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文化习惯差异
中德传统节日文化对比
中德传统节日文化对比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信仰、价值观念和民俗风情。
中国和德国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些文化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德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对比分析。
中德传统节日文化的相似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日起源:中德传统节日文化大多起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德国的圣诞节都与冬季祭祀有关,人们通过祭祀祖先和神明来祈求平安与丰收。
2、家庭团聚:中德传统节日都强调家庭团聚和亲情的价值。
春节和圣诞节都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人们共享美食、庆祝团圆。
3、重视节日氛围:中德人民都注重节日氛围的营造,通过布置环境、制作美食、交换礼物等方式来增添节日气氛。
尽管中德传统节日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仍存在很大的差异。
以下是两个主要方面的对比:1、节日种类: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样,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而德国的传统节日主要集中在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基督教节日。
2、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大多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文化有关,强调天人合一、孝道等价值观念。
而德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则更多体现的是基督教文化,强调信仰、救赎和感恩。
中德传统节日文化对比的原因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背景:中国和德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这导致了它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的影响。
中国长期受到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而德国则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2、文化渊源: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也是导致传统节日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德国的汉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德国的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影响相对较小。
3、社会影响:中德两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也对其传统节日文化产生了影响。
中国的社会制度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而德国的社会制度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
德国人与中国人文化差异
这是一个德国华裔人画了一系列图来形象的表达他认为中国人与德国人的习惯差异,觉得不错,另加一点个人的观点。
蓝色代表德国人↓红色代表中国人↓1一日三餐德国人喜欢早、晩冷食,中午热食;中国人喜欢早、中、晩都要求热食。
...........-----------------------------@ssspc0206 2011-6-17 13:42:002人际关系这幅图认为是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
德国人交往讲究志趣相投,性格相近,有相通爱好的自然而然在一起交往,性质相对单纯些。
而中国人讲究功利性的人际关系,所以编织出一个复杂的人际网,很多时候明明觉得对方很讨厌,不是一路人没有共同语言,但觉得这个人能有价值“用的上”,就去满脸堆笑的交往,各自心里打着小算盘,相辅相成。
.....3天气和心情德国人喜欢晴天,讨厌雨天;中国人对晴天和雨天认为无所谓,不太影响心情。
-----------------------------@ssspc0206 2011-6-17 13:43:00-----------------------------4生活方式德国人崇尚自由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尤其有保持自己独立空间的强烈需要。
而中国人喜欢热闹,扎堆,害怕被孤立。
从某个角度讲,西方人更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5#回复作者:ssspc0206回复日期:2011-6-17 13:47:005交通工具这跟经济发展有关,但也跟公共意识,环保意识有关,德国人家家有汽车,休闲时尚也骑自行车;当然在中国,很多东西早失去了它工具的本质,人骑自行车看穷,贷款也要买汽车,做梦都想奔驰宝马,而形成一种炫耀的象征。
6#回复作者:ssspc0206回复日期:2011-6-17 13:48:006老人的生活这个图既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反映社会生活保障制度的差异。
7#回复作者:ssspc0206回复日期:2011-6-17 13:49:007自我德国人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特立独行和自信很正常;中国文化有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传统,人们喜欢随大流,集体大于自我。
中德文化与生活习惯差异
互相了解
中德两国人民可以通过互相了解对方的节日习俗,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中德节日文化交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口味偏清淡
德国菜口味偏清淡,调味品使用较少,强调食物本身的口感和味道。
德国饮食习惯
德国啤酒在中国流行
德国啤酒在中国逐渐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品尝和喜欢德国啤酒。
中德互相借鉴烹饪技巧
中德两国在烹饪技巧方面也有互相借鉴的情况,例如德国的烤肉技巧对中国烧烤文化有一定影响。
中式餐厅在德国受欢迎
随着中餐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式餐厅在德国开设,提供各种中国菜肴。
亲子关系
德国人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空间,而中国人可能更加开放和直接。
隐私观念
01
03
02
04
中德家庭观念比较
05
CHAPTER
中德教育观念差异
重视知识传授
中国教育体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
集体主义导向
中国教育强调集体主义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和纪律。
家庭期望
中国家庭普遍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较为普遍。
重视效率
德国社交习惯注重效率和实用性,在商务场合中尤其明显。
德国社交习惯
中德社交礼仪异同
称呼礼仪
在中国,人们通常根据辈分和年龄来互相称呼,而在德国则更注重对方的职位和身份。
送礼礼仪
在中国,送礼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而在德国则相对较少见。
餐桌礼仪
中德两国在餐桌礼仪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中国,让客人多吃菜是礼貌的表现,而在德国则更注重个人需求和喜好。
中德文化差异
中德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Germany and China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看到这组图,当时就和旁边的白人大妈一起笑歪了。
作者刘扬,生于北京,13岁时随父母迁居德国,后考入柏林艺术大学。
兰色是德国Blue stands for Germany,红色是中国Red stands for China1-一日三餐Three meals a day在德国,早、晚餐吃凉的食物,只有中午吃热的食物;而在中国,一日三餐都是吃热的食物。
In Germany, they make cold food for breakfast, hot food for lunch only; in China, Three meals a day are all eating hot food.2-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在德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点对点的,相互之间没有交叉,比较简单;而在中国人际关系是网络化的,趋于复杂化。
In German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re point to point, no cross each other, relatively simple; in China,it is a network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become complicated.3-心情和天气Mood and weather德国人不喜欢下雨天,而中国人则无所谓。
Germans do not like rainy days, while the Chinese do not care.4-生活方式lifestyle德国人喜欢独居,而中国人喜欢群居。
Germans like living alone, and the Chinese people like to live in groups.5-交通工具Transport德国的交通工具逐渐从汽车向自行车转移,而中国的交通工具则是从自行车向汽车转变。
中德谈判文化的差异
4.体现在协议形式上,存在使谈判破裂的危险 中国商人比较注重人情,有时会通融变更合同条款。在情 与法之间中国人常常不会选择冰冷的法,因为他们认为古 板的法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对于德国人,情与法的选择,刚好与中国人相反,他们觉 得规则及法律才是解决事情的依据,他们常常会把一些细 节问题也写入到合同。所以一旦违约必需严格按照合同规 定进行赔偿或退货等。
2.正确处理谈判过程文化差异
来自不同文化的谈判者所持的谈判预期不尽相同,这会引起 各谈判者在各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跟精力不同。如果中国人 在谈判前进入主题的“预热”时间比德国要长,而德国人喜 欢单枪直入,闲谈一般会被认为是啰嗦,有意不愿谈正题。
不同的文化的谈判者还呈现风格的差异:谈判风格是谈判者 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 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 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 化烙印。
2.思维方式 德国人思维的系统性、条理性强,谈判目标明确,。德国 人的刻板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刻板地恪守法律和秩序。 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大都会自觉遵守; 凡是明确禁止的,大概没人会去碰它。
中国文化侧重整体思维,整体思维就是按照整体的观点来 观察和思考世间万物,分析问题总是从事物的总体出发, 注重思考整体事物整体功能、复杂关系和运行过程。
中德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体现在沟通过程,容易使双方产生误解 在语言沟通中,由于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人在表述上 显得很委婉,而德国人开门见山。然而在德国人看来委婉 并不等于真诚。 有时谈判双方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却又很大差异,比如 说: “金龙”被用作产品的商标就被译“Golden Dragon”, 在德国dragon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物,而表示邪恶的怪 物。 在非语言沟通中,文化差异还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谈判 者在表达过程中运用肢体语言时 有着巨大的差异, 甚至同样的动作语言传递着截 然相反的信息。
跨文化交际—中德差异课件
德国文化中工作节奏较快,强调高效率和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在 中国文化中,工作节奏相对较慢,更注重稳定和持久的工作关系。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德国文化中更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鼓励员工追求个人生活和 兴趣爱好。在中国文化中,工作通常更为重要,个人生活常常需
要为工作让步。
05
CATALOGUE
跨文化冲突与解决
03
语言障碍与误解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和误解。
为了减少误解和冲突,需要加强文化交流和语言学习,并尊重彼此的文
化差异。
03
CATALOGUE
社交习惯
社交场合
家庭聚会
在中国,家庭聚会通常由长辈主持,晚辈尊重长辈,积极 参与家务活动。在德国,家庭聚会更注重个人空间的独立, 晚辈可能不会参与家务活动。
间和独立性。
04
CATALOGUE
价值观差异
个人与集体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在德国文化中,个人主义被高度重视,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主 义更为重要,个人的利益通常要服从于集体或组织的利益。
独立思考与权威服从
德国文化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不轻易接受权威的观点。而在中国文化中,尊重权 威和传统是重要的价值观念。
直接与含蓄
中国人在交往中通常比较含蓄, 表达方式较为间接,而德国人则
更加直接和坦率。
情感表达
中国人在交往中比较注重情感控制, 不太轻易表露个人情感,而德国人 则更加开放和直率地表达情感。
决策方式
中国人在交往中通常采用集体决策 方式,强调协商和共识,而德国人 则更加注重个人独立思考和决策。
礼节与礼貌
02
CATALOGUE
中德几种常见行为习惯的差异
浅析中德几种常见行为习惯的差异摘要: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中德人民之间存在很多常见行为习惯的差异。
只有了解这些差异。
才能更好地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分歧,促进文化、经济的交流。
关键词:行为习惯;差异;工作纪律作为国内一家著名的变压器生产企业,我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几个重大项目中都有过密切合作。
作为一名翻译,在工作中我发现中德双方人员的行为习惯存在很多差异,在此就几种常见行为习惯进行阐述。
德国人和中国人最大的不同在于。
在德国人眼里任何事物不是黑就是白,谈话、做事开门见山,勿需拐弯抹角——这些性格特点与他们的语言习惯浑然一体。
作为一门复杂而精准的语言,德语的词汇在性、数、格方面的规律十分严格,语法条框的严谨和死板的特性造就了德国人严肃认真、重视纪律、守时守约、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特点。
一、工作表情的差异——德国:严谨、自信、不苟言笑:中国:活泼、认真、笑脸相迎对大多数德国人来说。
笑主要是表达生活之余的欢快情绪,很少用来表达其他心理状态;而对于中国人,笑除了表达热情、欢快的感情外,还可根据不同的情景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尴尬等,尤其在工作中,笑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转换话题等。
德方负责总技术指导的erbes先生。
脸部线条硬朗,比较帅气,但他给人的最直接感受却是冷峻、高傲,尽管他说起话来,并不缺乏幽默感,但脸上似乎总是看不到过多的笑容,尤其是在工作中,几乎是不苟言笑。
erbes先生是直流项目中的权威专家,在技术方面,他的言辞无不透露出极度的自信。
“工作就是工作。
我们工作时基本上保持着礼貌的距离……同事之间很难开玩笑,谈话从不涉及私人话题。
”erbes先生的这些话,诠释出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工作纪律的差异——德国: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中国:少数人不失“以恶小而为之”的“勇气”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凡是有明文规定的,他们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他们绝不会去触碰。
而中国的部分年轻人,却总爱在某些场合中耍出某种难以让人解释的“勇气”,有意无意地去挑战某些规章制度。
最新 中德饮食文化的差异-精品
中德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与德国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两个大国,通讯技术与交通技术的进步,为两国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在中国人看来,论及中国的饮食文化,它差不多和中医、武术一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独步天下的一种文化。
而德国人的饮食方式,差不多是另一种极端。
如笔者曾遇到这样的现象,几位德国外宾来我国访问期间,企业领导非常重视,在酒店订了酒席,但是在酒席上出现了多种以猪肉为原料的菜系,在中国利用猪肉或者猪身上可食的每一部分都会在各地搞出具有不同花样的菜系,而在德国,德国人使用猪肉来制作香肠,在香肠上搞出了大约三千个品种,但除了香肠,最流行的差不多只剩下肘子一种吃法。
针对以上不同的饮食现象,通过加强对于中德饮食文化差异性的研究工作,以此来帮助我们有效解决在于德国人民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性的表现:1.饮食习惯的不同德国主要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较中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要优越一些。
其北部平原地区与中国江南一样适宜耕作,但工业革命前,人口密度远远低于中国。
在黑死病爆发前的十四世纪初,德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人,只及南宋时期南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三分之一。
德国的人口密度大幅增加,是工业革命后的事。
目前德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4人,与中国东南沿海人口密度相当。
人口密度的区别,这为两国人民选择食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这对于两国人民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在饮食习惯上,德国人采用分餐制,中国人则喜欢聚餐。
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蕴藏着一种极大的饮食情趣,吃饭一方面是为了补充机体消耗的热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
十几位家人,围着同一个圆桌,吃得其乐融融,共叙家常的场景,就是中国人对于吃饭的传统印象。
德国实行分餐制,而且习惯喝啤酒,一人一个杯子,自斟自饮,自喝自取,而中国人在敬酒的时候,习惯敬酒与祝酒,客人喝的酒越多,表示客人越开心。
德国人与中国人文化差异
德国人与中国人文化差异德国人和中国人是两个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他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这些文化差异既可能带来文化碰撞,也会促进两国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下文将从礼仪、人际关系、工作方式、时间观念和家庭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德国人与中国人的文化差异。
礼仪方面,德国人注重礼貌和仪式,比如社交场合要注意言谈举止,表达尊重和感谢之情。
在交际中,德国人一般摆出严谨的面孔,避免过多表现情感。
相比之下,中国人对面子和情感表达较为看重。
在社交场合中,中国人通常会表现出亲切友好的态度,喜欢送贺礼、互相祝福来表达心意。
人际关系方面,德国人注重个人隐私,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不过分干涉别人的私生活。
“私人与职业”分明,工作之余不轻易混淆,甚至会严格区分工作上的同事关系与个人友谊。
而中国人则注重人情世故,常常建立广泛的人际网络,擅长突破组织和职位的壁垒来寻求互惠互利。
工作方式方面,德国人注重工作效率、质量和可靠性,注重规则和程序。
在德国的工作场所中,默契和团队精神都很重要。
而中国人的工作方式则更倾向于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注重人格的光辉,更强调全面性的思考和协调力。
时间观念方面,德国人很注重时间的规划和时间的效率,并且尊重时间的约定,晚到会被视为不礼貌。
而中国人则普遍存在着时间观念淡薄的问题,比如常常不守时、拖延等。
事实上,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是比较弹性的,并不像西方那样刻板和规范。
家庭关系方面,德国人通常独立生活,家庭相对简单而稳定。
对德国人而言,独立的生活方式是德国人被认为是自由、平等和安定的象征。
在中国,家庭关系比较重要,家人之间的亲情和睦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保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乡和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对比作者:于博邢月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7期摘要:本文主要从就餐座次、上菜顺序、饮食观念、餐具的使用、就餐氛围和礼仪与禁忌等方面分析中德餐桌礼仪文化的异同,并对此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一.共同点:中德两国人文地理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两国的礼仪区别交大,但在餐桌礼仪方面,优雅得体却是共同的礼节习惯。
无论是在中国餐桌还是在德国餐桌,宾客们用餐时都应坐姿端正,上身正直,昂首挺胸,切勿低头凑食,或者在够不到食物时起身取食。
双腿不要交叉或翘腿,餐巾布应对折放于膝上。
身体应与餐桌约一拳距离,两臂向内收且不要置于桌上,以免影响他人用餐。
女士们出席宴会,常把自己打扮得亮丽动人,但也应该注意过浓的化妆品和过浓的香水味道会影响菜肴的香味。
在喝东西之前,女士应用餐巾纸擦去口红,以免在杯子上留下痕迹,给人以不洁之感。
当主人或宾客敬酒时,应遵循先长后幼,先宾后主的原则。
敬酒词后,与其他宾客轻轻碰杯,辈分低者或地位较低者碰杯时杯子要低于年长者和地位较高者。
出于礼貌,至少要喝一口不可直接放下酒杯。
二.不同点:1.就餐座次。
在比较正式的宴请活动中,中德都非常重视座次的安排。
中国人自古讲究等级制度、英雄排位,所以宴请的时候也是请年长者、主宾和地位高的人坐正对门的上座。
其他宾客依次坐偏座。
男女主人因为要接待客人和提供餐品,所以常坐靠近上菜位置的下座。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西方绅士国家,谦恭礼让,女士优先。
德国人宴请时使用长桌,女主人坐主位,男主人则坐餐桌另一端下位。
主人为了方便大家相互了解,常把宾客们男女穿插着安排入座。
但如果有情侣如胶似漆不舍得分开的话,主人也是很乐意关照的。
德国绅士们总是最后落座,他们在帮女士们挂好外套,推好椅子后,才走到女士左边坐下。
同时,从左入座在西方是最得体的入座方式。
这体现出了德国“女士优先”和“右为尊,左为次”的礼仪观念。
案例分析中德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资料
2、生活方式
精选ppt
• 中国人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看 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 不喜欢独处。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 那这个人就可怜了。老外却正好相反,他 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 何目的,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 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 害。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 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 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中国人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
第二章案例分析 中德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韦森
精选ppt
1、表达个人观点时
精选ppt
• 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 时不说“是”,却说“不是”。“不是”时不说 “不是”,却总说“是”。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 己生活中发生的实际状况。并且,最有趣的是, 一个中国人如果像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 的观点的话(如上图所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会被认为“没有 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事实上, 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 边留半句”。因此,在老外看来,中国人表达意 思时总令他们费解。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 对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 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话说一半 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 得。
精选ppt
10、餐馆里
精选ppt
• 如我前面所说,我们中国人聚在一起图个什 么?不就是图个热闹吗?那还怕什么?我们 是“礼义之邦”不假,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不 大声地在餐馆、在任何公开场合里大声说话。 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这么高分贝地说话,那 谁还会看谁不顺眼呢?而且,我们可以高兴 地告诉老外,我们中国人做到了这一点:每 个人都这样大声地、高分贝地在任何可能的 公开场合里说着话,谁也不妨碍谁,这不是 奇迹吗?告诉老外吧,因为我们没做什么亏 心事,凭什么不把平常里有些压抑的情绪在 某些场合释放出来呢。
中德餐桌文化对比分析
中德餐桌文化对比分析中德餐桌文化是中德两国在饮食习惯、餐具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体现。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中德餐桌文化的对比分析。
中德两国在饮食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
中餐以米饭和面食为主食,通过炒、蒸、煮等烹饪方式制作出各种美味的菜肴;德国人则主要以面包、土豆和肉类为主食,尤其是猪肉。
相比之下,中餐更注重食物的口感和火候,偏重于炒菜和烩菜,而德餐更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健康。
中餐有吃饭的顺序,先吃主食后吃菜,而德餐则没有严格的顺序要求。
中德两国在餐具使用上也有差异。
中餐的餐具主要包括碗、筷子、勺子等,因为吃饭时需要将饭和菜混合在一起;德餐主要使用刀、叉和勺子,因为他们把米饭和菜分开来吃。
中餐中还有一些特殊的餐具,如瓷勺、酒杯等,在特定场合和特定菜肴中使用。
而在德餐中,餐具的使用方式更加简单,只有少量的类型,不是很注重餐具的装饰和使用方式。
中德两国在就餐礼仪上也有明显区别。
在中餐中,长辈和客人都有着较高的地位,主人通常会主动为他们夹菜、倒酒等,体现出对长辈和客人的尊重和照顾。
而在德餐中,就餐礼仪相对简单,主要是使用刀、叉和勺子正确地吃饭,不会有太多的照顾和表达尊重的动作。
中德两国在餐桌交流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餐中,人们通常会坐在一起,通过对话和相互夹菜来进行交流,强调团圆和家庭的重要性。
而在德餐中,人们普遍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太过亲密,在就餐时会有更多的私人空间。
中德两国的餐桌文化存在一些差异。
中餐注重口感和火候,强调食物的烹饪方式,使用碗和筷子;德餐更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健康,使用刀、叉和勺子。
中餐重视尊重和家庭团圆,德餐则相对简单和私人。
这些差异体现了两国在饮食习惯、餐具使用、就餐礼仪和餐桌交流等方面的文化特点。
浅谈中德文化差异
餐饮礼仪---德
原则:以右为上的传统和女士优先。 用餐讲究餐具的质量和齐备,宴请宾客时,桌上摆满酒杯盘子等。 饮食结构:肉食为主。面包、土豆、禽蛋等虽受欢迎,但为辅。 最爱吃猪肉,其次是牛肉。猪蹄膀和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 令德国人百吃不厌。通常,不太爱吃羊肉。动物内脏只吃肝脏。 除北部地区的少数居民之外,大都不爱吃鱼、虾。即使吃鱼的人, 在吃鱼时也不准讲话。其原因恐怕主要是担心被鱼刺扎伤。 口味偏好: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爱吃冷菜和偏 甜、偏酸的菜肴,对于辣和过咸的菜肴则大多不太欣赏。 在饮料方面,最爱啤酒,人人海量。对咖啡、红茶、矿泉水,也 很喜欢。 自助餐发明于德国。在外出用餐时,德国人很爱选择这一进餐方 式。 在一日三餐之中,德国人最重视的是晚餐。用餐的时候,他们习 惯于关闭电灯,点燃蜡烛,以朦胧的烛光烘托出优雅的气氛。
此外还有:
德国人对纳粹党党徽的图案“卐”十分忌讳, 对其切勿滥用。 在德国,跟别人打招呼时,切勿身体立正,右 手向上方伸直,掌心向外。这一姿势,过去是 纳粹的标准行礼方式。 在德国,星期天商店一律停业休息。在这一天 逛街,自然难有收获。 在德国,根据法律规定,同性恋婚姻是合的。 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人家,也欠考虑。德国 人如 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 间早,便开车转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时再 进主人家。 德国人讲究准时,就连生日 都不能提前祝贺!
习俗禁忌
1, 德国用餐特殊禁忌 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 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后饮葡萄酒, 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 不得用餐巾煽来煽去。
2,颜色禁忌 德国人对黑色、茶色、灰色,对于红色以及渗入有 红色或红黑相间之色,则不感兴趣。 3,数字禁忌 对于“13”、“666”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 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 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 话,也比较反感。
中德餐桌文化对比分析
中德餐桌文化对比分析餐桌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德两国作为东西文化的代表,其餐桌文化也有很大的区别。
本文将对中德餐桌文化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中德餐桌文化在用餐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用餐时间相对灵活。
一般来说,早餐在7点左右开始,午餐在11点半至12点之间开始,晚餐则在6点至7点之间开始。
而在德国,用餐时间则相对固定。
早餐在7点至9点左右,午餐在12点至1点左右,晚餐大多在6点至8点之间开始。
德国人重视时间效率,所以用餐时间比较规律。
其次,在用餐方式上,中德两国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食客们通常会分享菜品,选择一些家常菜、热菜和凉菜搭配,大家一起品尝。
而在德国,一般是一道菜一道菜地上,每个人都可以点自己的口味,德国人比较重视个人的口味。
再次,中德两国在餐桌礼仪上也有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餐桌礼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体现着尊重和追求和谐。
在用餐时,要注意用筷子的技巧和姿势,不能发出噪音,不能乱点菜和乱品尝。
而在德国,尽管也重视餐桌礼仪,但是比较强调自己的舒适感。
德国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吃哪些菜品,也不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最后,在饮料方面,中德两国也有区别。
中国人习惯在餐桌上喝热水,一些传统的饮品也比较受欢迎,如绿茶、红茶和白开水等。
而德国人则比较喜欢啤酒和葡萄酒。
德国有着悠久的啤酒文化,啤酒也经常成为伙食中的一个品类,被德国人视作一种享受和文化。
综上所述,中德餐桌文化在用餐时间、用餐方式、餐桌礼仪和饮料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中式的“碗筷文化”还是德国的“啤酒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是交流和沟通的机遇。
中德文化(生活)差异
生活方式
中国人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德国人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 不喜欢独处。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就可怜了。德国人却正好相反, 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 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 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晚年生活
事实上,今天我们很多老年人也开始了养狗的生活。当然,如果有孙子辈的孩子在身 边,还是一件让中国老年人乐呵的事情。毕竟,人间一切皆美好啊。而不像德国人那 么喜欢独来独往,到了老年,一个人跟个狗相伴,多孤独啊(我们中国人对德国老年 人的理解)。至于谁得到了更大的心理满足,就看每个人的标准了。
图解中德差异
表达个人观点时
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 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实际状 况。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德国人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 话,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人的处 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因此,在德国人看来,中国人表达 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 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 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
谢 谢
准 时
德国人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 还行、基本上吧,等等。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如果与 德国人相约,则德国人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 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中德文化与生活习惯差异
在中国餐桌上的热闹、喧嚣代表快乐、幸福、融洽和喜悦, 而相比之下德国饮食就非常简单,简直可以用“自虐”来 形容,早晚全是冷餐,绝大部分时间是面包奶酪、牛肉土 豆泥或沙拉生菜,而他们所谓的正餐也只不过是多了葡萄 酒酒、烤肉或火腿之类,影视作品中所见的正式用餐, “色”居首,他们讲求氛围,觥筹交错间感受一份宁静, 聚会中三三两两拿着酒杯语交谈,细品美酒,便是一种情 调。德国人如果邀你到他家用餐,便是对对方很高的礼遇
上了德国的高速路才发现他们的最低限速是120KM/H,这可是我 们的最高限速呀,这起码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他们的道路很好, 其二,他们的汽车工业很牛。 走在德国的马路上,你会很舒心,不用担心突如其来的车辆,因 为他们绝对会各行其道,当你突然想过马路时,过往的车辆也会 很远就停在远处为你行注目礼,他们懂得行人是弱势群体,相反 行人一次可以,两次可以横穿,第三次你还好意思吗?而到了中 国,即使走在人行道上,你也得留一只眼睛左顾右盼,因为人行 道也是车辆的专用道。 除了城市道路,我们的铁路更是世界有名,我们被网友戏称“春 运帝国”,春节前后上亿的民众奔波在祖国的各条铁路干线上, 为祖国的运输业做着无可比拟的贡献,且看车站车内车外无际人 群,何等壮观,但每个匆匆身影背后却都是一颗团聚的心,与此 同时更有一票难求,黄牛四起,小贼猖獗状况,于是我们下决心 要建世界最长的高铁! 在行的方面,我们既要认清国情,又要高瞻远瞩,怎样才是行之 有效又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是我们 的前车之鉴,发展新能源用车、新能源生活方式将是我们发展的 必由之路。
随着中德两国近年来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东西方的
相互了解也日益增多,神秘的东方风水文化,复杂的汉 字令不少德国人为之倾倒,而德国的啤酒足球也让一众 中国人着迷,但由于双方相差甚远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 式,两国很多的风俗习惯南辕北辙,两国人民对对方的 不少行为做法也感到诧异。
浅谈中德文化生活之差异(正式稿)
浅谈中德文化生活之差异——德国进修有感随着中德两国近年来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东西方的相互了解也日益增多,神秘的东方风水文化,复杂的汉字令不少德国人为之倾倒,而德国的啤酒足球也让一众中国人着迷,但由于双方相差甚远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两国很多的风俗习惯南辕北辙,两国人民对对方的不少行为做法也感到诧异。
先讲个故事,来德国洛特林根大学后不久,学生便自发组织了一次聚会,名曰“床单聚会”,聚会要求参加者须身着各式床单,样式自定,越有创意越好。
聚会当天,便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来自当地及欧美国家的学生,都直接“穿着”床单却又“不失”衣服功能的“奇装异服”,可见他们确是花了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的,反观我们的学生,不同立马显现,他们只是在自己原有衣着上附加了一条床单,更谈不上床单是否经过精心设计或考虑床单对原有衣着是否有修饰或搭配作用。
还有一个故事是,有一次我们乘火车,按照火车时刻表原计划乘末班车回洛特林根,然后去乘最后一班公交回学校的。
本想着德国是非常守时的国家,应该不会出现差错,然而那天却事与愿违,火车竟然晚点了,理所当然我们也未能赶上最后一班公交车,这将意味着我们只有打的或其他奇迹出现才能返校,之前我们有曾听说德国是很讲规则的国家,所以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准备找当地的铁路运营商进行交涉,看是否可以解决我们部分的路费,然而结果却另我们很是吃惊,感觉真的是奇迹出现了,当我们去铁路服务处时,服务人员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当得知我们是最后一趟列车乘客时,还没等我们继续说下去,她就告知我们可以免费乘坐出租回到目的地(出租费用由他们支付),于是我们安全而又舒心的回到了学校。
前一个故事讲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处事的方式,中国文化依然较为保守,整体上创新精神较为欠缺,需要继续加以引导积极改变,增强个性意识和创造精神当然我们也有含蓄、集体意识较强等优点,后一个故事则告诉我们,任然需要提高我们全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我国现状是人口众多,资源较少,只有我们大力发展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才能跟上,服务意识自然会上去,人们才会更守规矩知礼节。
中德文化习惯差异
社交礼仪 服饰礼仪 餐饮礼仪 习俗禁忌
社交礼仪---德
尊约守时: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见面礼仪:介绍、 握手、互报家门、要特别注意称呼 付小费 :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 送礼:价钱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尊重女士:女士优先 尊重隐私:不管多好奇,你都不要问 隐私话题:年龄,职业,婚姻情况,宗教信仰, 政治面貌,个人收入等等。尤其是对女性。 探病时:除了显而易见的外伤或者感冒发烧之类 的症 装之外 ,不要询问病情。 若是看上别人买的一样东西,就算再喜欢, 也不要询问价钱。
此外还有:
德国人对纳粹党党徽的图案“卐”十分忌讳, 对其切勿滥用。 在德国,跟别人打招呼时,切勿身体立正,右 手向上方伸直,掌心向外。这一姿势,过去是 纳粹的标准行礼方式。 在德国,星期天商店一律停业休息。在这一天 逛街,自然难有收获。 在德国,根据法律规定,同性恋婚姻是合的。 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人家,也欠考虑。德国 人如 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 间早,便开车转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时再 进主人家。 德国人讲究准时,就连生日 都不能提前祝贺!
相互了解也日益增多,神秘的东方风水文化,复杂的汉 字令不少德国人为之倾倒,而德国的啤酒足球也让一众 中国人着迷,但由于双方相差甚远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 式,两国很多的风俗习惯南辕北辙,两国人民对对方的 不少行为做法也感到诧异。
一日三餐
在德国,早、晚餐吃凉的食物,只有中午 吃热的食物;而在中国,一日三餐都是吃 热的食物。
习俗禁忌
1, 德国用餐特殊禁忌 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 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后饮葡萄酒, 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 不得用餐巾煽来煽去。
2,颜色禁忌 德国人对黑色、茶色、灰色,对于红色以及渗入有 红色或红黑相间之色,则不感兴趣。 3,数字禁忌 对于“13”、“666”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 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 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 话,也比较反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风格:庄重、朴素、整洁。 不太容易接受过分前卫的服装,不喜欢穿着过分鲜 艳花哨的服装,并且对衣冠不整、服装不洁者难以 容忍。 男士:穿深色礼服,大多穿西装系领带、夹克,并 且喜欢戴呢帽,商务场合讲究穿三件套西装。 妇女:大都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 并略施粉黛。在东部地区,已婚者都带上金质戒指, 商务场合女士穿裙式服装。 日常生活里,以淡妆为主。对于浓妆艳抹者,往 往被看不起。对于口腔卫生,德国人非常重视。牙 齿不好的人往往被德国人看不起。 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 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 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都是已婚者。
德国人请客
主人: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 客人:不管接受与否,应尽早回复,以便主人作准备, 迟迟不回复会使主人不知所措。 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 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 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 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 由于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 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 合,等候迟到客人的 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电影院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 音乐会决不能迟到 迟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如等 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别走错排数,并且要对 站起来让 路的人轻说“谢谢”。
此外还有:
德国人对纳粹党党徽的图案“卐”十分忌讳, 对其切勿滥用。 在德国,跟别人打招呼时,切勿身体立正,右 手向上方伸直,掌心向外。这一姿势,过去是 纳粹的标准行礼方式。 在德国,星期天商店一律停业休息。在这一天 逛街,自然难有收获。 在德国,根据法律规定,同性恋婚姻是合的。 迟到固不礼貌,但早到人家,也欠考虑。德国 人如 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 间早,便开车转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时再 进主人家。 德国人讲究准时,就连生日 都不能提前祝贺!
时尚
在德国,以用筷子、汤匙吃饭等东方的习 俗为时尚;而中国,则以刀叉等西方人的 习俗为时尚。
领导
在德国,领导人跟普通成员都是平等的,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在中国,领导人的 地位却被刻意抬高了,高人一等。
对待愤怒
德国人表面愤怒的时候,是真的愤怒了; 而中国人心理愤怒的时候,表现却还堆着 微笑。
意见
德国人会直截了当地提出意见,而中国人 总喜欢拐弯抹角地让你知道答案。
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 “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活中发生 的实际 状况。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 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 亏的。事实 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因此,在老外看来, 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
德国礼仪
社交礼仪 服饰礼仪 餐饮礼仪 习俗禁忌
社交礼仪---德
尊约守时: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见面礼仪:介绍、 握手、互报家门、要特别注意称呼 付小费 :谁帮了我的忙,我就给他2-5马克的小费 送礼:价钱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尊重女士:女士优先 尊重隐私:不管多好奇,你都不要问 隐私话题:年龄,职业,婚姻情况,宗教信仰, 政治面貌,个人收入等等。尤其是对女性。 探病时:除了显而易见的外伤或者感冒发烧之类 的症 装之外 ,不要询问病情。 若是看上别人买的一样东西,就算再喜欢, 也不要询问价钱。
准时
德国人一般比较准时,而中国人一般习惯 说几点左右,大约几点几点。
旅游
国人出门旅游的时候,带着一双眼睛;而 中国人出门旅游则是带着相机,不是在看 风景,而是在拍人物写真。
排队
德国人比较遵守秩序,排队排成整齐的一 排;而中国人则是围成乱糟糟的一团。
淋浴的时间
德国人喜欢在白天沐浴,而中国人则喜欢 在晚上洗个热水澡,然后舒舒服服的睡觉。
习俗禁忌
1, 德国用餐特殊禁忌 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 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后饮葡萄酒, 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 不得用餐巾煽来煽去。
2,颜色禁忌 德国人对黑色、茶色、灰色,对于红色以及渗入有 红色或红黑相间之色,则不感兴趣。 3,数字禁忌 对于“13”、“666”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 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 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 话,也比较反感。
聚会
德国人聚会都是两三个人围在一块,而中 国人则习惯全部的人围坐在一块。
餐厅分贝
在德国,餐厅里一般都是鸦雀无声;而在 中国,餐厅一般是人声鼎沸。
处理问题
德国人处理问题的时候,一般会直面问题, 解决问题;而在中国,人们总是倾向于绕 道而行,回避问题。
对待愤怒
德国人表面愤怒的时候,是真的愤怒了; 而中国人心理愤怒的时候,表现却还堆着 微笑。
服饰礼仪---德
餐饮礼仪---德
原则:以右为上的传统和女士优先。 用餐讲究餐具的质量和齐备,宴请宾客时,桌上摆满酒杯盘子等。 饮食结构:肉食为主。面包、土豆、禽蛋等虽受欢迎,但为辅。 最爱吃猪肉,其次是牛肉。猪蹄膀和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 令德国人百吃不厌。通常,不太爱吃羊肉。动物内脏只吃肝脏。 除北部地区的少数居民之外,大都不爱吃鱼、虾。即使吃鱼的人, 在吃鱼时也不准讲话。其原因恐怕主要是担心被鱼刺扎伤。 口味偏好: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爱吃冷菜和偏 甜、偏酸的菜肴,对于辣和过咸的菜肴则大多不太欣赏。 在饮料方面,最爱啤酒,人人海量。对咖啡、红茶、矿泉水,也 很喜欢。 自助餐发明于德国。在外出用餐时,德国人很爱选择这一进餐方 式。 在一日三餐之中,德国人最重视的是晚餐。用餐的时候,他们习 惯于关闭电灯,点燃蜡烛,以朦胧的烛光烘托出优雅的气氛。
人际关系Βιβλιοθήκη 在德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点对点的, 相互之间没有交叉,比较简单;而在中国 人际关系是网络化的,趋于复杂化。
生活方式
德国人喜欢独居,而中国人喜欢群居。
交通工具
德国的交通工具逐渐从汽车向自行车转移, 而中国的交通工具则是从自行车向汽车转 变。
老人的生活
德国老人的生活比较闲适,可以溜溜狗; 而中国老人则是在带孙子。
随着中德两国近年来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东西方的
相互了解也日益增多,神秘的东方风水文化,复杂的汉 字令不少德国人为之倾倒,而德国的啤酒足球也让一众 中国人着迷,但由于双方相差甚远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 式,两国很多的风俗习惯南辕北辙,两国人民对对方的 不少行为做法也感到诧异。
一日三餐
在德国,早、晚餐吃凉的食物,只有中午 吃热的食物;而在中国,一日三餐都是吃 热的食物。
礼,不可乱送---德
不要给德国女士送玫瑰、香水 和内衣。 玫瑰表示“爱”,香水与内衣 表示“亲近”,即使女性之间 也 不宜互赠这类物品。 用刀、剪和餐刀、餐叉等西餐 餐具送人,有 “断交”之 嫌, 也是德国人所忌讳的。 不得随意以蔷薇送人,用于悼 亡。 喜欢郁金香的人,在德国也极 为少见 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装纸 盒彩带包装、捆扎礼品,也是 不允许的。
自我
德国人比较强调自我,重视自我,乐于表 现;而中国则不太善于表现自己,比较含 蓄。
周末的街景
德国人周末一般都不喜欢出去逛街;而中 国人一到周末集体出动,街上人潮拥挤。
孩子
在德国,带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而在中国, 孩子是整个家庭老少的中心。
美丽的标准
德国人以黑为美,中国人以白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