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及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四项联合检测对410例慢性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四项联合检测对410例慢性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067c1553b3567ec102d8a33.png)
及 Pl P水平均不 同程度高 于正常对照组( o0 或 P< .1 。结论 : iN l P< .5 o0 ) 上述 四项肝纤 维化血清学指标 的检测能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肝纤维
化 的进展情况 , 对慢性 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 意义。
【 关键词 】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有 较为 肯定 的临床 应用 价值 ¨ 。本 文通过 联 合 检测 京 源德 JT I J E LA一92化 学发 光 免 疫 分 析 仪 , 学 发 6 化 H L I A、N、 C及 P1 P并与 其病理 分期 进行 对 比分 光 免疫 试剂 盒 为北京 源德生 物 医学工 程 有 限公 司提 V 1N
Ap , r 201 2 Vo . 4 FHM No 7 12 .
第2 4卷
上半月
第 7期
注 : : 00 , : 0O ( △ P< .5 P< . 1 与正 常 对 照 比较 ); P < .1 与 肝 硬化 组 比较 ) #: 0 O ( 。
由表 1可 见 : 慢性 乙肝 患者 血 清 中 H L 各 A、 N、 I V C和 PmN P的水 平 均高 于正 常对照 组 , 果有 显 结
操作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 析, 以探讨该 四项指标对肝纤维化 的早期诊断价值 。 供 , 13 统计学 方法 实 验 数 据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 . 1 材料 与 方法 ) 所 P S1. 11 一 般 资料 病例 均系 我 院 2 1 . 0 0年 1 至 2 1 S表 示 , 有 数 据 处 理均 用 S S 10软 件进 行 检 月 01
赵 治凤 , 贾秋 龙
( 新乡市传染病医院 , 河南 新乡 430 5 00)
肝纤四项的临床应用价值
![肝纤四项的临床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f634a9d51e79b896802261c.png)
肝纤四项的临床应用价值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一直以来依赖于肝活检病理诊断,这种创伤性检查具有许多明显不足,如具有创伤性、难以反复活检、有一定的并发症(1/3的患者有疼痛;0.3%的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出血,气胸,结肠和胆囊穿孔等;还有0.03%的死亡率)、病变在肝脏内不均匀、存在观察者自身和观察者之间的差异、标本长度不够(长度<20mm和<10个汇管区)等易出现低估以及标本破碎及肝包膜下纤维化可造成假象。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无创的血清学指标来评估慢性肝病的肝纤维化,包括常规生化、纤维化、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单项指标能足够敏感、准确地反应肝纤维化程度。
调查显示,肝硬化占据国际上疾病死亡病因的第六位,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3500万,加上慢性丙肝、脂肪肝、血吸虫病、免疫性肝病等,构成了庞大的潜在的肝纤维化患者群。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各种因素导致的肝损伤,都可继发肝纤维化形成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肝纤维化,使之逆转或延缓其发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常肝纤维化检测的方法有三种,即病理学检测、影像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目前,病理学检测依然是肝纤维化检测的“金标准”,而影像学和血清学作为辅助诊断的项目。
虽然病理学检测的认可度最高,但是因为具有创伤性,并且技术难度和风险度都很高而致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特别是不能够监测患者的病情。
影像学的发展对肝纤维化的诊治非常地有意义,但是存在分辨率普遍偏低的情况,这对早期肝纤维化的发现和诊治失去价值,从而使病人失去肝纤维化治疗的宝贵时间。
血清学检测则是对病理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测最有效的补充,不仅可以监测病人病情,而且对早期肝纤维化的发现和治疗非常有价值。
肝纤维化检测的血清学指标非常多,目前国内多采用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和Ⅳ型胶原联合检测来诊断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其意义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293b8e8aeaad1f346933f42.png)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HA ,Hyaluronidase(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肝全貌,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
1)血清HA在急肝、慢迁肝时轻度升高;慢活肝时显著升高;肝硬化病人血清HA极度升高。
2)血清HA水平是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
3)对慢迁肝与慢活肝的鉴别诊断,慢迁肝HA浓度与正常人无差别,而慢活肝的升高明显。
4)反映肝细胞功能,肝脏纤维化形成和程度,反映肝脏炎症性病变。
5)有助于估价肝病发展趋势,在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发展中,血清HA逐步并优于其他肝硬化诊断指标等。
6)肝硬化时,有些病人HA却不升高,与其肝脏合成功能有关LN ,Laminin (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
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明显。
1)反映肝纤维化:正常肝脏间质含少量LN,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肌成纤维细胞增多→大量合成和分泌胶原、LN等间质成分→形成完整的基底膜(肝窦毛细血管化)。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LN与纤维化程度和门脉高压正相关,纤维化后期升高尤为显著。
2)可诊断酒精肝是否存在门脉高压3)与基底膜相关疾病有关:如先兆子痫孕妇血清较正常妊娠者显著升高,提示可能与肾小球及胎盘螺旋动脉损伤有关。
血清LN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等疾病有关。
PCIII ,Procollagen Ⅲ(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
1)PCIII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其它器官纤维化时,PCIII也升高。
2)持续PCIII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PCIII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缓解,说明PCIII 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
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肝纤维化的价值
![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肝纤维化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db10ddb84254b35eefd34cc.png)
[ ywo d] c l g n t p Ke r s ol e y eⅣ ; h au o i a i; lmii a y lr nc cd a nn; l e i a e l e ir ss i rds s ; i rf o i v e v b
中 图 分 类 号 : 4 66 R 4 .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9 5 (0 70 —9—2 1 7—4 5 20 ) 64 40
Dig o t au fc mbn dd tcino en lⅣ - HA a dLN cn e tain o e a i fb oi h o i e a i a n si v leo o ie eeto fsr n c C, n o cn rto sfrh p t r si c r nch p t ci s n c
( 东省 东莞 市人 民 医院检 验科 广
【 要】 目的 摘 的 诊 断 意 义 。方 法
53 1) 2 0 8
探 讨 慢 性 乙 型肝 炎患 者 血 清 Ⅳ型 胶 原 ( C 、 明质 酸 ( Ⅳ一 ) 透 HA) 层 粘 连 蛋 白 ( N 对 肝 纤 维 化 和 L ) 采 用 酶 联免 疫 吸 附试 验 对 1 8例 乙 型肝 炎 患 者 血 清 中 的 Ⅳ一 HA、 N 进 行 检 测 。结 果 与 2 C、 L
展 及 疗 效 。 由于 纤 维 化 的局 灶 性 炎 性 反 应 和 纤 维 增 生 特 点 , 存
在 取 材 误 差 。因 此 , 织 学 检 查 虽 属 金 指 标 ,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组 但 有 相 当大 的 局 限 性 , 别 是 血 清 学 临 床 生 物 化 学 诊 断 指 标 。 特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及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及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07aa7c1b4daa58da1114a4d.png)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及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大部分的慢性肝脏损伤都会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肝移植,但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由于的供肝的不足和受者对手术不能耐受,肝移植技术无法完全解决肝硬化问题.近年来肝纤维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肝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诸多病因如病毒、酒精、药物等所致的肝细胞炎症、坏死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肝纤维化为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发展到肝硬变的必经阶段.,其机理相当复杂,目前认为它主要是多种因素造成肝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增多和异常沉积,其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糖蛋白、蛋白多糖和弹力纤维。
尤其我国是世界公认的乙肝大国,发病人数居高不下,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可导致肝硬化外,部分可发生癌变.现认为肝纤维化尚有逆转至正常肝的可能,而肝硬变则否,认为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就能治愈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给予有效治疗还可防止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因此,人们期望对肝纤维化作出早期诊断,如何诊断肝纤维化,超声波、影像等一旦发现多数已在中期以上肝硬化阶段,能够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至今主要依靠肝活检,临床称之为金标准.但,因其属损伤性检查,患者多不愿接受,作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疗效考核指标更难,因需多次活检、穿刺部位及样本大小等有其局限性;肝脏B超是了解肝脏形态结构的非创伤性检查;常用的肝功能检查法仅反映肝脏炎症、坏死及功能的改变;在肝穿刺不易推广的情况下与肝纤维化相关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受到关注,其项目日益增加;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测定是无创伤性的,是从生化代谢方面判定肝纤维化的活动度,可进行动态观察,虽不能代替肝活检,但其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有其实用诊断价值,现临床所测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只反映了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过程的某个阶段及成分的变化,其临床意义应作综合分析评价。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四项内容: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正常参考值】血清:〈100 ng/ml【临床意义】HA是一种产生于间质细胞的氨基多糖,分子量4,000—8,000万,由肝内皮细胞摄取、降解,其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皮肤、关节液及玻璃体液中,是结缔组织基质的主要成份之一,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功能和活动性纤维化的良好指标。
2023肝纤维化诊断评估与治疗(全文)
![2023肝纤维化诊断评估与治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7415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6.png)
2023肝纤维化诊断评估与治疗(全文)肝纤维化的诊断:肝纤维化诊断评估内容■病原学、■临床评估■血清生化学]非创伤性诊断■影像学"■综合诊断,■组织病理学一>创伤性诊断肝纤维化并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其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血清标志物及影像学手段。
1、定量分析近年出现一些新的技术能够帮助全定量分析胶原等细胞外基质情况。
胶原面积比例(CPA)能较为准确的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可评估进展期或晚期肝纤维化。
另外,还有双光子二次谐波技术对胶原识别具有更高敏感性,可对上百个胶原指标进行位置、数量、物理性质等量化,实现对肝纤维化逆转/进展的细致评价。
2、定性评价预后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提出了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的病理新分类〃北京标准〃。
该研究评估了抗病毒治疗前后慢乙肝患者肝穿样本,根据纤维间隔的特点及所占比例,将肝纤维化分为进展为主型(P)、逆转为主型(R)和不确定型⑴,即P-I-R分类。
有助于评估治疗前后分期无法精准反映的变化,也为评估肝纤维化的动态预后变化提供了依据,是对传统的肝纤维化分期分级系统的有益补充。
3、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毕竟属于有创检查,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无创指标来监测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和判断抗纤维化的疗效。
近几年来欧洲肝病学会、亚太肝病学会和美国胃肠病学会相继更新无创诊断评价指南,对血清学标志物及肝脏弹性测定为代表的影像检查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给予建议。
血清学指标和影像学指标均可以帮助诊断或排除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血清学诊断指标:直接血清学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nINP)、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层连蛋白(1aminin)、血清IV胶原(C—IV)及其竣基端肽(C1VCP,NCI)和氨基端肽(CIVNP,7S)、血清V1型胶原(CVI)、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1MP-I)、单胺氧化酶(MA0)、赖氨酰氧化酶(1oX)、免疫反应性性脯氨酸羟化酶(ir-PH),N-乙酰氨基葡萄糖苜酶(NAG)以及脯氨酸肽酶(P1D)、P-Z肽酶及胶原酶等多种直接血清学诊断指标。
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
![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347213f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3.png)
肝细胞 的坏死 及炎症 刺激
肝脏内 纤维结 缔组织 异常增
生
门静高压
肝
腹水
硬 化
肝脑型病
肝癌
FOCUS MAKES PROFESSION P8
02 肝纤维化致病机理
肝纤维化的致病机理
研究证实,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持续激活是肝纤维化 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直接标志物
肝纤四项(HA、LN、PIIIPN-P、C IV) 甘胆酸(CG)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 金属蛋白酶和解聚素复合物(ADAM) 其他
刘婷<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年1月第19卷第1期.
FOCUS MAKES PROFESSION P15
03 血清学指标及意义
HA
透明质酸
LN
PⅢP NP
层粘连蛋白 Ⅲ型前胶原N端肽
CⅣ
Ⅳ型胶原
CG
甘胆酸
FOCUS MAKES PROFESSION P16
03 血清学指标及意义
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人体基质的主要成分,为一种大分子葡萄氨 基多糖,分子量为4000~8000万,主要由间质细胞合成,经淋巴循环入血,由 肝脏内皮细胞摄取,由特异的透明质酸酶水解,在血中半衰期仅2~5mins,成 人日降解量为10~100mg。 1987年Bensen和Nyberg提出血清HA是反映肝内皮细胞功能,反映活动性纤维化, 预测肝硬化的良好指标。
03 血清学指标及意义
HA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诊断、预后作用
图一.利用Box & Whisker Plot反映 纤维化分期与HA水平间的联系。 结果表明:HA水平与纤维化分期 有很好的相关性。(Spearman P=0.05,P<0.0001)
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与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与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fa38a8eb9d528ea81c779f7.png)
高 的 敏感 性 和特 异 性 , 操作 简便 , 测 快捷 , 酶 标 仪判 断 结 果 检 用 客 观 而准 确 , 辐 射 , 环 境 污 染 , 用 于各 层 次 的 实 验 室 ; 无 无 适 乳
1 检 测 方 法
炎性反应 、 死也 有关 , 映肝纤 维 发生 与发展 的动 态过 程。 坏 反
PⅢP在 反 映肝 纤 维 化 程 度 时 优 于 HA, 慢 性 肝 炎 早 期 已 增 在
高 。 目前 对 肝 纤 维 化 程 度 的血 清 学 判 定 方 法 , 主要 在 于 动 态 观 察 PⅢ P水 平 , 续 升 高 往 往 是 慢 性 肝 炎 恶 化 及 肝 纤 维 化 发 持 展 。 国 内外 已将 血 清 PⅢP水 平 作 为 肝 纤 维 化 的 重 要 血 清 参 考 指标 , 学 者 建 议 , 定 血 清 PⅢP 水 平 可 以 部 分 代 替 肝 组 有 测
维普资讯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0 8年 1 O月 第 5卷 第 1 9期
L bMe l , tbr20 , o. , . 9 a dCi Oco e 0 8 V 15No 1 n
肝 纤 维 化 指 标 联 合检 测 与 临床 意 义
韦 卉, 李金 万( 西 医科 大 学第四 附属 医院检 验科 , 广 广西柳 州 5 5 0 ) 4 0 5
肝 纤 维 化 阶段 其病 理 过 程 是 可 逆 的 , 到早 期 诊 断 和 及 时 有 效 得 的治 疗 可 减缓 或 防止 发 展 为 肝 硬 化 。 诊 断 肝 纤 维 化 最 可 靠 的
方 法 是肝 组 织 活检 , 由 于 肝 穿 刺 有 创 伤 , 有 一 定 的 假 阴 性 但 且
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01012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8.png)
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的病理过程,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肝纤维化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
以下将介绍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一、临床症状。
肝纤维化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因此,临床医生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特别是长期存在的不明原因的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以便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
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肝脏功能异常,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肝脏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肝脏超声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CT、MRI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肝脏内部的结构和纤维化程度,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通过取得肝组织标本,观察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和病理改变,可以明确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和病情进展情况。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诊断手段外,还可以通过肝脏弹性成像、血清纤维化指标(如HA、PCIII、CIV等)等辅助检查手段,来帮助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和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肝纤维化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和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才能够准确地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和病情进展情况。
对于疑似患有肝纤维化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肝纤维化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
![肝纤维化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789471b3e2bd960591c67713.png)
1.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
【原理】 MAO是反映肝脏纤维化的酶,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存在于肝、肾等组织的线粒体中,以FAD为辅酶,
参与儿茶酚胺的分解代谢。
另一类存在于结缔组织,是一种细胞外酶,无FAD而含 有磷酸吡哆醛,催化胶原分子中赖氨酰或羟赖氨酰残基的末 端氧化成醛基。
o (2)药物疗效及预后判断:在慢性丙型肝炎时,血清CIV不仅可以作 为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还可以预测干扰素、抗丙型肝 炎病毒抗体的疗效。
o (3)其它:基底膜相关的疾病时,CIV水平可升高,如甲状腺机能亢 进、中晚期糖尿病、硬皮病等。
5.层黏蛋白(laminin,LN)
【原理】层连黏蛋白是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 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在肝纤维化及 肝纤维化时,肌纤维母细胞增多,导致大量合成和分泌胶原 、LN等间质成分,最后形成完整的基底膜(肝血窦毛细血管 化)。肝血窦毛细血管硬化是肝纤维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临 床上釆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参考区间】层粘连蛋白<130μg/ml
肝纤维化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
肝纤维化是一个由慢性损伤如:病毒感染、酒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 汁淤积和代谢病等,结合遗传因素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
肝纤维化评估简介
o 侵害性的方法:肝活检 o 非侵害性的方法:
直接血清标志物: 间接血清标志物:
直接血清标志物:
o 透明质酸(HA) o 胶原纤维末端肽III o TIMP-1 o IV型胶原 o TGF-β
o (4)LN水平与基底膜相关疾病如先兆子痫妊娠妇女血清 较正常妊娠者显著升高,可能与肾小球及胎盘螺旋动脉损 伤有关。
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387e1ea2af90242a995e555.png)
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慢性肝病所致的持续或反复的肝实质炎症坏死可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因此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纤维化。
因此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水平及临床意义。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0例肝患者血清LN、PCⅢ、Ⅳ-C、HA水平,能反映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肝纤维化的诊断迄今仍以组织病理学检查最为可靠,但由于肝穿活检系有创性检查,所以标本有局限性,难以常规用于随访和动态观察。
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这四项指标是反映肝纤维化较好的血清学指标。
本组检测了150例慢性肝炎患者LN、PCⅢ、Ⅳ-C、HA水平,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15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100例,女50例,平均年龄28-64岁,其中慢性轻度肝炎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2-60岁;慢性中度肝炎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25-65岁;慢性重度肝炎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25-65岁;肝硬化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30-65岁。
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会议修订标准[1]。
对照组25例,为本院健康体检人员,男15例,女10例,年龄25-55岁。
1.2 仪器与试剂北京源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仪与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
1.4统计学处理各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四项指标检测数据均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
2 结果4组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检测情况见表1。
四项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随病情的加重以及病程的延长逐渐升高(p<0.01), PCⅢ、LN在慢性肝炎重度组升高明显,HA、Ⅳ-C在肝硬化组升高明显,慢性肝炎轻度组血清LN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纤四项联合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在肝病中的检测意义
![肝纤四项联合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在肝病中的检测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2aea674168884868762d6c0.png)
5
取 对症 治疗 后均 已治愈 , 对 照组患者 的平 均住 院 时间 ( 2 3 . 7  ̄ 2 . 8 ) d 。 9 4 . 8 %, 对 照组 患者 经 治疗 的总有 效率 8 6 . 2 %, 说明 观察 组 临床治
两 组 患者不 良反应 比较 存在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J p > 0 . 0 5 ) 。 3 讨 论
肝 纤 四项联 合 丙氨 酸氨 基转 氨 酶在肝 病 中的检 测 意义
陈宇锋 李耀 才 魏 凯 刘发 河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血 清 丙氨 酸 氨基 转氨 酶 ( A I J r r ) 和 肝 纤 四项 ( P ⅢP 、 I V — C 、 H A 、 L N) 在 各 种肝 病 中的 变化 及其 相 关性 以及 联 合检 测 对 临床 诊 断纤 维化 和预后 判 断 的意 义。 方法 : 用循 环酶 速 率法和 放射 免疫 法检 测2 0 0 例肝 病 患者血 清A 【 J r r 、 P ⅢP 、 Ⅳ一 C 、 H A、 L N 水平 , 并 设 5 0 例 健康 对 照 ; 将A 分别 与P C l l I 、 V— I C 、 H A、 L N 行 线 性分 析 了解 它们 的相 关性 。结果 : A 在肝 炎 组 患者 中显著 升 高 , 与 对照 组 比较 差 异有 显 著性 ( 尸 < 0 . 0 1 ) ; 血 清P c Ⅲ在 各组 肝病 中均有 升 高 , 与对 照组 比较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 < 0 . 0 5 ) ; V— I C 、 H A 、 L N 在 各组 肝 病 中均
后判 断 有重要 价 值 。
关键 词 : 丙氨 酸氨 基 转氨酶 ; 肝 纤 四项 ; 肝 病
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3af4263a45177232f60a28a.png)
13 仪器 F2 0/ 0 . J0 3 5 P放射 免疫 ^计 数 仪 ( y 国营西 安 二六 二厂 )D L一5低温离心机 ( ,D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 。
2 结 果 见表 1
( s i± )
1 1 一般资料 患者根据 19 . 95年第 5次全 国传 染病寄生虫 学术会议讨论修订 的病毒性肝炎 防治方案 中病毒性肝炎诊断
下。 1 材 料 与 方 法
标准 , 4 8例 受检 者分 组 : 将 9 各型 肝 炎及肝 炎 后 肝硬化 病例 34例 , 中急性肝炎患者 7 6 其 2例 ( 男性 6 4例 , 女性 8例 , 龄 年 1 岁 ~ 5岁 , 1 6 平均 年龄 4 . 1 5岁) 轻 度慢 性肝 炎 患者 8 , 4例 ( 男性 3 6例 , 性 4 女 8例 , 龄 1 年 8岁 一6 0岁, 均 年 龄 4 平 4 岁) 中度慢性肝炎 患者 7 例 ( , 6 男性 6 8例 , 女性 8例 , 年龄 2 7 岁 一 4岁, 6 平均年龄 3 9岁 ) 中度慢性 肝炎 患者 6 , 0例 ( 性 男 5 , 2例 女性 8例 , 年龄 3 5岁 一 1岁 , 7 平均年龄 4 . ) 肝炎 8 3岁 , 后肝 硬化 患者 7 2例 ( 男性 5 6例 , 女性 1 , 6例 年龄 2 9岁 一 5 6 岁, 平均年龄 4 . 5 5岁) 。另有 原发性 肝癌术前 患者 1 , 8例 术 后 患者 1 8例及对照组( 排除相关疾 病者 ) 8例 , 定肝纤 维 9 测 化标 志物水平。 12 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 法 , . 试剂 : 明质 酸 ( A) 层 粘蛋 透 H 、 白( N 、 L ) Ⅳ型胶原 (V C 由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 提供 ;C P m由上海海研 医学 生物技 术 有限公 司提 供 ; 严格 按 试 剂说 明书进行操作 。
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判断肝病进程的意义
![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判断肝病进程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c9b8c0de87101f69e3195ed.png)
丙 氨 酸 转 氨 酶 ( T) 探 讨 其 在 不 同 类 型 、 同 程 度 慢 性 肝 炎 AL , 不 中 的 变 化及 联 合 检 测 上 述 7项 指 标 对 肝 纤 维 化 诊 断 和 肝 病 预
后 的意义。
1 资 料 与 方 法
率 法 测 定 血 清 TB 和 AL A T。T A试 剂 盒 由 山东 潍 坊 康 华 生 B
血清透明质酸( HA) 层 黏 连 蛋 白 ( N) Ⅲ 型 前胶 原 ( CⅢ) Ⅳ 型 胶 原 ( ) S 用 循 环 酶 速 率 法 分 析测 定 T A; 、 L 、 P 、 Ⅳc 和 F; B 用 速 率 法 分 析 测 定 AL T。并 设 立 6 健 康 体 检 者 为 对 照 组 。 结 果 各 组 肝 炎 患 者 血 清 HA、 N、 CⅢ 、 C S 5例 L P Ⅳ 、 F、
诊断 , 文献 报道 较 多且 在 欧洲 普遍 使 用 的 Ⅲ型 前胶 原 ( C 如 P Ⅲ) 透 明 质 酸 ( 、 HA) 经 系 统 评 估 证 明 缺 乏 肝 特 异 性 [ 。本 文 , 1 ]
检 测 了 2 2例 不 同 程 度 肝 炎 患 者 的 血 清 HA、 黏 连 蛋 白 4 层
病 毒 性 肝 炎 逐 渐 演 变 成 肝 硬 化 的 过 程 与 肝 纤 维 细 胞 增 生 有 密 切 关 系 。由 于 分 子 生 物 学 技 术 的发 展 , 推 出 的与 肝纤 维 新 化 相关 的 指 标 达 二 十 余 项 , 尚 无 一 项 能 单 独 用 于 肝纤 维 化 的 但
( N) P L 、 CⅢ 、 Ⅳ型 胶 原 ( C 、 蛋 白( F 、 胆 汁 酸 ( A) Ⅳ )铁 S )总 TB 及
由上 海 海 研 医学 生 物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 用 S -9 A 型 7 使 N 65
肝纤维化指标化验检查分析
![肝纤维化指标化验检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bb6ef0ee06eff9aff80741.png)
肝纤维化指标化验检查分析摘要】目的讨论肝纤维化指标化验检查。
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查并诊断。
结论MAO广泛分布于肝、肾、胃、小肠及脑组织中,在细胞内定位于线粒体膜外,血清MAO活性升高常见于器官纤维化,特别是肝硬化和肢端肥大症,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
脯氨酰羟化酶(PH)是胶原纤维合成的关键酶,能将胶原α-肽链上的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酸。
在脏器发生纤维化时,PH在该器官组织内活性增加。
肝纤维化时,肝胶原纤维合成亢进,血中PH酶活性明显增高。
测定PH活性可作为肝纤维化指标。
【关键词】肝纤维化指标化验检查一、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测定【参考值】速率法:≤3U/L。
【临床意义】MAO广泛分布于肝、肾、胃、小肠及脑组织中,在细胞内定位于线粒体膜外,血清MAO活性升高常见于器官纤维化,特别是肝硬化和肢端肥大症,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
1.肝脏病变80%以上重症肝硬化患者及伴有肝硬化的肝癌患者MA0增高,但对早期肝硬化反应不敏感。
急性肝炎和轻度慢性肝炎大多正常,但若伴有急性肝坏死时,MAO从坏死的肝细胞中逸出使血清中MAO增高,中、重度慢性肝炎有50%的患者MAO增高,表明有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形成。
2.肝外疾病肢端肥大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硬化症等,或因这些器官中含有MAO,或因心功能不全引起心源性肝硬化或肝窦长期高压,MAO也可增高。
二、血清脯氨酰羟化酶(PH)测定【参考值】 28~5lμg/L。
【临床意义】脯氨酰羟化酶(PH)是胶原纤维合成的关键酶,能将胶原α-肽链上的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酸。
在脏器发生纤维化时,PH在该器官组织内活性增加。
肝纤维化时,肝胶原纤维合成亢进,血中PH酶活性明显增高。
测定PH活性可作为肝纤维化指标。
1.急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脯氨酰羟化酶大多正常。
2.慢性中、重度肝炎有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形成脯氨酰羟化酶活性增高。
3.诊断肝纤维化。
肝硬化及血吸虫性肝纤维化,PH活性显著增高,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数伴有肝硬化,PH活性也增高。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88c840449649b6648d747d8.png)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3-01-21T13:28:16.4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区文华苏锡康林超萍[导读]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的临床价值。
区文华苏锡康林超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528000)【摘要】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的临床价值。
方法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轻、中、重度)、肝硬化组的血清HA、LN、PⅢNP、CⅣ。
结果 4项指标中最早表现为HA的升高,在急性肝炎开始升高,以肝硬化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PⅢNP在急性肝炎组未升高,轻度慢性肝炎中已显示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升高明显(P<0.01);CⅣ在急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中未见明显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升高明显(P<0.01);LN急性肝炎及轻度慢性肝炎中未见明显升高(P>0.05),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组有升高(P<0.05),肝硬化组显著升高(P<0.01)。
结论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在肝纤维化诊断、病程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ⅢNP、CⅣ)【中图分类号】R44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193-02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阶段。
肝纤维化时其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病患者血清4项指标以探讨其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及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大部分的慢性肝脏损伤都会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肝移植,但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由于的供肝的不足和受者对手术不能耐受,肝移植技术无法完全解决肝硬化问题。
近年来肝纤维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肝病研究领域的热点。
诸多病因如病毒、酒精、药物等所致的肝细胞炎症、坏死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肝纤维化为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发展到肝硬变的必经阶段.,其机理相当复杂,目前认为它主要是多种因素造成肝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增多和异常沉积,其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糖蛋白、蛋白多糖和弹力纤维。
尤其我国是世界公认的乙肝大国,发病人数居高不下,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可导致肝硬化外,部分可发生癌变。
现认为肝纤维化尚有逆转至正常肝的可能,而肝硬变则否,认为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就能治愈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给予有效治疗还可防止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因此,人们期望对肝纤维化作出早期诊断,如何诊断肝纤维化,超声波、影像等一旦发现多数已在中期以上肝硬化阶段,能够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至今主要依靠肝活检,临床称之为金标准。
但,因其属损伤性检查,患者多不愿接受,作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疗效考核指标更难,因需多次活检、穿刺部位及样本大小等有其局限性;
肝脏B超是了解肝脏形态结构的非创伤性检查;
常用的肝功能检查法仅反映肝脏炎症、坏死及功能的改变;在肝穿刺不易推广的情况下与肝纤维化相关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受到关注,其项目日益增加;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测定是无创伤性的,是从生化代谢方面判定肝纤维化的活动度,可进行动态观察,虽不能代替肝活检,但其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有其实用诊断价值,现临床所测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只反映了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过程的某个阶段及成分的变化,其临床意义应作综合分析评价。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四项内容: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
【正常参考值】血清:<100 ng/ml
【临床意义】HA是一种产生于间质细胞的氨基多糖,分子量4,000-8,000万,由肝内皮细胞摄取、降解,其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皮肤、关节液及玻璃体液中,
是结缔组织基质的主要成份之一,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功能和活动性纤维化的良好指标。
其水平随着肝炎的发展:急肝-慢活肝-肝硬化,逐步升高。
在相关人员统计中,代偿性肝硬化中PCⅢ的敏感性为87%,高于HA55%;但在失代偿性肝硬化中HA反而高于PCⅢ。
关于血清HA升高的机理:主要由于肝损害累及内皮细胞功能,摄取与分解HA能力下降。
在早期肝硬化往往伴有活动性肝纤维化,血清PCⅢ可显著升高,但此时肝损害尚不严重,血清HA不一定升高。
反之至晚期,多属陈旧性肝纤维化,血清PCⅢ可以不高,而此时肝损害严重,血清HA 可有显著升高。
1.估价肝病发展趋势及预后:在肝病进展中,其浓度高低依次为:急性肝炎
<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也是一项诊断亚临床型(代偿良好)肝硬化的较敏感指标。
2.用于慢性迁延型肝炎及慢性活动型肝炎的鉴别诊断。
3.是肝癌及其它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
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 Ⅲ pcⅢ)
【正常参考值】血清<30 ng/ml。
【临床意义】组织中存在五种胶原(Ⅰ、Ⅱ、Ⅲ、Ⅳ、Ⅴ型)。
正常肝脏中主要含Ⅰ、Ⅲ、Ⅳ、Ⅴ型前胶原,是肝细胞外间质结缔组织增生的主要胶原蛋白。
PCⅢ由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血中,P Ⅲ P是PC Ⅲ降解后的氨基端肽片段,仅有PCⅢ的1/10,分子量45000,肝纤维化时,纤维母细胞合成PCⅢ增加,而降解减少。
慢活肝和肝硬化时肝纤维合成代谢旺盛,血清PCⅢ升高,因此有活动性纤维化时,血清PCⅢ升高明显,但陈旧性肝纤维化或晚期肝硬化、肝萎缩时却不一定升高。
肝脏在仅有炎症、坏死时,PⅢP也可相应升高。
1.PCⅢ血中含量随慢迁肝、慢活肝、到肝硬化(代期)依次升高,无论PⅢP
或PCⅢ血清浓度与肝活检纤维化严重程度呈高度正相关,是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标志物。
2.作为肝纤维化分级的指标。
(包括肝炎后、酒精性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
化);
3.作为肝硬化(代偿期)早期治疗和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
4.肝硬化晚期(失代偿期),血PCⅢ含量可有下降。
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
【正常参考值】血清:< 30 ng/ml
【临床意义】Ⅳ-C是基底膜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常肝脏内Ⅳ-C主要分布于血管、胆管的基底膜中,血清中的Ⅳ-C来自于基底膜的降解,血中含量低。
肝纤维化发生时,Ⅳ-C最早增生,合成增加和降解加快,与层粘蛋白共同在肝窦中形成细管化,由于基底膜的破坏和改变,血清中的Ⅳ-C含量增高,鞭程度与肝纤维
化程度成正比。
故血清Ⅳ-C主要反映肝脏病变尤其是进展期肝硬化的变化。
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中的Ⅳ-C含量依
次升高。
2.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较敏感的血清指标。
3.动态检测用于监测肝硬化的预后。
4.用于判断抗纤维化药物疗效。
5.且于酒精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诊断。
6.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中Ⅳ-C明显升高。
层粘蛋白(laminim LN)
【正常参考值】血清:<50 ng/ml
【临床意义】LN是一种糖蛋白,为基底膜特有成分。
LN存在于肝内胆管,血管和淋巴管的基底膜中,主要由肝贮脂细胞和内皮细胞合成,肝纤维化时肝细胞可产生LN,LN和Ⅳ型胶原共同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这样既妨碍了肝细胞与肝窦之间各种营养物质的交换,又形成门脉高压,这在肝硬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1.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清LN升高,且与肝纤维化,肝内炎症细胞浸润及肝
细胞变性坏死密切相关。
2.肝硬化在早期,LN便可升高,并反映肝窦毛细血管化,肝纤维化活动的
程度,是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指标之一。
3.血清LN是监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较好指标,从而了解门脉高压程度。
4.血清LN的升高与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相关。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急肝组因无肝纤维化。
慢肝轻型组HA、Ⅳ-C、PCⅢ明显升高,慢肝中、重型组及肝硬化组五项指标均显著升高,
肝病组五项指标阳性平均检出率依急肝组、慢肝轻、中、重型组、肝硬化组逐渐升高,分别为5.8%、30.9%、76.9%、84.9%和87.5%。
单项指标检出率,在急肝组Ⅳ-C>PCⅢ>HA>LN,慢肝轻型PCⅢ>Ⅳ-C>HA>LN,慢肝中型Ⅳ-C >HA>PCⅢ>LN,慢肝重型Ⅳ-C>HA=LN>PCⅢ,肝硬化HA>Ⅳ-C>LN>PCⅢ。
有专家通过肝组织活检对照,认为HA+LN+PCⅢ联合检测,可以减少临床对慢性肝病诊断的误诊和漏诊率。
HA+LN+Ⅳ-C+PCⅢ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阳性率为92%,与较具优势的HA+Ⅳ-C+LN和HA+LN+PCⅢ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