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职高、职业中专、中专学校用)[word86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下册目录第一单元 (1)一、合欢树 (1)二、善良 (3)三、人生的境界 (7)第二单元 (13)五、科学是美丽的 (13)六、南州六月荔枝丹 (14)七、飞向太空的航程 (17)第三单元 (19)九、边城 (19)十、林黛玉进贾府 (25)十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3)第四单元 (36)十三、荷塘月色 (36)十四、世间最美的坟墓 (41)十五、画里阴晴 (45)第五单元 (50)十七、现代诗二首 (50)我爱这土地 (50)雨巷 (53)十八、雷雨 (57)十九、窦娥冤 (60)第六单元 (64)二十一、唐诗二首 (64)二十二、宋词二首 (70)念奴娇赤壁怀古 (70)雨霖铃 (74)二十三、师说 (79)第一单元一、合欢树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中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红楼梦》。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3、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环境描写。
4.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5.了解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课时安排】五学时第一学时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课前助读资料】《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一位是绝色佳人,一位是翩翩少年,且都是心地纯洁,聪明善良,多好的一对儿啊!可是,一个整天为他哭泣(林黛玉),一个是整天为她牵挂(贾宝玉)。
“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化的比喻对造成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爱情悲剧的显示提出了质问,最后用眼泪的控诉作结。
)1.曹雪芹与《红楼梦》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等祖孙三代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
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因牵连了进去,在雍正五年被革职抄家,曹家从此衰落。
到了乾隆初年,曹家似乎又遭到一次更大的祸变,从此就一败涂地了。
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
《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还不到五十岁,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
他的未完稿题名《石头记》,基本稿只有八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
2.写作背景《红楼梦》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康乾盛世”。
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
《林黛玉进贾府》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高教版】2
2019/8/10
教学资料精选
32
谢谢欣赏!
2019/8/10
教学资料精选
33
出场后再作正面直接描写,刻画其性格特点。有的只见
其形不闻其声,有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方法
不一而足,但都由人物的地位、身份、
性格特点所决定。
1、整体感知《红楼梦》人物的不同出场
《红楼梦》描写人物的出场时,有的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如王熙凤;有的 预作介绍,充分铺垫,引起悬念,出场 后再作正面直接描写,如贾宝玉;有的 只见其形,不闻其声,如迎春,探春, 惜春三姐妹……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 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 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 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 1.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
• ①是 侧面描写,用的是 欲扬先的抑手法;②
•
有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讨厌坐在前面。和老师眼神交会非常有负担,稍微做点儿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非常不方便。而且坐在前面说不定还会被问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
但是,那却是提升成绩最快的方法。学习要带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坐在前面,自然而然就会紧张起来。没有必要自己费心思集中精神,那种环境就能帮助你做到。虽然看上去好像不太方便,但其实那才是最便于学习的位置。
(侧面描写)
份和地位
头饰
2.肖像描写
裙饰
显示她的华贵、得势,
服装
也暗示她的贪婪、俗气
容貌
A贾母戏谑之言:
性格泼辣。
3.语言及行动描写
B见黛玉,恭维—拭泪-喜:
察言观色、机变 逢迎、八面玲珑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标题:《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单位:武安市职教中心姓名:牛**《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附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表1)朝代发展阶段小说体裁特点代表作品魏晋南北朝前起源神话小说志人小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魏晋南北朝发展志怪小说唐成熟唐传奇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营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宋元继续发展话本演义小说明清顶峰现实主义小说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封神演义》等清:《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注意“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两个常识概念《红楼梦》的人物关系表(表2)宁国公贾演-贾代化贾敷贾敬贾珍-贾蓉贾惜春(秦可卿)荣国公贾源-贾代善(贾母)贾赦(邢夫人)贾琏(王熙凤)巧姐贾迎春贾政(王夫人)贾珠(李纨)贾兰贾元春贾宝玉贾探春(赵姨娘生)贾敏(林如海)林黛玉贾环(赵姨娘生)荣国府三代当家主妇黛玉的行踪(表3)三间厅贾母院五间上房厢房荣禧堂东廊三间抱厦厅三间耳房二门垂花门抄手游廊贾赦院北东角门穿堂荣府正门南大厅穿堂内仪门西角门二门仪门仪门凤姐院大门粉油影壁角门后廊品读“看”表4表5:(品读“听”)。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林黛玉进贾府》ppt课件(1)
贾敷 贾演-贾代化 贾 敬 宁国公
贾赦 邢夫人
贾源-贾代善 荣国公 史太君 贾 政
贾 母 王夫人
贾敏 林如海
贾珍 尤氏
贾蓉 秦可卿
贾惜春
贾琏 王熙凤 贾迎春
巧姐
贾珠 李纨
贾兰
贾元春
贾宝玉
Wò
翠幄
· dàn
放诞
·
zhuàn
杜撰
·
yí
仪门
·
cì
伺候
· wéi
内帏
·
Chì
敕造
· yī
作揖
· yè
两靥
·
biàn
便宜
·
嫡dí亲
· cǔn
忖度
·
bèi
惫懒
·
狡x黠iá
·
阜fù盛
·
词语 偏僻 便宜 态度
风流
风骚
可怜
古义
今义
偏激 不端正 偏远交通不便之地
方便
价钱低
神态
对事情的看法
风韵
有功绩又有文采 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贾探春(赵姨娘生)
林黛玉
作品情节补充 C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 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 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
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 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贾宝玉与表妹林黛玉是青梅 竹马,志趣相投的一对恋人,但 在封建家长干涉下,贾宝玉最终 娶了志向不合的表姐薛宝钗,林 黛玉含恨而死。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优秀7篇)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优秀7篇)《林黛玉进贾府》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3.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的一些常识性了解,增加个人文化积累。
4.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主要描写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西江月》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可以从人物出场描写入手,研究描写人物的方法。
同时结合运用鉴赏分析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枉凝眉》。
导语:《枉凝眉》。
是大家熟悉的曲子。
歌中唱道:“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结果呢?一个是整天为他哭泣(林),一个是整天为她牵挂(贾)。
“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对造成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中的其他人物。
二、简介作者及《红楼梦》创作《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它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他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绔”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
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
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林黛玉进贾府之人物分析》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课题是《林黛玉进贾府之人物分析》。
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本课的说课。
本课的教学分析包含中职语文的课程分析,本教学单元的分析,教学对象的分析,基于以上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分析.课程分析: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基础板块要求,中职语文教学能使学生:①了解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②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③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欣赏小说的方法,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品味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必须完成160-180学时的学习,其中阅读与欣赏的学时数应该达到96〜112。
1.单元分析:本单元学习欣赏小说,本课2学时。
《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必修3中外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
这一单元是阅读和鉴赏部分小说和戏剧环节的基础序列。
中外小说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中国古代世情小说《红楼梦》,是小说阅读欣赏能力训练的重点篇目,在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品读该篇课文,对出场人物的分析是教学的关键。
2.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中职舞蹈古典舞专业高一的学生。
学生课堂表现活跃,动手能力强。
通过课前在微信群发放的的问卷调查发现,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许多学生只有大致的了解,学生普遍认为古典名著晦涩难懂,70%的同学对于红楼梦的了解来源于电视电影。
同时,他们认为视音频等辅助手段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古典名著。
91%的同学认同对古典文学的品读将有益于他们对古典舞的理解和诠释。
另外,在学习形式上,学生们普遍更喜欢协作学习、主动学习。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精选5篇)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精选5篇)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1)一、设疑课文预习提示对《红楼梦》的基本内容作过交待。
假如我们从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一路学将下来,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习,并没有摆脱满堂灌的嫌疑,也不能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进一步说,不利于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无形中被常规教学所忽视了。
于是我想何不就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发展作为讲课的一个切入点进行带点创新意识的教学呢?打定主意,便着手进行。
先设定本课的讲习目的:“通过对课文人物描写的理解分析,提高学生获取,提高学生获取、感受、品味语言的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增强学生对《红楼梦》的构思艺术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教学。
”然后设定教学的过程,在预读《红楼梦》的情况下,请同学谈他对《红楼梦》的初步认识。
如全书的内容,艺术价值等,都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话。
其目的是,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待学生完成后,教师提示并肯定:鲁迅先生说:“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红楼梦》确实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品。
自从它行世以来,就不知迷恋了多少读者。
课文所选的第三回就初步展示了《红楼梦》高超的艺术技巧,从而把学生的学习方位加以确认。
二、激疑在设疑的基础上,请同学读课文的预习提示。
读完后,引导学生注意本段的叙述顺序,发现问题:原来,《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中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原来是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
本篇课文虽然写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但也重点交待了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次相会二人细腻而微妙的感情关系。
可以说,整个《红梦楼》中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发展能否一帆风顺,从这一回里就看出来了。
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一点,那么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情感描写来感受《红楼梦》高超的艺术这一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的***,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回到家乡同大家交流学习。
古人有言: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今天我说课的题目便是选自这部中国古代最伟大作品中的一节《林黛玉进贾府》,接下来我将从教材、策略、过程、反思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如有不足,恳请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本课出自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乃小说欣赏单元的重点篇目,作为经典课文,历来被收录进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当中。
本课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在研讨环境、人物的表现艺术。
学习此文,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笔法,初步掌握小说鉴赏的知识,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尤其是《红楼梦》的兴趣。
本书主编倪文锦先生,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本人业余时间自学了倪先生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有感于他提倡的“以学定教”理论,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并确定了本课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同时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作为突破点。
二、说策略。
本人任课班级为13会计班,共计42人,这就是他们——阳光、健康、时尚、充满活力,不乏创新进取精神。
众所周知,文化底子薄,学习习惯差也是其普遍特征,他们都读过小说,却不知如何欣赏,经过调查,更无一人读过全本《红楼梦》,这也让我这个文艺青年十分汗颜,针对这种现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教法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总结归纳法,首先设计任务,学生分组,接受任务,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教师积极引导,协助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则以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为主,在老师的帮助引导下形成共识,为鼓励学生参与积极性,采用小组积分排名,奖励先进的措施,同时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见解。
三、说过程。
本课共分三课时完成讲授。
第一课时,了解红楼梦,第二课时,走进荣国府,这是本次说课主要内容。
十八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十八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中职专用】高中语文同步教学优质教案(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2. 理解十八章的主要情节,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式;3. 分析林黛玉与贾府人物的关系,思考林黛玉的形象特点与人物性格;4.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与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十八章的主要情节和意义;2. 分析林黛玉的形象特点和人物性格;3. 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式。
教学难点:1. 分析林黛玉与贾府人物的关系;2. 思考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2. 课外阅读与分组讨论的方法;3. 学生自主探究与总结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观看介绍《红楼梦》及作者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的背景和作品特点,以及作者的生平和影响。
2. 播放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让学生先自主阅读一遍十八章,了解章节的基本情节和主题,为后续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二、学习探究(30分钟)1. 字词理解(1)贾府人物的姓名及人物关系:贾母、贾琏、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史湘云、薛宝钗、袭人、晴雯等。
(2)关键词汇: 略带淡色、缮写、销售、梅花2. 课文解读(1)主要情节林黛玉进府入门,初次见到贾母、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赞叹贾府的华丽和富裕。
贾母和贾宝玉对林黛玉赞赏有加,定下了终身大事。
林黛玉和史湘云结下了友谊。
(2)人物分析①林黛玉:出身于才子之家,美丽端庄,知书达理,却性情急躁、情感丰富、易受伤害。
②贾母:贾府的主持人,年迈有智,性格宽厚,尊重才干。
③贾宝玉:四少爷,贾母宠爱的孩子,贵族出身,自幼背负着庞大的家族负担。
他是个敏感、多愁善感的人,很少与外界交流,但也因此显得更加深刻、丰满。
④王熙凤:贾宝玉的表妹,贾府一姐,是一个聪明、机智、能干的女子,非常有计谋和心机。
⑤史湘云:一位灵巧、机智的少女,是贾府家中的一位表妹。
3. 分组讨论1)请学生结合小组讨论,分析林黛玉与贾府人物的关系,以及她的外表特点和人物性格。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高中中职语文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高中/中职语文)章节一: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背景及作者曹雪芹的相关情况,为学生阅读《林黛玉进贾府》做好铺垫。
2. 教学内容:《红楼梦》成书背景、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动机。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4. 教学重点:了解《红楼梦》的历史背景及作者曹雪芹。
5. 教学难点:掌握《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及历史地位。
章节二:故事情节梳理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概括《林黛玉进贾府》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结构。
2. 教学内容:故事情节概括、作品结构分析。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原著,梳理故事情节。
4. 教学重点:掌握《林黛玉进贾府》的故事情节。
5.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结构及作者的叙事技巧。
章节三:人物形象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
2. 教学内容:林黛玉、贾宝玉等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4. 教学重点: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5. 教学难点:如何从细节中把握人物性格。
章节四:主题探讨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讨《林黛玉进贾府》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及主题思想。
2. 教学内容:作品所反映的封建礼教、家族兴衰等问题。
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讨。
4. 教学重点: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5. 教学难点:深入剖析作品中的社会现象。
章节五:阅读与鉴赏技巧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内容:阅读方法、鉴赏技巧。
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鉴赏。
4.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
5.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章节六:文本细读与语言特色1. 教学目标:通过细读《林黛玉进贾府》选段,使学生领略作品的语言特色,提升文本分析能力。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林黛玉进贾府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与曹雪芹,熟悉与节选部分相关的情节;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分析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3.了解本文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与曹雪芹,熟悉与节选部分相关的情节;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分析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3.掌握文中一些生字生词的读音,以及一些词古今词义的不同一、知识链接(参看学法大视野,课后看原著)1、中国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小说是:《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2、了解作者和《红楼梦》《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
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3、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见书p13)4、相关情节:《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
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
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高中中职语文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高中中职语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和文学价值。
能够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及其在贾府中的地位。
能够把握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揭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学会从文学作品的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理解其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面对困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2.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3. 封建社会的人性矛盾和社会批判。
三、教学难点1. 对林黛玉内心世界的深入理解。
2. 对封建社会批判的深入解读。
3. 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批判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2. 参考资料:有关《红楼梦》的研究资料、林黛玉人物分析等。
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或相关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出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细节。
3.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包括外貌、性格、命运等方面。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林黛玉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4. 深入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林黛玉进贾府的意义和她与贾府人物的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林黛玉与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之间的互动和矛盾。
5. 文学鉴赏与批判: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红楼梦》的语言、情节、形象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的鉴赏和感悟。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过程。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掌握贾府的建筑布局。
3、品味文中的人物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体会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梳理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把握贾府复杂的人物关系。
(2)分析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难点(1)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体会作品中细腻的人物描写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个片段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林黛玉进贾府》。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1、介绍曹雪芹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红楼梦》的背景。
2、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内容、艺术成就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3、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
(四)分析贾府的环境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贾府建筑、陈设、人物服饰等方面的语句。
2、分析这些描写所体现出的贾府的富贵奢华和等级森严。
(五)分析人物形象1、王熙凤(1)找出描写王熙凤出场的语句,分析其出场方式的独特之处。
(2)通过王熙凤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其性格特点,如泼辣、精明、善于逢迎等。
2、贾宝玉(1)分析贾宝玉出场前的侧面描写,体会其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
(2)通过贾宝玉的外貌、语言、行为等描写,分析其叛逆、多情、善良等性格特点。
3、林黛玉(1)从林黛玉的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其敏感、谨慎、聪慧等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林黛玉性格形成的原因。
(六)探讨人物形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贾府的环境对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的形成有何影响?(七)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贾府的环境、主要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形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高中中职语文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高中中职语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红楼梦》的背景及作者曹雪芹;掌握本文的主要情节,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理解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坚强意志。
二、教学重点1.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2. 文中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古代习俗、礼仪的理解;2. 文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梳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及作者曹雪芹;引发学生对林黛玉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林黛玉的出场描写,初步感受其形象特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讲解文中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梳理文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林黛玉命运的悲剧性;讨论现代社会中类似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林黛玉形象的理解;2.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林黛玉命运的看法。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2. 练习批改:评估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程度;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情、有趣的举例等方式吸引学生;2.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4.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版】中职语⽂(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林黛⽟进贾府》教案林黛⽟进贾府曹雪芹授课时间:9⽉8—17⽇第2、3周星期⼀2、7节星期三、四1、2、6、8节授课班级:中职1、2班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标: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学史中的地位.2.体会本⽂⼈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物的性格特征、掌握初步鉴赏古代⼩说的⽅法、提⾼学⽣初步鉴赏⽂学作品的能⼒.3.了解中国古代⼩说的⼀般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教学重难点:1.鉴赏林黛⽟、贾宝⽟、王熙凤三个主要⼈物形象、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2.理解⼩说的典型环境描写及其作⽤.3.对林黛⽟“步步留⼼、时时在意”谨慎态度的深⼊理解和对《西江⽉》词正⽂反作⽅法的理解.教学⽅法1.⾃学、点拨、讨论相结合.2.读、赏、写相结合.媒体设计1.《正定荣国府⽰意图》投影.2.《贾府⼈物简表》投影.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学任务:1.解决阅读障碍.2.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学中的地位.教学步骤:⼀、导语设计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的录⾳、营造学⽣学习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兴趣.在我国古代⼩说的发展的历程中、《红楼梦》是我国举世公认的光辉顶峰、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勘称现实主义的创作的最巍峨的丰碑.这部120回的长篇巨著、以贾府为中⼼背景、真实地反映了我国18世纪中期的社会⽣活;贾府是主⼈公贾宝⽟和林黛⽟及其众多⼈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林黛⽟⼀起⾛进这座富丽堂皇的荣国府、结识⽣活在这⾥的主要⼈物吧.板书课题:林黛⽟进贾府曹雪芹⼆、了解预习⾃学情况1.作者简介及《红楼梦》的创作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约⽣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但很早成了正⽩旗内务府的“包⾐”(满语奴⾪之意)、⼊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他们祖孙三代四⼈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曾祖母孙⽒做过康熙帝⽞烨的保姆.祖⽗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都被⼊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烨宠信.⽞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争的牵连、曹家遭受⼀系列打击.曹頫以“⾏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蹶不振、⽇渐衰微.作者的⼀⽣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衰的过程、由“锦⾐纨裤”的贵公⼦、降为落魄的“寒⼠”. 经历了⽣活中的重⼤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灶”和“举家⾷粥酒常赊”的贫困⽣活.这种天壤之别的⽣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番深刻⽽痛苦的回忆.他以坚忍不拔的毅⼒、专⼼⼀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七年、幼⼦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年的除⼣(1763年2⽉12⽇)、终于因贫病⽆医⽽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年和⼆⼗九年两种说法).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已⽆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的120回本.《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部古典⼩说.它以贾、史、王、薛四⼤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和林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为、⼴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盾和阶级⽃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某些虚⽆主义思想.作品在写作艺术上、语⾔洗练、⾃然、优美⽣动、描写⼈物⾎⾁饱满、个个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写作规模宏⼤、结构谨严.该书具有⾼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说中现实主义的⾼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说的最⾼峰.《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题材内容⽽⾔、《红楼梦》是中国⼩说史上继《⾦瓶梅》之后⼀部伟⼤的世情⼩说.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国古典⽂学⾥⾯、带来⼀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当⼈看、对⼥性的尊重.2、着重介绍《红楼梦》课⽂内容和前五回的内容.3、学⽣⾃读全⽂、结合注释、疏通⽂句第⼆课时了解课⽂内容.⼀、理清情节、把握结构教师提问:这篇课⽂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可分为⼏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学⽣回答后教师⼩结:课⽂以林黛⽟进贾府的⾏踪为线索展开情节、⼤体可分为三部分——第⼀部分(①):故事的开端、林黛⽟来到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14):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第⼆部分(②─○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物.第②─④段:写林黛⽟拜见贾母与王夫⼈、邢夫⼈等.第⑤─⑥段:写林黛⽟见王熙凤.11段:写林黛⽟见贾赦、贾政、王夫⼈介绍贾宝⽟.第⑦─○14段:写写林黛⽟初次见到贾宝⽟.12─○第○15─○16):故事的结尾、为林黛⽟安排住处.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以⼀定的事件为中⼼、沿着⼀条线索、⼀步步开展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分清楚.⼆、林黛⽟进贾府后的活动顺序和地点:1.拜见外祖母、⼆位舅母、表嫂2.会见王熙凤贾母居处正房3.会见三春姐妹4.拜见⼤舅⽗----------------------贾赦邢夫⼈居处5 .拜见⼆舅⽗---------------------贾政王夫⼈居处6.晚餐----------------------------经凤姐居处回正房7.会见贾宝⽟-----------------------贾母居处正房三、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2.试着结合课⽂分析林黛⽟、王熙凤、贾宝⽟等的⼈物形象.3.朗读课⽂.第三四课时⼀、讨论、分析⼈物形象1.林黛⽟林黛⽟母亲去世后“上⽆亲母教养、下⽆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祖母家、依傍外祖母及舅⽒姐妹”.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所见的这⼏个三等仆妇、吃穿⽤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其家.因此步步留⼼、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句话、多⾏⼀步路、惟恐被⼈耻笑了他去.”尽管外祖母“⼼肝⼉⾁”地疼她、宝贝⼉似的待她、但总有寄⼈篱下之感、待⼈处事始终是“步步留⼼、时时在意”.①⾏动上.在邢夫⼈处、邢夫⼈“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的尊敬与感激、⼜表明了⾃⼰顾全⼤局的礼节、说明她待⼈接物是处处留⼼的.再如、在王夫⼈房中、王夫⼈坐在西边下⾸、见黛⽟来了、便往东让、⽽黛⽟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可见、黛⽟连坐在哪⾥、都⾮常细⼼、绝不轻易从事.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贾母正⾯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座时、黛⽟也⼗分推让了⼀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才告了座、坐了.②随时改正⼀些不适宜的对答上.当贾母问黛⽟念何书时、黛⽟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 ”但当黛⽟“⼜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罢了!”黛⽟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刚才失了⼝、所以当宝⽟问她读什么书时、黛⽟便改⼝道:“不曾读、只上了⼀年学、些须认得⼏个字.”黛⽟这种“步步留⼼、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③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作者⽤不同⼈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的⾳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呈现在读者⾯前.我们可以把众⼈眼⾥的黛⽟、王熙凤眼⾥的黛⽟、宝⽟眼⾥的黛⽟、三处描写放在⼀起、加以⽐较.①众⼈眼⾥的黛⽟:“众⼈见黛⽟年貌虽⼩、……便知他有不⾜之症.”这⾥只作初步勾画.众⼈关⼼的是黛⽟的⾝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②王熙凤眼⾥的黛⽟:“这熙凤携着黛⽟的⼿、上下细细打谅了⼀回、……‘怨不得⽼祖宗天天⼝头⼼头⼀时不忘.’”这⾥描写进了⼀层、突出黛⽟容貌的标致和⽓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见过世⾯、“真有这样标致⼈物、出⾃凤⼝、黛⽟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意、说得⽼太太⼗分受⽤、⽽且点明了黛⽟的风流态度和⾔谈举⽌的不俗.③宝⽟眼⾥的黛⽟:“厮见皆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胜三分.”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与伦⽐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图.这⼀形象只有宝⽟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都是⽆法发现的.不但照应第⼀回中的“⽊⽯前盟”、⼜为以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三处描写多⾓度、有层次地展现林黛⽟的⾳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笔两种⼿法交替使⽤、既有朦胧的美感、⼜有清晰的美感.2.王熙凤王熙凤是⼀个精明能⼲、惯于玩弄权术的⼈.为⼈刁钻狡黠、明是⼀盆⽕、暗是⼀把⼑.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从⽽独揽了贾府的⼤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展⽰王熙凤的性格特征:①写出场:——性格泼辣、深得贾母宠爱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笔:未见其⼈、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群媳妇丫环围拥⼀个⼈从后房门进来”.难怪黛⽟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恭肃严整”的⼈们相⽐、实在是“放诞⽆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份和地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点:“他是我们这⾥有名的⼀个泼⽪破落户⼉”“你管叫他‘凤辣⼦’就是了”.“⽼祖宗”能够⽤这样戏谑的语⾔与之谈笑的⼈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物.②绘肖像:——贪婪、俗⽓、刁钻、狡黠不但具体细腻刻画⼈物外部特征、⽽且透露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头饰集珍宝珠⽟于⼀⾝──贪婪与俗⽓(内⼼世界的空虚)服饰肖像描写“三⾓眼”“吊梢眉”容貌美丽外表刁钻狡黠(本性)“粉⾯”“丹唇”提问1:观察王熙凤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明确:打扮与众姑娘不同、浓妆艳抹、遍体锦绣、光彩照⼈、恍若神妃仙⼦.提问2:众多⼥眷为何只让王熙凤如此着装呢?能看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明确:对她的这种描写表⾯是褒、实际是⼀种贬责.清代⾔妇⼥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不贵精⽽贵洁、不贵丽⽽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贵与貌相宜”.(李渔语)着极为华丽的⾐服、满头翡翠、环鬓⾦珠、过于修饰包装⾃⼰是俗⽓⽽不是美丽.⽼舍也说过“真正美丽的⼈是绝不多施脂粉的、不乱穿⾐服的.”她把⾃⼰包装得如此妖艳凌⼈、⽓势如⽕如荼、不正表明了她⽣性奢侈、对荣华富贵⽆餍的追求吗?同时、以这⾝服饰来见初来乍到的黛⽟、⼜何尝不是为了在黛⽟⾯前表现⾃⼰特殊的⾝份和地位呢?应该说她的⽬的已经达到了、就连并⾮少见侯门⾦贵的黛⽟都对她服饰惊诧不已、可见其辉煌华艳的程度.不过、她的⽂化修养太低了、虽然聪明能⼲、但她太缺乏⽂化情调的熏陶、不懂什么是⾼雅.除了⾐⾷享受和权⼒之争外、并⽆多少精神⽣活可⾔.其风度⽓质与出⾝书⾹、受过教育特别是经古典⽂学陶冶的林黛⽟的诗⼈⽓质⼤相径庭、因此、她的炫耀也是低品味的、显得俗不可耐.我们以前学过作品中的⼈物如相府千⾦崔莺莺、太守之⼥杜丽娘都不是如此着装的、只有《项链》中那个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是喜欢⾼贵的服饰的.可见穿戴服饰与⼈格志趣、情操修养是密切相关的.曹雪芹深知这⼀点、他如此描写王熙凤的服饰正是欲借此提⽰这⼀反派⾓⾊风骚庸俗的性格和空虚贪婪的性格.提问3:中国古代写美⼥的容貌通常都是“柳叶眉、杏核眼、樱桃⼩⼝⼀点红”.作者是怎样写王熙凤的容貌的呢?明确:果⼽⾥说:“外形是理解⼈物的钥匙”.作者⽤⽩描的⼿法勾勒了她的眉⽬:⼀双丹凤三⾓眼、两弯柳叶吊梢眉.⾝量苗条,体格风骚.粉⾯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丹凤眼”、“柳叶眉”本来是很美的、⽽作者偏偏在“眼”和“眉”前分别加上定语“三⾓”、“吊梢”、这就不尽美了、即便仍可以称得上漂亮、也决⾮温柔敦厚善良的形象.中国传统相⾯术《⿇⾐神相》讲、“三⾓眼”、“吊梢眉”乃为“狡黠、狠毒、性巧、通变、邪淫”之相.曹雪芹不⼀定真迷信相法、但他把王熙凤的眉⽬写成这般形状、似乎在依循这种普遍流⾏的唯⼼主义哲理、借以提⽰王熙凤“胭脂虎”的性格为⼈.美艳的外表下包藏着⼀颗丑恶的灵魂:奸诈、冷酷、阴毒.“⼼较⽐⼲多⼀窍”的黛⽟、初与王熙凤相见、就⼀眼看穿了这⼀点.③见黛⽟——语⾔描写:——察颜观⾊机变逢迎通过她的⾔谈举⽌表现她的感情的变化、反映她的内⼼世界.先是恭维(因为黛⽟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不惜恭维到了令⼈⾁⿇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物、我今⼉才算见了!”继⽽拭泪(提到黛⽟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去世⽽掉泪、抢先“以⼱拭泪”) 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结: ⼊⽊三分描绘了王熙凤“察颜观⾊、机变逢迎”──得宠原因. (1)她的第⼀句话是赞美林黛⽟的相貌.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物、我今⼉才算见了!”这样说、效果好在哪⾥呢?请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物”——⾔外之意、以前还⼀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物!“我今⼉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哪⾥是⼀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且似乎还是由衷的惊叹、因为她⽤了两个很有分量的词:“真”、“才”、将这惊叹表达得⾃然、得体、谁也不会觉得空洞⾁⿇.活脱脱⼀个语⾔学家!(2)她的第⼆句话是:“况且这通⾝的⽓派、竟不像⽼祖宗的外孙⼥⼉、竟是个嫡亲的孙⼥.”读者“听”了这话、可能要纳闷:明明是外孙⼥、为什么说不像?⽽硬要扯成嫡亲的孙⼥?这样说不是见外了吗?看来这语⾔学家也并不厉害.可如果我们联系到特定的语⾔环境、就会发现她这句话的巧妙之处了.她讲话时、周围⼈物除了林黛⽟、还有和林黛⽟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祖母——贾母、如果她竭⼒赞美林黛⽟、把黛⽟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她这样表达、既⾼度赞美了林黛⽟、⼜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讨得了贾母的欢⼼、因⽽不⾄于扬此失彼.可见其⽤尽⼼机、刻意恭维、⼋⾯玲珑、从⽽收到了⼀⽯三鸟的功效.看来她还是个⼼理学家、⼈际关系专家!她深谙如何掌握住⼈际关系的平衡.她的良苦⼼机、她的⼋⾯玲珑、由此可见⼀斑.⽇常⽣活中的⼀句话、竟深含了⼼理学、社会学意义.(3)第三句话、则转悲为喜了:“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讲得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转喜为悲呢?因为这个“⼼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句⾼兴的见⾯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可不能只顾⾼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并且还要配以动作——⽤帕拭泪、以表⼼诚.可是、她因为“来迟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贾母已⼀次“⼤哭”、⼀次“呜咽”、此时“⽅略略⽌住”.因⽽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是“笑道”:“我才好了、倒来招我.”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这可要让这位“⼼理学家”难堪了、可她并不慌张、并没有露出马脚、⽽是“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见了妹妹、⼀⼼都在他⾝上了、⼜是喜欢、⼜是伤⼼、竟忘记了⽼祖宗.该打、该打!”真是⼀个天才的表演家!只是错把⽣活当成了舞台.真的忘了⽼祖宗了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都在⽼祖宗⾝上、唯⽼祖宗是从.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4)下⼀步、是“忙携黛⽟之⼿”、问她:“妹妹⼏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细细琢磨这句话、会发现两种⼝⽓在⾥头、⼀是热情、在贾母⾯前向林黛⽟⼤献殷勤;⼆是炫耀⾝份、与林黛⽟虽属同辈、⼝⽓却极像⼀个主⼈在对⼀个怯⽣⽣的孩⼦说话.④回王夫⼈:——果断能⼲⼀笔带过、进⼀步说明由于她的察颜观⾊、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欢⼼、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体现了她办事圆熟⼲练、善于机变、已深得贾母和王夫⼈欢⼼、从⽽独揽了荣国府⼤权.⼀是讨贾母的欢⼼、⼆是使黛⽟感到温暖、三是让邢、王⼆夫⼈感到愉悦、四是让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觉得内⼼平衡.概括王熙凤的形象王熙凤⼀个精明能⼲、惯于玩弄权术的⼈.外表美丽、为⼈却刁钻狡黠、明是⼀盆⽕、暗是⼀把⼑.善于阿谀奉承、深得贾母欢⼼、独揽贾府⼤权、成为贾府对贾宝⽟性格的刻画出场前的侧⾯描写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疯疯傻傻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内帷厮混与世俗格格不⼊出场后的肖像描写天然⼀段风骚全在眉梢平⽣万种情思悉堆眼⾓眉清⽬秀英俊多情《西江⽉》⼆词的评判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章。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高教版)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 林黛玉进贾府 教案
十、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课时:五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3、《红楼梦》人物众多,为了使用权我们了解众多的人物关系,我们印发了下表,供同学们参考。
宁府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四表妹贾惜春荣府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二姐贾迎春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表嫂李纨大表姐贾元春表兄贾宝玉三表妹贾探春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4、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她父亲决定让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讲的故事。
二、学习小说,我们仍然要抓住小说的情节链。
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林黛玉进贾府》ppt课件(4)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 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 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这一回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 绍了贾、史、 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 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 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林 黛 玉 进 贾曹 府雪
芹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 芹。 2. 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里等的分析评 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
分析典型环境的特点、作用和典型人物:林黛玉、贾 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提高鉴赏古代小说的能力。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 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 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 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 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 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授课时间:9月8—17日第2、3周星期一2、7节星期三、四1、2、6、8节授课班级:中职1、2班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地位.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掌握初步鉴赏古代小说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一般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教学重难点:1.鉴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2.理解小说的典型环境描写及其作用.3.对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慎态度的深入理解和对《西江月》词正文反作方法的理解.教学方法1.自学、点拨、讨论相结合.2.读、赏、写相结合.媒体设计1.《正定荣国府示意图》投影.2.《贾府人物简表》投影.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任务:1.解决阅读障碍.2.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的录音、营造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兴趣.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的历程中、《红楼梦》是我国举世公认的光辉顶峰、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勘称现实主义的创作的最巍峨的丰碑.这部120回的长篇巨著、以贾府为中心背景、真实地反映了我国18世纪中期的社会生活;贾府是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及其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林黛玉一起走进这座富丽堂皇的荣国府、结识生活在这里的主要人物吧.板书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二、了解预习自学情况1.作者简介及《红楼梦》的创作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某些虚无主义思想.作品在写作艺术上、语言洗练、自然、优美生动、描写人物血肉饱满、个个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写作规模宏大、结构谨严.该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题材内容而言、《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继《金瓶梅》之后一部伟大的世情小说.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看、对女性的尊重.2、着重介绍《红楼梦》课文内容和前五回的内容.3、学生自读全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第二课时了解课文内容.一、理清情节、把握结构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①):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14):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第二部分(②─○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第②─④段: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第⑤─⑥段:写林黛玉见王熙凤.11段: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第⑦─○14段:写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12─○第○15─○16):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文以一定的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索、一步步开展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二、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活动顺序和地点:1.拜见外祖母、二位舅母、表嫂2.会见王熙凤贾母居处正房3.会见三春姐妹4.拜见大舅父----------------------贾赦邢夫人居处5 .拜见二舅父---------------------贾政王夫人居处6.晚餐----------------------------经凤姐居处回正房7.会见贾宝玉-----------------------贾母居处正房三、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2.试着结合课文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的人物形象.3.朗读课文.第三四课时一、讨论、分析人物形象1.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祖母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①行动上.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②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 ”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③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可以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①众人眼里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这里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里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③宝玉眼里的黛玉:“厮见皆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子胜三分.”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不但照应第一回中的“木石前盟”、又为以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2.王熙凤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展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①写出场:——性格泼辣、深得贾母宠爱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实在是“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②绘肖像:——贪婪、俗气、刁钻、狡黠不但具体细腻刻画人物外部特征、而且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头饰集珍宝珠玉于一身──贪婪与俗气(内心世界的空虚)服饰肖像描写“三角眼”“吊梢眉”容貌美丽外表刁钻狡黠(本性)“粉面”“丹唇”提问1:观察王熙凤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明确:打扮与众姑娘不同、浓妆艳抹、遍体锦绣、光彩照人、恍若神妃仙子.提问2:众多女眷为何只让王熙凤如此着装呢?能看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明确:对她的这种描写表面是褒、实际是一种贬责.清代言妇女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李渔语)着极为华丽的衣服、满头翡翠、环鬓金珠、过于修饰包装自己是俗气而不是美丽.老舍也说过“真正美丽的人是绝不多施脂粉的、不乱穿衣服的.”她把自己包装得如此妖艳凌人、气势如火如荼、不正表明了她生性奢侈、对荣华富贵无餍的追求吗?同时、以这身服饰来见初来乍到的黛玉、又何尝不是为了在黛玉面前表现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呢?应该说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连并非少见侯门金贵的黛玉都对她服饰惊诧不已、可见其辉煌华艳的程度.不过、她的文化修养太低了、虽然聪明能干、但她太缺乏文化情调的熏陶、不懂什么是高雅.除了衣食享受和权力之争外、并无多少精神生活可言.其风度气质与出身书香、受过教育特别是经古典文学陶冶的林黛玉的诗人气质大相径庭、因此、她的炫耀也是低品味的、显得俗不可耐.我们以前学过作品中的人物如相府千金崔莺莺、太守之女杜丽娘都不是如此着装的、只有《项链》中那个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是喜欢高贵的服饰的.可见穿戴服饰与人格志趣、情操修养是密切相关的.曹雪芹深知这一点、他如此描写王熙凤的服饰正是欲借此提示这一反派角色风骚庸俗的性格和空虚贪婪的性格.提问3:中国古代写美女的容貌通常都是“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红”.作者是怎样写王熙凤的容貌的呢?明确: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她的眉目: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丹凤眼”、“柳叶眉”本来是很美的、而作者偏偏在“眼”和“眉”前分别加上定语“三角”、“吊梢”、这就不尽美了、即便仍可以称得上漂亮、也决非温柔敦厚善良的形象.中国传统相面术《麻衣神相》讲、“三角眼”、“吊梢眉”乃为“狡黠、狠毒、性巧、通变、邪淫”之相.曹雪芹不一定真迷信相法、但他把王熙凤的眉目写成这般形状、似乎在依循这种普遍流行的唯心主义哲理、借以提示王熙凤“胭脂虎”的性格为人.美艳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丑恶的灵魂:奸诈、冷酷、阴毒.“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初与王熙凤相见、就一眼看穿了这一点.③见黛玉——语言描写:——察颜观色机变逢迎通过她的言谈举止表现她的感情的变化、反映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恭维(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不惜恭维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继而拭泪(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抢先“以巾拭泪”) 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小结: 入木三分描绘了王熙凤“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得宠原因. (1)她的第一句话是赞美林黛玉的相貌.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样说、效果好在哪里呢?请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而且似乎还是由衷的惊叹、因为她用了两个很有分量的词:“真”、“才”、将这惊叹表达得自然、得体、谁也不会觉得空洞肉麻.活脱脱一个语言学家!(2)她的第二句话是:“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读者“听”了这话、可能要纳闷:明明是外孙女、为什么说不像?而硬要扯成嫡亲的孙女?这样说不是见外了吗?看来这语言学家也并不厉害.可如果我们联系到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会发现她这句话的巧妙之处了.她讲话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祖母——贾母、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因而不至于扬此失彼.可见其用尽心机、刻意恭维、八面玲珑、从而收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看来她还是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她深谙如何掌握住人际关系的平衡.她的良苦心机、她的八面玲珑、由此可见一斑.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话、竟深含了心理学、社会学意义.(3)第三句话、则转悲为喜了:“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讲得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转喜为悲呢?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并且还要配以动作——用帕拭泪、以表心诚.可是、她因为“来迟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贾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此时“方略略止住”.因而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而是“笑道”:“我才好了、倒来招我.”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这可要让这位“心理学家”难堪了、可她并不慌张、并没有露出马脚、而是“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真是一个天才的表演家!只是错把生活当成了舞台.真的忘了老祖宗了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4)下一步、是“忙携黛玉之手”、问她:“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细细琢磨这句话、会发现两种口气在里头、一是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二是炫耀身份、与林黛玉虽属同辈、口气却极像一个主人在对一个怯生生的孩子说话.④回王夫人:——果断能干一笔带过、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体现了她办事圆熟干练、善于机变、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欢心、从而独揽了荣国府大权.一是讨贾母的欢心、二是使黛玉感到温暖、三是让邢、王二夫人感到愉悦、四是让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觉得内心平衡.概括王熙凤的形象王熙凤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外表美丽、为人却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善于阿谀奉承、深得贾母欢心、独揽贾府大权、成为贾府对贾宝玉性格的刻画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疯疯傻傻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内帷厮混与世俗格格不入出场后的肖像描写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眉清目秀英俊多情《西江月》二词的评判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