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全册重点标红)

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全册重点标红)

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土壤和岩石1.在校园中,田野里,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

2.土壤由黏粒、沙粒、腐殖质、空气和水等多种成分组成。

3.地面上死亡的动物、植物完全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是腐殖质。

腐殖质烤糊后会发出糊臭味。

腐殖质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同时还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4.土壤按质地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种类型。

●沙质土比较疏松,透气性和渗水性好,比较适合(西瓜、花生、仙人掌、薯类、芝麻)等植物生长;●黏质土具有一定的黏性,透气性和渗水性差,但是保肥力强,适合(水稻、芦苇)等植物生长;●壤土的透气性和渗水性较好,能够保水、保肥,大部分植物都适合生长在壤土中。

●沙质土是由大量沙粒和少量黏粒混合而成,呈浅棕色;●黏质土黏粒含量多,沙粒含量少,呈棕色或红色;●壤土的沙粒和黏粒含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富含腐殖质,颜色一般较深。

5. 常见的岩石主要有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等类型。

其主要特征:●花岗岩:颗粒较粗,很坚硬,颜色较浅,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砂岩:颗粒明显且粗细均匀,坚硬,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褐色;●页岩:颗粒较细、薄片状,较软,有灰色、黄色、黑色等各种颜色;●石灰岩:颗粒细,呈致密块状,硬度不大,多为白色,灰色或黑灰色;●大理岩:颗粒较粗,晶莹润泽,较软,容易雕刻,纯白色或有花纹;6.岩石的种类很多,它们都是由矿物组成的;从中能够提取有价值的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我们从矿石中可以提炼金属、非金属等大量有用的物质。

7.常见的一些矿物资源:雄黄:能提取砷化物黄铜矿:能提炼铜萤石:能提取氟赤铁矿:能提炼铁8.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岩石?①建造房屋②修路③制作雕塑9.全世界能被利用的土壤只占十六分之一。

我国土地总量丰富,但是可利用的土壤资源较少,加上人口众多,可利用的土壤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10.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接触土壤后要洗手;●观察土壤实验时,玻璃棒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且不要碰撞到烧杯壁;●加热土壤时,身体不要触碰热的物体,防止烫伤;●刻画岩石时要注意安全。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吐血整理)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吐血整理)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1.绿色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用根、茎、叶来繁殖。

2.凤仙花是用种子繁殖的。

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黑色、状似桃形。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凤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的环境;播种后每隔8天浇一次水,开花后每隔5天浇一次水。

在凤仙花的整个生长期间施1--2次肥。

5.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

6.绿叶植物,依靠阳光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和氧气。

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7.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

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子房里有胚珠。

8.常见植物的身体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9.生物从出生到死亡要经过几个不同时期,叫做生命周期。

10.凤仙花一生经历了种子、发芽、长出茎叶、开花、结果这几个阶段。

它的一生大约经历110天。

11.种子构成部分:培根、胚芽、胚轴、子叶。

他们的作用(培根发育成根系;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茎和根连接部分;子叶暂时储存营养)12.凤仙花成熟果实里的种子与刚结果的种子有什么不同点?(熟果实里的种子:颜色深,为棕色或黑色;大而饱满。

刚结果的种子:颜色浅,为白色或浅棕色;小而柔软。

)13.常见植物可食用部分:西瓜(果实),土豆(种子),白菜(茎和叶),萝卜(根),黄豆(种子),甘蔗(茎),花生(种子)14.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蒲公英(借助风力飘落远处),苍耳(浑身带刺,被他物携带),豌豆(阳光暴晒,豆荚裂开)第二单元1.春天是养蚕的季节,蚕由蚕卵孵化出来。

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蚕卵淡黄色,芝麻大小,扁平状。

2.刚出生的蚕叫蚁蚕,形如蚂蚁。

它们很弱小,可以用羽毛或毛笔轻轻地把它们刷到新家中。

3.怎样照顾小蚕?(蚕叶要新鲜、干燥;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嫩桑叶剪成条状或碎叶,少量多次喂食。

)4.卵生动物:蚕、蛇、鱼、鸡鸭鹅等;胎生动物:猪、牛、马、羊、等。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八课《凤仙花的一生》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八课《凤仙花的一生》知识点

第八课《凤仙花的一生》
1.说一说凤仙花的一生中身体的各部分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叶:2片嫩绿,椭圆且无明显叶脉的子叶——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叶脉——真叶会平展,交叉生长,颜色变为深绿色。

茎:茎是红色很细且直立状生长——茎会变粗颜色为红色——不再长高或者生长缓慢,茎的颜色为绿色。

根:发芽时长出主根——主根萎缩,生于茎干的须根,和上面的根毛构成须根系。

花:花蕾长在叶腋部位——花的萼片成角状弯曲——盛开后,形似蝴蝶,颜色多样。

果实:成熟过程会花与果实同株的现象,果实椭圆形绿色,外面有白色茸毛——成熟后,为黄色,轻碰果实,种子就会从里面弹射出。

2.凤仙花的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

3.什么叫做生命周期?
答:植物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到开花、结果、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叫做植物的生命周期。

4.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什么?)
答:一般要经过①种子②幼苗③成株④开花⑤结果⑥死亡这六个过程
凤仙花的一生大约要经过100天。

5.向日葵和胡萝卜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他们和凤仙花的生命周期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答:
相同点:它们的一生都要经历从种子—幼苗—成珠—开花—结果—死亡这一过程。

不同点:向日葵和凤仙花是一年生,而胡萝卜是两年生。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16 第十六页,共37页。
• 1、用什么样的茶杯(chá bēi)最保温?能保 温的原因是什么?
• 答:双层真空杯、阻止里面的热散发出去、 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17 第十七页,共37页。
•1.游泳(yóuyǒng)后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甚至会冷的打颤。这是什么 原因呢?
答:身体外表的水蒸发,要从人身体 吸收(xīshōu)热量人就感到冷。
答:凤仙花的叶子是披针形,而其它植物的叶子有的像圆形、扇 形 、心形 、条形、三角形 、针形等。
3 第三页,共37页。
1、凤仙花的一生(yīshēng)经历、(
)
六个阶段。
种子、发芽(fā yá)、长出茎叶、长出花蕾、开花、结 果)
2、凤仙花〔 耐旱不耐寒〕,喜欢(xǐ阳h光ua充n)足 、通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凤仙花是用 ( 种子 ) 繁殖的。果实如 ( 纺锤形 )。
5 第五页,共37页。
• 1、蚕是由 ( 蚕) 卵 孵化(fūhuà)出来的,蚕卵是由 (蚕蛾)
产出来的。
(cán é)
2阶、段蚕,的这一几生个要阶经段历的蚕〔形卵态、变蚕化、,蚕人蛹们(、ré蚕n 蛾me产n)卵常把后〕它死四称亡个为 〔变态 〕 。
3、蚕卵孵化需要的条件是 〔 纸盒要干净、适宜的温度、阳光充足、有一定的 〕
湿度、空气清新。
6 第六页,共37页。
• 1、仔细观察,蚕蛾的身体是什么(shén me) 样子的?
答:蚕蛾分头、胸、腹三个局部(júbù),头上有一对触角, 胸部长有六条腿。
2、蚕宝宝的嘴巴有什么(shén me)特点?它是怎样吃 东西的?
(
)。
内部(nèibù) 装修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要点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要点

鄂教版⼩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要点23、蚕的⼀⽣经历蚕卵--幼蚕--蚕蛹--蚕蛾四个发育阶段,每个发育阶段的外形特征完全不⼀样,这种发育过程就叫:“完全变态”发育。

24、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发明之⼀。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25、为了养好蚕,我们可以从不同渠道学习技术,如:查阅书刊、上⽹搜索、访问科技⼈员等,收集养蚕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图⽚,可以是⽂字,也可以是表格。

26、喂养蚕宝宝的注意事项:①蚕宝宝吃得特别多,尽量给蚕吃新鲜的桑叶。

②蚕宝宝拉的粪⼜多⼜臭,要随时清理蚕盒。

③蚕宝宝拉肚⼦。

注意喂⼲净的桑叶。

④如果有蚕宝宝死了,要马上清除;如果有蚕宝宝病了,要马上隔离。

⑤蚕宝宝长得特别⼤,屋⼦住不下了。

再建新屋、分开住。

⑥蚕宝宝不吃不喝蜕⽪了。

蜕⽪后要及时喂⾷。

27、关于养蚕,我们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答:关于养蚕,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还有:①在蚕卵即将孵化前,怎样管理蚕卵?②在蚕刚孵出时要做什么?③怎样给蚕喂桑叶?④给蚕喂⾷时要注意什么?⑤怎样保鲜桑叶?⑥怎样让蚕健康地⽣长发育?⑦蚕有雌雄,如何分辨?⑧什么时候观察蛹,怎样观察?⑨蚕蛾出茧后,为了让它们都能及时配对应该怎样做?⑩雌蛾产卵时应该怎样做? 蚕怎样抽丝?蚕⽣病了怎么办?第三单元我们的⾐服实验2:在三个⼀样的杯⼦中倒进同样多的热⽔,其中两个分别⽤⽑⾐、布包起来,⽤⼿在杯⼦外⾯摸⼀摸,有什么感觉?过⼏分钟后,测量每个杯⼦⾥的⽔温有什么不同。

⽑⾐包裹的⽔杯⾥的⽔温较⾼,布包裹的⽔杯⾥的⽔温较低,没有任何包裹的⽔杯⾥的⽔位最低。

说明⽑⾐和布都可以保温,但⽑⾐保温效果好。

30、酒精灯的使⽤规则:①使⽤酒精灯前:要检查灯芯是否完好,如果顶端不平或已烧焦,要⽤剪⼑剪平整。

要检查酒精灯内有⽆酒精,添加酒精时,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的三分之⼆。

绝对静⽌向正在燃烧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鄂教版科学全册复习要点(精)

鄂教版科学全册复习要点(精)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姓名第一课播种发芽1、凤仙花是用种子进行繁殖的。

2、盆栽凤仙花的步骤:播种、掩土、浇水、后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3、凤仙花播种后每隔八天浇一次水,开花后每隔五天浇一次水。

凤仙花一生要施肥一到两次。

它是一年生草本花卉。

4、发芽后记录凤仙花生长的指标有凤仙花高度、凤仙花叶片数。

第二课茎叶的生长1、观察植物的叶片可以从颜色、大小、形状、数量、叶边缘、叶片生长方式等6个方面观察。

2、植物的叶片形状千奇百怪的,有的像手掌,有的像羽毛,有的像带子,有的像心脏,有的像针。

3、植物的叶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4、茎可以分为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

第三课开花了1、凤仙花的花是从叶柄与茎之间的叶腋部位长出,长出花蕾就证明凤仙花快要开花了。

2、凤仙花的花是红色、指甲大小、形状似蝴蝶含有淡香的花。

3、一株凤仙花可以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我们用直尺、刀片、放大镜观察凤仙花的花。

5、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雌蕊里的子房会发育成果实。

第四课结果了1、凤仙花的果实如纺锤形,果实内部有种子。

种子最开始淡黄色,最终会变成棕色。

果实成熟后里面的种子就会被射出来。

果实里一般有3粒种子。

2、制作种子标本方法(1)把种子晒干;(2)装入无色透明玻璃杯中(3)贴标标签里应包含种子名称、采集时间、制作人、制作时间。

第五课凤仙花的一生1、生物从出生到自然死亡都要经过几个不同时期叫生命周期。

凤仙花一生大约60到90天。

2、种植凤仙花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学到知识和技能。

第2单元第6课蚕宝宝出生了1、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最终为(黑色、黄色、灰色白色)。

用放大镜观察是为(椭圆形),长为(1.2到1.3毫米),即将要孵化的卵(紫黑色)。

2、蚕是由(卵)孵化而来,刚出生的蚕很小只有人的汗毛那么大小,黑褐色,像小蚂蚁,叫做(蚁蚕)。

用(羽毛或毛笔将他们刷到他们的家)3、装蚕卵的纸盒应该(干净、无异味、孵化时要防雨淋,防日晒高温,切记接触有毒物质)。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凤仙花是用种子繁殖的。

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黑色、状似桃形。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用花盆种养凤仙花,先要在花盆里装松软肥沃的土。

5.凤仙花的栽培方法:(1)、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

——选种(2)、用石块堵住花盆底孔;(3)、装入松软肥沃的土(4)、整理好土;(5)、撒播种子,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6)、掩土,浇适量水;(7)、将花盆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6.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7.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8.凤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的环境;播种后每隔8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以后每隔5天左右浇一次水。

在凤仙花的整个生长期间施1~2次肥。

9.凤仙花的种子从播种到发出芽来一般需要5~7天的时间。

凤仙花不断地生长,它的茎和叶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10.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1.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12.开枝散叶,茎是成长最快的部分;成熟期:粗壮的茎部支撑起了整个植物。

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叶子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具有支持叶片伸展和输导水分与营养物质的功能。

凤仙花的叶子是披针形的叶子。

14.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知识点】2024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全册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2024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全册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2024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课土壤里有什么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空气、和水分等物质的混合物,是植物生长的乐园,因为它能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

2.把土壤放入水中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3.加热土壤,我们观察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并且有白汽冒出,说明土壤中有水分;继续加热,会有烟冒出,并闻到糊臭味,说明土壤里有腐殖质。

4.土壤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是地球陆地生命的营养库。

第二课比较不同的土壤1.土壤按质地分,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类型。

2.沙质土是由大量的沙粒和少量的黏粒混合而成,特点是: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好;易干旱,养分易流失。

适合西瓜、仙人掌、花生、土豆等生长。

3.黏质土黏粒含量多、沙粒含量少,特点是: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能好,通气、透水性能差。

适合水稻、芦苇等植物生长。

4.壤土的沙粒和黏粒含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富含腐殖质,特点是: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大部分植物都适合生长在壤土中。

第三课岩石与矿物1.介绍岩石应该从岩石的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的进行。

2.花岗岩的主要特征:颜色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颗粒较粗,很坚硬。

3.砾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褐色,颗粒明显且粗细均匀,坚硬。

4.页岩的主要特征:有灰色、黄色、黑色等各种颜色,颗粒较细,薄片状,较软。

5.石灰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黑灰色,颗粒细,呈致密块状,硬度不大。

6.大理岩的主要特征:纯白色或有花纹,颗粒较粗,晶莹润泽,较软,容易雕刻。

7.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能够提取有价值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从矿石中可以提炼出金属和非金属。

第四课播种发芽1.凤仙花种子的特征:小颗粒,呈球形,直径1到3毫米,棕褐色。

2.播种凤仙花的方法:①挑选颗粒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②选一个合适的花盆,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填空: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种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到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的内部构造相同,都有胚根和胚芽。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5.种凤仙花的方法:①选种。

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放土。

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③下种。

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

④浇水。

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6.种植植物是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7.种子萌发先生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8.根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茎的作用:植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0.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为: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绿叶(叶绿体)12.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13.凤仙花果实由雌蕊发育面来,果实白色茸毛,纺锤形(椭圆形),绿色,成熟后变成黄褐色,里面一般有十几粒种子。

种子球形,黑色,细小。

14.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约为89天。

15.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七课《花果实种子》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七课《花果实种子》知识点

1 第七课《花果实种子》
1.凤仙花的花长在什么地方?它的外形、颜色、气味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花长在叶柄与茎相连的部位。

外形:蝴蝶状。

颜色:多种多样,有粉红、大红、紫色等。

气味:淡淡的香味。

2.凤仙花的花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答:凤仙花的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萼、花冠(由花瓣构成)、雄蕊、雌蕊等。

3.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个部分俱全的花,叫完全花。

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4.凤仙花的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答:①梨花和凤仙花的花
相同点:都是完全花;
不同点:梨花颜色是白色,而凤仙花的花颜色多种多样多样;
②百合花和凤仙花的花
相同点:颜色都是多种多样;
不同点:百合花缺少花萼属于不完全花,而凤仙花的花是完全花。

5.花凋谢后,慢慢会长出果实来。

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剥开果实看一看它的里面有什么?
答:凤仙花的果实如纺锤形,果实内部有种子,种子是黑褐色的。

6.结合种植和养活凤仙花的经历,说一说花、果实和种子在植物繁殖中的作用。

答:①花的作用是通过授粉以后形成种子,用来繁殖后代。

②果实的作用是用来保护种子,当种子成熟时有利于种子的散布。

③种子的作用是用来生长成植株的。

1。

湖北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湖北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湖北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湖北三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1. 植物的生长:学习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以及它们如何
通过光合作用生长。

2. 动物的分类: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如何根据这些特征将动物分类,例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3. 物质的状态变化:探讨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过程,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凝结。

4. 力和运动:介绍力的概念,包括重力、摩擦力等,以及它们如何影
响物体的运动。

5. 简单机械:学习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6. 水的循环:了解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
表水的流动。

7. 天气和气候:学习天气现象,如云、雨、风的形成,以及不同地区
的气候特征。

8.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以及
地球表面的板块构造。

9. 太阳系:认识太阳系的构成,包括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和
彗星等。

10. 生态系统: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1. 环境保护: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如何通过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12. 科学探究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将建立起对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这些知识也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和自然现象。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要点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要点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要点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知识要点一.选择填空1、凤仙花是用种子繁殖的。

2、用花盆种养凤仙花,先要往花盆里装松软肥沃的土。

3、凤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的环境。

凤仙花播种后,每隔8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后每隔5天左右浇一次水。

4、植物的叶是由叶柄和叶片构成,其中叶片上有叶脉。

5、凤仙花的果实如纺锤形,果实内部有种子,种子的颜色是黑色的。

6、生物从出生到自然死亡都要经过几个不同的时期,所经历的几个时期叫生命周期。

7、凤仙花的一生经历种子、发芽、长出茎叶、长出花蕾、开花、结果六个阶段。

凤仙花的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朵、果实、种子。

凤仙花的一生要经过三个月。

8、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蚕卵孵化时,温度要控制在22℃-25℃,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9、蚕卵孵化时间约为10天,前8天采用自然光线,打开门窗换气,最后2天要把蚕卵用干净的黑布包上,进行黑暗保护,直至蚁蚕孵化出来。

刚从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很小,黑褐色,像小蚂蚁,叫“蚁蚕”。

10、蚕一生要蜕皮4次,一般是每隔7天蜕一次皮。

11、蚕宝宝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吃食物了,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吐丝结茧了。

蚕宝宝的胸部有3对足,腹部一共有10个环节。

蚕茧中钻出来的小虫子叫蚕蛾,它是由蚕蛹变成的。

12、蚕卵是由雌蚕蛾产出来的。

刚产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有点椭圆。

13、蚕的一生要经历卵、蚕宝宝/幼虫、蛹、蚕蛾/成虫四个阶段的形态变化,人们把它称为变态。

蚕的一生大概经过了50天。

14、冬天,我们一般穿质地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夏天则穿质地较薄、颜色较浅的衣服。

15、给衣服的面料分类可以按质地、颜色、厚薄、材料等进行。

缎子衣服的面料是丝绸。

穿棉衣很暖和是因为棉衣能够隔热保温。

衣料的吸水性与衣料的质地、厚薄、粗糙程度、纹路的大小有关。

16、婴儿用的“尿不湿”的用一种高吸水的材料做成的,它可以吸收相当于自重上千倍的水分。

17、雨伞是用吸水性较小的材料做成的。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九课《哪里有空气》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九课《哪里有空气》知识点

第九课《哪里有空气》1.空气和固体液体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相同点:三者都有质量、且占据空间。

不同点: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固体和液体看得见、摸得着。

2.我们周围的空间存在空气吗?哪些现象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答:我们周围的空间存在空气;证明空气存在的现象有:①风筝、纸飞机需要借助空气才能够上升和飞行;②风车在气流推动下转动;③空中飘扬的红旗等。

3.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空气?想办法证明其中是否存在空气。

答:还有粉笔、海绵、砖块里都存在空气;将海绵轻放入水中挤压,水中冒出气泡,证明海绵中有空气。

将粉笔缓慢轻放入水中,发现粉笔周围有小泡冒出,证明粉笔中存在空气。

将砖块缓慢轻放入水中,发现砖块周围有小泡冒出,证明砖块中存在空气。

4.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小降落伞,比比谁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伞面大小、伞绳长短等对降落伞的下降快慢有什么影响?答:实验名称: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是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的方法。

实验一:伞面大小对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影响。

实验操作:选取两个除了伞面大小不同,其他完全相同的降落伞从同一高度释放,记录降落伞落地时间。

(重复几次,避免偶然因素)实验现象:伞面大的降落伞下降的慢,小的下降的快。

实验结论:伞面越大,在空气中张开的面积就大,受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慢。

实验二:伞绳长短对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影响。

实验操作:选取两个除了伞绳长度不同,其他完全相同的降落伞从同一高度释放,记录降落伞落地时间。

实验现象:伞绳长的降落伞下降的快,短的下降的慢。

实验结论:伞绳越长,下降速度越快;伞绳越短下降速度越慢。

5.假如没有空气,降落伞下降的情况会是什么样?答:没有空气,降落伞在同一高度释放,将会同时落地。

6.空气摸不着、看不见,但我们周围充满空气,空气无处不在。

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配套同步课堂知识总结(全套)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配套同步课堂知识总结(全套)

第一课《土壤里有什么》1.地球的表面很多地方被土壤和岩石覆盖着,不同地方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在校园中、田野里,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

2.土壤里有什么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答:土壤里的腐殖质、沙粒中含有的矿物质、空气和水。

3.观察土壤我们有哪些发现?①肉眼:新鲜土壤有水分,小石子,动植物残体。

②放大镜: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砂粒,粉末状微粒。

4.把土壤倒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后,会有什么现象?答:刚开始水会变浑浊,并冒出许多小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一段时间后,水中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水,下层为土壤,最后水会慢慢变清。

搅拌时水会变浑浊,静置一段时间后,水面漂浮植物残体等杂质,水中土壤分层,上层的颗粒较小是黏土,越往下颗粒越大,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5.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时需要注意什么?答:需要注意的是玻璃棒应顺着一个方向缓慢搅拌,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壁。

6.加热土壤要注意什么?会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答:加热土壤时,不要触碰热的物体。

会发现加热时烧杯壁上有水渗出,说明了土壤中含有水分。

继续加热会闻到一股焦糊味,且土壤的颜色会变浅,这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

7.什么是腐殖质?它有什么特征?有什么作用?答①腐殖质:地面上死亡的动物、植物完全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是腐殖质。

②腐殖质特征:腐殖质烤糊后会发出糊臭味。

③腐殖质作用:腐植质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同时还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8.土壤的主要成分组成有哪些?它为什么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答:土壤由黏粒,沙粒,腐殖质,空气和水这五种主要成分组成。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空气,矿物质养分和阳光。

土壤是贮存水分和矿物质养分的载体,土壤中的空气可以帮助植物根部呼吸,同时它又有巩固植物根、茎的作用,促进植物对营养的吸收。

9.拓展与应用。

①土壤覆盖在地球的表面,它是动物、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家园",土壤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地球上可被人们利用的土壤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十一课《空气占据空间吗》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十一课《空气占据空间吗》知识点

第11课《空气占据空间吗》1.固体、液体、空气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2.把纸团塞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地倒扣在水槽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说明了什么?答:纸团不会湿;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让水没有接触纸,因此杯底的纸团没有湿;说明了空气占据空间。

(注意事项:1.水槽要选取大号的,水位的高度要大于玻璃杯的高度。

2.玻璃杯要竖直地倒扣在水中;要注意待杯口的水滴落后再取出纸,以防止在杯口处的水浸湿纸团,干扰实验结果。

)3.给气球充气,气球变大了,再把气球的口松开,气球又变小了,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答:空气进入,气球鼓起,气球内部空间被空气占据后变大,空气排放出去后,气体少了,气球变小了。

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4.把气球套入塑料瓶中,然后对气球吹气,气球能够吹的很大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把塑料瓶中的气球吹得更大?答:第一次吹气球时气球吹不大;因为瓶里的空间已经被其他的空气占据了,所以气球吹不大;想要瓶中气球吹的更大,我们可以用小刀在瓶身上划开几个小口后,瓶里的空气就可以流出去,让出了瓶里的空气,这时气球就可以被吹大了。

5.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答:实验材料:瓶子1个、纸巾1张实验步骤:①将纸巾揉成一大一小的两个纸团。

②将瓶子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将小纸团放在瓶口。

③对准瓶口的纸团吹气,观察纸团的运动情况。

④选取大纸团放在瓶口,对准瓶口吹气,观察纸团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对着瓶口吹纸团,纸团吹不进瓶内,反倒被吹出瓶外。

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科学原理:由于瓶内被空气占满,再往里增加一点空气,空气就会溢出来。

气流进不到瓶内,却在拼口形成了一个低压区。

根据伯努利效应,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吸管吹出的气流比瓶内静止空气的压强低,于是纸团不但不会被吹进瓶子里,反而会被瓶子里的空气推出来。

)6.像固体、液体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事物运用了空气的这个性质?答:生活中的汽车轮胎、游泳圈、气垫城堡、气垫船等运用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9. 茎的作用:植植物的茎具有 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 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
向上将 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 运输到 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 绿叶制造的养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运输到 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
10. 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 水 ,还需要 养料 。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 养
4. 蚕在生长过程中, 身长 、 体重 、 食量 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蚕生长到一定阶 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做 蜕 tu ì皮 。蚕一生要蜕 6 次皮。蜕皮是蚕生长 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5. 蚕的身体 圆筒形 ,青 白色,有 头 、胸、 腹三部分。蚕吐丝前就 不吃 桑叶,身体 发 黄发亮 。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 气门 ,是蚕 呼吸器官 的开口。
ºÃ¾Ã²»¼ûºÓ±±¿Æ¿¨¾ÍÊǶªÎ¢¶Ë»î¶¯»¹USµØiuywiuhiuhfihÒ»Ìõ¹·È¥ÎïÒµ¸ÁÇ©¶©Óë¸ÁÓê¹Îµç»ú¹þ°´¼¾¶È½»¿¨¸ø´ó¼Ò¿´¹þ¿ªÊ¼¾Í´ò¿¨»ú»á¶ª°´»õÎïÒ»´óºÅifUI°¢·ûºÏi¿´½á°¸»ò¿ÏµÂ»ù°µºìÉ«µÄ¿Æ¼¼¹þ¿Æ¼¼¹þ´ò¿¨»ú»ã¶¥¿Æ¼¼°¢¹þÈø¿Ë¼¼ºÓÎÒ¿´½Ç¶È·¶ÂÉʦ¿Õ¾©¶«·½ÀîÊé¼Ç°¢¶Å¹þ¿âºó¶Æ¸õ ¾Ù¸ö°´¼¼Êõ´òÁË¿¨¼¯Ë®ÀÈ´ò¿¨»ú°®ÉÏÁË´ò¿¨»ú°¸Àý¿âµÄ¼Ç¼ÁË¿ò¼Ü°¢Ë¹Àû¿µµÄ¼ÓÀ»á¼Æʦ´óÁ¢¿Æ¼¼Èö´óÁ¢¿Æ¼¼°¸ÀÖɽ¿¨µÂ¼Ó¬¿¨Ë¹½¨µµÁ¢¿¨½¨Ë¾µÄÁË¿ò¼Ü°¢Àɽ¿Úµ½¼ÒÁË¿¨½¨Ë¾µÄ¿´À¬»øÊ©µÙÀû¿Ë½ð°²Àûɽ¶«¿ó»ú°£Àï¿ËɾÛ¡¿Æ¼¼°¢ÈøµÂÂÌ¿ó½¨Éè´òÀ×ÁË¿¨»úÊÇ´óÁ¢¿Æ¼¼°®ÉÏÁË´ò¿¨»ú°¸Àý¿âÊ®¾Å´ó¿ªÊ¼¾Í·¨¿¼Ê±¼ä·¨¿¼Ê±¼ä¶Ô·½¿ª¾ßʱ¿Û·Ñ¼´¿ÉÉæ¼°·¨¿¼Ê±¼äºÆ·á¿Æ¼¼°¢»¢µç»°·ÑËÀuehriuseiuhisauhdiahbdkjba½è¿îºó¿Î½Ì°¸»ã¶¥¿Æ¼¼°¢¿ÏµÂ»ù¼°¿Õ¼ä¿¨¼¶´ò¿¨»úÈý´ú¿¨¾Ù°¸Ëµ·¨ºÚ¿Í¼¼Êõ¿´·ç¾°¿¨»úÊÇÓÐTUIYGTUIYAWIUIUAH»á¼Æʦ¿ì½Ý·½Ê½ÊÇ¿ª¾ß·ÅµÃ¿ªÊǾµä¿î¼¸µã¿ª·¹»ú¹ØºË¶¨¿Æ¼¼¹Ý»á¼Æʦ·¨¿¼Ê±¼ä¸£¿Ë˹µÄ¸£¿Ë˹µÄ¿´·¨¾«Éñ¿É¼ÎµÄ·¶ÂÉʦ¿Õ½¶«¸¸

人教鄂教版 科学 三年级下册 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 科学 三年级下册 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1、土壤里有什么1.地球的表面很多地方被土壤和岩石覆盖着,不同地方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在校园中、田野里,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

2.土壤由黏粒、沙粒、腐殖质、空气和水这五种主要成分组成。

3.地面上死亡的动物、植物完全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是腐殖质。

腐殖质烤糊后会发出糊臭味。

腐植质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同时还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4.观察土壤我们有哪些发现?(接触土壤后要洗手)看:①肉眼:新鲜土壤有水分,小石子,动植物残体。

②放大镜: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砂粒,粉末状微粒。

闻:腐烂的味道、泥土的味道摸:湿湿的、黏黏的,有颗粒感5.把土壤倒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后,会有什么现象?答:搅拌时水会变浑浊,并冒出许多小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静置一段时间后,水中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水,下层为土壤,水面漂浮植物残体等杂质,水中土壤分层,上层的颗粒较小是黏粒,越往下颗粒越大,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玻璃棒搅拌时应顺着一个方向缓慢搅拌,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壁。

)6.加热土壤要注意什么?会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答:会发现加热时烧杯壁上有水渗出,土壤变轻,颜色变浅,说明了土壤中含有水分。

继续加热会闻到一股糊臭味,这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

(加热土壤时,不要触碰热的物体。

)7.土壤里有什么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答:土壤由黏粒、沙粒、腐殖质、空气和水这五种主要成分组成。

土壤是贮存水分和矿物质养分的载体,土壤中的空气可以帮助植物根部呼吸,同时它又有巩固植物根、茎的作用,促进植物对营养的吸收。

8.拓展与应用①土壤覆盖在地球的表面,它是动物、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家园",土壤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地球上可被人们利用的土壤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②海洋、沙漠及地球上难以利用的一部分土地约占地球表面的十六分之十五;能被人们利用的土地资源只占地球表面的十六分之一。

③我国幅员辽阔,土地总量丰富,但是由于可利用的土壤资源较少,加上人口众多,土壤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十课《空气有质量吗》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十课《空气有质量吗》知识点

第十课《空气有质量吗》1.固体、液体都有质量,空气有没有质量?怎样验证我们的推测?答:空气有质量;实验材料:三根绳子,一把平衡尺,两个气球。

实验步骤:①在尺的两端分别悬挂一个充满气的气球。

②将尺悬吊起来,调节中间绳子的位置,使其达到平衡。

③然后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出。

④观察尺的平衡状态是否有变化。

实验现象:尺子向充满空气的气球那端倾斜。

实验结论:说明空气有质量。

2.往皮球里充入一定量的空气,估测里面空气的质量。

①让没有充气的皮球和一杯沙子平衡。

②将皮球充足气,再放入托盘中。

③往右侧托盘放入一些豆子,使-杆天平恢复到平衡状态。

④皮球里的空气相当于另一侧天平里豆子的质量。

3.往皮球里充入不同量的空气,分别测一测空气的质量,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答:往皮球里充入不同量的空气,测一测发现注入空气多的皮球更重一些;说明空气有质量。

4.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①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地方。

②将游码归零,然后调节两端的调平螺母。

③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简称“左物右码”。

④用镊子夹取砝码,轻放入盘中。

根据称量物的预估质量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⑤当增减砝码直到质量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就移动游码直至指针再次指在刻度盘的中间刻度上。

称量物体的质量就是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示的质量。

5.拓展与应用。

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人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他把一个空瓶(里面有正常气压的空气)密封起来,放在天平上,让它与一堆沙子平衡。

然后,用打气筒往这个瓶子注入更多的空气,并再次密封起来。

当他把这个瓶子再放回到天平上时,发现瓶子比那堆沙子重。

伽利略由此推断空气是有质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种凤仙花》(1—5课)一、填空:1.凤仙花是靠种子繁殖的。

种子的内部构造相同,一般由种皮、子叶和胚构成,胚能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4.种凤仙花的方法:①选种。

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放松软肥沃的土。

准备好花盆和土,用石块堵住花盆底孔,然后放入松软肥沃的土,整理好土。

③播种。

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

④浇水。

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将它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5.种子发芽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6.凤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的环境。

播种后每隔8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以后每隔5天左右浇一次水。

在凤仙花的整个生长期间施1-2次肥。

7.根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茎的作用: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0.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公式为: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绿叶(叶绿体)11.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叶是披针形叶。

凤仙花不断地生长,它的茎和叶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12.花凋零后就要结果了,凤仙花果实由雌蕊发育而来,果实有白色茸毛,是纺锤形,绿色,成熟后变成黄褐色,果实里面一般有十几粒种子。

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用手捏会自动炸开。

种子是圆球形,黑色,细小。

13.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约为21天。

14.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15.花一般由花瓣、雄蕊、雌蕊、花萼组成。

16.凤仙花的花长在叶柄和茎相连的部位。

17.凤仙花的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18.种子发芽的条件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等。

19.凤仙花的一生经历了种子、发芽、长出茎叶、开花、结果这五个阶段20.像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竹、小麦、狗尾草都是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做缠绕茎;葡萄、葫芦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草莓、西瓜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21.生物从出生到自然死亡,要经过几个不同的时期。

所经过的这几个时期叫生命周期二、问答题:1.凤仙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答:黑色,圆球形,状似桃形,小颗粒,比油菜种子稍大2.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步骤:①晒干②装入瓶中,密封瓶口③贴上标签。

标签内容包括:种子名称、采集时间、制作人、制作时间第二单元《养蚕》(6--9课)一、填空:1.蚕是从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卵是由蚕蛾产出来的。

刚孵化出来的蚕很小,黑褐色,像小蚂蚁,叫蚁蚕。

它们很弱小,可以用羽毛或毛笔轻轻地把它们刷到新家中。

2.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蚕卵的形状扁圆形,芝麻大小,刚产下的蚕卵淡黄色或黄色。

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装蚕卵的纸盒应干净,无异味,孵化时要防雨淋,防日晒和高温,不要接触有毒物质。

蚕卵孵化时,温度要控制在22—25℃,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蚕卵孵化的时间约为10天,前8天采用自然光线,打开门窗换气。

最后2天要把蚕卵用干净的黑布包上,进行黑暗保护,直至蚁蚕孵化出来4.观察测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可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

5.蚕宝宝出生后就要吃东西。

蚕爱吃桑叶。

桑叶要新鲜,并且保持干燥,还要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

6.蚕的身体是圆筒形,青白色,有头、胸、腹三部分组成,胸部有3节,有3对胸足;腹部有10节,有4对腹足,最后一节还有1对尾足。

蚕宝宝每周要蜕一次皮,每蜕一次皮身体就要长大一点,蚕的一生要蜕4次皮。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着特点。

7.当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再吃食物了。

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吐丝结茧了,可以用稻草或麦草搭一个小架子,方便蚕结茧。

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蚕在茧里变成了蛹。

8.蛹是椭圆形,深褐色。

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9.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制品,远销欧洲,因此有“丝绸之路”。

10.蛹在茧里住一段时间后,有小虫子从里面钻出来,钻出来的小虫子叫蚕蛾,这时,蛹变成了蚕蛾。

蚕蛾是白色的,有雌蛾和雄蛾,雌蛾产出蚕卵。

11.蚕的一生经历了蚕卵、蚕宝宝、蛹、蚕蛾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12. 像蚕这样,一生要经历几个时期的形态变化,这种变化叫“变态”。

蚕就是完全变态发育的,蜜蜂、蚂蚁、苍蝇、蚊子、青蛙、蝴蝶、蜻蜓、蝉以及各种甲虫都是完全变态发育的。

13.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二、问答题:1.为什么要在孵化小蚕的盒盖上扎小孔呢为什么要洒水呢小蚕的孵化与什么有关(答:①因为小蚕要呼吸。

②这是因为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③小蚕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怎样照顾蚕宝宝答:桑叶要新鲜,并且保持干燥,还要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

3.你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答:蚕、蜜蜂、蝴蝶、蜻蜓、蚊子、蚂蚁、蟾蜍、青蛙、鸡、鱼等是卵生动物;羊、牛、马、猪、狗、熊猫、兔子、人等是胎生动物。

)第三单元《我们的衣服》(10—14课)一、填空:1、冬天,我们一般穿质地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夏天则穿质地较(薄)、颜色较(浅)的衣服。

衣服一般是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

衣服常见的面料有: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和毛料等。

2、给衣服的面料分类可以按(质地、颜色、厚薄、材料)等进行。

鉴别衣服的面料的方法有:用手摸、用放大镜看、放在酒精灯上烧。

3、婴儿用的“尿不湿”的用一种高吸水性材料做成的,它可以吸收1000毫升(相当于自重的1000倍)的水仍然滴水不漏,而且保持较好的通气性。

4、雨伞、泳衣是用(吸水性较小)的材料做成的,运动时穿吸水性强的衣服能吸汗。

5、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蒸发时会吸收热量,因此有降温的作用。

蒸发是一个物理变化。

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速度7、在不同表面的容器里装上水,表面积越大的容器蒸发的速度就(越快)8、在常温下为了保持食物的新鲜,人们常用(保鲜膜)包装食物9、温度越高(或加热),水蒸发得越快;有风吹,水蒸发得越快。

10、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11、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种现象是蒸发。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划√,错的划×)1、一般情况下穿棉质的面料是较好的(√)2、胶鞋是用吸水性较好的材料做成的(×)3、夏天穿浅色的衣服比穿深色的衣服好(√)4、婴儿一般穿质地较软的面料做的衣服(√)5、雨伞布是完全不吸水的材料(×)6、衣料吸水性大小与衣料的材料质地有关(√)7、水只在高温下才会蒸发,在低温下不会蒸发(×)8、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棉衣能够产生热量(×)9、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棉衣能够隔热保温(√)10、温度越高,水蒸发的是速度就越快(√)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缎子衣服的面料是(B) A、亚麻 B、丝绸 C、毛皮 D、化纤2、较重的衣料是(C) A、亚麻 B、丝绸 C、毛皮 D、化纤3、下列衣料中吸水性最大的是(C) A、亚麻 B、丝绸 C、棉布 D、化纤4、下列衣料中吸水性最小的是(D) A、亚麻 B、丝绸 C、棉布 D、化纤5、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A)A、棉衣能够隔热保温B、棉衣能够产生热量C、棉衣能够储藏热量D、棉衣能够发散热量6、为了让冰棍化得慢一些,采取的办法是(D)A、用玻璃瓶装冰棍B、用玻璃瓶装冰棍C、用木制的容器装冰棍D、冰棍盒外穿上“棉衣”四、问答题1、冬天我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面料做成的(答:一般是用棉、毛、亚麻等质地较厚的面料做成的)2、衣料的吸水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衣料的面料、厚薄、纹路的大小有关)3、晾在外面的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答:衣服上的水蒸发跑到空气中去了)4、水的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5、为什么穿上毛衣、棉衣感到暖和(答:因为毛衣、棉衣能够隔热保温)6、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保温或隔热(答:冬天的送暖管道、电冰箱的隔热层、热水瓶的瓶胆、塑料锅把手等)7、为了让衣服干得更快,应该将衣服晾在什么地方(答:应该将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太阳晒得到的地方)8、游泳后从水中上岸为什么感到冷(答: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天热时,狗为什么会伸长舌头(答:因为狗伸出舌头时,舌头上的水分会蒸发,带走热量,帮助散热)9、生产生活中哪些是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答:①晒盐②用保鲜袋保鲜水果③用保湿霜减少皮肤水分蒸发)10、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答: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速度)11、棉衣保温的原理:棉絮和羽绒膨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借以保持人的体温。

12、将以下几种衣料进行分类: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毛料天然:棉布、亚麻、丝绸、毛皮、毛料人工合成:化纤来源于动物:丝绸、毛皮、毛料来源于植物:棉布、亚麻适合夏天穿:棉布、亚麻、丝绸、化纤适合冬天穿:毛皮、毛料13、夏天吹电风扇为什么会感到凉快(答: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

)第四单元《住房与材料》(15—17课)一、填空题1、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人们叫它们(天然材料)2、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人们叫它们(人造材料)3、盐酸具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当心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对住房都进行了(内部装修)5、装修材料美化了我们的房屋,但使用不当,会(危害我们的健康)6、天然材料有:石头、砂、木材、木板、竹篮、丝巾人造材料有:砖、瓦、水泥、钢材、混凝土、石灰、玻璃、瓷砖、油漆7、石头是建造房屋常用的材料,石头也叫岩石。

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8、我们可以通过用铁钉划看岩石的硬度、用放大镜看岩石的颜色和结构、滴盐酸看岩石的反应等方法研究岩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