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七首》之《虞美人 》和《一剪梅》
《虞美人》李煜古诗原文解析我爱古诗词
《虞美人》李煜古诗原文解析《虞美人》李煜古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题解】《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
此词大约作于归宋后的第三年,也是作者词的代表之作。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此正是促使太宗下令毒死作者的原因之一。
因领受了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倾泻在词中,这就使他的词“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将词由花前月下娱乐遣兴的工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
无论就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来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小令的最高境界。
【注释】1.了:了结,完结。
2.砌:台阶。
3.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4.应犹:一作“依然”。
5.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6.君:自称。
【串译】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风,故国的伤痛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承受得住啊。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江山易主,颜色已变。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赏读提示】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使人烦恼倍增。
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
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
“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化为虚幻了。
《虞美人》(李煜)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虞美人》(李煜)全文翻译注释赏析虞美人李煜系列:宋词三百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了:了结,完结。
3砌:台阶。
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4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5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赏析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像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剪梅》各类词赏析
《一剪梅》各类词赏析《一剪梅》各类词赏析《一剪梅》词牌中专门用了咏梅的并不多,这是吴文英的《一剪梅》,最后一句,好似写梅实际写人,意境哀中有美。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剪梅》各类词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enxue)。
隋朝开皇年间,有一个叫赵师雄的人,也不怕冷,大冬天游罗浮山,天寒日暮的投宿在一个松林间酒肆旁边的客栈里,奇怪啊,山里头还有酒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完全是聊斋故事发生的场景。
赵师雄正朦胧欲睡,突然眼前一亮,出现了一个一身雪白的美貌女子,月色映着松间残雪照在她的脸上,秀丽之极,还芳香袭人。
开口说话更是清婉可人,赵师雄一点不觉得害怕,拉着她的手敲开隔壁酒家的门,和那女子对饮起来。
不一会儿,又来个绿衣小童,戏笑歌舞很是快活。
没多久,这位赵师雄就醉倒睡着了。
睡梦中但觉风寒相袭。
第二天天微亮,他醒来,发觉自己睡在一棵大梅树下,树上还有一只翠鸟在冲着他鸣叫,月影还在头顶,梦却是完全醒了,满心惆怅。
这场梅花梦后来就有了个名字叫罗浮梦。
这个故事是柳宗元在传奇小说《龙城录》里说的,故事虽然简单,字句生动,关键是干干净净,相比那些花妖树精自荐枕席的行为,梅花精天真活泼没有心机,看来只是长夜寂寞,又正当花季,动了凡心。
不过那句“睡梦中但觉风寒相袭”好像也有深意哦,嘿,怕是我受聊斋影响,想成人之美吧,这个梅花仙子和翠羽小鸟像是莺莺和红娘,只是主动权不在那做人的一方而已。
一剪梅花万样娇。
斜插梅枝,略点眉梢。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
袖里时闻,玉钏轻敲。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周邦彦创制的这首《一剪梅》真是漂亮,神情兼备动人心魄。
要是把上面的这个故事拍成聊斋一类的电视剧,简直可以直接作为片尾曲。
只是不知道这位音乐家当时谱的这一曲是怎样的婉转轻柔。
梅花的风姿说的人太多,梅花的娇态却不再见有人提到。
也是,自从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之后,梅的姿态精神已尽,写梅花似人还不如写人似梅花。
虞美人最经典十首诗
虞美人最经典十首诗1.《虞美人》【宋代】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古韵国学: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
2.《虞美人》【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韵国学: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3.《虞美人》【宋代】周邦彦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
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
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古韵国学:以“疏篱”、“曲径”、“田家”、“云树”、“山色”、“孤篷”、“野外”等描绘一幅素淡画面,画面极为清静淡雅,再衬以钟声,使得画面富有动感,在这种环境中送别,心境自然是凄凉而忧郁的。
4.《虞美人》【宋代】张元干西郊追赏寻芳处,闻道冲寒去。
雨肥红绽向南枝,岁晚才开应是、恨春迟。
天涯乐事王孙贵,花底还君醉。
有人风味胜疏梅,醉里折花归去、更传杯。
古韵国学:欣喜满怀寻芳所在,花儿只是稀疏地开在南枝,只恨今年的春来得太迟。
5.《虞美人》【清代】纳兰性德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古韵国学: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是怎样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让人憔悴?半生已经孤零零地渡过,思念却未消减。
泪水却依旧会毫无节制地濡出来,沁湿了枕头。
6.《虞美人》【清代】王国维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
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
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精选《虞美人》诗词赏析五首
【导语】虞美⼈是词牌之⼀,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宠姬虞美⼈,因以为名。
下⾯是分享的精选《虞美⼈》诗词赏析五⾸。
欢迎阅读参考!【篇⼀】精选《虞美⼈》诗词赏析 虞美⼈·秋感 词牌名:虞美⼈|朝代:宋朝|作者:吴⽂英 背庭缘恐花羞坠。
⼼事遥⼭⾥。
⼩帘愁卷⽉笼明。
⼀⼨秋怀禁得、⼏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
供与离⼈睡。
梦和新⽉未圆时。
起看檐蛛结、⼜寻思。
赏析/鉴赏 《虞美⼈》,唐教坊曲。
《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藉‘虞兮’之歌。
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也。
”双调,有两格,其⼀为五⼗六字,上下⽚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为五⼗⼋字、上下⽚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此⾸为第⼀格。
“背庭”两句怕赏花,并触发怀乡情。
“背”,即弃也,这⼉引申为“不去”。
此⾔词⼈不去庭园赏花,是因为怕园中之花被⼈滥赏⽽愤⽽早凋。
其实这并⾮是“花羞坠”,⽽是⼈有愁,且惜花也。
词⼈⼼中愁的是羁旅在外,因秋⾄⽽起乡愁,所以词⼈的⼼早已不在乎欣赏什么花,⽽是已飞向群⼭阻隔的故乡——四明。
“⼩帘”两句,⾔词⼈卷起帘⼦放那明亮的⽉光⼊室,室中瞬时由朦胧转为清晰,词⼈的⼼境也随之由浓愁减为轻忧。
但是,⼼境刚刚转好,却⼜因“举头望明⽉”,两⽿闻蛩鸣,使他⼜添⼀重怀乡新愁。
“井梧”两句,紧承上⽚,发挥思乡情。
⾔秋风起,桐叶落,簌簌的落叶声,似那西风烦⼈的脚步声,在室外徘徊不去。
词⼈羁旅在外,夜闻此声,辗转反侧,更是因离愁别恨⽽不能成眠。
“梦和”两句,⾔词⼈即使在睡梦中,也在思念亲⼈。
他说:我们分居两地多像天上的弯弯新⽉,还不到⼗五团圆之时。
真是“⽇有所思,夜有所梦”。
醒后不能成寐,他索兴披⾐起来,踱到室外,见屋檐边蜘蛛正在周⽽复始地劳碌结,不禁⼜联想到⾃⼰也与它⼀样,为⽣计所迫,在他乡劳碌奔波度⽇的处境。
真是对景伤情,徒添悲伤。
据词意此词应是词⼈早期之作。
【篇⼆】精选《虞美⼈》诗词赏析 虞美⼈·赋虞美⼈草 词牌名:虞美⼈|朝代:宋朝|作者:⾟弃疾 当年得意如芳草。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文言文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1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这首词是李清照用多情娟丽之笔书写的浪漫情怀,再现了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缱绻思绪。
这首词从思想上来说,首先体现了夫妻人格上平等,是一对恩爱夫妻的相思之情。
这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婚姻家庭观念背道而驰。
这一点,在词中有深情的表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或者赵明诚有二心,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怨言。
所以,这里作者这样写,不言情而情已自见。
这种借写事来抒情,正是在艺术创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
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真爱不分阶级地位,没有金钱世俗名利夹杂,否则,就不叫爱情。
这是我们现代人对爱情的诠释。
古往今来,爱情是超越时空和阶级限制的。
在封建社会里,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而女人只能从一而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情平等。
但李清照是幸运的,和他的丈夫两相恩爱,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这样的断语,这样的心有灵犀,在封建社会是极其少有的。
像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也极为鲜见。
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其次,这首词也体现了李清照感情的自我封闭,不能向外人诉说的孤独哀愁。
这是封建社会闺中少妇处境的必然体现。
《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赏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虞美人:词牌名。
词牌名《虞美人》源自虞姬,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此得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色。
这里应代指岁月的更替往事:指过去欢乐的宫廷生活。
又东风:又刮起了东风。
指春天来了。
故国:指李煜做皇帝是的南唐。
不堪回首:不堪,承受不了。
回首,回头看,此处意为回忆。
雕栏玉砌:指南唐华丽的宫廷建筑。
雕栏,雕花的栏杆。
玉砌,玉石的台阶。
朱颜:指人的美好容颜,也兼指“雕栏”朱红的颜色,当有双关语意。
【古诗今译】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李煜生平及词风衍演】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史称南唐后主。
他登位之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风雨飘摇。
他在对宋委屈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安生活。
南唐为宋灭之后,他被俘到汴京,过了约两年囚徒生活,终为太宗赐鸩毒杀。
李煜在政治上十分无能,文艺上却颇有成就,工书善画,妙解音律,尤工于词。
他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不修政事,纵情于吟咏宴游,笙歌燕舞,为了使宫女的舞姿更加曼妙婀娜,荒唐病态竟至于让宫女束脚,戕害中国女子裹脚陋习便起于其人。
他这一时期的词作大都反映了他荒淫奢靡的官廷生活,这些词虽在技巧上已日臻成熟,实则为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承续。
后期则为入宋之后,此时,他逐渐从醉生梦死中清醒过来,对屈辱的拘囚生活极为愤懑感伤,他的词开始转向抒奏亡国之音,倾泻其“日夕以眼泪洗面”的深哀巨恸,他的词有了打动人心的恒久的艺术力量。
可以说,亡国使他丢掉了皇帝的宝座,却使他在词的创作上获取了巨大的成就,诚如清人王国维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虞美人》词牌写作指南
《虞美人》词牌写作指南虞美人整理编辑:诗词轩一、词牌简介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以李煜词毛文锡词为正体,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毛词为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另有五十六字两仄韵两平韵,五十八字五平韵,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三平韵的变体。
钦定词谱共收录了1093首例词。
此调为唐代教坊曲,始词见于敦煌曲子词,前后段结句为七三句式,与五代顾复六首相同。
《词谱》列七体,当以李煜此体为宋人通用者。
关于“虞美人”名称的来源,有多种可能。
虞美人,秦末人,即虞姬。
项羽之姬妾,常随侍军中。
汉兵围项羽于垓下,羽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虞姬以歌和之。
又草名,别称丽春花、锦被花,花有红、紫、白等色;传说此花闻《虞美人》曲便花枝舞动。
此调以七字句和五字句为主,配以一个九字句为结,凡四换韵,仄韵与平韵相间,每句用韵,因而音节明快响亮,气势奔放,以悲歌慷慨为基本特色。
适用之题材较广,但仍以抒情为主。
二、格律对照:正体一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以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为代表。
此调以李词、毛词为正体,而宋元词依李体填者尤多。
此词前后段四换韵,其两结系九字句,或两字微读,或四字微读,或六字微读,以蝉联不断为合格。
格律对照例词:《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仄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体二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以毛文锡《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为代表。
此词前后段亦四换韵,且前三句格律完全相同。
虞美人原文及赏析
虞美人原文及赏析虞美人原文及赏析虞美人原文及赏析1疏篱曲径田家小。
云树开清晓。
天寒山色有无中。
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添衣策马寻亭堠。
愁抱惟宜酒。
菰蒲睡鸭占陂塘。
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赏析/鉴赏这是一首叙写送行惜别的词作。
词人为心上人送行,首二句所描绘的农家景致是他们临分手之处:“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疏篱”、“曲径”是典型的农家景致,也是词人于清晨所见近处之景,再往远处看,笼罩在树林上的云雾渐渐地散开,时间到了清晨,分手的时分已在即。
“曲径”,唐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此外,“云树开清晓”句,似化用秦观《满庭芳》词中“晓色云开”句,但周词的词序颠倒,所以这里的“开”字似更为精炼。
“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篷”,三、四两句承上而来,词人的目光依旧停留在远处,但见晨雾迷漫,带着寒气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四野一片寂静,只见远处山寺钟声传来,这给凄清的送别场面又增添了一层感伤色彩。
“天寒”句,化用王维《汉江临泛》中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词作上片以“疏篱”、“曲径”、“田家”、“云树”、“山色”、“孤篷”、“野外”等描绘一幅素淡画面,画面极为清静淡雅,再衬以钟声,使得画面富有动感,在这种环境中送别,心境自然是凄凉而忧郁的。
词作下片转而叙写自己的心情。
但词人并不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而是以一个个动作和画面来达到表述之目的。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
这是说送走心上人后,感到寒意袭人和愁意缠绕心间,于是便添加衣服,策马扬鞭去找驿站,买些酒来驱寒解愁。
“亭堠”,亦作亭堡,原为侦察、瞭望的岗亭。
《后汉书·光武纪》载:“筑亭堠修烽燧。
”这里当是指古代废置之亭堠,已改为置酒供行人休息场所。
因前文已交代“天寒”,故此遂有“添衣”,但实质上是写词人之心寒愁浓。
词人又写自己急急忙忙地寻找亭堠,说明其离愁之浓重。
“愁抱”一句是全词中唯一的直抒其情,“惟宜”二字,强调了一种无可奈何之情,亦可理解为本词的主旨。
最著名十首虞美人词
最著名十首虞美人词
1. 夜来香: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愿你是那东风,千万别把他轻推。
2. 知否知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 浣溪沙:
荷叶上露,梧叶下霜。
贾生四十了,还不成男儿模样。
4. 满庭芳:
满庭芳,寂寞开无主。
5. 摸鱼儿:
欲要摸鱼儿,先整顿好行藏。
——选自《太白词》
6. 念奴娇:
红楼梦里说颦儿,轻移藕臂斜分阵。
7. 圆圆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 相见欢: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9.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10.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选自《南唐二主词》。
关于词牌《一剪梅》
关于词牌《一剪梅》
《一剪梅》是一个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玉簟秋”“醉中”等。
它的正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等变体。
代表作品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词牌“一剪梅”,即是取宋人剪梅花一枝,插于瓶中的意思而生。
古代时候,相隔两地的人往往通过赠送对方一枝梅花来表达相思。
南宋诗人刘克庄有句云:“轻烟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
”。
【个人精编】高一上语文古诗文整理——《虞美人》
虞美人李煜【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往事。
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来,登楼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国。
旧日金陵城里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都在吧,只不过里面住的人已经换了。
要问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大概就像东流的滔滔春水一样,无穷无尽。
【注释】(1)选自《南唐二主词校订》。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2)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3)了:了结,完结。
(4)往事知多少:多少往事都难以忘却。
(5)故国:指南唐。
(6)雕阑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
阑,一作“栏”。
砌,台阶。
应犹:一作“依然”。
(7)朱颜改:红润的容颜改变了。
指人已憔悴,暗指亡国。
朱颜,红颜,年轻的容颜。
(8)几多:多少。
【艺术特色】1、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物是人非的感慨在这首词中,词人采用隔句相承的手法,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的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
例如,“春花秋月”的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往事”的短暂无常相比,“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
如此回环反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折传出。
2、感情真挚,结构精巧这首词是词人经过精心结构的,通篇一笔呵成,波涛起伏,又围绕一个中心“愁”,组合成协调谐和的艺术整体。
同时,这首词充满了悲恨激越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胆敢抒发亡国之恨,实是史所罕见的。
这种真挚的感情,正是这首词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李煜的词精选十首虞美人
李煜的词精选十首虞美人李煜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如今千年已过仍然受到世人的推崇与喜爱。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后主李煜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2、《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3、《浪淘沙·一名卖花声》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暮凭阑,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4、《长相思·一重山》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5、《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虞美人》诗歌赏析
《虞美人》诗歌赏析《虞美人》诗歌赏析《虞美人》诗歌赏析1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
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
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注释]①虞美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又名《虞美人令》、《玉壶冰》、《巫山十二峰》、《忆柳曲》、《一江春水》等。
[赏析]这是写思妇念远的伤情词。
一阕写秋天的思念。
开头将思妇盼归的思情淡淡提起。
栏杆外,天如水,“昨夜”还“倚”,天天倚栏夜望,“将明月比佳期”,月圆几度,伊人不归,引出下句“罗衣着破”.“衣破”、“香在”,不忘前情。
离人薄情早已放弃初衷。
“谁教”句足见思妇怨恨之深。
整个春天被这种愁情困扰,坐在宝筝前,全无心思拨弄琴弦,只有眼眶涌出两行清泪,在脉脉诉说哀情而已。
《虞美人》诗歌赏析2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春花、秋月本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可词人面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时候,却发出了“何时能结束?”这样的天问。
作为我们普通人,最希望的莫过于好景常在,好花常开。
前提是,因为我们是普通人。
词人此时的身份却连普通人都不及,随着统一步伐的推进,宋太祖赵匡胤将南唐后主李煜变成了阶下囚。
一个囚犯,一个亡了国破了家的国君,面对如此美好的人间事物,还有何心情去欣赏呢?既不能欣赏,反复现于眼前,让自己的心更乱?故此,词人一声“何时了”道尽了内心深处的苦楚和无奈。
旧时的往事,件件当是刻骨铭心的,可词人还是一句“还知多少!”此处的“知”当是“记得”之意。
无限的往事到了现在已忘了很多,可是,难道真的'遗忘了无数吗?不尽然。
尤其是昨夜里小楼上一夜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此时此景,往事都历历在目。
不是“不知”,一句“不堪回首月明中”给了我们答案。
往事不是真的不记得,而是不愿去想起来。
昔日的繁华欢愉,一旦想起来了,都成了今日悲愁的源头。
被写成歌的十大经典诗词 你听过几首教学教材
被写成歌的十大经典诗词你听过几首被写成歌的十大经典诗词你听过几首诗歌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的文化精萃,它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我们的先祖留存了大量的经典诗词,如《离骚》、《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剪梅》等。
而如今,这其中的很多诗词都被改写成了歌曲。
盘点被写成歌的十大经典诗词,看看你听过几首?1李清照:《一剪梅》歌曲《月满西楼》演唱:蔡琴蔡琴演唱安雯演唱邓丽君演唱“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作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1989年,作曲人苏越将《一剪梅》谱曲,原词作为歌词不变,也就是现在的《月满西楼》。
2李煜:《虞美人》歌曲《几多愁》演唱:邓丽君几多愁邓丽君 - 淡淡幽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哀怨。
1983年,由谭健常作曲,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发行问世,而这首歌正是根据李煜的《虞美人》改编而来。
后来和《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乎你》一起被邓丽君收录于著名专辑《淡淡幽情》中,传唱至今。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歌曲《念奴娇》演唱:伊能静念奴娇伊能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2006年,由周杰伦作曲,伊能静填词并演唱的《念奴娇》正式发行。
此歌是根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改编而来,歌词在原词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
《虞美人》阅读练习答案
《虞美人》阅读练习答案《虞美人》阅读练习答案《虞美人》阅读练习答案1李煜《虞美人》阅读训练【原文】: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阅读训练】: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三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xx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
(李煜《虞美人》)8、“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李煜《虞美人》)9、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
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
这句诗是:“”。
(李煜《虞美人》)10、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李煜《虞美人》)李清照《一剪梅》阅读训练【原文】: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训练】: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
最美词十首,惹人心醉
最美词十首,惹人心醉一、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推荐理由:字字珠玑,点点新愁。
二、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推荐理由:以血写之,是真文学。
三、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推荐理由:以淡笔写浓情,为后世词家辟一道路。
四、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推荐理由:词中理致之极诣。
五、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推荐理由:圆融之笔,深挚之情,清真集中,亦不多觏。
六、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推荐理由:有寄托、有悲慨,一气浑融,词中至境。
七、姜夔《暗香》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徵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 凰台上忆吹箫》)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 慢》)
作 业:
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你所经 历的一段愁或喜。
要求: 1、体裁不限,可韵文可散 文,也可填词作诗。 2、要写真情实感,不得无 病呻吟。
感受音乐,进一步领会词中意境。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 )
李 清 照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 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 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 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 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 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 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 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词七首》之
《虞美人 》和《一剪梅》
虞美人
李煜
李煜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既是 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同时又是位多 愁善感的词人,因而他得以将自己内心 深处的痛楚,生动而细致入微地反映在 词作中。
宋太宗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 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 “日夕只 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 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 》 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 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 》 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