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抢救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Simple &Creative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ppt课件
汇报人
危重病人的抢救 危重病人的护理 危重病人的营养与饮食 危重病人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危重病人的转运与安全保障 危重病人的心理疏导与支持
01
Contents
目录
02
03
04
05
06
01 危重病人的抢救
初步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的意识 状态,如清醒、昏迷等
0 2
人员要求: 具备急救知 识和技能, 能够快速反 应和处理紧 急情况
0 3
安全保障: 确保转运过 程中病人的 生命体征稳 定,避免二 次伤害
0 4
转运流程: 制定详细的 转运计划, 确保各个环 节的衔接和 配合
0 5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 案,应对可 能出现的突 发情况
06
危重病人的心理疏 导与支持
蔓延
隔离与消毒
隔离原则:根据病情和传染性进行 隔离
消毒方法:使用消毒剂,定期进行 环境消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隔离措施:单人单间,限制探视, 加强通风
防护措施: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设备, 避免交叉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
抗菌药物的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根据病情和抗菌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等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根据病情需要和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合理选择联合使用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注意观察和预防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感染预防措施
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1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ppt课件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ppt课件
17
• 4、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5、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 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 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6、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 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
18
• 7、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 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 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8、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 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逆行感染。 9、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 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 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 2、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 3、危重病人出科做任何检查应由医护陪同前往。
13
• 4、遇急、危重病人病情发生异常,医生如果不在 场,护士除立即通知医生外,应迅速根据患者的 情况采取各种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 脉通道等。
• 5、 配合医生抢救时,护士应做到沉着、冷静、 敏捷,并注意语言严谨,避免引起医疗纠纷。
6
• 3、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 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 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 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 相符。
7
• 4、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 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 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
14
• 6、 对瞻望、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合理使用防 护用具,防止意外发生。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 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
• 7、 危重病人抢救时尽量避免家属在场,以免影 响抢救工作,必要时通知家属,听取家属意见。
• 8、做好基础护理,严防护理不当而出现的并发症。

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26
胸外心脏按压:
➢ 确定有无按压禁忌症
➢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 手法:掌跟按压,手指抬起,垂直按压
➢ 胸骨下陷3-5cm,婴幼儿力度减轻
➢ 按压放松,手根部不离开按压部位
➢ 频率:8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1/2
➢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一人操作时2/15,两人 1/5
第二十一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 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第一节 病情观察 第二节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
1
第一节 病情观察
一、病情观察的意义和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
.
2
❖意义 ❖条件
广博的医学知识 严谨的工作作风 高度的责任心 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
五勤
.
3
❖直接观察法 ❖间接观察法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
20
又称现场急救,是心肺脑复苏中的 初始急救技术,主要是针对任何原因导致 的心搏和呼吸骤停的急症病人加以施救, 主要包括A.B.C三步。
.
21
(一)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的标准
➢ 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 ➢ 大动脉搏动消失 ➢ 呼吸停止 ➢ 瞳孔散大 ➢ 皮肤苍白或紫绀 ➢ 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 ➢ 伤口不出血
(ALS) 延续生命支持
(PLS) 脑复苏 复苏后的护理
.
11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立即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
➢制定抢救方案
➢制定抢救护理计划
➢做好查对工作和抢救纪录
➢安排护士每次参加医生组织的查房、会
诊、病历讨论
➢抢救室内应备有完善的抢救器械和药品
➢抢救用物使用后及时清理,归还原处和

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PPT课件

操作步骤
C 心脏按压
判断病情
A 开放气道
求助呼救
B 人工呼吸
整理记录
安置体位
效果判断
·迅速判断<10s ·突然意识丧失:轻摇、轻拍、呼喊病人无反 应 ·颈动脉搏动消失(触摸喉结旁开1~2㎝,胸
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判断病情
迅速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 面。若病人卧于软床上,肩背下 须垫胸外心脏按压木板,头后仰, 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 于躯干两侧。
四洛五可六利多
七多八阿九西地
十尿一去地氨钙
1.盐酸肾上腺素2.异丙肾上腺素3.阿托品
4.洛贝林5.可拉明(尼可刹米)6.利多卡因7.多 巴胺8.阿拉明:抗休克9.西地兰10.速尿11.去甲 肾上腺素12地塞米松13.氨茶碱14葡萄糖酸钙
二、常用抢救技术
(一)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二) 氧气吸入法 (三) 吸痰法 (四) 洗胃法 (五) 人工呼吸器使用法
考点二:氧气吸入法
1.缺氧程 度的判断
2.氧气成份、 氧浓度和氧 流量的换算 方法
3.氧气筒内 氧气可供 时数计算 公式
4.供氧装置
5. 吸氧法
氧气吸入法
是常用的抢救措施之一,是指通 过给氧提高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 (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预防和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 态。
1.缺氧程度判断
2.姿势与体位
观察病人的姿势与体位变化对病情的 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如破伤风病人可出 现角弓反张,急性腹痛常呈强迫体位,昏 迷及极度衰竭的病人常呈被动体位。
3.皮肤与黏膜
应观察皮肤的颜色、弹性、温度、 完整性,有无淤点、淤斑、皮疹、水 肿、黄疸和发绀;黏膜颜色、有无溃 疡、出血点等情况。如严重缺氧病人 口唇及末梢发绀;贫血病人面色、甲 床及黏膜苍白等。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配合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配合PPT课件

甲护士
乙护士
丙护士
抢救护理配合
三人抢救法
甲护士
丙职责
低年资护士 必要的压迫止血包扎 抢救临时记录及连络工作
乙护士
丙护士
抢救护理配合
二人抢救法
甲护士
甲职责
主管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 负责呼吸系统,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负责抢救现场的全程指挥
气管插管检查呼 吸机参数
连接吸引器 调节呼吸机 连接呼吸机
做好记录
判断复苏效果 与家属交代病情
连接除颤、起 搏仪,监测血 压、SaO2
护士乙终末处理 、抢救登记补充 急救物品及药品
护士甲、乙 核对抢救用药 及空安瓿
抢救环境的管理
维护好抢救秩序,把与抢救无关的人员和
物品撤离现场,使抢救现场有足够的空间
抢救的配合?
如何组织高效抢救?
抢救时对护士的站位
医生与护士的共识与思路
• • • • 大家熟练操作流程 思路一致 做法一致 医生为核心指导 护士为主动工作者
抢救病人时对护士的要求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1. 了解病人的病情,知道现在工作区域内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2.熟悉抢救物品,仪器及药物存放的位置, 必须心中有数,保证仪器和药物及时应用
1.眼的保护
2.做好口腔护理 3.做好皮肤护理 4.肢体被动锻炼
不同专科患者的评估观察重点不同
• 神经外科: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 神志(意识状态) 格拉式哥评分,瞳孔状态, 大小,对光反应 颅内压是否升高 肢体活动 有无 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肿胀 癫痫等。 • 手外科:肢体末梢血运。 • 脊柱外科:四肢肌力;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重病人的抢救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抢救PPT课件
氧中毒
3、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氧气筒内氧气可供时数的计算法
氧气筒容积(L)×[压力表所指压力(Kg/cm2) -5(Kg/cm2)] 氧流量(L/min) ×60(min) ×一个大气压(Kg/cm2)
例题:氧气筒容积为40L,压力表所指刻度为 85Kg/cm2,若病人用氧流量是4L/min,问氧 气筒内氧气可供多少时间?
七)氧疗的副作用及预防 1、氧中毒:吸氧最大安全浓度是40% 超过50%持续48 小时后可产生氧中毒。预防: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2、肺不张:预防:控制吸氧浓度,鼓励多翻身、更换体 位,促进排痰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化, 定期做雾化吸入 4、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 产儿。预防:维持吸氧浓度在40%以下,控制PaO2在 13.3~16.0KPa 5、呼吸抑制:见于低氧血症伴CO2潴留者吸入高浓度氧 之后。预防:低流量持续给氧
六)供氧方法
装表:固定 管与检查
冲气 装表 湿化瓶 关流量表开关备用

给氧:核对解释 清洁鼻 调节流量 鼻塞固定 记录观察 拔管停氧 记录 整理 停氧:解释 记录 整理 拔管 交待 擦鼻 关大 关小
1、鼻导管法:鼻尖至耳垂2/3
2、鼻塞法
3、漏斗法 4、面罩法 5、氧气头罩法 6、氧气帐法 7、高压氧疗法
四、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采用人工或机械装置产生通气,达到维持和增加机体 通气量,纠正低氧血症的目的。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 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一)简易人工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及 衔接管构成。
操作要点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托起下颌,紧扣面罩 松衣领、腰带 平卧头后仰

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PPT课件

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PPT课件
利尿剂
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通过 促进肾脏排泄水分和电解质, 降低血容量,减轻心脏负担。
药物使用适应症和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
根据病人病情和药物作用机制,合理选择药物。如休克病人 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血压;心力衰竭病人可使用利尿剂 降低血容量。
禁忌症
注意避免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严重后果。如对镇静止痛药过 敏者禁用;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者禁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技能
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术操作技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以维 持病人基本生命体征。
抢救设备的应用与维护
熟练使用各种抢救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等,并了解其维护保养方 法,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新型抢救技术发展趋势介绍
智能化抢救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抢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仪( AED)等逐渐普及,提高了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继续心肺复苏术
除颤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患者恢复自主 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急危重症病人的识别与评估
快速准确识别病情,评估病人生命体征,确定抢救优先级。
抢救药物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熟悉常用抢救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用药安全 有效。
设备故障排除
了解设备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如设备 无法开机、数据异常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维修保养知识
掌握设备的日常保养方法,如定期清洁、检 查设备零部件等,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6 心肺复苏术(CPR)实施流程
心肺复苏术基本步骤回顾
检查环境安全
判断意识与呼吸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对施救者和患者 造成二次伤害。
心理干预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ppt课件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ppt课件

ppt课件
45 45
(六)预防心力衰竭。 休克发生后心肌缺氧,能量合成 障碍,加上酸中毒的影响,可致 心肌收缩无力,心博量减少,甚 至发生心衰,必须严格监测脉搏, 注意肺底有无湿罗音,作中心静 脉压测定。
ppt课件
46 46
• 需手术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ppt课件
47
护理
1、 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神志、尿量变 化,测T、P、R、BP,每15~30 min一次,并详细记录各项抢救措施, 另外还应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情 况,皮肤的温度、色泽、湿度、皮肤转 暖,红润表示休克好转;同时应观察周 围静脉及甲床的情况,准确记录液体出 入量,注意保暖。
氧血症又能加重休克,导致恶性
循环,因此必须保证充足供氧。
先经鼻导管供氧,氧流量保持每
分钟5—6L,必要时采用面罩加
压供氧或气管插ppt管课件供氧。
37
37
(三)确保输液通道 急性出血性休克时,末稍血管处
于痉挛状态,静脉穿刺输液有困 难,选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 滴速快,易固定。颈静脉距心脏 较近,可直接经上腔静脉入心脏, 保证液体迅速灌注,便于插管测 中心静脉压,增加抢救成功率。
嗜睡或昏迷、面色青灰、口唇 及肢端紫绀、全身皮肤苍白、湿冷, 有时见花斑、呼吸急促、脉搏细弱、 触扪不清、血压低于70mmHg或 测不出。
ppt课件
34 34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 中心环节是迅速扩充血容量及制 止出血。 争取在发生休克4小时内改善微循 环,避免不可逆休克发生,以降 低死亡率。
ppt课件
ppt课件
8
呼吸道阻塞症状
由于喉头水肿 支气管痉挛
肺水肿所引起
表现为 胸闷 气促 哮喘

危重症病人的抢救PPT课件

危重症病人的抢救PPT课件

病因治疗与并发症预防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危重症的病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并发症预防
预防和处理危重症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03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病情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 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 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 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定期演练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模拟演练,提 高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和协作能力。
危重症病人抢救的伦理与法
05
律问题
知情同意与自主权
知情同意
在危重症病人抢救过程中,医生应向 病人家属充分说明病情、抢救措施、 风险及预后等情况,确保家属在理解 的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主权
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在符合法律和伦 理规范的前提下,病人有权拒绝或终 止抢救。
案例二
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患者二次伤害 。
案例三
患者因家属拒绝接受必要的治疗方案而失去生命。
总结
失败案例的教训在于及时总结和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提 高抢救成功率。同时需要加强医患沟通,确保治疗方案得 到患者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抢救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 如ECMO、机械心肺复苏器等,为危重症病人抢救提供了更 多选择和希望。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紧急抢救流程
制定详细的紧急抢救流程,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抢救程序,缩
短抢救时间。
紧急联系人
指定紧急联系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 与相关人员联系,协调各方资源,确
保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备用抢救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六)供氧方法
装表:固定 冲气 装表 湿化瓶 连管与检查 关流量表开关备用
给氧:核对解释 清洁鼻
调节流量
鼻塞固定
记录观察 拔管停氧 记

整理
停氧:解释 拔管 擦鼻 关大 关小
记录
整理 交待
12
1、鼻导管法:鼻尖至耳垂2/3
2、鼻塞法
13
3、漏斗法 4、面罩法 5、氧气头罩法 6、氧气帐法 7、高压氧疗法
4~6.67Kpa 60~80%% 明显 4~6
7
三)氧疗的种类 1、低浓度氧疗:低于40% 低氧血症伴CO2 潴留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衰竭 2、中等浓度氧疗:40%~60% 如肺水肿、 心肌梗塞 3、高浓度氧疗:60%以上 成人呼吸窘迫综 合症 4、高压氧疗:100%的氧吸入。CO中毒、气 性坏疽。
危重病人的抢救
1
一、抢救工作的管理
1、指定抢救负责人、成立抢救小组
2、制定抢救方案
3、制定抢救护理计划
4、做好抢救记录及查对工作(口头医 嘱的执行)
5、护士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
6、五定制度 7、做好交接班
2
对口头医嘱的执行: 复述一遍;补与医嘱;留空安瓿。
五定:定品种数量;定点安置;定人 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
吸、呼时间比可保持为1:1或1:1.5 二)人工呼吸机使用法
5、呼吸抑制:见于低氧血症伴CO2潴留者吸入高浓度氧 之后。预防:低流量持续给氧
16
八)给氧的注意事项 1、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防 油 2、带氧插管,带氧拔管 3、观察病情:Bp、P、R、精神状态、皮肤颜色、血气 分析等 4、持续给氧者,每班更换鼻导管一次 5、氧气不可用尽,应保留490kpa(5kg/㎝2) 6、分别挂“满”或“空”的标志
17
二、吸痰法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的方法 1、叩击与震颤 2、体位引流 3、有效咳嗽 4、湿化和雾化 5、吸痰:电动吸引器吸痰;
中心吸引器吸痰; 注洗器吸痰
18
[适用症]:危重、昏迷、年老及麻醉等病人。
电动吸引器吸痰:
原理:接通电源,马达带动偏心轮,使瓶内呈负压从而 将痰吸出。
操作方法:核对解释 观察
24
四、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采用人工或机械装置产生通气,达到维持和增加机体
通气量,纠正低氧血症的目的。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 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一)简易人工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及 衔接管构成。
25
操作要点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松衣领、腰带 平卧头后仰 托起下颌,紧扣面罩 挤压呼吸囊(500~1000ml)
检查调负压 吸痰
记录 整理消毒
负压:成人:40.0~53.3kpa;小儿 〈13.3kpa
19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用物每日更换1—2次,吸痰管 每次更换 2、严观病情,喉头有痰或排痰不畅时,应立即抽吸 3、痰粘稠:拍胸背部或交替超声雾化 4、动作轻,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连 续使用不超过2小时。 5、储液瓶内的液体及时倾倒,做好清洁消毒处理。
14
15
七)氧疗的副作用及预防
1、氧中毒:吸氧最大安全浓度是40% 超过50%持续 48小时后可产生氧中毒。预防: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2、肺不张:预防:控制吸氧浓度,鼓励多翻身、更换体 位,促进排痰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化, 定期做雾化吸入
4、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 产儿。预防:维持吸氧浓度在40%以下,控制PaO2在 13.3~16.0KPa
20
三、 洗胃法
口服催吐法
胃管洗胃法
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漏斗胃管洗胃法 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注洗器洗胃法
21
22
[概念] 将大量溶液饮入或通过胃管灌入胃内,以冲洗 并排出胃内容物。 [目的] 1、清除胃内毒物或刺激物;
2、减轻胃粘膜水肿; 3、为手术或某些检查前作准备 [禁忌症] 消化道溃疡、食管阻塞、食管静脉曲张、 胃癌等。 [洗胃液] 10000~20000ml;温度:25~38℃ 常用的洗胃溶液:见书
先天性心脏病 2、血液性缺氧:Hb或性质改变。见于CO中毒、高铁 Hb血症、严重贫血。 3、循环性缺氧:A血灌注不足、静脉回流障碍引起。 4、组织性缺氧:组织细胞不能充分利用氧。氰化物中毒
6
二)氧疗的指针: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
流量
PaO2
SaO2
紫绀 氧
轻度
〉6.67Kpa 〉80% 无
中度 升/分
10
3、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氧气筒内氧气可供时数的计算法
氧气筒容积(L)×[压力表所指压力(Kg/cm2) -5(Kg/cm2)] 氧流量(L/min) ×60(min) ×一个大气压(Kg/cm2)
例题:氧气筒容积为40L,压力表所指刻度为 85Kg/cm2,若病人用氧流量是4L/min,问 氧气筒内氧气可供多少时间?
23
[注意事项] 1、急性中毒应迅速口服催吐法,中毒物质不明者应留 标本送检 2、强酸强碱忌洗胃,以免造成穿孔,可用牛奶、豆浆、 蛋清、米汤等保护胃粘膜。 3、严观病情变化,如有血性液体流出或虚脱现象立即 停止。 4、幽门梗阻者宜饭后4—6小时或睡前进行。 5、小儿洗胃灌入量不宜过多,婴儿每次量以100— 200ml为宜。
8
四)供氧装置 1、氧气筒 总开关
气门 2、氧气表 压力表
减压器 流量表:从浮标上端平面所指刻度 湿化瓶:1/3—1/2冷开水,换水Bid 安全阀
9
五)氧气成分、浓度、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 法 1、氧气成分 2、吸氧的浓度:空气中占20.93%
40%—60%的氧是安全的 低于25%无治疗价值; 高于70%时间超过1—2天就会 发生氧中毒
检 查维修。 急救物品完好率为100%
3
常用抢救技术
一、心肺复苏(CRP) A、开放气道(airway) B、人工呼吸 (breathing) C、胸外心脏按压 (circulation)
4
抢救技术
一、氧气吸入法 二、吸痰法 三、洗胃法 四、简易人工呼吸法
5
一、吸氧法:吸入氧气以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 度,纠正缺氧。 一)缺氧的分类和氧疗作用 1、低张性缺氧:氧疗的疗效最好。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