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
历史七年级上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历史七年级上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e183283d5901020207409c5a.png)
神农尝百草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耒耜,教民农耕。 ——《白虎通》
神农氏塑像
•
•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 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白虎通》 阅读材料回答: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生产的情况?神农为什么“教民 农耕” ②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 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大汶口白陶
想一想
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会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贫富分化 私有财产出现
从本课课文的叙述,你能找出我国原始 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 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 家。
练一练
•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B C D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定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⑶说明:人们能够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半坡遗址出土的猪骨 半坡舞蹈纹彩陶盆 半坡人面网纹盆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 七千 年 地区 长江 流域 已使用 磨制 石器,用耒耜耕 原始农耕 地,种植水稻 打猎、捕鱼;住在干栏式 房子, 生活情况 会挖掘水井
时间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 六千 年 黄河 流域 普遍使用 磨制 石器,种植 粟 、 蔬菜等 打猎、捕鱼;住在半地穴式 房 子,使用弓箭
• “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 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 • ——《白虎通》 • 阅读材料回答: •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生产的情况?神农为什么“教民 农耕” • ②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 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七年级(上)历史: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七年级(上)历史: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157abc96bcd126fff6050bac.png)
埙是我国古代一种 重要的吹奏乐器。其形 状有管形、橄榄鱼形、 圆锥形等多种。它们的 顶端都有一个吹孔,埙 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 的有若干按音孔。多为 陶制品,也有骨制品。
用 原始手工业
麻布印迹
纺线工具
我国最早使用的纺织 原料是半坡时期的麻。 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会布从纹事陶钵 简单的纺织、制衣骨针。、骨梭
纺轮
比较半坡农耕文化和河姆渡农耕文化的异同点
遗址 名称
生活 区域
自然 环境
原始 农耕
家畜 饲养
陶器 制作
其他
建筑 形式
半坡
黄河 流域
少雨 干燥 寒冷
耒耜、 粟、 蔬菜
猪、 狗、
彩陶
捕鱼 纺织、
半地 穴式
河姆 渡
相同 点
长江 流域
多雨 耒耜、 猪、 湿润 水稻、 狗、 温暖 蔬菜 水牛
陶器
水井、 捕鱼、 干栏 雕刻、 式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 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半地穴式 圆形房屋
说明人 类适应 自然的 能力显 著提高, 学会因 地制宜。
农作物
半坡遗址出土的 菜籽和粟的朽粒
谷子(小米)
粟(谷子)性喜高温,耐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半坡原始居民 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1955年半坡出土的猪骨
天然漆
大河流域,土地肥沃。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使用磨
制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建立村落,过定居生活。
不同原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不同等
小结
半坡居民的生活
原
第 二 课
始 农 耕 生
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农业的发展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三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f2032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1.png)
【导语】⼭顶洞⼈⽐北京⼈有了很多进步。
但是这个进步经过了⼏⼗万年的演变。
远古⼈类前进的脚步是多么艰难啊,尤其是在⽣产活动中,从采集到采集,从捕猎还是到捕猎。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概述 1、课名:《原始的农耕⽣活》,是⼈教课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堂历史课; 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3、《原始的农耕⽣活》是第⼀单元《中华⽂明的起源》的第⼆课,主要介绍⽒族公社时期的历史。
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产⽣民族⾃豪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标分析 1、知识与能⼒ (1)知道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汶⼝原始居民的农耕⽣活状况; (2)初步理解原始农耕经济的⽣产发展⽔平,进⽽认识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3)通过阅读历史资料,想象私有财产的产⽣过程,认识到私有财产的产⽣是社会⽣产⼒提⾼的表现,是⼀种历史的进步。
2、过程与⽅法 (1)通过观察历史⽂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初步形成提取图⽚信息和历史想象的能⼒; (2)通过阅读简短的⽂字材料,初步形成有理解的阅读能⼒; (3)通过简单的对⽐分析,形成初步的归类、⽐较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祖国原始先民创造原始农耕⽂化的艰苦条件,对祖先在物质与精神⽂明的进步做出的伟⼤贡献产⽣敬仰之情; (2)通过分析河姆渡和半坡⽂化的房屋结构与⾃然地理条件的关系,了解古代先民在改造⾃然、利⽤⾃然、顺应⾃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体会古⼈的探索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在⼩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经学习过有关原始社会的知识。
对⽒族公社时期的⽣活状况有⼀定的了解; (2)初中阶段学⽣的抽象思维能⼒有限,形象思维⽐较强; (3)学⽣阅读历史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还⽐较弱,还没有养成阅读历史图⽚的⾃觉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重点解决⽅案: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观察历史图⽚,阅读参考资料和教材,引导学⽣想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活场⾯,使学⽣对原始农耕⽣活形成具体形象的印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be3d204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b.png)
稻作和粟作农业逐渐推广;耕 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 耜来进行耕作;家畜饲养出现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 教天下。
——《周易·系辞下》
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 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 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 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 翻出。
耜是用磨得较锋利的片 状石板,或用个体较大动物 的肩胛骨去掉骨脊,牢牢绑 在木棒下端制成的。
答案来源
作答内容
答案来源
(1)材料一反生活变化的根本原因。
作答范围
作答内容
原始农业出现,原始居民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 生活。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黄河流域寒冷干燥,这类建筑有利于防寒和炊煮。
材料二 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
北京人、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获取食物;
而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时期原始农业已经产生并
得到发展,他们分别种植水稻和粟,并会饲养家 畜,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
食物来源
北京人、山顶洞人住在天然洞穴里,过着群居 穴处的生活;而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已会建造房屋, 过着定居生活。
生活方式
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和 生产工具
半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 北京人、山顶洞人没有明显的社会分工;河姆
渡人、半坡人有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之分。 社会分工
半坡遗址 半地穴式房屋 种植粟 饲养家畜 磨制石器 烧制彩陶
干栏式房屋 种植水稻 饲养家畜 农具:骨耜 凿井取水 河姆渡遗址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水稻在我国 有悠久的种植历史
1. (南京校级期中)在科学考察中,考古学家在江西万年 县的仙人洞、湖南道县的玉蟾岩等地发现了1万多年前的 栽培稻,在湖南澧县的一处遗址又发现了八九千年前的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案(4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9728d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b.png)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案(4篇)七班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状况,使同学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进展水平,进而认识其进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同学质疑相结合。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认同制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表达出的聪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加强同学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爱之情。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涌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觉图[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同学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1〕老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改变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分,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2〕同学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展示图片,让同学观测、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同学分小组争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3〕展示历史图片:观测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初中历史初一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初中历史初一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541843c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9.png)
水 稻
骨耜等 磨制石
猪、狗
会制 作陶
器
水牛
器
其他
玉器 乐器 雕刻 天然漆
半坡原 距今约 黄河流 始居民 6000年 域的陕
西西安
半地穴 式圆形 房屋
粟
磨制 石器
骨器
彩陶 乐器 猪、狗
红底黑纹 纺织
角器
制衣
课堂笔记
原始农业的发展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
原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始
农
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 居民
距今 年代
生活 地区
房屋 样式
河姆渡 原始居 民
距今约 长江流域 7000年 的浙江余
姚市
干 栏 式 建
筑
粮食 生产 饲养 作物 工具 家畜 陶器
水 稻
骨耜等 磨制石
猪、狗
会制 作陶
器
水牛
器
其他
玉器 乐器 雕刻 天然漆
半坡原 始居民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原始 居民
距今 年代
生活 地区
房屋 样式
山顶 洞人
约3万年
周口店龙骨 山顶洞穴内
会磨光和钻孔 人工取火 采集狩猎
群居
共同劳动、共同 分配食物,没有
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目录
一 原始农业的发展 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 三 半坡居民的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原
始 人 采
观察、培育
素:野菜、野果
原 始 种
集
植
图
业
原 始 人 狩 猎 图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efc0c5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5.png)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2) 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史料二图中两种房屋的 样式为什么不同。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姆渡人生活的地区高温、多雨、潮湿,干栏式房屋既可防 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 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人类走出洞 穴盖房定居,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 了活动范围,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3) 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 原始居民的异同。
【答案】不同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 渡居民种植水稻;房屋结构不同,半坡居民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河姆渡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陶器种类不同:半坡居民制作彩陶, 河姆渡居民制作陶器。相同点: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出现原始农业; 居住在房子里,过着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学会了制作陶器和乐 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延伸
我国原始农耕文明出现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1)在农业出现以前,由采集和渔猎活动而得到的野生动植物是人 们食物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农业出现后,人们才改变了人与自 然的关系。 (2)由于农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粮食。这时, 聚落、畜牧业、手工业出现,脑力劳动得以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 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文明的基础。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原始农耕生活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要点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点一 原始农耕生活
材料一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材料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阅读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图(a)、图(b)、图(c)包 含了什么信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5ad7856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8.png)
骨 耜
炭化稻谷
黑 陶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 1.地点: 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 2.时间: 约七千年前
•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耒耜 • 4.农作物: 水稻 • 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 • 6.原始饲养业: 猪 • 7.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原始乐器
西安半坡 出土
石磨盘
鱼钩
石斧
纺 轮
粟、菜籽
陶器
三、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 1.时间: 约五六千年前 • 2.地点: 陕西西安(北方黄河流域) •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石刀)、耒耜 • 4.农作物: 粟 • 5.原始饲养业: 猪、狗 • 6.定居生活: 半地穴式房屋 • 7.原始手工业: 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判断下面分别是哪个遗址的房屋,请说明各自特 点和判断依据。
原始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导航
1
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
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以及意义
3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
4
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
异同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思考: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
神农播种五谷
——
民,不至 农分足于 作地,神 古 。之于农 之
水稻(水田) 磨制石器、耒耜
粟(旱田) 磨制石器(石刀)、耒耜
原始饲养业
猪
猪、狗
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原始乐器 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建筑形式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社会生活组织
(母系)氏族
(母系)氏族
相同点
都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应用纺织技术,使用磨制 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出现原始艺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 原始农耕生活(附习题)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 原始农耕生活(附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22efe4650e2524de5187ec9.png)
河姆渡遗址 植物之果核
菱角
出土的稻谷
(5)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河姆渡出土动物遗物
狗头骨
猪下颌骨
(6)农业工具:
以骨耜最为典型。
河姆渡遗址 出土的骨耜
(7)其他: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玉器 和简单的乐器骨哨;河姆渡人还运用雕刻 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艺术品,遗址 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河姆渡人还 懂得使用天然漆。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概况
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 湿润,雨水充沛。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 渡遗址是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古代人 类活动的遗址。
2.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约7 000年。
(2)房屋的样式:干栏式建筑 这是中国最早
的木构建筑,对中 国古典建筑产生了 重要影响。
(3)最早的水井:发现了木结构水井, 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农耕代表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
课堂练习
1.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 C)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 在北方农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聚
落遗址在( B)
A.云南元谋
B.西安半坡
C.浙江余姚河姆渡
3.连一连。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种植水稻,生活在 长江流域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蔬菜
式半 房地 屋穴
(5)食物来源:①种植栗;②饲养猪和狗 等家畜;③打猎、捕鱼;④采集野果。 (6)使用的生产工具:制造精美的 磨制 石器 、骨器、角器、弓箭、长矛、石球、 渔叉、渔钩、渔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16f0440b1c59eef8c7b467.png)
• 8.音乐绘画:原始乐器骨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 姆 渡 遗 址 出 土 的 稻 粒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于: 黄河、长江、淮河流域 3.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耒耜耕种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
8.音乐绘画:乐器陶埙,彩陶上几何图案,动植物纹饰
浙江余姚河姆渡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1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2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 • • • • • • 1.地点: 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2.时间: 距今约7000年前 骨耜最为典型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狗和水牛 7.原始手工业:木结构水井,陶器、玉器,雕刻,
4.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聚落,磨制工具 5.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 的物质基础
不同点
北方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 原始聚落)
南方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 原始聚落)
气候温暖 种植粟、黍 半地穴式房屋
气候湿润 种植水稻 干栏式房屋
妇 女 织 布 缝 衣 想 像 图
原始符号 这些陶器各有什么用途?
半坡出土的纺轮
2019/3/1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 渔叉和渔钩
8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 距今约六千年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4.农作物: 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967966580216fc700afd71.png)
用弓箭等捕猎 用鱼钩捕鱼
课堂达标
1.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粟的远古居民是( )
C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D 2. 穿越时光隧道来到距今约七八千年的长江流域,展现在你面
前的是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画面(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距今年代
距今约7000年左右
距今约6000年左右
生活地区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居住房屋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 农作物 农耕 生产工具
水稻 磨制石器 骨耜
粟 磨制石器 骨器 角器
原始畜牧业
猪、狗、水牛
猪、狗
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乐器 雕刻 天然漆 彩陶 乐器 纺织 制衣
其他方面
挖水井
半坡人
距今时间
距今约6000 年
遗址地点
陕西西安
所属流域
黄河流域
一展厅
建筑情况
半坡村落的复原图
半坡遗址居住区的布局是 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 型房屋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 一条大型的壕沟。
一展厅
建筑情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原因: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 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取暖。
二展厅
农业生产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粟(小米)
耐寒 耐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二展厅
农业生产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
三展厅
部编版初一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部编版初一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3d1b5465f12d2af90342e654.png)
展品1号:半坡居民的原始居所 半地穴式房屋
剖面图
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 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半坡 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坑 灶,多用木头作柱子。
展品1号:半坡居民的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复原图
剖面图
请思黄考河:流请域根干据旱地、理风知沙识大,,半气坡候原比始较居寒民 冷,半地穴为式什房么屋要既建可造以这抵种挡结风构雨的,房又屋可? 以取暖。
半坡居民用纺轮把麻 纤维捻成线,织成麻布, 然后再用骨锥等工具把 兽皮和麻布缝合起来做 成衣服。
总结归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产生活 上的异同点
地理位置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年代 不同点 房屋样式
生产工具
种植作物
相
①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②都以农业为主
同
要生产形态;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展品4号:河姆渡人的原始畜牧
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
狗头骨
河姆渡居民不仅 制陶,而且学会 养猪水牛等,开 始原始畜牧业。
河姆渡出土的陶猪
水 牛 头 骨
展品5号 河姆渡人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河 姆 渡 出 土 的 玉 器
河
姆
渡 玉器和原始乐
人 的
器也属于原始
骨 手工业的范畴
哨。
展品5号
河姆渡人还运用 雕刻等技术,用象牙 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 术品。这里出土了中 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他们还是世界上最早 使用天然漆的人群。
农耕
神农播种五谷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 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 最早起源地。
大约同时,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 江流域。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生活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9ed0221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5.png)
此蝶形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象牙工艺水准,更为 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堪 称旷世珍宝。
天然漆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河姆渡人懂得 使用开然漆。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木 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 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它的发 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 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粟
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 粟(谷子)性喜高温
的朽粒
,耐旱。
家畜饲养
半坡原始居民 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1955年半坡出土的猪骨
狗下颌骨
彩陶典型代表
陶器
人面鱼纹彩陶盆 鱼纹彩陶盆
鹿纹彩陶盆
半坡人制作陶器,最具特色 的是彩陶。 彩陶的纹饰有动植物,多为 几何图案。
陶器
纺织
骨针、骨梭
半坡出土 的陶纺轮
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
制衣。
将纤维捻合成纱的过程称为纺 用以下坠转动的重物称为纺轮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⑴时间 ⑴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 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存距今约10000年。 ⑵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 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年一7000年。
河 姆 渡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遗
址
1.发现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2.距今年代
约7000年左右
3.代表类型
河姆渡
南方长江流域 原始农耕生活
河名姆渡称文化:遗干址 栏式房屋
优点:
原始农耕之一居通 人住风 ,防下情潮面况,养上牲面畜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共6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共6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f8e08c0b1c59eef9c7b4c1.png)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3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3日星期 二2021/8/32021/8/32021/8/3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
情节是( C )
A 种植水稻
B 饲养猪狗等家畜 C 住半地穴式房屋
D 食用磨制石器
懂得挖掘水井、饮用井水的原始居民( A )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
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是( B )
说明半坡的原始居民 还捕鱼打猎,以补食
用。
观察小口尖底瓶的吸水过程,想一想, 瓶子为什么被做成这个样子?
这说明了….. 科学知识的萌芽。
尖底瓶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 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 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 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 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 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 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 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 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 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 易溢出。
大汶口陶器
想一想
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会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 的现象?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
右边是河姆渡原始居 民制作的陶器,你能
说出它的用途吗?
蒸食物
右边是半坡彩 陶上的彩绘动 物图案,它们 是什么动物? 你能说出这些 动物和当时原 始居民的生活 有什么关系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8689c55f0e7cd18525366f.png)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阅读书本P9,看谁能最快找出 1.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3.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有什么意义?
原始农业为 古代文明社 会的形成奠 定了重要的 物质基础。
原始农业兴起和 发展的重要标志:
•元谋人、北京人他们定居在房屋 中吗?
•在怎样的状况下人类才有可能开 始定居?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时间 地点 半坡人
房屋 生产 原始 类型 工具 农业
原始 手工业
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居民种植粟
土西 的安 石半 斧坡
遗 址 出
半坡居民 制作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居民饲养家畜
自我反馈,知识巩固
半坡人
时间 地点 房屋 生产 原始 原始 类型 工具 农业 手工业
河姆渡人
自学反馈,梳理巩固
时间
半坡 距今 人 约六
千年
河姆 距今 渡人 七千
年
地点
房屋 类型
陕西半坡 半地 黄河流域 穴式
浙江余姚 干栏 长江流域 式
木结 构水 井
生产工具 原始 原始 农业 手工业
半坡居民 制作弓箭、 渔民 制作陶器 (彩陶)
半坡居民会纺纱、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时间 地点
河姆 渡人
房屋 生产 原始农业 原始
类型 工具
手工业
干栏式房屋
七千年前的古水井
骨耜(Sì )
河姆渡居民 制作骨耜
河姆渡居民 种植水稻
河姆渡居民制作陶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709f80e9c1c708a1294a443d.png)
请你比一比
北京周口店
北京周口店
距今70---20万年前 距今18000年前
有猿的特征,但 手脚分工明显
基本和现代人相似
群居
氏族
天然火
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
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共同劳 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食物多时就多吃, 少就少吃,大多数日子都得不到足够的食 物,只能挨饿,因此,他们的寿命都不长, 很少有人能活到40岁,不少人因饥饿、疾 病在儿童时代就结束了生命。据统计:在
山顶洞人
生活地点: 北京周口店 生活年代: 距今1万8千年前 体质特征: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
和钻孔技术,会制骨针
生活方式: 结合成氏族,过集体生活 火的利用: 能够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
1、模样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2、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3、已会人工取火 4、已进入氏族社会
A、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B、 半坡人和大汶口原始居民 C、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D 、河姆渡人和大汶口原始居民
4、填空
干栏式
定居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的房子,过着———
生活。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 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1、这段话反映了什么样的原始农耕生活? 2、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我国古代人类有哪些? 3、这些人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 有哪些进步?
4、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渔猎经济
动脑筋
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出 现 了怎样的社会分工?
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 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陶器的手工业生 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小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u
半地穴式房屋遗址
图片资料来源: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围沟
大围沟口部宽6~8米,底部宽1~ 3米,深5~6米,围沟周长约500 米。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围沟解说词
图片资料来源:西安半坡博物馆
储藏物品的窖穴共发现两百多个,其中口小底大的圆形袋 状窖穴比较多,这些窖穴都是散布在房屋周围,室内少有 发现,说明氏族的生产生活资料是公有的,这是一个保存 较好的带状窖穴。 ——西安半坡博物图馆片资窖料穴来源解:说西词安半坡博物馆
相同点:(1)都种植农作物,饲养家 畜(渔猎、采集补充食物) (2)都形成聚落定居生活 (3)都使用磨制工具劳动
原始 农业 的兴 起和 发展
不同点:(1)房屋的结构不同
(2)种植的农物不同
(3)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不同
(4)河姆渡人会挖井、饲养水牛
原 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 同,环境不同等。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
带卯(mao)木构件 带榫(sun)木构件
图片资料来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人民教育出版社
稻谷堆积 碳化稻谷
图片资料来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昵图网
石斧
石凿
石网坠
图片资料来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猪
有孔石斧
石研磨盘和颜料块
石磨盘、磨棒
图片资料来源: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
思考: 陶器的使用对人类生活有什么意义?
红陶尖底瓶
图片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骨鱼钩
猪 下 颚 骨
图片资料来源: 西安半坡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骨鱼镖
螺蛳壳 鹿 角 锄
年代 地点 流域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房屋建构
猪 纹
陶纺轮 陶
钵
图片资料来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鹿角 水牛 猪下 头骨 颚骨
图片资料来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骨鱼镖
石弹丸
骨 镞
图片资料来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骨哨 绑 柄 骨 耜
骨针
牙坠饰
鸟 形 象 牙 圆 图片资料来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雕
中国国家博物馆
髹 ( 木胎朱漆碗 ) 漆 筒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距今约6000多年 距今约7000多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浙江余姚河姆渡
黄河流域(北)
长江流域(南)
磨制石器、骨器
磨制石器、骨器
粟(世界最早) 水稻 (最早之一)
猪、狗
猪、狗、水牛
彩陶、纺织
制陶、雕刻、天然漆、纺织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干栏式
问题思考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