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我院1997—2007年收治的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诊0.5~2年。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我院同期内异症的3%,我院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为0.94/万。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6例均诊断正确,均有剖宫产术史。发病潜伏期,30岁以前多在1年以内,30岁以上多在1年以上,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完整切除6例,随诊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身体检查,可以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多次复发要注意恶变。
【关键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多发生在盆腔脏器,也可发生在阴道会阴和腹壁的手术切口,但并不常见。现将我院10年间的6例腹壁内异症的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7年1月—2007年12月间,在我院因内异症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共200例,其中腹壁内异症6例,占3%。10年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为1158例,发生1例腹壁切口内异症,余5例均在外院剖宫产术。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部分患者手术前后辅以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内异症。术后进行随诊。
1.1 一般资料年龄23~28岁,平均31.7岁,孕次1~4次,平
均1.9次,产次为1~2次,平均1.1次。
1.2 症状 6例腹壁切口处的病灶,均有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腹壁切口疼痛,有逐渐增大的触痛结节或包块。病变一般在皮下组织,很少突破皮肤表面,却可以侵犯筋膜,或腹直肌或腹壁肌肉,较少侵入腹膜或进入腹腔。所有患者均无月经期的腹壁节结部位出血。手术切除病理显示: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内膜腺体和间质。
1.3 年龄与发病潜伏期 6例腹壁切口的内异症病灶发病潜伏期4~96个月,平均45.4个月。30岁以前发病潜伏期多在1年以内,30岁以上者发病潜伏期多在1年以上,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1.4 腹壁切口病灶病灶大小1.0~3.0cm,平均
2.0cm,3例单发病灶,3例多个病灶,侵犯筋膜、腹直肌。
1.5 手术时机手术前后不必注射GnRH-a或其他卵巢抑制药物,用也徒劳。
做手术,不是希望结节小,而是宁可求其大,这样界限清楚,容易切干净,故选择月经期或月经刚过—病人症状明显,结节增大之时。本院6例术后随诊无复发。 2 讨论
2.1 腹壁内异症的发生内异症的发生机理尚不明了,故有经血逆流,淋巴播散,移植等学说来解释不同部位内异症的发生,移植学说意味着人为造成的内异症。通常有剖宫产或小型剖宫的历史,在其切口部位发生——纵切口或横切口。很容易让人想到是剖宫时子宫内膜的种植,但和经血逆流种植一样难以解释,剖宫产数量之大,不管如何注意,也不能完全避免羊水携带着内膜“污染”伤口,可多数人
并没有发生内异症。这便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郎景和教授的“在位内膜决定论”[1]。也可以没有手术史,是原发于腹壁的,可以用化生学说或血液/淋巴转移理论解释之。
2.2 腹壁内异症的诊断本组资料显示,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典型临床特征为:(1)剖宫产或小型剖宫产术史。(2)腹壁的结节或硬块。(3)结节或硬块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疼痛或触痛。而没有剖宫产史的内异症,需有以上典型症状。(4)超声可协助诊断。(5)血清CA125可以不高。本院资料还提示,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发病潜伏期与患者年龄相关,患者的年龄越大,潜伏期越长,可能年龄与子宫内膜生长活性有一定关系。
2.3 腹壁内异症的治疗对于腹壁内异症,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通常一次可以切干净,在切除病灶时,切口要充分,逐层解剖,要求在病灶外0.5cm,如结节较深,要有侵犯筋膜、腹膜的准备,如准备人工合成材料的补片[2]。术后不用辅助治疗,用卵巢抑制,芳香化酶抑制剂都无效。与其他部位的内异症相比,腹壁内异症的治疗效果较好,是可以治愈的妇科疾患,但多次复发要注意恶变,恶变者多生长迅速,侵犯深入,界限、层次不清。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妇科手术笔记,第二卷.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
2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