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礼仪教育教学内容
尊老爱幼(礼仪教案)
![尊老爱幼(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bc6aa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8.png)
尊老爱幼(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尊老爱幼的含义,知道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礼仪素养,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加文明礼貌。
二、教学内容:1. 尊老爱幼的含义2. 尊敬老人的表现3. 关爱幼儿的表现4. 尊老爱幼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5.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尊敬老人、关爱幼儿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践行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2. 如何将尊老爱幼的观念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
五、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老爱幼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3.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方面的经历和感悟。
4.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
第一节:了解尊老爱幼的含义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尊老爱幼的故事,如《孝顺的小乌鸦》。
2. 讨论交流:提问幼儿关于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引导他们理解尊老爱幼的含义。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家庭场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体验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的感觉。
第二节:尊敬老人的表现1. 讲解:向幼儿讲解尊敬老人的表现,如尊重老人的意见、关心老人的生活等。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尊敬老人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尊敬意识。
第三节:关爱幼儿的表现1. 讲解:向幼儿讲解关爱幼儿的表现,如关心幼儿的生活、陪伴幼儿成长等。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关爱幼儿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
第四节:尊老爱幼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1. 讲解:向幼儿讲解尊老爱幼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帮助老人过马路、照顾弟弟妹妹等。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实际应用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践行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9e2e1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6.png)
《家庭礼仪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遵守家庭礼仪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与家人相处的沟通技巧,增进家庭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家庭礼仪的基本原则3. 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4. 家庭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家庭礼仪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庭礼仪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和沟通技巧。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亲身实践家庭礼仪。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家庭礼仪的PPT课件。
2. 收集一些家庭礼仪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一些家庭场景的角色扮演道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家庭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家庭礼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谦让、感恩等。
3. 分析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如尊重长辈、关爱晚辈等。
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家庭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用餐、接待客人等。
5. 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家庭礼仪。
6.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家庭礼仪的实际应用。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家庭礼仪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家庭礼仪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庭礼仪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礼仪的内涵和实践。
2. 组织家庭礼仪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家庭礼仪的兴趣。
3. 开展家庭礼仪实践活动,如家庭礼仪主题班会、家庭礼仪知识竞赛等。
小班礼仪教案家庭
![小班礼仪教案家庭](https://img.taocdn.com/s3/m/aff5bb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0.png)
小班礼仪教案家庭教案标题:小班礼仪教案-家庭教案目标:1. 帮助小班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2. 培养小班学生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
3. 提高小班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互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家庭场景和行为。
2. 角色扮演道具,如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服装。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份简单易懂的家庭礼仪守则,适合小班学生阅读。
2. 准备幻灯片或展示板,用于呈现家庭礼仪的相关内容。
3. 准备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服装,以便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使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或卡片,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家庭场景和行为,引发学生对家庭礼仪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家中的行为和态度,以及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讲解家庭礼仪守则:1. 展示家庭礼仪守则的幻灯片或展示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每一条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他们可能有的疑惑和困惑。
角色扮演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家庭场景,如吃饭、生日聚会等。
2. 提供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服装,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和展示良好的家庭礼仪行为。
3. 角色扮演结束后,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小结和总结:1. 回顾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学到的内容。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良好的家庭礼仪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分享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家庭礼仪的影响力。
扩展活动:1. 邀请学生回家后与家庭成员分享他们学到的家庭礼仪,并记录下实践情况和反馈。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文化展览,以了解不同家庭礼仪的文化差异。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分析家庭成员的行为,以促进对家庭礼仪的深入理解。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家庭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学生回家后的反馈和记录,评估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的家庭礼仪。
教案扩展:1. 将家庭礼仪与其他主题(如友谊、团队合作等)结合,进行跨学科教学。
家庭礼仪 教案
![家庭礼仪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d0ebd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2.png)
家庭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家庭礼仪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基本的家庭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3. 培养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良好礼仪习惯。
教学内容:1. 家庭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
3. 家庭生活中的常见礼仪场景和应对方法。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家庭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于家庭礼仪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1. 通过多媒体展示或讲解,向学生介绍家庭礼仪的基本定义和重要性。
2. 分析家庭礼仪的好处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礼仪对于家庭和个人的积极作用。
活动实践:1.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列举出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礼仪场景。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应对不同礼仪场景的行为准则和解决方案。
3.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正确礼仪行为。
总结反思: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家庭礼仪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拓展延伸:1. 布置家庭礼仪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礼仪知识。
2. 鼓励学生与家人共同制定家庭礼仪规范,并定期进行回顾和评估。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2. 角色扮演道具3. 小组讨论指导题目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2. 学生完成家庭礼仪实践任务的质量和效果。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家庭礼仪礼貌歌教案
![家庭礼仪礼貌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c6234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b.png)
家庭礼仪礼貌歌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歌曲,歌词中关于家庭礼仪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家庭礼仪。
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家庭礼仪礼貌歌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理解和实践家庭礼仪。
一、教学目标1. 学习家庭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理解并能够运用家庭礼仪礼貌歌歌词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迎宾礼貌、送客礼仪、餐桌礼仪、座次礼仪等;3. 家庭礼仪礼貌歌的歌词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家庭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我们来了解一下家庭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家庭礼仪是指在家庭生活中遵守的规范和约定,它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技能。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交能力,也能够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和互动。
2. 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我们来学习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是迎宾礼貌,当家庭中来客人时,我们应该主动迎接,礼貌地问候,并带领他们进入客厅,并在其中的一些椅子上坐下。
同时,在客人离开时,我们也应该礼貌地表示感谢,送客到门口,并告知相聚的时间。
是餐桌礼仪,当家庭成员聚餐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礼仪:先等长辈入座、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口味、不添菜或饮料就不要轻易要求、注意用餐顺序、厨师不要过多诉说工作经验等。
是座次礼仪,当家庭成员或朋友聚会时,我们应该遵守以下原则:最尊贵的客人应该坐在主人的右边、客人的坐位应该在主人的左边、如果有多个客人,则从左往右次序进行,由主人分配。
3. 家庭礼仪礼貌歌的歌词分析和运用我们来分析家庭礼仪礼貌歌的歌词,歌中包含了许多家庭礼仪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运用。
例如,“亲人间言语要尊重,言行举止有分寸”,提示我们在家庭中交流时要注意尊重对方的感受,不要冲动或激动;“家务分工不要推诿,做事的样子要端正”,提醒我们在家庭中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推卸责任;“用餐要让长辈进食,坐次排列有一定规律”,强调了在用餐的场合中要遵循家庭礼仪的规定。
大班家庭礼仪教案
![大班家庭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4ef1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8.png)
大班家庭礼仪教案标题:大班家庭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了解和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2. 培养大班学生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包括尊重、感恩、友善和合作等。
3. 提高大班学生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的家庭场景和行为。
2. 教具:大型纸板、颜色笔、贴纸等。
3. 教学材料:家庭礼仪规则海报、家庭礼仪活动手册等。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图片或图片卡片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家庭场景和行为。
例如,一家人共进晚餐、互相帮助家务、尊重长辈等。
探究:2. 与学生一起制作家庭礼仪规则海报。
将大型纸板分成几个部分,并在每个部分上写下一条家庭礼仪规则,如“尊重他人”、“说谢谢”、“分享”等。
学生可以用颜色笔进行装饰,并用贴纸装饰海报。
实践:3. 分发家庭礼仪活动手册给每个学生,并解释其内容。
活动手册中可以包括一些家庭礼仪的小任务,如“与家人一起准备晚餐”、“给家人写一封感谢信”等。
学生可以在家完成这些任务,并在下一节课分享他们的经历。
总结:4. 回顾家庭礼仪规则海报和活动手册,强调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这些规则。
拓展活动:5. 邀请学生与家人一起参观社区中的养老院或儿童福利机构,并与那里的老人或孩子进行互动。
这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家庭礼仪的意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家庭礼仪活动手册中完成的任务,并听取他们的分享。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家庭场景,并要求他们展示正确的家庭礼仪行为。
2. 鼓励学生在班级或学校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家庭礼仪,例如在集会上向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主动帮助他人等。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和活动与大班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相适应。
2. 鼓励学生在家与家人一起完成家庭礼仪任务,以加强家庭参与和亲子关系。
家庭文明待客礼仪教案
![家庭文明待客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a670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9.png)
家庭文明待客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家庭文明待客礼仪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家庭文明待客礼仪规范。
3. 培养学生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的良好待客礼仪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析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基本规范。
3. 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待客礼仪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家庭文明待客礼仪,为什么它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很重要。
知识讲解:2. 通过讲解,介绍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定义和意义,强调其在维护家庭和谐、增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性。
规范分析:3. 分析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基本规范,包括:a. 热情接待:主动迎接客人,礼貌地问候,并提供适当的座位。
b. 注意仪容仪表:穿着整洁得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c. 注意言谈举止:用文明的语言交流,避免争吵和冲突。
d. 尊重客人:关注客人的需求,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
e. 餐桌礼仪:掌握基本的餐桌礼仪规范,如正确使用餐具、懂得进食礼仪等。
实践活动:4.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待客礼仪技巧。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a.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模拟不同的家庭和社交场合,演练待客礼仪。
b. 餐桌礼仪训练:教授学生正确使用餐具、进食礼仪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c. 制定家庭礼仪守则: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制定一份家庭礼仪守则,并与家人一起执行。
总结回顾: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拓展延伸: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家庭和社交场合中的待客礼仪行为,并撰写观察报告。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待客礼仪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的观察报告,检查其对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
2. 角色扮演材料。
3. 餐桌礼仪示范视频。
4. 家庭礼仪守则范例。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c0f0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f.png)
《家庭礼仪教案》word版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家庭素养。
2. 教学内容:家庭礼仪的基本概念、家庭成员间的相处礼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家庭宴会礼仪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自觉地应用于家庭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家务劳动、家庭成员相处等方面的自主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家庭礼仪相关书籍、案例资料等。
2.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
3. 场地: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礼仪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礼仪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家庭礼仪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家庭礼仪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家庭礼仪。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中的礼仪场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庭礼仪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列举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表现,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制定一个家庭礼仪行动计划,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目标,逐步提高家庭礼仪水平。
3. 向家人宣传所学到的家庭礼仪知识,与家人一起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氛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践应用三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正确理解家庭礼仪知识,能够在家庭生活中自觉遵守礼仪规范,与家人和谐相处。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开展家庭礼仪主题活动,如家庭礼仪知识竞赛、家庭礼仪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对家庭礼仪的认识和兴趣。
大班幼儿家庭礼仪教案
![大班幼儿家庭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3c326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2.png)
大班幼儿家庭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幼儿家庭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家庭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3. 培养幼儿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庭礼仪的定义和意义。
2. 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如问候、道歉、感谢、尊重等。
3. 家庭聚会和拜访时的礼仪规范。
4. 家庭用餐礼仪。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展示家庭礼仪的场景和示范。
2. 家庭礼仪的相关故事书籍或绘本。
3. 制作家庭礼仪宣传海报或小册子。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讨论家庭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2. 与幼儿一起阅读相关故事书籍或绘本,让他们感受到良好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探究:1. 介绍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如问候、道歉、感谢、尊重等。
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幼儿互动参与,体验正确的家庭礼仪行为。
2. 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在家庭聚会和拜访时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如如何主动与长辈、亲友交流、如何礼貌地提出请求等。
实践:1. 组织幼儿参与制作家庭礼仪宣传海报或小册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家庭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2. 安排家庭用餐礼仪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如何礼貌地与家人共进餐等。
总结:1. 回顾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家庭礼仪,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家庭礼仪教学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
2. 每周或每月举行一次家庭礼仪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家庭礼仪知识。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家庭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2. 观察幼儿在家庭用餐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使用餐具、与他人礼貌地交流。
教学资源:1. 家庭礼仪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相关故事书籍或绘本。
小班孝敬父母礼仪教案
![小班孝敬父母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e7b6b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2.png)
小班孝敬父母礼仪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礼仪教育》教材第三单元“家庭礼仪”,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孝敬父母”,详细讲述如何尊敬父母、关心父母的生活和健康,以及简单的家务劳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懂得尊重和关心父母。
3. 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孝敬父母的含义,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心父母的意识和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故事书、卡片学具:家务劳动道具、实践活动记录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孝敬父母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孝敬父母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a. 介绍孝敬父母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尊重和关心父母的重要性。
b. 讲解如何在家务劳动中体现孝敬父母,展示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图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分析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孝敬父母。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孝敬父母的行动计划,并进行分享。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后,按照课堂上设计的行动计划,进行一次家务劳动实践,记录在实践活动记录表上。
六、板书设计1. 大孝敬父母2. 副家庭礼仪教育3. 内容提纲:a. 孝敬父母的含义b. 如何在家务劳动中体现孝敬父母c. 孝敬父母的行动计划与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孝敬父母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
2. 答案示例:a. 帮助父母做家务,如洗碗、扫地等。
b. 为父母准备一份心意礼物,如手工制作的小卡片。
c. 每天向父母问好,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不足,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2. 拓展延伸:a. 举办“孝敬父母”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加,分享孩子们的成长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孝敬父母的含义,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
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园家庭礼仪
![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园家庭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ab4dbb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a.png)
教案一、导言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在现代社会,礼仪已成为人们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家庭礼仪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早接触的礼仪形式。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礼仪的重要场所,而家庭也是孩子学习礼仪的首要地方。
家庭礼仪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篇教案将从家庭礼仪的意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方法和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家庭礼仪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礼仪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礼仪能够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家庭礼仪不仅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还可以提高孩子的修养和素质。
家庭礼仪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若能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便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纷争,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
家庭礼仪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学会尊重他人的孩子还能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在社交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教育目标1. 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意识。
通过家庭礼仪教育,引导孩子养成尊敬长辈、讲文明、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2. 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通过加强家庭礼仪教育,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3. 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通过家庭礼仪教育,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格素养,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四、教育方法1. 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
家长应该自己先遵循家庭礼仪规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2. 多交流。
家长应该和孩子多交流,引导他们了解和接受家庭礼仪的意义,共同制定家庭礼仪规范。
3. 耐心引导。
对于孩子的行为不规范,家长应该耐心引导,适当表扬和批评。
五、具体内容1. 尊敬长辈。
孩子应学会尊敬长辈,尤其是父母和老师。
他们应该在言谈举止中尊重长辈,不应随意打断他人发言,更不能说粗话、恶作剧等。
2. 讲文明。
孩子应学会礼貌用语,懂得如何和他人进行礼貌交流。
他们在用餐时应该懂得如何使用刀叉、擦嘴等礼仪。
3. 守秩序。
小班礼仪尊老爱幼教案5篇范文
![小班礼仪尊老爱幼教案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4f0b7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1.png)
小班礼仪尊老爱幼教案5篇范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家庭礼仪”中的第三节“尊老爱幼”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向长辈问好,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与长辈交流时要态度恭敬,了解兄弟姐妹间的相互关爱与帮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向长辈问好、帮助长辈做家务的基本礼仪,培养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2. 培养幼儿与长辈交流时的恭敬态度,增进家庭和谐氛围。
3. 培养幼儿关爱兄弟姐妹,互帮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做到真正的尊老爱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故事书、卡片等。
学具:小扫把、小拖把、簸箕、垃圾袋等家庭实践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帮助。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向长辈问好,如何帮助长辈做家务,并通过故事书、卡片等形式展示给幼儿。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尊老爱幼的行为。
4. 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尊老爱幼的经历,鼓励幼儿发言,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尊老爱幼2. 重点内容:向长辈问好帮助长辈做家务与长辈交流时的恭敬态度兄弟姐妹间的关爱与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帮助长辈做家务的场景。
编写一个关于尊老爱幼的小故事。
2. 答案:画面中幼儿正在帮助长辈扫地、擦桌子等,表现出尊老爱幼的行为。
示例故事:小兔子帮助生病的奶奶做饭,哥哥姐姐照顾弟弟妹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做到真正的尊老爱幼。
2. 例题讲解: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并记住尊老爱幼的行为。
家庭礼仪教案初中
![家庭礼仪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ba7c717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f.png)
家庭礼仪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家中遵循礼仪,养成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对家庭礼仪的认识,使其能够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尊重、关爱和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3. 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4. 家庭礼仪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礼仪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介绍家庭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家庭礼仪对家庭和谐的影响。
3. 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父辈、子辈、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尊重、关爱和帮助。
4. 讲解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如饮食、起居、待客、节日庆祝等。
5.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家庭礼仪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明白如何在生活中遵循礼仪。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家庭中如何践行礼仪,分享好的家庭礼仪经验。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礼仪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积极践行礼仪。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庭礼仪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践行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庭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表现。
3.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礼仪表现的反馈。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礼仪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2. 实例分析法:分析家庭礼仪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家庭礼仪的践行经验。
4. 实践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礼仪。
六、教学资源1. 课件:家庭礼仪的基本内容和实际应用。
2. 故事素材:用于导入和实例分析。
3. 作业模板:用于布置课后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遵循礼仪,养成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家庭素养,为构建和谐家庭打下基础。
家庭礼仪教学设计
![家庭礼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fe0e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4.png)
家庭礼仪教学设计一、教学环境分析:现在的社会风气逐渐变化,许多家庭对于家庭礼仪的培养不再重视。
因此,开展家庭礼仪教育十分必要。
本次教学活动是在家庭环境中展开的,采用亲子参与的形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亲人的陪伴和榜样的引领下学习家庭礼仪。
二、教学目标设定: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礼仪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家庭礼仪中的常见规范和行为准则;3.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和礼仪动作;能力目标:1.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2.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和礼仪行为的意识;3.在具体案例中运用家庭礼仪知识。
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的爱家、爱亲人的情感;2.培养孩子的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情感;3.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律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家庭礼仪的意义和常见规范的学习。
难点: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和礼仪行为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家庭场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家庭礼仪的常见规范。
2.游戏法:通过开展亲子游戏,锻炼孩子们的礼仪行为和表达能力。
3.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孩子们传授家庭礼仪的知识和意义。
五、教学步骤:1.情景模拟:以家庭聚餐场景为例,讲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引导孩子们注意饭桌礼仪的行为准则,如不大声喧哗、不乱夹菜等。
2.游戏活动: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从家庭生活中挑选一个情景,以表演的方式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行为。
其他小组成员根据表演情景进行点评和反馈。
3.讲解家庭礼仪的知识:通过课堂讲解,向孩子们介绍常见的家庭礼仪规范,如问候礼仪、餐桌礼仪、客人接待礼仪等。
并引导孩子们讨论和总结出适用于自己家庭的行为准则。
4.游戏互动:设置多个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运用家庭礼仪知识,训练自己的礼仪行为和表达能力。
如角色扮演客人和主人,练习客人接待礼仪。
5.分享经验: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一些在家庭中运用家庭礼仪的实例,激发他们对家庭礼仪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6.总结复习: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家庭礼仪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教案之家庭教育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教案之家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3c8f94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e.png)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教案之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
现代的家庭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更多地注重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情感等素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文明礼仪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家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场所之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极为重要。
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文明素养,与孩子一起学习和培养生活中的礼仪规范,让孩子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家庭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情感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家庭应该通过情感呵护、溢于言表的爱和细致入微的关怀,为孩子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同时,社交能力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家庭要鼓励孩子参加团队活动,锻炼孩子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让孩子的交友圈变得更加广阔。
家庭教育还需要注重孩子的礼仪教育。
礼仪不仅是一种规范表达方式,更是一种表现文明素养的方式。
家长可以通过生活中点滴的细节教育,教育孩子如何用礼貌的言辞对待别人,如何掌握交际技巧,如何得体得体地处理人际关系。
这些都是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优秀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
家庭教育还需要抓住时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孩子的个性和性格都在发展过程之中,而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个性特征。
家长可以从孩子的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的关注和培养,可以让孩子掌握良好的社交能力,提高孩子的情感素质,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素养,让孩子成为具有人格魅力的优秀公民。
家庭教育不应该被视为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应该与社会、学校、教育机构等相结合,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81ce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0.png)
家庭礼仪教案家庭礼仪教案一、教案背景家庭礼仪是社会礼仪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缺乏规范化的家庭礼仪,影响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亲密。
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校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礼仪观念,并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礼仪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家庭礼仪规范;3.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关心家人、和谐相处的家庭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家庭礼仪的定义和作用2. 家庭礼仪的常见规范a. 尊重父母b. 孝敬长辈c. 爱护兄弟姐妹d. 分担家务e. 友善相处f. 尊重隐私g. 懂得感恩3. 家庭礼仪的实践方法a. 定期举行家庭会议,讨论家庭事务和问题。
b. 与家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多关心对方、尊重对方的意见。
c. 定期进行家务分工,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到家务中来。
d. 在家庭中尊重每个成员的隐私,不干涉对方的私人事务。
e. 培养感恩的心态,学会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和珍惜幸福。
四、教学方法1.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总结家庭礼仪的作用和常见规范。
2.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就家庭礼仪的实践方法进行讨论和分享。
3.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接受家庭礼仪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出家庭礼仪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家庭礼仪的兴趣。
2. 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家庭礼仪的常见规范,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3. 实践:组织家庭会议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家庭会议的过程,并共同商讨家庭事务和问题。
4. 对话: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进行家庭沟通和交流的训练。
5. 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家庭生活,总结自己尊重父母、关心家人、和谐相处的表现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家庭礼仪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幼儿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家庭礼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4468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b.png)
幼儿家庭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家庭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 培养幼儿良好的家庭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家庭礼仪:a. 定义:家庭礼仪是指在家庭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礼貌规则,以维护家庭和谐、促进家庭成员间关系的一种行为方式。
b.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等。
2. 家庭礼仪的基本规则:a. 尊重他人:幼儿应学会尊重家人的感受和意见,不说伤害他人的话语,不随意打扰他人。
b. 说请和谢谢:幼儿应学会礼貌地请求和感谢他人的帮助,如请家人帮忙拿东西、感谢家人的照顾等。
c. 分享和关心:幼儿应学会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快乐,关心家人的需要和感受。
d. 整理个人物品:幼儿应学会保持自己的个人物品整洁有序,如整理玩具、收拾自己的床铺等。
e. 尊重私人空间:幼儿应学会尊重家人的私人空间,如不随意进入他人的房间、不乱翻他人的物品等。
3. 家庭礼仪的实践活动:a.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家庭场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学习和演练家庭礼仪的基本规则。
b. 家庭活动:组织家庭活动,如共同准备晚餐、一起收拾家务等,培养幼儿合作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c. 绘画手工:引导幼儿绘画或制作手工作品,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关爱之情。
4. 家庭礼仪的评价和总结:a.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记录幼儿遵守家庭礼仪的情况。
b. 反思讨论:与幼儿一起回顾家庭礼仪的学习过程,讨论幼儿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家庭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实践家庭礼仪的行为规范。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
3. 绘画手工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幼儿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关爱之情,加深对家庭礼仪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家庭场景模型或道具;2. 绘画纸、彩色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 手工材料,如纸板、剪刀、胶水等。
家庭礼仪1
![家庭礼仪1](https://img.taocdn.com/s3/m/31a4fad008a1284ac850438f.png)
学会感恩父 学生发表看法 填表回答 母 教育学生感 谢父母为我 们做了许多 事, 同时更要 反省自己有 填表感悟 些事是否应 该你来做
培养学生尊 重父母的优 自由发言 良品德
第 教
时间 分配
2
页
学
过
程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教
师 活 动
1、晚辈对长辈要勤问候 早晚问声好 节日须祝福 出门打招呼 回家告父母 2、晚辈对长辈要讲究尊卑次序 实话实说:小莉是独生女,16 岁 生日前,班里几个要好的同学都 说好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小莉 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 天。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 讨论回答 上班又忙。怎么办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二)晚辈要体贴长辈 学会处理琐事,主动做力 所能及的家务 善于理解父母,尽可能帮 父母排忧解难 生活尽量节俭,不要纠缠 长辈要钱要物 多媒体显示:我该怎么办? 面对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怎么 讨论回答 办?与父母发生了矛盾怎么办? 父母的言行有错误怎么办? (三)晚辈要与长辈沟通 1、对长辈的教诲要虚心听取 2、产生矛盾耐心向长辈解释 3、讲究方法莫指责伤害家长 播放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布置作业: 1、 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尊重、 体贴 记作业 父母? 2. 齐唱
1
页
时间 分配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教师问好 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苹果树妈妈>>
学生问好
培养学生良 好的课堂礼 仪习惯。 教育学生要 爱自己的父 母
说一说 : 请同学们谈谈看后的感 观看动画,自省其身回答 受?你觉得无论实现在, 还是将来 你应该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讲授新课: §6-2-1 家庭礼仪 一、家庭关系 电脑显示:年轻人与智者的对话 思考:听了这段对话,你有何感 言? 电脑显示:表格 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是由谁来做 教师归纳(略) 电脑显示:夸夸我们的父母 学生填表“炫”母亲、 “炫”母亲 的优良品质, “我”延续了父母 哪些品质? 教师归纳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 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 大,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 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孝敬父母、 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 传统。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 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 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 敬 , 讲求家庭生活礼仪是孝敬父 母的需要, 同时也是走向社会生 活的前提和保证。 (一)晚辈要尊重长辈 提问: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尊重 自己的父母呢? 教师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礼仪教育家庭礼仪教育(一)——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一、对家人讲礼貌是假客气吗?我们在外面要做懂礼貌的好孩子,回到家也一样,要讲礼仪。
如果一个人只要置身于熟悉的环境,就变得无规无矩,肆无忌惮;只要对着自己的亲人便会粗暴无礼,自私自利地支配、使唤家人为自己做事。
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出息呢?会真正讨人喜欢吗?会获得大家的尊重吗?事实上,这种人不讨人厌那才怪呢?我们不能永远呆在家里,永远与家人相处。
我们一定会到家庭以外的学校和社会中去。
如果我们不从家庭这个小环境中练习正确的待人礼仪,那么,又怎样正确地与家人以外的人打交道呢?再说,对亲人表现恭敬的礼貌,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敬重和感激之情。
尊重长辈父母,这可不是什么假客气,而是我们最起码的礼貌,是正常的感恩,是健康的人性。
二、尊老爱幼是一种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是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是一种高尚美德,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尊老爱幼。
三、殷勤问候长辈常记得向长辈问候,哪怕是短短的一两句话,长辈也会如沐春风,特别是父母更会愉快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家庭的和睦、生活的明丽和孩子的懂事。
他们会为有你这样的好孩子而舒心、惬意和自豪的!你在家的表现好吗?学完这一课对你有什么启发?家庭礼仪教育(二)——尊敬父母如何表达我们对父母的孝?就是尊敬父母。
第一点就是和颜悦色。
这个和颜悦色不是我说的,是孔子说的。
孔子对孝的理解也有一个不断延伸的过程。
论语当中是这样记载孔子论孝的,说: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什么意思呢?就是孟懿子问:“先生,什么是孝呢?”。
孔子曰:‘生养死葬,不违背周礼’这就是孝。
”后来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什么意思呢?就是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子,都说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
然而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按礼去孝敬父母,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言外之意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仅是养活,应该在更高的层面,那就是表达尊敬。
如何尊敬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什么意思呢?就是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儿子的要做到孝,〕最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
仅仅是有了事,儿子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而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能认为这就是孝吗?”和颜悦色是我们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尊重。
因此孝敬父母的第一个礼仪那就是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和颜悦色地对父母说话。
对父母的孝还要体现在善于说礼仪的语言。
多说点温暖父母的知心话。
要做到四多两少。
多一点称谓。
您没事就多称呼一下爸爸,妈妈,那就是孝顺。
比如说我上班回家,我儿子对我说:“妈妈,回来啦!”。
这一句话我听了特别的安慰。
其实他就这么一句话,我就感到,这个儿子我没有白养。
我在这里有必要提示成年朋友要多称呼。
因为我们小的时候,我们非常需要父母为我们遮风避雨,于是父母是我们整个世界,我们离开父母,寸步难行。
所以我们走哪跟到哪都叫着爸爸妈妈,叫得非常多。
随着我们长大成人,我们有自理能力了,能处理一切事情很壮大的时候,我们就忽略了这个称谓。
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叫爸爸妈妈。
而这样一句对父母的称谓,就是对父母的回馈。
让我们回去多叫几声爸爸妈妈吧。
第二个多,多一点敬语。
这就是用您来称呼父母。
我们上下有别,下级称呼上级要称您,晚辈称呼长辈也要称您,用“您”称呼父母的时候,让父母感到倍受尊重。
我们很多朋友你长你短,那是平级的称谓。
接下来要用基本的语言那就是“谢谢”。
我们要经常对父母说“谢谢”,当父母为你做饭的时候,当父母为你带孩子的时候,当父母为你嘘寒问暖的时候,等待你回家的时候,我们这些为人子女的一定要告诉父母一声:“谢谢。
”你的一声道谢让父母感到巨大的欣慰。
第三个多,多一点问候。
不要觉得问候太虚了,这绝对不虚的。
它恰恰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
人与人之间正是有了那样的交流才显得亲密无间。
“爸爸妈妈身体好吗?要多穿一点哦。
要多吃点好的东西。
注意保养自己。
”多一点问候,让父母感受你的温暖。
第四个多,要多一点赞美。
父母多么希望在儿女心目中得到一份认可。
因为他一生的操劳,你是他最大的结晶。
他希望他的结晶能够认可这个塑造者。
于是我们在和父母交谈的时候要给他们多一点赞美,每当父母说:“想当年”的时候,您千万别说:“又来了,又来了,这些话我都背出来了。
”这让父母感到连话都不能说,那长辈在你心中还有什么位置呢?父母的心由此就寒了。
能不能从今天起,当父母说想当年的时候,你能坐着认真听并对他们说:“当初你是多么辉煌啊!我有您这样的父母引以为傲。
”你站在他的立场,让父母感到,这一生的操劳得到了回报。
回去多一些赞美,赞美他们的道德,赞美他们的人品,我们的父母有太多值得我们赞美的东西。
因为他们是我们人生轨迹当中第一个引路人。
你否定了父母,就是否定了根基,父母都没在你眼里,那你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接下来是少提要求,不要要求父母跟我们一样,我们要理解我们的父母。
我们要顺着父母。
什么叫孝啊?孝顺孝顺以顺为孝。
你都顺着他。
家里又没有什么四项基本原则的事。
只要让父母健康开心就好。
你千万不要一分钱不掏,谴责父母ABCD。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没准你父母是囊中羞涩呢。
所以不要向父母提要求,更不能让父母给予我们什么,我们有些青年谈朋友的时候漫天地跟父母要价。
把父母逼得真的要撞墙了。
这样的子女真是大不孝。
我在这里提示女孩子不要做这样低品位的人。
也希望男孩子面对这样的女孩子坚决不要让她成为你的妻子。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儿子非常优秀,和一个女孩子谈了两年多恋爱,要结婚了突然提出来要房子要车子。
他们家有房子有车子。
一套老式房,还有一套新买的房,儿子也有车子。
结果那女孩说,我要你重新买套新的,重新买一辆新车。
再说那房子刚买来,装修刚三个月,说是旧房子。
如果让住旧房子,我也要把所有的装修全部换掉,重新装修。
大家想这样的女孩子,谁敢要啊!果然这个男孩子有那么点是非标准,即使两年了,即使关系非常好,当机立断绝掉。
我现在告诉他放心吧,你的对象包在我身上。
就冲你这样有是非观念,能对父母负基本的责任,我给你找个好女孩。
是呀,这样的男孩子我相信他会娶到一个真正的好妻子。
各位让我们不要再张嘴跟父母要什么。
第二个少是少一点争执。
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总会拿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教育我们。
这时候我们作为子女的往往第一反映是腻烦。
其实我们要做到两个理解,第一理解父母的苦心,不管父母说的对或是不对,他的初衷应该是好的,为了我们父母的初衷,我们要表示感谢。
要向父母表示,我都这些年龄了还要让您操心真的很惭愧。
第二理解父母的经验应该对你有借鉴意义。
我们常常会用时代不一样了,说法不一样了,标准不一样了,来回绝父母对我们善意的提醒。
不要忘了人类不论怎样的发展,世界无论怎样的发展,人性本身的东西,它的变化是最缓慢的。
家庭礼仪教育(三)——十个注意一、早上起床要注意:按时迅速有条理,洗漱自理好习惯,安静礼貌感人心。
1、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
一般在早上6点30分为宜,听到父母呼唤或听到闹钟铃响就应迅速起床。
在寒冷的冬季不要留恋温暖的被窝,坚持按时锻炼自己的毅力,养成良好的起床习惯。
2、穿衣动作要迅速、有条理。
一般是先穿上衣,再穿裤子,然后穿袜子、鞋。
起床后,要自觉主动地叠好被褥,及时整理好房间。
3、自觉刷牙、洗脸、梳头。
刷牙时要上下刷,注意方法要正确。
漱口时不要故意发出声响。
洗脸时要注意把脖子和耳朵背后也洗一洗,洗完脸后把毛巾洗净拧干,晾在通风处。
4、每天早起后要向父母尊长说:“早上好!”。
如果父母尊长还没起床,要轻手轻脚,切勿打扰他们。
5、起床后锻炼身体、朗读、背诵课文或听广播看电视新闻音量适中,以免影响家人或左邻右舍的休息。
二、日常着装要注意:着装得体(朴素、整洁、大方),符合学生身份。
1、衣着得体、合群,朴素、整洁、大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份,不盲目追求名牌,提倡穿校服。
2、日常穿衣要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身上无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鞋子以运动鞋或平底皮鞋为宜。
3、按时修剪头发,发型大方得体。
4、远离一些不适合小学生的不良习惯,如:涂脂抹粉、画眉、纹眉、纹身、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等。
三、餐饮时,要注意:长辈先坐,表达敬意;坐要端详,不可喧闹;细嚼慢咽,不出声响;讲时讲礼,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浪费可惜。
1、我们在与长辈一起用餐时,应等长辈入座后,才可以入座。
坐下后不要随意走动,安静地等待用餐。
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
如果桌上有小伙伴一同用餐,在桌上不能嬉戏、喧闹。
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2、就餐时细嚼慢咽,嘴里不能发出声响,餐具要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如果饭菜够不着,可以轻声告诉长辈。
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3、按时就餐,不要家长或长辈再三邀请,吃好后离桌要说“大家慢慢吃”。
4、不能专挑自己喜欢的菜吃,也不能在菜中乱翻乱拣,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
5、不乱倒饭菜,不乱扔食物。
用餐时不将饭菜掉在桌上,将碗中饭菜吃干净,不浪费。
四、讲卫生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不忘;衣物整洁,人人夸奖;个人清洁,不可忽略;文明习惯,细节做起;有条不紊,不急不慌。
1、在饭前便后应洗手,整个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洗手后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干双手,并勤换毛巾。
2、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擤鼻涕、挖耳孔或做其他不文明的行为,平时勤剪指甲。
能够做到三天洗头一次,一周至少洗澡一次。
勤换衣服、鞋袜。
3、保持家里卫生,注意保持地面和墙壁的清洁。
吃食品时把骨、刺等物,放到盘中或桌上,不随手丢到地下。
零食袋、果皮、纸屑应丢入垃圾桶,不随地吐痰。
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捂住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大声。
4、用完洗手间后,要即时放水冲洗。
注意保持洗手间的清洁,纸屑应扔进纸篓,不留脏水和污物。
走出洗手间之前,关好水龙头,把自己的衣饰整理好。
5、由室外进入屋内,应先在门口踏擦鞋底再进入。
雨、雪天应把雨具放在门外或前厅,不要把雨水、雪水、泥巴等带入室内。
五、做家务,要注意:劳动光荣,身心有益;力所能及,小事做起;自己事情,自己来做;生活自理,才叫懂事;分担家务,个个欢喜。
1、要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主动帮助父母洗菜、洗刷餐具等。
听从家长吩咐,主动帮家长做事。
2、自己的衣服自己清洗,自己的鞋自己刷。
能打扫自己和父母的房间,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等。
主动学习做事的方法,提高生活技能。
3、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做简单的饭菜,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少让父母操心。
4、主动照料家里的小动物或花草,掌握基本的识。
遇到困难,要向长辈请教,得到帮助,不忘说“谢谢”。
家庭礼仪教育(四)——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注意一、家庭成员之间要注意:1、道别与相见要亲切问候;2、学会互相尊重,共同承担家务劳动;3、珍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4、记住家人的生日和兴趣爱好;5、永远不要互相“挑毛病”,不要试图互相再教育,有旁人在场时不要互相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