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八年级历史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岛国。人多,地少, 资源贫乏。
明治维新-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 国力日强
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中存在什么矛盾?
改革不彻底 封建残余浓厚
国内市场狭 小 资源少
生产发展 受到阻碍
广大工人、农民生活极端贫困,阶级矛盾尖锐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朝鲜
中国
(东学党起义)
支 援
求 助
日本
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殖民地
增 兵
针 对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4 -1895)
历史材料: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
增长了日本的侵略力量
增开商埠:沙重苏杭
便利日本等国家掠夺中国 长江流域的财富
允许日在中国开设工厂
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四、《马关条约》的影响
内 容
影 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俄国的盟国
法国
德国
日 本
策划 干涉
俄国
支持 干涉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支持 干涉
清政府
还 辽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一、选择题。 (1)、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号管带是: A、左宝贵 B、刘步蟾 C、邓世昌
(2)、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事件是: A、威海卫之战 B、辽东战役 C、黄海战役
巩固
练习
二、填一填。在下图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地名。
威胁京津地区安全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 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落后就 要挨打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 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 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日本增兵朝鲜,蓄意挑起

中日战争。

丰岛、牙山战役
中 1894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战 1895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国半
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原因

过 结果及 影响
练一练:
1.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
A.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B.迫使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C.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获得清政府赔款,以发展资本主义
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征服中 国。
①“大陆政策”中日本政府曾做过哪些尝试?
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台湾,虽未得逞,但却尝到 了甜头。特别是中法战争造成的中国“不败而败”的 结局,更加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于是加紧扩 军备战。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军费开支占国家 预算
中 中国海陆军

日本海陆军
大沽


山东
大东沟 旅顺
大连
威海卫
黄 海

平壤
°
汉城 仁川 °
丰岛
牙山

日本
中国
北洋海军“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命令北洋 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內,不许巡海迎敌,使日本取得 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从而大大便利了日本的进一 步侵略。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1895年初
结果: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战争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 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 而挑起的侵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 而告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 马关条约》。
小结:
战争时间:1894年7月----1895年初 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日本在丰岛海面袭击 中国运兵船 清政府的态度:避战求和
日军占 领九连城、大连、旅顺。
之 蒙 国 军旅 怪 文 报 清顺 理全 兽明纸 。 皮 评 尸城 论 体两 』 肤 说 的万 具: 余 野 『 人人 蛮 日 幸, 免仅 筋本 国 。为 骨 为 美日
36
时间:1894年10月下旬
辽东 战役 威海 战役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第 二 阶 段
丰岛 海战
威海 战役 清军战略:“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济远”号
“广乙”号
平壤 战役
第 一 阶 段
丰岛 海战
时间:1894年7月-9月
平壤战 结果:统帅叶志超弃城狂逃, 役
日军占领平壤。
清军战略:“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丰岛 海战
黄海战役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结果: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 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第三步:侵占中国东北和蒙古 第四步:征服全中国
第五步:征服全世界
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 “大陆政策”的出 台 面对日本的侵略政策,清政府 中国:
持何态度?
欧美:
朝鲜:
李 鸿 章 保全自身实力 和北洋地盘,幻想通 过“以夷制夷”的外 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 略 慈禧太后:忙于自己的 六十大寿庆典,希望对 日“和平了事”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典型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3、致远舰管带、爱国将领:邓世昌-------民族英雄(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进一步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
6、失败原因: 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等等
7、影响: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8、危害: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企图瓜分中国
四、三国(俄、法、德)干涉还辽(为什么要干涉还辽?)
五、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刘永福黑旗军山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 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在甲午海战中,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他坠 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 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营救他,结果被他淹死,与所有官兵 一起葬身大海。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 黄海大战,发生在1894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所在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邓世昌,北洋舰队。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又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我们应该说他是一个有指挥才能、沉着勇敢的爱国军人,我 应该学习他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请回答: (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 1896年。 (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 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 在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国战败被割占的;日本;《马关条 约》。 (3)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的领土。 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前 往台湾。元朝时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的事务。 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1885 年,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省,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甲午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 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知识梳理】 1.1894年7月25日凌晨,日本舰队对中国军舰发动袭击, 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1894年9月中旬,在黄海海面,中国北洋舰队突然遭到 日本舰队的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海战,邓世昌指挥致远 舰向吉野号撞去,全舰25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 3.甲午海战中,李鸿章故意夸大损失,一味强调“避敌保 船”,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渤海、黄海的制海权。 4.1895年初,日本陆军包抄了威海卫后路,又以海军封锁 港口,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5.《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 岛给日本;赔偿军费二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6.《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 条约。它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决 不 愿 拱 手 而 让 台
愿 人 人 战 死 而 失 台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 而无憾!
——徐骧
—— 《台 民 布 告 》
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四百万人同一哭, 今日割台湾。 去年今日割台湾。
甲午风云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 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 大海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 历史不会忘记海战风云 中华民族将永远记住1894 中华民族将永远记住1894—— 1894
半 南京条约 割地
香港岛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 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 二亿两白银
殖 民 地 化
《 马 关 条 约 》 大 大 加 深 了 中 国 的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 南 京 条 约 》 使 中 国 开 始 沦 为 半
赔款
2100万银元 万银元
开商埠
上海、广州、 增辟通商口(沙市 上海、广州、 增辟通商口( 福州、厦门、 重庆、苏州、杭州) 福州、厦门、 重庆、苏州、杭州) 宁波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国 开设工厂
战 争 经 过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马关 年 月 李鸿章 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内容: 马关条约》内容:
割辽东半岛、 割辽东半岛 台湾及附属岛屿、 割三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赔二亿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 开放沙市 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 允设厂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 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868年前的日本
1868年后的日本
明治维新使日本国力强 盛起来,利用强盛的国力, 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 不平等条约。紧接着日本上 到天皇,下到百姓,节衣缩 食,全国捐款建设海军。
明治天皇
慈禧太后说:“光绪1875年登 基时年幼,我不得不垂帘听政。 现在我什么都不过问了, 修修花园养老就可以了。”
朝 平壤战役 鲜
丰岛海战
黄海海战结果:
• 历时5小时(12时50分海战开始),日本舰队首 先撤离,北洋舰队亦返回旅顺.北洋舰队致远、 经远、超勇被击沉,2艘自毁,另有6艘受 创,死伤1000余人;日本5艘(包括旗舰) 受重创,死伤600多人。经此一战,日本取 得了黄海的制海权。
黄海大战后,前线总指挥上来奏折给李鸿章:黄 海一战我军志远号和经远号都被击沉,但主力 尚存。我请求下令北洋其余舰只一起迎敌。
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
作业:
基训:P5—6页 1—14题 预习: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材料一:日本外相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 款之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几亿日元,本国全部收 入只有8千万日元,„„用于军事、教育„„” 材料二: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 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 ——梁启超
大陆政策
满蒙 朝鲜 中国 台湾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一、日本野心(目的) 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大陆政策---开拓市场) 黄海海战 二、烽烟四起(过程)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三、城下之盟(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经过1894-1895
黄海大海战
李鸿章
“不可。我军应好好 休整。我命令你将北 洋舰队开入威海卫, 不许出海迎敌。如违 令出战,虽胜亦罪!” 这样北洋舰队失去了 战机。

八年级(上)历史 第4课 甲午中日战

八年级(上)历史 第4课 甲午中日战

八年级(上)历史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基础知识:1、 时间:1894—1895年2、 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3、 性质:是日本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4、主要战役: 黄海大战: 时间: 年9月经过: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在 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 为保护旗舰壮烈牺牲。

威海卫战役: 全军覆没。

(1895年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北洋海军两路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威海卫之战不仅意味着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局已定,而且也代表了一支中国近代海军的夭折,洋务运动也画上了句号。

5、结果: 年4月,清军战败,以李鸿章为议和大臣,被迫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 》。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进一步破坏中国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危害:加剧人民负担,方便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危害: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工业)发展。

④增辟通商口岸。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危害:外国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或者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从沿海深入到内地)《马关条约》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补充:1、《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我国招商引资,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两者之间有什么本质不同?答:前者,清政府封建落后,腐败无能,主权丧失,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是对中国的侵略;而今天,我国是一个主权国家,综合国力强大,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经济,允许外国投资,是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

前后有本质的区别。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清政府腐败落后消极避战、军备松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蓄谋已久。

3、邓世昌的精神:邓世昌的事迹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与斗争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他为了国家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爱国主义精神。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有 公 足 壮 海 军 威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 番禹(今广州)人,清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黄海激战 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官兵浴血奋战。在舰伤弹尽的情 况下,邓世昌下令全速冲向敌冲锋舰“吉野”号,决心 与敌同归于尽。不幸途中被鱼雷击中而沉没,邓世昌与 全舰官兵250多人殉难。
2.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 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 C )
①林则徐 A.①②③ C.①③②
②邓世昌 B.③②① D.②③①
③左宗棠
3.(2010·泰安学业考试)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
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C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2)赔银2100万元; (2)赔银二亿两;
(3)五口通商
(4)协定关税。
(3)增开口岸; (4)在华设厂。
1、割地面积增加; 2、赔款数额倍增;
3、侵略深入内地;
4、经济侵略加剧;
5、受控制程度加深。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 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
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 C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升”号
1894年7月25日,“济远”、“广乙”从牙山驶往 旅顺,途经丰岛海面,突遭日军“吉野”、“浪速” 等三舰的袭击。“广乙”躲避追击触礁而碎,“济远” 管带方伯谦贪生怕死,挂白旗示降,并下令转舵回逃。 此时正有“高升”(租英商船)运兵船及护航舰“操 江”由天津驶来,日舰俘获“操江”,击沉“高升”,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一单元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一单元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一单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一:黄海大战1. 日本发动战争目的: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 战争经过(1)开始: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了侵华战争,因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场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2)黄海大战: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

在这次战役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抗敌,壮烈牺牲。

知识点二:《马关条约》1. 威海卫战役: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

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军的夹击。

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这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2. 日军暴行: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

思维拓展: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对于我们当前的建设有什么重大的启示?提示:原因:内因:政治上:清政府腐败无能(根本原因);经济上:落后;军事上:清军装备落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外因:政治上: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道路;军事上:装备先进,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教训: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就要挨打。

启示:必须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3. 结果: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相关链接:三国干涉还辽: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国政府就正式向法、德两国政府建议:三国联合“劝告”日本退还辽东半岛。

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但是,清政府必须给日本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第 4 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 4 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 4 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标导读(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 知识详解1、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2>主要战役:①黄海海战:此战后,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②旅顺战役:旅顺陷落,日本对旅顺和平居民进行野蛮大屠杀。

③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溃败,李鸿章—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

见课本第16页导入框。

2、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1>签订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3>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

<4>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用史实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A,《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 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总结:《马关条约》后,日本轻易从中国捞到这么多好处,则直接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朝,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中考演练●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八上P16-17 识记1、若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A、丰岛海域B、威海卫海域C、旅顺海域D、大东沟海域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A.林则徐B.邓世昌C.岳飞 D.关天培3、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土地
D.开办工厂
6.小明同学学习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内容后,整理的笔记中不正确的是(A )
A.林则徐——《海国图志》 B.左宗棠——收复新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日本——割占台湾
日本大型军舰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 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 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 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 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 退让半步。
21公分
2
来远
战 致远
2900 2300
15.5
21公分
2
18
21公分
3
靖远
2300
18
21公分
3
济远
2300
15
21公分
2
平远
2100
11
26公分
1
超勇
1350
15
25公分
2
扬威
1350
15
25公分
2
பைடு நூலகம்
广甲
1296
14
15公分
2
广丙
1030
15
12公分
3
舰名 松岛 严岛 桥立 吉野 浪速 高千穗 秋津洲 千代田 比睿 扶桑 赤城 西京丸
但在甲午战争1894年时,日本已经慢慢赶超了 北洋海军。
清向德国克虏伯公司订造的“萨克森”级装甲战列舰改 进型的首舰。1881年开建,即定远舰。
北洋舰队
舰名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要火炮(门)
定远
7335
14.5 30.5公分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建颐和园。1893 年,慈禧太后命人筹办自己的万寿庆典,60段点景, 建造各种不同形式的龙棚、经坛、戏台、牌楼和亭 座。江南、杭州、苏州三个织造衙门,特造彩绸10 万匹,以供庆典之需。
日本资金短缺,中国大力发展
日本——1886年,发布海军公债令,“借民 资,扩军力”,开始实施第一期三年造舰计 划。
1600万 二亿两白银 两白银 3000万两
开口 五口通商 十口通商 天 津
其它
协定关税
外国公使进 驻北京等
准许华 工出国
重庆沙市 苏州杭州
开设工厂
这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内容
危害
割地增多 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赔款增加 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开口深入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设厂新增 加深掠夺,阻碍民资
半大 封大 建加 社深 会了 程中 度国 。半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自学提纲
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争爆发时间?地点?涌现出那些 英雄事迹?战争结果如何?
三、这次战争日本犯下怎样的滔天罪行?
四、《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时间、 地点、内容及影响是什么?
战争前夕中日两国情况对比
日本——1893年,明治天皇每年从皇室财产中拿出 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 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 南京条约

(2)甲午中日战争后,B地区曾被 作为割让的对象,此地区 是 辽东半岛 ;与上述史实相关的 不平等条约是 《马关条约 》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课件(共38张PPT)

日本侵华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 1)开始: 1894 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经 过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叫做“ 甲午中日战争 ”
甲 午 中 日 中日《马关条约》 1895 年4 月,李鸿章 和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 签订______。 战 结果: 清政府割 辽东半岛 、 台湾 、澎湖列岛 给 日本 ; 争 内容:赔偿日本军费 白银二亿两 ; 允许日本 在中国开设工厂 ; 増辟 通商口岸 等。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某剧组拍摄《马关条约》签订后的中国 社会场景,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C) A.割占香港岛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 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5.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武器落后 B.许多将领贪生怕死 C.清政府腐败 D.日本突然袭击
割地增多


最严重 新阶段
国家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刺激了列强的瓜 分野心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的经 济
赔款增加
开口深入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便利了帝 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求,阻碍了中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
大大加深
设厂新增
帝国主义在侵略过程 日本 俄国的盟国 中既矛盾又勾结,完 法国 全以自己的利益为重 意欲在远东扩
威海战役时: “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宝岛悲歌
决愿 不人 愿人 拱战 手死 而而 让失 台台 ,
刘永福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 台湾义军将领徐骧临终高呼:“大丈夫为国 捐躯,死而无憾!”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共20张PPT)

③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有过允许外国开设工 厂的规定吗?这一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④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是在保护中国 的权益吗?为什么?
深入内地
上海 苏州 杭州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重庆
沙市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战争后社会上流传的一句诗: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 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丰岛
邓致 世远 昌舰 管 带
激烈的黄海海战
致远舰
日本侵略者在 旅顺对手无寸铁的 平民进行惨无人道 的大屠杀
思考:甲午战争的性质?
是日本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
华战争。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 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 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 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 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 府失败了。
想一想: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 社会制度落后 清朝统治腐败 避战求和政策 清军防务松弛 官兵临阵脱逃 武器装备落后
3.《马关条约》的签订
李鸿章 伊藤博文
1895年4月 马关
《马关条约》的内容:
割地: 赔款:
设厂:
通商:
①《马关条约》中赔款数额较前有何变化? ②《马关条约》开放的口岸在地理位置上 有何变化?
1.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 2.战争的经过 3.战争的结果 《马关条约》的签订
4.《马关条约》的影响
⑴战争爆发的原因
⑵战争时间: 1894---1895
2. 战争经过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黄海大战黄海海战 旅顺Fra bibliotek平壤1894.9.17 1894.9.15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精品课件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精品课件

又因为赎回辽东半岛,追加了3000万两白银,总
计是2.3亿两白银。折合成大约是3700万英镑,
加上我们分年偿付所付的利息350万镑,这个钱
折合成日元是3.64亿元日元。日本去除它的战争
成本,它纯粹从中国获得的赔款,也就是说它的
战争纯利是1.7亿日元。战后日本拿到了中国的这
笔赔款以后,它是派在什么用途?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响
割地 香港岛
割辽东半岛、台湾、 使台湾隔离祖国几十 澎湖岛及附属岛屿 年,刺激列强野心
赔款 2100万银元 二亿两白银
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财 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 国的财政和经济。
上海、广州、重庆、沙市、
开商埠 福州、厦门、苏州、杭州
宁波
新口岸和内河新航线的开 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深入到中国内地。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 便利外国资本
岸开设工厂。
输出
《马关条约》以后对日本带来的契机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军费实际开支是2亿日元,
相当于它1893年正常财政开支8000万日元的2.5
倍。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向日本赔偿了2亿两白银。
辽东战役
黄海大海战 平壤战役
威海战役
丰岛海战
中国战败是落后还是腐败?
制度 统治者 备战 装备
日本
资本主义
励精图治 开疆拓土 积极备战 蓄谋已久
精良 较好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
腐败无能 妥协投降 仓促应战 避战自保
较差
《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约3.64亿日元) ②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给日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2、了解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是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机关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述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旅顺大屠杀等使学生认识到侵略者的野心,并培养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1)本课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办法。

(2)教师提供史料、图片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的方式进行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黄海海战。

邓世昌与全体将士共存亡的事迹《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难点:中日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导入: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曾经写过一首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表达了台湾被割占后,台湾人民心中的悲愤。

我们回顾古代历史,台湾也曾经被列强侵占,1624年荷兰侵略者占领了台湾,直至1662年,郑成功率军收复了台湾。

康熙二十三年,也就是1684年,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又重新归于我国政府管辖。

那么这一次台湾是如何被割占的呢,其中的往事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板书——甲午中日战争一、原因师: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和中国的交流在唐代时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日本向中国派遣什么人呢?(遣唐使)。

他们来中国干什么呢?(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所以说日本和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

日本在19世纪前期和中国有着相同的遭遇,也曾遭到列强的侵略,1853年美国将军率领舰队到日本,用炮舰威逼闭关锁国的日本打开国门,这位将军是谁呢?(佩里),这次事件被称为“黑船事件”,黑船事件以后,日本国民痛定思痛,决心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到了1868年,日本就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起来。

我们在前两课中学到,英国发动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当时的日本,和西方列强一样,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由于日本国内本身的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上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尖锐,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

请同学们把书上第一句划下来,这就是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原因。

板书——一、原因:日本对外扩张师:1884年(新疆设省),日本创立内阁制,伊藤博文任第一任总理大臣。

此后,日本积极扩军备战,把对中国一战作为首要目标,1892年,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还不断派间谍到朝鲜和中国境内搜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的地形图。

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做好了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朝鲜爆发的东学党起义。

师: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的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也就是说朝鲜是我们的藩属国,所以呢清政府就派了2400多人到朝鲜去,驻扎在汉城一带。

而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回国的名义派出陆战队400人进入朝鲜,公然占领汉城。

这时候东学党起义已经基本平息,中国就提出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军,但是日本却以帮助朝鲜“改革”内政为理由赖着不走,并且继续增派兵力。

在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竭力避战求和,向英法等国请求调停。

但此时日军已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一触即发。

7月23日凌晨,日本军队突袭汉城王宫,挟持朝鲜国王,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扶植大院君上台摄政,并成立亲日傀儡政府。

两天后,日本不宣而战,偷袭丰岛海面的清军运兵船,丰岛海战爆发。

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因为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战争称作“甲午中日战争”。

二、过程板书——二、过程1、爆发时间:1894年,甲午年2、丰岛海战师:(1894年,7月25日,日本突袭中国军舰“济远”、“广乙”、“操江”,战争爆发,日军进犯驻扎在牙山口外丰岛的清军,聂士成率部迎战,最终战败,牙山失守。

最终“操江”号被日舰掳去,其余船上的1100名官兵,除了250人死里逃生之外,其余的全部遭到日军的杀戮。

)丰岛海战后,李鸿章不积极备战,“日敢无故击沉,英人必不答应”,幻想英国出面干涉。

异想天开。

因此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9月,在黄海大东沟,爆发了黄海大战。

板书——3、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师:首先中日舰队实力对比。

中国北洋舰队参战舰只14艘,约3.5万吨,日本联合舰队参战舰12艘,约4.1万吨。

从武力装备来看,北洋舰队在重炮上超过日本舰队,尤其是我们的主力舰“定远”“镇远”,19页自由阅读卡。

但日本舰队占有航速、中小口径速射火炮方面的优势。

日舰新式居多,北洋舰队大部分已经陈旧,平均舰龄要老2年。

参战总兵力,日本舰队3530人,中国舰队2089人。

在世界海战史上,双方投入这么多近代化的蒸汽机船进行战斗还是第一次。

应该是差不多的。

那么结果如何呢?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至鸭绿江口的大东沟登陆。

不料这一军事秘密事先日本已从美国那得知。

17日上午北洋舰队准备返航,突然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袭击。

丁汝昌下令立即迎战,列成人字队阵的北洋舰队,以定远、镇远居中直扑敌舰。

战斗一开始,定远号发炮震塌了飞桥,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被摔伤,信旗当场被毁,各舰失去指挥。

日舰利用其航速快、速射炮位多的优势,避开北洋舰队定远、镇远两大主力舰,绕道北洋舰队侧后,左右炮轰击两翼的小舰,以首炮轰击定远、镇远。

北洋舰队队形混乱,陷入被动局面。

为了保护主力舰,致远号、经远号重创后在管带邓世昌和林永升指挥下,奋力冲向敌舰。

直至被击沉没。

其余四舰则在敌舰包围中越战越勇,拼死搏斗,给敌人以重创。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战,日本舰队首先撤离,北洋舰队也返回旅顺。

这场战役中,北洋舰队出动的14艘战舰中有5艘沉没,另有6艘受伤,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5舰受伤,死伤官兵600余人。

这场战役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并未完全战败。

然而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

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在这场大战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

我们看到左边的幅图和挽联,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这副挽联生: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师:这副沉痛的挽联是光绪帝亲自书写,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的。

那么是什么样的英雄能得到皇帝的赞许,他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书上的正文和材料。

下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述邓世昌的英雄故事,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样的精神呢?【学生回答】朝廷还赐给邓母一块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匾额。

板书——4、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由于清政府的妥协退让,使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日军海路两军进攻辽东。

日军很快侵占了辽东半岛,在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

大家可以看小字部分和图片。

这也是列强侵华罪行之一。

据称,当时整个旅顺只有搬运尸体的36个人幸免。

当时的《世界》杂志谴责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野兽。

如今日本已经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出了野蛮的真面目。

”旅顺口陷落以后,日军夹攻威海卫。

板书——5、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师: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

大家翻到地图册第8页,日军首先集中兵力从陆上进攻威海卫南岸炮台。

驻守南岸炮台的清军仅三千人,他们顽强抵抗,最后由于兵力悬殊被歼灭,南岸炮台终被日军攻占。

随后日军占领威海卫城。

威海陆地全部被日本占据,使得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

日本曾致书丁汝昌劝降,遭丁汝昌拒绝。

几天后,丁汝昌在主降将领的胁迫下,拒降自杀。

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假托丁汝昌的名义,向日军投降,签订《威海降约》,规定将威海卫港内舰只、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悉数交给日军。

5天后,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京师震动,慈禧太后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三、结果板书——三、结果师:甲午战争性质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同学们思考一下失败原因?举点例子?1、战败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书上“动脑筋”。

那么“颐和园又搭天棚”是什么意思呢,练习册16页第二段。

主观:军备落后、消极备战、妥协退让、军心涣散指挥失误客观:日军积极备战、训练有素其实中日甲午战争还没开打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谁叫当时的慈禧心里就想着给自己办六十大寿,多捞点奇珍异宝,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国家安危上呢?挪用北洋水师军费。

实际上,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至甲午战事开始,六年的时间,北洋水师没有增添任何装备。

原因是购买军械的银子,被慈禧太后移做修颐和园用了。

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中,由于炮弹的质量差,北洋海军频繁出现炮弹击中日舰不炸的现象,那是因为里面未装炸药,所以击中而不爆炸,吉野号虽中弹不少,但终未遭到毁灭性打击。

学者猜测装以大豆或土砂。

李鸿章为保存实力,下令保船避战。

一味求和。

北洋水师军心涣散、志军不严,日军都要包围了,还在醉生梦死。

反观日本,他们一心要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所以积极备战,派遣间谍、测绘地图等等,而且在军队素质上也高于中国,训练有素。

甲午战争的挫败,不仅使清廷颜面扫地,民族自信心丧失殆尽,战后的割地、赔款更是对中国的一大打击。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马关条约》的签订。

板书——2、《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师:1895年,李鸿章被派往日本进行议和,当时和李鸿章谈判的是日本的伊藤博文。

他曾经去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积极参加“明治维新”运动,日本内阁成立后,连续担任四届内阁总理,这一次,他作为日方代表,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