,大批科学家为航空航天、生命工程、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开展攻关。

各类慈善机构为鳏寡孤独、流浪者、灾民提供帮助,体现着人道主义精神。

各种环境保护组织为保护地球村而四处奔波,为在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追求蓝天、绿树、碧水,“天人合一”的梦想而奋斗。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事业组织及其管理活动的学科。

它涉及公共事业组织的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方面,旨在提高公共事业组织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共事业组织的类型、特点、职能和运作机制;公共事业组织的战略规划、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公共事业组织的领导和决策、沟通和协调、绩效评估和改进等;公共事业组织的创新和发展等。

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公共事业组织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也可以促进公共事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包括:全球化和国际化、市场化和私营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趋势对公共事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公共事业管理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提高公共事业组织的效率
和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上)

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上)

二、科技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分析
1、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具有较突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 争性,另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则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 且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一般公共产品,即比较 纯的公共产品所具有的特点,相当部分的科技事业 产品就具有这种特性。应用性技术研究产品则具有 一定的非排他性,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2、科技事业产品具有突出的外部收益 一般来说,基础性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外部性高于应用技术研究 的外部性。 不同科技事业产品的公共性纯度及外部性排列 见下图
二、科技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式
1、科技管理的内容
科技管理工作的内容相当丰富,诸如确定并贯彻科技发 展方针和战略、制定并实施规划和计划、出台并执行科技政 策和法规、实行科技体制改革,以及科研机构的设备和布局、 课题项目的确定和实施、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推广,还有科技 经费的筹集和分配、人力物力及信息资源的配臵等等,都属 于科技管理工作的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学科门类的不断丰富和创新,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对科技进步需求的不断加强,科技管理的内容也会 不断地丰富和更新。
日本的科技管理体制及其变革趋势
西方多数发达国家采用的科技管理体制是集中协调型,这是集 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体制。日本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国家。日本的科技 管理体制概括地说就是以政府的行政管理为主导,以民间企业界为 研究与开发的主体,科学技术活动实行所谓企、官、学三结合的方 式。 日本科技发展的三大方针:(1)加强基础研究,振兴富于创造性 的科学技术研究;(2)以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3)加 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
【这是一个一切人跟一切人为敌的 时代】

A是养鸡的,从不敢吃鸡。他从B那里买酸 奶喝,却不知酸奶里有老皮鞋做的明胶。B 感冒了,医生C给他开了也是用工业明胶做 的胶囊,之所以开这种胶囊,是因为能从 药商D那里拿到回扣。D到大排档喝酒,谁 知喝到假酒进了医院。医生C给他输了液, 下班时却被患者E砍伤了。

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的基本内容
三、现代公用事业的基本内容
公用事业虽然首先是在城市中产生,但根本 上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昌明的产物,因 而,也就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不断地丰富着 自己的内涵,构成了现代公用事业。
1、现代公用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公用事业通常称为城市公用事业,包括城市公共 交通、自来水、煤气等行业,这些行业也是最为 基本和传统的城市公用事业行业。
3、公用事业产品总体上是最接近私人产品的 准公共产品,但同时也有突出的外部收益。其关 系公众基本生活及质量提高,其外部性尤其是其 突出的垄断性,决定了这一类产品不可完全市场 提供,但生产却可公共生产和非公共生产。公用 事业产品市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价格管理。价格 听证会是促进价格合理化的重要的形式,但关键容
2、公用事业产品市场的价格管理
第二、制定价格过程中的公众了解和制约。 目前,公众对公用事业产品价格制定中的了
解和制约的最基本的也是目前正在逐渐普及的, 就是价格听证会制度。
本章案例
《安徽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立法听证会召开为 史上首次
2015-7-7 00:05 来源: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2、公用事业产品市场的价格管理
政府对公用事业产品价格的管理是价格制定 问题,如下两个方面必须注意:
第一、制定公用事业产品价格政策的基本价值 取向。
一般来说,合理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价格既体 现了经济效益的要求,也表现了社会效益的规 定,如果在特定的情况下两者发生矛盾,由于 公用事业产品的外部收益大于内部收益,因而 就以社会效益为主。
为提高立法质量,推进科学、民主立法, 7月3 日上午,省政府法制办、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召开 《安徽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 会议由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胡孔胜主持,省交通 运输厅副厅长丁庆领参加会议。此次听证会在我 省交通运输行业立法史上尚属首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混合提供,就是科技产品通过有偿的 方式向使用者提供,但这一科技产品的价格不是市 场条件下的价格,而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使生 产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推广。
所谓私人提供,就是科技产品通过有偿的 方式向使用者提供,而且这一科技产品的价格是市 场价格,即根据市场对这一科技产品使用价值的认 可程度所决定的价值补偿,其价格的高低完全由市 场需求决定。
精品课件
2、科学技术市场的管理
科学技术市场的管理的主体是政府 机构,一些非政府组织也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 技术市场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技术商品的管理。 技术商品管理的任务是确定技术商品
的身份,即对是否是技术进行鉴定,并按国家的 有关规定可否进入市场交易。
第二、技术市场参与者的管理。 即对技术商品的出让者、受让者和技
A、科学技术产品的生产政策 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宜采用公共生产方式。这一方式的基本内涵,是主 要应以公共财政作为支撑。
必须指出的是:现代社会中,必须考虑 承担这些基础性研究或这些科技产品生产机构的性 质,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提高 公共财政支出的资金价值,促进整个科学技术事业 的发展。
精品课件
弱 0
应用技术研究
外 部 性

技术推广
府 补

基础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 究、公益性技术研究

100%
图11-1 不同科技事业产品的公共 精品性课件
三、政府在科技事业发展中 作用
1、只有政府才能保证科学研究尤 其是基础性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一、首先是科研外部性的需求。 第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科研具有 的较高市场风险的需求。
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生产可以采取公共生 产和私人生产。私人精生品课产件 则指由私人承担研究并完 全由私人投资的生产。
B、科学技术产品的提供政策
科学技术产品的提供是指政府以何种方 式将科学技术产品提供给应用者。根据科学技术产 品的性质和特点,其提供包括公共提供、市场提供 和混合提供三种方式。
所谓公共提供,就是由公共财政支撑,政 府以无偿或者基本无偿的方式向社会提供科研成果 ,以使这些成果在最大的限度内获得推广应用。
别划分
2、现代科技活动按目的和功能的类
第一、以满足企业或市场需要为主要目 标的科技活动。企业重视科学技术成果,因为:
A、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市场竞争 力。
B、可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甚至是垄断利 润。
第二、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 科技活动。基本特点是:反映社会的共同利益要求 ;科技活动的结果不应该商品化,因而都不能以市 场的方式提供。
术商品经营机构(技术交易中介组织)的交易行 为进行协调和依法监督,以及调解行为为的各种 经济纠纷,依法惩处各种不法行为,维护技术市 场的正常秩序。
精品课件
第二节 教育事业管理
一、教育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 1、教育事业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 性和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非排他性:一定范围内,一个人消费教 育产品并不排斥他人同时消费。但这种非排他性 的产生必须以保证教育效果为条件。 一定的消费竞争性:随着消费者的增 加,产生了教育的总成本与投入,质量的矛盾。 2、教育事业产品具有外部收益性,教 育是一种具有内部收益和外部收益的过程和活动 内部收益;受教育者增加了知识、掌握 了技术,提高了适应社会、获取工作和较高报酬 的能力。 外部收益:通过培养受教育者,解决了 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十一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 概述
精品课件
• 学习要点: • 科技事业活动的分类、科技事业产品的准
公共性分析 • 教育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和现代教育事业
管理的基本内涵 • 文化事业活动的类别、准公共性、政府
介入的必要性及政府介入文化事业产品市 场的必要性
精品课件
第一节 科技事业管理
一、科技事业活动的类别划分 1、现代科技事业活动的基本内容
2、只有政府才能保障科学技术成果 的生产和提供的顺利进行
第一、对生产的保障体现在政府对科 研人员的劳动作出公正评价,并予以必要的支 持。
第二、对提供的保障表现在对提供方 式的确定和技术市场基本规范的建立与维护上 。
精品课件
内涵
四、现代社会科技事业管理基本
1、建立适合科学技术产品特点的生产 和提供的制度
此外,还有一些重大的开发应用性研究, 因投资和风险大,又关系国计民生,难以市场化, 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活动,必须 公共生产。
精品课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科技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分析 1、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具有较突出的非 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另一些科技事业产品则具有 一定的非排他性且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一般公共产品,即 比较纯的公共产品所具有的特点,相当部分的科 技事业产品就具有这种特性。应用性技术研究产 品则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有一定的消费竞争性 。 2、科技事业产品具有突出的外部收益 一般来说,基础性研究、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外部性高于应用 技术研究的外部性。 不同科技事业产品的公共性纯度及外 部性排列见图11-1。
从研究本身的性质来看,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基础科学研究。主要指自然科学中的基 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关注和解决的是人 类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 济和文化的发展问题。 第三、应用技术研究。在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 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的需要综合利用知识,将科学 研究提供的物化可能变为现实。 第四、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主要指涉及公 众利益,难分割的技术精研品课究件 、运用和推广。
精品课件
二、教育事业活动的类别
1、划分教育活动类别的标准 教育按受教育者社会化的完成程度和 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 育和高等教育的程度。教育的外部收益在教育的 各阶段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而且最终的外部收益 是各阶段的积累。 现代社会中,国家或社会的教育不能或 难以由社会公共支出来承担。因为: 第一、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难以支撑。 第二、事实上加大了社会的不公。 故现代社会的教育活动应根据特定条件 下的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和功能来划分类别。所 谓直接的目的和功能,即这一教育活动最直接的 是基于社会共同需要,还是首先是个人发展或企 业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