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家族之面粉厂

合集下载

荣氏兄弟

荣氏兄弟

3.社会责任:为天下布芳馨,以城市发展为 己任
对无锡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荣德生先生有他独到的 见解。还在1912年,荣德生写了《无锡之将来》, 对无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有远见的主张。他 认为,繁荣无锡不仅是繁荣京(宁)沪,复苏江苏 之先决条件,而且影响直接、间接将远及全国;他 提出发展无锡之最大障碍是,市区缺乏有规模之大 动脉;无锡东邻苏州、西毗常州,大运河、宁沪铁 路贯穿境内,要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把苏锡常打成 一片,建设雄踞京(宁)沪线,人口数百万、影响 直接间接远及全国的大无锡。他还提出,要充分利 用无锡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事业;建设 资金不足,政府可通过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办法 进行筹集,变为现金以资运用。
办纱厂时,荣氏兄弟对设备和技术则更为 重视,他们不但重视购买先进机器设备,而 且重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1919年 荣氏兄弟筹股兴建纺织产业的申新三厂,他 们定购了赫华特细纱机3万锭,从美国定购 了1600千瓦发电机组两套,以及萨克洛威细 纱机2万锭,还购买了轧花机80台,英国迪 更生和赫斯特来型号布机500台,其规模之 大、设备之新,为当时内地华商纱厂之冠。
申新纺织公司
面粉厂经营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投资实 业的浓厚兴趣。1915年荣氏兄弟出资18万元, 创办申新纺织公司。1922年止,申新已有4个
厂,产纱绽达13万余枚,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 模的纺织企业公司。申新的发展速度当时远远 超过了其他民族纺织厂,20年代的纱绽增长率 甚至超过了在华日商纱厂。申新的“人钟”牌 棉纱与“兵船”牌面粉一样,畅销于市场,成 为全国闻名的棉纱之一,荣氏兄弟因此又被誉 为旧中国的“棉纱大王”。
荣氏兄弟
荣宗敬、荣德生
荣氏兄弟,即荣德生、荣宗敬两兄弟,江苏 无锡荣巷人。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短短几 年的钱庄学业生涯,使荣氏兄弟在创业道路

荣氏兄弟:面粉大王的故事

荣氏兄弟:面粉大王的故事

荣氏兄弟:面粉大王的故事导语:荣氏兄弟,即荣德生、荣宗敬两兄弟,乃江苏无锡荣巷人。

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短短几年的钱庄学业生涯,使荣氏兄弟在创业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1873年9月23日,无锡荣巷的荣熙泰家,第一个儿子荣宗敬出世了;时隔两年,1875年8月4日,第二个儿子荣德生也来到了人问。

荣巷位于无锡西郊惠山南麓,是荣氏家族聚居的地方。

荣家祖上曾经做过大官,可是到了荣熙泰这一代,家境已经很差。

荣熙泰小小年纪,就不得不进铁匠铺当学徒;甚至连母亲去世后的安葬费用都没有,只好变卖家产。

后来荣熙泰便长年在外给商家当账房先生,给官僚当师爷,勉强养家糊口。

荣熙泰再也没有想到,就是他的这两个儿子,后来会成为中国著名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而且荣德生的儿子荣毅仁,还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荣宗敬和荣德生,虽是同胞兄弟,但是性格气质却完全不同。

哥哥荣宗敬长着一张长方脸,心胸开朗,雄心勃勃,思路灵活,有一种使人不能不服从的魅力。

他喜欢野外活动,夏天整日泡在水边,捕鱼捉虾,钓鳝抓蟹,样样都是好手;冬天下了大雪,他领着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更爱滚雪球……弟弟荣德生一点也不像哥哥.他是国字脸,浓眉毛,厚嘴唇,一副憨厚模样。

他直到4岁还不开口说话,父母都担心他会不会是个哑巴;5岁上他总算终于说话了,但一直少言少语,老实本分。

因为他排行老二,邻居们都戏称他为“二木头”。

小德生很少出门,像女孩子一样,常常闷在家里,帮母亲纺纱、养蚕。

夏天,母亲忙得满头大汗,小德生总是一声不响地陪在母亲身边,一会为母亲扇扇子,一会递毛巾给母亲擦汗,十分懂事。

虽然家境贫寒,但荣熙泰深知,只有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才有重振家业的希望,所以很重视两个儿子的学习。

荣宗敬7岁进私塾,立刻显示出他过人的聪明,只要老帅稍加指点,他就能够领悟,作文也总是写得很出色。

荣德生7岁时,父亲却有些犹豫,怕他跟不上学业,所以便用硬纸板剪了300个字块,自己在家里教他,每天学10个生字。

面粉大王荣氏兄弟

面粉大王荣氏兄弟

面粉大王荣氏兄弟1873年9月23日,无锡荣巷的荣熙泰家,第一个儿子荣宗敬出世了;时隔两年,1875年8月4日,第二个儿子荣德生也来到了人问。

荣巷位于无锡西郊惠山南麓,是荣氏家族聚居的地方。

荣家祖上曾经做过大官,可是到了荣熙泰这一代,家境已经很差。

荣熙泰小小年纪,就不得不进铁匠铺当学徒;甚至连母亲去世后的安葬费用都没有,只好变卖家产。

后来荣熙泰便长年在外给商家当账房先生,给官僚当师爷,勉强养家糊口。

荣熙泰再也没有想到,就是他的这两个儿子,后来会成为中国著名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而且荣德生的儿子荣毅仁,还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荣宗敬和荣德生,虽是同胞兄弟,但是性格气质却完全不同。

哥哥荣宗敬长着一张长方脸,心胸开朗,雄心勃勃,思路灵活,有一种使人不能不服从的魅力。

他喜欢野外活动,夏天整日泡在水边,捕鱼捉虾,钓鳝抓蟹,样样都是好手;冬天下了大雪,他领着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更爱滚雪球……弟弟荣德生一点也不像哥哥.他是国字脸,浓眉毛,厚嘴唇,一副憨厚模样。

他直到4岁还不开口说话,父母都担心他会不会是个哑巴;5岁上他总算终于说话了,但一直少言少语,老实本分。

因为他排行老二,邻居们都戏称他为"二木头"。

小德生很少出门,像女孩子一样,常常闷在家里,帮母亲纺纱、养蚕。

夏天,母亲忙得满头大汗,小德生总是一声不响地陪在母亲身边,一会为母亲扇扇子,一会递毛巾给母亲擦汗,十分懂事。

虽然家境贫寒,但荣熙泰深知,只有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才有重振家业的希望,所以很重视两个儿子的学习。

荣宗敬7岁进私塾,立刻显示出他过人的聪明,只要老帅稍加指点,他就能够领悟,作文也总是写得很出色。

荣德生7岁时,父亲却有些犹豫,怕他跟不上学业,所以便用硬纸板剪了300个字块,自己在家里教他,每天学10个生字。

没料到荣德生学得很快,后来学算术,背"九九表","二木头"也毫不吃力。

荣氏家族

荣氏家族
荣氏兄弟
• 荣宗敬和荣德生,江苏无锡荣巷人, 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早年在钱 庄当过学徒,短短几年的钱庄学业 生涯,使荣氏兄弟在创业道路上迈 出了第一步。
•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旺, 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不如投 资实业。 • 当时,他们目睹免税的外国面粉大量进口,销 路甚畅,漏卮日盛,遂决定筹办面粉厂。 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 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 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更名为 “茂新”面粉厂。荣氏兄弟之后又创办多家企 业,是著名的民族企业家。
• 1946年,仅申新二、五厂两厂一年就 分红5次,荣家两房从中获利达30亿元 以上,折合黄金11000两以上。当时, 社会上流传着一个申新厂长赚了多少钱 的故事。这些半真半假的传闻,自然招 来了贪婪的目光。
荣家遭劫难
• 1946年4月,荣德生遭绑匪绑 票,荣家最终花费110万美元 (其中包含军警接连向荣家索 取的破案“酬金”共计60万美 元) • 时隔两年半,荣宗敬长子荣鸿 元因“私套外汇”又遭牢狱之 灾,被扣押77天,前后被勒去 财物折合50万美元。 • 荣德生四子荣毅仁在上海解放 3个月前被控“贪污罪”,被 法院勒索黄金10条、美金 5000。 • 荣德生三子荣一心赴港途中坠 机身亡。
• 虽然家业近毁,这个工商业家族仍然显示了顽强的生 存能力:上海租界内的申新二、九厂利用“孤岛”的 特殊繁荣时期,挂上外资牌,开足马力扩大再生产; 地处无锡的申三厂通过行贿敌伪关卡获得棉花、电力 等生产原料,在恶劣环境里坚持生产,荣德生在上海 每日通过电话遥控调度;内迁的申四、福五,历经艰 辛把机器设备运输到宝鸡和重庆,也在战时环境下获 取了丰厚利润。 • 乱世风雨中,荣氏家族非但未被击垮,反而获得了惊 人的财富,并借货币兑换,一举还清了所有的陈年旧 债。 8年之后,荣氏家族重新夺回对企业的控制权。

荣毅仁的生活事迹报告

荣毅仁的生活事迹报告

荣毅仁的生活事迹报告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荣家,就是在20世纪初崛起于无锡的中国最著名的现代工商业家族。

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便是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伯父荣宗敬(1873-1938年)雄才大略,父亲荣德生(1875-1952)讷于言而敏于行,平实勤励。

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经营后更名茂新面粉厂。

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中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新中国成立后,荣德生坚持留在大陆,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等职。

在半个世纪的工商生涯中,造就了实力雄厚、散布全球的工商业家族网络。

创建国际信托帝国荣毅仁生于1916年,1937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正值口本全面侵华。

荣宗敬自上:海避居香港,次年2月不幸病逝。

年仅弱冠的荣毅,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人的家族企业。

先后在无锡茂新面粉公司任助理、经理,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上海三新银行董事、经理,逐渐成为柴氏二十多个家族企业的代表。

建国前夕,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其他资木家一样,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决定留下来。

1956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普遍的尊重。

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以老市长身份,为荣毅仁助选上海副市长,“因为他既爱国乂有本领,应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1957年后,荣毅仁出任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在文革中,荣毅仁身处逆境,英雄无用武之地。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荣毅仁开始了新生。

为了探索国际经济合作之道,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于1979年10月成立了一个直属国务院的CITIC投资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吁请保留原汉口福新第五面粉厂部分老建筑

吁请保留原汉口福新第五面粉厂部分老建筑

方 玲(方育庚之女,江岸区委退休干部)
杨世栗(方育庚女婿,方玲丈夫)
杨子剑(方育庚外孙)
龚俊逸(龚培卿之子)
龚丽霞(龚培卿之女)
华渝生(华煜卿之子)
华楚珩(华煜卿之女,武汉市人大常委、武汉市民建副主委)
华觉本(华涤生之子)
林佑莹(华涤生儿媳,华觉本妻子)
华 雄(华涤生之孙)
吴济华(厉无咎女婿,厉筱玲丈夫,台湾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暨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长、高雄捷运公司董事长)
பைடு நூலகம்
方 涛(方育庚之子,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退休高工)
方 骏(方育庚之子)
李玉新(方育庚儿媳,方骏妻子)
方 玥(方育庚之孙女)
方 明(方育庚之子)
胡俊新(方育庚儿媳,方明妻子)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同为荣氏产业的福新面粉一厂和申新九厂老厂房都已作为近代轻工业博物馆和创意产业基地被保留下来。现在那里已成为国际知名广告、时装和箱包设计基地。此外,无锡的茂新面粉厂等荣家企业工业遗产,也得到了妥善保护和利用。上海、无锡等地的的经验和成功作法,值得武汉借鉴和反思。
令人十分关注的是,随着武汉一面粉厂宣布破产、拆迁,原福新第五面粉厂延续近百年的档案处于无人接收的状况。原武汉第三棉纺织厂的档案曾被当作废品售卖或抛弃,部分文件流落武汉及京、沪等地古董市场,被收藏家视为珍品。李国伟先生之子李元骏老先生近日以八十八岁高龄携夫人林建华女士重返武汉,他们表示,这些档案是李国伟先生响应党的号召,与在武汉的荣氏工厂、企业一并交给国家的财产,按国际通常做法,现在这些珍贵历史资料应交武汉的大专院校保管,留待后人研究。李先生并表示,他愿意支持武汉大学“设立(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收集历史遗留珍贵资料供社会大众参考引用。”

荣氏家族发展史

荣氏家族发展史

荣氏兄弟,兄荣宗锦,字宗敬:弟荣宗絵,字徳生,江苏无锡人。

兄弟二人读过五六年私塾,十四五岁到上海钱庄做学徒,1896年和父亲荣熙泰在上海开办广生钱庄,1900年在无锡筹办保兴面粉厂,1905年在无锡筹办振新纱厂。

荣氏兄弟鼎盛时期在上海、无锡、汉口、济南拥有4家茂新而粉厂、8家福新而粉厂和9 家申新纺织厂等21家企业,成为一代“而粉大王”和“纺织大王“。

他们在无锡创办私立公益学校和竞化女子学校8家、私立公益工商中学、豁然洞读书处、江南大学,以及梅园、大公图书馆等,并捐款修建许多桥梁、道路。

1957年初,毛泽东对陈毅等人说:“这荣家是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际上称得起财团的,我国恐怕也没有几家子。

“1986年,邓小平接见荣家后人时说:“从历史上讲,荣家在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上是有功的,对中华民族作出了贡献。

"荣氏兄弟,衣食上拥有半个中国文/傅国涌兴办实业,“吃着两门最妥”荣家兄弟为什么会走上实业之路?荣宗敬说自己年轻时崇拜张審,认为只有多办工厂,发展工业,才能“杜侵略"、“抵外货”。

《茂福申新卅周年纪念册》中有一篇《总经理自述》说到他的创业动机,主要是受到洋粉、洋纱倾销中国的刺激,认为衣食是人生基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就是多办而粉厂、纺织厂。

荣家兄弟十四五岁到上海钱庄做学徒,待遇都是压岁钱2元,月规钱200文。

1896年, 荣氏父子和他人合资,在上海开了一家小小的广生钱庄,股本只有3000两,其中荣家占一半。

这年哥哥宗敬24岁,弟弟徳生22岁。

1898年,合伙人因3年无利退股,广生钱庄从此成为荣家独资,荣氏兄弟以后把这一年作为纪念荣家企业周年的起点。

荣氏兄弟为什么会首先选择而粉?荣徳生做了几年钱庄学徒,到广东的税务机关当差(厘金局做帮账),来往于广东、香港,看到兴办实业有大利可图,于是萌生出自办的念头。

经过留心观察,他确怎,纟11——火柴,黑——煤,白——面粉和纱,都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其中做而粉最好,因为他发现在204种商品过境税中,只有而粉进口可以免税,说是供应外侨的“洋人食品”。

荣毅仁家族的百年兴衰

荣毅仁家族的百年兴衰
期间,荣德生南下广东呆了一年,广东人思想活跃, 敢于开拓,善于经营,使荣德生大受启发。他发现, 从外国进口物资中,面粉的量是最大的,尤其在兵 荒马乱的年代,销路非常好
荣德生看出了面粉行业的商机,当他把这一想法告 诉荣宗敬时,兄弟俩一拍即合。20世纪的第一个年 头,荣氏家族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
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荣家 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 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 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 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到 抗战前,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 14家,另外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 厂。
民族资本家的风雨飘摇
山大(威海)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 本家的首户,中国在 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 财团的,就只有他们 一家。”
面粉大王、棉纱大 王、红色资本家、 中国首富。
毛泽东一生唯一视察过一家私人 工厂,那就是荣氏的上海申新九 厂。
1986年6月,荣氏 家族分布与世界各 地的四百多名亲属 连同国内的一百多 人在北京大团聚,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 堂亲自会见荣氏亲 属,并发表讲话。 邓小平会见一个家 族中如此众多的客 人也是他一生中唯 一的一次。
成疾,撒手离世。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想通过国民政府
向日本索取荣家企业在战争中的损失
赔偿,同时还想通过得到国民政府的
帮助来发展荣家企业。 1946年荣德
生遭绑架,荣家为救他竟被上海国民
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企业发展
陷入困境,荣德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幻
想完全破灭了。
1949年,国民党政权倒台前夕,荣氏家族内部出现了大震荡, 这一年也是个分水岭,荣家由此走向低潮。国民政府在前一年 推行币值改革和限价政策,不久就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上 海经济渐趋瘫痪。 上海产业界于是纷纷迁资海外,寻求新出路。1948年11月,荣 宗敬的长子荣鸿元因套购外汇被国民党政府判处缓刑,后交了 100万美元才算了结,情绪一度陷入低潮,不久就将鸿丰二厂 纱机及设备售与大安纱厂,他则去香港另设大元纱厂,最后远 走巴西,1990年客死他乡。其弟荣鸿三、荣鸿庆和荣德生之子 荣尔仁、荣研仁等也先后离开上海。

中国期货祖师爷中国的“洛克菲勒”荣氏家族

中国期货祖师爷中国的“洛克菲勒”荣氏家族

中国期货祖师爷中国的“洛克菲勒”荣氏家族百年来,“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的洛克菲勒”,这样的王牌称号一直围绕着荣氏家族,他们在商场上纵横驰骋、独领风骚。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更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 百年中,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荣氏家族经历过多次常人难以想象的戏剧变幻,几番动荡,浮沉不已,但最终都能化险为夷。

出身贫寒十几岁便开始做学徒荣氏兄弟出身贫寒,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无锡遭遇战乱,其父荣熙泰的三个兄弟、二位伯父家的4个堂兄弟,都不幸被抓或被杀。

荣氏一门几乎灭绝,荣熙泰因为在上海铁铺当学徒才幸免于难,后安定下来相继生下荣宗敬、荣德生等兄妹四人。

但苦于家境贫寒,在兄弟俩十多岁时,父亲就让他们去广州、上海等地做学徒谋生。

创办广生钱庄后来,荣熙泰投到广东厘金局总办朱仲甫手下帮忙理账。

1895年荣熙泰因病离职回乡时,已有几千块银洋的积蓄,1896年,他与人合资在上海开设广生钱庄,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经理与会计。

荣熙泰一生勤恳踏实,他临终时嘱咐两个儿子,做生意切忌投机,要坚守踏实、稳健的行事作风。

两兄弟一直遵守父亲遗训,稳妥经营钱庄,从不投机倒把,几年后便掘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桶金,这也成为后来两兄弟创业的基础。

进军面粉行业荣德生南下广州时,看出了面粉行业的商机,他把这一想法告诉荣宗敬,兄弟俩一拍即合。

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荣氏家族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在无锡西门外的太保墩创办了保兴面粉厂,有保证兴旺的意思,这是无锡历史上第二家近代企业。

17亩地皮,四部法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就已经是面粉厂的全部家当。

陷入风水官司风波荣氏兄弟的工厂创办并不顺利,当时无锡乡绅联名告保兴面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知县谕令责成面粉厂饬迁移。

消息一出,纷纷传言荣氏兄弟建面粉厂触怒了乡绅办不下去了;股东们也来询问,有的甚至萌生退缩之意。

历史人物: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简介

历史人物: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简介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简介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荣宗敬(1873—1938年)、荣德生(1875—1952年),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兄弟二人从十几岁起,就在上海学徒。

1896年,随其父与人合资开办钱庄,开始了经营生涯。

1902年,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德生任经理,宗敬在上海任批发经理。

1907年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

1912年,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

1915年,荣氏兄弟又投资创办了中新纱厂,不久扩展为两个纱厂。

经过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其拥有的纱厂,也达4个。

荣氏家族成为当时中国有名的民族资本家。

陈启沅陈启沅(1834-1903),字芷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简村人,生于1834年四月十五日,清宣统二年《南海县志》载:“陈启沅少孤贫而好学,凡诸子百家、星学舆地诸书, 无不涉猎,尤精易理,性复颖悟,目光绝伦,深夜处暗室中能辩五色,曾以一麻子写百余字,一折扇写字汇全部,均楷法遒劲,行气整齐。

工绘事,尤善作蝴蝶,飞跃传神,以显微镜窥之,则蝶之两须,乃两绝句缀成,其裙翅皆韵语也,自刻小章径仅二分,中容百余字,见者咸以多才之士评之。

”少时涉猎诸子百家、星象舆地诸书,曾执教于村塾。

1859年赴安南(今越南)佐兄料理商务,经商致富。

1872年回国。

翌年,在南海西樵乡简村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

该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雇工人六、七百人,出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

1881年该厂因同业竞争,被视为异端,南海知县下令停产。

遂将丝厂迁至澳门,初名和昌,后改名复和隆,历4年多时间。

1885年复将丝厂迁回南海简村,改名世昌纶,继续经营。

他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机器缫丝新理念,自行设计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机器缫丝设备——机汽大偈机汽单车,并致力推广应用,促进了当时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种桑养蚕业(农业)、机器缫丝业(工业)、生丝贸易业(商业)的经济新增长点。

上海的故事(三十)“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与上海往事】阜丰福新面粉厂旧址

上海的故事(三十)“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与上海往事】阜丰福新面粉厂旧址

上海的故事(三十)“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与上海往事】阜丰福新面粉厂旧址上海的故事(三十)“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与上海往事】阜丰福新面粉厂旧址“红色资本家”知道莫干山路120号要拆迁了,心存留恋休息天再次去了一次莫干山路。

阜丰福新面粉厂,厂址普陀区莫干山路120号。

1966年改名为上海面粉厂。

【摘要:位于莫干山路120号,属于工业建筑,荣毅仁姐荣漱仁创办,通和洋行设计,1913-1930年建造。

】走进120号中间零零星星散落着的是几座故风犹在的老房子,高出部分立面有典型巴洛克装饰。

小包装面粉仓库砖木结构,清水青砖墙,红砖墙墩。

七厂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形体简洁。

面粉工业发展史陈列馆砖木结构,外立面为青红砖相间砌筑,底层拱券门、窗,以上各层弧形券窗,柱墩与梁交接处由铁件铆固。

办公楼砖木结构,正面中部为复合柱式门廊,中间檐部饰有巴洛克山墙花;内有中国式天井。

主楼门外葱葱的树叶,撩拨着人们对荣氏家族在上海最早的产业之一——面粉厂的回忆,这里曾是我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荣家、孙家等产业的聚集地,如今的上海面粉厂就正是由孙氏家族的阜丰机器面粉厂和荣氏家族的福新面粉厂发展而来。

阜丰机器面粉厂是民族资本家、光绪皇帝的老师孙家鼐的后辈创办的上海第一家机器面粉厂;无锡荣氏兄弟创办的上海福新面粉厂,是我国民族资本机制面粉工业中历史较久、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1913年创办,1914年后相继建起的第二、四、八面粉厂“雁列成一字长型……,“至于建筑之壮丽,规模之宏大,尤推各厂之冠”。

“同行本应是冤家,可荣毅仁的福新与阜丰两邻里却相处得非常融洽。

”实际上1937年,福新系面粉厂已经占当时上海全市日产能力的近60%多,是上海机器面粉工业中影响最大的企业,与阜丰面粉厂一起为上海面粉工业中的两大系统。

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福新开始了下坡路。

“荣毅仁是在解放后才正式管这边工厂的,1950年福新各厂决定聘请荣毅仁为福新面粉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代总经理”,荣毅仁“红色资本家”的称呼也正因为面粉厂而来。

绝处逢生——荣氏集团创业史

绝处逢生——荣氏集团创业史

绝处逢生——荣氏集团创业史作者:张忆安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01期谈起中国近代工商业,荣氏家族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这个家族在二十世纪初传奇般崛起,他们在近代工商业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仍是绝大多数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

1922年,荣家手握十二个粉厂,高峰时日产量超过七万包。

生产的“兵船”牌面粉行销大江南北,在当时中国商业系统销售的面粉中占到了29%的总份额。

同时,荣氏的棉纱企业也风光无限。

可仅仅20年前,荣家却穷到连办第一家粉厂的资本都凑不出,荣德生急得要走绝路。

实际上荣家面临的绝境远不止这一次,荣氏集团的建立,几乎就是一部绝处逢生的历史。

一创建荣氏家族企业的是兄弟俩,哥哥荣宗敬,弟弟荣德生。

这对兄弟很有意思,他们无论形象还是性格都截然不同。

荣宗敬从13岁起就摸爬滚打于上海的十里洋场中,他整天西装革履,发蜡铮亮,一副大上海生意人派头。

因为长期在金融界历练,荣宗敬深谙资本运作规律,勇于投机,敢负债经营,擅长把握住一切扩张机会,但多少有点以商业冒险为乐趣。

弟弟荣德生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父兄的卵翼之下,成长过程比较稳定,脾气要温和一些,长得慈眉善目,喜欢穿长衫,端紫砂壶,像个农家野老,做起事情来比哥哥要按部就班。

对待钱财他更加保守,属于一个钱掰成几瓣花的人。

说起来,荣家崛起的最初基业保兴粉厂就是靠了兄弟二人共同努力才打开局面的。

荣家兄弟的父亲荣熙泰早年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小小的广生钱庄。

荣熙泰去世后,荣宗敬留在上海打理钱庄,荣德生则应父亲老友之邀,南下广东去当了三河口厘金局总帐。

在广东,荣德生见识了外轮运进中国的机制面粉,他预料这种“质细色白”质量上乘的面粉必将取代土制面粉,萌生开办粉厂之意。

1900年庚子国变之际,荣德生借口时局紧张,母亲催促,毅然离开收入不错的厘金局,回到无锡,打算兴办实业。

靠着荣宗敬透支储户存款,加上父亲的老朋友,厘金局前总办朱仲甫鼎立相助,兄弟俩凑齐资金购买了一套当时最便宜的,英国机器带法国石磨的洋粉机,着手建厂。

荣氏家族之面粉厂

荣氏家族之面粉厂

荣氏家族之面粉厂
原“茂新面粉厂”
现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门外
1900年,荣德生回无锡时途经香港,他看到码头上雪白一片,层层叠叠十分壮观,原来是进口的面粉正在卸货,这不禁让荣德生感慨不已,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也广产小麦,却要如此仰食于人!恰在如今,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接着确实是八国联军入侵,在如此的情势下,荣德生只得滞留上海。

在上海,荣德生发明,当时特别多行业都不免凋敝,唯独面粉业却十分兴旺。

大概越是兵荒马乱的时期,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越为急迫。

同样的,荣宗敬在天津进货时也发明了这一点,兄弟二人一拍即合,决心要开办面粉厂,同时暗地发誓一定要办出比洋人更大更好的面粉厂。

1901年,荣氏主持的“保兴面粉厂”在无锡动工,这是荣氏家族兴起的第一步。

17亩地皮,四部法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这是面粉厂的所有家当。

荣氏创办面粉厂,特别快就迎来了进展契机。

1904年,为争夺中国东北,日俄战争爆发,导致俄国人在东北开办的面粉厂纷纷关门,这使得面粉的产量下降,价格上升。

看到赚钱的良机,荣氏兄弟决定扩大生产,将利润不断投入引进设备和开办新厂,短短数年间,荣氏的面粉厂就进展到12家,所产面粉占全国产量的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让荣氏企业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一战使得欧洲各国忙于战争,不仅无力插手东亚事务,而且其本身因粮食减产,纷纷向中国购买面粉,荣氏的面粉厂一接订单确实是几万包,乃至几十万包,荣氏面粉行销海外,畅通无阻,盈利丰厚。

荣家企业的扬麦机。

抗日时期民族工业作文素材

抗日时期民族工业作文素材

抗日时期民族工业作文素材《抗日时期的民族工业:不屈的挣扎与希望》素材一《荣氏企业:夹缝中的顽强》在抗日时期,民族工业那可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就说荣氏企业,这荣家的企业原本那可是蒸蒸日上啊,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

荣氏家族开了好多面粉厂和纺织厂。

比如说他们的面粉厂,那大机器轰隆隆一转,面粉就像雪花似的生产出来。

可是日本鬼子一来,这好日子就到头了。

日本侵略者控制了很多物资,面粉厂想要原料,那可太难了。

就像一个人饿极了,却被人把食物藏起来一样。

我听说有次在一个荣氏面粉厂,运输原料的车被日本兵拦住了。

那日本兵横得很,就是不让车走。

司机急得满头大汗,求爷爷告奶奶的,可日本兵就像听不懂人话一样。

厂里的工人们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他们也没辙,只能把车停在路边,等日本人走了再想办法。

这还不算完,在市场上,荣氏企业的面粉还得和日本倾销的那些低价劣质面粉竞争。

但即便这样,荣氏家族也没放弃,想法设法地坚持着,从一些小商贩那里收购零零散散的原料,维持着半停工的生产,这就是一种坚韧,咬着牙也要抗争到底。

素材二《侯德榜和永利碱厂:智慧与骨气》再说说侯德榜的永利碱厂吧。

那碱厂可是咱中国人自己智慧的结晶。

侯德榜那可是个厉害人物,本来碱厂生产的碱质量相当不错。

但是呢,这抗战爆发了,就像一场暴风雨突然席卷而来。

永利碱厂所在的地方岌岌可危。

日本人盯上了这个碱厂,想着把它据为己有。

侯德榜心里那肯定是一万个不愿意。

他就像一个护着宝贝的守护者。

我听说啊,当时侯德榜为了不让日本人得逞,带着技术人员和工人,在战火纷飞中把很多重要的设备拆卸下来,要转移。

那过程可太艰难了,大设备又重又不好搬。

有的机器零件拆下来就散了,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拿着那些零件,就像捧着稀世珍宝。

一路上,天上还有日本飞机时不时地轰炸扫射。

可是,就是在这样危险紧迫的情况下,他们硬是把设备转移走了。

到了后方又重新建立起碱厂,继续生产,继续为抗战贡献力量。

侯德榜这种骨气,那可真是给咱民族工业长脸。

光复路荣氏面粉厂

光复路荣氏面粉厂

光复路荣氏面粉厂荣宗敬、荣德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族企业家。

他们主要经营面粉厂、纺织厂,被人称为“面粉大王”和“纺织巨子”。

1902年,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荣德生任经理,荣宗敬在上海任批发经理。

1907年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

1912年,兄弟合资首次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

这是当时中国较高的工业建筑。

是荣氏企业集团在上海立足之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

1915年,荣氏兄弟又投资创办了中新纱厂,不久扩展为两个纱厂福新面粉厂(仓库)位于光复路423号—433号,由1号房(光复路423~433号)和2号房(长安路101号)组成,房屋均为砖木结构房屋。

1号房外墙为青砖、红砖清水墙,红砖主要为立柱及装饰线条,坡屋顶,一层采用砖柱、木梁承重,二层采用木柱、木梁承重。

2号房外墙原为青砖、红砖清水墙,红砖主要为立柱及装饰线条,坡屋顶,由于墙体风化目前外墙面主要改为混合砂浆,一层采用砖柱、木梁承重,二层采用木柱、木梁承重。

2005年10月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福新面粉厂机器全是美货,每日夜出粉4800包。

当时,福新面粉厂的有利条件是利用无锡茂新厂“绿兵船”商标。

“兵船”牌面粉早已著名,福新厂创办后,因为与茂新是兄弟企业,都是荣宗敬一手主持,所以福新也用“绿兵船”商标,福新由此生意兴隆。

谁料福新一厂于1922年失慎被焚,即以毗邻的三厂和六厂合并改为福新一厂,至今人走楼空,旧址仍存。

上海福新面粉厂老厂房历经漫长的岁月消磨,满目沧桑,屹立在苏州河畔。

仔细辨认,厂房墙壁上依稀可见“福新面粉厂”和“福新面粉公司”字样。

这栋建筑的年龄到今年正好是110周年。

站在苏州河边,想到百多年以前,苏州河两岸为什么会拥有众多的纺织厂、面粉厂?应该是看重苏州河这一天然的运输优势吧。

荣氏家族的“衣食”生意经

荣氏家族的“衣食”生意经

荣氏家族的“衣食”生意经■文/苏小小1873年9月23日,无锡荣巷的荣熙泰家,第一个儿子荣宗敬出世了;时隔两年,1875年8月4日,第二个儿子荣德生也来到了人间。

荣家祖上做过大官,可到了荣熙泰这一代家境变差,他长年在外给商家当账房先生,或给官僚当师爷,勉强养家糊口。

但他的这两个儿子,后来竟成为中国著名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其长子荣宗敬从小心胸开朗,雄心勃勃,次子荣德生相反,性情憨厚温和,少言少语,直到5岁才开口说话,邻居们戏称为“二木头”。

1886年,13岁的荣宗敬不得不离开学堂,帮助父亲支撑家庭。

小小年纪的他独自扛着铺盖卷闯进大上海,在南市区一家铁锚厂当学徒,之后,又进了永安街豫源钱庄。

1889年,通顺钱庄开业,荣宗敬亦为弟弟谋得了一个学徒的机会,14岁的荣德生乘着小木船也摇进了大上海。

开设钱庄1891年,荣宗敬学徒满师,经人介绍进入上海南市森泰蓉钱庄当跑街,负责在无锡、江阴、宜兴三个地区联系客户、发展业务。

两年后,荣德生也学徒满师,当时父亲正在广东为当税务官的姑父朱仲甫管账,前去帮忙的他开始学习一些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经验。

好景不长,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荣宗敬和荣德生先后失业回家。

1896年初,荣宗敬跟父亲来到上海,重新寻找职业,这时上海已经是中国商业经济的中心,从事金融业的朋友大多发了财,许多人劝他们不要再去给人家做帮手,干脆自己开一家钱庄。

荣熙泰想,办钱庄开支不算太大,管理也不复杂,两个儿子又都是钱庄学徒出身,只要筹集到一定的股本,拉到一批客户,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因此他下了决心,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又找几位朋友合伙,在上海鸿升码头开办了广生钱庄,让荣宗敬当经理,荣德生管正账。

荣宗敬虽初次当家,但显得十分老练,仅仅一个月后,广生钱庄又在无锡设立了分庄,由荣德生任经理。

第二年,上海的金融业经历了一场风波,广生钱庄的几位合伙人唯恐赔了老本,急急忙忙抽回股本。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俩咬紧牙关,将别人的股金全数退回,独资接办了广生钱庄。

苏州河畔“民族工业标本”,福新第三面粉厂变迁史

苏州河畔“民族工业标本”,福新第三面粉厂变迁史

苏州河畔“民族工业标本”,福新第三面粉厂变迁史
2009——福新第三面粉厂
苏州河畔“民族工业标本”
平移距离:50米
上世纪20年代初,“三新财团”是个让人刮目相看的词汇,是著名红色资本家族荣氏兄弟数十年培育的茂新、福新、申新的统称,财团雄踞面粉、棉纱两界,分别占据全国明矾、棉纱产能的1/4和2/7。

如今矗立在苏州河畔的“福新面粉厂”就是荣氏家族在北京的产业发展产业之一。

这栋建于1916年的古老建筑,承载辉煌着荣氏家族的如今辉煌,被建筑专家称为“上海民族工业起源和发展的标本”。

2009年,苏州河畔的光复西路畔需要拓宽,面粉厂正好位于拓宽正巧工程范围内,同时建筑因离西康路桥过近而被遮挡,观赏效果不佳。

因此这次的工程建设不仅工程包含了平移,还要旋转,才能将建筑更醒目地矗立在醒目苏州河口。

面粉厂先向西平移动了10米,到位后再顺时针旋转16度,使老迈建筑达到了使到外界观赏视角的最佳点。

这次工程平移总长达到了50米,从上到下整个施工规模仅次于音乐厅平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氏家族之面粉厂
原“茂新面粉厂”
现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门外
1900年,荣德生回无锡时途经香港,他看到码头上雪白一片,层层叠叠十分壮观,原来是进口的面粉正在卸货,这不禁让荣德生感慨不已,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也广产小麦,却要如此仰食于人!恰在如今,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接着确实是八国联军入侵,在如此的情势下,荣德生只得滞留上海。

在上海,荣德生发明,当时特别多行业都不免凋敝,唯独面粉业却十分兴旺。

大概越是兵荒马乱的时期,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越为急迫。

同样的,荣宗敬在天津进货时也发明了这一点,兄弟二人一拍即合,决心要开办面粉厂,同时暗地发誓一定要办出比洋人更大更好的面粉厂。

1901年,荣氏主持的“保兴面粉厂”在无锡动工,这是荣氏家族兴起的第一步。

17亩地皮,四部法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这是面粉厂的所有家当。

荣氏创办面粉厂,特别快就迎来了进展契机。

1904年,为争夺中国东北,日俄战争爆发,导致俄国人在东北开办的面粉厂纷纷关门,这使得面粉的产量下降,价格上升。

看到赚钱的良机,荣氏兄弟决定扩大生产,将利润不断投入引进设备和开办新厂,短短数年间,荣氏的面粉厂就进展到12家,所产面粉占全国产量的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让荣氏企业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一战使得欧洲各国忙于战争,不仅无力插手东亚事务,而且其本身因粮食减产,纷纷向中国购买面粉,荣氏的面粉厂一接订单确实是几万包,乃至几十万包,荣氏面粉行销海外,畅通无阻,盈利丰厚。

荣家企业的扬麦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