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其心理护理干预
创伤性截瘫患者心理问题及其康复干预措施
创伤性截瘫患者心理问题及其康复干预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截瘫心理问题康复干预措施脊椎骨折常并发脊髓损伤后导致肢体截瘫,是脊椎外科中一种严重的创伤。
因创伤多来自突发意外事故(如车祸、高空坠落、运动损伤等),不仅使患者面临终身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
对创伤性截瘫患者不同心理应激变化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使其建立积极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其预后及其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1 临床资料2007年-2009年,我科收治创伤性截瘫患者34例,其中男32例,女2例,年龄20-70岁。
由颈椎损伤引起13例,胸、腰椎损伤引起者21例。
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易怒、消极悲观、依赖心理。
2 心理问题2.1恐惧心理患者遭受意外事故,具有突然性和意外性,缺乏心理适应过程。
当得知疾病会导致残疾或死亡时,往往难以接受,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易怒、绝望、恐惧、不知所措,对立行为和不同程度的失眠。
2.2否认心里患者及家属充满者幻想,迫切要求尽快手术解除病痛,早日康复治愈出院。
2.3自卑心理患者因突然丧失自理能力,必须接受他人照顾,加上创伤后自我形象紊乱,自尊心受到伤害,会产生自卑感。
2.4依赖心理患者在患病时自然会受到亲人和周围人们的照顾,成为人们关心、帮助的对象。
由于角色突然转换,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依赖行为,事事依赖别人,对身体功能的轻微变化异常敏感,以自我为中心,提出不合理要求增多。
3 心理康复干预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对护士的高度信任感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
要想取得患者的信任,就要同患者密切交往,缩短护患间的距离。
护士应关心、理解患者、以真诚的态度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
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要做到准确无误、娴熟、成功率高,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疑虑,增加其安全感,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
3.2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有效地宣泄是康复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
分析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其心理护理干预
分析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其心理护理干预摘要】目的:分析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并对其展开心理辅导,促进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截瘫患者,通过分析他们的心理表现,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截瘫患者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焦虑、恐惧、自卑的消极情绪;二是焦躁不安,冲动易怒。
三是孤独无助,有自杀倾向。
82例患者经过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后,截瘫患者的日常活动量评分以及抑郁状态评分均优于心理辅导前,心理干预前后差异明显(P<0.05)。
结论:针对截瘫患者要格外注重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调整患者消极悲观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健康、顽强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截瘫患者;心理表现;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3-0051-02截瘫一般是由于神经脊髓功能损伤导致双下肢神经运动功能、感觉以及自主功能障碍疾病,一般是由于脊柱骨折、肿瘤、椎管狭窄而压迫到脊髓而造成神经功能损伤[1]。
截瘫是一种严重的肢体残疾,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社会生存压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
因此探讨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于预防截瘫患者的心理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截瘫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7~66岁,平均年龄(36.2±7.2)岁。
致伤原因:高空坠落16例,车祸23例,重物砸伤23例。
1.2 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所选患者展开心理问题调查。
整理、分析并总结问卷调查资料,总结出截瘫患者主要呈现的心理特征,最后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日常活动量评分以及抑郁状态评分评估心理干预前后截瘫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2.0,计数资料采用x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
11 一 般 资料 20 — 1 20 一 2 我 院康 复科 住 院治 . 070 — o9 l在
表 1 截瘫 患 者 心理 需求 等级 调 查表
3 讨论
关 节挛 缩 、 制 痉 挛 的 发 生 ; 患 者 增 加 饮 水 量 , 止 泌 抑 嘱 防
尿 系 统 感 染 ; 作 饮 食 指 导 卡 片 发 给 患 者 , 导 其 合 理 饮 制 指
疗 患者 1 例 , 1 例 , 6 ; 龄2 4 岁 , 6 男 0 女 例 年 6 2 平均 3 岁 。 2
12 方 法 . 采 用 自设 问 卷 形 式 , 问 卷 内 容 通 过 查 阅 文 献
和对 部分 病 人进 行访 谈后 确 定 , 结合 专 家意 见最 终编 制 并 成正 式 问卷 。 问卷 由专人 统 一发 放 , 放 时讲解 清 楚每项 发 问题 及 填 表要 求 , 者 根 据 自己的 真 实情 况 , 问卷 中心 患 将 理 需 求 的内容 排 序 , 问卷 当场 回收 , 有效 回收率 10 0 %。
食, 以便 及 时 补充 训 练 时机 体 消 耗 的能 量 , 少并 发 症 的 减
发生。
33 重 视 家 庭 成 员 的 支 持 在 患 者 康 复 、 治 疗 中 的 作 用 .
平稳 、 脊柱 稳 定 后 , 早 对 患 者 进 行 康 复 训 练 , 与 治疗 尽 并 师相 互 沟通 , 患 者进 行 个 体化 评 估 , 定 出合 理 有 效 的 对 制 康 复 治 疗计 划 , 要 围绕 功 能 改善 、 偿 和 替 代 3 面进 主 代 方 行 , 针 对 性 地 展 开 肌 力 训 练 、 上 训 练 、 位 训 练 、 椅 有 垫 坐 轮 训 练 等 。做 此项 工 作 时 , 护人 员 要有 充 分 的 责任 心 , 医 做 好 每 一 个 患 者 的 功 能 锻 炼 指 导 工 作 , 终 教 会 患 者 掌 握 如 最
截瘫患者40例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及护理对策
poe i icnl cm ae i oebfr h aheuai ( 0 0 ) o c s n A cri e scooi l hr rvds n i t o p rdwt t s e e el d ct n P< . 1 .C nl i : codn t t yhl c a— g fa y hh o t o uo g oh p g ac
An ls s o n a e l d c t n 4 a in s wi a ape i n u sn o n e me s r s a y i fme t l at e u a i i 0 p t t t p r l g a a d n r i g c u t r a u e h h on e h
me s rs Me h d :T e p y h lgc lq e t n ar u v y w s c n u td t n e t ae 4 ain s t n e a d a d a ay e aue . t o s h s c oo ia u si n ie s r e a o d ce o i v si t 0 p t t o u d  ̄t n n n lz o g e
并 分 析 心理 特 殊 的 负性 反 应 , 据 患 者 的 心 理 特 点 进 行 心理 健 康 教 育 及 护 理 , 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后 2周 时 患 者 症 状 焦 根 观 虑 、 郁 状 态的 改 善 程 度 。 结 果 : 组 患 者症 状 焦 虑 、 郁 评 分 与 健 康 教 育 前 比较 显 著 改 善 ( 抑 本 抑 P<0 0 ) 结 论 : 据 截 .1 。 根
Wan e g M i—xing a
( h it epe o i lfSag a nc ai 。S ag a u n dn 100, hn ) T eFr ol sP H s t h ou nMuip ly h o unG a g og52 0 C ia pao i t
注重截肢患者的心理护
注重截肢患者的心理护近年来在交通事业、建筑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车祸、意外伤害以及工伤等外伤频频发生,对患者生命健康会产生较大影响。
在严重的外伤影响下,患者面临着截瘫的问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会带来较大伤害。
一些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倾向,加强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截瘫患者有哪些心理反应?1.入院后多数患者在得知自己需要截瘫后,会出现抵抗、绝望、难以接受现实等心理变化特征。
患者不肯配合手术治疗活动,且对周围的人群可能会充满敌意。
患者个人情绪暴躁、易怒,对社会、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也会增加了自责感。
2.术前截瘫患者多因为意外车祸或者机械损伤所造成,且多为青壮年人群。
在患者得知需要实施截瘫手术的情况下,会出现极度的恐慌、绝望感受,对前途充满担心,害怕面对各类问题,觉得自己会变成“残废”,担心被人嘲笑或者歧视,个人情绪比较低落,不愿意与他人交谈,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3.术中患者对截瘫手术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则会出现紧张、担心心理状态,担心手术是否能够成功,担心术后的并发症、后遗症等,内心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对医护人员的言行、表情等过度关注,直接影响着手术中麻醉的效果。
4.术后在截瘫后,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生活自理的能力等,出现颓废、抑郁的心理状态。
为个人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而担心,人生追求受到挫折,出现焦躁、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
截瘫患者认为自己变成了“残废”,毫无人生价值可言,还需要接受他人的照顾,担心失去亲朋好友,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难以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自信心匮乏。
5.出院后在出院后因为角色的转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受到了限制,亲人的关心、护理人员的照顾等,会使得患者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担心亲人的远离,害怕孤独,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
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有哪些?1.入院后的心理护理针对于截瘫患者而言,需要在明确其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发挥心理干预的价值。
外伤性截瘫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对策
外伤性截瘫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对策【摘要】目的:本研究试图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情况以及心理干预对策的内容,从而总结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不断提高治疗质量。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间的45例外伤性截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1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接受心理干预(观察组)。
比较分析了两组外伤性截瘫患者的SDS抑郁评分和SAS焦虑评分。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较低,这些差距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有效的,可以显著减轻他们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这为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
【关键词】外伤性截瘫;心理特征;心理干预;对策外伤性截瘫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常常导致患者面临身体功能丧失和生活环境改变等挑战。
在康复过程中,外伤性截瘫患者面临着许多心理困境,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对策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手段,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1]。
许多学者和临床实践者已经开始关注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其对康复过程的影响。
这些研究发现,外伤性截瘫患者在不同的康复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针对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困境,心理干预对策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心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困境,并促进他们的心理康复。
针对不同的康复阶段,心理干预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可以注重提供心理支持和与患者建立稳定的治疗关系,帮助他们应对长期困境并调整生活态度。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外伤性截瘫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并探讨对应的心理干预对策。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的样本为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
种 不正 确 的心理 状态 , 不 克 服 , 使 以 后 的心 理 康 复 治疗 难 以达 到 目 如 将 的 。只 有充分 、 如实 的让 患者 认识 , 并针 对 其 产生 的 情绪 障 碍 , 时实施 及 有 目的 的心理 护理 , 才能充 分 发挥个 人 的主观 能动性 。 3 4 预 防并 发 症 : . 并发 症 既可 严重 地 影 响患 者 的功 能 恢 复 , 可 导 又 致患 者死 亡 , 时还 可严重 摧残 患者 仅存 的一点 信心 , 患者 心理 无 疑是 同 对 再次 的打 击 。因此 要做好 肺 部感染 、 褥疮 、 尿系感 染 、 泌 便秘 、 肢体 功 能障 碍等 主要 并发症 的 预防 和护 理 3 5 技 能训练 : . 对瘫 痪患 者康 复 工作 的 目的 。 是尽 最 大 可 能使 每 一 名 患者 的功 能都 能够恢 复 到接 近正 常 的水 平 , 以便 回 归家 庭 , 回归 社 会 。 因此必 须使 患者 对 自我价 值有 个正 确 的估 计 , 将 来 制订 合 理 的生 活 计 为 划作 准 备 。在 恢 复期除 了积 极进 行功 能训 练 , 动疗 法 和生 活训练 以外 , 运 要特 别 重视技 能训 练 , 护理 人员 应 给予积 极 的配合 与指导 。 患者 得 到最 使
ma i h r p sc n u ie t ie s ,a s e d e o e y Th u h ra c r i g t h h r ce i t s a d e t n lc a g si a in s wih d fe e t t t e a y i o d cv O d s a e p e y r c v r . c e a t o c o d n o t e c a a t r i n mo i a h n e n p te t t ifr n s c o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国内统计发现,近年来外伤性截瘫患者数量有上升趋势,致伤原因中,机动车车祸造成约占60%,摔伤、运动损伤等其他原因造成约占40%。
外伤性截瘫病人多为中、青年,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患者情绪极不稳定,病人的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影响甚大。
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的言语、表情、行为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和认识,减轻病人的痛苦,帮助他们建立最佳的心理状态,以利治疗和康复。
临床资料本组外伤性截瘫患者16例,年龄21~52岁,男11例,女5例;颈椎骨折截瘫者6例,腰、胸椎骨折致截瘫者10例。
心理特点:①恐惧、焦虑:外伤性截瘫常常是突发的,病人毫无思想准备,往往被突如其来的事故所惊呆,不知所措,担心自己会变成残废、生活不能自理,加上周围人的惊慌,入院后周围环境的陌生,肉体上又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使患者倍感恐惧和焦虑。
②渴望、要求:患者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病情的预后,迫切地向医生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医生用一切办法治好自己的病,对各种治疗方案都抱有极大的希望。
③抑郁、愤怒: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症状不见好转,亲人焦虑的目光和疲惫的神情、经济收入的减少、医疗费用的增加、连累亲人等,使患者十分痛苦,感到自己很不幸运,很恼火,考虑到以后的生活,对家庭、社会造成的负担,回忆以前走过的路,因此,整日忧心忡忡,处在矛盾的心态中,病人变得不通情达理,经常迁怒于家属,甚至医护人员。
④悲观、厌世:病人感到自己的康复没有希望,一切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事业和理想将成为泡影,逐渐变得消沉和绝望,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拒绝继续接受治疗护理。
心理护理热情接待病人,稳定病人的情绪:病人遭受突如其来的心理及肉體上的创伤,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病人的心理状态。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做到态度和蔼、庄重大方,热情向病人介绍介绍周围的环境和同病室的病友,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各种治疗操作应向病人解释清楚。
解除疑虑:大多数病人对今后的生活及工作顾虑重重,怀疑自己能否正常工作与生活,对此,应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心理分析和护理
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心理分析和护理摘要】高位截瘫病人心理变化大,心理负担重,病人处于重度焦虑状态,因此心理康复是增强截瘫病人战胜伤残的关键。
通过对颈、胸椎骨折脱位并发高位截瘫患者11 例病人的临床护理,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分析,制定具体措施,进行心理治疗。
11例截瘫病人的心理障碍较入院时明显减轻。
【关键词】创伤高位截瘫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193-01颈、胸椎外伤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绝大多数是因为突然急性外伤,如各种事故、车祸、摔伤等严重脊髓损伤而导致。
伤情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还会继发其他并发症。
高位截瘫后随之而来的情绪变化和形形色色的异常心理反应。
因此心理康复是增强高位截瘫病人战胜伤残的关键。
对近两年来我科收治颈、胸椎骨折脱位并发高位截瘫患者11 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19~50岁。
骨折脱位发生在环椎2例,枢椎4例,C31例,C4~63例,C71例,均并发高位截瘫。
2 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病人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及手术恢复了脊柱的稳定性,对自己截瘫的现实从否认到逐渐承认,其心理适应一般都要经过痛苦期、达观期、悲观期或奋发期。
因此针对高位截瘫病人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和护理。
2.1 痛苦期、恐惧期的护理,截瘫初期,患者对病情了解很少,突然丧失诸方面的功能,被迫卧床,自理能力急速下降,此时便产生恐惧的心理,急切要求恢复正常的生存能力;病人精神上受到刺激,心理失去平衡,产生恐惧、焦虑,表现为激情,痛哭,不思茶饭,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对此,首先要倾听患者的诉说,对患者表现的恐惧、害怕,给予理解;对病人行为(危险与破坏性行为除外)要理解迁让。
护士应能理解病人因瘫痪的突然性、严重性及潜在的持久性而带来的心理负荷,此期过多的安慰鼓励,过亲的体贴关怀,会反遭病人拒绝与反感,只会加重其痛苦而不会立即减轻。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目的通过对脊髓损伤截瘫病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最大程度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用真挚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等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去护理每一位患者。
结果使患者认识到不良心理状态有碍于机体的康复,使其自觉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配合治疗与护理,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标签: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状态;护理对策心理护理指对心身病症过程中的心理反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它能充分调动患者的能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医疗预防价值[1]。
尤其是对截瘫病人的心理护理,对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其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针对2001~2005年收治的1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不同的心理应激变化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2],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8例,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30~78岁。
其截瘫程度不等,由颈椎损伤引起者8例,胸、腰椎引起者10例。
按Frankl 分级:A级8例,B 级4例,C级5例。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消极悲观等心理。
2患者的心理状态18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5~50天,未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肌力均达到一级以上的改善。
(1)紧张、恐惧心理:脊髓损伤病人多因事故如车祸、高空中坠落、运动损伤等原因,病人无精神上的准备,肉体承受较大的痛苦,面临致残和死亡的可能,由于求生愿望的驱使患者不免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担心病情、恐惧手术、惧怕痛苦,害怕从此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变成一个废人,使患者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表现出紧张恐惧的心理。
(2)焦虑、急躁心理:经过手术等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很快能站起来,大小便又不能自理。
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急躁的心理。
这主要源于患者对手术、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过高,急求康复的心理。
(3)抑郁、敏感心理:由于病情恢复较慢,加上经济上的负担,担心残疾后亲人会远离自己,害怕受到他人的冷落和鄙视,患者会产生敏感多疑、抑郁心理。
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和护理
摘 要 目 的 : 外 伤 性 截 瘫 患 者 的 心 理 状 况 进 行 调 查 , 对 以实 施 恰 当 的 医 疗 护 理 。 方 法 : 用 症 状 自评 量 表 ( C 一 采 S L
9 )对 9 0 , 8例 外 伤 性 截 瘫 患 者进 行 心 理 测 量 , 与 常 模 进 行 比 较 。结 果 : 伤 性 截 瘫 患 者 的 心 理 问题 主要 表 现 为焦 虑 、 并 外 抑 郁 和躯 体 化 症 状 ; 评 对 象 中心 理 问题 检 查 率 高 达 9 。结 论 : 伤 性 截 瘫 患 者 心 理 病 态 普遍 , 要 采 取 相 应 的护 测 3Pr c e i g o i ia e i ie J S p 2 0 , l1 . o e d n fCl c lM d cn , e . 0 8 Vo No 9 n 7
裂, 因此心理受到巨大打击, 给本人、 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 严重的问题。
表 2 外伤性截瘫患者 S I 9 C 0心理 问题 检 出情 况 一
战胜伤残, 达到从患者内因方面促进治疗和康复的目的。对
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 医护人员应多讲解一些疾病和伤残知
识, 克服不利于治疗的心理反应。对于原多从事体力劳动的 农民患者, 因易对治疗的功能恢复失去信心, 所以医护人员 可适当介绍一些相关的治疗成功的病例, 使患者在黑暗中见
分 类 例
表 1 外伤性截瘫患者 S L 9 C 一 0各 因 子 与 常 模 比较 ±S
工人 5 例, 7 农民 1 例, 8 学生 3例, 无业 2 例。 文化程度: 中专
以上者 2 例, 8 中学毕业者 5 例, 5 小学 1 5例。其截瘫程度不 等, 由颈椎损伤引起者 3 例 , 腰椎引起者 6 例。 Fa— 8 胸、 0 按 rn
截瘫患者心理衍变与护理措施
截瘫患者心理衍变与护理措施截瘫是由于脊髓损伤所导致的四肢或双下肢完全性或不完性运动功能障碍。
因发病患者多为青壮年,心理变化比较复杂。
我们在对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中,针对其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即:休克期、否认期、愤怒期、悲痛期和承受期[1]等心理变化过程,以沟通取得患者信任为基础,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护理和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并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一截瘫患者典型病例的心理衍变与康复护理报道如下。
1典型病例患者王某,男,28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在一次施工中,从高空坠落,导致双下肢完全性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悲观绝望,丧失生活的勇气,特别不配合治疗,经过治疗医院的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后,来我科进行康复。
最初患者对突然而来的横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时反应迟钝,属于心理休克期。
我们采用了支持性心理护理,每天我做完日常工作后,到患者房间,用热情、和蔼及真诚的态度与患者交谈,对他进行安慰、开导、关心。
刚开始患者对我所说的、所做的都很麻木,不理我,可是不管他的态度怎样,我每天都坚持去开导、关心他,并把他的病房按照家里的布置整理好,使他仍然有在家里的感觉,经过我细心的护理,他开始接受这飞来的横祸是事实。
此期过后,患者开始对伤残不能理解。
“昨天还一切正常呢,今天我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此为否认期。
我们慢慢开导患者,让他正视现实,对伤残要有正确的认识。
我们一方面采用疏导的方法,诱导他倾诉自己的想法,以达到疏通改善情绪的目的。
另一方面鼓励他多参加病房的各种康复讲座,多与这样的患者接触,让他知道,向他这样的患者也很多,尽快帮助患者度过该期。
否认期过后,患者进入愤怒期。
此时患者已经接受这个事实,但是性情变得粗暴蛮横,常常无缘无故就暴跳如雷,大发脾气,摔东西。
这时,我们除了做患者的思想工作,还要做患者家属的工作,要让家属了解,患者这样是一种病态,对患者的行为要给予理解、宽容,并适当地给患者提供一个发泄的机会,让患者把自己内心的不满和痛苦充分的发泄出去。
【推荐下载】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表现及护理
[键入文字]
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表现及护理
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
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表现及护理,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1.忧郁心理的表现及心理护理措施
(1)心理表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由于治疗显效慢、疗程长、长期卧床,患者双下肢功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功能几乎丧失,生活不能自理,面对这些现实,患者陷入考虑瘫统后的生活,高额的治疗费用,是否有必要再治疗等一系列的问题之中、由此导致失眠,不思言语、厌食等一系列的治疗障碍。
(2)心理护理的主要措施是:①护士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及时支持,劝解,心理疏导,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多和患者谈心,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现实,端正对疾病的态度,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
②引导家属积极解决医疗费用,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并且对家属如何照顾好病人的生活、加强与患者心理沟通进行辅导,让病人从抑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坚持康复训练,早日重返家庭和社会。
2.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心理护理措施
1。
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其心理护理
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其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截瘫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针对截瘫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
结果通过心理护理明显提高了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截瘫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截瘫心理表现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在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之中,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1]。
截瘫是一种严重的残疾,损伤平面以下肢体感觉和运动缺失,同时伴随有各种功能障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我们针对截瘫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及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使其顺利度过心身调节过程,重新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1 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形式1.1恐惧焦虑型由于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当意外事故,突发事件发生时,患者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表现为愤怒、绝望、焦虑、恐惧和不知所措,心理失去平衡。
1.2理想心理型表现为拒绝承认现实。
病人和家属充满着幻想,病人总认为自己会治愈出院。
1.3悲观失望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双下肢仍没有知觉,功能几乎丧失,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消极沮丧,甚至不配合治疗,有轻生的念头。
1.4默认迫切型多数病人能承认疾病的预后,积极配合治疗,经常反复询问自已的病情,迫切知道检查治疗的结果,期待治愈。
1.5依赖型病人的自理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这是个较漫长的时期,患者常表现为焦虑痛苦、失眠、抑郁、自我形象紊乱等等。
2 心理护理措施2.1由于截瘫患者发病突然,使患者的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加之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短期内治疗效果又不明显,护理人员应该对待患者态度要和蔼,在生活上做到周密的照顾,解除病人的顾虑,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定期不定时查看患者,并随时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及时让患者知晓病情治疗情况。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2014.05心理健康288外伤性截瘫多为青壮年,他们正处于生活与事业的巅峰时刻。
发病突然,病情严重,病程时间长,不但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心理上的阴霾挥之不去,病人产生剧烈的心理波动。
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特别是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可以重建患者的信心与自理能力。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38-57岁,平均年龄45岁;颈椎骨折并截瘫9例,胸椎骨折并截瘫7例,腰椎骨折并截瘫5例。
2 心理反应(1)恐惧焦虑。
瞬间发生的灾难使病人极度恐慌、焦躁,害怕失去事业、家庭,缺乏安全感,表现为烦躁、易怒、不知所措。
(2)否认与固执。
不承认身体上的疾患,对诊断质疑,不能理智地思考问题,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毫无思想准备,怀着侥幸的心理,主观上不接受患病的事实,拒绝他人的帮助。
(3)悲伤绝望。
因为疾病的沉重的打击,感觉自己是一个累赘。
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不可逆转,认为残废已成事实,感觉生不如死,失去活下去的动力,常常怨天尤人,感到老天对自己不公平,害怕疾病的进一步的折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敌视医务人员及家人,以此来宣泄对疾病的反抗情绪。
表现为暴躁、愤怒、拒绝治疗,或者表情淡漠、郁郁寡欢、沉默。
(4)无助和孤独。
病人对自身缺乏控制力,感到孤立无援,觉得人是如此脆弱与渺小,没有谁能分担自己的不幸与痛苦,是一种无能无力,无所适从的情绪反应。
(5)抑郁。
自身的疾病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健康,因病致郁,面对身体的残疾,表现为极度失落、忧伤、情绪低落、意志消退,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对生活及周围环境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余 涛铜梁县人民医院 重庆市 402560【摘 要】截瘫是由脊髓损伤所致,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障碍,反射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
外伤性截瘫多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跌伤及运动损伤所致,可使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截瘫;心理反应;护理干预失去兴趣。
(6)依赖。
由于疾病的原因,病人生活能力下降或丧失,需要依靠医护人员、家人、朋友的照顾与支持,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42例截瘫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42例截瘫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发表时间:2013-04-25T09:10:23.7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张彩英[导读] 截瘫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它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伤病的痛苦和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的一个重大打击。
张彩英(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 224300)【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041-02 截瘫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它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伤病的痛苦和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的一个重大打击。
本文对2001年至2011年入住我院42例截瘫患者的心理演变进行了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症施护,尽量降低由于疾病和致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病人能以较好的心态接受现实,配合治疗,促进身心两方面得以康复,对此类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42例,其中男35例,女7例,年龄27~72岁,平均3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5人,占35.7%,初中22人,占52.3%,初中以下5人,占12%,职业85%以上体力劳动者。
致病原因:42例中,车祸25例,高处坠下9例,其它所致8例。
经过治疗,病人有不同程度恢复者29例,而由于脊髓横断或脊髓空洞形成致终生截瘫13例。
1.2方法与结果访视护士按事先设定好的指导语,分别于病人入院24小时、一周、二周、出院前一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询问,分别填入我们自行设计的截瘫病人心理特征演变调查表,心理特征分5种类型记录[1]。
结果见表1。
表1 42例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演变调查表由表1看出:大部分病人于入院后即出现心理反应。
因此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有的不良的心理反应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出现心理演变的高峰期是在入院后1~2周,尤其是病情严重、恢复无望的病人,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和一些果断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在我们采取各种护理干预后,病人出院前心理反应大都趋于好转。
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体会
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体会
罗丽萍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 截瘫是由于脊髓损伤所造成的一种严重的致残疾病,多为意外事故的伤害,如交通事故、建筑事故等,也有脊髓疾患及其它原因.截瘫患者给国家、社会、家庭、个人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患者本身严重的身心伤害,都是难以估量的.我院近6年来共收治意外事故伤害所致的截瘫患者共20余人,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了解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恰当地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截瘫患者的身心康复.【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罗丽萍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县人民医院,湖南,邵阳,42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1;R682.2+2
【相关文献】
1.外伤性截瘫患者15例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 [J], 沈红英
2.外伤性截瘫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对策 [J], 孙晓洁
3.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J], 车小艳
4.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对策 [J], 李霞
5.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治疗 [J], 杨文清;郭克锋;王俊卿;朱银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伤性截瘫患者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措施
创伤性截瘫患者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措施作者:朱雪辉陈敬爱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19期朱雪辉陈敬爱(河北保定解放军二五二医院创伤二科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近年来随着车辆增多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创伤性骨折导致截瘫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使部分患者面临生命危险或终生残疾,少数患者来自突发意外事故[1]。
因此,做好截瘫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及干预护理是我们现代创伤科重要护理内容之一。
【关键词】创伤性截瘫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7(a)-0158-01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创伤性截瘫患者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1.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占82.3%,高处坠落伤占10.9%,重物砸伤占6.8%。
2 心理评估方法不同的年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程度产生的心理状态是相同的,但是针对老年患者比青年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农民失去劳动能力影响家庭经济收入等问题,接触,交谈建立信任的关系,使病人能更好地接受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还应注意在护理中主动使用非言语交流手段不仅能观察到患者不良心理变化,而且还能达到理想的心理治疗目的[2]。
3 患者相同的护理问题(1)焦虑:患者突如其来遭受严重创伤,此前对这突然的打击毫无思想准备,事情发生后一时之间不知所措,害怕自己会就此变成残废、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家庭、生活、事业受到影响,还担心治疗的效果和治疗的疗程等众多情况。
(2)绝望:经过住院治疗几日后,患者对自己疾病有了进一步了解,不愿面对和接受截瘫的现实,开始否认自己存在的价值[3]。
甚至少数有的患者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冲动:创伤患者大多由意外伤害所致,涉及对方来赔偿医疗费用的处理,家人要为此东奔西跑寻求关系与解决对策,问题的处理大多不是很顺利,甚至最后还要以法律的手段来来解决,这样使本来情绪悲观的截瘫患者心情更加烦躁不安,容易冲动,脾气暴躁[4]。
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
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心理变化,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心理变化过程,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
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结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及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创伤性;高位截瘫;心理;护理干预创伤性高位截瘫是一种严重的骨科外伤疾病,患者往往是从一个健康状态,直接变成高位截瘫,心理上难以接受,继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因素的存在,对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提升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治疗效果,必须对患者心理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0例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为例,探讨患者心理变化及护理措施,现将具体的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共计30例。
包括男性患者27例,女性3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2.5±6.8)岁。
在这30例患者中,有16例是由于交通事故致残、8例是由于高空坠落致残、4例是由于重物砸伤、2例塌方事故导致的。
1.2 患者心理分析第一,恐惧、焦虑。
高位截瘫患者最先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是恐惧,由于突然遭受不测,创伤伤及患者的脊髓,很多生活功能丧失。
同时,这一系列变化都是突如其来的,患者对自己伤势、生活等都会担心,担心自己会不会残废,还会担心自己伤病对家庭、亲人造成影响。
一旦患者出现这类心理变化,就会出现警惕、敏感、易怒等情绪,同时也会存在尿急、呼吸增快、血压升高、厌食等反应。
第二,抑郁、郁闷。
当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了解后,知道病情严重后,很长时间都无法接受事实。
在入院接受治疗后,患者下肢麻木,几乎丧失了下肢的所有功能,生活不便,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一片黑暗。
截瘫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截瘫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截瘫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截瘫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病人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析截瘫病人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截瘫病人;焦虑;抑郁;心理护理;护理满意度截瘫是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通常情况下由创伤性骨折引发。
近年来我国交通以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脊柱骨折脱位引发的截瘫病人显著增多,给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都带来严重的影响,病人一方面要承受身体痛苦,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心理打击,所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截瘫病人而言有重要的意义[1]。
我院在截瘫病人护理过程当中,在分析其心理特点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截瘫病人15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26岁。
截瘫原因方面,腰椎损伤83例,胸椎损伤42例,颈椎损伤25例。
将1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以及截瘫原因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护理。
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并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护理人员在病人病情平稳并且脊柱稳定之后,尽早鼓励病人开始康复训练,同时与治疗师加强沟通交流,对病人实形个体化的评估,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围绕患者的功能改善、替代以及代偿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进行垫上训练、肌力训练、坐位训练以及轮椅训练等[2]。
康复训练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高度负责,做好每个病人功能锻炼的指导工作,确保病人掌握在残疾状态下,尽可能利用残存功能以及神经反射建立再学习途径,最大限度实现生活自理,从而回归家庭以及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其心理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5-09-29T10:57:26.483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月第3期供稿作者:谢逍
[导读] 绵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截瘫一般是由于神经脊髓功能损伤导致双下肢神经运动功能、感觉以及自主功能障碍疾病。
谢逍
(绵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并对其展开心理辅导,促进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截瘫患者,通过分析他们的心理表现,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截瘫患者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焦虑、恐惧、自卑的消极情绪;二是焦躁不安,冲动易怒。
三是孤独无助,有自杀倾向。
82例患者经过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后,截瘫患者的日常活动量评分以及抑郁状态评分均优于心理辅导前,心理干预前后差异明显(P<0.05)。
结论:针对截瘫患者要格外注重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调整患者消极悲观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健康、顽强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截瘫患者;心理表现;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3-0051-02
截瘫一般是由于神经脊髓功能损伤导致双下肢神经运动功能、感觉以及自主功能障碍疾病,一般是由于脊柱骨折、肿瘤、椎管狭窄而压迫到脊髓而造成神经功能损伤[1]。
截瘫是一种严重的肢体残疾,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社会生存压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
因此探讨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于预防截瘫患者的心理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截瘫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7~66岁,平均年龄(36.2±7.2)岁。
致伤原因:高空坠落16例,车祸23例,重物砸伤23例。
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所选患者展开心理问题调查。
整理、分析并总结问卷调查资料,总结出截瘫患者主要呈现的心理特征,最后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日常活动量评分以及抑郁状态评分评估心理干预前后截瘫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2.0,计数资料采用x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2例患者经过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后,截瘫患者的日常活动量评分以及抑郁状态评分均优于心理辅导前,心理干预前后差异明显(P<0.05)。
表1 心理干预前后截瘫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x-±s)
心理干预日常活动量评分抑郁状态评分
心理干预前 44.6±2.3 0.72±0.03
心理干预后 58.9±2.5 0.42±0.04
P值 <0.05 <0.05
3.讨论
3.1 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
截瘫患者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焦虑、恐惧、自卑的消极情绪;截瘫患者由于肢体上的残缺,从此成为一级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的瘫痪之人,他们往往患病后由于自身家庭地位的转变、社会角色的转换等,这些心理问题会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焦虑、恐惧、愤怒、孤独等消极心理情绪[3]。
截瘫患者担心自己今后生活自理问题,进而表现出孤言少语、悲观郁闷、丧失信心等[4]。
二是焦躁不安,冲动易怒。
截瘫患者除了要担心自己的病情变化和生活自理问题外,还要忍受家人为自己的医药费东奔西跑,这种环境下,患者常常会焦躁不安、冲动易怒,不如意时常常恶言相向,无法积极配合治疗。
三是孤独无助,有自杀倾向。
截瘫患者由于肢体功能受限,除了与亲人、朋友接触外,和外面的世界几乎隔断,他们害怕别人冷落、鄙视、远离自己,进而产生孤独无助感,加之生活自理问题和家庭经济困难,患者会背负强大的精神压力,从而产生自杀心理。
3.2 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是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护人员要注重对截瘫患者的情感关怀,要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医患关系,用亲切、和缓的语调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语言交流时态度要真诚恳切,对待患者的提问要耐心细致地回答[5]。
要善于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病人的角度感受他们的身体疼痛和护理需求,让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是心理安慰与支持。
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对截瘫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倾听患者的心声,尽量聊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保持心态的平衡,保持心情的愉悦;并提倡家长积极参与,营造和谐的治疗环境,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参与家庭决策和社会活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心态,帮助患者减轻自身的心理负担,突出患者自身的家庭价值。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2例患者经过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后,截瘫患者的日常活动量评分以及抑郁状态评分均优于心理辅导前,心理干预前后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针对截瘫患者要格外注重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调整患者消极悲观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健康、顽强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于海霞,秦静,冷珊珊.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2011,03:224-225.
[2] 梁彩金,王笑英,刘韵.心理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9:93-94.
[3] 谢晴.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5:110-111.
[5] 李凡丽.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7: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