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 《 七色光 》教案

合集下载

七色光教案及反思

七色光教案及反思

4《七色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七色光》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与色彩》的第四课时。

本课在学生对雨后彩虹有部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不同方法制造“彩虹”,了解彩虹形成的特征与性质,进而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教学内容围绕着对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这一现象的观察了解展开。

本课教学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指导学生分别利用镜子、水雾、三棱镜来制造“彩虹”,体验、了解太阳光可以分解为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进而知道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的关系。

第二部分,根据科学史中科学家牛顿对色散现象研究的过程描述,认识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了解牛顿对光学研究的贡献。

第三部分,分别使用手电筒、分色圆盘陀螺观察几种不同色光混合时颜色发生的变化,了解、体会色散现象的逆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雨后出现彩虹的现象并不陌生,对产生的原因非常好奇,但真正理解或是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却比较困难。

通过上节课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与研究,学生已经知道光在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推测出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也会发生方向的改变。

对学生而言,光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虽然他们可以借助三棱镜发现白光的色散现象,但仍然会对光的色彩之谜有很多困惑。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

3.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科学探究目标1.用三种方法制造“彩虹”,能描述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

2.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研究阳光的分解。

3.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彩虹现象和色光的混合。

科学态度目标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点】利用彩虹现象解释说明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

【教学难点】使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教学准备】镜子,水槽,喷雾器,三棱镜,有关牛顿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图片,三只手电筒,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玻璃纸,三色或多色圆盘陀螺等。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七色光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光线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从太阳上获得光线,也可以通过电灯获得人工光线。

光线可以分为不同的颜色,其中七种颜色的光线是非常特殊的,称为七色光。

本节课将介绍有关七色光的知识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和原理。

目标:1. 了解七色光的组成和特点;2. 学会用凸透镜分解光;3. 通过实验观察、探究七色光的现象。

重点:1. 七色光的组成和特点;2. 凸透镜分解光的原理。

难点:1. 通过实验观察、探究七色光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阳光的颜色,让学生感知光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太阳光是白色的,但我们可以看到七种不同的颜色。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介绍光的基本性质和七色光的组成。

解释彩虹的成因,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七种颜色。

2. 介绍凸透镜的原理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凸透镜可以将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吗?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准备实验材料:一束强光、一个凸透镜、一张白纸和一块黑色卡纸。

2. 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负责一组实验材料。

3. 实验步骤:a) 将凸透镜放在白纸上,调整角度,让阳光透过凸透镜落在纸上。

b) 用黑色卡纸挡住其中一部分光线,观察被挡住的光线的颜色。

c) 调整凸透镜的角度,观察不同角度的光线颜色变化。

4.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为什么凸透镜可以将光分解成七种颜色。

5.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做好实验记录和总结。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让学生回答实验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了哪些颜色的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2. 引导学生总结凸透镜分解光的原理: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导致光线的不同颜色被分离出来。

3. 提问学生彩虹的形成和实验中观察到的七色光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制作彩虹图案:让学生用彩纸和胶水制作彩虹图案,可以加深对七色光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七色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基本性质,了解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2.能够分辨彩虹由七种颜色的光构成,并了解到它是由光的折射效应产生的。

3.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光的基本性质,了解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彩色纸、手电筒、白纸、水杯等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学生自带白色纸和彩色纸。

四、教学过程:Step1:导入(10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到白纸上,观察学生的反应。

2.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用手电筒照射到白纸上后,白纸发出了明亮的光。

Step2:探究(20分钟)1.教师解释:“我们平时看到的光是来自太阳的光,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这七种颜色的光合在一起就是白光。

”2.教师用一个透明杯子装满水,要求学生用手电筒照射到透明杯子上,观察学生的反应。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太阳光经过水的折射后会分成七种颜色?”4.教师再次用手电筒照射到白纸上,学生用彩色纸遮住手电筒前的玻璃镜头,观察学生的反应。

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彩色纸会改变光的颜色?”6.教师结合实验结果和学生的思考,解释光的折射和彩色的形成原理。

Step3:彩虹的形成(15分钟)1.教师告诉学生:“彩虹是由雨水中的光经过空气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2.教师介绍光的折射过程,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3.教师用水洒向太阳的方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太阳在彩虹的上方,并解释彩虹形成的原理。

Step4:延伸拓展(15分钟)1.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进行小组讨论,探索光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2.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有关光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3.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光的基本性质。

科学七色光教案

科学七色光教案

科学七色光教案科学七色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七色光是由白光经折射、分离而成的七种颜色组成。

2. 技能目标:能够观察、实验、总结,初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到七色光的形成。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三、教具准备彩虹胶纸、白色纸张、手电筒、水杯、透明玻璃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白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白光是由什么颜色组成的。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白光是如何形成的。

2. 演示(10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到白色纸张上,让学生观察到白光。

然后教师将白光通过透明玻璃杯照射到彩虹胶纸上,并让学生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白光经过彩虹胶纸折射后,分离成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3. 实验(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水杯洗净,加满水。

然后在水杯上方倒置一张白色纸,再将手电筒照射到纸上,让光经过水杯中的水照射到白纸上,让学生观察结果。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光线在经过水杯中的水时发生了折射,并发散出了七种颜色的光。

4. 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结果:白光经过彩虹胶纸或水杯中的水时,会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

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5. 拓展(1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光的知识,例如彩虹的形成原理、光的波长、频率等。

并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思路,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自己设计更多有关光的实验,例如使用棱镜分离光线等。

2. 学生可以观察周围的光影,了解光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可以制作彩色灯泡,领会到光的色散现象。

六、板书设计白光→彩虹胶纸(或水杯中的水)→七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教学,学生了解到了光的色散现象和七色光的形成原因。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课《七色光》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课《七色光》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光与色彩4.七色光【主要概念】光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合光。

【涉及课标】6.2.3 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新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内容。

在前面三课对“光”的生成、传播、遇到不同物质时行进方向改变等光现象的认识基础上,本课将关注点放在了对光本体性质的认识上。

以太阳光为载体,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作为能量形式之一的光的种类及层次性,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对光谱的初步认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光现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对雨后彩虹有部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不同方法制造“彩虹”,了解彩虹形成的特征与性质,进而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教学内容围绕着对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这一现象的观察了解展开,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指导学生分别利用镜子、水雾、三棱镜来制造“彩虹”,体验、了解太阳光可以分解为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进而知道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的关系。

第二部分,根据科学史中科学家牛顿对色散现象研究的过程描述,认识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了解牛顿对光学研究的贡献。

第三部分,分别使用手电筒、分色圆盘陀螺观察几种不同色光混合时颜色发生的变化,了解、体会色散现象的逆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见过彩虹现象,也知道彩虹有七种颜色,大多属于无意识状态的观察,比较感兴趣,也很好奇,但对彩虹的七种颜色和太阳光的关系不清楚,无法将两者建立起联系。

本课就是要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来发现“太阳光由七种颜色混合而成”这一奥秘。

同时再通过将不同的色光混合成白光的活动从反面进一步验证之前的结论。

无论是制造彩虹实践活动还是色光的混合实验,对于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挑战,需要教师一定的指导,在实验和操作前后,要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 《 七色光 》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 《 七色光 》教案

4、七色光教学目标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颜色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和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能够对具体的滤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关于彩虹,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要问?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可能会有以下几个:它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彩虹?怎样制造彩虹?彩虹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2、教师小结:看来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那么,我们就先来制造彩虹吧。

二、制造彩虹1、出示课本第26页上的制造彩虹的步骤图:1、把一架小镜子斜着放入水中,并设法将它固定。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手电筒的位置,直到看清楚彩虹看到彩虹为止。

2、引导学生读一读制造彩虹的步骤图,了解制作彩虹的过程。

3、学生按照制造彩虹的步骤图制造彩虹。

4、教师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且告诉同学们,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三、光的合成。

1、出示一个陀螺,上面七种颜色均匀分布。

同学们,在圆盘上涂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学生进行预测。

2、学生动手制作七色陀螺,制作完成之后,快速旋转。

并仔细观察高速旋转中的陀螺是什么颜色的?3、教师分析:手电筒的光线照在水下的镜面上,会发现白光变成了七种颜色,而七彩陀螺高速旋转,则看到白光。

这两个实验,让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这七种色光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四、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发现七色光的是谁呢?是牛顿,请大家读一读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2、出示课本第27页的材料。

学生仔细的读一读并观察材料下面的两幅图,了解牛顿发现七色光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太阳光是由七种彩色光构成的。

实用的《七色光》教案三篇

实用的《七色光》教案三篇

实用的《七色光》教案三篇《七色光》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形,区别形近字。

2.指导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AABB”式词语。

3.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通过讨论,使学生感觉到合作使人快乐。

合作促人成功。

教学准备:搜集一些有关“合作、团结”的名言。

教学流程:一、练1.观察字形组词语。

学生先观察所给的字,在进行组词练习。

指名回答。

2.照样子写一写。

由学生自行完成,再开火车提问。

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初步理解这三句俗语的'意思。

4.小组内检查朗读,对读得好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

5.练习背诵。

三、知识窗本次知识窗的内容为了了解克雷洛夫寓言《天鹅、梭子鱼和虾》的内容与寓意。

四、开心一笑本栏目的内容是读一首儿歌《五个“小人”》儿歌反映的主题仍为“团结合作”。

板书设计:语文七色光(七)1.组词练习。

2.照样子写句子《七色光》教案篇2教材说明本次“语文七色光”由四项语文实践活动构成。

第一项为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为近义词和反义词语的练习。

练习本身难度不大,重在扩展延伸,补充一定的练习,如本单元或本单元前学过的一些词语。

第二项为“日积月累”,内容是与同情弱小相关的词语、句子积累,第1题是两组感情色彩相反的四字词语。

第2题是名言警句,前两个尽量让学生背诵下来,第3个只理解即可以,如果学生能背诵原诗全文应加以鼓励。

第三项为“知识窗”,是让学生了解安徒生及其部分作品的,可以让学生搜集更多的与安徒生有关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找来作品读一读。

第四项属于语文实践活动,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调整。

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能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2.培养学生背诵、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和读书卡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2.近义词、反义词。

〔教学准备〕安徒生的资料和部分作品,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安徒生的资料和作品,以及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4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是一种能量转换形式,能够解释光在介质中传播的现象;2. 了解光的颜色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能够给出七色光的基本组成;3. 掌握通过光的折射、分解、合成等现象来观察和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光的性质和传播规律;2. 了解七色光的组成和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演示用光源;2. 七彩的反射条;3. 白纸或白布;4. 水槽;5. 透明物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出课题)T: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S1:光是一种能量。

S2:光能照亮东西。

T:非常好!光是一种能量,而且它可以照亮物体。

那么,我们来通过一个小实验,看看光是如何传播的。

2. 实验一:光的传播步骤:(1) 一个同学站在教室篮球场的一头,拿着一个手电筒照向另一头,请另一个同学告诉你看到了什么。

(2) 请同学们讨论,光是怎么从手电筒传播到另一头的?引导: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光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它是从光源发出的,然后在介质中传播,最后到达我们的眼睛。

3. 实验二:光的分解(1) 取一个白纸或白布,用彩虹色的反射条在阳光下晃动,请同学们观察。

(2) 请同学们回答,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阳光经过反射条的折射和分解,形成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七色光。

4. 实验三:光的合成(1) 在水槽中装满水,然后放入一个白纸或白布。

(2) 请同学们分别使用红、黄、蓝的透明物体对白纸照射,请观察结果。

引导: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当红、黄、蓝三种光同时照射到白纸上时,白纸会显现出白光。

这是因为三种不同颜色的光合成在一起,形成了白光。

5. 总结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光的特点和性质。

光不仅可以照亮物体,还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光,我们体会到了七色光的奇妙之处。

4《七色光》(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七色光》(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科普视频:通过科普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七色光的相关知识,如七色光的形成原理、光谱的应用等。例如,《科学探索》系列视频,涵盖了七色光的形成原理、光谱的应用等内容。
(2)科普书籍:阅读科普书籍,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七色光的理论知识,如光谱、色温、亮度等概念。例如,《光的秘密》一书,详细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谱等内容。
(1)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拓展材料,加深对七色光知识点的理解。
(2)观看视频:指导学生观看拓展视频,了解七色光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3)实验操作: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七色光形成原理的理解。
(4)提问与讨论:鼓励学生在阅读和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主动提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此外,在课后拓展应用环节,我布置了适量的课后作业,并提供了拓展资源。然而,在反馈作业情况时,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因此,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课后作业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拓展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最后,针对本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在课前自主探索环节,加强对预习资料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七色光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七色光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首先,在课前自主探索环节,我通过在线平台发布了预习资料,并设计了预习问题,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在监控预习进度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预习资料的掌握程度不够,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预习资料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科学教案 七色光

科学教案 七色光

科学教案七色光教案标题:科学教案-七色光教案目标:1. 了解光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组成的,并且可以通过折射和反射来解释光的传播。

2. 理解七色光是由白光经过折射或反射而产生的。

3. 掌握使用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七色光的方法。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一个白色光源(如手电筒或投影仪)照射在白纸上,让学生观察到白光。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白光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吗?知识讲解:3. 解释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这些光波长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颜色也不同。

4. 引入七色光的概念,解释七色光是由白光经过折射或反射而产生的。

实验演示:5. 准备一个棱镜,让学生观察棱镜的形状和材料。

6. 将白光照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到白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7. 解释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在经过棱镜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

实验操作:8. 将棱镜放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让学生使用手电筒或投影仪照射白光在棱镜上。

9. 学生用纸板或手来捕捉分散出的七色光,并观察颜色的变化。

10. 学生记录下每种颜色的名称和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与总结:11.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白光经过棱镜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12. 引导学生总结七色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白光经过棱镜分解的原理。

13. 提问学生:你们能想到其他的例子,能够产生七色光的现象吗?拓展活动:14. 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现象,并解释彩虹是由太阳光经过雨滴折射和反射而产生的。

15.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探索其他能够产生七色光的现象。

教案评估:16. 提供一份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于光的分解和七色光的理解程度。

17.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于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掌握情况。

教案延伸:18.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光的性质和光的传播路径,例如反射、折射和吸收等。

19.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探索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变化。

教案提示:- 在实验中使用安全的光源和适当的实验器材。

小学科学14七色光(教案)

小学科学14七色光(教案)

小学科学14七色光(教案)七色光(教案)引言:七色光是由白色光经过棱镜分光而得到的。

作为小学科学的教师,我们需要向学生们介绍光的基本概念以及七色光的形成原理。

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使他们理解光的分光现象、颜色和可见光谱的形成。

教学目标:- 理解白光和彩色光的区别;- 掌握光的分光现象;- 理解七色光的形成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解释和描述光的分光现象。

教学准备:- 棱镜;- 白纸;- 手电筒;- 彩色纸;-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个白纸,并问学生这张纸是什么颜色的。

2. 引导学生思考,白纸是由哪种光组成的,以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白色。

3. 引导学生思考,可否将白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实验探究:4. 将教室窗帘拉下,以确保实验环境足够昏暗。

5. 向学生解释棱镜的作用是分光。

6. 将棱镜放在一定高度的桌子上,让阳光通过教室窗户照射到棱镜上。

7. 观察并引导学生记录棱镜照射到白纸上的现象,并观察到出现的七种颜色光。

8.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阳光透过棱镜后会分成多种颜色的光。

9.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环节,使用手电筒照射彩色纸并观察光的变化。

讨论与总结:10.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发现,白光通过棱镜分光后会得到七种颜色的光。

11. 解释光的分光现象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在通过棱镜时会以不同的速度折射。

12. 引导学生理解彩色的形成是因为每种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

拓展活动:13. 鼓励学生使用彩色纸进行实验,探究光与物体颜色的关系,以及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总结与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理解了白光和彩色光的区别,掌握了光的分光现象和七色光的形成原理。

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有效地解释和描述了光的分光现象。

此外,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光的性质和与物体颜色的关系。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描述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合作意识。

延伸阅读:如果想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可以介绍关于光谱的更多内容,讨论可见光谱以外的其他光谱(如紫外线和红外线)。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与色彩的第4课时,题目为《七色光》。

本课主要通过讲解彩虹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

通过直观的示范和实验,学生能够理解光的分光现象和七种基本颜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了解彩虹现象的形成原理。

2. 能力目标:观察、描述和解释彩虹现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利用彩虹现象解释说明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

难点:使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光与色彩的基本知识,对颜色和光的分光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彩虹现象可能有一些经验和观察,但对其形成原理可能不太清楚。

学生喜欢直观的实验和示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四课时《七色光》。

请先回忆一下,彩虹是由什么颜色组成的?学生:红橙黄绿蓝靛紫。

教师:很好!那么,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呢?学生:白色。

教师:实际上,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看一下。

请看屏幕上的实验。

第二环节:实验演示教师:现在,我将太阳光照射到这个分光棱镜上,请大家仔细观察。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有七种颜色的光。

教师:非常好!这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是因为太阳光经过分光棱镜的折射,被分成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每种颜色的光都有不同的波长。

第三环节:彩虹的形成原理教师:那么,你们知道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没关系,我来给你们解释一下。

首先,太阳光照射到雨滴上,然后通过折射、反射和折射再反射等过程,最终形成了彩虹。

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自然现象!你们有没有在下雨后看到过彩虹呢?学生:有!教师:那太棒了!下次下雨后,你们可以留意一下,看看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七色光》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七色光》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七色光)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 、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 、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1 、了解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 、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神秘,观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点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教学打算学生分组实验用的:三棱镜,镜子,水,盆,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手电筒。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你们见过彩虹吗?它有几种颜色?分别是什么颜色?在什么情况下能见到彩虹?二、制造彩虹,了解太阳光〔白光〕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1、谈话:你们想制造彩虹吗?怎样操作?2、学生阅读课文 P26 插图,交流:用什么材料,怎样做?3、学生领材料,分组活动:〔 1 〕用三棱镜。

〔 2 〕把镜子放在水中。

〔两个活动任由学生选,可做一个,也可做两个〕4、交流实验现象,商量: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5、小结:太阳光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

6、提问:还有哪些类似彩虹现象?〔观察光碟、肥皂泡等〕7 、谈话:你们了解是谁X发觉太阳光是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的么?8 、学生阅读课文提供资料。

9 、交流:牛顿伟大的发觉为什么遭到剧烈的反对?怎样说服别人?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10 、玩七色陀螺。

〔 1 〕看图,学生交流怎样制作。

〔学生也可以课前制作好〕〔 2 〕玩陀螺,观察有什么现象。

〔先预测会有什么现象〕〔 3 〕商量:从玩陀螺中你有什么收获?三、认识到色光可以被过滤掉。

1 、滤光实验。

〔 1 〕学生参考课本 P28 做滤光实验。

〔 2 〕学生活动,记录结果。

〔 3 〕交流汇报,商量:从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 4 〕小黑板出示填空题:太阳光照到红色玻璃纸上,滤去〔〕光,同意〔〕光通过,反射〔〕光。

太阳光照到红色物体上,反射〔〕光。

七色光教案

七色光教案

七色光教案【篇一:科学《七色光》教案】4、七色光宿松县孚玉镇中心小学刘雷林教学目标:1、学会做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

2、学会做色光的合成实验,进一步认识到日光是由七色光合成的。

科学知识:1 、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 、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秘,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点: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活动准备:水盆、平面镜、电筒、喷水壶、洗衣粉、光碟等每组一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能以画图的方式猜出来。

课件出示:一坐长桥架天空,太阳在西它在东。

数数颜色真不少,紫绿青蓝黄橙红。

二、制造彩虹,了解彩虹的形成。

1、学生出示自己的作品。

课件出示彩虹。

2、有谁知道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彩虹的形成原因。

出示课件: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3、你们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彩虹?你想制作彩虹吗?4、学生阅读课文 p26 插图,交流:用什么材料,怎样做?5、学生拿出材料分组实验。

6、交流实验现象:从这个实验中你知道了什么?7、还有哪些类似彩虹的现象?(观察光碟、洗衣粉泡沫)8、小结:这些现象都告诉我们,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色光组成的。

三、合成彩色光的实验。

1、你们知道是谁最先发现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吗?(阅读牛顿的故事)为什么牛顿的伟大发现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人们后来是怎样被说服的?2、从牛顿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出示课件(独特而精辟的见解在刚提出时…)你还知道类似的故事吗?(两个铁球同时着地)3、玩七色陀螺、七色转轮。

(1)分组玩陀螺、七色转轮游戏。

你们发现了什么?(2)想不想做做这样的玩具?看图,学生交流怎样做?(3)再玩陀螺、七色转轮,观察有什么现象。

你能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吗?(4)讨论:从这个试验中中你有什么收获?出示课件:阳光是由七种颜色构成的。

七色光的教案5篇

七色光的教案5篇

七色光的教案5篇七色光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声母的大写字母。

2.总结归类带有提手旁和单立人旁的字。

3.理解并熟背日积月累的词语。

4.了解足球的起源。

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声母的大写字母。

2.总结归类带有提手旁和单立人旁的字。

教学难点:1.理解并熟背日积月累的词语。

2.了解足球的起源。

教学过程:一、根底学问1.复习大写字母2.师指导。

先自由地读书中“练”1的汉字,不熟悉的字查查字典。

然后在练习本上为这些汉字注音,最终把声母改写成大写字母,写在括号里。

3.稳固练习4.写出带有提手旁和单人旁的字师:想一想这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提手旁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单立人的字与人有关,回想一下学过的生字,并联系生活实际,试着写一写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二、日积月累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读下面的词语,不熟悉的字可以请教‘不说话的教师’——字典。

1.借助字典读熟2.说一说意思。

三、学问窗1.师:这篇短文主要讲了足球的起源,足球起源于中国的“蹴鞠”,它有着两前三百多年的历史。

2:学生谈收获四、想短文中虽然消失了四个谜语,却只有两个谜底,前两个谜语说的是一个字,后两个谜语说的是一个字。

请你们认真阅读谜面,抓住一些关键点来猜。

五、总结,说收获。

七色光的教案篇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看字形,区分形近字。

2.指导学生把握生活中常见的“aabb”式词语。

3.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重难点:通过争论,使学生感觉到合作使人欢乐,合作促人胜利。

教具预备:搜集一些有关“合作、团结”的名言。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语:同学们,你们喜爱孙悟空么?为什么?学生沟通。

师:孙悟空的本事特殊大,尤其是他有火眼金睛的本事,是人是妖一眼就能认出来。

龙龙在学习生字时遇到了困难,你能不能用你的火眼金睛识别出来下面的形近字,并教给他区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有创意的导入,布满鼓励的情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创设把学生带入学习气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4 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 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 七色光(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七种颜色光的由来和基本特性。

2. 了解通过混合三原色可以得到白光,通过混合三次色可以得到黑色。

3. 学习如何使用色轮。

二、教学过程:1. 图片展示引入老师让学生看一张展示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彩虹图片。

然后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吗?”提示学生思考。

接着老师可以讲一个简单的科普知识,介绍彩虹的成因。

通过讲解水滴和阳光的散射等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光线的基本特性。

2. 七色光的由来打开幻灯片,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带。

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组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颜色从哪里来的?学生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老师可以启发他们思考彩虹中的七种颜色来自于哪里。

3. 三原色和三次色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亮度分别为255、0、0,0、255、0,0、0、255。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三种颜色的混合效果。

引导学生发现,在光的颜色中,混合红、绿、蓝三种颜色可以得到白光。

学生可以进行实验,用小学生常用的三种颜色的油彩混合试验,加深了解光色的基本知识。

接下来,让学生再亲自进行实验,混合红、蓝、黄三种颜色的油彩,观察混合的效果,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混合红、蓝、黄三种颜色,可以得到黑色。

4. 了解色轮颜色可以随意混合成任何颜色 - 当然,只要我们知道如何混合。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家里或实验室中的色轮,并讲解优秀的艺术品和装饰品应该如何搭配颜色。

5. 拓展练习老师可以针对颜色理论的基础知识,设计练习内容。

老师可以通过编写绘画作品,根据所学习到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基础知识。

三、教学思考:1. 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参与探讨,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培养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实用价值。

3.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课外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如何运用色轮,混合颜色来形成美丽的画面。

小学科学第4课《七色光》教案

小学科学第4课《七色光》教案

小学科学第4课《七色光》教案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至关重要。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习关于光的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篇文章将围绕小学科学第4课《七色光》展开,介绍针对这一课程所设计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线构成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让学生探索光的颜色变化。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讨论和思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课程教材:《小学科学》第4课《七色光》。

b. PPT或教学板书制作:介绍课程内容和实验步骤,呈现实验结果和讨论问题。

c. 实验所需材料:白纸、光源(手电筒或阳光)、透明色纸、黑色纸、水彩颜料、试管、水、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a. 学生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入光的概念: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光的特性和来源。

2. 知识讲解(10分钟):a. 教师使用PPT或教学板书,向学生介绍七种主要颜色是如何组成白光的。

b. 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对比,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散射以及吸收等现象。

3. 实验操作(3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由2-3名学生组成。

b. 实验1:使用阳光或手电筒透过透明色纸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经过不同颜色纸张的变化。

c. 实验2:让学生使用黑色纸、水彩颜料、试管和水,自行尝试混合颜色,观察结果并记录。

d. 教师及时提醒和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20分钟):a. 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实验结果,每个小组呈现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并进行解释。

b. 通过问题引导讨论:为什么太阳光会被透明纸变成不同颜色?为什么混合不同颜色的光会产生新的颜色?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理解光的颜色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构成的。

《七色光》教案【推荐四篇】

《七色光》教案【推荐四篇】

《七色光》教案【推荐四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七色光》教案【推荐四篇】《七色光》教案篇1小学五级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教学目标: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七色光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颜色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和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能够对具体的滤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关于彩虹,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要问?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可能会有以下几个:
它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彩虹?
怎样制造彩虹?
彩虹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
2、教师小结:看来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那么,我们就先来制造彩虹吧。

二、制造彩虹
1、出示课本第26页上的制造彩虹的步骤图:1、把一架小镜子斜着放入水中,并设法将它固定。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手电筒的位置,直到看清楚彩虹看到彩虹为止。

2、引导学生读一读制造彩虹的步骤图,了解制作彩虹的过程。

3、学生按照制造彩虹的步骤图制造彩虹。

4、教师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且告诉同学们,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三、光的合成。

1、出示一个陀螺,上面七种颜色均匀分布。

同学们,在圆盘上涂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学生进行预测。

2、学生动手制作七色陀螺,制作完成之后,快速旋转。

并仔细观察高速旋转中的陀螺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分析:手电筒的光线照在水下的镜面上,会发现白光变成了七种颜色,而七彩陀螺高速旋转,则看到白光。

这两个实验,让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这七种色光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四、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发现七色光的是谁呢?是牛顿,请大家读一读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2、出示课本第27页的材料。

学生仔细的读一读并观察材料下面的两幅图,了解牛顿发现七色光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太阳光是由七种彩色光构成的。

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牛顿的伟大发现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人们后来是怎样被牛顿舒服的呢?
3、牛顿通过实验说服了大家。

由此可见,事实胜于雄辩。

五、滤光实验。

1、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要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这就是滤光实验。

2、学生动手做一做课本第28页的滤光实验。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思考这种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3、教师总结:彩色滤光片只能透过其呈现颜色的光,如红色滤光片,只允
许红色光透过,让它覆盖在有红绿图案的白纸上,只会让白纸反射的七色光中的红光透过,使纸看起来是红色的。

白纸上红色图案反射的红光也被透过来了,但因为和纸一样是红色的,所以看起来就如同隐去了一般,而绿色线条反射的绿光是不能透过来的,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格外清楚。

4、动手做一做课本第28页下面的几个操作图,验证一下是否像我们刚才分析的那样,看到的是我们预测到的结果。

六、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