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喷沟槽支护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槽支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配合本工程管线迁移,在XX河道内修建一条电力管廊。
本段电力管廊工程过河段位于XX河底,用于敷设110KV、35KV双向六层电缆支架管廊,全长304m。起始于桩号K2+263接现状管线,在桩号K2+011位置横向过路51m接入现状电力管线。断面尺寸为2.75m×2.6m,管廊净尺寸为2.15m×2m,管廊底板、侧墙、顶板厚度为30cm,管沟底板、侧墙、顶板为S8级防水C25混凝土,垫层为10cm厚C15混凝土。管廊底标高为2.3m,地面标高8m左右。基坑支护采用放坡+钢管桩+锚杆形式。河道内172m分三单元支护,东侧分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西侧为第三单元。第一单元长100m,采用钢管桩、预应力锚杆作为主要支护结构;第二单元长72m,采用钢管桩、土钉墙支护;第三单元长172m,采用钢管桩、土钉墙支护。坡顶局部放坡,并设置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结合土钉防护。
二、编制依据
2.1编制依据的资料:
现场地形测量
现场开挖地质剖面
电力管廊设计图纸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2设计依据的规范及规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三、环境条件
3.1本工程东侧有DN426燃气管道和DN800自来水管道,电力管廊与燃气管道最近距离为3.94m,最远距离为8.53m,顶标高为7.65m。燃气管道东侧1.6m为自来水管,管顶标高为7.62m。
沟槽西侧开挖范围内无管线和构筑物。
3.2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地形:XX路沿线地形整体较为平缓,沿线地形起伏不大。XX桥钻孔孔口现地面标高:7.30-9.57 米。
地貌:沿线地貌属侵蚀堆积缓坡-洪冲积平原。
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揭露,沿线地层结构较简单,层序较清晰,第四系厚度较大,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全新统洪冲积层(Q4al+pl)、上更新统洪冲积层(Q3al+pl)组成。第四系成分以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粗砂为主;白沙河桥揭露基岩主要为白垩系青山群安山岩。根据地质柱状图,白沙河河底主要分为五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土层、粗砂层、粗砾砂层、强风化安山岩层、中风化安山岩层。
(1)素填土层
层厚:0.70~4.20米,层底标高:5.30~14.72米。
(2)粗砂层
揭露层厚:3.80~13.50米,层顶标高:3.70~10.65米。
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颗粒级配中等,磨圆较好,含有较多φ1~3cm卵碎石,约10%~30%,含少量黏性土局部夹有粉质黏土薄层。该层天然坡角:水上43.3o,水下26.8o。
(3)粗砾砂层
层厚:3.20~7.90米,层底标高:-8.33~-6.95米。
褐黄色,湿,中密~密实;以长石、石英为主,分选、磨圆差,含有较多角砾、碎石,局部以碎石为主。该层天然坡角:水上43.2o,水下26.7o。
3、地下水
沿线钻孔内见有地下水,根据钻探揭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弱承压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填土层、中粗砂层、粗砂层;弱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粗砾砂层。孔隙潜水与弱承压水无连续稳定的隔水层,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钻孔揭露地下水埋深约 1.60 -6.50 米。
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和白沙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具有明显的丰、枯水期变化,丰水期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降。根据青岛地区经验,地下水水位变幅约1-2 米。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和人工开采。
地下水的流向主要受区域侵蚀基准面和地貌的控制,从地下水位反映的形态看,沿线地下水径流方向总体为自西北向东南。
3.3支护止水、排水体系
边坡坡顶进行地面硬化并设置挡水台阶防止地表水排入基坑,基坑底部沿周边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开挖砂土层前应超前降水疏干。
3.4主要材料控制标准
水泥(用于面层、旋喷桩) ---- 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用于锚杆注浆) ---- 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注浆材料 ---- 水泥浆,水灰比0.5,强度不低于20MPa
3.5主要结构构件控制标准
钢管桩 ---- 桩径160mm,间距500mm
面层 ---- 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网筋选用HPB235钢筋绑扎
锚杆 ---- 钻孔注浆工艺,杆体选用HRB335螺纹钢筋
3.6钢管设计参数:
(1)桩长:8m;
(2)桩径:Φ160mm;
(3)钢管壁厚:5mm;
(4)桩距:500mm、1000mm。
3.7锚杆设计参数:
(1)锚杆间距1.5m,锚杆注浆采用水灰比0.5水泥浆,锚杆注浆压力不小于1Mpa;
(2)土钉端部设置Φ14加强筋腰梁;
(3)砂土中锚杆成孔困难,故采用自进式锚杆。
3.8工程量统计:
依据上述设计方案,支护工作量为:
钢管桩:273根;
锚杆:134根;
附:钢管桩平面布置图
四、沟槽支护施工方案
4.1土方开挖
4.1.1将支护平面位置进行场地清理整平,整平至标高7.65m,为钢管桩施工开辟工作面;依次进行钢管桩、锚杆,面层施工;
4.1.2
①土方开挖放坡系数为1:1,开挖前应在基坑中部设置集水坑进行预降水,疏干坑内积水,便于土方及支护施工;
②土方应分层开挖,与支护施工配合进行,分层高度与锚杆、土钉标高相对应,严格控制超深;
③基坑周边应分段开挖,土方分段开挖支护长度不大于
20m;
④开挖临近设计坡面应采用人工开挖修坡,减少扰动,
边坡开挖修整后应尽快封闭并进行支护施工;
⑤下层土石方开挖应在上层锚杆锁定后和浆体达到设计
强度的70%后进行。
4.2 钢管桩
4.2.1钢管桩施工工艺:
桩位放点→打桩机就位→打入钢管桩→移至下一桩
位。
4.2.2桩位放点
钢管桩第一单元间距为0.5m,第二单元间距为1m。由测量人员测放桩位,并做好明显标志。
4.2.3打桩施工
施工前要对准桩位,对点误差在30mm以内,打桩过程宜缓慢,确保桩的垂直度,打桩至基坑底以下2.5m。
4.2.4锚拉措施
钢管桩打入完成后,每隔13m将钢管桩与原桥墩柱锚拉,限制钢管桩水平位移。锚拉采用Φ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