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七章课件
学前教育原理PPT课件

【例题·单选题】( )年,我国自己创办
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创办的湖
北幼稚园。
A . 1901
B . 1902
C . 1903
D . 1904
【答案】:C 【解析】: 1903年,我国自己创办了第 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创办的湖 北幼稚园。
【例题·单选题】认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幼
(七)陶行知(1891~1946)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教育救国的思想
影响下,他毕生从事旧教育的改革,推行生活教 育、大众教育,为我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提出生活教育理论 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2.重视幼儿教育 3.生活是放儿童的创造力 具体包括五个方面:解放儿童的—— ① 头脑; ② 双手; ③嘴 ④ 空间; ⑤ 时间。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三、教育目的的作用 (一)规范功能 (二)选择功能 (三)激励功能 (四)评价功能
三、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一)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不平衡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 4.个别差异性
对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批评:偏重智能而较 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 过于狭隘、呆板。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贡献:重视幼儿身心发 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 环境的作用和教师作用。
【例题·单选题】 ( )提出良好学习环
境的特点是:自由发展、有秩序、生气勃勃、
愉快。
A . 福禄贝尔
教育的一般原则 (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2.儿童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的发展 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第二节学前教育的衔接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是儿童入小学前的教育,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何意义?这些是绪论中将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但什么是学前教育?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出生后至3岁)和幼儿(3岁-6、7岁)。
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很多分支,比如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学前教育学则是教育学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学前教育原理》总第七章

特殊儿童教育需要更多的资源投 入,包括专业教师、康复训练师 、医疗和教育器械等。
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 特殊儿童教育的有效实施和质量 监测。
05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
衔接的现状和问题
教育目标
当前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 育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
致衔接存在障碍。
教育内容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和进度等方面存在差 异,导致知识、技能和习惯的衔 接不够顺畅。
社会领域
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前教育的方法
游戏化教学
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前教育,让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 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境教学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引导幼 儿参与其中,增强幼儿的体验和感 受,促进幼儿的发展。
合作学习
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小学阶段
从6岁到12岁,是人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此阶段儿童开始进 入小学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学习新知识、技能和概念,形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发展特点
• 初中阶段:从12岁到15岁,是人生发展的第六个阶段。此阶段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开始接触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学科知识 ,同时心理和情感发展也进入青春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变化。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家长应该与幼儿园积极配合, 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03
学前教育的年龄分期及各期 发展特点
胎儿期到幼儿期的发展特点
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之前,是 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此阶 段胎儿的神经系统和身体结构 迅速发展,重要器官逐步形成
00398学前教育原理课件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一)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 (二)学前教育为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奠基 (三)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补偿性学前教育)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是指国家性质。政治的集中体现是政 治制度。
广义: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 的组织形式和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等。 狭义:主要是指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 式。
在原始社会中:幼儿处于平等地位,公养公育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奴隶主和封建主的子女才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育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早期幼儿园只招收没人照顾的工人阶级的孩子(以 英国为例) 在社会主义社会:让每个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
(四)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学前教育内容
在阶级社会里,思想品德教育带有阶级性,如我国传统的蒙养教育宣扬 “三纲五常”,资产阶级宣扬“民主”、“自由”、“博爱” 我国当今社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等。
二、学前教育又对社会政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一)为培养一定社会政治人才打下基础 (二)影响着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关乎社会和谐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重点)
学前教育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文化,即人化 广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社会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价值观、思想道德、科技、 教育等 教育的价值取向
学前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 游戏是早期教育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学前教育与文化交流 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的过程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选择 (四)学前教育与文化创新
第四节 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受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脑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 章节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绪论本章节的知识框架概念绪论本章重点、难点171对象2概念3发展历程4研究内容5研究方法和意义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什么是学前教育呢?•广义•狭义•33岁至6、7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12、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联系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1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洛克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卢梭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母亲读物》等教育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从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福禄贝尔••••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杜威蒙台梭利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蔡元培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10~1.5(2 1.5~3(33~5(46~12(512~18(618~25(725~65(86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D小试牛刀2..)A.B.C.D.【正确答案】:A知识点3: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①②③④⑤◆①②③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C本章内容概念绪论谢谢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重点、难点1234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知识点1: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
利托尔格(法),沛西·能(英)。
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七章课件

• 真题再现
1、幼儿教育的情境十分复杂,教师教无定法,而且幼儿园 一日生活中随时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需要教师迅速、恰当 德处理,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A 主体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长期性 2、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之一,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的 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幼儿产生影响,决定了幼儿教师应承担的 职业角色是() A 帮助者 B 研究者 C 示范者 D 终身学习者
• • • • • •
1.外控式的培养培训 (1)职前培养 (脱产学习) 师范类大专班 本科 硕士 博士 (2)职后培训 (继续教育) 非学历教育 (1)新任教师培训 (≧120学时) 学历教育 (2)教师岗位培训 (≧240学时/5年)
本科)(3)骨干教师培训
(大专
• • • • •
2.内趋式的自主发展 (1)自主发展的意识与动机 (成就动机) (2)自主发展的规划 (3)自主发展的行动 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波斯纳)
• (一)教师 • 教师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 (二)教师角色(复杂的角色群)
• 从对事业的奉献角度讲,教师是“蜡烛”,是“孺子 牛”,是“人梯”; • 从对心灵的哺育与净化角度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 • 从师生关系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 导师”; • 从亲师关系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临时监护人”。
• 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选择题
• • • • • 一、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 二、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四、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五、劳动成效的长期性和潜在性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绪论及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PPT

D.培养独立感,体验情感的实现
( 2019-4月)1903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
A、南京鼓楼幼稚园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
(2017-4月)把教育看作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自身生产的需要的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 2019-4月)关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正确的说法是( )。
A、学前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方式存在
B、学前教育被贵族垄断
(2019-10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这一思想出自其著作( )。
A.《理想国》
B.《雄辩术原理》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我的教育信条》
(2019-10月)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者认为,教育起源于( )。
A.模仿
B.劳动
C.动物本能
D.行动研究法
(2019-10月)我国封建社会广为流传的为学童编写的三部识字教材,它们是( )。
D.做中学的主张
(2015-4月、2018-4月)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是( )。
A.《母育学校》
B.《童年的秘密》
C.《爱弥儿》
D.《世界图解》
( 2015-10月、2017-4月)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
A.《爱弥儿》
B .《童年的秘密》
C .《母育学校》
D .《母亲读物》
D.平衡期
(2019-10月)倡导生活教育理论,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2016-4月)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持这种观点的是( )
学前教育原理主要知识点(期末复习PPT)[PPT课件]
![学前教育原理主要知识点(期末复习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57fe96d0d233d4b14e69e4.png)
• 3、学前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①教育培养政治所需的人才,维系和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
②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制造社会舆论,发挥政治功能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狭义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一 切观念和行为,主要限于广义文化的精神层面。
• 1、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 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2、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形 成与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创办人 时间 地点
欧文
福禄贝尔 湖北幼稚园
1809
1837、1840改 名 1903
纽兰纳克
勃兰根堡 湖北武昌
• (1)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
规定。 这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
• (2)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
出规定。
教育目的的层次
• 国家的教育目的
•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 各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 学科教育目标 • 单元教育目标 • 教育活动目标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 (一)3岁前的教育目标
•
记忆: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
•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3、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 4、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指发展的各个方面互相 牵连、互相制约的特性 • 5、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5、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 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指人的发展虽然是 有顺序的,但其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 1、个体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 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 • 2、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2014年版《学前教育原理》00398绪论、第一至第八章

绪论(一)学前教育的概念1.识记: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对0-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出生后至3岁)和幼儿(3岁-6、7岁)。
2.领会:学前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
狭义: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1.识记: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学前教育学首先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探索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
2.领会: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关系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学<教育学类学前教育原理是对学前教育学中一般、典型问题的研究,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子学科,教育学则是12学科门类之一。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识记: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这时候的学前教育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一次提出学前教育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
③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提出未来的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
④《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周朝统治者注重胎教。
⑤《礼记·内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便进行教育的记载。
⑥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思想。
⑦宋代思想家朱熹认为应重视儿童入学以前的教育,为婴幼儿选择品行良好的乳母。
(2)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初期)(这时候学前教育理论组建丰富起来,更加系统、完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提出了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泛智学说;《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
学前教育原理课件第7-8章

第七章
学前儿童发展特征与教育
要点提示
学前期是儿童身心各方面快速发展的重要 时期,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了解和遵 循0—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基础。 本章从0—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入手, 呈现学前期各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与 规律,并针对各年龄阶段学前教育工作的目标、 方向和特点提出力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多种性质不同的活动并举,体现活动的多样性 (二)多种活动组织形式并用,体现活动集体性与个别性
的统一 (三)室内、室外活动轮流开展,体现活动的动静交替 (四)教师组织与幼儿自由活动并举,体现活动的统一性
和自由性 (五)“直接教”与“间接教”的活动并行,体现活动的
主导性与主体性
第二节
二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游戏活动组织的基本过程
3. 结束阶段 2. 进行阶段 1. 准备阶段
(二)游戏活动的指导方式 1.教师以旁观者身份进行指导 2.教师以游戏角色为媒介进行指导 3.教师以儿童同伴为媒介进行指导 4.教师以游戏材料为媒介进行指导
(三)游戏活动的指导方法 1.言语指导 2.非言语指导
第四节
四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离园
活动内容及过程
跟同伴一起看图书 在教师组织下,跟同伴一起做早操
吃早餐 跟同伴一起玩学习机 玩拼图和其他玩具
取杯子喝水 换裤子,帮助同伴穿脱衣服
做数学练习题,并与同伴交流解题方法
整理自己的书袋,并应教师要求整理全班的书袋
到户外找玩具玩 回室内翻看图书,又到处找玩具玩
领取教师发放的书,放回书袋并整理
到盥洗室洗手 吃午餐
在寝室看动画片 排队上厕所
在教师帮助下吃药 在寝室午休
起床,自己穿衣服 吃蛋挞,喝汤 换鞋子
学前教育原理 7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

➢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组织制度、 时间因素、物质空间因素和教师因素。
二、幼儿园课程的组成要素:目标 、内容、实施、评价
➢ 课程评价并非一次性完成,而是贯穿于课程实施前后:
一、我国幼儿园课程典型模式 二、国外幼儿园课程典型模式
课程模式可以理解为典型的、以简约的方式表 达的课程范式,它具有特定的课程结构和特定的课 程功能,与某类特定的教育条件相适应。
课程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理论基础、课程 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
一、我国幼儿园课程典型模式 (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二)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
——摘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6)潜在性 “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善于 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 价值,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摘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二、幼儿园课程的组成要素:目标 、内容、实施、评价 1.拟定目标 2.选择和组织内容 4.课程评价 3.课程实施
——摘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 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
——摘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1988年,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 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 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是 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 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 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 是这些。”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但什么是学前教育?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在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尚未独立,相关思想主要散见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各种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介绍【精品课件】

课程介绍
《学前教育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 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是培养和检验 考生的学前教育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一门专业基 础课。
《学前教育原理》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应用 性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但,对于当好一 名幼儿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学前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生与发展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给考生们的复习建议
1、初步感知,形成感性经验 通过听课、阅读教材,获得对学前教 育原理这门课程基础框架的初步认识。在 此阶段,考生可能会觉得内容繁多,思想 较乱,但不用着急,因为,这是学习的开 端和必经过程,只要静心进行下一步的学 习,即可以解决。
2、形成知识结构
在初步学习的基础上对每章内容进行 梳理、思考和理解,掌握每章的知识纲要 和主要知识点,形成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结 构。
考试题型也不一样,识记、领会一般以选择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应用一般是以 论述或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学习建议
学前教育原理科目考试的目的在于了 解考生对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 本原理的理解及运用,这要求学生对教学 大纲中涉及的概念、观点和原理能清楚地 识记和理解,并能运用重要的理论、原理 分析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考情分析
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的分 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 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本课程考试命题采取的题型,一般是单项选 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 析题。
问题:领会、识记、应用区别的?
它们的难易程度不一样,识记最简单,领会稍 难,应用最难;
学前教育原理与应用 第七章 学前教育教学活动

1.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含义 是指以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主要目标,以身体锻炼和身体
保健的有关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而实施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2.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 3. 幼儿园健康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一、 领域教学活动的含义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1.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含义 (1)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特点 (2)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 2. 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 3. 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 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儿童是主动的、不断变化的个体,也是有自己想法和思维的主动的个体,而不是等待 灌输的“容器”。
第一节 幼儿园教学概述
一、幼儿园教学的含义
幼儿园教学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以增强幼儿体质、发展 动作;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激发幼儿 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等的一系列活动。幼儿园教学 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幼儿园教学是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强调每个幼儿 的实践与参与。在活动中,教师应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鼓励他们去 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或者摆弄摆弄,以此帮 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环境中的事物。
(三) 游戏性与情境性
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游戏或 情境,唤起和调动幼儿的有关经验和感受,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 们在游戏的假想情境中积极地交往、生动地想象、主动地表达。
第七章 学前教育教学活动
名言导读
• 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 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 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 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 消泯惧怕情绪。 ——陈鹤琴
2014年版《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七章

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一)识记:1.教师的含义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2.幼儿园教师的含义幼儿园教师是以幼儿教育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这种集体教育机构向3-6岁的幼儿进行专门的保育与教育工作。
1.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地位(1)幼儿园教师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养护者;(2)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性环境的创设者;(3)幼儿园教师是沟通幼儿和社会的中介;(4)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榜样示范者;(5)幼儿园教师是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支持者和帮助者;(6)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终身学习和研究者。
2.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1)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3)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幼儿园教师的劳动特点1.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选择教育内容)4.教育手段的主体性;5.劳动对象的长期性和潜在性。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简单应用1.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幼儿园教师对本工作负全责,其主要职责如下:(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保持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和指导。
2.幼儿园教师的权利1993年公布,199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第二章“权利与义务”部分做了明确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学前教育学7-8章

教育游戏
教育活动
教育媒体
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的手段
01
02
03
04
利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儿童的发展。
组织各种有益于儿童发展的活动,如绘画、手工、音乐等。
利用图书、音像、电子等媒体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
创设安全、舒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结合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方式,提高学前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否有助于儿童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教育方法
教育目标
教育环境:审视教育环境是否安全、卫生、舒适,是否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学前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育目标,使其更加符合儿童的全面发展需求。
调整教育目标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或优化现有方法,以提高教育效果和儿童的学习体验。
通过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发展状况和进步。
观察法
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作品分析
利用标准化或定制的测试工具,评估学前儿童在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评估学前儿童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写作等,以了解其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03
02
01
学前教育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重新审视教育目标是否符合儿童的全面发展需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科学性原则
注重幼儿全面素质的培养,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
全面性原则
将游戏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游戏性原则
强调家庭与幼儿园的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前教育原理》总第七章

日期:contents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学前教育的实践应用•学前教育的挑战与对策•学前教育的案例分析•学前教育的未来展望目录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01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包括幼儿园、亲子班、早教班等各种形式的教育。
广义定义学前教育是指3-6岁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过程。
狭义定义学前教育的定义自工业革命以来,学前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经历了从慈善事业到公共福利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世纪初以来,我国学前教育逐渐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如蒙养院、幼稚园等,现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国外学前教育发展培养良好习惯和行为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缩小教育差距通过学前教育,可以为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促进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后续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0203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阐述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01遗传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探讨儿童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以及两者如何相互作用促进儿童发展。
02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系分析儿童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教育方法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儿童发展理论根据儿童的年龄、性格、兴趣和能力,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儿童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适宜性原则学前教育应注重儿童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应过分偏重某一方面。
全面性原则学前教育应针对不同的儿童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
多样性原则学前教育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儿童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原理(00398)全套教学课件第七章幼儿园教师PPT

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良好的( D )。2016-4月
A.专业知识
B.专业能力
C.反思能力
D.职业道德
历年真题
14.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关起门来就是个良心活儿”,这句话体现的教师专业素养须具有( A )
。2017-10月
A.专业理念和师德 B.专业知识
C.专业技能
D.专业能力
15. 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属于( D ).2019-4月
D.幼儿榜样的示范者
5.幼儿园教师既要照顾好幼儿的一日生活,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确保幼儿在园人身、
物品安全,做好卫生保健,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又要关注幼儿情绪情感,呵护幼儿多方面心理需求,
使幼儿具有健全人格,以上职责表明幼儿教师在行使的角色是( A )。2018-10月
A.幼儿身心健康的养护者
A、专业理念与师德 B、专业知识
C、专业技能
D、专业能力
16.教育部2011年10月8日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对幼儿教师课程目标提出三个
方向“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该标准属于幼儿教师的( A
)。2017-4月
A.职前专业准备标准
B.职业准入标准
C.合格教师标准
B. 教育性环境的创设者
C.沟通幼儿和社会的中介
D. 幼儿榜样的示范者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倡导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 C )。2019-4月
A、监督者
B、管理者
C、引导者
D、督促者
历年真题
7.幼儿教育的情境十分复杂,教师教无定法,而且幼儿园一曰生活中随时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
学前教育学第七章-幼儿园的劳动PPT课件

思考
课本P181: 小班的儿童进行劳动的过程体现了什么特点? 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这个案例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观看视频,幼儿园的劳动游戏,进一步感受幼儿园 的劳动,谈一下想法。
壹 贰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慢慢理解劳动的意义,逐 渐将劳动与游戏分开,责任感也随之增加,能够抑制 个人的兴趣去服从劳动任务的需要,并能坚持完成既 定的劳动任务。不仅关心劳动成果,甚至还会评价自 己以及他人的劳动。 但是,即使到了大班的后期,儿童劳动中游戏的特 点也还不会完全的消退,边做边玩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对于儿童的表现,不能过于苛求,而是从儿童 的特点出发,给予积极的指导。
生活性
儿童早期的劳动愿望是在生活中产生的。 孩子从出生以后,享受着成人的生活关照,耳闻目 睹成人的劳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了模仿成人的劳动,要求参 加与生活相关的简单劳动的愿望。 儿童常常会提出“我自己吃”、“我自己拿”、“我自己 穿衣服”、“我来摆筷子”、“我来洗手绢”、“我来倒垃 圾”等的劳动要求。 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因势利导,重视和开展儿童的自 我服务等劳动,儿童的劳动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贰
劳动的教育作 用
壹 劳动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手 段
贰 劳动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直接 的影响作用
叁
劳动的内容、 形式和指导
一、自我服务劳动 二、为集体服务的劳动 1.集体劳动 2.个别委托劳动 3.值日生劳动 4.家务劳动 三、种植、饲养劳动 四、手工劳动 1.自制玩具 2.其它手工劳动
二、生活性
儿童的劳动的内容是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性劳动。 儿童的劳动是从生活中的自我服务开始的。 自我服务是儿童独立照顾自己的简单劳动
在自我服务型劳动中,儿童需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和 鞋袜,洗脸洗脚,刷牙梳头,整理被褥、摆放椅子、收拾玩具和图书、整 理个人物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 一、幼儿园教师的职责
•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 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 成教育任务; •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 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 3.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 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 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 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一般有两条途径:外控式的
培养培训和内趋式的自主发展。
• 外控式的培养培训指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
划的培养和培训,使其达到社会对幼儿园教师在不同发 展阶段提出的相应要求;
• 内趋式的自主发展指幼儿园教师有意识的自我完善与
发展,它来自幼儿园教师在幼教事业上不断追求自身价 值实现的努力。
二、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定位
• 幼儿园教师是指在幼儿园中向3-6岁的幼儿进行 专门的保育与教育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名词解
释
• 幼儿园教师一般角色定位:简答题
• • • • • (一)幼儿园教师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养护者 (二)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性环境的创设者 (三)幼儿园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四)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榜样示范者 (五)幼儿园教师是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支持者和帮助 者 • (六)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 • • • • • • 1.识记: (1)教师的含义 (2)幼儿园教师的含义 2.领会:幼儿园教师角色与幼儿父母角色的差异 3.简单应用: (1)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定位 (2)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
一、教师与教师角色
【2016.06】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教师如何实 现自主专业发展。
3、名词解释: 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4、论述:试述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10分) 5、综合应用题(14分)
三、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
简答题
• (一)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背后的人) • (二)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旁边的人) • (三)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前面的人)
四、幼儿园教师角色与幼儿父母角色的差异 选择题
• • • • • • •
(一)功能范围 (二)关爱程度 (三)依恋程度 (四)理性 (五)自发性 (六)偏爱性 (七)责任范围 个别/集体
• • • • • •
1.外控式的培养培训 (1)职前培养 (脱产学习) 师范类大专班 本科 硕士 博士 (2)职后培训 (继续教育) 非学历教育 (1)新任教师培训 (≧120学时) 学历教育 (2)教师岗位培训 (≧240学时/5年)
本科)(3)骨干教师培训
(大专
• • • • •
2.内趋式的自主发展 (1)自主发展的意识与动机 (成就动机) (2)自主发展的规划 (3)自主发展的行动 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波斯纳)
• (一)教师 • 教师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 (二)教师角色(复杂的角色群)
• 从对事业的奉献角度讲,教师是“蜡烛”,是“孺子 牛”,是“人梯”; • 从对心灵的哺育与净化角度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 • 从师生关系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 导师”; • 从亲师关系角度讲,教师是学生的“临时监护人”。
角色本质 1、功能范围 2、关爱程度
幼儿父母 全面、无限度 强
幼儿园教师 特定、有限度 弱
3、依恋程度
4、理性 5、自发性 6、偏爱 7、责任范围
适度依恋
适度非理性 适度自发性 偏心 个人
适度疏离
适度理性 适度目的性 公平 集体
幼儿园教师角色与幼儿父母角色的差异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关起门来就是良心活儿”
•2.专业知识
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教知识、通识性知识
•3.专业能力
“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 “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 施”、“激励与评价”、 “沟通与合作”、 “反思与发 展”
(三)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标准
• 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 (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含义
•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是幼儿园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对 从业人员提出的整体要求。名词解释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构成
•1.专业理念与师德
选择题、简答题
P228-229
涉及: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 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 三、幼儿园教师的义务
•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 学计划,履行教师的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 民主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 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 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 •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 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 真题再现
1、幼儿教育的情境十分复杂,教师教无定法,而且幼儿园 一日生活中随时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需要教师迅速、恰当 德处理,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A 主体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长期性 2、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之一,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的 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幼儿产生影响,决定了幼儿教师应承担的 职业角色是() A 帮助者 B 研究者 C 示范者 D 终身学习者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 • • • • • 1.识记: (1)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含义 (2)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含义 2.领会: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标准 3.综合应用: 结合实例分析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 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选择题
• • • • • 一、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 二、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四、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五、劳动成效的长期性和潜在性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 • • • 简单应用: (1)幼儿园教师的职责 (2)幼儿园教师的权利 (3)幼儿园教师的义务
• 二、幼儿园教师的权利
•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 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术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 暑假的带薪休假; •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 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方式,参 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 专业理念与师德 • 专业知识 • 专业能力 首要位置 师德为先 重要位置 能力为重
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含义
•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教师个体专业性不断增强的历 程,即通过接受专业培养、培训和自身的主动学习,在 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 由专业新手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