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上韧带损伤
7一指禅推拿加围针治疗急性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技术操作规程1
![7一指禅推拿加围针治疗急性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技术操作规程1](https://img.taocdn.com/s3/m/ef89128c71fe910ef12df8f5.png)
一指禅推拿加围针治疗急性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技术操作规程急性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属祖国医学的“伤筋”“腰痛”范畴,多因过度弯腰、搬抬重物,棘上(棘间)韧带受到强力牵拉所致。
本病以腰部正中疼痛,前屈受限为主要症状,好发于中年人。
“一指禅推拿加围针治疗急性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技术”是运用一指禅推法痛点推拿、围针针刺治疗急性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独特方法。
运用一指禅推法在痛点及其周围推拿,具有接触面小、柔和深透的特点,配合揉法、振法等,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的作用;痛点围针针刺能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本疗法针推结合,相得益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修复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起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一、病因病机在劳动时没有思想准备,或用力时姿势不正,或用力过猛,腰部软组织失去平衡,致使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另外,腰部肌肉力量薄弱,下腰段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如腰椎小关节不对称、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都可影响脊柱的协调平衡,成为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诱发因素。
中医认为,外力致腰部筋伤血瘀,瘀血阻络,不通则痛。
二、诊断1.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一001.9-94)“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诊断依据”制定诊断标准如下:(1)有弯腰负重史,多见于中年人。
(2)腰部正中呈撕裂样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尤以前屈受限为甚。
(3)棘上或棘间浅表层压痛明显,有条索状物或局部肿胀。
2.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腰椎骨折、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急性腰肌扭伤、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骶髂关节紊乱等疾病相鉴别。
(1)腰椎骨折:以脊柱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多有脊柱外伤史,体格检查示受损部位的棘突可向后方突出或脊柱呈现成角畸形。
X线检查可见骨折、脱位、椎体压缩等变化。
(2)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体格检查示腰椎后凹畸形或向一侧倾斜,棘突偏歪,病变棘旁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中医推拿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中医推拿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8c0193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6.png)
检查
·1.局部压痛明显,主要压痛点在损伤的棘突顶端 和棘突间隙部。 ·2.急性损伤者,在损伤的棘上韧带处有条索状剥 离或有明显钝厚感。局部有时稍隆起,左右拨动时 有紧缩感,并感到有纤维束在棘突上滑动。 ·3.慢性损伤者,可触及棘上韧带松弛,在损伤处 呈片状或条索状与下面剥离,在棘突顶或棘突间有 轻重不等的压痛或酸胀感。
病因病机
·1.急性损伤
· 棘上和棘间韧带在正常情况下受骶棘肌保护, 但在弯腰搬运重物时,骶棘肌处于相对松弛状态, 臀部及大腿后部肌肉收缩,以腰椎为杠杆将重物提 起,其支点在腰骶部,所以力量全落在韧带上,极 易造成棘上韧带撕裂伤。或由于弯腰劳动时,突然 受外力打击,迫使腰前屈,引起棘上韧带的撕裂。 由于棘上韧带大多终止于腰3—4棘突,而腰4以下几 乎无棘上韧带,在弯腰时,其应力落在棘间韧带上, 棘间韧带受到强力牵拉或外力作用于该韧带上,则 容易使之发生损伤或断裂。
·棘上韧带损伤 ·1.有弯腰劳动突然受重力牵拉或弯腰负重史。 ·2.脊柱中线部位疼痛,轻者酸痛,重者可呈断裂 样、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痛点常固定在1~2个棘 突,弯腰时疼痛加重。可向棘旁甚至臀部扩散。 ·3.腰肌张力增高,不能弯腰,弯腰时间稍长,不 但出现疼痛,而且无力,腰部不能挺起之感。
理筋整复为主,如无剥离移位,则 手法以活血散瘀为主。治疗期间制动1~2周。 ·2.本病急性期一般不主张推拿治疗,应卧床休息, 减少弯腰活动。可内服镇痛解痉药,外敷消肿止痛药 物。 ·3.术后腰部宜用宽皮带护腰,局部保暖,适当休 息,以利修复。
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90229ec850ad02df804100.png)
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3-06-08T09:18:10.2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何洪洲1 邹小凤2 彭俊铭1 冯淑兰3(指[导读] 督脉经气通,血行畅,阳气旺,则肌肉得于温煦,筋骨得于濡养,“通则不痛”。
何洪洲1 邹小凤2 彭俊铭1 冯淑兰3(指导)(1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揭西 515400)(2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中医医院广东揭西 515400)(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摘要】目的观察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法,对照组采用齐刺加推拿法,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均能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0.0 %;对照组总有效率78.3%,治愈率60.0%,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齐刺加推拿组。
结论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能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操作简单,痛苦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阿是穴温针灸针刺后溪穴【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120-02 棘上韧带是从枕骨隆突到第5腰椎棘突,附着在棘突的表面。
棘间韧带是连接两个棘突之间的腱性组织,棘间韧带位于棘上韧带的深层。
两种韧带主要是防止脊柱过度前屈,往往同时损伤。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目前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主要有局部封闭疗法和齐刺加推拿疗法。
局部封闭疗法无菌技术要求较高,使用激素容易导致皮肤色素减退,肌肉萎缩,很多患者拒绝接受。
齐刺加推拿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痛苦,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但其治愈率不高,故有一定的限制性。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9fc2f6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b.png)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英文回答:MRI is a very useful tool for diagnosing ligament injuries in the spine. When a ligament is injured, it can cause pain, stiffness, and limited range of motion in the affected area. During an MRI scan, the ligaments appear as dark bands on the images, allowing doctors to see any abnormalities or tears in the ligament.For example, I recently injured my thoracic spine while playing basketball. I was experiencing sharp pain and difficulty moving my upper body. My doctor recommended an MRI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The MRI revealed a torn supraspinous ligament, which explained my symptoms. The dark band on the image indicated the tear in the ligament, confirming the diagnosis.In addition to detecting ligament injuries, MRI can also show any inflammation or swelling in the surroundingtissues. This information is crucial for determining the best course of treatment for the injury. In my case, theMRI showed inflammation in the ligament, which guided my doctor in recommending rest, physical therapy, and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 to help me recover.Overall, MRI is a valuable tool for evaluating ligament injuries in the spine. It provides detailed images thathelp doctors make an accurate diagnosis and develop an effective treatment plan for patients with these injuries.中文回答:磁共振成像对于诊断脊柱韧带损伤非常有用。
棘间韧带损伤工伤评级
![棘间韧带损伤工伤评级](https://img.taocdn.com/s3/m/3ad154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9.png)
棘间韧带损伤工伤评级棘间韧带是脊椎中重要的结构之一,位于脊椎椎间孔内,起到支撑和稳定脊椎的作用。
棘间韧带损伤是因为外力导致棘间韧带撕裂或拉伤,严重损伤可导致脊椎不稳定,进而影响到脊柱的正常功能。
棘间韧带损伤可以是工伤,如果是在工作中受到外力导致韧带损伤,那么就需要评定工伤等级。
工伤评级是根据工伤的严重程度评定的,评级越高,相应的赔偿金额也会越高。
对于棘间韧带损伤的工伤评级,首先要考虑损伤的程度和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程度。
一般来说,工伤评级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1.局部疼痛程度:如果棘间韧带损伤导致严重疼痛,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评级就会相应提高。
2.活动受限程度:棘间韧带损伤会导致脊柱的运动功能受限,如果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工伤评级。
3.影响工作能力:如果棘间韧带损伤导致工作能力减少,无法从事原先的工作,需要转岗或者丧失劳动能力,那么评级会进一步提高。
4.治疗情况和康复程度:对于棘间韧带损伤的治疗和康复情况也是评定工伤等级的重要考量因素,如果病情恶化或者治疗效果不佳,那么评级会相应提高。
根据以上的评估因素,可以将棘间韧带损伤的工伤评级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轻度棘间韧带损伤评级,一般会导致轻度疼痛和活动受限,但不会影响工作能力,评级为2级或3级。
中度棘间韧带损伤评级,疼痛和活动受限程度较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治疗和康复,评级为4级或5级。
重度棘间韧带损伤评级,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且可能导致工作能力丧失,评级为6级或7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伤评级还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工伤评定标准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评估工伤等级时还应考虑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总之,对于棘间韧带损伤的工伤评级,需要综合考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程度,以及治疗和康复情况等因素,评估出合理的工伤等级。
2021骨外科(医学高级)-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精选试题)
![2021骨外科(医学高级)-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精选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b4fcb658fafab068dc0287.png)
骨外科(医学高级)-运动系统慢性损伤1、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病人,临床上下列哪项情况不出现()A.腰痛长期不愈B.疼痛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C.弯腰时出现,过伸时消失D.可扪及棘上韧带在棘突上滑动E.棘突或棘间有按痛2、棘上韧带损伤多见于()A.颈段B.颈胸段C.中胸段D.胸腰段E.腰段3、临床上最多见的三种腱鞘炎是()A.指屈肌腱鞘炎,拇长屈肌腱鞘炎,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腱鞘炎B.拇长伸肌和指总伸肌腱鞘炎,拇长屈肌与拇短伸肌腱鞘炎C.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指屈肌腱鞘炎,拇长屈肌腱鞘炎D.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拇长伸肌和指总伸肌腱鞘炎,腓骨长、短肌腱鞘炎E.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拇长屈肌腱鞘炎,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腱鞘炎4、腰肌劳损的病因及病理改变中不应出现下列哪项()A.躯干的位置越低,腰部受力最大也最集中B.起辅助稳定作用的腰背肌将超负荷工作C.临床上表现固定于一个部位的腰痛D.腰部肌持续呈紧张状态而形成损伤性炎症E.一组肌肉发生这种慢性劳损,将必使对应肌产生相适应的变化5、肩前方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阴性,在下列治疗中极为重要的是()A.理疗、热疗B.针灸按摩C.局部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D.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E.肩关节被动活动6、关于肩周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本病是肩关节周围多种软组织的慢性炎症B.特征是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C.病变结果为关节外软组织粘连D.前屈受限最严重E.本病有自愈倾向7、最基本、最重要的运动系统检查法是()A.超声波检查B.同位素检查C.理学检查D.X线检查E.磁共振8、男性,6岁,主诉右髋关节疼痛1天,T36.8℃,1天前有剧烈活动史,髋关节X线片正常,可能的诊断是()A.化脓性关节炎B.结核性滑膜炎C.强直性脊柱炎D.类风湿关节炎E.髋关节滑膜炎9、下列对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治疗,临床上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A.手术治疗B.理疗,按摩等C.非甾体类抗炎药D.局部注射肾上腺皮质类固醇E.限制致伤动作,纠正不良姿势和增强肌力等10、男,25岁,喜好网球运动,右肘关节外侧疼痛1个月,加重3天,持物无力,拧毛巾痛,体格检查:除右肘关节外侧局限性压痛外,下列哪项试验最有助于诊断()lsB.DugasC.FromentD.FinkelsteinE.Gaenslen11、42岁,女性,右拇指活动弹响伴右拇指间关节明显疼痛半年,右拇指不能主动伸直半天。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e29a4c14a2161479171128af.png)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定义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是指位于腰椎背侧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发生变性,撕裂或松驰,从而产生慢性腰背疼痛。
概述棘上韧带是从枕骨隆突到第5腰椎棘突,附着在棘突的表面。
颈段的棘上韧带宽而厚,称为项韧带,胸段变得纤细,腰段又较为增宽,故中胸段棘上韧带损伤多见。
这两种韧带主要是防止脊柱的过度前屈,往往同时发生损伤。
由于腰5~骶1处无棘上韧带,且处于活动腰椎和固定的骶椎之间,受力最大,故此处棘间韧带损伤机会也最大。
长期埋头弯腰工作者,不注意定时改变姿势;脊柱因伤病不稳定,使棘上、棘间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即可产生小的撕裂、出血及渗出。
如伴有退行性变,则更易损伤。
这种损伤性炎症刺激分布到韧带的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即可发生腰痛。
病程长者,韧带可因退变、坏死而钙化。
棘上韧带与棘突连接部可因退变、破裂而从棘突上滑脱。
此外,因暴力所致棘上、棘间韧带破裂,在伤后固定不良而形成较多瘢痕,也是慢性腰痛的原因。
一、病因病理棘上韧带起于腰椎棘突,附于各棘突顶端而后向上移为项韧带连结于皮肤,它是索状胶原纤维组织,甚坚强而敏感,有协同稳定脊柱之作用。
腰棘间韧带也是一种致密的胶原结缔组织,它将相邻的棘突连在一起,靠其韧性来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并帮助棘上韧带及黄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30岁以上的青壮年,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由于组织的变性,其弹性韧性降低,轻度损伤也可将其撕裂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致伤原因有:1.弯腰负重损伤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在正常情况下受骶棘肌保护,但在弯腰劳动,猛力搬移重物、抬杠、剧咳、喷嚏等毫无准备之短促动作,可使松驰的韧带骤然收缩,造成扭伤或从顶端撕裂,形成小血肿。
特别是弯腰搬重物时,骶棘肌处于松驰状态,臀肌、大腿肌收缩,腰骶部成为腰椎杠杆的支点。
骶棘肌在腰前屈时松驰不承力,力自然全部落在韧带上。
极易造成棘上韧带自个别棘突上撕脱损伤。
由于棘上韧带大多终止于腰3-腰4棘突,而腰4以上无棘上韧带,在弯腰时,其应力点落在棘间韧带,棘间韧带受到强力牵拉或外力作用于该韧带上,则容易发生损伤及断裂。
推拿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腰椎棘上韧带损伤28例
![推拿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腰椎棘上韧带损伤28例](https://img.taocdn.com/s3/m/bd98cc46e518964bcf847c83.png)
结 果 轻 者 经 治 疗 1次 , 者 治 疗 6次 全 部 治 重
愈。
治疗 效 果 疗效 评 定标 准 : 愈 : 部 疼痛 完 全 消失 , 上 治 腰 棘 无 痛 点和 压 痛 点 , 活动 正 常 ; 转 : 痛 消 失 , 上 好 疼 棘 有 轻 度 压 痛 , 动基 本 正 常 ; 效 : 部 疼 痛 存 在 , 活 无 腰
在痛 点 处 作 一 识 别 标 记 , 进 行 常 规 消 毒 , 梅 花 再 用
针垂 直 重 叩痛 点 处 , 以刺 出 稠 密 血 点 为 宜 , 后 在 然
水 洗净 晾干 , 上 茶 叶末 。 度 者每 日治疗 1次 , 撤 轻 中
重 罐 , 留罐 5 1 mi 。 罐 后 用棉 签 拭去 血 ~ 0 n起
下、 窝、 腋 腹股 沟 糜烂 者 2例 ; 轻度 者 ( 部红肿 , 属 局 有 少 许渗 液 ) 8例 , 中度 者 ( 肿 明显 , 脓 液 , 1 属 红 有 皮 肤 点状 破 溃 ) 9例 , 重 度者 ( 肿 、 烂 面 广 , 属 红 糜 脓
等 穴 , 揉 按 腰部 两 侧 骶棘 肌 3 5 n 再 ~ mi。然 后 在 患 部与 棘 上 韧带 成 垂直 方 向进行 弹 拨 1 2 n, 后 ~ mi 最
行腰 部屈 、 、 腰法 结 束 。 伸 扳
液 较 多伴 发热 ) 3例 。 治 疗 方法 及效 果
先将 茶 叶研成 细 末 , 患儿入 睡 前将 患 处 用温 在
刺 血 拔 罐 : 手 法 后 , 者 俯 卧 位 , 一 高 约 继 患 用
1 c 方 枕垫 于腹 部 , 0m 充分 暴 露 患处 。用 1 的 甲紫
放血疗法治疗棘上韧带损伤56例
![放血疗法治疗棘上韧带损伤56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7dc74702d276a201292e11.png)
放血疗法治疗棘上韧带损伤56例棘上韧带损伤是临床腰痛的常见病因,表现为腰背中线疼痛,弯腰时加重,重者不能仰卧。
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小针刀、封闭及手法整复治疗。
笔者运用针刺后加拔火罐治疗棘上韧带损伤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个月。
1.2诊断标准①本病多发于长期弯腰劳动,长时间坐姿不当,猛力搬移重物、抬杠、剧咳、喷嚏等毫无准备之短促动作。
②腰背中线疼痛,轻者酸痛,疼痛可向棘旁甚至臀部扩散,重者不能仰卧,弯腰时加重。
③棘顶或棘尖有压痛,急性损伤较重者局部棘上韧带肿胀变厚,压痛点触痛明显,较严重韧带剥离,慢性损伤者局部棘上韧带成条索样变。
2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选取1-3个棘突上压痛点,碘伏消毒,用5号牙科注射器针尖于痛点部位针刺,深达棘突尖,迅速拔针,然后在局部拔罐5分钟后起罐,于针眼处拔出少许血,少则几滴,多则约0.5ml,再用消毒干棉球擦拭,3天一次,一般2-3次。
3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痊愈诸症消失棘上韧带无压痛,连续弯腰30分钟没有胸腰酸痛感。
显效腰部疼痛明显缓解,棘上有轻微压痛,弯腰30分钟胸腰部疼痛加重乏力。
有效胸腰部疼痛减轻,工作生活不便,患者不敢弯腰。
无效胸腰部疼痛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3.2治疗效果56例患者均治疗2次后判定疗效,其中痊愈20例,占35.7%;显效20例,占35.7%;有效16例,占28.6%,总有效率100%。
4体会棘上韧带损伤引起的腰痛临床较为常见,多有弯腰劳动及搬物扭伤史。
单纯性棘上韧带损伤患者目前多用小针刀、封闭及手法治疗。
棘突偏歪合并棘上韧带损伤者,先予以坐位定点旋转复位,一般棘上韧带疼痛多能缓解;棘上韧带剥离脱落者,予以手法整复理筋。
[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棘上韧带损伤采用针刺后予以拔罐放血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好,临床较为实用。
棘上韧带受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超过负荷时可发生断裂,局部形成渗出或血肿,致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而形成腰痛。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45a651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9.png)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棘上韧带是连接腰椎之间的重要组织,起着支撑和稳定脊椎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棘上韧带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棘上韧带损伤的程度。
本文将对棘上韧带损伤和MRI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意义。
第一部分:棘上韧带损伤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棘上韧带损伤通常是由于外伤、过度使用或老化引起的。
外伤包括跌倒、运动损伤、车祸等,这些情况下腰椎可能受到扭曲或受力,导致棘上韧带拉伤或撕裂。
过度使用则是长期不良姿势或重复动作导致韧带受损,而老化则是随着年龄增长,韧带组织逐渐退化,容易受伤。
棘上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腰痛、持续性僵硬、运动受限等症状,甚至还会伴随着放射性疼痛和肌肉无力。
第二部分:MRI在棘上韧带损伤中的应用MRI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可以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棘上韧带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MRI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机器会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获取图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高清晰度的影像。
对于棘上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棘上韧带的结构完整性;2.韧带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反应;3.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或膨出。
第三部分:MRI在棘上韧带损伤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通过MRI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患者的棘上韧带损伤程度,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损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缓解疼痛。
而对于严重损伤,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在手术前,MRI可以帮助医生精准评估损伤范围和周围组织情况,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治疗后,MRI还可以用于监测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四部分:棘上韧带损伤的预防和康复对于棘上韧带损伤的预防,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合理的运动方式。
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注意适当运动和锻炼,保持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9b888e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2.png)
棘上韧带损伤磁共振的文字描述棘上韧带是连接腰椎之间的重要组织,它提供支撑和稳定性,同时也允许脊椎进行一定的活动。
然而,当棘上韧带受损时,会导致腰椎失去支撑和稳定性,引发疼痛和活动受限等问题。
为了诊断棘上韧带损伤,医生通常会借助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来进行检查。
当患者出现腰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医生通常会首先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询问病史。
在这些基本检查之后,如果医生怀疑是棘上韧带损伤,通常会建议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高清影像,能够清晰显示韧带和其他软组织的情况。
在进行磁共振检查前,患者需要将身上的金属物品取下,因为磁共振设备会对金属产生吸引力。
然后患者会被放置在磁共振设备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案进行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以确保影像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棘上韧带的情况,包括是否有部分撕裂、损伤或者其他异常。
通过这些影像,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棘上韧带的损伤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一些情况下,MRI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的腰痛原因,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一旦确认了棘上韧带损伤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轻度的棘上韧带损伤,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如休息、物理疗法和按摩等。
而对于一些严重的损伤,可能需要手术来进行修复。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来进行具体的决策。
总的来说,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棘上韧带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供清晰的影像,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和诊断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未来会为更多患者带来更精准、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棘上韧带损伤工伤几级
![棘上韧带损伤工伤几级](https://img.taocdn.com/s3/m/cca4f6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2.png)
棘上韧带损伤工伤几级棘上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工伤,其工伤级别一般根据相应工伤鉴定标准来确定。
下面是一篇关于棘上韧带损伤工伤几级的700字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棘上韧带损伤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根据人体的解剖结构和损伤的程度,韧带损伤的级别会有所不同。
轻度棘上韧带损伤一般指骨折发生在韧带的部分断裂,由于韧带的弹性较好,损伤程度相对较轻。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疼痛和不适,但并不会影响平时的活动。
轻度韧带损伤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轻微的工伤,一般属于3级工伤。
中度棘上韧带损伤一般指韧带的部分或大部分断裂。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和不适,活动范围可能会受限,日常生活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度韧带损伤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中度的工伤,一般属于5级工伤。
重度棘上韧带损伤一般指韧带的完全断裂,或者与其他关节结构的损伤同时存在。
这种情况下,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关节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红肿。
活动受限,可能无法正常走路或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
重度韧带损伤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工伤,一般属于7级工伤。
对于棘上韧带损伤工伤的评定,一般需要医生和工伤鉴定机构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的标准包括疼痛程度、活动范围、关节功能,以及相关的影响等。
根据评估结果,工伤鉴定机构会确定相应的工伤级别和赔偿金额。
总之,棘上韧带损伤的工伤级别一般根据轻度、中度和重度的不同来确定。
具体的级别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相应工伤鉴定标准来综合评估。
如果遭受了棘上韧带损伤,应及时就医治疗,并根据相关程序进行工伤鉴定,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棘上韧带断裂几级工伤
![棘上韧带断裂几级工伤](https://img.taocdn.com/s3/m/ca5108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2.png)
棘上韧带断裂几级工伤
棘上韧带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发生在人们进行剧烈运动或运动员进行高强度体育训练时。
工伤等级是根据损伤的严重性和对工作能力的影响而确定的。
针对棘上韧带断裂,一般被归类为不同级别的工伤,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级别的工伤。
一级工伤:棘上韧带轻微拉伤
一级工伤是指棘上韧带轻微拉伤,此级别的工伤通常不会对工作能力产生明显影响。
受伤者在初期可能会感到疼痛、肿胀或局部不适,但通过适当的休息和物理疗法,通常可以完全康复。
这种程度的伤势很常见,常被视为一种轻微的运动损伤。
二级工伤:棘上韧带部分断裂
二级工伤是指棘上韧带部分撕裂或扭伤,此级别的工伤可能会对受伤者的工作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症状可能包括剧烈疼痛、肿胀、关节不稳定和活动范围受限等。
受伤者可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肌肉锻炼、热敷和冷敷等,以恢复关节功能和减轻症状。
三级工伤:棘上韧带完全断裂
三级工伤是指棘上韧带完全断裂,此级别的工伤严重影响了受伤者的工作能力。
症状包括剧烈疼痛、严重的肿胀和关节不稳定。
受伤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修复断裂的韧带,并进行康复
治疗以恢复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恢复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期间受伤者需要进行物理疗法、肌肉锻炼和康复训练等。
综上所述,棘上韧带断裂可被归为不同的工伤等级,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对工作能力的影响而定。
一级工伤通常为轻微拉伤,对工作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二级工伤可能导致一定的工作能力下降;而三级工伤则严重影响了工作能力,需要进行手术修复和康复治疗。
任何级别的工伤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医疗治疗和适当的休息以确保伤势的恢复。
为什么会棘间韧带损伤
![为什么会棘间韧带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8b617c2ba6c30c2259019eac.png)
为什么会棘间韧带损伤*导读:棘间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一些需要长期弯腰工作的人,他们的刺间韧带更容易受到损伤,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会刺间韧带损伤。
……棘间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一些需要长期弯腰工作的人,他们的刺间韧带更容易受到损伤,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会刺间韧带损伤。
棘间韧带损伤韧带唯一相邻的两个刺突之间的较深处,是薄而无力的,并不像刺上韧带那么坚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腰背部经常会屈伸,这些动作会使刺突分开和挤压,造成刺间韧带的各个部分相互摩擦、牵拉和挤压。
久而久之,就会我们刺间韧带就会出现变形的情况。
这个时候如果再加上一些外伤的因素,刺间韧带就有可能发生松弛、破裂、穿孔这些就是造成我们刺间韧带损伤的罪魁祸首。
一些长期埋头弯腰工作的人,如果不注意定时改变自己的姿势,脊柱的伤病不稳定导致刺上、刺间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即可产生小的撕裂,出血以及渗出。
如果患者伴有退行性病变,那么更容易损伤。
一直没有去治疗的患者,韧带还会出现退变、坏死钙化的情况。
外伤也会导致刺上、刺间韧带破裂,大部分患者都会有明显的腰痛感,非常的难受。
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了身体的健康。
健康是用多少金钱也是换不回来的,所以需要长期弯腰工作的人一定要注意定时换个姿势,避免韧带受损。
治疗期间的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检查,并且在饮食上多加调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
平常外出应该多加留心,避免外伤导致刺间韧带损伤,如果发现病情应该在第一时间去医院治疗。
总之,这些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刺间韧带损伤的信息,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小编最后祝大家能够早日恢复健康,远离疾病。
棘上韧带损伤有哪些症状?
![棘上韧带损伤有哪些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f9f42bff49649b6648d747a5.png)
棘上韧带损伤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棘上韧带损伤症状,尤其是棘上韧带损伤的早期症状,棘上韧带损伤有什么表现?得了棘上韧带损伤会怎样?以及棘上韧带损伤有哪些并发病症,棘上韧带损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棘上韧带损伤常见症状:
剧烈疼痛、韧带断裂、韧带拉伤
*一、症状
1.疼痛于断裂之局部多有剧烈疼痛,尤以前屈时痛觉更甚,后仰时可减轻,故患者喜采取仰首挺腹样姿势。
2.活动受限腰部活动明显受限,尤以前侧弯屈及旋转受限为明显。
3.压痛于断裂之棘间韧带处有明显压痛;对体瘦患者检查时,如触及断裂之棘间隙处时,可有凹陷感。
*二、诊断
1.外伤史多于前屈状态下损伤。
2.临床特点参见临床表现。
3.封闭试验用1%普鲁卡因5~10ml对痛点行封闭后,上述症状迅速消失者为阳性(但麻醉有效期过后又复现)。
4.X线平片无特殊所见。
5.磁共振可清晰地显示韧带断裂的部位及程度。
*以上是对于棘上韧带损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棘上韧带损伤并发症,棘上韧带损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棘上韧带损伤常见并发症:
棘间韧带损伤
*一、并发病症
可并发棘间韧带损伤。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棘上韧带损伤症状,棘上韧带损伤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棘上韧带损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颈椎5棘上韧带损伤-医学课件
![颈椎5棘上韧带损伤-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46e4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b.png)
病因病理
因 胸 椎 3--5 棘 突 之 棘 上 韧 带 为 由 厚 变 薄,低头工作时,该处受牵拉最大。有的 人因先天性韧带较为薄弱,长期劳损而出 现退变。又如坑道工人,棘上韧带因持续 长时间地受牵拉可产生多次小损伤,局部 有出血、渗液,修复后可有瘢痕和组织增 生。镜下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壁增 厚、软组织内神经变性及钙盐沉着等。
治疗
1、急性期宜卧床休息,减少 弯腰活动,可外敷消肿止痛药 物,若是手法适应症可推拿治 疗。
针刀治疗
1、体位:俯卧,腰下垫 薄枕 2、定点:受损棘突 3、操作: 在离压痛点最近棘突顶进 针,刀口与脊柱纵轴平 行,垂直进针,达棘突 顶。
针刀治疗
如痛点在棘突上缘,使针体和下段脊 柱呈45°,如疼痛在棘突下缘,使 针体和上段段脊柱呈45°,纵行剥 离、横行剥离。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选
择
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夏
我们,还在路上……
局部解剖
大部分纤维在深部连接相邻的棘突,起止于 棘突的上、下角,浅层纤维在棘突尖部表面与下面 相邻的棘突连接。腰椎与胸椎类似,但腰椎粗大。 棘上韧带由脊神经后支内侧的末梢支配,是极敏感 的组织。
病因病理
1、急性损伤:
棘上韧带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超过 负荷时可发生韧带断裂。直接暴力如石块、木棍、 铁棒等击打腰背部;间接暴力如从高处坠下足臀 着地后,胸腰段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受强力 牵拉而损伤。棘突尖部的上下缘,应力最集中, 受力最大处易受牵拉损伤,韧带撕裂,局部出血、 水肿,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日久局部可机化粘 连结疤。该类损伤形式在临床中越来越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1)、压痛在棘突上下角者:刀口线与人 体纵轴平行,针体与皮肤呈45度,垂直棘 突上下角骨面,刺入达骨面,纵切2--3刀 后,纵行疏通剥离(在骨面上划2--3条 线)。
治疗
(2)、压痛点在棘突顶点者:刀口线与人 体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患处皮肤刺入, 达棘突顶部骨面,纵行疏通剥离,有钝厚 之条索者,稍提刀在变性软组织上切几下, 出针。 一次不愈,可10--15天后再做一次。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或治愈后一月内,避免频繁 过度前屈或负重及长时间低头工作,注意 工作姿势,改善不良习惯,以防止复发。 2、对继发性棘上韧带炎,须结合原发 疾患给予防治。
病案举例:
王某,女,36岁,工人,背痛3年。患者长期坐位含胸工 作,开始胸椎3--5节处酸困、发紧,半年后开始疼痛,时 重时轻,工作劳累或天气变化后加重,甚者不能仰卧,患 处不敢触摸,久治不愈。查:胸3--5棘突上压痛明显,有 钝厚感。诊为:胸棘上韧带炎。压痛处局封后,针刀在棘 突顶松解治疗,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三个月后复发,查胸 3.4.5棘突压痛,以上角骨面压痛明显,且有硬结。棘突 周围封闭后,在棘突上角纵切几刀,“嘎吱、嘎吱”有声, 刀下有明显阻力感,纵行疏通,针下有松动感后,出针。 嘱患者休息半个月,改变坐位不良姿势,坐位低头工作30 分钟左右,即应起来活动活动。一年后随访,已愈,未再 复发。
3、继发性损伤:椎间盘突出、椎体错位、 脊柱弯曲等病变,可使某段脊柱失去骨性 稳定,椎体的一切异常活动将由周围肌肉 和该节棘上韧带承受而发生慢性劳损。
临床表现
急性损伤后,只表现在胸腰段伤处棘突局 部痛,伤后次日,疼痛反而加重,背腰板 直不能弯腰,疼痛尚可沿脊柱向上、向下 扩展,由损伤的一个棘突发展到数个,严 重者咳嗽、打喷嚏时均感损伤部位疼痛加 剧。步伐短小,行走拘谨。
诊断
3、急性损伤者,伤处以肿胀为主,患处 明显钝厚、稍隆起,压痛明显。此种情况, 用双拇指按其方向顺压后,症状立即缓解。 慢性损伤者,先由患者指出痛点,然后复 查,疼痛和压痛浅在皮下常局限于棘突和 棘上韧带的一个小点,不红不肿,以棘突 顶端的上下角处较多见,触之患处坚硬, 较肥大。
诊断
有明显外伤史者,触摸时可发现棘上韧带 成片或呈条索状,与下面剥离而浮起(拇 指压患处,向两侧移动时,如感纤维束在 棘突上滑动者,则韧带已从棘突上“剥 脱”),此为陈伤。患处没有压痛,只有 酸胀感。
临床表现
慢性损伤患者多有长期低头、弯腰的劳损 史,主诉腰背中线由酸困不适而逐渐发展 为疼痛(数周或数月),疼痛以酸痛者为 多,有时也会有针刺样疼痛,或诉憋胀感。 可向颈部或臀部扩散,重者不敢仰卧,特 别是伏案和弯腰时症状明显。
诊断
1、有明显的外伤史(急性外伤者有时可 自己听到帛裂声或有撕裂感)和长期低头、 弯腰的劳伤史。 2、以脊柱酸痛为主,急性发作时可伴 有一侧骶棘肌紧张或痉挛性疼痛。多发作 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及伏案工作者。
而胸椎3--5棘突之棘上韧带为由厚变薄处, 低头工作时,该处受牵拉最大(如图3)。 有的人因先天性韧带较为薄弱,长期劳损 而出现退变。又如坑道工人,棘上韧带持 续长时间地受牵拉可产生多次小损伤,局 部有出血、渗液,修复后可有瘢痕和组织 增生。镜下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壁 增厚、软组织内神经变性及钙盐沉着等。
棘上韧带呈连续的细索状突起,是一条连 接棘突的坚强韧带,为纵行胶原纤维组成, 上端起于颈7棘突,向下附着于胸椎、腰椎 棘突上,止于腰4棘突上的占73%,止于 腰3棘突的占22%,只有少数止于腰5棘突。 腰5骶1之间没有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深层 纤维连接两个棘突,中层纤维连接2--3个 棘突,最表层的纤维一般连接3--4个相邻 棘突。
病因病理:
2、慢性损伤:长期过久地埋头弯腰工作, 而不注意工作姿势者,容易发生胸3.4、胸 4.5、胸腰段棘上韧带炎(如图2)。在脊 柱屈曲时,骶棘肌松弛,由腰背部的韧带 担负重量,棘上韧带在凸面的最外层,其 承担的张力最大,其张力主要集中在棘上 韧带的起止点处,即棘突的上、下缘,所 以棘突处最容易损伤。
大部分纤维在深部连接相邻的棘突,起止 于棘突的上、下角(如图),浅层纤维在 棘突尖部表面与下面相邻的棘突连接。腰 椎与胸椎类似,但腰椎粗大。 棘上韧带由脊神经后支内侧的末梢支配, 是极敏感的组织。
பைடு நூலகம்病因病理:
1、急性损伤 棘上韧带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超过负荷 时可发生韧带断裂。直接暴力如石块、木棍、铁 棒等击打腰背部;间接暴力如从高处坠下足臀着 地后,胸腰段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受强力牵 拉而损伤。棘突尖部的上下缘,应力最集中(如 图6--8),受力最大处易受牵拉损伤,韧带撕裂, 局部出血、水肿,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日久局 部可机化粘连结疤。该类损伤形式在临床中越来 越少见。
诊断
4、拾物试验阳性:患者弯腰至手摸着地 时疼痛加重者为阳性。 若用1%普鲁卡因2--4ml进行局部注射, 疼痛可暂时缓解。 5、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治疗
1、急性期宜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 可外敷消肿止痛药物,若是手法适应症可 推拿治疗。 2、慢性期或慢性劳损:患者俯卧位, 胸下或腹下垫枕,在压痛明显处定点。
棘 上 韧 带 损 伤
崔秀芳
该病是棘上韧带的急慢性损伤,亦称棘上 韧带炎,是引起背和腰部疼痛的常见病因 之一。目前胸棘上韧带损伤比腰部多,这 可能与伏案工作过劳或坐姿不良有关。
局部解剖
稳定脊柱的主要韧带有: 1、前纵韧带;2、后纵韧带;3、黄韧带; 4、棘间韧带;5、棘上韧带。 棘上韧带处于最外层,其作用是限制脊柱 的过度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