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交通公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交通行业努力维护和实现两方面的和谐:交通与外部的和谐及交通行业内部的和谐。
交通与外部和谐又包括交通与社会和谐及交通与自然和谐两个层面。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交通用户为中心,以安全、高效、便利、经济、可持续为价值取向的交通运输战略已经确立。但从促进交通与社会、交通与自然和谐的视角看,新时期要更加突出交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公平、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应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大方向。国内关于可持续交通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而交通公平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围绕什么是交通公平、为什么要更加注重交通公平以及如何促进交通公平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作为其本质要求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日益受到普遍重视。社会的和谐,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
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是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社会公平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表现在人身关系上,公平就是人身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表现在个人与社会(包括各种群体、组织、民族等等)关系上,公平代表个人对社会利益分配和正当秩序安排的合理期待或要求,也反映社会对其成员实施的合理正当的利益分配尺度。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性部门,社会公平思想必然要在这个领域得到具体体现,交通公平问题也随之提出。
虽然国外关于交通公平的研究由来已久,对公平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内容和建设重点也在不断变化,但关于交通公平的确切定义却不多见。笔者认为,交通公平是指在交通资源及其所带来的利益分配上,社会对其成员(群体)之间所得与应得、所付与应付、所得与所付之间的“相称”关系。它有三层含义:其一是交通运输带来的利益应在全社会公平分配,主要包括交通资源在空间、时间配置上的公平
试论交通公平
□ 杨文银
杨文银,男,1963年生,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1984年参加工作,曾任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现任人民交通出版社社长。多年从事交通运输战略、规划、政策以及运输经济、投资项目技术经济研究,为我国交通“三主一支持”战略规划的技术骨干,参与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公路交通规划编制,主持过《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等国家级规划。曾赴英国从事投资项目评价研究一年。作为咨询专家,与外国同行共同承担了《公路投资优化及可行性研究方法改进》等多个世行、亚行研究项目。发表《对建立我国车辆营运成本模型的探讨》、《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多大》等论文三十余篇;正式出版的著作(合著)有《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公路交通调查指南》和《政府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研究》
。
协调性,公共运输服务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弱势群体的基本出行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等内容。和谐社会要求交通行业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平共享的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使每个成员都能享有平等的使用权和消费权。其二是不同交通工具使用者的交通权利和义务应当统一。它所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小汽车使用者在享受出行便利、舒适的同时,其对自然和人居环境所造成的损害是否承担了相应的补偿义务,是否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其所得与所付是否相称;公共交通乘用者与私人交通使用者交通优先权安排是否得当;对环境友好的自行车使用者、行人安全地参与交通的路权能否得到保障等。其三是交通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可以为促进社会公平创造条件。交通资源的配置和运输服务,可以也应该为所有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创造条件,为劳动者公平地参与经济活动和社会竞争创造条件,利于社会成员的就业、就学、医疗及享受其他社会服务权利得以实现。比如农村公路可以
为农村地区减贫创造条件,提供潜在的经济发展机会、就业机会,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目的。
交通公平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地,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公平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这个时期公平,到另一个时期可能就不公平;当代人公平,下代人可能不公平。研究交通公平还要与交通的经济效率统筹考虑。一定的差别是实现效率的必要代价,有时为了追求效率不得不牺牲一些公平,但到一定程度,又要回过头来解决公平。过分不公或完全平均终将损害效率,进而殃及发展活力。因此,要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交通经济效率和交通公平之间的平衡。
1.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新时期一条贯彻始终的重要原则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在发展改革关键时期一个新的价值和政策取向。改革开放,首先解决的是效率问题,把蛋糕做大;但发
展到一定阶段,公平问题就会逐渐突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继续拉大的趋势,社会贫困问题凸现,社会成员构成结构的变化使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社会就业矛盾紧张等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对于减少社会风险和动荡至关重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社会公平已经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
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该规划体现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思想,强调把它作为一条重要原则贯彻始终。交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有机部分,必然要随着社会公平而受到更加重视。
2.从交通现实看,应把交通公平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我国交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公平、不和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之间差距巨大。在城市居民享受由政府投资修建的宽阔的柏油马路,现代化的机场、车站,使用舒适的现代交通工具的时候,一部分农村居民仍不得不沿用传统的人背畜驮方式,大多数农村人也仅能使用低档次的机动车行驶在主要靠自己投工投劳修建的路况不良的道路上。到2005年底,全国还有70个乡镇、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涉及到相当数量的农村居民。 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农村公路中砂石路占70%,四级和等外路占将近九成,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这表明,出门难、行车难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而路通车不