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课件

合集下载

韧带损伤讲课PPT课件

韧带损伤讲课PPT课件

韧带损伤的未 来研究方向
韧带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
韧带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探讨韧带损伤的 病因、病理生理和分子机制,为预防和治疗 提供科学依据。
韧带损伤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研究韧带损伤 后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过程,探索促进韧带再 生和修复的方法和技术。
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研究韧带在不同 运动状态下的受力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 运动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韧带损伤预防措施的推广:通过宣传教育、培训课程和社区活动等方式,普及韧带损 伤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预防韧带损伤的长期效果:评估不同预防措施对韧带损伤的长期影响,为制定更有效 的预防方案提供依据。
预防与治疗的结合:研究预防与治疗韧带损伤的最佳组合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韧 带损伤的发生和影响。
韧带损伤的案 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情况:一名30岁男性,因运动导致膝关节韧带损伤 诊断过程:医生通过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治疗方式: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等方式 康复情况:患者在治疗后逐渐恢复,目前无功能障碍
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等 损伤原因:运动、交通事故、跌倒等 损伤部位:膝关节、踝关节、腰部等 诊断与治疗过程:影像学检查、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等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介绍:患者因运动不当导致韧带损伤,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恢复健康 案例分析:分析韧带损伤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案例启示:强调预防韧带损伤的重要性,以及在运动中如何避免受伤的措施和方法 案例总结:总结韧带损伤的案例,强调治疗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患者自我保护的必要性
韧带损伤讲课PPT 课件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此处汇报人员内容 03 韧带损伤的症状与诊断 05 韧带损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韧带损伤护理查房PPT

韧带损伤护理查房PPT

柔韧性训练:通过拉伸、 瑜伽等运动进行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穿衣、进食、洗澡、如厕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训练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如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等 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过度劳累或受伤 效果评估:通过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以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
增加关节稳定性:通过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减少韧带损伤 的风险。
预防运动损伤: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可以预防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韧带损伤。
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过度运动和过度疲劳,合理安排运动量,以避免韧带损伤的发生。
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或损伤,可以预防韧带 损伤的发生。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 物等
物理治疗: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冷敷、热敷、按摩等,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肿胀控制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冷敷: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 压迫包扎:减少出血和肿胀,保护伤口 药物治疗:使用消炎止痛药物,促进肿胀消退
韧性训练等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过度使用 受伤部位,减
轻关节负担
慢性期护理
疼痛管理:采取适 当的止痛措施,如 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等
康复训练: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促 进关节功能恢复
生活方式调整:避 免过度使用受损关 节,减轻关节负担
定期随访:定期进 行随访检查,及时 调整护理方案
关节活动度训练
汇报人:

【针刀医学】 颈椎4 棘间韧带损伤

【针刀医学】 颈椎4 棘间韧带损伤
❖ 慢性损伤者用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
1、体位:俯卧,腰下垫薄枕 2、定点:受损棘突间隙 3、操作:
刀口线和脊柱纵轴平行,当刀下有坚硬感,患 者诉有酸胀时,为达到病变部位,纵行剥离,再 将针体倾斜和脊柱纵轴成30°,在上一椎体下缘 和上一椎体下缘,沿棘突矢状面纵行剥离。
注意事项
❖ 1.针刀治疗时勿刺入过深,以免损伤正常 组织和黄韧带。
❖ 2.治疗后,应嘱患者半月后循序渐进地加 强腰肌锻炼,以代偿创伤组织的功能,勿 过久弯腰工作。
棘间韧带损伤
是由于脊柱突然过 度扭转牵拉引起的损伤
棘间韧带损伤相当多 见,有人统计占慢性腰痛患 者的10%,因而是导致腰背 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中 宜与棘上韧带损伤相上韧带坚韧,附着于相 邻两棘突间的较深处,主 要由致密的胶原纤维,杂 以少量弹性纤维构成。一 般认为棘间韧带位于两棘 突之间,从上一棘突的基 底部到下一棘突的尖部。 此韧带为腱性组织,前缘 接黄韧带,后方移行于棘 上韧带。
❖ 棘间韧带与棘上韧带的作用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病因病理
❖ 脊柱的棘上韧带73%止于腰4棘突上,22%止 于 腰 3 棘 突 上 , 只 有 5% 止 于 腰 5 棘 突 , 腰 5 骶1间隙没有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是唯一连 接两棘突的结构。该处又处于活动的腰椎 与固定不移的骶椎之间,所受的牵拉力自 然较大。加之腰5和骶1棘突多发育不良, 甚至有隐裂。因而少有或没有棘上韧带保 护的腰4-5间、腰5骶1间便成为棘间韧带损 伤的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
脊柱棘突间深在性胀痛,患者不敢做旋转 动作,卧床时多取脊柱伸直位侧卧。行走时, 脊柱呈僵硬态。
诊断
❖ 1.有脊柱扭转性外伤 ❖ 2.棘突间有深在性胀痛,但压痛不明显 ❖ 3.脊柱微屈被动扭转脊柱,引起疼痛加剧

棘上韧带损伤科普宣传课件

棘上韧带损伤科普宣传课件

康复指导
康复锻炼:进行康复锻炼能够 促进颈部肌肉的恢复和功能的 改善。
避免复发:注意保持正确的姿 势和避免过度劳累,以防止棘 上韧带损伤的复发。
康复指导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颈部状态,及 时调整康复计划。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棘上韧带损伤能够完全治愈吗 ?
颈部劳损引起的棘上韧带损伤 有哪些症状?
常见问题
棘上韧带损伤需要手术治疗吗 ?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维持正确的姿势:保持脊柱正 常的弯曲,避免长时间低头或 仰头。 适量运动:进行颈部肌肉的锻 炼,增强颈椎的稳定性。
预防措施
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进行重 体力劳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势都可能增加颈椎的负担。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早期治疗:一旦出现棘上韧带损伤 的症状,及时就医进行早期治疗, 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棘上韧带损伤 科普宣传课件
目录 介绍 预防措施 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 康复指导 常见问题
介绍
介绍
什么是棘上韧带损伤:棘上韧带是 连接寰枢椎与寰枢椎窝的重要组织 ,当其受损时会引起颈椎功能异常 。
棘上韧带损伤的原因:颈部劳损、 外伤、颈椎疾病等都可能导致棘上 韧带损伤。
介绍
棘上韧带损伤的症状:颈部疼 痛、头晕、肩背酸痛等。
遵医嘱: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 的治疗和护理,避免自行进行不当 的操作。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颈部的检 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疗 法等都是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对严重的棘上韧带 损伤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康复指导

3 棘上及棘间韧带损伤

3 棘上及棘间韧带损伤

第三节棘上及棘间韧带损伤学习要点1.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的损伤机制2.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概论该症又称棘突骨膜炎、棘间韧带断裂或撞击性棘突滑囊炎。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位于棘突之上和棘突之间,将相邻两棘突连结在一起,因韧带位置较浅,活动时又易受到牵拉而损伤。

易发生部位:腰椎4、5(44.8%)、腰5骶1(34.3%)及胸椎(7.8%)。

【损伤机制】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均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脊柱向前弯曲到一定程度,骶棘肌即完全松弛,此时完全由韧带维持脊柱的姿势,足见韧带牵张拉力之大。

当弯腰劳动时,脊柱呈前屈状,棘上韧带处于外层皮下,且被拉紧,易受外力的直接损伤。

如长期弯腰,使棘上韧带受到劳损,久之发生部分断裂,局部出血,肿胀而疼痛。

在日常生活中,腰部的屈伸运动常使棘突分开和挤压,并相互摩擦,从而造成棘间韧带的牵拉和挤压,韧带纤维之间的经常性机械摩擦,都会引起韧带变性、断裂、出血或渗出。

1.运动员背伸动作练习过多,棘突反复撞击使韧带受伤。

排球扣球、跳水折腰、体操后软翻等,极易造成此伤(图2-3-1,2)。

图2-3-1 跳水棘突损伤图2-3-2 棘间韧带互相撞击2.腰前屈韧带反复被牵拉劳损致成。

3.一次急性棘间韧带捩伤未愈又反复受伤。

【损伤病理】其病理属典型末端病改变。

两个棘突之间有棘上与棘间韧带,并以末端结构的形式止于棘突。

伤后手术标本根据过邦辅的观察,有四种情况:部分断裂、囊变、全断与松驰。

组织病理改变:1.韧带的胶原纤维呈玻璃样变、脂肪变或有断裂。

有的化生成软骨或骨组织。

2.韧带止点的潮线涨潮,骨组织增生。

.3.韧带小动脉增生及硬化。

4.韧带内出现滑液囊(可能是断裂出血所致)。

【症状及诊断】这是一种独立的疾患,但有时与其他腰背痛并发,或继发于腰背肌肉筋膜炎。

因此在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患者常有搬物扭伤或长期劳损史,疼痛位于脊柱正中线,轻者酸痛,重者呈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颈椎5棘上韧带损伤-医学课件

颈椎5棘上韧带损伤-医学课件

病因病理
因 胸 椎 3--5 棘 突 之 棘 上 韧 带 为 由 厚 变 薄,低头工作时,该处受牵拉最大。有的 人因先天性韧带较为薄弱,长期劳损而出 现退变。又如坑道工人,棘上韧带因持续 长时间地受牵拉可产生多次小损伤,局部 有出血、渗液,修复后可有瘢痕和组织增 生。镜下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壁增 厚、软组织内神经变性及钙盐沉着等。
治疗
1、急性期宜卧床休息,减少 弯腰活动,可外敷消肿止痛药 物,若是手法适应症可推拿治 疗。
针刀治疗
1、体位:俯卧,腰下垫 薄枕 2、定点:受损棘突 3、操作: 在离压痛点最近棘突顶进 针,刀口与脊柱纵轴平 行,垂直进针,达棘突 顶。
针刀治疗
如痛点在棘突上缘,使针体和下段脊 柱呈45°,如疼痛在棘突下缘,使 针体和上段段脊柱呈45°,纵行剥 离、横行剥离。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们,还在路上……
局部解剖
大部分纤维在深部连接相邻的棘突,起止于 棘突的上、下角,浅层纤维在棘突尖部表面与下面 相邻的棘突连接。腰椎与胸椎类似,但腰椎粗大。 棘上韧带由脊神经后支内侧的末梢支配,是极敏感 的组织。
病因病理
1、急性损伤:
棘上韧带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超过 负荷时可发生韧带断裂。直接暴力如石块、木棍、 铁棒等击打腰背部;间接暴力如从高处坠下足臀 着地后,胸腰段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受强力 牵拉而损伤。棘突尖部的上下缘,应力最集中, 受力最大处易受牵拉损伤,韧带撕裂,局部出血、 水肿,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日久局部可机化粘 连结疤。该类损伤形式在临床中越来越少见。

棘间韧带损伤讲课PPT课件

棘间韧带损伤讲课PPT课件

腰椎管狭窄症:间歇性跛行,腰 椎后伸受限
腰椎滑脱症:腰痛伴间歇性跛行, 腰椎前凸增大
治疗原则与方法
章节副标题
非手术治疗
休息:停止引起损伤的活动, 给予损伤部位充分休息
压迫:使用弹性绷带或护膝等 压迫器具,减轻肿胀和疼痛
冰敷:在损伤后48小时内使用 冰敷,每次敷15-20分钟,每 2-3小时敷一次
前景
运动康复机器 人对韧带损伤 康复治疗的改

提高诊疗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
研发更精确的诊断方法: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探索非手术治疗方案: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疗法,减轻患者痛苦。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研究如何通过治疗和康复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棘间韧带损伤诊疗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诊断棘间韧带损伤的标准:疼 痛、压痛和活动受限
诊断流程:询问病史、体格检 查、影像学检查(如MRI)
鉴别诊断:与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等相鉴别
评估病情:根据患者的症状和 检查结果,评估病情的严重程 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坐骨神 经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腰骶部筋膜炎:腰骶部疼痛,晨 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缓解
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利 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棘 间韧带断裂、陈 旧性损伤等
手术方法:切开、 关节镜下修复等
手术效果:恢复 脊柱稳定性、缓 解疼痛等
术后康复:早期 活动、物理治疗 等
康复训练与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在恢复期间,患 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 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 肉力量训练等,以促进恢复。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 一姿势,如久坐、 久站等,定期改变 姿势,减轻关节负 担。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共18页PPT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共18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棘间韧带损伤

棘间韧带损伤

用药治疗
棘间韧带损伤的治疗:绝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但因脊柱未行固定,受伤的韧带无法制动,故不易短 期内治愈。
1.出现症状后应尽可能避免弯腰动作,以增加修复条件。 2.局部注射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症状。如同时用腰围进行制动,则可缩短疗程。 3.理疗有一定疗效。推拿、按摩对本病帮助不大,仅能缓解继发性骶棘肌痉挛。 4.病程长、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有人行筋膜条带修补术,其疗效尚不肯定。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背部的屈、伸动作常使棘突分开和挤压,造成棘间韧带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磨擦、牵 拉和挤压,日久可引起其变性。在此基础上,一旦加上外伤的因素,该韧带有可能发生松弛、破裂、穿孔,造成 棘间韧带损伤。且棘上韧带在腰骶部多缺如,因此,在极度弯腰时,该处棘间韧带所受拉力更大;当在膝关节伸直 位弯腰时,骨盆被固定在旋后位,棘间韧带受到高度牵拉,都是棘间韧带损伤好发在腰骶部的原因。在腰4以上的 棘间韧带损伤,特别是断裂,多合并棘上韧带同时断裂。
谢谢观看
饮食保健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预防护理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病理病因
棘间韧带损伤的病因及病理:长期埋头弯腰工作者,不注意定时改变姿势;脊柱因伤病不稳定,使棘上、棘间 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即可产生小的撕裂、出血及渗出。如伴有退行性变,则更易损伤。这种损伤性炎症刺激分 布到韧带的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即可发生腰痛。病程长者,韧带可因退变、坏死而钙化。棘上韧带与棘突连接部 可因退变、破裂而从棘突上滑脱。此外,因暴力所致棘上、棘间韧带破裂,在伤后固定不良而形成较多瘢痕,也 是慢性腰痛的原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疾病诊断
棘间韧带位于相邻的两个棘突之间的较深处,其薄而无力,不如棘上韧带坚韧。棘间韧带有腰神经后支分布, 和棘上韧带起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韧带损伤诊断与治疗PPT

韧带损伤诊断与治疗PPT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观察韧 带损伤的部位和 程度,适用于复 杂损伤的诊断
关节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手术,用于诊断和治疗韧带损伤 关节镜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关节内部结构,包括韧带、软骨、滑膜等 关节镜检查可以评估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类型,为治疗提供依据 关节镜检查可以同时进行韧带修复或重建手术,减少手术次数和恢复时间
遵医嘱:按照医 生的建议进行治 疗和康复训练
遵医嘱:听从医生的建议, 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病 情,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 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 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适当运动:在医生的指导下 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恢
复韧带功能
康复训练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避免盲目训练导致二次损伤
物理治疗:如 热敷、冷敷、
按摩等
药物治疗:如 非甾体抗炎药、
止痛药等
康复训练:如 肌肉力量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
练等
心理辅导:如 心理咨询、心
理治疗等
热身:提高肌肉温度,增加关节活动度,减少运动损伤风险 拉伸:增加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提高运动表现,预防运动损伤 热身和拉伸的顺序:先热身,后拉伸,避免肌肉拉伤 热身和拉伸的时间:热身5-10分钟,拉伸10-15分钟 热身和拉伸的动作:根据运动项目选择合适的热身和拉伸动作,如跑
听从医生的建议,按照医 生的指示进行治疗
遵循治疗方案,按时服药、 进行康复训练等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 腻等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 合治疗
观察症状:疼痛、 肿胀、活动受限 等
定期复查:X光、 MRI等检查

02-01项韧带损伤-医学课件

02-01项韧带损伤-医学课件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相关解剖
头夹肌、颈夹肌、 斜方肌等附着。
控制颈部过度前 屈。
较其他棘上韧带 薄弱,头部活动 频繁,故易损伤。
病因病理
根本原因——头部过度前 屈
常见劳损部位
下位颈椎附着点处 枕外隆凸下缘附着处 项韧带的肌附着处
颈前屈以C4-5和C5-6为中 心,颈后伸以C4-5为中心, 此处张力最大。
触诊
项韧带附着点有压痛。 痛性结节,轻微弹响。
X线检查
可有钙化 颈椎曲度可有改变,可合并颈椎病。
针刀治疗
1.体位
俯卧位,胸下垫枕, 头颈探出床头。
颈部前屈,要保持病 人的呼吸畅通。
针刀治疗
2.体表标志
枕外隆凸 第二颈椎棘突 第七颈椎棘突
针刀治疗
3.定点
枕外隆凸下缘 枕外隆凸两侧点距
病因病理
韧带钙化、可呈分节, 条状或小斑点状,可长 达30-40mm。
项韧带钙化提示颈椎病 钙化区可很大,引起颈
椎曲度改变、错位和骨 质增生。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史
长期低头工作或高枕劳损史 颈部过度前屈扭转的外伤史
疼痛
颈部酸胀痛,枕项部压迫感 头部过度前屈或后伸引起项部疼痛加
剧 不能较长时间坚持一种姿势
正中线10-15mm处 棘突顶及其上下缘
压痛点 项韧带两侧肌附着
区的损伤点,定点 于距中线为5mm的 棘旁压痛点处。
针刀治疗
4.针刀操作
枕外隆凸下缘点
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 刀体与枕外隆凸皮面的切 线位垂直刺入达骨面,纵 行切开,疏通剥离,必要 时可调转刀口线切开2-3刀 即可出刀。

内科学_各论_疾病:棘上韧带损伤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棘上韧带损伤_课件模板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棘上韧带损伤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棘上韧带损伤>>>
身体部位: 其他 腰部 背部 颈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棘上韧带损伤>>>
科室: 康复医学科 疼痛专科 骨科 外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棘上韧带损伤>>>
简介:
自枕外粗隆至腰部,在棘突后方均有棘上 韧带相连,其纤维长。一般表现为较粗厚 的项韧带,对枕颈部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在胸段,棘上韧带较薄弱;而腰部的棘上 韧带亦较强壮,但于腰5~骶1处常缺如或 较为薄弱,以致易引起其深部的棘间韧带 损伤。
治疗:
棘上韧带损伤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棘上韧 带损伤
治疗 1.轻者 卧木板床休息3~5天后,仰 伸位用石膏腰围、背心固定6~8周,同时 进行腰背肌锻炼。 2.重者 可行手术探查及修补术,拆 线后行石膏腰围固定6~8周,并逐渐下床 活动。后期注意腰背肌功能锻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内科学疾病部分:棘上韧带损伤>>>
3.压痛 于断裂之棘间韧带处有明显 压痛;对体瘦患者检查时
内科学疾病部分:棘上韧带损伤>>>
症状及病史:
如触及断裂之棘间隙处时,可有凹陷感。 1.外伤史 多于前屈状态下损伤。 2.临床特点 参见临床表现。 3.封闭试验 用1%普鲁卡因5~10ml对
痛点行封闭后,上述症状迅速消失者为阳 性(但麻醉有效期过后又复现)。
4.X线平片 无特殊所见。 5.磁共振 可清晰地显示韧带断裂的 部位及程度。
内科学疾病部分:棘上韧带损伤>>>
诊断: 棘上韧带损伤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棘上韧 带损伤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内科学疾病部分: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护理查房PPT

棘上韧带损伤护理查房PPT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康 复的认识和配
合度
加强与患者家 属的沟通,共 同促进患者的
康复进程
总结本次查房的成果和不足
成果:对棘上韧带 损伤的护理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掌握 了正确的护理方法
不足:在护理过程 中,可能存在操作 不规范、沟通不畅 等问题
改进措施:加强护理人 员的培训,提高护理技 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提高护理质量
心理支持
倾听患者心声, 了解其心理需求
提供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和恐惧
鼓励患者积 态,适应生活
并发症预防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检查伤口,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避免过度活动,防止韧带再次损伤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等,提高免疫力
查房时间
外伤:摔倒、碰撞 等外力作用导致棘 上韧带损伤
慢性劳损:长期重 复性动作或姿势不 当导致棘上韧带损 伤
退行性病变:随着 年龄增长,棘上韧 带逐渐退化,容易 发生损伤
临床表现
疼痛:棘上韧带损伤后,患者会出现肩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活动受限: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外旋和内旋活动受限 肿胀:肩部肿胀,可能伴有皮下瘀血 压痛:在棘上韧带损伤部位,按压时患者会感到疼痛
中心
医生:负责查房和诊断
参与人员
护士:负责护理和协助医生
患者:接受检查和治疗
家属:陪同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
实习生:学习查房和护理技能
查房内容记录
受伤原因:运动、意外、疾 病等
受伤程度:轻度、中度、重 度等
康复计划:康复时间、康复 目标、康复方法等
查房总结:治疗效果、注意 事项、下一步治疗计划等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 性别、职业等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冷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 行为疗法:通过放松、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 心理疗法: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暗示等方法缓解疼痛

棘间韧带损伤科普宣传PPT

棘间韧带损伤科普宣传PPT
棘间韧带损伤 科普宣传PPT
目录 1. 什么是棘间韧带损伤? 2. 棘间韧带损伤的症状 3. 棘间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
疗 4. 避免棘间韧带损伤的注意
事项 5. 棘间韧带损伤的康复与预
防 6. 棘间韧带损伤的复发和并
发症
1. 什么是棘 间韧带损伤?
1. 什么是棘间韧带损伤 ?
棘间韧带是连接脊椎骨的重要 结构之一,起到稳定脊椎的作 用。
3. 棘间韧带损伤的诊断 和治疗
治疗方法: 根据损伤的程度和个体情况 ,可能包括保守治疗(如休息、物理治 疗)或手术治疗。
4. 避免棘间 韧带损伤的注
意事项
4. 避免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韧带损伤的 注意事项
坚持正确的姿势: 在日常生活 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 姿和行走姿势。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参与剧烈 的体育运动或高风险的活动, 特别是没有经过适当训练的情 况下。
棘间韧带损伤指的是棘间韧带 的拉伤、撕裂或断裂,可导致 脊椎不稳定和疼痛。
1. 什么是棘间韧带损伤 ?
棘间韧带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伤 害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等情况。
2. 棘间韧带 损伤的症状
2. 棘间韧带损伤的症状
脊椎疼痛: 损伤部位疼痛,可 放射至腰部、臀部或下肢。 运动功能受限: 活动受限、弯 曲或转动困难。
并发症
6. 棘间韧带损伤的复发 和并发症
复发: 如果不注意脊椎保护,或在康复 期间活动过度,可能导致损伤复发。
并发症: 严重的棘间韧带损伤可能导致 脊髓受压、神经根受损和下肢功能障碍 等并发症。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2. 棘间韧带损伤的症状
感觉异常: 可出现麻木、刺痛等感觉异 常。 肌肉紧张: 周围肌肉会出现紧张和压痛 。

棘间韧带损伤

棘间韧带损伤

棘间韧带损伤
棘突韧带
棘突韧带复合体由棘突、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组成,其在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及生物动力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病变或退变常加快临近节段的退变,进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棘间韧带退变分型依据棘间韧带放射学与组织病理学研究〔1 ~3〕并结合其退变的 MRI 信号特点,现将棘间韧带退变分为 4 型。

Ⅰ 型: T1WI、T2WI 等/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Ⅱ 型:T1WI 高信号、T2WI 高信号;
Ⅲ型: 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
Ⅳ型: T1WI、T2WI 等或低信号伴棘突骨质增生 /棘突骨髓信号变化/棘突间间隔变窄。

利用正中矢状位 T1WI、T2WI 评估 L2 ~3、L3 ~ 4、L4 ~ 5、L5 ~ S1 节段棘间韧带退行性变。

MRI 矢状位T2WI 脂肪抑制信号强度可以准确反映棘间韧带水肿,当水肿发生时矢状位T2WI 脂肪抑制信号强度增高,水肿减弱或消失时T2WI 脂肪抑制信号强度降低。

通过观察棘间韧带T2WI 脂肪抑制信号强度变化可以了解椎体位移导致的棘间韧带张力改变。

参考文献:
1 Maes R,Morrison WB,Parker L,et al.Lumbar interspinous bursitis( Baastrup disease) in a symptomatic population: prevalence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 Spine,2008; 33( 7) : E211-5.。

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因突然使脊柱向前屈曲的暴力所致。

(二)发病机制
多因突然使脊柱向前屈曲的暴力所致,因此,好发于重体力劳动
时或激烈的运动场上。

断裂时患者可自觉有一突然响声,随之腰部似“折断”状,失去支撑感,好发于下腰部。

严重者常与棘间韧带同时
损伤。

【症状】
1.疼痛于断裂之局部多有剧烈疼痛,尤以前屈时痛觉更甚,后仰
时可减轻,故患者喜采取“仰首挺腹”样姿势。

2.活动受限腰部活动明显受限,尤以前侧弯屈及旋转受限为明显。

3.压痛于断裂之棘间韧带处有明显压痛;对体瘦患者检查时,如
触及断裂之棘间隙处时,可有凹陷感。

1.外伤史多于前屈状态下损伤。

2.临床特点参见临床表现。

3.封闭试验用1%普鲁卡因5~10ml对痛点行封闭后,上述症状迅
速消失者为阳性(但麻醉有效期过后又复现)。

4.X线平片无特殊所见。

5.磁共振可清晰地显示韧带断裂的部位及程度。

【饮食保健】
【护理】
无相关资料。

【治疗】
【检查】
1.X线平片无特殊所见。

2.磁共振可清晰地显示韧带断裂的部位及程度。

【鉴别】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可并发棘间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的科普知识

棘上韧带损伤的科普知识
手术治疗有哪些? - 手术可用于修复或改善椎
骨关节与韧带之间的连接。通 常,需要用螺钉或支架进行固 定来恢复韧带的功能。
棘上韧带损伤 的预防
棘上韧带损伤的预防
如何预防呢? - 强化脊椎周围肌肉,提高脊椎和韧
带的强度和灵活性。 - 保持姿势良好,避免使用有潜在风
险的设备。 - 合理分配工作和休息时间,每天注
击时可能会损伤。此外,骨质疏松或重 复性应力也可能导致棘上韧带的损伤。
了解棘上韧带
受伤会导致什么? - 棘上韧带受伤可能会导致
剧烈疼痛、僵硬和运动障碍。 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神经 损伤或残疾。
棘上韧带损伤 的诊断
棘上韧带损伤的诊断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诊断? - 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或者运动障
碍严重,应该尽快看医生进行诊断。
棘上韧带损伤的诊断
诊断方法有哪些? - 医生可能会进行面诊、X光
检查、CT扫描或MRI来诊断棘上 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 的治疗
棘上韧带损伤的治疗
检测棘上韧带损伤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 轻度伤势可以通过减轻运动负重、
物理治疗、疼痛控制以及锻炼来改善。 中度至重度伤势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棘上韧带损伤的治疗
意进行适当的锻炼。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棘上韧带损伤 的科普知识
目录 了解棘上韧带 棘上韧带损伤的诊断 棘上韧带损伤的治疗 棘上韧带损伤的预防
了解棘上韧带
了解棘上韧带
棘上韧带是什么? - 棘上韧带位于脊椎上,覆
盖着椎骨之间的关节,帮助稳 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椎并限制其超过安全范围 的运动。
了解棘上韧带
如何受伤? - 棘上韧带受到剧烈扭曲、拉伸或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在损伤节段两侧用按揉法治疗,再延棘上韧带 方向自上向下推法,使损伤韧带得以理复。
3. 用拇指或掌根按揉阿是穴、华佗夹脊、八髎、 命门、肾俞、腰阳关,以疏通经络,补肾强腰
4. 腰部定位斜板或者坐位旋转复位扳
5. 以损伤节段为中心,直擦督脉及两侧华佗夹脊 ,透热为度,以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 其他疗法 (一)药物治疗 一般不必口服汤剂,如疼痛剧烈可适应用止痛剂、肌肉
• 治疗
1. 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理筋整复。 2. 取穴及部位
阿是穴、腰部华佗夹脊、八髎、命门、肾俞、腰 阳关及患部棘突和间隙。
3.主要手法 滚法、按揉、推法、弹拨、点按、整复手法、擦 法
• 操作
1. 患者俯卧位,医生在患处及周围施以滚法,按 揉弹拨结节或条索状物。如有棘上韧带剥离移 位时,可用拇指弹拨使其复位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053011114 马树伟
• 简介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是指在过度前屈体位时突然遭受外力
或负重引起的损伤,主要导致腰背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据临床统计,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占软组织损伤所致腰背 痛患者的18%,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男性多女性。 该症又称棘突骨膜炎、棘间韧带断裂或撞击性棘突滑囊炎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位于棘突之上和棘突之间,将相邻 两棘突连结在一起,因韧带位置较浅,活动时又易受到牵 拉而损伤。易发生部位:腰椎4、5(44.8%)、腰5骶 1(34.3%)及胸椎(7.8%)。
• 解剖生理
棘上韧带是从枕骨隆突到第5腰椎棘突,附着在棘突的表面 。颈段的棘上韧带宽而厚,称为项韧带,胸段变得纤细, 腰段又较为增宽,故中胸段棘上韧带损伤多见。这两种韧 带主要是防止脊柱的过度前屈,往往同时发生损伤。由于 腰5~骶1处无棘上韧带,且处于活动腰椎和固定的骶椎之 间,受力最大,故此处棘间韧带损伤机会也最大。
• 鉴别诊断
1. 此症必须与棘突骨骺炎及撕脱骨折相鉴别。X线检查: 骨骺炎有骨骺无菌性坏死。骨折多有急性外伤史,照像 有明显的骨折线影。另外,有一些内脏疾患如盆腔炎或 胃肠道疾病,也可以在棘突部有反射痛,应注意鉴别。
2. 急性腰扭伤 有明显腰部扭伤史,疼痛部位多在骶棘肌 及腰骶关节,各椎体棘突压痛不明显。
松驰剂。 外用药可选择膏药,擦剂,也可用中药外敷。 外敷方 大黄20g、黄柏20g、栀子20g、乳香25g、没药15g、细辛10g、
白芷20g、川乌10g,研细末冷水外敷 (二)注射疗法 可根据情况选择棘突间韧带注射,腰椎旁肌注射,配用
药物2%利多卡因10ml +去炎舒松-A25mg +当归寄生液2ml,具体操 作详见有关章节。 (三)针刀疗法 1.棘上韧带损伤 患者俯卧,腹下垫枕局麻,在离压痛点最近棘突顶上进 刀,刀口线和脊柱纵轴平行,针体和背面成90°角,深度达棘突顶部 骨面,上下摆动针尾,作纵行切割,然后再沿脊柱垂直方向左右摆动 针尾以钝性横行剥离,如刀下有韧性硬结则纵行切开。注意不可在两 棘间进刀,防止刺伤健康组织。 2.棘间韧带损伤 病人俯卧,腹下垫枕,选择患者自诉疼痛或压痛的棘突 间隙,作为进针点,局麻,刀口线和脊柱纵轴平行,深度1cm左右, 当刀下感到坚韧,患者自诉有酸痛感时,即为病变部位,先纵行剥离 ,再将针体倾斜30°在相邻上下棘突的下上缘,沿矢状面切割分离。 注意进针刀切勿太深,以防穿过黄韧带而损伤脊髓。
(二)棘间韧带损伤
1.有脊柱扭转外伤史
2.往往与棘上韧带合并损伤,单独损伤多发 生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3.疼痛位于两棘突间,为深在性疼痛,胀痛 ,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弯腰时重, 后伸腰时轻,脊柱微屈被动扭转,可使疼 痛加重。
4.压痛点在棘突间,但不明显。
• 临床诊断
1. 患者常有搬物扭伤或长期劳损史,疼痛位于脊柱正中线 ,轻者酸痛,重者呈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劳累后加重 ,休息后减轻。
• 损伤病理 其病理属典型末端病改变。两个棘突之间有棘上 与棘间韧带,并以末端结构的形式止于棘突。伤 后手术标本根据过邦辅的观察,有四种情况:部 分断裂、囊变、全断与松驰。组织病理改变:
1.韧带的胶原纤维呈玻璃样变、脂肪变或有断裂。 有的化生成软骨或骨组织。
2.韧带止点的潮线涨潮,骨组织增生。. 3.韧带小动脉增生及硬化。 4.韧带内出现滑液囊(可能是断裂出血所致)。
• 结语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是两椎之间的构成纤维连结的主要结 构。棘上韧带跨过各棘突顶点,纵贯脊柱全长,棘间韧带 是连结相邻两个棘突间的腱性组织。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 均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当弯腰劳动时,脊柱呈前 屈状,棘上韧带处于外层皮下,且被拉紧,易受外力的直 接损伤。如长期弯腰,使棘上韧带受到劳损,久之发生部 分断裂,局部出血,肿胀而疼痛。在日常生活中,腰部的 屈伸运动常使棘突分开和挤压,并相互摩擦,从而造成棘 间韧带的牵拉和挤压,韧带纤维之间的经常性机械摩擦, 都会引起韧带变性、断裂、出血或渗出。典型临床表现, 常有搬物扭伤或长期劳损史,疼痛位于脊柱正中线,劳累 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棘上韧带损伤时,疼痛点常固定在 1~2个棘突上,棘突上有明显压痛,弯腰时疼痛加重。棘 间韧带损伤时,疼痛主要位于两棘突之间,有时可向骶部 或臀部放射,压痛点在相邻两棘突间,位置较深,腰部屈 伸时都可产生疼痛。
2. 棘上韧带损伤时,疼痛点常固定在1~2个棘突上,棘突 上有明显压痛,弯腰时疼痛加重。棘间韧带损伤时,疼 痛主要位于两棘突之间,有时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压 痛点在相邻两棘突间,位置较深,腰部屈伸时都可产生 疼痛。
3. 急性损伤者棘上韧带有条索状剥离或明显的钝厚感,可 触及条索在棘突上滑动。
4. X线照像,早期正常。晚期病例,可见棘突的韧带附着 处有骨质硬化变尖或有游离的骨化影,需与棘突骨骺炎 鉴别(后者为多发)。另外,也可行碘水造影,即将碘 水由棘间韧带的一侧注入,如果药物溢入对侧,即证明 有全断裂或囊性变。
• 临床表现 (一)棘上韧带损伤 1.多因弯腰劳动突然受重力牵拉或弯腰而发病,伤情短暂迅
猛,但用力不一定很大。 2.受伤时,立即出现闪电式或难忍之锐痛并向上下扩散,以
致在发作中,被迫停止呼吸而后徐徐呼气,伤后次日,疼 痛反而加重。 3.腰部板直,不敢向前弯腰,咳嗽喷嚏时必须略屈髋屈膝, 否则易诱发或加重疼痛。 4.骶棘肌及臀大肌痉挛,出现保护性侧弯。 5.仰位起床困难,常选侧卧位起床。 6.查体时先由病人指出痛点,痛点常固定在1-2个棘突,压痛 极为表浅,局限于棘突尖部,不红不肿,用指腹轻扪韧带 ,可左右移动。 7.拾物试验阳性。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有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
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刺激可通 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 痛。
• 解剖生理
1.慢性劳损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均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脊柱 向前弯曲到一定程度,骶棘肌即完全松弛,此时完全由韧 带维持脊柱的姿势,足见韧带牵张拉力之大。当弯腰劳动 时,脊柱呈前屈状,棘上韧带处于外层皮下,且被拉紧, 易受外力的直接损伤。如长期弯腰,使棘上韧带受到劳损 ,久之发生部分断裂,局部出血,肿胀而疼痛。在日常生 活中,腰部的屈伸运动常使棘突分开和挤压,并相互摩擦 ,从而造成棘间韧带的牵拉和挤压,韧带纤维之间的经常 性机械摩擦,都会引起韧带变性、断裂、出血或渗出。
(1)运动员背伸动作练习过多,棘突反复撞击使韧带受伤 。排球扣球、跳水折腰、体操后软翻等,极易造成此伤
(2).腰前屈韧带反复被牵拉劳损致成。 (3).一次急性棘间韧带捩伤未愈又反复受伤。2.急性损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在正常情况下受骶棘肌保护
,但在弯腰劳动,猛力搬移重物、抬杠、剧咳、 喷嚏等毫无准备之短促动作,可使松驰的韧带骤 然收缩,造成扭伤或从顶端撕裂,形成小血肿。 特别是弯腰搬重物时,骶棘肌处于松驰状态,臀 肌、大腿肌收缩,腰骶部成为腰椎杠杆的支点。 骶棘肌在腰前屈时松驰不承力,力自然全部落在 韧带上。极易造成棘上韧带自个别棘突上撕脱损 伤。由于棘上韧带大多终止于腰3-腰4棘突,而腰 4以上无棘上韧带,在弯腰时,其应力点落在棘间 韧带,棘间韧带受到强力牵拉或外力作用于该韧 带上,则容易发生损伤及断裂。
棘间韧带连接于相邻椎骨两棘突之间,较薄弱而无力,不
如棘上韧带坚强,主要是由致密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少量弹 性纤维构成。棘间韧带向下附着于椎弓板上缘及棘突根部 ,朝上后附着于上一椎骨的棘突,向前与黄韧带合并,后 方移行于棘上韧带。其纤维排列为三层,两侧浅层纤维由 上一棘突下缘斜向后下,附着于下一棘突上缘和黄韧带, 中层由后上斜向前下。三层纤维呈交叉状排列,虽可防止 腰前屈或后伸时椎骨的前后移动但本身却要受到挤压、牵 拉和磨损,容易产生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