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学复习重点(题目加答案)
西方管理思想试题及答案

西方管理思想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管理学家是:A. 亨利·甘特B. 彼得·德鲁克C. 弗雷德里克·泰勒D. 马克斯·韦伯2. 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A. 亨利·法约尔B. 弗雷德里克·泰勒C. 马克斯·韦伯D. 亨利·甘特3. 下列哪项不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A. 工作分析B. 工作简化C. 工作标准化D. 工作自主化4.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强调的是:A. 效率B. 权力C. 个人英雄主义D. 民主决策5.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管理过程学派”?A. 亨利·法约尔B. 彼得·德鲁克C. 弗雷德里克·泰勒D. 马克斯·韦伯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亨利·法约尔的管理原则?A. 劳动分工B. 权威与责任C. 统一指挥D. 个人英雄主义7.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以下哪些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8. 以下哪些是管理的四大职能?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控制三、判断题9.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关注提高生产效率。
()10. 马克斯·韦伯认为官僚制是最不理性的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11. 简述彼得·德鲁克对现代管理学的贡献。
1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说明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五、论述题13. 论述亨利·法约尔的管理原则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14. 分析现代管理理论中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讨论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答案:1. B2. B3. D4. A5. A6. B, C7. A, B, C, D8. A, B, C, D9. 正确10. 错误11. 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强调了管理的目的性、目标导向和社会责任,提出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及管理的实践性。
西方管理思想试题及答案

西方管理思想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 亨利·福特B. 弗雷德里克·泰勒C. 马克斯·韦伯D. 彼得·德鲁克答案:B2. 以下哪位管理学家提出了“管理过程理论”?()A. 亨利·法约尔B. 亨利·甘特C. 亨利·福特D. 亨利·明茨伯格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创新需求答案:D4.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A.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D. 彼得·德鲁克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原则?()A. 目标管理B. 知识工作者C. 人际关系D. 系统管理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组成部分?()A. 工作分析B. 工作设计C. 工作简化D. 工作标准化答案:ACD2. 亨利·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中,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包括()。
A. 规划B. 组织C. 指挥D. 协调E. 控制答案:ABCDE3. 以下哪些是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特点?()A. 规则化B. 等级化C. 非个人化D. 专业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科学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来提高效率。
()答案:正确2.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答案:正确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只有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之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答案:正确4.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卫生因素和激励因素是相互独立的。
(完整版)西方管理学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一、简答题1、简述例外原则答: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2、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P79答:(1)企业职工是“社会人”。
(2)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满足职工的社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
(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3、简述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区别P93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就需要和动机而言,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就满足需要的目标(诱因)而言。
双因素理论的重点是人们对待工作或劳动的态度,如保健因素是人们对外在因素的要求,激励因素是人们对内在因素即工作本身的要求。
4、简述经济人的主要特点答:第一,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
第三,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第四,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会干扰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5、简述系统管理的特点答:(1)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
(2)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分系统的最优化。
(3)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
(4)以人为中心,每个工作人员都被安排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工作成绩来付给报酬。
在系统管理体制下,工作的安排可能较为专门化,但系统能适应需要的变化而作出调整,以便鼓励职工在智力上发展和成长。
6、什么是目标管理答:目标管理是使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达到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技能和管理制度。
7、简述行为科学揭示的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答: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的,而动机又是由需要所引发的,人的行为一般来说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某个目标。
当目标实现后,人就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然后又有新的需要产生,再引发新的动机,这样周而复始,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动力。
西方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西方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学中的“科学管理之父”指的是谁?A. 泰勒B. 法约尔C. 马斯洛D. 赫茨伯格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A. 工作分析B. 时间研究C. 人际关系D. 工作设计答案:C3. 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中,将管理活动分为哪五个基本职能?A.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B. 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C.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D. 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创新答案:A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5.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哪类因素与工作满意度相关?A. 卫生因素B. 激励因素C. 人际关系因素D. 工作条件因素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管理的四大职能?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协调答案:D7. 决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西蒙B. 泰勒C. 法约尔D. 马斯洛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组织文化的功能?A. 导向功能B. 约束功能C. 凝聚功能D. 分化功能答案:D9. 在管理沟通中,非语言沟通不包括以下哪项?A. 面部表情B. 肢体动作C. 口头语言D. 眼神交流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团队管理策略?A. 明确团队目标B. 建立团队规范C. 忽视团队冲突D. 鼓励团队合作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组织结构的设计?A. 组织规模B. 组织文化C. 技术复杂性D. 环境稳定性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有效的领导行为?A. 指导B. 支持C. 激励D. 惩罚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组织变革的阻力?A. 习惯性抵抗B. 信息不足C. 缺乏资源D. 恐惧和不确定性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有效的激励理论?A. 目标设定理论B. 期望理论C. 公平理论D. 强化理论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A. 回避B. 竞争C. 合作D. 妥协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管理就是指挥他人工作。
西方管理学的考试资料(完整版本)

1、西方管理理论的三次重大变革。
1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2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3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借鉴意义。
㈠效率至上㈡合作双赢㈢科学代替经验㈣“经济人”假设1、深刻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自觉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管理的中心问题。
2、管理的实质在于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而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的基础又在于建立共同利益机制和思想情感的沟通。
3、正确认识技术与管理的关系,在重视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管理;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引进管理。
4、正确认识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
3、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
㈠首次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㈡系统地提出并阐述了管理的五大职能管理的五个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㈢从一般管理原理的角度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一般原则㈣强调了进行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4、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㈠企业职工(人)是“社会人”㈡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满足职工的社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㈢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5、个体行为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个体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它包括三个理论体系,即需要理论、激励理论和人性理论。
需要理论中最著名的是马斯洛在1954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
1、主要理论观点⑴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先后次序形成五个需要等级: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交往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要。
⑵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多层次需要中总有某一级别的需要处于主导地位。
⑷需要等级与满足的难易程度相关联,需要等级由低到高其满足程度则由易到难。
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内容型激励理论(如双因素理论);二是过程型激励理论(如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三是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如强化理论);四是内外综合型激励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理论前提和基本依据。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复习题一、简答题1、管理科学学派对管理的看法是什么答: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达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2、第一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理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答:第一代管理理论暨古典管理理论;它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重点解决的任务指派+制度管理;以“效率”为价值导向..3、解释“经济人”假设及以此为前提应采取的管理方式..答: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以此为前提应采取的管理方式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4、为什么将西方管理理论的孕育产生阶段划定在18-19世纪答:18—19世纪虽然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管理思想;但在这一时期管理尚未形成专门的科学;在实际中还基本上是一种手工作坊式的管理经验..因此;我们把西方管理理论的孕育产生阶段划定在18—19世纪..5、如何理解科学管理理论“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的基本思想答:①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目的在于雇主和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③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6、德鲁克提出的管理的任务..答:①设定组织机构的特定目标和使命;②确保工作富有生产力;并且使员工有所成就;产生效益;③管理组织机构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7、简述韦伯组织理论关于组织类型及其权力基础的观点..答:组织类型包括神秘型组织、传统型组织、合理化合法化组织..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8、韦伯的组织理论提出官僚制有哪些特征答:合理的分工、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的非人格化、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9、按照社会系统理论的观点;组织应当如何获取和强化成员的协作意愿答:一方面为组织成员提供充分的诱因;以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说服教育来改变组织成员的主观态度;以保证组织的存续和发展..10、巴纳德是如何阐述组织的本质的答: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有意识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的系统”.. 包括四种含义:一是组织是由人的活动或效力即人的行为构成的系统..二是组织是一个系统;三是组织是动态发展的;四是组织是协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组织的实质就是人的行为..11、波特提出的企业一般采用的基本竞争战略是哪几种答: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12、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影响公共选择和政治决策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方法论个人主义、经济人理性原则与利己主义本性、政治的交换过程性质..13、巴纳德认为应怎样实现组织的对内平衡答:通过把创造出来的经济和非经济诱因有效地分配给各个成员;保持各个成员的诱因和牺牲的平衡;从而确保成员协作性..组织只有使诱因等于或大于牺牲;使组织具有效率;才能维持内部平衡..14、根据企业文化理论分析为什么要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答: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教育、宣传作用..15、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答:从“决策人”和“有限理性”的观点出发;提出“令人满意”的准则..16、用社会系统理论中组织构成三要素分析人民公社为什么实行不下去答:社会系统理论中组织构成三要素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系..17、公共选择理论是怎样分析“政府失败”原因的答:政府失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政府政策与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导致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缺乏竞争意识、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政府机构的自我膨胀、监督信息不完备、政府的寻租..18、系统管理理论关于系统分析应遵循原则是什么答:在对各种被择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时;必须紧密围绕建立系统的目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抓关键、抓重点..19、科学管理理论提出的管理措施..答: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资、挑选第一流工人、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在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二、辨析题先判断对错1分;再说明理由3分;判断错误;整题不给分1、法约尔对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的研究;为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两块坚实的基石..答:对..2、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学派和理论有:人际关系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等四大类..答:错..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学派和理论有:人际关系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等四大类..3、管理过程理论主张以职能分析为中心建立管理理论体系..答:对..4、西蒙认为;在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信息联系..答:对..5、“归根到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的权威就是成就..”表达了经验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答:对..6、权变理论学派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答:错..权变理论学派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式系统”..7、权变理论以开放观点为基础..答:错..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基础..8、“经济人”假设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答:对..9、在管理方格理论中能够取得最高效率的领导方式是任务型管理..答:错..在管理方格理论中能够取得最高效率的领导方式是协作管理..10、双因素理论属内容型激励理论..答:对..11、惩治腐败是一种负强化激励方式..答:错..惩治腐败是一种惩罚激励方式..12、系统思考是第五项修炼的基石..答:错..系统思考是整个“五项修炼”的基石..13、“公共选择”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具有竞争性..答:错..“公共选择”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具有垄断性..14、霍桑实验验证并肯定了“改善工人福利待遇能提高劳动效率”假设..答:错..霍桑实验的福利实验否定了“改善工人福利待遇能提高劳动效率”假设..15、我国很多基层党政机关“5+2”和“白+黑”即五天工作日加二天休息日和白天加黑夜的工作现状;不符合学习型组织要求..答:对..不符合学习型组织的要求: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16、第一代管理理论解决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答:对..17、团体规范通过团体压力和团体成员的从众行为的相互作用来产生效用..答:对..18、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答: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定:“经济人”假定;⑴人是一个自私的、理性的功利最大化者..2理性有限..⑶“新经济人”观..三、论述题3题;每题10分;其中答对要点3分;展开论述7分;每题不少于500字;共30分1、试用相关管理理论分析和评价领导者对下属的“封官许愿”行为..答:从人际关系理论分析:封官许愿属于领导者从社会人的假设出发;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鼓舞职工的士气..从需要理论分析:封官许愿属于领导者掌握了下属拥有地位与受人尊重的需要;拥有权力的需要..从激励理论分析:封官许愿符合过程性激励的期望理论..从以上行为科学的某些理论来分析;封官许愿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中组部有关选拔任用干部的条例中;明文规定“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因为人毕竟是复杂人;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需求;工作动机也是复杂的;变化的..有的人升官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有的人升官是为了更多的攫取更大的利益..客观条件下无法掌控人意识形态的千变万化;为了公平起见;形成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严禁封官许愿也就成了干部提拔任用中必须遵守的规范..2、论述权变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我国管理实践的启示..答:权变理论是指以系统观点为依据;研究一个组织如何根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可变因素的性质;在变化的条件下和特殊的情境中;采用适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的一种管理理论..上述含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一权变理论是系统观点为基础的..二认识内外部可变因素的目的;是为了随机应变..三随机应变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是:1、同以前的管理理论的认识相比较;权变理论无疑是一个进步;2、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适应性;3、正确理解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关系;4、计划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计划;5、组织结构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因时设计;6、领导方式的选择要考虑组织内部多种因素;7、权变理论中的权变有规律可循;8、运用权变理论的核心是要树立权变观念..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亚当斯公平理论的认识..答: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将自己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它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另一种称为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但由于下面几个方面原因;公平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第一;它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第二;它与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有关;第三;它与业绩的评定标准有关;第四;它与评定人有关..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察觉到自己的工作与所得到的报酬之比;同其他人的工作与报酬之比相等时;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公平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不公平会起消极的作用;人能否得到激励;不仅是他得到了什么样的报酬;更重要的是与别人相比;这样的报酬是否公平;公平的实质是平等;它体现在对人格及其权利的尊重上..4、用权变理论分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从严治党答:权变理论是指以系统观点为依据;研究一个组织如何根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可变因素的性质;在变化的条件下和特殊的情境中;采用适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的一种管理理论..上述含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一权变理论是系统观点为基础的..二认识内外部可变因素的目的;是为了随机应变..三随机应变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是:1、同以前的管理理论的认识相比较;权变理论无疑是一个进步;2、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适应性;3、正确理解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关系;4、计划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计划;5、组织结构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因时设计;6、领导方式的选择要考虑组织内部多种因素;7、权变理论中的权变有规律可循;8、运用权变理论的核心是要树立权变观念..5、论述德鲁克关于管理的任务及其现实意义..答:德鲁克认为管理主要有三项任务:①取得经济效果..对于工商企业而言;只有取得经济效果;才能为发展教育、保健、防卫和科学研究提供物质条件..因此;企业经理人员在进行决策或进行日常管理中;必须将获取利润放在首位..②使工作具有生产性;并使工作人员有成就..经理人员要使企业不断成长从而使工作具有生产性就必须重视人的作用;要从不同角度满足职工对责任、诱导、参与、激励、报酬、领导、地位及职能等方面的要求;从而把职工正确地组织起来发挥每个人的作用..③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承担企业对社会的责任问题..每一个机构都是社会的器官;都是为了社会而存在的..企业也是如此;工商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对顾客提供商品和劳务..因此;评定企业的好坏不能由企业本身来定;而应由它对社会的功用来定..6、试用权变理论说明;我国为什么在近几年来要多次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答:权变理论是指以系统观点为依据;研究一个组织如何根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可变因素的性质;在变化的条件下和特殊的情境中;采用适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的一种管理理论..上述含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一权变理论是系统观点为基础的..二认识内外部可变因素的目的;是为了随机应变..三随机应变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是:1、同以前的管理理论的认识相比较;权变理论无疑是一个进步;2、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适应性;3、正确理解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关系;4、计划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计划;5、组织结构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因时设计;6、领导方式的选择要考虑组织内部多种因素;7、权变理论中的权变有规律可循;8、运用权变理论的核心是要树立权变观念..7、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应制定哪些激励政策..答: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大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该理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得到了实践中管理者的普遍认可..需要层次理论的实践意义:第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清楚员工的需要层次;根据不同的需要层次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第二、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清楚激励的对象;针对不同激励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激励措施..8、从西蒙提出的决策前提来看应怎样提高决策的质量答:提高决策质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信息准全原则;科学可行原则、对比优先原则、科学民主原则和反馈原则..同时认为;一个组织中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不能脱离决策过程而独立存在;有关整个组织的决策必须是集权的;同时;由于一个组织内决策过程本身的性质;分权也是必要的..9、案例分析:食品厂的改造决策某城市繁华地段有一个食品厂;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该市政府领导拟将其改造成一个副食品批发市场;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破产后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又方便了附近居民..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包括项目审批、征地拆迁、建筑规划设计等..不曾想;外地一开发商已在离此地不远的地方率先投资兴建了一个综合市场;而综合市场中就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副食品批发场区;足以满足附近居民和零售商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市政府领导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继续进行副食品批发市场建设;必然亏损;如果就此停建;则前期投入将全部泡汤..在这种情况下;该市政府匆忙做出决定;将该食品厂厂房所在地建成一居民小区;由开发商进行开发;但对原食品厂职工没能作出有效的赔偿;使该厂职工陷入困境;该厂职工长期上访不能解决赔偿问题;对该市的稳定造成了隐患..问题:1用西蒙“决策的前提”观点对本案决策作出评价..2本案决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答:西蒙“决策的前提”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价值前提、事实前提、环境、条件前提..决策应具有前瞻性;出现这个问题的就是决策人没有正确理解管理上的“基于事实的决策原则”的真正含义;缺乏决策前的前期评估和..决策应具有系统化和组织化..不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尤其是像;要综合地对某一地区进行系统化的评估和考量;这也是造成该决策失误的原因之一..该市领导缺乏的特性;缺乏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凭意气用事是当今很多管理干部的通病;应该建立一支为其出谋划策的知识团体;防止类似问题的在发生..忽略了对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是造成该失误的根本原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原因;倘若初始解决该问题就不会引起一连串问题的发生..10、案例分析: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的管理方式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是一家大型邮包服务公司;它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全国各地和l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该公司的管理当局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让我们以送货司机的工作为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管理风格..公司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种送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司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为了完成每天取送l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档上..为送货完毕的启动离开作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钟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货完毕后;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生产率专家公认;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举例来说吧;美国联邦捷运公司平均每人每天不过取送80件包裹;而UPS却是l30件..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不懈努力;看来对UPS 的净利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人们普通认为它是一家获利丰厚的公司;公司员工收入也是同行业中最高的..1UPS采用的管理方式是什么管理理论的实践 2该管理理论的哪些管理思想在上述行为中得到了体现;举例说明..3结合所学管理理论对上述管理行为作出评价..答:UPS采用的管理方式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践..管理理论的具体体现:1管理思想: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管理思想..得以体现的措施:定额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工具和操作的标准化..2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目的在雇主和雇员实现最大的富裕..得以体现的措施:差别计件工资制、公司获利丰厚同时员工收入很高..3管理思想: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应当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得以体现的措施:对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科学挑选工人、系统地培训员工..对管理行为进行评价1、科学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西方管理科学正式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根本转变..它在管理中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意义;提出的管理原则和思想;为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对管理实践的影响极其深远和广泛..3、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未能真正揭示劳资双方的根本矛盾;是一种调和方案..2对高层管理的研究不够;局限于车间的层次..3经济人假设不够全面;对待工人的态度不正确..忽视了对人性的认识;管理不注重对人的研究..11、案例分析:某民营企业的激励措施某制衣企业是一家中型民营企业;其员工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企业老板通过学习有关激励理论;受到很大启发;并着手付诸实践..他赋予下属员工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并通过赞扬和每周出榜表扬来激励下属员工..结果事与愿违;员工的积极性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对老板的做法强烈不满;认为他是在利用诡计来剥削员工..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该老板做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建议答: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大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该理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得到了实践中管理者的普遍认可..案例中该民营企业的老板可能忽视了员工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如生理和安全需要;而这些需要很可能正是员工的主导需要..由于没能够对症下药;才导致该民营企业老板激励做法的失败..需要层次理论的实践意义:第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清楚员工的需要层次;根据不同的需要层次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第二、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清楚激励的对象;针对不同激励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激励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坚持物质利益原则;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把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考试复习重点.doc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考试复习重点一、简答1、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2、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79-80页)(1)企业职工是“社会人”。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工作集体,并受这一集体的影响,他们不单纯地追求物质和金钱,他们还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
(2)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满足职工的社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
(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3、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区别(92-93页)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致是相吻合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基本层次需要相当于赫茨俗格的保健因素,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中高层次需要则相当于赫茨俗格的激励连贯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就需要和动机而言的,赫茨俗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就满足需要的目标(诱因)而言的。
双因素理论的重点是人们对待工作和劳动的态度,如保健因素是人们对外在因素的要求,激励因素是人们对内在因素即工作本身的要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一旦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需要就会出现,并要求满足。
人就是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断工作的。
4、“经济人”的主要特点(1)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作、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
(3)人以一种合理性的、精找细算的方式行事。
(4)人的感性是非主性的,会干扰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要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5、系统管理的特点(265页)(1 )它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
(2 )它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分系统的最优化。
(3)它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
西方管理学重点

西方管理学重点(注:如是论述,请结合实际。
)1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理措施及其内容.答:(一)定额管理1提出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并认为设立这样的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核算的。
2.通过各种实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劳动定额。
3、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二)差别计件工资制1、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2、制定差别工资率3、工资付给工人而不是付给职位(三)挑选第一流工人就是指在企业人事管理中,要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
(四)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使工人使用更有效的工具,采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使工人在标准设备、标准条件下工作,才能对其工作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衡量。
(五)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际是把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六)在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2、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答:“公平理论”是由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1965年提出的激励理论观点。
“公平理论”是建立在报酬比较基础上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获得与付出的相对比较的影响,人们不仅关心个人的努力所获得的绝对报酬额,而且关心同别人比较报酬的相对报酬量。
3、士气高的团体具有什么特征。
答:七个方面的特征:1、团体的团结是由于团体的凝聚力而不是来源于外部的压力;2、团体内的成员没有分裂为互相敌对的小团体倾向;3、团体本身具有适应外部变化和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4、团体成员之间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团体成员都明确了解团体的目标;6、团体成员都拥护和支持团体的目标和领导者;7、团体成员认为团体有存在的价值,并愿意继续维护它的存在。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一、简答题1、为什么说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一次变革?2、什么是管理运动?3、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
4、简述“泰罗制”的内容。
5、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和精髓是什么?6、简述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及其基本含义。
7、韦伯的组织理论提出官僚制有哪些特征?8、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了哪些新观点?9、简述巴纳德关于组织的本质和基本要素的思想10、简述保健因素的含义。
11、简述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12、简述团体规范的含义及其功能。
13、西蒙提出的决策的前提及其含义是什么?14、组织需采取什么措施获得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保证实现组织目标?15、权变理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16、管理科学学派对管理的看法是什么?17、简要阐述SWOT的内含。
18、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应具有哪些特征?19、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导致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有哪些?20、公共选择理论所提出的补救“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是什么?21、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宗旨是什么?二、辨析题1、当代管理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一次变革。
2、从开放到封闭的演变,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演变方向。
3、法约尔对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的研究和论述,为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两块坚实的基石。
4、韦伯的组织理论把组织划分为宗教组织、传统型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三类。
5、赫茨伯格认为工资、管理和监督、职务地位和工作的安全等属于保健因素。
6、梅奥在福利试验中否定了增加福利措施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假设。
7、X理论主张的是“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
8、在一个组织中,有团体规范才有团体压力。
9、在管理中,“封官许愿”有一定合理性。
10、巴纳德认为:如果一个组织是无效率的,它就不可能是有效力的,因而,组织就不可能存在。
1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员工的生理需要得不到基本满足的时候,管理者要以物资激励为主要手段。
12、社会系统理论认为,正式组织的产生和存续必须具备协作的意愿、共同目标、合理组织结构等三个基本要素13、西蒙等人从“决策人”和“有限理性”的观点出发,提出“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题库及答案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题库及答案(其中判断40题,选择30题,辨析20题,简答15,论述10题、案例5题)一、判断题1、西方管理理论产生的标志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2、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是泰罗(X)3、一般管理理论是指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流派(X)4、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X)5、第五代管理是指《第五代管理》一书(X)6.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没有区别。
(错误)P587.系统管理强调组织对环境的适应。
(√)P218.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是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X)P2829.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是巴纳德(√)P16010.X理论Y理论是马斯洛提出的(X)P7511.目标管理就是领导定目标下属按目标执行(X)P21012.人的行为一般规律是需要激发动机动机决定行为(√)P5113.非正式组织指的是没有正式登记的组织(X)P16214.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个大概念,经营只是管理的一部分(X)P2215.美国强调硬管理日本强调软管理(√)P28116.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理论研究的主线(√)P8517.管理就是决策最早是由法约尔提出来的(X)P17418.权变理论的人性假设是复杂人(√)P22419.系统理论既强调以目标为中心又强调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P19920.超Y理论是权变理论的理论基础(√)(P223)21.人的行为一般规律是需要激发动机动机决定行为(√)(P51)22.科学管理理论与管理科学学派都强调制度管理(X)23.系统管理理论与经验主义理论都属于现代管理理论。
(√)24.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是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X)P28225.组织管理理论的奠基人是巴纳德(错误)P16126.X理论Y理论都强调以人为中心(√)P7627.80年代,西方出版的“四大畅销书”都鼓吹管理务实研究和企业文化(X)28.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是在上世纪80年代(X)29.一般管理理论属于古典管理理论流派(√)30.德鲁克是经验主义流派代表人物(√)31.胡萝卜加大棒是指泰罗制(√)32.科学管理理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仍然是有效的(√)33.企业文化理论是指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流派(X)34.人是“社会人”是人际关系理论提出的(√)35.公平理论也是一种激励理论(√)P57、6336.一般把:制度、战略、组织称为硬管理,把文化、作风称为软管理(√)37.目标管理不是以人为本的管理(√)P21038.泰罗和法约尔同属古典管理理论体系,所以他们的研究角度是一样的(X)P439.管理与环境的关系式Y(因变量)=F(X自变量)(√)P22540.目标管理区别于传统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以工作目标为中心(X)二、单项选择题1、下图表示的管理类型为:(A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事业部制2、80年代,西方出版的“四大畅销书”是指 (C )A.《为未来而竞争》、《第五项修炼》、《企业流程再造》、《公司战略》B.《知识经济》、《第五代管理》、《世界是平的》、《蓝海战略》C.《Z 理论》、《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企业文化》、《追求卓越》D.《数字化世界》、《革命时代》、《中国大趋势》、《国富国穷》3、学习西方管理理论的主线是: ( C )A.激励理论B.科学管理C.人性假设D.权变理论4、彼得.圣吉提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 C )A.事业部组织B.网络组织C.学习型组织D.公司制组织5、法约尔认为,管理由——五要素构成 ( C )A.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B.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C.目标、决策、沟通、协调、文化D.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6、管理过程理论各个代表人物对管理职能的划分有所不同,但对三项职能认识一致,它们是—— ( A )P143A.计划、组织、控制B.计划、指挥、人事C.计划、指挥、控制D.计划、协调、控制7、——强调定量分析、建立模型 ( B )P243、247A.科学管理理论B.管理科学理论C.目标管理理论D.比较管理理论8、下面哪个观点符合法约尔关于经营与管理的论述—— ( C )P22A.经营与管理是同一概念B.经营与管理是没有关系的两部分C.经营包括管理D.管理包括经营9、企业管理的三个维度指的是—— ( A )A.环境管理、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B.人力管理、物力管理、财力管理B.生产管理、供应管理、营销管理D.战略管理、组织机构、企业文化10、目标管理区别于传统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 B )P210A.以工作为中心B.以人为中心C.以制定组织战略目标为中心D.强调制度管理和环境分析11、西蒙认为,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核心是_(C )P179A.确定问题B.方向正确C.方案选优D.方案合理12、管理过程理论主张__建立管理理论体系(C )P142A.以目标为中心B.以任务为中心C.以职能为中心D.以人为中心13、根据权变理论,外部环境变化快、内部各种产品之间工艺技术差别大的企业,其组织结构应采取__(D )P232高层领导职能部门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中层领导A.直线制B.职能制C.矩阵制D.事业部制14、第五代管理理论是指__(D)P330A.萨维奇写的《第五代管理》B.圣吉写的《第五项修炼》C.麦耶斯写的《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D.泛指90年代以后产生的新的管理理论15、企业文化理论是在——产生的(D )A.上世纪30年代B.上世纪50年代C.上世纪60年代D.上世纪80年代16、以下哪项不属管理客体:(B)A.人、财、物B.管理机构C.时间、信息D.非正式组织17、注重软管理的学派是—(C )A.科学管理理论B.决策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D.系统管理理论18、权变理论肯定的是——(D )A.专制的领导方式B.民主的领导方式C.分散的领导方式D.灵活的领导方式19、泰罗提出的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属于——(D )A.特殊规律B.公有规律C.择优规律D.技巧性规律20、下面哪种管理符合直线职能制特点——(C )A.命令统一、决策迅速B.按职能向下级下达命令、分工较细C.集中命令、职能部门当好参谋D.集中决策、分散经营21、被西方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代表人物是__。
西方管理理论答题

西方管理理论答题一、简单题1. 简述古典管理理论重点解决的问题?答: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指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组织理论,从三个不同角度,即车间工人、办公室总经理和组织来解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在百年管理思想发展流变中,相对后继的管理理论和流派,古典管理理论最显著的有两大特点:古典管理理论重点解决的是解决提高个人效率和组织效率的问题。
泰罗制中无论是抽象的管理原则、理论还是具体的管理方法、技术,都是直指效率这一核心,就是通过寻找和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社会必要劳动量。
2. 简述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答: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后者更为重要。
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与管理。
2.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
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梅奥指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重大差别。
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感情逻辑为其行为规范。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考试复习重点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考试复习重点一、简答1、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2、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79-80页)(1)企业职工是“社会人”。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工作集体,并受这一集体的影响,他们不单纯地追求物质和金钱,他们还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
(2)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满足职工的社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
(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3、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区别(92-93页)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致是相吻合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基本层次需要相当于赫茨佫格的保健因素,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中高层次需要则相当于赫茨佫格的激励连贯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就需要和动机而言的,赫茨佫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就满足需要的目标(诱因)而言的。
双因素理论的重点是人们对待工作和劳动的态度,如保健因素是人们对外在因素的要求,激励因素是人们对内在因素即工作本身的要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一旦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需要就会出现,并要求满足。
人就是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断工作的。
4、“经济人”的主要特点(1)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作、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
(3)人以一种合理性的、精找细算的方式行事。
(4)人的感性是非主性的,会干扰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要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5、系统管理的特点(265页)(1)它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
(2)它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分系统的最优化。
(3)它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图文稿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西方管理理论研究》复习题一、简答题1、管理科学学派对管理的看法是什么?答: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达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2、第一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理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答:第一代管理理论暨古典管理理论,它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重点解决的任务指派+制度管理,以“效率”为价值导向。
3、解释“经济人”假设及以此为前提应采取的管理方式。
答: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以此为前提应采取的管理方式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4、为什么将西方管理理论的孕育产生阶段划定在18-19世纪?答:18—19世纪虽然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管理思想,但在这一时期管理尚未形成专门的科学,在实际中还基本上是一种手工作坊式的管理经验。
因此,我们把西方管理理论的孕育产生阶段划定在18—19世纪。
5、如何理解科学管理理论“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
”的基本思想答:①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目的在于雇主和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③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
6、德鲁克提出的管理的任务。
答:①设定组织机构的特定目标和使命;②确保工作富有生产力,并且使员工有所成就,产生效益;③管理组织机构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7、简述韦伯组织理论关于组织类型及其权力基础的观点。
答:组织类型包括神秘型组织、传统型组织、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西方管理学复习重点(题目加答案)

《西方管理》复习整理材料题目加答案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经济学2014级第二学期江苏直属班一、五个代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1.时间2.背景3.重要代表人物4.代表理论5.重要实验、事件二、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代:古典管理理论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标志: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3.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特点4.古典党派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的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个人效率)、法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侧重于组织效率)。
5.管理重点为:任务指派加制度第二代:行为科学理论1.时间: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标志:对人的认识由“经济人”到“社会人”的飞跃。
3.管理侧重点:人本至上4.主要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包括人际关系理论、需求理论、激励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等。
5.产生标志:霍桑实验(主要有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电话装配实验)第三代:现代管理理论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末2.标志:现代科学成果、现代技术手段在管理中的广泛运用,使管理理论焕然一新。
(管理理论丛林)3.管理侧重点为:组织目标加人(组织的本质,一群人的利益共同体,体制制度机制)。
4.主要理论:(1)社会系统学派理论(巴纳德正式组织三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联系。
对内平衡:诱因(利益关爱成长价值归宿)大于等于牺牲(2)决策理论(3)管理过程学派理论(4)系统管理理论(5)经验主义学派理论(目标管理:一群人定的共同目标,参与沟通协调反映愿望利益。
自我管理。
(6)权变理论(7)战略管理理论第四代:企业文化理论1.背景:日本的迅速崛起80年代前后,由战败国到仅次于美国,美国开始研究日本。
2.直接原因:美日比较3.管理重点:制度(美)加文化(日)(1)美日之间的差距主要不在技术方面,而在管理方面。
(2)美注重理性管理,日注重社会层面、文化层面。
(3)美注重管理中的“硬”因素和“硬”技术,日则较重视管理中的“软”因素和“软”技术。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1.十八、十九世纪,对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主要有哪些?答:1.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和利己主义的人性观2.萨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管理作为生产的第四个独立要素。
3.欧文:对人事管理方面的探索。
2.简述西方管理理论的五个演变方向。
答:1.从总结企业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演变;2.从"经济人”假设到"复杂人”假设的演变;3.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演变;4.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演变;5.从学派分化到相互综合的演变。
3.为什么说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一次变革?答:1.对人性的认识有了重大升华;2.首次提出了管理应该注重对人的研究;3.缓和了当时的劳资矛盾;4.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仍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4.什么是管理运动?答:人们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的过程。
5.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
答: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主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
6.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和精髓是什么?答: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精髓是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7.简述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及其基本含义。
答: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基本含义: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8.韦伯的组织理论提出官僚制有哪些特征?答:1.合理而明确的职位分工;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7.合理合法的认识行政制度9.简述韦伯组织理论关于组织类型及其权力基础的观点。
答:1.神秘型组织2.传统型组织3.合理化合法化组织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0702更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注:辨析题第10题答案更新,另辨析题13题(见书273页)跟老师答案相反,自己斟酌。
一、简答题1.简述泰罗的管理措施。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答:(1)定额管理;(2)差别计件工资;(3)挑选第一流工人;(4)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6)在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
2.西蒙为什么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答:因为决策贯穿于组织的各个层次,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3.简述企业流程再造的内容。
答:(1)观念再造;(2)组织再造;(3)工程再造;(4)管理再造。
4.德鲁克认为管理的任务有哪些?答:(1)取得经济效果;(2)使工作富有生产性,并使职工有成就感;(3)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
5.按照管理方格理论,领导方式有哪些组合?答:(1)1.1型,贫乏型;(2)1.9型,乡村俱乐部型;(3)9.1型,任务型;(4)5.5型,中间型;(5)9.9型,团队型。
领导者在采取上述领导方式时,一般都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
6.为什么决策不能追求最优化?答: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指导实际中的决策。
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最满意模型),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它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7.简述Y理论指导下的管理模式。
答:Y理论是建立在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基础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在Y理论的指导下,一般采取参与式、协商式的管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管理》复习整理材料题目加答案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经济学2014级第二学期江苏直属班一、五个代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1.时间2.背景3.重要代表人物4.代表理论5.重要实验、事件二、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代:古典管理理论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标志: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3.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特点4.古典党派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的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个人效率)、法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侧重于组织效率)。
5.管理重点为:任务指派加制度第二代:行为科学理论1.时间: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标志:对人的认识由“经济人”到“社会人”的飞跃。
3.管理侧重点:人本至上4.主要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包括人际关系理论、需求理论、激励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等。
5.产生标志:霍桑实验(主要有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电话装配实验)第三代:现代管理理论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末2.标志:现代科学成果、现代技术手段在管理中的广泛运用,使管理理论焕然一新。
(管理理论丛林)3.管理侧重点为:组织目标加人(组织的本质,一群人的利益共同体,体制制度机制)。
4.主要理论:(1)社会系统学派理论(巴纳德正式组织三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联系。
对内平衡:诱因(利益关爱成长价值归宿)大于等于牺牲(2)决策理论(3)管理过程学派理论(4)系统管理理论(5)经验主义学派理论(目标管理:一群人定的共同目标,参与沟通协调反映愿望利益。
自我管理。
(6)权变理论(7)战略管理理论第四代:企业文化理论1.背景:日本的迅速崛起80年代前后,由战败国到仅次于美国,美国开始研究日本。
2.直接原因:美日比较3.管理重点:制度(美)加文化(日)(1)美日之间的差距主要不在技术方面,而在管理方面。
(2)美注重理性管理,日注重社会层面、文化层面。
(3)美注重管理中的“硬”因素和“硬”技术,日则较重视管理中的“软”因素和“软”技术。
什么是企业文化,内涵作用。
第五代:泛指90年代以后的西方管理论原因:西方8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化,形成新形态知识经济,我国叫经济新常态。
我国工业化中后期,很快进入知识经济。
放在历史中和工业化进程、经济形态中认识。
知识管理。
一旦完成工业化进入知识经济,明显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
美国在泰罗时代工业化速度两位数以上--旧常态。
小于5%-6%速度,3%、2%的时候,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零点几,我们工业化中后期就会进入那个状态。
1.非理性管理2.知识管理3.全球管理4.虚拟管理5.学习型组织6.流程再造7.创新管理我们即将面对的理论,这次考试全新命题,紧密联系现实。
90年代后的管理是学习重点。
三、考试说明闭卷,分辨析、简答、论述加案例分析四、简答复习重点1.简述虚拟管理。
指公司成员分布于不同的地点式的管理,同时,团队成员不是单一的公司组成,是虚拟的。
它的理想状态是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时时沟通和合作,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组织是虚拟的,但是功能是完整的。
是我们未来管理的形态。
例如网络销售。
2.简述管理的五个职能。
法约尔提出,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简述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区别。
需求层次理论是针对动机的,是行为科学的一个逻辑,需求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目标。
双因素理论一是保健因素一是激励因素,而这些因素针对的是结果。
4.解释“有限理性”概念。
针对西蒙的科学决策理论提出的概念。
传统经济人假设前提条件是人是完全理性的,干什么不干什么划算不划算是人根据理性判断,但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
5.简述法约尔关于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法约尔作为古典管理理论最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经营有六种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种,经营比管理大。
管理包含在经营当中。
6.举例说明安全需要。
指避免和免除各种危险威胁的需要,是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二个层次。
比如职业保障,对现在的工作有没有安全感,再如意外情况的防止,工作中会不会伤残甚至伤亡。
7.简要解释非正式组织。
在人际关系理论及社会系统学派理论中均提到,指的是不属于正式组织的一部分,不受正式组织管辖的团体。
是由情感扭带联系的,我不归你管,但是我在群体中,受群体影响。
8.简述组织对内平衡的条件。
是巴纳德的理论,第一次提出组织平衡理论的条件,对内条件是诱因大于等于牺牲,组织存续和发展。
9.赫茨伯格的保健因素对应需求层次理论哪两个因素?对应需求层次理论的前两个: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激励因素对应后两个,是高层次的需要。
10.解释Y理论要点。
在人性假设理论中有X、Y两个理论,Y理论认为一般人是想工作有主动性的,如果给予机会,人们渴望工作并旨在发挥其职能,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
人是自动人。
人能自觉自愿去工作。
11.简要回答经验主义学派关于管理的任务。
一是取得经济效果,二是使工作具有生产性,三是使工作成员有成就。
五、辨析题复习重点1.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围绕人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错。
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开展一系列研究。
2.行为科学理论是以新的人性假设为依据的。
对。
行为科学理论与以往经济人假设不同,它是以社会人假设为依据否定了以往假设所以是新的人性假设。
3.企业文化热是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的突出特点。
错。
企业文化热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突出特点。
4.第五代管理是指《第五项修炼》理论。
错。
泛指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的一系列理论。
5.企业流程再造理论与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是不同的环境假设。
对。
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是九十年代以后的理论,它是以市场多变,需求个性化为条件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这样一个时代作为条件。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是以大批量生产为条件的,是工业化最典型的标志,尤其是工业化初期。
所以环境假设当然是不一样的。
6.决策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经济人”。
错。
西蒙决策理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科学决策理论就是建立在人的有限理性基础上的理论,它不是要让人的决策做到最好,目的是避免最坏。
7.权变管理肯定的是民主的领导方式。
错。
权变理论核心内容是没有一种普遍最好的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管理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权宜应变。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它有很多变量,人、组织、环境,所以管理方式和方法肯定也是变量。
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领导方式。
8.管理过程学派对管理职能的划分是完全不同的。
错。
管理过程学派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在计划、组织、控制这三项是完全一致的。
9.保健因素是外在的,激励因素是内在的。
对。
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如住房确实是外在的,激励因素如表扬确实是内在的。
10.X理论是忽视人的情感的理论。
对。
X理论总体上是忽视人的情感,强调人服务于任务和组织,往往忽视人的情感。
11.扁平化管理的核心是授权。
对。
扁平化管理核心就是分权和授权。
12.在具体的管理方式方法方面,美国人更重视管理中的软因素和软技术,而日本人则比较重视管理中的硬因素和硬技术。
错。
恰恰相反,日本人更重视管理中的软因素和软技术,而美国人则比较重视管理中的硬因素和硬技术。
13.管理科学理论主张定量分析的方法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对。
管理科学理论主张用量化的方法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14.自我实现人与其他人性假设最大不同在于主张从内部激励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对。
自我实现人假设在需求层次中是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人需要环境保障是,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内部激励,而不是靠外部力量让他怎么样,是他自己怎么样。
其他人性假设如经济人假设是完全被动的,靠外在的力量调动积极性的。
六、论述题复习重点1.有人说科学管理过时了,谈谈你的看法。
答:科学管理理论没有过时,这个理论到现在虽然已经一百多年了,其本质的主要内容、评价、三大思想、四条原理、六项管理措施(书上P15),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
科学管理有其局限性:1.泰罗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动机主要是经济的,工人关注金钱,经济人假设,把工人当成工具。
2.泰罗只解决了个体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全部和整体效率,只提高了单个效率。
但是,科学管理没有过时,因为1.泰罗把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人类管理从拍脑袋到科学,而人类的管理永远需要科学。
2.泰罗发明的一系列科学管理方法永远不会过时,如定额、计件、量化。
3.科学管理的原理具有普遍性,有人说泰罗是为资本主义剥削工人服务的,但科学管理原理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社会主义可以用科学管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阐述管理理论的三次大变革。
答:一是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
这是管理理论的重大变革。
经验管理,如果人类只凭经验按领导者意志或拍脑袋,无论对组织对个人对国家都是致命的,有了科学管理,有了科学决策,人类的管理尤其组织的管理整个地区和国家的管理,意义是重大的。
二是从科学管理到行为科学的转变。
对人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把人作为要素,作为工具,投入到组织,投入到生产过程,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人的价值及情感满意度被忽视了,行为科学认为人是“社会人”对人的假设是个历史性的飞跃,导致了管理、组织革命性的变化--以人为本。
三是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
现代管理出现后重大命题是构建“利益共同体”,是要素的利益共同体,过去的问题是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形成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其本矛盾,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转变以后,现代管理理论目标和人怎么结合,通过现代企业制度,核心是现代产权制度、现代组织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现代产权解决了要素的产权明晰化,股份制、工人入股和职业经理人持股,期权激励等制度的变迁,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是整个积极矛盾的化解,值得高度关注。
3.举例说明什么是“保健因素”。
答:双因素理论是赫茨伯格提出的,他认为引发工作动机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另一个是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
例如住房,有的公司住房200平方米,我的公司只住筒子楼,那我就想去他们公司了。
再如薪水等。
七、案例题复习重点1.案例:在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请用第五代管理理论加以分析。
答:对经济热点问题,未来走势上升到理论高度理解.书上(P342-344.)互联网时代:对等知识联网、集成的过程、对话式的工作、人类时间和计时、虚拟企业和动态协作。
2.案例:某企业按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利润分配按4:3:3进行。
即国家40%,经理层30%,员工30%。
企业积极性极大提高。
请用社会系统理论分析原因。
答:国有资产存量不动,这是国家的,产权清清楚楚,怎样调动要素分配,十六大报告说按劳分配加按生产要素分配,要素有三个:资本(国家出资,改革时不会导致流失,利润中40%归国国有资本)、职业经理人(是管理要素,30%)、劳动(员工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