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七气动元件的识别与选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
《液压传动技术与气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液压传动技术与气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元件、液压系统等基础知识;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液压元件,完成简单的液压系统设计;3. 德育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本次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元件、液压系统的应用与维护等。
具体安排如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液压传动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的应用,引出液压传动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2. 液压传动原理讲解(15分钟)通过动画演示和实物展示,讲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包括液体压力传递、液体流量控制等。
3. 液压元件介绍(30分钟)分别介绍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等基本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
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这些元件的正确使用方法。
4. 液压系统应用与维护(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液压系统在工业生产、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
5. 德育渗透(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同时,强调液压油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了解液压油回收和再利用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与实施方法1.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相关教学资料、液压元件和实验器材;2.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出本次课程主题;3. 知识讲解:按照教学计划和步骤,逐步讲解液压传动原理、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液压元件的拆装和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5.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和维护保养方法;6. 德育渗透: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7. 总结评价: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实施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

一、教案基本信息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理解气源装置的作用和组成;2. 熟悉气动辅助元件的功能和应用;3. 掌握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2. 演示:展示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的实物或动画演示;3. 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多媒体教学设备;2. 教学材料:教案、PPT、实物或动画演示素材;3. 学生用品:笔记本、笔。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 气源装置(35分钟)(1)讲解气源装置的作用和组成,如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干燥器等;(2)分析各种气源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3)引导学生了解气源装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气动辅助元件(25分钟)(1)介绍气动辅助元件的分类和功能,如过滤器、减压阀、压力表等;(2)讲解各种气动辅助元件的工作原理和选用方法;(3)探讨气动辅助元件在液压系统中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气源装置的维护与故障排除(30分钟)(1)讲解气源装置的日常维护方法;(2)分析气源装置常见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3)引导学生掌握气源装置的故障诊断技巧。
2. 气动辅助元件的维护与故障排除(30分钟)(1)介绍气动辅助元件的维护注意事项;(2)分析气动辅助元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气动辅助元件的故障排除。
三、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能力。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液压辅助元件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液压辅助元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液压辅助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系统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和作用2. 液压辅助元件的分类3. 各类液压辅助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作用、分类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各类液压辅助元件的结构和原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液压辅助元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液压辅助元件的理解。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相关章节。
2. 课件:液压辅助元件的图片、结构图和应用实例。
3. 实验设备:液压辅助元件的实物或模型。
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提问:“在液压系统中,除了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主要元件外,还有哪些元件起着重要作用?”【讲授新课】1. 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和作用讲解液压辅助元件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其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
2. 液压辅助元件的分类介绍液压辅助元件的分类,包括过滤器、油箱、冷却器、气压计等。
3. 各类液压辅助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分别讲解各类液压辅助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课堂互动】1. 学生提问、讨论:液压辅助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教师提问:如何选择合适的液压辅助元件?【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应用。
2. 分析实际液压系统中液压辅助元件的作用和选用原则。
【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1. 液压油的选择与维护2. 油箱的设计与功能3. 液压系统的过滤器及其作用4. 冷却器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5. 气压计的使用和维护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液压油的选择与维护、油箱的设计与功能、液压系统的过滤器及其作用、冷却器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气压计的使用和维护。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教案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教案标题: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目标:1. 了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3. 能够分析和解决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大纲: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背景和应用领域。
2. 提出学习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解释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3. 分析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到两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实验装置。
2.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涉及的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原理和应用。
五、团队讨论(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讨论,分享实验中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鼓励学生展示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强调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缺点。
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教学评估:1. 在实践操作环节,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评估其动手实践能力。
2. 在团队讨论环节,评估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合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进行综合评估。
教学资源:1.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实验装置和实验指导书。
3. 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前沿发展和应用。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已调整格式可直接打印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概述1.1 液压传动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气动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3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1.4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第二章: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2.1 液压系统的组成2.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2.3 液压油的性质与选用2.4 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第三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3.1 液压泵的分类与工作原理3.2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3.3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3.4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选用第四章:液压缸与液压执行器4.1 液压缸的分类与工作原理4.2 液压缸的主要性能参数4.3 液压执行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4.4 液压执行器的选用与安装第五章:液压控制阀及液压控制系统5.1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与作用5.2 液压控制阀的主要性能参数5.3 液压控制系统的分类与工作原理5.4 液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第六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6.1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6.2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选型计算6.3 液压泵的选型计算6.4 液压控制阀的选型计算第七章:液压系统的安装与维护7.1 液压系统的安装要求7.2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验收7.3 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7.4 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八章:液压元件的故障与维修8.1 液压泵的故障与维修8.2 液压控制阀的故障与维修8.3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故障与维修8.4 液压油的选择与更换第九章: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9.1 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9.2 气源设备及其选用9.3 气动执行器及其选用9.4 气动控制元件及其应用第十章:气动元件的选用与维修10.1 气动元件的选用原则10.2 气动元件的安装与调试10.3 气动元件的维护与保养10.4 气动元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十一章:液压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11.1 液压系统在工业机械中的应用案例11.2 液压系统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案例11.3 液压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11.4 液压系统的创新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气动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12.1 气动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12.2 气动系统在技术中的应用案例12.3 气动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12.4 气动系统的创新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液压系统的仿真与优化13.1 液压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13.2 液压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13.3 液压系统优化的目的与方法13.4 液压系统优化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气动系统的仿真与优化14.1 气动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14.2 气动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14.3 气动系统优化的目的与方法14.4 气动系统优化案例分析第十五章: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展望与发展趋势15.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历史回顾15.2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现状15.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挑战与机遇15.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系统设计、元件故障与维修、系统安装与维护、气动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元件选用与维修等内容。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典型气动系统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典型气动系统第一章:气动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气动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2. 掌握气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3. 熟悉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气动系统的定义和组成;2.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气动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2. 演示:通过视频或实物展示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案例分析:分析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动系统定义、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气源设备及处理元件教学目标:1. 掌握气源设备的种类和功能;2. 熟悉气动处理元件的作用和结构;3. 了解气源系统的设计原则。
教学内容:1. 气源设备的种类和功能;2. 气动处理元件的作用和结构;3. 气源系统的设计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气源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气动处理元件的作用和结构;2.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气源系统的设计原则;3. 实操:演示气源设备和处理元件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源设备、气动处理元件的理解;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操中对气源设备和处理元件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第三章:执行元件及控制元件教学目标:1. 掌握气动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2. 熟悉气动控制元件的功能和结构;3. 了解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气动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2. 气动控制元件的功能和结构;3. 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
1. 讲授:讲解气动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气动控制元件的功能和结构;2. 互动:引导学生探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3. 实操:演示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的理解;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操中对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已调整格式可直接打印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
3.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述1.1 液压传动的定义及特点1.2 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 液压油的性质及选用2. 第二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2.1 液压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2.2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2.3 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 第三章液压缸与液压控制阀3.1 液压缸的类型及特点3.2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及作用3.3 常用液压控制阀的结构与原理4. 第四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4.1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2 液压系统参数的计算4.3 液压系统的性能分析5. 第五章气动技术基础5.1 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5.2 气压泵与气压马达5.3 气缸与气动控制阀三、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3.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2. 实验设备:液压与气动实验装置3. 多媒体课件: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相关动画、图片等资料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六、第六章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6.1 液压泵的分类与工作原理6.2 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工作原理6.3 液压缸的类型及特点七、第七章液压控制阀及液压辅助元件7.1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与功能7.2 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7.3 液压辅助元件的作用与选用八、第八章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与回路8.1 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8.2 基本液压控制回路8.3 复杂液压控制回路的设计与分析九、第九章气动技术应用9.1 气动系统的应用领域9.2 常用气动元件的应用与维护9.3 气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十、第十章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10.1 液压传动的工程实例分析10.2 气动技术的工程实例分析10.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综合应用案例分析十一、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液压与气动技术 教案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与气动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教学内容: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2.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油管和附件等。
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等。
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采用示教法,展示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与气动技术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二章:液压泵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泵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液压泵的类型: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 液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流量、压力、功率等。
4. 液压泵的选用原则及其维护保养。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采用示教法,展示不同类型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泵在实际应用中的选用和维护保养。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泵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第三章:液压缸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缸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缸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 理解液压缸的选用原则及其安装与维护。
教学内容:1. 液压缸的类型:单作用液压缸、双作用液压缸等。
2. 液压缸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液压缸的性能参数:有效行程、负载能力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缸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双气缸运行的顺序控制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双气缸运行的顺序控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双气缸运行的顺序控制方法。
3. 能够设计并实施双气缸顺序控制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内容1.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概述液压传动的原理与应用气动技术的原理与应用2. 双气缸运行的顺序控制原理双气缸的工作原理与结构顺序控制的基本方法与实现方式3. 顺序控制阀的使用顺序控制阀的类型与功能顺序控制阀的安装与调试4. 顺序控制应用实例分析实例一:双气缸顺序控制实现物料搬运实例二:双气缸顺序控制实现机械手动作5. 故障分析与排除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故障排除方法与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双气缸运行的顺序控制原理及应用实例。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顺序控制阀的使用与调试,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双气缸顺序控制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教学PPT。
2. 实践场地: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实验设备,包括双气缸、顺序控制阀等。
3. 教学材料:教材、实验指导书、故障分析与排除手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提问情况。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与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引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双气缸运行的顺序控制。
2.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概述:讲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液压传动的应用范围。
3. 双气缸运行的顺序控制原理:讲解双气缸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引导学生理解顺序控制的基本方法与实现方式。
4. 顺序控制阀的使用:讲解顺序控制阀的类型与功能,演示顺序控制阀的安装与调试过程。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液压辅助元件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液压辅助元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液压辅助元件的设计原理和选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系统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和作用2. 液压辅助元件的分类3. 液压辅助元件的设计原理4. 液压辅助元件的选用方法5. 液压辅助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液压辅助元件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液压辅助元件的设计和选用。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和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液压辅助元件的实物或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液压辅助元件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3. 分析液压辅助元件的设计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4. 讲解液压辅助元件的选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中的技巧。
5. 案例分析:以实际应用为例,分析液压辅助元件在液压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6.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液压辅助元件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液压辅助元件设计和选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液压辅助元件的最新发展动态:介绍液压辅助元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2. 液压辅助元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分析液压辅助元件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3. 液压辅助元件的维护与故障诊断:讲解液压辅助元件的维护保养方法和故障诊断技巧。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3.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国内外优秀教材,提供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

,.模块一基础气动教课方案模块一基础气动课程种类理论+实训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基础平台课程本次种类理论+体验讲课教师班级学期本次课时累计课时教课周理论课时讲堂体验课外作业实训要求考评方式模块检测 + 讲堂体验教课内容模块一基础气动学习单元 1气动传动技术基础一、气压传动技术介绍二、气压传动技术的优弊端三、气压传动系统的构成四、气压传动技术常用物理量学习单元 2常用气动元件介绍一、气源二、常用气动履行元件三、常用气动控制元件四、气动协助元件学习单元 3单缸气动回路设计与裝调一、气动时间控制元件二、控制回路剖析学习单元 4气动逻辑控制回路设计与裝调一、逻辑元件二、迅速排气阀三、典型逻辑回路介绍四、自锁回路解说学习单元 5 双缸控制回路设计与裝调一、气动回路图和位移 - 进步图的绘制要求二、不带阻碍信号的双缸控制回路设计方法三、带阻碍信号的双缸控制回路设计方法模块小结模块检测教课目的教课目的:让学员认识气压传动在工业中的应用,掌握气压传动系统的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认识其优弊端,掌握常有的元件的作用、典型构造、工作原理及职能符号,学习惯动回路的安装与调试以及回路设计,理解气动各样回路的原理及功能。
教课要求:要讨教师应付本模块所波及的气动基础技术进行详尽的解说(包含构造、功能、原理、应用),针对所波及的气动元件及回路,进行原理参数剖析和回路剖析,经过讲堂体验加强学生的认知。
教课要点及难点教课要点:常用气动元件的作用、典型构造、工作原理及职能符号;单缸气动回路的设计和装调以及回路剖析;气动逻辑回路的安装及调试,逻辑回路的设计;双缸气动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双缸气动回路图的设计。
教课难点:气动回路图的设计以及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
解决方法:讲堂教课联合实物、现场演示、讲堂体验综合解说。
教课方法及手段教课方法:实行直观导入法;事例教课法。
教课手段:实物演示;教课板书;录像插件;电子课件。
教课资源:有关的精选课程;网络教课资源等。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

《液压与气动技术》授课教案课题液压传动基础知识课次 2 授课班级学时 2 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1、独立分析能力2、设备拆装、维护维修能力3、根据原理图进行实物连接4、系统回路设计及其应用1、各元件符号识别2、基本回路的分析3、复杂回路的分析4、简单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1、岗位精神2、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3、培养良好的设备维护和保养意识4、注意开启系统和关闭系统时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初步认识油压千斤顶并学会使用2、油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分析3、认识平面磨床工作台及其液压系统组成4、初步学会分析系统回路5、独立分析组合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难点:1、组合机床工作台原理示意图2、分析组合机床工作台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备注讲授50 min 一、油压千斤顶在实际生活工业中的应用介绍1、油压千斤顶实物认识图1 立式油压千斤顶实物多媒体手段加强认识和了解1-杠杆手柄; 2.小活塞;3-小油缸;4、5-单向阀;6-大油缸;7-大活塞;8-重物;9-卸油阀;10-油箱图2 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2、油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分析通过生产中经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来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图2所示为该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由图可知,该系统由举升液压缸和手动液压泵两部分组成,大油缸6、大活塞7、单向阀5和卸油阀9组成举升液压缸,杠杆手柄1、小活塞2、小油缸3、单向阀4和5组成手动液压泵。
活塞和缸体之间既保持良好的配合关系,又能实现可靠的密封。
提起手柄1使小活塞2向上移动,小活塞2下端密封的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单向阀5关闭并阻断其所在的油路,而单向阀4打开使其所在油路畅通,油箱10中的液压油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吸油管道进入并充满小缸体3,完成一次吸油动作;用力压下手柄1,小活塞2下移,小活塞2下腔容积减小,腔内压力升高,这时单向阀4关闭同时阻断其所在的油路,当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时单向阀5打开,小油缸3中的油液经管道输入大油缸6的下腔,由于卸油阀9处于关闭状态,大油缸6中的液压油增多迫使大活塞7向上移动,顶起重物。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典型气动系统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典型气动系统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气动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2. 掌握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3. 分析并识别典型气动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4. 学会气动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气动系统的概述气动系统的定义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2.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气源设备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3.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气源的产生和净化压力的传递与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和控制4. 典型气动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单级压力控制系统双级压力控制系统气动控制阀及其应用5. 气动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气动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气动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典型应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气动系统,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通风良好,设备正常运行。
2.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教学PPT等。
3. 实验器材:气动系统实验装置、工具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气动系统的题目,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典型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气动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2. 教学难点:气动系统中各种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气动系统在不同工业场合的适应性和优化。
气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实践操作。
七、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验教学8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气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理论教学)。
液压传动与气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与气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动的基本原理,理解流体力学在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能正确识别和应用各类元件。
3. 帮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能分析简单系统的工作过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液压与气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进行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分析和排除的能力,提高系统维护和运行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联系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目标设定既有知识深度,又注重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液压传动基本原理:流体力学基础,液压油的性质与选用,液压泵、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2. 液压元件:各类液压阀、液压缸的结构、功能及应用,液压辅件的作用及选用。
3. 液压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原则,液压回路设计,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
4. 气动技术基础:气动元件的结构、功能及应用,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5. 气动系统设计:气动回路设计,气动系统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6.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系统常见故障分析,维护保养方法,故障排除流程。
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章节进行安排,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进度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涵盖相应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气动控制元件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气动控制元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气动控制元件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熟悉各种气动控制元件的用途和结构特点。
3. 掌握气动控制元件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气动控制元件的概述定义、分类和作用2. 气动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控制原理、控制信号和执行机构3. 主要气动控制元件气源处理元件、控制元件和执行元件4. 气动控制元件的应用实例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5. 气动控制元件的维护与故障排除维护方法、故障诊断和排除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动控制元件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2. 演示法:展示气动控制元件的实物和原理图,进行操作演示。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气动控制元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气动控制元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材。
2. 课件:气动控制元件的图片、原理图和操作视频。
3. 实物模型:展示气动控制元件的实物模型。
4. 操作设备: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气动控制元件设备。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动控制元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气动控制元件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气动控制元件的知识。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共计4课时(2学时/课时)2. 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气动控制元件的概述和原理(讲授法、演示法)第二课时:主要气动控制元件的结构与功能(讲授法、演示法)第三课时:气动控制元件的应用实例分析(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第四课时:气动控制元件的维护与故障排除(实践操作、案例分析)七、教学反思1. 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2. 考虑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案例。
八、教学拓展1. 介绍气动控制元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自动化生产线、等。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全册电子教案学习情境1-8教学设计(高职)

学习情境三 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的选用及故障排除任务一液压马达的选用及故障排除[[知识链接u一、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和结构1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2.液压马达的结构特点 1)齿轮式液压马达 主要用于高转速、小转矩的场合,也用作笨重物体旋转的传动装置。
齿轮式液压马达输 出转矩和转速的脉动性较大,径向力不平衡,在低速及负荷变化时运转的稳定性较差。
2)叶片式液压马达叶片式液压马达的最大的特点是体积小、惯性小,因此动作灵敏,适用于换向频率较高 的场合。
但是这种液压马达工作时泄漏量较大,机械特性较软,低速工作时不稳定,调速范 围也不能很大。
因此,叶片式液压马达主要适用于高转速、小转矩和动作要求灵敏的场合, 也可以用于对惯性要求较小的各种随动系统中。
3)柱塞式液压马达柱塞式液压马达由于排量较小,输出转矩不大,所以是一种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
二、液压马达的性能指标及使用注意事项 1 .性能指标 1)转矩和排量2)机械效率和启动机械效率如果液压马达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则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
但由于有泄漏 损失,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必须大于它的理论流量;由于有摩擦损失,液压马达的实际 输出转矩必然小于它的理论转矩。
3)转速和低速稳定性液压马达使用时应尽量高于其标牌上标有的最低转速,一般来说,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的低 速稳定性要比高速马达好。
4)调速范围液压马达的调速范围用允许最大转速和最低稳定转速之比表示,即i=nmax/nmino 显然,调速 范围宽的液压马达应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和低速稳定性。
2 ,使用注意事项(1)液压马达的泄油腔不允许有压力。
(2)液压马达在驱动大惯性负载时,不能简单地用关闭换向阀的方法使其停止。
(3)在启动液压马达时,若液压油黏度过低则会使整个液压马达的润滑性下降;黏度过 高则会使液压马达有些部位得不到有效润滑。
(4)由于液压马达总存在一定的泄漏,因此用关闭液压马达的进、出油口来保持制动状 态是不可靠的。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双作用气缸自动往返运动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双作用气缸自动往返运动一、教学目标1. 理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双作用气缸的工作原理及其自动往返运动的特点。
3. 学会使用双作用气缸进行自动化控制。
二、教学内容1.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概述液压传动的定义及其优点气动技术的定义及其优点2. 双作用气缸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双作用气缸的结构组成双作用气缸的工作原理及其自动往返运动3. 双作用气缸的自动往返运动控制控制原理及方法控制元件的选择与使用4. 实例分析:双作用气缸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实例一:双作用气缸在机械手中的应用实例二:双作用气缸在物料搬运中的应用5. 练习与思考分析双作用气缸自动往返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设计一个简单的双作用气缸自动往返运动控制系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双作用气缸自动往返运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搭建双作用气缸自动往返运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实际操作。
4.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实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物模型:双作用气缸及其自动往返运动控制系统。
3. 实验设备:双作用气缸自动往返运动控制实验装置。
4. 参考资料:相关教材、论文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重点讲解双作用气缸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自动往返运动。
3. 演示:展示双作用气缸自动往返运动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搭建双作用气缸自动往返运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实际操作。
5.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液压辅助元件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液压辅助元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常见液压辅助元件的类型和功能。
3. 能够分析并应用液压辅助元件在液压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和作用介绍液压辅助元件的概念。
解释液压辅助元件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
2. 常见液压辅助元件的类型和功能描述常用的液压辅助元件,如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等。
详细介绍每种液压辅助元件的功能和应用。
3. 液压辅助元件在液压系统中的重要性分析液压辅助元件对液压系统性能的影响。
讨论液压辅助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液压辅助元件的定义、作用和类型。
利用示例和案例来说明液压辅助元件的应用和重要性。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分析和研究液压辅助元件的实际应用。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评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评价学生对液压辅助元件的实际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推荐一些优秀的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材和参考书。
2. 示例和案例提供一些实际的液压系统示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液压辅助元件。
通过图片、图表和动画等辅助教学材料,增强学生对液压辅助元件的理解。
六、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的泄漏与防止分析液压系统泄漏的原因和危害。
介绍常用的泄漏防止措施和技巧。
2. 液压系统的污染与控制探讨液压系统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讲解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的方法和重要性。
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液压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液压辅助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验教学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液压系统,观察和分析液压辅助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教案章节:一、气源装置的作用与分类1.1 了解气源装置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中的重要性1.2 掌握气源装置的分类及特点1.3 熟悉常见气源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二、气源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2.1 掌握气源装置主要包括的组件及其功能2.2 了解各组件在气源装置中的作用2.3 熟悉常见气源装置组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三、气动辅助元件的作用与分类3.1 了解气动辅助元件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中的重要性3.2 掌握气动辅助元件的分类及特点3.3 熟悉常见气动辅助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四、气动辅助元件的主要组成部分4.1 掌握气动辅助元件主要包括的组件及其功能4.2 了解各组件在气动辅助元件中的作用4.3 熟悉常见气动辅助元件组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五、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的应用实例5.1 了解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5.2 掌握应用实例中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5.3 学会分析与应用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的分类、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与应用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的原理与应用。
2. 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3.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分析与应用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气源装置的作用与分类:介绍气源装置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中的重要性,以及气源装置的分类及特点。
2. 气源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讲解气源装置主要包括的组件及其功能,各组件在气源装置中的作用,以及常见气源装置组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气动辅助元件的作用与分类:介绍气动辅助元件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中的重要性,以及气动辅助元件的分类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气源系统、气源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气马达的工作原理;真空元件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能完成气源装置的选用;能阐述气缸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气缸常见的故障;能正确进行气缸的选择与使用;能阐述气马达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能正确选择气马达。
素质目标:沟通、协作能力;观察、信息收集能力;分析总结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
重点
气压传动、气马达、真空元件的工作原理。
教学
难点
常见故障的排除
教学手段理实一体
实物讲解
小组讨论、协作
教学
学时
4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
学习情境七气动元件的识别与选用
任务一气源系统及气源处理装置的识别与选用
〖知识链接〗
一、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特点
1.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压缩机将电动机或其他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压力能,然后在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的作用下,通过执行元件再把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完成所要求的直线或旋转运动并对外做功。
2.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1)气源装置2)气动执行元件3)气动控制元件4)辅助元件
3.气压传动的特点
1)优点
(1)气动装置的结构简单、轻便,安装维护简单,压力等级低,使用安全。
(2)气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是空气,成本低,取之不尽,不易堵塞管路,排气无需排气管路,并且对环境污染小。
(3)气动系统反应快,动作迅速,输出压力及工作速度的调节也非常容易。
(4)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5)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可储存能量,实现集中供气。
(6)气动控制具有防火、防爆、耐潮的能力。
与液压方式相比,气动方式更适合在高温场合使用。
(7)由于空气在管路中流动损失小,易于实现压缩空气集中供应及远距离输送。
2)缺点
(1)由于空气有压缩性,气缸的动作速度易受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气缸的稳定性较差,但采用气液联动方式可以克服这一缺陷。
(2)在许多应用场合,气缸的工作压力比较低,输出压力和力矩虽能满足工作需要,但其输出压力比液压缸小。
(3)噪声较大,尤其在超声速排气时要加消声器。
二、气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1.气源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师讲解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
学生分组讨论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气源装置和辅助元件是气源系统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源装置是提供洁净、干燥并且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压缩空气的装置,从而满足气压传动和控制的要求。
气动辅
助元件是元件连接和提高系统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改善工作环境所必需的。
2.气源系统的组成
1)空气压缩机
2)冷却器
3)油水分离器
4)储气罐
5)空气干燥器
三、气源处理装置的组成
1.空气过滤器
一般空气过滤器基本上是由壳体和滤芯组成的,按滤芯所采用的材料不同又可分为纸质、织物(麻布、绒布、毛毡)、陶瓷、泡沫塑料和金属(金属网、金属屑)等过滤器。
2.油雾器
油雾器是气压系统中一种特殊的注油装置,其作用是把润滑油雾化后,经压缩空气携带进入系统中需要润滑的部位,满足润滑的需要。
3.消声器
为消除噪声应安装消声器。
消声器是能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气动元件,气动装置中的消声器主要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及阻抗复合消声器三大类。
4.转换器
1)气—电转换器及电—气转换器
气—电转换器是将压缩空气的气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装置,即用气信号(气体压力)接通或断开电路的装置,也称为压力继电器。
2)气—液转换器
气—液转换器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作用式,即在筒式容器内,压缩空气直接作用在液面上;另一种是通过活塞、隔膜等作用在液面上,推动液体以同样的压力向外输出。
任务二气缸的识别、选用和维修
一、气缸的工作原理
1.气缸的分类
2.气缸的工作原理
1)双作用气缸
双作用气缸活塞的往返运动是依靠压缩空气从缸内被活塞分隔开的两个腔室(有杆腔、无杆腔)交替进入和排出来实现的,压缩空气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做功。
2)无杆气缸
无杆气缸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活塞杆的气缸,利用活塞直接或间接带动负载实现往复运动。
3)摆动气缸
摆动气缸是利用压缩空气驱动输出轴在小于360°范围内做往复摆动的气动执行元件,多用于物体的转位、工件的翻转、阀门的开闭等场合。
二、气缸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任务三气马达的识别与选用
一、气马达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1.气马达的工作原理
2.气马达的特点
(1)由于气马达的工作介质是压缩空气,以及它本身结构上的特点,有良好的防爆、防潮和耐水性,不受振动、高温、电磁、辐射等影响,可在高温、潮湿、高粉尘等恶劣环境下使结合实物讲解气源系统。
教师举实例讲解气缸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用。
(2)气马达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纵容易、维修方便等特点。
(3)气马达有很宽的功率和速度调节范围。
气马达功率小到几百瓦,大到几万瓦。
(4)正反转实现方便。
(5)具有过载保护性能。
(6)气马达能长期满载工作,由于压缩空气绝热膨胀的冷却作用,能降低滑动摩擦部分的发热,因此气马达能在高温环境下运行,其温升较小。
(7)特别是叶片式气马达转速高,零部件磨损快,需及时检修、清洗或更换零部件。
(8)气马达还具有输出功率小、耗气量大、效率低、噪声大和易产生振动等缺点。
二、气马达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三、真空元件的工作原理和选用
1.真空发生器
2.真空吸盘
真空吸盘是真空系统中的执行元件,用于吸持表面光滑平整的工件,通常由橡胶材料和金属骨架压制而成。
吸盘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常用的有圆形平吸盘和波纹形吸盘。
3.真空元件的选用
(1)供给的气源应经过净化处理,也不能含有油雾。
(2)真空发生器与吸盘间的连接管应尽量短,且不承受外力。
(3)为保证停电后能够保持一定真空度,防止真空失效造成工件松脱,应在吸盘与真空发生器间设置单向阀,真空电磁阀也应采用常通型结构。
(4)吸盘的吸着面积应小于工件的表面积,以免发生泄漏。
(5)对于大面积的板材宜采用多个大直径吸盘吸吊,以增加吸吊平稳性。
教师举实例讲解气马达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