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
2019春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共22张PPT)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 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 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 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 土。
作者档案
张养浩(1270年— 1329年),汉族,字希孟, 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 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 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代 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 古》《山坡羊〃骊山怀古》 等。
参考译文
三年为抗清兵而四处漂泊, 今天兵败被俘。无限美好河山 失陷令人伤痛落泪,谁还说国 家的天地广阔?我已经知道黄 泉之路将要来临,想到就要永 别故乡,心里实在难过。等我 的英魂归来那一日,灵旗下我 会看到收复故国的河山。
诗歌赏析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 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 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 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 人荡气回肠,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 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 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词语解释
(1)曲儿小腔儿大:曲子短小,声音响亮。 (2)官船: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 (3)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 民穷财尽。
参考译文
喇叭和锁呐,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 乱如麻,全凭着喇叭来抬声价。军人听了军人 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还能到哪里去分真 和假?眼睁睁看着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作者档案
夏完淳(1631-1647)字 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 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 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 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 于湘、鄂一带,后返乡。清顺 治四年(1647)被捕后就义 于南京。
部编本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优秀教案
九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两首古诗,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
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够赏析这两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来突破这一难点。
四、教学方法:教法:情感体验法、学生自读法,点拨法学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查阅资料法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能够正确朗读这两首古诗,了解作者,并且写出自己的疑问以便课上共同讨论解决。
教师准备:准备好课文朗读的录音,准备好相关习题并制作成幻灯片,留待课上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六、教学过程:《南安军》一、导入新课文天祥数年坚持抗元斗争,终于无力回天,他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
被俘后,他自杀未成,只能随元军北行。
梅岭依旧,身边却没有战友陪伴,只剩下元军的脚步,何等孤独!家乡近在眼前,成为囚徒而归故里,还不如不归!山河依旧,城郭沦丧,一切都无可挽回。
他决心绝食,死在家乡,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宁静和抚慰,诗人以高亢的诗篇,唱出了他的爱国之志,唱出了他的“一片丹心〞。
二、学习目标1、复习有关文天祥的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词汇;3、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4、学习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凛然的民族正气;5、背诵、默写诗歌。
三、师生探究1、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
20岁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刑部郎官,1275年被任命为右丞相,派往元营谈判,遭扣留。
后脱险,到福建坚持抗元。
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
他被元军一路押解北行,于1279年5月4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下此诗。
本诗选自《文天祥诗集笺》2、写作背景帝昺〔bǐng〕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南宋朝庭灭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阅读训练(含答案)
阅读训练一.阅读《南安军》,完成以下问题。
宋代: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别云间》,完成以下问题。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此诗首联写的内容。
2.颔联写出的悲痛的心情包含两个方面:3.最能表现诗人坚贞的民族气节、坚强的斗志、大无畏的精神的一联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5.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三.阅读《山坡羊•骊山怀古》,完成以下问题。
【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6分)四.阅读《朝天子·咏喇叭》,完成以下问题。
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2.这支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曲子通过白描式的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参考答案一.《南安军》1.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2.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共25张PPT)
5.阅读《山坡羊·骊山怀古》,回答问题。 (1)“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战争的输赢对比, 表现出作者对封建王朝无论输赢成败都逃脱不了灭亡命 运的深沉感慨。
(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 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请分析《山坡 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从什么角度表现了什么样的主 旨。
3.阅读《南安军》,回答问题。 (1)“风雨湿征衣”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心境?
描绘出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浸湿了兵败后 就 就擒 擒被 被押 押往 往大 大都 都受 受审 审的 的诗 诗人 人及 及兵 兵丁 丁的的征征衣衣的的凄凄凉凉景景象象。。 表 表达达了了诗诗人 人兵兵败败被 被俘俘的的沉沉重 重心心境境。。
(3)赏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一句。 “喇叭”“唢呐”都隐指宦官。“曲儿小腔儿大”一语
双关,暗指宦官狐假虎威,装腔作势。作者借物抒怀, 写宦官虽地位低下,但仗势欺人,刻画出一副丑恶的奴 才嘴脸,饱含蔑视之意。
(4)“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 假?”造成“军愁”“民怕”甚至到了不敢辨真假地步 的果真是喇叭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1)请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的角度简要鉴赏 “无限伤 心夕阳中” 。
这首词的首句“无限伤心夕照中”在表达上和大多 数咏物词的以描写为主不同,以抒情为主,抒发了作者 的亡国之痛。在内容方,既写“柳”因为春的即将逝去而 ““伤 伤心 心””, ,又 又写 写自自己己因 因““故 故国 国””灭 灭亡 亡而而伤伤心 心, ,二 二者 者合合二二为 为一 一。。
6.阅读《朝天子·咏喇叭》,回答问题。 (1)这首散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 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 地地位低位下低下,“腔大”比 喻宦官 仗仗势欺势人欺人,“水尽鹅飞”则比喻宦官 把把百姓百们姓们 欺欺压压得得倾家倾荡家产 荡产。 (2)这首散曲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词语解释
(1)南安,今江西大余。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行, 路过此地。军,宋代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名,或与府、 州同级,或与县同级。
(2)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 山上多梅树,故名梅岭,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
(3)采薇: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 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薇,一种野 菜。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作者档案
文天祥(1236—1283),字宋 瑞。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 诗人,民族英雄。祥兴元年 (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 (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至元十 九年十二月,于大都就义。著有 《文山诗集》、《指南录》、《指 南后录》、《正气歌》等。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坚持数年抗元斗争,不幸被俘, 被元军押解北行,路过梅岭所作。颈联上句“山河 千古在”,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 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国家的山河是永 远存在的,不会被侵略者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山 河有重光之日。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诗歌赏析
下句“城郭一时非”,是化用《丁令威歌》中 “城郭如故人民非”的句意,意思是说城郭被敌人 占领只是一时的,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这两句 对仗工整,声情激荡,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 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这首诗化用诗 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 示出民族正气。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说课稿《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说课稿《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选取了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外古诗词,包括《渔家傲·秋思》、《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骖 ·秋风萧瑟》、《夜泊牛渚怀古》、《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逢入京使》、《晚春》、《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这些诗词都是经典之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能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对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诗词格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诗词背景的了解不足,对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把握不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背景,引导他们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古诗词,了解诗词的背景,理解诗词的意义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欣赏和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本单元所学的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和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古诗词文本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讲解:讲解诗词的背景、作者、意义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3.朗读:让学生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九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笔记
九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笔记
首先,我们可以从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入手。
古诗词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瑰宝,每一首古诗词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
生平经历。
通过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
内涵和情感表达。
其次,我们可以从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来进行分析。
古诗词在艺术表现上有其独特的特点,比如运用修辞手法、对景物、情感的描写等。
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
解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古诗词的主题和意境来进行讨论。
古诗词
的主题多样,涉及到爱情、自然、人生等方方面面,每首诗词都有
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通过深入探讨古诗词的主题和意境,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古诗词的传承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古
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古诗词的传承和影响,可以更好地认识古诗词
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九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笔记》涉及到了古
诗词的背景、艺术特点、主题意境以及传承影响等多个方面,通过
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合作探究
1.“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 法?请简要赏析。
运用了想象、象征(或比喻、托物言志)的 手法。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 ,使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了 作者想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 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
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
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
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
,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定风波
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蓑衣,用棕等制成的雨披
译文:不要害怕听到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为什么不高声吟 咏长啸,从容而行呢?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便胜过骑马, (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呢?披上一件蓑衣就可以在江湖 风雨中度过一生。
精读细研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 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精读细研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
砍
是,清光更多。
译文: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大好山河。 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在人 间的光辉更多。
精读细研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 是,清光更多。
下片运用想象,揭示主旨。作者乘风飞去,到万里高空 看祖国山河,月桂的婆娑却遮蔽了月光,朝廷中那些阻碍北 伐的人,不正像这月桂吗?问月的情趣与隐喻的含意融为一 体,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相迎”一词,表现出词人经过风雨 之后,感受到夕阳斜照给他带来的雨后清新的喜悦。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别云间》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别云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别云间》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首课外古诗词,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离别云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是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诗词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诗句的意义,感受诗人的情感。
但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友情的理解和珍惜可能还不够深刻,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诗中体验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了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意,珍惜身边的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难点:领悟诗文中的意境,理解诗人对友情的珍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诵读、讲解、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文和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云间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情境。
2.诵读诗文:让学生多次诵读诗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3.讲解诗文:详细讲解诗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让学生理解诗文的意义。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诗文中友情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5.总结领悟:总结诗文的主题,引导学生领悟诗人对友情的珍惜。
6.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友情的短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景色:云间美景•情感:离别之情•友情:深情厚意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拓展延伸活动的表现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元散曲) 张养浩
散曲
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 情、写景、叙事。形式包括小令、带过曲、 套数三种形式。主要形式有小令、套数 。
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曲 子,称为小令。
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宫 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曲,称为套曲。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691329),汉族,字希孟, 号云庄,山东省济南市 章丘市相公庄镇人,元 代著名散曲家。诗、文 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代表作有《山坡羊·潼 关怀古》《山坡羊·骊 山怀古》等。
﹙心理矛盾﹚ 尾联:坚贞不屈,尽忠报国。
诗歌小结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 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在对山河的一 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末路的哀 痛,音调悲凉,文情并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 术力量。
主题
全诗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 难酬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依恋, 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把握 节奏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
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
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
土。
山坡羊·骊lí山怀古
词牌名
骊山四顾,阿ē房páng一炬jù,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阿房宫,秦宫殿名
当时奢shē侈chǐ今何处?只见草萧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故乡云间被清兵 逮捕后,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是一 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从体裁看,是一 首五言律诗。
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 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 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2 朝天子(自带音频朗读)
喇叭(lǎbā)
唢呐(suǒnà)
曲儿小(qū) 腔儿大(qiāng)
讲解准备
读准节奏
朝 /天 子·咏/ 喇 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 /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借物咏怀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 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 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 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 威作福,惹得军民共愤,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
课堂练习
1、这首散曲以一个什么字贯穿始终?分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 当时宦官当权,在交 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 诗人王磐家住在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 《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讲解准备
读准字音
朝 天 子(cháo) 王磐(pán)
咏(yǒng)
“乱如麻”三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摹殆尽。而 在“全仗你抬声价”中,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 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新知讲解
主题思想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 讽刺和揭露了当时明代宦官当权、耀武扬威,鱼肉百 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
课堂小结
(1)吹之声:腔儿大;(2)吹之功用:全仗你抬声价; 2、(全3)曲吹表之面恶上果句:句吹是翻在了咏这喇家叭、,吹实伤际了上那作家者、要水表尽达鹅的飞是。什么?你能作
简要分析吗? 答: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
九年级下册定风波等四首课外古诗词
九年级下册定风波等四首课外古诗词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四首:《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定风波》。
1、《定风波》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资料:苏轼(1037~1101)享年64岁,又名苏东坡,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译文:不要倾听雨点穿过树林,和冲击树叶的声音,无妨一面歌唱呼啸,一面散步慢行。
一根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呢?在这烟雨迷漫里,只愿做个穿着簑衣,戴着笠帽的渔夫,度过一生。
有些寒冷的春风,把酒意吹醒了,山头的落日却来迎接我,回想一路走来时的寒风骤雨,虽然历经了无数的风波打击,管它的,回家吧!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午桥:在洛阳南面。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秀教案设计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求识记的内容过多,检测同学们背诵的时间少。
九年级的学生具备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理解词意。
2.体会词人作品中蕴含的真挚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人。2、写作背景
《定风波》: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苏轼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陈与义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上片: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下片: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4)《浣溪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中秋夜,是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浣溪沙》: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chān)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秀课件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 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 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
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
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 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 坷的超然情怀。
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
人生险途。
主旨探究
《定风波》体现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
定自若,在仕途风雨中坦然处之,在痛苦 中旷达自解等一系列复杂而深邃的情致。
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词的内容,赏析词语言。
2.能够体会词人深沉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陈与义也 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 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 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 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词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 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 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来。“何 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走近作者
【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北宋末、
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写作特色
1.风格沉郁顿挫,手法老道圆熟,成语典故信手拈来。 2.诗意流畅,语词率真豪壮。 3.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
山坡羊·骊山怀古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 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 自幼嗜学,于诗、赋、词曲、文章无所不 能。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 复起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赈济灾民,夜 以继日,忧劳而死。代表作有政论集《三 事忠告》、诗文集《归田类稿》、散曲集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
译文:哪还顾得分辨什么真假?眼见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了产,吹得那 家遭了殃,吹得水干鹅飞光!
点明了全文主旨。点出“吹”的恶果——百姓家破 人亡,表达对“吹”的憎恨。
合作探究
整首曲子没有直接描写宦官作恶,我们从哪些侧面描写中 能够看出?体现了宦官的哪些丑恶嘴脸?
例如,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狐假虎威,装腔作 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曲 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
九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词的有关知识,背诵古诗词。(重点)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主旨,学会鉴赏古诗词。
(难点)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情趣。(素养)
南安军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被 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 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 (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 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指南录》 《文山先生全集》等。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 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 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 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 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作者档案
王磐(约1470-1530)字鸿 渐,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 人,明代散曲家。其散曲题材 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 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 有《王西楼乐府》。
参考译文
三年为抗清兵而四处漂泊, 今天兵败被俘。无限美好河山失 陷令人伤痛落泪,谁还说国家的 天地广阔?我已经知道黄泉之路 将要来临,想到就要永别故乡, 心里实在难过。等我的英魂归来 那一日,灵旗下我会看到收复故 国的河山。
诗歌赏析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 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 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 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 荡气回肠,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 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 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词语解释
⑴南冠(guàn)《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 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后世遂以 “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2)泉路:黄泉路,指死亡之路。 (3)毅魄,英魂,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 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4)灵旗,灵幡,旧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语义双 关,也暗指战旗。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作者档案
夏完淳(1631-1647)字存 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 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 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 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 于湘、鄂一带,后返乡。清顺 治四年(1647)被捕后就义于 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儿小腔儿大:曲子短 小,声音响亮。 官船:官府的船。这里 指扰民的宦官船只。
仗:倚仗,凭借。
声价:声望和社会 地位。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 共:和。
民怕。哪里去辨甚么 真共假?眼见的吹翻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 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
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财尽。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 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喇叭,唢呐,曲子短小,声音响亮。官 府的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高声望和社 会地位。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 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军人听了军人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还能去分真和假?眼看着这喇叭吹得这 家破了产,吹得那家遭了殃,只吹得水干了, 鹅也飞光了!
重点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略写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此 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 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诗人当时心情的沉重 与凄苦。颔联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 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 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 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得自由,虽经故乡而如不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要永别故 乡实在艰难。英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定 要在战旗下面再看这山河。
主旨概括
这首诗写了作者抗清的坎坷经历以及被 俘后与故乡诀别的不舍,表达了对山河沦陷 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 清斗争的坚定信念,体现出作者视死如归的 崇高气节。
重点赏析
本诗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作者从起 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 清斗争生活做了高度简洁的概括。颔联抒写作者按 捺不住的满腔悲愤。作者一直期盼明王朝东山再起, 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国土、重整河山的宏 愿一次次落空,令作者感到深深的失望。颈联坦露 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尾联表明心迹。尽
归。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以祖国山河万世永 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收复大宋 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上句化用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名句,下句化用丁令威的化鹤歌中 “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蕴蓄着深厚真挚的爱国 感情和自信心。尾联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明自己 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表明自己宁死不降的决心 和至死不渝的崇高气节。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 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加侵权 者的法律责任。
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一时落入 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的愿望,(愿学伯夷、 叔齐)在梦里采薇而食。
主旨概括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被俘后随元军北 行途中路过梅岭的所见所感,抒写了作 者的悲苦心情,表现了作者对恢复大宋 江山的信念,对元人的蔑视以及饿死殉 国、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
背景链接
本诗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 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松江,古 称云间,是作者的家乡。
古今对译
南冠:《左传·成
别云间
公九年》载,楚国
夏完淳
人锺仪被俘,仍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着“南冠”(楚国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的冠)。后世遂以
“南冠”为俘虏的
代称。
泉路:地下。指阴间。
毅魄:英魂。语出屈原 《九歌·国殇》:“身
江西的分界岭。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
采薇:周武王伐纣灭商,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
后来饿死。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 湿透。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 为俘囚!
作歹描摹得淋漓尽致。第三、四句从听觉角度剖析 了喇叭、唢呐声的危害,喻指宦官肆意侵害军民的 利益,让人闻风色变,不寒而栗,胆战心惊。最后 一句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直吹得民穷财尽, 家破人亡。这一句猛烈地抨击了宦官专权、鱼肉百 姓、搜刮民脂民膏的罪恶,强烈地表达了对宦官专 权的痛恨之情。
声明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 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主旨概括
作者怀古伤今,借写封建王朝的更 迭、兴衰,寄寓自己对历史古今变化的 感慨——世事无常,悲叹封建王朝无论 怎样盛极一时,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 命运。
重点赏析
本曲开头三句回顾骊山的历史。作者用 “当时奢侈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 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 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 纡”。四、五、六句中写草萧索,水曲折回 环,树烟雾缭绕,为作者怀古伤今定下了情
感基调。结尾几句基调凄楚悲凉,意为国家 间无论怎样争斗,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 渐渐湮没,在无尽的沧桑中被遗忘,化为沉 寂的黄土。全曲揭示了封建统治者无论成败 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表现了作者对 现实状况的强烈不满。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作者名片
作者 王磐 生卒年 约1470-1530 字 鸿渐 号 西楼 籍贯 高邮(今属江苏) 评价 明代散曲家、画家 作品 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 风格 品反映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当时人民悲惨
别云间
夏完淳
作者名片
作者 夏完淳 生卒年 1631-1647 字 存古 号 小隐 籍贯 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评价 明末抗清英雄 重要 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 经历 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
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就义于南京 代表 诗《南冠草》《军中有作》,历史笔记《续 作品 幸存录》等
古今对译
山坡羊·骊山怀古
在今陕西临潼东南。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
回环曲折。
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
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阿房:即阿房宫,秦朝宫殿群,规模宏大,
建筑华丽。故址在今陕西西安的阿房村。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 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兮为鬼雄。”
灵旗:战旗。古代出征 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 得胜,故称。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奔,今天兵败被俘 成为阶下囚。无限山河似在流泪,谁还敢说 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 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 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 水波回环。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 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 林中了。(想想)周、齐、秦、汉、楚等国。 (那些)战胜了的,都化作了土;战败了的, (也)都化作了土。
的现实生活 代表 作品 《王西楼乐府》
背景链接
这首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当时宦 官当权,他们在交通要道运河上往来频繁, 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王 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目睹宦官的种种恶 行,写了这首《朝天子·咏喇叭》,借咏 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古今对译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 儿小腔儿大。官船来 往乱如麻,全仗你抬 声价。
管故乡牵魂难别,但作者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 的决心,即使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 到后继者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掷地有声的铮铮誓 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 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全 诗思路清晰,感情跌宕豪壮。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背景链接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 入咸阳后放火焚毁阿房宫。张养浩途 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山坡羊·骊 山怀古》这首曲。
主旨概括
这篇散曲借咏喇叭,讽刺和揭露了 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 径,表达了对宦官专横跋扈、趾高气扬 嘴脸的强烈憎恶之情。
重点赏析
本曲第一句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曲儿小腔 儿大”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宦官的 无耻情态,地位本来低下,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 装腔作势,气焰嚣张,极富讽刺性。第二句说喇叭、 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乱如 麻”三个字则把宦官的横冲直撞、不可一世、为非
课外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南安军
文天祥
背景链接
帝昺祥兴二年(1279),南宋最后一个 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朝灭亡。文天祥在 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 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余)时写下此诗。
古今对译
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
南安军
岭。梅岭,即大庾岭,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