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1)

合集下载

艾滋病排除标准(一)

艾滋病排除标准(一)

艾滋病排除标准(一)艾滋病排除标准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通过血液、体液、乳汁、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

如果未及时诊治和治疗,艾滋病可以引起各种严重的疾病和恶性肿瘤,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艾滋病排除标准是指在检查某人是否感染艾滋病时,通过一系列检测、诊断和监测方法,确定他/她未感染艾滋病的标准。

国际艾滋病排除标准国际艾滋病排除标准是目前最为权威的艾滋病排除标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HIV抗体检测阴性:进行抗体检测两次,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均为阴性。

•HIV抗原检测阴性:进行抗原检测一次,结果为阴性。

•HIV核酸检测阴性:进行核酸检测一次,结果为阴性。

•无艾滋病相关症状:个体没有出现艾滋病累及多个系统的症状。

•没有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未从事过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

具体的排除标准HIV抗体检测阴性•在为期6个月至1年的时期中测试两个抗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HIV抗原检测阴性•只针对女性客户,要求在采集抗HIV抗体样本的同时采扒宫颈上皮细胞,进行抑制HIV p24抗原血清和宫颈上皮细胞中HIV mRNA 的检测。

HIV核酸检测阴性•只针对女性客户,要求在采集抗HIV抗体样本的同时采扒宫颈上皮细胞,进行核酸检测。

无艾滋病相关症状•身体上没有出现多个系统的艾滋病相关症状,如高热、腹泻、肌肉萎缩、淋巴结肿大等。

没有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不从事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如注射吸食毒品、非配偶性行为等。

结语对于未感染艾滋病的人群来讲,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行为上的高危行为,做到合法、健康、有节制的生活。

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一个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和家属能够获得足够的医疗和心理支持,尽早得到治疗,在艾滋病防治中做到科学认识和积极参与。

如何保护自己?•使用安全套:使用安全套是性行为最安全的方式之一,能够有效地避免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的传播。

•避免涉及药物,尤其是毒品:使用注射器或者其他带有传播性液体的物品时,容易感染艾滋病毒。

HIV—1的增殖与阻断

HIV—1的增殖与阻断

HIV—1的增殖与阻断作者:陈婷俞如旺来源:《中学生物学》2018年第05期摘要从HIV-1的基本结构、增殖感染及药物阻断等三个方面对HIV-1进行简要介绍,为艾滋病的免疫与预防的教学提供更深入的背景材料。

关键词HIV-1 增殖方式阻断机制艾滋病(AIDS)是20世纪下叶以来,医学界的重大难题之一,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划分为HIV-1和HIV-2两种类型。

目前HIV-2型病毒株主要传播于西非地区,在世界范围普遍传播的HIV病毒则为HIV-1,且致病性远高于HIV-2。

HIV-1以单链RNA为遗传物质,将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作为宿主细胞并在其中进行增殖。

CD4+T淋巴细胞是表面携带CD4分子的一类成熟T淋巴细胞,对人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都有重要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对衰老、凋亡细胞及病原体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HIV-1定义为逆转录病毒科病毒,因为HIV-1的遗传物质——单链RNA分子,需要在宿主细胞内率先逆转录为cDNA,并以cDNA为中间产物,将HIV-1的遗传信息整合至宿主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参与到宿主细胞的转录、翻译过程中,获得子代HIV-1的RNA和特异性蛋白。

1HIV-1的结构HIV-1是一种球状病毒,从内至外能够将其分为核心、衣壳与包膜3个部分(图1)。

核心内含有HIV-1病毒的遗传信息——单链RNA(ssRNA)和一系列工具酶,包括控制ssRNA 在宿主细胞内逆转录的逆转录酶、控制cDNA整合至宿主细胞染色体的整合酶、控制HIV-1特异性蛋白加工处理的蛋白酶。

衣壳包裹在核心外侧,其本质为蛋白质,主要包括核心蛋白(p7)和核心壳蛋白(p24)。

衣壳既能保护HIV-1核心内的遗传物质,又能介导HIV-1与宿主细胞的融合。

核心与衣壳共同组成核衣壳。

病毒包膜是病毒最外层的脂蛋白双层膜结构,主要包括转膜包膜糖蛋白(gp41)、脂质双分子层、表面包膜糖蛋白(gpl20)。

2018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省际传播特征分析

2018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省际传播特征分析

DOI: 10.13419/ ki.aid s.2021.02.02•论著•2018年新报告HIV -1感染者省际传播特征分析甘梦泽,董敖渤,康瑞华,廖玲洁,阮玉华,邵一鸣,冯毅,邢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摘要:目的分析省际1型艾滋病病毒(H I V -I )的传播特征,为实施精准防控进而减少H IV -1在我国的流行提 供科学数据方法对2018年当年新报告的H IV -1感染者进行抽样调查:收集血样并提取病毒核糖核酸,获得 区部分片段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

运用H IV -T R A C E 构建分子网络并筛选出跨省分子簇。

结果共调查31个省 市,获得符合要求的序列4 276条;在1.5%基因距离阈值下共鉴定出375个分子簇,人网序列52.4%(2 24丨条);跨省 分子族39个,人网30.4%(1 300条):跨省分子族66.5%(865/1 300)为C R F 07J5C ,跨省传播更倾向于形成大簇传播 仅在省内分子族出现的感染者占22.0%,处于跨省分子族者是仅在省内分子簇者的1.38倍:跨省传播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的省市有17个(P 均<0.05);深圳、广东、陕西是我国H IV -1跨省传播排在前列的地区。

结论(:R R )7J }C 在跨省 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处于跨省传播簇中的感染者超过了单纯省内簇中的感染者,各省市间人员的流动对我国艾滋 病疫情的传播扩散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1型艾滋病病毒;系统进化;分子簇;跨省传播中图分类号:R 37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662(2021)02-0115-06Characteristics o f inter-provincial transmission of newly reported HIV-1 infected people in 2018GAN Mengze,DONG Aobo, KANG Ruihua, LIAO Lingjie, RUAN Yuhua, SHAO Yiming, FENG Y i, XING Hui. (State Key Laboratory o 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ational Center f or AIDS/ST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 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C orresponding author: X IN G hui, Em ail: xingh@Supported by the N ational M ajor Scientific R esearch Project (2017Z X 10201101002004, 2018Z X 10721102-006);the Project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 epartm ent o f G uangxi Z huang A utonom ous R egion (A B 16380213); Beijing M unicipal Science & T echnology Program (D 161100000416002)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 f H IV -1 infection o f inter-provincial transm ission, so as providescientific data for im plem entation o f HIV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n China. MethodsA sam ple survey w asconducted on new ly reported HIV-1 infected people in 2018. B lood sam ples w ere collected and virus RNA was extracted to obtain the sequence o f fragm ents in the pol region. Then phylogenetic tree w as constructed. M olecular netw orks w ere constructed by using H IV -TR A C E and inter-provincial m olecular clusters w ere screened out. ResultsA total o f 31provinces and cities w ere surveyed, and 4 276 sequences m eeting the requirem ents w ere obtained. A total o f 375 m olecular clusters w ere identified under the 1.5% gene distance threshold, and 52.4% (2 241/4 276) w ere connected. There w ere 39 inter-provincial m olecular clusters, with 30.4% (1 300/4 276) connected to the netw ork. Inter-provincial m olecular clusters w ere dom inated by C R F07 BC (66.5%, 865/1 300), and inter-provincial transm ission tended to form large cluster transm ission. O nly 22.0% o f infections appeared in intra-provincial m olecular clusters, and those in inter-provincial m olecular clusters w ere 1.38 tim es those in intra-provincial m olecular clusters only. There w ere 17 provinces and cities with inter-provincial transm ission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all 尸<0.05). Shenzhen, G uangdong, and Shaanxi w ere am ong the top regions for the inter-provincial transm ission o f H IV -1 in China. ConclusionC RF07 BC has an im portantposition in inter-provincial transm ission. The num ber o f infected people in the inter-provincial transm ission cluster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017ZX1020110丨002004,2018ZX10721102-006);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项目 (AB 丨6380213);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 丨6丨100000416002)收稿日期:2020-06-15;修回日期:2020-10-06exceeds that in the sim ple intra-provincial cluster. The flow o f people am ong provinces and cities has a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evalence o f A ID S epidem ic in China.作者简介:甘梦泽(1994—),男,湖北省孝感市人,硕士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艾滋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Email:*****************Keywords: HIV-1; system evolution; m olecularcluster; inter-provincial transm ission通信作者:邢辉,研究员,硕士生导师,Email: ******************我国1型艾滋病病毒(HIV -1)的传播方式在十几年间已发生巨大的变化3当前,性传播成为H 丨V - 1主要传播途径。

艾滋病检测技术HIV-1核酸检测规范

艾滋病检测技术HIV-1核酸检测规范

艾滋病检测技术HIV-1核酸检测规范1 范围本章规定了HIV-1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病毒载量)的意义、实验室要求、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及结果判定标准,适用于HIV-1核酸的定性检测和定量的测定。

2 核酸检测的意义核酸检测可用于HIV感染诊断、血液筛查、病程评估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

2.1 感染诊断2.1.1 作为补充试验:用于筛查试验有反应但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或阴性样本的判定;对筛查试验有反应但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或阴性的疑似艾滋病晚期患者需将核酸检测、临床病史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对于抗体筛查试验阴性但免疫功能低下者,也可进行核酸检测,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1.2 急性期诊断:对近期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个体,包括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有同性和异性性接触不安全性行为,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有医源性暴露史,有职业暴露史,HIV/AIDS 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侣,HIV/AIDS 母亲所生子女等,如抗体筛查试验无反应,可通过核酸检测判定是否为急性期感染。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或低于最低检测限不能排除HIV-1感染。

2.1.3 HIV-1暴露婴儿感染早期诊断HIV-1感染母亲所生小于18个月龄的婴儿,不同时间的两次HIV-1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即可作出诊断。

18个月龄以上儿童诊断与成人相同。

2.2 血液筛查:对献血者及采供血机构的原料血浆进行核酸检测,可及时发现窗口期感染,降低输血的“残余危险度”,减少二代传播。

2.3 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定期进行HIV-1病毒载量检测,可判断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

病毒载量结果动态分析,对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原定的治疗方案以及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起到重要作用。

一般启动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应进行病毒载量检测,以监测治疗效果,每年应检测一次。

治疗前进行检测可了解病人的病毒载量基线,有助于评价治疗后效果。

如适时重复检测病毒载量,没有低于检测限,需要考虑治疗是否失败。

5艾滋病预防与控制(1)

5艾滋病预防与控制(1)

Source:Rojanapithakorn and Hanenberg 1996
知晓和行动间的距离
有生殖器溃疡的STD容易发生HIV传播


在生殖器有溃疡时,其表皮和粘膜屏障的完整 性受损,使HIV易于进入或排出,容易受到感染 或传染他人,从而促进HIV的传播。 硬性下疳的基底部有很多活化的单核细胞,是 HIV的靶细胞。感染了HIV的细胞受梅毒螺旋体 (抗原)刺激后,可使HIV活化,并增加排毒。 因此,在生殖器溃疡中被HIV感染的单核细胞, 可以表达病毒,增加了传播HIV的可能。

社会方面
(一)经济 个人经济遭受大量开支。也影响国家在处理 吸毒的问题上引致医疗以及社会方面的事务而耗费巨大 的开支。

健全艾滋病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网络, 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艾滋病中 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扩大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领域的国际交流 与合作,积极参与该领域有关的国际活 动借鉴与吸收国际上有益的经验。积极 引进国外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目前尚无满意治疗措施,预防 是控制该病的关键。
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杜绝吸毒和性滥交, 以切断传播途径; 建立HIV感染和AIDS的监测网络,掌握 流行动态; 对供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查,确保输血及 血制品的安全。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应 注意隔离,避免医源性传播。
有生殖器溃疡的STD容易发生HIV传播


病毒间的相互作用,HSV-Ⅱ在传播HIV中是一 个重要辅助因素。在体外,HSV的早期蛋白可 以导致HIV基因表达及复制的加强,这种分子 相互作用似乎是HIV的细胞内转激活,如果最 初呈现HIV的细胞也感染了HSV,则可以加强 HIV的复制。一旦HIV感染确立,反复发作的 H S V 可 增 强 H I V 的 复 制 。 体外实验证明受HIV感染的细胞如感染HSV后, 能导致杂种类后代形成。这种杂种类病毒有 HIV基因组,外面包以HSV的表面抗原,它们能 感染CD4细胞。如果HIV感染者体内形成杂种类 病毒,其后果是加强HIV的传播。

病理学第九章笔记:艾滋病(AIDS)

病理学第九章笔记:艾滋病(AIDS)

艾滋病(AIDS)
1、概念: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HIV感染引起。

本病的特征为严重的T 细胞免疫缺陷,伴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

2、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染,最为常见;(2)血行传染;(3)母婴垂直传播。

3、发病机制
HIV选择性地侵犯TH细胞,通过与CD4+分子结合进入TH细胞,并在其中复制、繁殖,破坏TH细胞。

TH细胞是调节整个免疫系统的枢纽细胞,它的大量破坏引起机体免疫力的下降而导致发病。

4、病理变化
(1)免疫学损害的形态学改变;
(2)感染,常是混合性机会感染;
(3)肿瘤,最常见是Kaposi肉瘤和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5、分期
(1)潜伏期:无临床表现,血中可检得抗HIV抗体、病理变化轻微,不明显。

(2)AIDS相关综合征(ARC):病人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腹泻及血清Ig增高等现象,病理变化表现为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结肿大。

(3)显性AIDS病期:出现多种机会感染及恶性肿瘤。

如肺的卡氏肺囊虫感染、消化道的隐孢子虫感染、Kaposi肉瘤等。

新发现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与免疫状况分析

新发现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与免疫状况分析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年11月第26卷第11期Chin J AIDS STD Vol.26No.11Nov20201161 DOI:10.13419/ki.aids.2020.11.05.论著.新发现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与免疫状况分析刘萌萌薛秀娟2,朱鑫',刘静',麻小龙|(1.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所,河南洛阳471023;2.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研究所,郑州450016)摘要:目的探讨报告新发现1型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阳性者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的特点与免疫状况的关系,为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机会性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8年1一12月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检测的133例HIV-1抗体阳性样本,对新发现样本的WB带型与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及CD4细胞/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CD4/CD8细胞)比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33例新发现HIV-1抗体阳性病例中中老年组93例,>60岁人群出现重度免疫抑制情况达到40.0%;WB特异性带型gpl60、gpl20、p66及p24的检出率均为100%,gp41为99-2%,p51为98.5%,p31为94.0%,p55为66.2%,p39为69.9%,pl7为86.5%。

gag带型中pl7、p39的检出率与临床分期(#=7.195,P=0.046;^=8.173,P=0.043)及CD4/CD8细胞比值(忙=11.543,P=0.009;/=17.70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与WB带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临床分期(x2=27.948,P=0.006)和CD4/CD8细胞比值(忙=13.012,P=0.043)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市新发现病例以HIV感染者为主,其中老年人群免疫抑制情况较重;p39和pl7二者的检出率对评估机体免疫抑制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HIV-1艾滋病毒主要源自喀麦隆大猩猩

HIV-1艾滋病毒主要源自喀麦隆大猩猩

HIV-1艾滋病毒主要源自喀麦隆大猩猩3月5日健康科研资讯:科学家近日披露,HIV-1艾滋病毒主要源自喀麦隆大猩猩,后来传染给了人类,而传染方式很有可能是人类捕猎并食用野生动物所致。

导致艾滋病的HIV-1病毒分为四个亚型,每个亚型分别源于这种病毒的一个类人猿版本从类人猿到人类的不同跨物种传染路径。

以前的研究确认,喀麦隆南部的黑猩猩是HIV-1病毒的M亚型和N亚型的源头。

M亚型已导致全世界4000多万人染病,引发了艾滋病大流行。

N亚型的感染范围有限,仅有约20人被确认感染。

另外两个亚型(即O亚型和P亚型)的源头之前没有得到确认。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的这份新研究报告显示,这两个亚型源于喀麦隆南部的西部低地大猩猩。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病毒学家马蒂娜佩特斯说:因此,黑猩猩和大猩猩都携带能够跨越物种障碍传染给人类并造成疫情大暴发的病毒。

古巴出现最猛HIV病毒,患者3年内均患艾滋病外媒称,研究人员最近在古巴发现一种新型HIV病毒毒株,其发展为艾滋病的速度要比普通毒株快得多。

这种病毒毒株可能是人类研究中最厉害的病毒。

英国《独立报》2月19日发来的报道称,比利时勒芬天主教大学研究员安娜米克旺达姆说,其他发病迅速的HIV病毒毒株虽然存在,但古巴的毒株是第一种所有携带这种毒株的被观察患者都以很快速度患上艾滋病的毒株。

旺达姆说:不同的是,对于大多数病毒亚型,只有少数感染者的病情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发展成艾滋病。

在这里,所有感染CRF19型HIV病毒的病人都在3年内患上艾滋病。

这是第一种让人注意到这种情况的毒株。

到目前为止,只有73例患者接受了研究,而这73人患上艾滋病的中位时间为感染CRF19型HIV病毒后的1.4年。

普通HIV毒株发展为艾滋病的中位时间则为9.8年。

不过旺达姆说,尽管病情进展快,但这种病毒传播的速度很慢,不会对古巴或其他国家构成健康威胁,尽管也存在扩散的可能。

她说:我猜测该病毒需要在古巴的人群中达到更高的比例后,我们才应该开始担心它会扩散到别国。

大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一)2024

大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一)2024

大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一)引言概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感染,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和防范意识,以保障自身和社会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从自我认知、性健康、毒品预防、共享器具使用和安全血液接触等五个方面阐述大学生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正文:1. 自我认知- 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症状和治疗等,以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

- 认识到自身可能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包括性行为及注射毒品等高危行为,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 消除对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建立包容、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2. 性健康- 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意愿,避免性行为时的强迫和不自愿。

- 选择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防护工具,并接受定期的性健康检查。

- 需要多方面获得性健康知识,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网络信息和咨询等途径获取相关知识。

3. 毒品预防- 摒弃毒品的使用,遵循法律法规,自觉远离毒品的危害。

- 加强对毒品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认识到毒品滥用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社会活动,以避免沉迷于毒品。

4. 共享器具使用-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个人卫生用具。

-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使用共享器具时,应选择已经过消毒的器具,并确保消毒方法正确有效。

- 加强对共享器具传播艾滋病病毒风险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

5. 安全血液接触- 避免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直接接触,如遭受创伤应尽快进行伤口处理。

- 在医疗、美容、文身等场所,选择正规机构和专业人员,注重血液安全。

- 如遇意外事故需要采取急救措施,注意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风险。

总结:大学生应当以正确的自我认知为基础,积极倡导和践行性健康、毒品预防、共享器具使用和安全血液接触等多方面的艾滋病预防措施。

艾滋病基本知1

艾滋病基本知1
八、什么是安全性生活一夫一妻是最安全的性生活。
如果夫妻双方都有信守一夫一妻,那么双方都处于安全之中;倘若有一方不信守,则双方都处于危险之中。婚外性生活、“多元化性行为”,甚至性乱交或嫖娼卖淫,不仅有悖于道德观念,为社会治安所不容许,也是性病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正确和持续应用安全套,是预防性病、艾滋病最重要、最有效而且最易实行的办法。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坚持大力提倡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预防性病与艾滋病的效率接近100%。应该使每一个男女青少年都懂得使用安全套的作用以及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在艾滋病严重流行的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居民都逐渐认识到宣传和推广安全套是目前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
五、HIV是怎样传播的?
主要途径有三:(一)性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本世纪末,经性接触感染的人数将占全部感染人数的90%(包括同性性接触在内),而且妇女占其中的大多数。这些妇女多数是有多个性伙伴者。据泰国调查,在各自有多个性伙伴者中,男性感染率是7%~9%、女性则23%。另据研究,1名健康男子同1名已感染艾滋病毒的女子发生1次性交,这名男子被感染的危险性是1/300;而1名健康女子与1名已感染艾滋病毒的男子发生1次性交,这名女子被感染的危险性变为1/100,如果这名女子原已患有其他性病,则其感染艾滋病危险性升为1/20~30。有三类人被认为是HIV感染的危险人群:妓女;与妓女有过性交者;多个性伙伴的男男女女。(二)血液传播共用未灭毒的注射器和针头;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骨髓移植、器官移植、人工授精;使用未经灭毒的牙科器械、针灸针,或作其他手术时通过血液传播;可引起血液传播的其他途径;(三)母婴传播父母双方或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都可使无辜的婴儿受害。受感染的婴儿存活时间通常不能超过2-3年,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生婴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约占1/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后,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到达婴儿体内,使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怀孕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当婴儿经过母亲产道时,可以受到母亲携带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当婴儿吸吮乳汁时,可感染艾滋病。

(爱滋病(1)

(爱滋病(1)
3. Can people contact her? Yes, they can. 4. Does she feel discouraged? No, she doesn’t.
Read the text quickly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2. In what ways does AIDS spread? AIDS, which is caused by HIV, can be transmitted via unprotected sex, infected blood transfusion or through birth
Ways that AIDS spreads
7.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show that you care about AIDS patients?
** Giving an AIDS patient a hug.
8.Can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IDS and HIV? HIV is the virus that caused AIDS. AIDS is a kind of incurable disease. People get AIDS after having been infected with HIV virus. A dreaming girl
Para. 7
Learn to live with HIV.
Decide which of these statements are true and which are false.
1.Xiaohua is a happy teenager and likes to talk to her teachers after class. F

艾滋病(AIZD)

艾滋病(AIZD)

艾滋病(AIZD)艾滋病 (AIDS)艾滋病(全称为艾滋病毒感染后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通过艾滋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艾滋病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艾滋病仍然对全球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性传播:艾滋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传播,包括性行为中的直肠、阴道和口腔性交。

性交中的血液和精液是传播病毒的主要载体。

因此,无论是异性性行为还是同性性行为,都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安全套。

2. 输血:使用未经艾滋病毒筛查的血液或血制品进行输血是感染病毒的另一个途径。

因此,确保输血安全和血液筛查对于防止艾滋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3. 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可以将病毒传给胎儿或新生儿,这称为母婴传播。

通过艾滋病防治手段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4. 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注射毒品者应当使用干净的针头和注射器,并积极参与吸毒的康复计划。

二、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为了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控制其流行,以下措施应被采取:1. 提高艾滋病知识:加强对公众和个人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包括病毒传播的途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通过教育和意识提高,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2. 安全性行为:性行为中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使用避孕套和其他性健康保护用品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3. 接受艾滋病测试: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并获得结果,可以及早发现病毒感染,以便进行及时治疗。

此外,艾滋病测试还可以提供个人行为指导和风险评估。

4. 预防母婴传播: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5. 强化卫生教育:针对注射毒品人群,提供卫生教育和安全注射器,以降低注射毒品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三、艾滋病的治疗与管理艾滋病目前尚无可治愈的药物,但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健康教育模板(1)

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健康教育模板(1)

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健康教育模板(1)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世界各地一直在努力进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有效的预防艾滋病传播的知识和方法对于促进公众健康和遏制艾滋病传播至关重要。

以下是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健康教育模板,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也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

HIV通过与身体的免疫系统交互,损害免疫系统并逐渐破坏身体的自我防御能力。

这使得体内人体细胞病毒负载增加,导致一些严重的和不可治愈的疾病的发生,如某些类型的癌症和肺炎。

二、如何预防艾滋病?1.使用安全套。

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地预防HIV的传播,并减少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2.减少不安全行为的数量和频率。

例如,减少多次性伴侣的数量会减少HIV的风险。

此外,不共用针具也是减少HIV传播的重要手段。

3.接受HIV检测。

在HIV感染早期,病毒载量较低,此时接受治疗的成功率较高。

三、艾滋病的常见传播方式是什么?1.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传播。

2.通过共用被注射过HIV的针头和注射器。

3.母婴传播,即未经治疗的HIV感染母亲将感染HIV的病毒传递给胎儿或哺乳期婴儿。

四、如何确诊艾滋病?1.通过抗体检测确认感染情况。

2.通过病毒核酸检测(HIV RNA)检测病毒载量和HIV复制活动情况。

五、如何治疗艾滋病?治疗艾滋病通常需要作为长期治疗计划的一部分进行。

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毒负载,帮助人体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并预防患者遭受其他感染性疾病和癌症的侵害。

治疗方案通常采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并可以配合其他药物以预防相关的感染和病毒负载的增加。

总之,预防艾滋病的最佳方法是通过自我保护和个人健康教育,尽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和防病意识,掌握有效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

在艾滋病的发展过程中,早期症状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阶段。

本文将介绍艾滋病的早期症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难以察觉。

然而,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仍然存在,这些症状可能会在感染后的几个星期内出现,持续数天到数周。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是类似流感的症状。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升高、寒战、盗汗和体力消耗。

这些症状可能伴随着乏力、疲劳、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

感染者可能感觉到长时间的疲惫,即使是平时轻松的活动也会感到困倦。

另一个常见的早期症状是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位于身体各个部位,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

感染者可能会发现自己身体某些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变得更加显著和敏感。

这种肿大可能不会引起疼痛,但会引起不适感。

皮肤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早期症状。

感染者可能出现多种皮肤病,如皮疹、湿疹、瘙痒和溃疡。

这些皮肤问题可能会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有时可能会发生反复。

感染者可能还会出现口腔溃疡和舌苔增厚等口腔问题。

另外,早期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出现异常。

他们可能容易受到感染,例如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

此外,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感染者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即使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

尽管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患者对艾滋病的感染,但并不能确诊艾滋病。

如果有人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早进行艾滋病的测试和咨询医生。

诊断艾滋病的唯一确切方法是进行HIV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只有在确诊后,才能开始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但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艾滋病健康问答(一)

艾滋病健康问答(一)

艾滋病健康问答(一)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16年第07期艾滋病是怎么发现的?答: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次报道洛杉矶先后有五例男性同性恋者、吸毒者等发生了平时罕见的卡氏肺囊虫肺炎。

这种肺炎以往仅发生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而上述五例患者发病前均似健康人。

到1981年7月,已有报告称发现26例卡波济氏肉瘤患者。

随后又不断发现新的类似病例。

这些病人都有原因不明、性质相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这预示着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开始流行。

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答: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指人们通过咨询,在充分知情和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是否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改变危险行为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

VCT已成为许多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行为干预、关怀、减少歧视等项目的切入点和枢纽,成为世界各国艾滋病预防的重要公共卫生策略之一。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目的是什么?答:1,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服务的提供,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2.通过艾滋病咨询服务的提供,使求询者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和行为指导,促使HIV 抗体检测阳性者或阴性者改变危险行为,预防艾滋病病毒新感染的发生,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3.通过艾滋病转介服务的提供,使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及早获得适当的治疗、关怀支持与帮助,以及母婴阻断干预和母婴传播预防服务。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作用是什么?答:1.帮助更多的人接受有关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检测的基本知识,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自愿接受检测并能获取检测的结果。

2.促使高危人群改变/降低危险行为,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3.为那些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提供了一个与医务人员或其他人接触的机会,有利于获得有关医疗服务的信息。

帮助他们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和本地各种服务的相关信息,使求询者能及早获得有关治疗、关怀、预防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传播途径 ①性接触传播 ②血液传播
同性 异性 静脉吸毒 血和血制品 医源性感染 器官移植等
③母婴传播 未经证实的传播途径
(三)高危人群 1、性活跃人群中的性乱者 2、需要输注血液及血制品者 3、静脉药隐者
4、母亲HIV阳性所生的婴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高危人群 1、性活跃人群中的性乱者 2、需要输注血液及血制品者 3、静脉药隐者
2、免疫调节药物
1)干扰素
2)白细胞介素Ⅱ
3)丙种球蛋白
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粒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5 )中药:紫花地丁、天花粉蛋白、人 参、当归、灵芝、次五加、香菇多糖、 丹参、黄芪、甘草甜素等。
3、并发症治疗
PCP:戊烷咪或TMP+SMZ。 Kaposi肉瘤:长春新碱、博来霉素、阿霉
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前5名
的省份为河南、安徽、湖北、云南、山西, 占全国总数的80%左右,主要集中在既往 采供血严重的地区。
性病(↑30%/年) 吸毒(30省,上海1.1万) 婚前/外性活动 iceberg 卖淫嫖娼 同性恋 流动人口 采供血 知晓率 歧视 治标与治本
(1)机会性感染:隐球菌性脑膜 炎、脑部弓形体病、多发性脑白质病病 毒所致病毒性脑炎等。
(2)肿瘤:原发性脑部淋巴瘤。
(3)原发性HIV感染:爱滋病痴 呆综合征、无菌性脑膜炎等。 (4)其他:败血症相关性脑病等。
脑 部 弓 形 虫 病
新型隐球菌
3.消化系统疾病: 口腔念珠菌病 口疮 肛周疱疹病毒感染和疱疹性直肠
白班。
下眼睑卡氏肉瘤
五、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贫血、WBC降低、尿蛋
白阳性。
(二)HIV抗体:初筛阳性时,用蛋
白印迹法(WB)确认。
(三)P24抗原测定
(四)病毒分离
(五)T淋巴细胞亚群: CD4+T淋巴细胞 下降,CD4/CD8比值倒置。T细胞 绝对计数下降。 (六)HIV病毒量 (七)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 (八)其它检查:胸片、气管镜、活 检等。
therapy,HAART)。
九、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
目前主要采用“鸡尾酒”式多种抗病
毒药物联合治疗法,称为高效抗反转录病 毒疗法(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
九、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
目前主要采用“鸡尾酒”式多种抗病
毒药物联合治疗法,称为高效抗反转录病 毒疗法(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温家宝总理看望医务人员和病人
吴仪副总理赴河南省考察艾滋病疫情(到病人家中探视)
无环鸟苷或干扰素。
鸟-胞分支杆菌感染:环丙沙星、氯苯吩嗪、 乙胺丁醇、利福平联合治疗。
4、支持治疗
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为主要目的,重视心理治疗,对忧
郁或绝望者适当进行精神治疗。
5、预防性治疗 1)结核菌素实验阳性者应接受INH治疗4周。 2)CD4细胞<0.2×109/L者,应接受肺孢子 虫肺炎预防,包括戊烷咪气雾剂300mg,每
这对夫妇先后死于艾滋病,留下一个18岁的男孩,一个14岁的女孩。
这位妇女和她的丈夫都患有艾滋病。她已经连续几天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从床上坐起来。
用卖血钱盖成的房子。从外面看还很像样,可是里面已经一贫如洗。
病人在家里用的床板,褥子拿到外面晾晒去了。02/12/11
当地一家制作送丧用品的手工作坊。店主讲,最近每天都有本村和邻村的农 民来买纸车、纸马和纸糊的灵棚,亡灵十有八九是艾滋病病人。店铺内已经糊好 的一个灵棚上有对联一首:“家有银钱共百斗,仅买生死路一条” 。 02/12
Ⅱ期:无症状感染期:HIV抗原阴性, HIV抗体阳性。 Ⅲ期: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GL) Ⅳ期:艾滋病
Ⅱ期:无症状感染期:HIV抗原阴性, HIV抗体阳性。 Ⅲ期: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GL) Ⅳ期:艾滋病
AIDS可有五种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发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
等。
2、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癫痫、痴呆、下
吸毒者
Children
儿童
艾滋病今天在中国流行的形势
HIV Epidemic Status - China
Bridge Population
Drug Users
吸毒者
桥梁人群
General Population
Sex workers
性工作者
Source Population
源头人群
一般人群
Family
其优点是:药物分布范围广;起协同作用,
持续抑制病毒复制;延缓或阻断 HIV 变异 后而产生的耐药性。
用药指征
外周血HIV载量达1000~10000拷贝/ml以上
无症状病人CD4+T淋巴细胞总数<.5×109/L
有症状患者 怀孕最后三个月均应抗病毒治疗
疗程:
HIVRNA 达到检测水平以下后,继用 二种药物,持续终生治疗。
CD4+T
免 疫 功 能 受 损 或 缺 陷
免 疫 机会性感染 清 除
免 疫 肿瘤 监 视
一、病原学 1983年法国学者首先从AIDS患者血液 中分离出病毒,并命名为HIV。1986年国际 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的分型
HIV1 HIV2


世界性
较高 较快 较短
地区性
较低 较慢 较长
九、预防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仍在研制之中,有的已经进入 Ⅱ/Ⅲ期实验研究阶段。不久的将来会应
用于临床。
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十里铺村卫生所。只有艾滋病病人来此看病, 其他病人怕被传染,到村边原有的一个小诊所看病。
卫生所有两个大夫, 一位 50 多岁,另一位就 是这个刚刚从卫生学校 毕业的年轻人。病人对 两位大夫万分感激。他 们不但每天要冒着刺破 手指的危险为病人打吊 针,而且要关爱大批受 到社会(包括本地人) 歧 视 的 病 人 。
肢瘫痪等。
3、严重机会性感染:
4、继发性肿瘤:卡波西肉瘤。
5、并发疾病: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
艾滋病各系统常见的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 肺结核 细菌性肺炎 卡波济肉瘤等
PCP
X线片
PCP
2.神经系统疾病: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王勤英
概述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 血液及母婴传播。本病传播迅速、发病 缓慢、病死率极高。
AIDS
HIV
家庭
Children
儿童
性病与HIV感染的关系
免疫系统受损
性病
HIV感染
无保护性性交
(四)流行情况
自1981年美国报道AIDS以来,估计
全球新增HIV感染者500万/年、1.6万/天、 11例/分钟。其中妇女感染超过40%,每年 可使60万婴儿受染。
中国艾滋病流行趋势转变可能向 普通人群蔓延 (2009年)
致病力 传 播 潜伏期
1、HIV-1的形态及特性
为RNA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科,灵长 类慢病毒亚科。
HIV对外界抵抗力低。对热敏感, 56℃30分钟能灭活,能被75%酒精、
0.2%次氯酸钠及漂白粉灭活。对0.1%甲
醛、紫外线及γ射线均不敏感。
二、流行病学
患者 (一)传染源 无症状携带者 (窗口期)
月喷雾吸入一次,或口服TMP-SMZ。
3)医务人员被污染针头刺伤或实验室意外者,
2小时内应行AZT等治疗,疗程4~6周。
6、预防母婴传播等治疗 有报告应用AZT从妊娠28周直至婴 儿出生后3天(婴儿用量1mg/kg)能显 著减少母婴传播和婴儿出生后一年的病
死率。亦有应用奈非雷平分娩时一次性
口服200mg,婴儿出生后72小时内一次 性口服2mg/kg亦有明显效果。
HIV抗体检测 (初筛实验)
样品
初筛检验
阳性 样品重检
原有试剂+另一种初筛试剂
阴性
阴性报告
双阴性 阴性报告
单/双阳性
确认检验
HIV抗体检测 (确认实验)
样品 免疫印记法
+ 阳性报告
? 可疑报告
- 可疑报告
每3个月随访一次,共访两次仍属可疑者,则作为阴性报告
六、诊断
(一)临床诊断 急性感染可根据高危因素及类似
⑥口腔念珠菌感染;
⑦全身瘙痒性皮炎; 对可疑者应进一步作实验室检查确诊。
(二)实验室诊断
1.HIV-1抗体检查。
2.P24抗原检测。 3.HIV-RNA检测。
七、鉴别诊断 1.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 2.继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
八、预后
潜伏期: 2~20年,平均8~10年
成人HIV感染的自然过程
感染HIV
平均8~10年 (范围2~20年) T4淋巴细胞水平
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期 有症状感染期 感染晚期
艾滋病
死亡
(范围0.5~2年)
八、预后
潜伏期: 2~20年,平均8~10年
成人HIV感染的自然过程
感染HIV
平均8~10年 (范围2~20年) T4淋巴细胞水平
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期 有症状感染期 感染晚期
( NNRTIs ) 作用机制:主要作用于 HIV 反转录酶某 位点使其失去活性。尼维拉平、施多宁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