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设计
探究学案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案标题《探究XXX主题学案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XXX主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XXX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XXX主题的核心概念、原理和方法。
- 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XXX主题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 探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 提出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准备- 学生根据学案内容,查阅资料,了解探究主题的相关知识。
-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确保学生具备探究活动的基本条件。
3. 探究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明确各组成员的职责。
- 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记录探究过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汇报交流- 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分享经验。
-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总结探究活动的收获。
5. 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探究活动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6. 课后作业- 布置与探究主题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自身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能力。
2. 探究成果:- 学生对探究主题的掌握程度。
-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
-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 探究活动设计合理,达到预期效果。
学案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假如没有灰尘》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学会“忽而、面临、来源、分裂”等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灰尘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灰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灰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认识并学会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填表,总结灰尘的特点、作用和说明方法。
三、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灰尘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有哪些好处?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现象,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课文《假如没有灰尘》,了解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二、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既有好处也有坏处?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作业布置1. 学生以《假如我是灰尘》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注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2. 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假如没有灰尘》一、灰尘的特点:忽而、面临、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庞然大物、古往今来、气象万千二、灰尘的作用:有利、有害三、灰尘与人类的关系:两面性---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案导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技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探究(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共识。
4. 展示交流(1)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2)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5.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总结反思(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
(2)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四、作业布置1. 完成学案中的作业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3.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4.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5. 教学效果如何?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3.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4.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通过以上学案导学设计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使教学更加高效、有序。
学案设计 (2)
学案设计1. 引言学案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的一种教学设计工具。
设计一个有效的学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
2. 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学案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2.1 以学生为中心学案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先前知识、学习风格和兴趣等因素。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2.2 渐进式教学学案设计应尽量采用渐进式教学方法,即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再逐步拓展知识面和提高学习要求,达到循序渐进、循证渐进的教学效果。
2.3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案设计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践、合作学习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4 灵活性和个性化学案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以及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3. 学案设计的步骤学案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分析教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评价学习效果等。
3.1 分析教材在设计学案之前,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
包括:教材内容的结构和难度、关键概念和技能等。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并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
3.2 确定学习目标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备可衡量性,即能够清晰地描述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学习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要目标通常与教材的核心内容相关,而次要目标则是对主要目标的拓展和延伸。
3.3 设计教学活动在确定学习目标之后,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学生学案设计规范
学生学案设计规范学生学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个好的学案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
本文将从学案设计的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多个角度,分析并总结学生学案设计的规范。
一、确定学案设计目标学案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
学案设计者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可测量和可达成的小目标。
学案设计目标要与教学大纲和教材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探究。
二、合理安排学案内容学案的内容要与学习目标一致并有针对性。
学案设计者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明确重点和难点,避免教学过多或过少。
学案内容应该包括知识的输入、讲解和练习,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三、灵活运用学案形式学案形式可以是文字、图表、案例等多种形式。
学案设计者应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学案形式。
文字形式适用于知识点的讲解和总结,图表形式适用于数据分析和图形表达,案例形式适用于问题解决和实践操作。
四、精心设计学案结构学案结构应该清晰、有序。
学案设计者可以采用“导入-基础讲解-案例训练-总结反思”等常见结构,或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特定的结构。
无论采用何种结构,都应该注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以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消化。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案设计者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学案的设计中,可以设置问题、展开讨论、开展小组合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
同时,学案中应该合理反馈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错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动力。
六、强调学案的实用性学案设计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
学案中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输入和讲解,还要有实践操作和应用练习。
学案设计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学案设计)
课题:第3单元编辑和修饰工作表§3.2 格式化工作表§3.2.1 格式化单元格学案设计:冯志明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在工作表中格式化单元格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掌握格式化单元格的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验感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工作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学习重点】Excel中格式化单元格常用的命令和方法。
【学习难点】保护工作表(或工作薄)的操作方法及其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复述回顾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复述回顾以下内容(要求:第一题组员给组长讲,第二题组长给组员讲,互相补充纠正)。
1、在Word中,我们学习过哪些常用的格式化单元格的方法?2、简要叙述上节课学习的编辑工作表的方法并进行温习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回顾,唤醒旧知引出新知,一来可以降低学生对新知的陌生感,打消学生学习时的畏难情绪,二来用于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本第42页内容,经过实践体验后总结并回答以下问题,二人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导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三、实践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实践探究旧知新的用法,通过对比学习掌握新知(大组长检查并指导组员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探究,以对比的方式加以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发现旧知新的用法,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达到知识的正向迁移。
四、合作交流先由二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分享,感悟并总结操作经验使其转化为技能(由大组长或组内推选代表阐述本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气氛走向高潮。
五、展示点拨通过学生示范操作或教师演示讲解,解决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存在的共性问题。
学案模板_精品文档
学案模板简介学案(Lesson Plan)是教师为教授一堂课程而设计的教学计划,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内容。
学案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学案模板,帮助教师快速、有效地设计学案。
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教学年级:•教学科目:•教学时间:•教学地点:二、教学目标在本节课学完后,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目标2•目标3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内容1–子内容1.1–子内容1.22.内容2–子内容2.1–子内容2.23.内容3–子内容3.1–子内容3.2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策略1:详细描述策略1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
•策略2:详细描述策略2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
•策略3:详细描述策略3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情况:通过观察和互动,评估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2.学生的作业表现: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教师的课堂反思和学生的反馈,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在本节课中,将需要以下教学资源:•资源1•资源2•资源3七、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时间:•内容:•资源:八、课后作业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如下:1.作业12.作业23.作业3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资源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学案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编写完整、详细的学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案设计通用模版
课时 安排 反向质疑
课时 同向生成
指
随堂笔记
导
重点摘记 成果记录 知识生成
过
程
1
作 业 教 学 后 记
学生把写好的作文进一步修改将其誊写在作文本上
组长查阅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研读,品味语言 当堂反馈 讲读课 资料准备 积累字词
自我感悟
2
阳泉市实验中学
编写时间:20Biblioteka 年 月 日 课 题三 维 目 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学案设计
学期第
授课 时间 授课 班级
次作文
设计者 教授者
《》
教学 重、难点 教学资源 及手段
教材相关知识与资料
课堂元素
定向自学
自学指导 内容: 学法: 时间:
相向互动
互动策略 内容: 形式: 时间:
导向展示
学案设计教案模板范文高中
一、课程名称:_______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概念、原理、方法等。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综合运用、创新思维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相关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 按照教学目标,系统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练习-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强调重点、难点。
-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6. 课后作业- 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内容是否准确,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是否存在问题。
【教学案例】课程名称: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学案设计教案模板范文高中
一、课题名称:《红楼梦》阅读指导二、教学目标:1. 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红楼梦》相关资料、PPT课件。
2. 学生准备:《红楼梦》原著、笔记本、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主题等基本信息。
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红楼梦》的感受和收获。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关键词汇、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三)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每组选取一个人物或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展示1. 各组代表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2. 教师点评各组的展示,总结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2. 学生分享阅读《红楼梦》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七、作业布置:1. 阅读名著《红楼梦》,完成读书笔记。
2. 选择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或情节,撰写一篇读后感。
八、板书设计:《红楼梦》阅读指导一、作者、背景、主题二、人物形象三、故事情节四、阅读方法五、作业布置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案设计教案模板范文高中
一、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授课年级与班级:高中年级 X 班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文学流派。
(2)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3)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文学流派。
(2)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整理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三、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艺术特色。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文学流派。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2.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尝试分析一篇古代文学作品。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出示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阅读教材中的古代文学作品,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优秀教案学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授课年级及班级:(例如:高二年级1班)三、授课时间:(例如:2023年11月5日星期一第2节课)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文学流派。
- 掌握重要文学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格及代表作。
- 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阅读、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 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重难点:1. 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文学流派。
- 重要文学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格及代表作。
2. 难点:- 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 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相关文献资料。
- 教学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课文,了解作家作品背景。
- 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堂讨论准备。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间轴,引导学生回顾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 自主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预习内容,总结每位重要文学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格及代表作。
3. 合作探究:-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4.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古代文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5. 布置作业:- 阅读指定篇目的文学作品,撰写读书笔记。
-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古代文学某一时期或流派的特色。
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教学过程是否顺畅?3. 学生参与度如何?4.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5. 课后如何改进教学?九、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文学流派。
学案设计 -完整获奖版
学案设计主备课人:执教者:执教时间2018年月日(第一周星期)课题:平等四边形的性质和中心对称图形(2)节教完,本节为第1节教学目标: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型:新课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教学用具与教学方法:教学准备:个人调整与补充内容一、复习提问:(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内角和是︒360).②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二、探究新知请学生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ABCD和EFGH,并连接对角线AC、BD和EG、HF,设它们分别交于点O.把这两个平行四边形落在一起,在点O处钉一个图钉,将ABCD绕点O旋转︒180,观察它还和EFGH重合吗?你能从子中看出前面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吗?进一步,你还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吗?结论:(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例1(补充)已知:如图4-21,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 过点O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AE=CF,BE=DF.证明:在ABCD中,AB∥CD,∴∠1=∠2.∠3=∠4.又OA=O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OE≌△COF(ASA).∴OE=OF,AE=C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BCD,∴ AB=CD(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AB—AE=CD—CF.即BE=FD.三、应用拓展若例1中的条件都不变,将EF转动到图b的位置,那么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将EF向两方延长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图c和图d),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你的理由.解略例2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10cm,AD=8cm,AC⊥BC,求BC、CD、AC、OA的长以及ABCD的面积.解略 四、随堂练习1.在平行四边形中,周长等于48,① 已知一边长12,求各边的长② 已知AB=2BC ,求各边的长③ 已知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D 与∴AOB 的周长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2.如图,ABCD 中,AE∴BD ,∴EAD=60°,AE=2cm ,AC+BD=14cm ,则∴OBC 的周长是____ ___cm .3.ABCD 一内角的平分线与边相交并把这条边分成cm 5,cm 7的两条线段,则ABCD 的周长是__ ___cm .五、归纳小结(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作业布置:教后梳理或反思: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有关学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有关学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设计学案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和方法:
1.明确学案的目标:确定学习目标是设计学案的第一步。
需要明确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内容,以及期望他们在学完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能力或理解水平。
2.考虑学生的先验知识和能力水平:在设计学案时,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便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
可以通过预习或诊断测试来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
3.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
学习内容可以包括教材、参考资料、案例研究等。
学习任务可以包括讨论、实验、解决问题等。
4.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可以包括讲授、探究、合作学习等,以便帮助学生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5.设计评估方法:设计学案时,需要考虑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考试、作业、项目等,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6.调整和改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学案。
根据学生的反馈,了解学习效果,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在设计学案时,可以借鉴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测量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学案的质量和效果。
学案设计的格式要求
学案设计的格式要求1.文档格式要求如下:课题题目(设计应用课时)栏目小标题正文2.学案栏目:【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
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针对本节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并与本节当堂达标题相对应。
不能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应用“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明确语言给出学习目标。
【温故知新以及创设情境】(1)功能:首先设置的题目重在诊断和新知有联系的旧知学生掌握的情况,目的是发现问题后进行补偿教学,为新知的学习扫清障碍,其次有利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形式:可以以问题即思考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出现,比如填空题等。
1-2分钟能完成。
【我能自学】学生自学教材,以填空的形式呈现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填写。
【我能参与】体现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①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
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②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③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①学生自学式。
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②师生共研式。
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
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③教师讲授式。
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知识总结】①当堂形成知识网络,及时复习,力避遗忘。
学案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数控加工机械基础《轴的分类及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轴的概念。
- 掌握轴的分类。
- 能正确选择轴的实际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任务教学过程掌握轴的分类与选择轴的实际应用。
- 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学习。
3. 情感与价值目标:- 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增加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轴的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2. 难点:区分不同类型轴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手机等现代化通讯客户端。
2. 学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制的学案。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学生:微信扫描二维码或识别二维码,回答问题。
2. 老师:汇总学生答题,了解学生对轴的基本认识。
(二)导入1. 提问: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职业梦想,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2. 展示轴的图片,提问:你知道图片显示的物品是什么东西?它用在哪里?(三)新课讲解1. 讲解轴的概念、分类及实际应用。
2. 结合实例,分析不同类型轴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学习,如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
(四)任务驱动1. 分组讨论:针对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轴类型。
2. 学生汇报: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轴的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轴在实际应用中的更多案例。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任务驱动、信息化手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轴的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八、学案内容:一、学习目标1. 了解轴的概念。
2. 掌握轴的分类。
3. 能正确选择轴的实际应用。
学案导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历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基本技能和关键步骤。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以及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解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学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生分享预习心得,提出疑问。
2. 知识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基本原理。
- 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 实践操作- 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问题。
4. 案例分析- 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经验,分享成果。
5. 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6.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质量、实验操作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学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为学案导学设计教案模板的具体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基于学习方案的教学设计英语(职高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七课时,阅读Unit Three At the MarketPeriod 7: Further Reading—The Sale SeasonStep 1:Time limited: 45 minutesTeaching AidsMulti-media, ballots for students to vote TeachingMethods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The Group-work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Steps:Before the class, students are told that those who answer questions or take part inactivities during class will be given 10 yuan as a bonus. 上课之前,学生被告知他们将要参加课堂中各类活动,赢得比赛的学生将获得10元游戏券作为奖励。
Step 1: Lead-in (5minutes)导入Activity 1: Game-- Spelling competition 游戏拼写比赛【Game rules 游戏规则】:1. Give the spelling test to one member of teams.2. Play the music. Each student finishes one word, and then pass the test paper to the next one, until the paper is finished.3. The team who get the best mark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will be the winner.【Student 学生活动】: Spelling test:TESTTeam:1. 饼干2. 价格3. 大小,尺码4. 行星,地球Goup1Group3Group4Group2 ….Competitionsamong groups5.组织者6.塑料的7.参与者8.挑战9.运动,移动10.慢跑锻炼11.The American _________ was greatly hurt by the war.12.On Buy Nothing Day, people are __________ not to spend any money at all.13.You’re ________ your time trying to explain the situation to him.14.It is a big ____________ for me to speak in front of so many people.15.The flower looks so real, though it is ___________.16.The second-hand skateboard’s owner has __________ a very low price to me.17.We all support a _________ toward greater equality.18.Sometimes, you can have a 5% if you pay with your credit card.Exchange test paper between teams and check the answers by multi-media1.biscuit2. price3. size4. planet5. organizer6. plastic7. participant8. challenge9.movement 10. jogging 11. economy 12. encouraged 13. wasting 14. challenge15.plastic 16. offered 17. movement 18. discount(Teaching Aims: Make a revision of the words in this unit. Make preparations for further reading. This game motivates each team member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y and motivate them to learn language points.)Step 2: Reading Competition--- The Sale Season (7minutes)阅读竞赛—销售季【Teacher教师活动】: Show some pictures which show goods on sale. Ask students to read more about the sale season from Further Reading on page 53. Show questions to students by multi-media.展示图片,询问和展示问题。
【Student学生活动】: Race to be the first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f the answer is wrong, they will be fined 5yuan.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抢答问题,回答问题正确的获得5元游戏券。
Step 3: Students’ Presentation (10minutes)学生展示Students’ preparation before the class:1.one article about shopping culture.2.some questions designed from the article.3.PPT about the shopping culture【Teacher教师活动】: “Boys and girls, sale season is one part of culture in western countries. In this class, we will share together the shopping culture all around the world. Each team has prepared PPT and passages about shopping cultures in one particular country. Now, let’s see what you I have got.” (Articles and PPT have already been prepared as homework by groups) 总结前面活动,引入学生活动。
【Student学生活动】:1. Hand out their prepared questions of the shopping culture to other teams. 上交课前准备的问题。
2. Each team takes turns to show the PPT and introduce the shopping cult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每一组轮流展示PPT.3. Stick their poster on the blackboard or wall of the classroom. 将准备的关于消费文化的文章和问题贴到墙上和黑板上。
Step 4: Reading Game----Shopping Culture Exhibition (10minutes) 阅读游戏【Student学生活动】:1.Take the questions from each team and enjoy each poster. 参观给类所贴在教室的文章。
2.Find answers from the posters.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3.Turn back to the team if questions are finished. 回到位置。
【Teacher教师活动】: Use the lottery software to find who have the chance to answer reading questions.使用软件随机抽取幸运观众回答问题。
【Student学生活动】: Answer the questions. Get 10yuan as the team fund if the answer is right.10 yuan will be fined if the answer is wrong. 回答问题。
获得10元消费券。
【Teacher& Student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 V ote to choose the best team.投票选取最好的小组Evaluation standards:Evaluation standardsTEAM:Presentation(0—10) Poster Design(0—10) Questions answered(0—10)Step 6: Homework (3minutes)家庭作业的布置。
The writer bought a lot of goods during the sale season. Will you buy a lot of things during the sale season, and why? Write a paragraph of 100 words to express your ideas.你会在购物季购买东西吗,写100字表达观点。
第二部分:英语(职高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七课时,课前学习方案1. 复习:Team:19.饼干20.价格21.大小,尺码22.行星,地球23.组织者24.塑料的25.参与者26.挑战27.运动,移动28.慢跑锻炼29.The American _________ was greatly hurt by the war.30.On Buy Nothing Day, people are __________ not to spend any money at all.31.You’re ________ your time trying to explain the situation to him.32.It is a big ____________ for me to speak in front of so many people.33.The flower looks so real, though it is ___________.34.The second-hand skateboard’s owner has __________ a very low price to me.35.We all support a _________ toward greater equality.36.Sometimes, you can have a 5% if you pay with your credit card.2. 准备课堂展示内容Students’ preparation before the class:1.one article about shopping culture.一篇关于消费文化的文章2.some questions designed from the article. 根据文章设计问题3.PPT about the shopping culture ppt展示英语(职高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七课时,课中学习方案Step 1: Lead-in(5minutes)导入Activity 1: Game-- Spelling competition 游戏拼写比赛37.饼干38.价格39.大小,尺码40.行星,地球41.组织者42.塑料的43.参与者44.挑战45.运动,移动46.慢跑锻炼47.The American _________ was greatly hurt by the war.48.On Buy Nothing Day, people are __________ not to spend any money at all.49.You’re ________ your time trying to explain the situation to him.50.It is a big ____________ for me to speak in front of so many people.51.The flower looks so real, though it is ___________.52.The second-hand skateboard’s owner has __________ a very low price to me.53.We all support a _________ toward greater equality.54.Sometimes, you can have a 5% if you pay with your credit card.Step 2: Reading Competition--- The Sale Season (7minutes)阅读竞赛—销售季1. Enjoy pictures and read more about the sale season from Further Reading on page 53. 展示图片,询问和展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